皮肤科常见病种用药-常见病用药大全
西药知识11种常见皮肤病联合用药

西药知识11种常见皮肤病联合用药一般人认为皮肤病就是皮肤表层发生的疾病,其实不然,科学来说,皮肤病是发生在皮肤和皮肤附属器官疾病的总称。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因为皮肤占有身体的面积最大,所以一不小心就会被各种各样的皮肤病骚扰。
很多人得了皮肤病以后,有时因为那些皮肤病太过于相似,所以病人也分不清楚,乱用药物就会使疾病更加严重,那皮肤病到底有哪些?应该怎样合理使用药物呢?接触性皮炎01(一)发病前均有过敏物质或刺激物接触史,一般发病急,皮损发生在接触部位。
(二)皮损的轻重与致敏物或刺激物质的强弱、作用时间的长短、接触面积大小以及机体的敏感性有关。
轻者局部仅有充血,境界清楚的淡红或鲜红色斑;重者可出现丘疹、水疱、大疱糜烂渗出等损害;刺激性强烈者可致皮肤坏死或溃疡;机体高度敏感时,可泛发全身。
除瘙痒疼痛外,少数患者可有恶寒、发热、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
药物治疗口服药:抗组织胺药类:皿治林、氯雷他定、西替利嗪、消风止痒颗粒。
外用药:丹皮酚、曲咪新软膏、糠酸莫米松乳膏,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
联合用药:维生素C或B族、钙剂、氨基酸软胶囊、牛初乳片。
脂溢性皮炎02脂溢性皮炎多见于青壮年,初发皮疹为红色丘疹或斑片,互相融合,上面覆有油腻状鳞屑或黄痂。
眉、鼻翼、耳后见灰白色鳞屑或黄痂,基底潮红,躯干部位不规则黄红色或淡红色斑片,复以糠秕状鳞屑,严重者发展至全身而成红皮症,有时因搔抓,继发感染毛囊炎、疖肿、淋巴结炎。
药物治疗口服药:B族维生素加甲硝唑,止痒用抗组织胺药,氯雷他定,西替利嗪。
外用药:酮康唑乳膏或洗剂,恩肤霜(丙酸氯倍他索乳膏)。
联合用药:棉签涂抹药膏,可以口服维生素C,清理血液毒素,维生素B族,可以促进自身微循环,有效的缓解皮肤症状!神经性皮炎03神经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
其特点是颈、肘、膝及骶尾部出现红斑、丘疹,融合成片,表面粗糙,纹理加深,对称分布,剧烈骚痒,成年人多见。
药物治疗口服药:抗组织胺药,氯雷他定、敏迪(特非那定片)、西替利嗪。
皮肤科常用药物

棘层松解征(尼氏征):
是对一些水疱性疾病的一种诊断方法,可有四种 阳性表现: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皮肤病的诊断和 治疗具有易接近性。对大多数皮肤病的治 疗,其疗效的好坏很容易展现在病人和医 生的眼前,不论是全身或局部给药都能有 效的转运到皮肤。因此,皮肤病的治疗主 要分为两大方面:内服药物和外用药物。
内服药物的治疗
内服药物治疗是皮肤病和性病的主要治疗手段, 抗过敏药物、糖皮质激素,维甲酸类及抗感染药 物等在皮肤性病科应用的比较广泛。
皮肤科常用药物的临床应用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皮肤科 李文竹
皮肤具有保护作用、体温调节、免疫反应、 生化合成、感觉等许多重要功能。在这些 活动中任何一种机能发生障碍时,都可通 过全身或局部的药物来治疗。
随着人们对疾病过程理解的不断深入,以 及药理学的迅速发展,已经从传统的主要 依赖药物的物理特性发挥疗效,转变为同 样注重药物的化学特性。
视诊 对一些高度特异的皮肤病,仅通 过视诊就能明确诊断。但应注意皮肤 在疾病的不同阶段可能出现的不同状 态。必要时可借助放大镜检查。对皮 损进行视诊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性质 应注意区别原发性损害与继发性损害 大小和数目 可实际测量,也可用实物描述;数 目为单发或多发,也可用数目表示 颜色 可用正常皮色或红、白、黄、黑等表示 界限及边缘 可表示为清楚、较清楚、模糊;边 缘可整齐或不整齐 形态 可用圆形、椭圆形或实物表示
外用药物的治疗原则
正确选用外用药物的种类:应根据皮肤病 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等进行选择。如细菌性 皮肤病宜选抗菌药物,真菌性皮肤病可选 抗真菌药物,变态反应性疾病选择糖皮质 激素或抗组胺药,瘙痒者选择止痒剂。
正确选用外用药物剂型
病期 临床表现
剂型 代表药物
皮肤病28种外用药介绍

皮肤病28种外用药介绍外用药介绍1.水杨酸性状:白色结晶,易溶于酒精和沸水。
功用:抗真菌、止痒、溶解角质。
主治:适用于多种瘙痒性、角化性、脱屑性皮肤病及皮肤真菌病。
用法:1%-2%浓度促使角质形成;3%浓度可止痒;5%浓度可使角质溶解;10%浓度使角质剥脱;20%以上浓度有腐蚀作用。
单品常与凡士林配制软膏,或加入其他复方中应用。
2.冰醋酸性状:无色透明液体。
在低温(约10益)即变成结晶块。
能与水、酒精、甘油任意混合。
功用:杀菌、抗真菌、溶解角质。
主治:皮肤瘙痒,角化增生,体表癣,疣病等。
用法:1%水溶液用于皮肤瘙痒症,久痒及肥厚者可适当增加浓度;10%水溶液用于各型癣病;30%耀40豫水溶液用于甲癣;原液用于腐蚀鸡眼、胼胝、雀斑、疣赘等。
若原液中加入水杨酸配制成 10豫浓度的水杨酸冰醋酸则腐蚀作用增强,点涂患处用于寻常疣、尖锐湿疣、鸡眼、跖疣等的治疗。
3.利凡诺性状:黄色粉末。
功用:抗菌消炎。
主治:湿疹、皮炎伴有感染者。
用法:1%水溶液可用于洗涤创面及黏膜感染;0.1%水溶液作湿敷、罨包,用于急性湿疹、皮炎及足癣有继发感染者。
4.苯甲酸性状:白色结晶,易溶于酒精,微溶于水。
功用:抗菌、抗真菌及止痒。
主治:肥厚性瘙痒病,手足癣、头癣等皮肤真菌病。
用法:6%-12%的本品与 6%水杨酸配制软膏或酊剂外用。
5.炉甘石性状:淡红色粉末,不溶于水,主含碳酸锌。
功用:缓和、收敛、止痒、抑菌。
主治:急性湿疹、皮炎早期。
用法:10%-15%炉甘石洗剂,大面积涂布。
6.氧化锌性状:白色不溶性粉末。
功用:避光保护,收敛止痒。
主治:粉剂用于渗液明显的皮损,膏剂用于干燥性皮肤病。
用法:单品与凡士林配成10%-15%氧化锌膏用于慢性湿疹、皮炎。
也可加入其他复方中,如炉甘石洗剂等。
7.硫黄性状:黄色粉末,不溶于水、酒精。
功用:脱脂、杀菌、杀虫、止痒及角质形成。
主治:疥疮,痤疮,皮脂溢,浅部真菌病。
用法:硫黄与皮肤分泌物作用生成硫化物,使表皮软化,故有脱去表皮油脂作用。
常见皮肤病治疗使用的部分中成药

常见皮肤病治疗使用的部分中成药一、病毒性皮肤病(单纯疱疹、带状疱疹、扁平疣)发于头面部:病期较短,或痛或痒,皮疹色红以丘疹、丘疱疹为主,可兼少数水疱,体质不弱者,可分选芎菊上清丸、黄连上清丸、牛黄上清丸、川芎茶调颗粒、一清胶囊、板蓝根颗粒等。
发于胸胁部:皮疹色红,疼痛,以丘疹为主或见脓疱者,可分选栀子金花丸、一清胶囊、复方青黛胶囊、开胸顺气丸、连翘败毒丸、平肝舒络丸;病期长伴刺痛,体质无明显虚弱者,选血府逐瘀胶囊。
发于下半身:体质不虚者,可分选二妙丸、三妙丸、四妙丸等;阴虚体弱者可用六味地黄丸;阴虚内热者可用知柏地黄丸。
外用:选山宝皮宁酊、如意金黄散等。
扁平疣:常肤色皮损兼有少气乏力,脾胃虚弱者,可选贞芪扶正胶囊、参苓白术丸;色淡红或红兼有热象的,可选板蓝根冲剂、栀子金花丸、芎菊上清丸、复方青黛胶囊等;色偏深兼有气滞血瘀征象者,可选血府逐瘀胶囊、加味逍遥丸、平肝舒络丸、逍遥颗粒等。
二、细菌性皮肤病(脓疱疮)发于头面部或泛发者:可分选连翘败毒丸、栀子金花丸、一清胶囊、双黄连口服液、金银花露、新癀片、清开灵口服液等。
三、真菌类皮肤病(体癣、足癣、股癣、头癣等)发于上半身:体质强,皮疹痒,疹色红者,分选黄连上清丸、栀子金花丸、一清胶囊等。
发于下半身:体质强,皮疹湿痒,疹色偏红者,可分选二妙丸、三妙丸、四妙丸、当归苦参丸等。
外用:铍宝消炎癣湿药膏、冰黄肤乐软膏、皮肤康洗液、日舒安洗液等。
四、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皮炎、湿疹、荨麻疹等)(一)皮炎湿疹类急性期:病期短,皮损色红肿胀,瘙痒,兼心烦,口干,便秘等,可选防风通圣丸、一清胶囊、清开灵口服液、新癀片、羚羊角胶囊、二妙丸、三妙丸、四妙丸、栀子金花丸等。
亚急性期:皮损颜色转淡或深,可有少量渗出,瘙痒,体质强者可选当归苦参丸、肤痒颗粒、防风通圣丸;脾胃弱,食少便溏者选参苓白术丸。
慢性期;皮损肥厚,粗糙干燥,瘙痒明显可分选四物合剂、肤痒颗粒、天麻钩藤颗粒、参苓白术散等。
皮肤科常见病种用药(店员培训版-下篇)PPT课件

• 3、某些瘙痒性皮肤病如神经性皮炎、阴肛部瘙痒 症等。
.
19
16.4.3 药物和制剂的特点及其选择
• 外用糖皮质激素有消炎、止痒和抑制皮损发作 的作用。不少皮肤病病因不明,病程迁延,常 反复发作,如手部湿疹,在皮损消退后仍应每 周间歇使用1~2次,作维持治疗,以巩固疗效, 防止复发。
哈西奈德 氯氟舒松 卤米松 哈西奈德 氯氟舒松 丙酸氯倍他索 .
制剂浓度%
1.0
0.025~0.075 0.1 0.1
0.1 0.025 0.025
0.025
0.05
0.1
0.02
18
16.4.2 适应证
• 1、主要用于过敏性或与变态反应相关的非感染性 炎症性皮肤病,包括皮炎和湿疹类如特应性皮炎、 湿疹、接触性皮炎、光感性皮炎、虫咬皮炎等;
• 卤米松软膏或乳膏:0.05%。为超强效糖皮质激 素制剂。主要用于严重的顽固性湿疹、皮炎及银 屑病等。不应用于面部、儿童及皮肤皱褶部位。
.
26
• 丙酸氯倍他索软膏:(1)0.02%;(2)0.05%。为超 强效糖皮质激素制剂。主要用于严重的顽固性湿 疹、皮炎及斑块性银屑病等,短期使用。不应用
于面部、儿童及皮肤皱褶部位。
.
3
• 液体肥皂,又称香波,常用作毛发清洗剂,如2% 酮康唑香波。
• 注意事项:碱性较大的肥皂对皮肤的脱脂作用较强, 长期使用会使皮肤变得干燥、粗糙,这类肥皂不适 于皮脂缺乏者,也不适于皮肤柔嫩的婴幼儿使用。 中性或微酸性肥皂对皮肤的脱脂和刺激作用较小。
• 不良反应:肥皂的碱性和所含的表面活性物质等, 可使皮肤产生原发刺激或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
皮肤科常用药物

皮肤科常用药物1.复方氟米松软膏15g:对皮质类固醇治疗有效的非感染性皮肤病,尤其是和角化过度有关的皮肤病[1] ,如:脂溢性皮炎、接触性皮炎、异位性皮炎、局限性神经性皮炎、寻常型银屑病、扁平苔藓等。
2.硫酸羟氯喹片0.1g*14片:用于治疗盘状红斑狼疮及系统性红斑狼疮。
3.甲硝唑片0.2g*100片:用于治疗肠道和肠外阿米巴病(如阿米巴肝脓肿、胸膜阿米巴病等)。
还可用于治疗阴道滴虫病、小袋虫病和皮肤利什曼病、麦地那龙线虫感染等。
目前还广泛用于厌氧菌感染的治疗。
1.成人常用量:①肠道阿米巴病,一次0.4~0.6g,一日3次,疗程7日;肠道外阿米巴病,一次0.6~0.8g,一日3次,疗程20日。
②贾第虫病,一次0.4g,一日3 次,疗程5~10日。
③麦地那龙线虫病,一次0.2g,疗程7日。
④小袋虫病,一次0.2g,一日2次,疗程5日。
⑤皮肤利什曼病,一次0.2g,一日4次,疗程10日。
间隔10日后重复一疗程。
⑥滴虫病,一次0.2g,一日4次,疗程7日;可同时用栓剂,每晚0.5g置入阴道内,连用7~10日。
⑦厌氧菌感染,口服每日0.6~1.2g,分3次服,7~10日为一疗程。
2.小儿常用量:①阿米巴病,每日按体重35~50mg/kg,分3次口服,10日为一疗程。
②贾第虫病,每日按体重15~25mg/kg,分3次口服,连服10日;治疗麦地那龙线虫病、小袋虫病、滴虫病的剂量同贾第虫病。
③厌氧菌感染,口服每日按体重20~50mg/kg.4.硼酸洗液250ml:消毒防腐药,用于冲洗小面积创面与黏膜面。
(用法:外用冲洗或湿敷。
湿敷时,用6-8层纱布浸于本品冷溶液中,轻挤压后,敷于患处,5-10分钟后更换,连续使用1小时。
每日重复上法4次。
)5.甲钴胺分散片0.5mg*20片:适应症为周围神经病。
(用法:本品为分散片,可直接口服、吞服,或将本品投入适量温水中,振摇分散后立即服用。
通常成年人一次1片(0.5mg),一日3次。
皮肤科常用药

200mg/片 10mg/片 制剂规格 50万IU 100万IU 25mg/片 20ml 10ml 制剂规格 25mg/片 20mg/片 制剂规格 375mg/片 100mg/片 250mg/片 500mg/片 250mg/片 150mg/片 250mg/片 400mg/片 80万IU 2.0g 1ml 5mg/片 4mg/片
用法用量 晚上服用 晚上服用 晚上服用 晚上服用 晚上服用 晚上服用 晚上服用 晚上服用 晚上服用 用法用量 每天5顿口服 每天2顿口服 每天3顿口服 静滴 每天3顿口服 用法用量 每天1顿口服 每天2片,1顿口服 按病情口服 每天1顿口服 用法用量 每天2~3顿口服 用法用量 每天3顿口服 隔天1顿口服 用法用量 每天3顿口服 隔日1次 隔日1次 每天3顿口服 每次1-2片,一日3顿口服 每天3顿口服 每天3顿口服 用法用量 按病情口服 每次3-5片,一日3顿口服
常见皮肤系统治疗药物 抗组胺药 药物别名 制剂规格 咪唑斯汀缓释薄膜衣片 10mg/片
氯雷他定分散片 10mg/片
依巴斯汀 10mg/片
氯雷他定片 10mg/片
枸地氯雷他定片 8.8mg/片 盐酸西替利嗪 10mg/片
盐酸西替利嗪 10mg/片 5mg/片 盐酸左西替利嗪片 1mg/片 富马酸盐 抗病毒药 药物别名 制剂规格 200mg/片 阿昔洛韦片 盐酸伐昔洛韦 300mg/片 本信息来自: 兴事堂平价药店, 250mg/片 泛昔洛韦片 注射用更昔洛韦 50mg/支 蒲公英、苦地丁、板蓝根、黄芩 10ml 抗真菌药 药物别名 制剂规格 250mg/片 特比萘芬 盐酸特比萘芬片 125mg/片 伊曲康唑 100mg/片 氟康唑 100mg/片 非甾体抗炎药 药物别名 制剂规格 吲哚美辛 25mg/片 维A酸类药物 药物别名 制剂规格 维胺脂(酯) 25mg/片 10mg/片 异维A酸胶丸 维生素类药物 药物别名 制剂规格 维生素A 100mg/片 0.05mg/支 维生素b1针剂 0.05mg/支 维生素b12针剂 甲钴胺片 0.5mg/片 10mg/片 维生素B6 维生素C 维生素E 免疫抑制剂 药物别名 甲氨蝶呤 复方氨肽素片 制剂规格 2.5mg/片 200mg/片 1注射用重组人白介素-2 重组人干扰素α 2b注射液 美能片 美能注射液 芙露饮 药物名称 潘生丁 复方芦丁片 药物名称 君尔清 世福素 头孢克洛胶囊 诺邦 地红霉素肠溶胶囊 仁苏 泰力特 拜复乐 注射用青霉素钠 西力欣 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 强的松片 尤金
皮肤科常见病及用药培训教材

皮肤科常见病及用药皮肤科常见病主要有感染性皮肤病,包括病毒性〔带状疱疹、手足口病等〕、细菌性〔脓疱疮、痤疮等〕、真菌病〔头癣、手足癣等〕;变态反应或免疫相关性皮肤病,包括湿疹、皮炎、特应性皮炎、银屑病、扁平苔藓、血管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天疱疮、大疱性类天疱疮等获得性大疱性皮肤病及红斑狼疮、皮肌炎、硬皮病等结缔组织病。
本章主要讲述癣、湿疹及皮炎、荨麻疹。
一、癣常见病症:头癣、手癣、足癣。
〔一〕头癣:头癣是由皮肤癣菌感染头皮及毛发所致的疾病。
【症状】根据致病菌和临床表现不同,将头癣分为黄癣、白癣、黑点癣和脓癣4种类型。
〔1〕黄癣:俗称“瘌痢头”。
皮损初起为针尖大小的淡黄色斑点,覆薄片状鳞屑,以后形成黄豆大小的淡黄色痂,周边翘起,中央紧附着头皮,形如碟状〔黄癣痂〕。
真菌在发内生长,病发干燥无光泽,易折断,伴轻度瘙痒,皮损处散发出特殊的鼠臭味。
〔2〕白癣:又名“白秃”。
在头癣中最为常见。
最初症状为群集毛囊性红色小丘疹,呈环形灰白色鳞屑斑、圆形或椭圆形,病发于高出头皮2-4mm处折断,残根部包绕灰白色套状鳞屑〔菌鞘〕,一般无炎症反应,只有程度不同的瘙痒,至青春期后可自愈。
〔3〕黑点癣:初起为散在的鳞屑性灰白色斑,以后逐渐扩大成片,散于患者的头皮或枕部,病发刚出头皮即折断,留下残发在毛囊内,毛囊口处呈黑点状,故称“黑点癣”。
〔4〕脓癣:皮损初起为成群的炎性毛囊丘疹,渐融合成隆起的炎性肿块,质地软,外表有蜂窝状排脓小孔,可挤出脓液,皮损处毛发松动,易拔出。
常伴耳后、颈枕部淋巴结肿大。
【用药原则】〔1〕口服抗真菌药:灰黄霉素片〔首选〕、伊曲康唑胶囊、酮康唑片、氟康唑胶囊等。
〔2〕外用抗真菌药:克霉唑乳膏、复方酮康唑乳膏、硝酸咪康唑乳膏、联苯苄唑乳膏、盐酸特比萘芬乳膏、硝酸益康唑喷剂等。
〔3〕剃发消毒:复方酮康唑发用洗剂等。
〔4〕脓癣急性期:口服抗真菌药物+短期口服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抗生素〔如细菌感染〕口服糖皮质激素:甲泼尼龙片、氢化可的松片、醋酸泼尼松片、酸酸地塞米松片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
环丙沙星 Ciprofloxacin 【适应证】广谱抗菌药。用于治疗脓疱疮、疖疮、 毛囊炎、湿疹合并感染、外感染、癣病合并感染 以及其他化脓性皮肤感染等。 【注意事项】使用中若出现过敏症状,应立即停用。 不能大面积使用。妊娠及哺乳期妇女、儿童及老 年人慎用。 【禁忌证】对本品及喹诺酮类药过敏的患者禁用。 【不良反应】偶有局部轻微刺痛感。 【用法和用量】涂患处 一日2~3次。 【制剂与规格】盐酸环丙沙星软膏:10g:30mg。 盐酸环丙沙星乳膏:10g:30mg 。盐酸环丙沙星 凝胶:10g:30mg。
15
新霉素 Neomycin 【适应证】敏感细菌所致脓疱疮等化脓性皮肤病及烧伤、 溃疡面的细菌性感染。 【注意事项】若大面积使用时需注意耳毒性及肾毒性,特 别是在儿童、老人以及肾功能受损者。 【禁忌证】对新霉素或其他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过敏的患者 禁用。 【不良反应】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搽药局部潮红肿胀, 皮疹,瘙痒。大面积外用吸收后可出现耳毒性及肾毒性。 【用法和用量】外用 一日2~4次,连续外用不应超过7日。 【制剂与规格】新霉素乳膏、软膏:含0.25%或0.5%。 复方新霉素软膏:每克含新霉素2000U、杆菌肽250U。
皮肤科常见病种用药
1
16.1皮肤病用药概论
感染性皮肤病,包括病毒性、细菌 性、真菌病等,性传播疾病属于感 染性皮肤病 变态反应或免疫相关性皮肤病,包 括皮炎、湿疹、特应性皮炎、银屑 病、扁平苔藓、血管炎等 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天疱疮、大 疱性类天疱疮等获得性大疱性皮肤 病及红斑狼疮、皮肌炎、硬皮病等 结缔组织病
病期 皮损特点 剂型 粉剂、洗剂、溶液湿敷 溶液湿敷,油剂 糊膏,油剂 乳膏,软膏, 凝胶剂 乳膏,软膏,醑剂 硬膏,软膏,乳膏, 凝胶 剂, 涂膜剂 醑剂,洗剂,乳膏, 搽剂
8
急性 1、红斑、丘疹、丘疱疹, 无糜烂及渗出 2、水疱、糜烂、渗出 亚急 1、有少许渗出 性 2、无渗出 1、泛发慢性皮损 2、限局性肥厚皮损 慢性 3、单纯瘙痒而无原发皮损
17
鱼石脂 Ichthammol 【适应证】疖肿。 【注意事项】不得用于皮肤溃烂处。避免接触眼睛 和其他黏膜 如口、鼻等。连续使用一般不超过7 日。用药部位如有烧灼感、红肿等情况应停药。 本对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禁忌证】尚不明确。 【不良反应】偶见皮肤刺激和过敏反应。 【用法和用量】外用 一日2次,涂患处。 【制剂与规格】鱼石脂软膏 :10%~30%。
皮肤病 种类
2
药物治疗,包括内服及外用
物理治疗包括光疗、水疗、 药浴、激光、冷冻等
皮肤病 治疗
放射治疗 手术治疗 辅助治疗
3
• 皮肤病理想的治疗是去除病因,例如: —脓疱疮、丹毒等感染性皮肤病,使用敏感 的抗菌药后可很快治愈; —手足癣、体癣、股癣等浅表真菌感染以抗 真菌药物外用为主; —变态反应或免疫相关性皮肤病,有明确原 因的如接触性皮炎,只要不再接触致敏物, 加以适当处置,皮疹可以逐渐消退。
13
【不良反应】局部刺激反应,包括瘙痒、烧 灼感等。 【用法和用量】外用 一日2~3次,一日最多 使用3次,连续外用不应超过10日。 【制剂与规格】莫匹罗星软膏: 2% 5 g: 100mg。
14
红霉素 Erythromycin 【适应证】脓疱疮等化脓性皮肤病、小面积烧 伤、溃疡面的感染和寻常痤疮。 【注意事项】避免接触眼睛及其他黏膜 如口、 鼻等 。妊娠期妇女与哺乳期妇女慎用。与 氯霉素及林可霉素有拮抗作用,应避免合用。 【禁忌证】对大环内酯类过敏者。 【不良反应】偶见局部刺激症状和过敏反应。 【用法和用量】涂于患处,一日2次。 【制剂与规格】红霉素软膏:5g:50mg。
●皮肤清洁药
●外用糖皮质激素制剂
●治疗银屑病、皮炎湿疹、 痤疮及酒渣鼻、白癜风及 黄褐斑等药物。
6
• 本章重点是皮肤病的外用药物治疗, 如皮肤科常用的抗感染药物、消毒防 腐药及皮肤清洁药、糖皮质激素制剂, 以及治疗银屑病、皮炎湿疹、痤疮及 酒渣鼻、白癜风及黄褐斑等药物。716.1.1外用 Nhomakorabea物剂型的选择
11
16.2皮肤感染的药物治疗
• 感染性皮肤病,包括: —病毒感染性皮肤病 —细菌感染性皮肤病 —真菌感染性皮肤病 —寄生虫感染性皮肤病 —性传播疾病属于感染性皮肤病
12
16.2.1 皮肤细菌感染的药物治疗
莫匹罗星 Mupirocin 【适应证】革兰阳性球菌引起的皮肤感染, 例如:脓疱病、疖肿、毛囊炎等原发性皮 肤感染及湿疹合并感染、溃疡合并感染、 创伤合并感染等继发性皮肤感染。 【注意事项】基质内含有聚乙二醇,建议肾 功能受损者慎用。本药不适用于假单胞菌 属感染。妊娠期妇女慎用。 【禁忌证】对莫匹罗星或其他含聚乙二醇软 膏过敏者禁用。
4
• 但这一类中的许多病,如皮炎湿疹、银屑 病、白癜风等,发病与免疫异常相关,确 切病因却不清楚,只能针对发病机制中免 疫或炎症的某些环节进行治疗或仅仅作对 症治疗。
5
皮肤病的药物治疗
系统用药: ●抗菌药 ●抗组胺药 ●免疫抑制剂 ●糖皮质激素类
局部用药(重点): ●外用皮肤抗感染药物
●皮肤消毒防腐药
9
• 用药要考虑患者年龄、性别、皮损部位, 如儿童不宜使用强作用的糖皮质激素制剂; 皮肤皱折及黏膜部位不应使用高浓度、有 刺激作用的药物。 • 应嘱咐患者,外用药部位一旦出现刺激症 状或红肿、皮肤瘙痒等过敏反应,应立即 停药,清洗患处,并到医院就诊。
10
• 适当的用量:乳膏及软膏在身体各部位外 用,每天用药2次,一周的最大用药量:面 部:15~30g;双手:25~50g;头皮: 50~100g;四肢:100~200g;躯干: 400g;腹股沟和外阴部:15~25g。 注意:这一推荐用量并不适用于糖皮质激 素制剂。
16.1.2外用药物注意事项
• 正确掌握使用方法:医护人员必须向患 者详细说明药物的用法,如湿敷的方法; 软膏、乳膏外用后应多加揉擦;对限局 的苔藓化肥厚皮损可采用封包疗法,以 促进药物吸收,提高疗效。 • 药物浓度要适当,有刺激性的药物应从 低浓度开始逐渐递增,如维A酸类制剂, 应从低浓度、小面积开始,逐步递增至 高浓度、大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