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设施湿度环境及其调控

合集下载

《农业生物环境工程》第4章 温室设施环境调节与控制(2)_OK

《农业生物环境工程》第4章 温室设施环境调节与控制(2)_OK

章 温
植株,保证植物正常生长发育的人工环境。
室 设
通常较肥沃土壤的三相比约为40: 28: 32,含有大量的团
施 环
粒结构,并具有适宜的酸碱度。





制 2021/8/10
2
一、温室土壤的气体调节
维持土壤适当的通气性,是保证土壤空气质量、维持肥力 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之一。
通常大土粒或土团疏松排列形成的非毛管孔隙的多少,直 接影响土壤通气性的好坏。
用水、节省劳力、提高作物品质和产量、提高耕地利用率等优
第 四
点。


配水管
单列孔管
调节门 A
配水管
单列孔管


施 环
(a)
A
A-A

配水管



控 制 2021/8/10
单列孔管
等压散水
图图4-44-747孔(孔b)管管式式喷喷洒洒器器
变压散水
10
(四)设施灌溉系统的设计
灌溉系统一般包括水源、首部枢纽(包括

制 2021/8/10
6
如图所示,土壤水分张力计的一端带有中空素陶土探头, 另一端接真空表或电接点真空表,接管内充水后置于被测土 壤内。土壤干燥时,土壤从探头吸水,使张力计内形成局部 真空。而灌水后,土壤变湿,张力计探头反过来从土壤吸水 ,真空度就下降。真空度随着土壤水分的变化而变化。
第 四 章
。土壤消毒时,可根据常年病虫害发生情况,有针对性地选
择药剂和用量。将所选药剂加适量细干土拌匀,均匀撒于地
表,然后耕翻入土中。在温室内还可使用化肥-农药注入器

四 ,由自动控制装置将化肥-农药混合液注入微管道的专用装

设施园艺学_第四章_园艺设施的环境特征及其调节控制6-1

设施园艺学_第四章_园艺设施的环境特征及其调节控制6-1

3、光质对园艺作物影响
各种光谱成分对植物的影响 光谱/纳 米(nm) >1000 1000~ 720 植物生理效应 被植物吸收后转变为热能,影响有机体的温度和蒸腾情况, 可促进干物质的积累,但不参加光合作用。 对植物伸长起作用,其中700~800nm辐射称为远红光,对光 周期及种子形成有重要作用,并控制开花及果实的颜色。 (红、橙光)被叶绿色强烈吸收,光合作用最强,某种情况 下表现为强的光周期作用。 (主要为绿光)叶绿素吸收不多,光合效率也较低。 (主要为蓝、紫光)叶绿素吸收最多,表现为强的光合作用 与成形作用。 起成形和着色作用。 对大多数植物有害,可能导致植物气孔关闭,影响光合作用, 促进病菌感染。
设施栽培环境调控研究的问题

2. 应研究各种农业设施的建筑结构、设备以及环境工 程技术所创造的环境状况特点,阐明形成各种环境特 征的机理。 摸清各个环境因子的分布规律,对设施内不同作物或 同一作物不同生育阶段有何影响,为确立环境调控的 理论和基本方法、改进保护设施、建立标准环境等提 供科学依据。

2、园艺作物对光照强度的需求



不同的园艺作物种类对光照的需求程度不一。 阳性植物:蔬菜中的西瓜,甜瓜,番茄,茄子;花卉中的 多数一二年生花卉、宿根花卉、球根花卉、木本花卉及仙 人掌类植物等;果树设施栽培较多的葡萄、桃、樱桃等也 都是喜光作物。光饱和点在6万-7万Lx。 阴性植物:花卉的兰科植物、观叶类植物,凤梨科、姜科 植物、天南星科及秋海棠科植物等;多数绿叶蔬菜和葱蒜 类蔬菜。光饱和点在2.5-4万Lx。 中性植物:蔬菜中的黄瓜,甜椒,甘蓝类,白菜、萝卜等; 花卉中的萱草、耧斗菜、麦冬草、玉竹等;果树中的李、 草莓等。光饱和点在4-6万Lx之间。
● 保证一天中上午10:00—下午14:00进光量最

第四章 设施水环境因素

第四章 设施水环境因素

优点:所需工作水压低;水滴尺寸小,雾化度、均匀 特 点
度高;喷嘴孔口大,不易堵塞。
缺点:射程小。
④缝隙式微喷头
结 构
喷嘴 缓冲室
进水口
原 理:缝隙式微喷头水流经过缝隙喷出,
在空气阻力作用下,裂散成水滴的微喷头 。
优点:水滴尺寸小,喷洒均匀度很高;喷洒效 特 点
果可调节。
缺点:射程小。
微喷头的技术参数
• 滴灌带的分类
滴灌带有单翼迷宫式与虎头式滴灌带两种
单翼迷宫式滴灌带
迷宫式滴灌带是在制造薄壁管的同时,在管的一侧或 中间部位热合出各种形状减压流道的滴水出口。 特点:1、加大了滴灌带直径,通水量提高明显; 2、改变流道形状,抗堵塞能力加强;
迷宫稳流
(2)内镶式滴头
滴头镶嵌在管带内部,对软管的厚度要求较高,使用寿命比滴灌带长。
2、微喷头
作用:将管道内的连续水喷射到空中,形成小液滴, 洒落到空气中或地面上,在一定范围内补充土壤水 分。 技术参数 类别及工作原理:
①折射式微喷头
②旋转式微喷头 ③离心式微喷头 ④缝隙式微喷头
①折射式微喷头
结 构 原 理
支架 折射锥 喷嘴
进水口
优点:简单可靠、价格便宜,雾化度高。 特 点 缺点:射程小、水滴大小不一,喷水力度大,喷水不均
圆柱形滴头
条形滴头
(3)管上式滴头
• 在毛管上直接打孔,然后将计划使用的滴头安插在毛管上。滴头的间 距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任意调整,滴头在安装时间上也较随意。 • 根据滴头是否补偿压力情况,管上式滴头分:
可使滴头流量自动保持在一个变化幅度很小的范围 内,流量随压力变化不大; 非压力补偿型 流量随压力增大而增大。 常见的压力补偿型滴头有:

设施湿度环境及其调控课件

设施湿度环境及其调控课件
2. 播种农作物,并进行日常管理;
实验步骤与实验结果分析
3. 观察并记录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包括株高、叶面积、生物量等; 4. 分析不同湿度环境下农作物的生长差异。
实验结果分析
实验步骤与实验结果分析
01
1. 湿度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Hale Waihona Puke 在适宜的湿度范围内,湿度越高,农作物的生长速度越快,生物量越大;
但当湿度过高时,会对农作物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湿度
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通常用相 对湿度或绝对湿度表示。
相对湿度
空气中的水蒸气压力与同温度下饱 和水蒸气压力的比值,反映空气的 潮湿程度。
绝对湿度
单位体积空气中含有的水蒸气质量, 表示空气中的水蒸气绝对含量。
湿度调控的方法与技术
通风换气
温湿度调控
通过引入干燥空气或排出潮湿空气来 降低设施内的湿度。
评估标准
根据设施的特点和需求,制定合 适的湿度评估标准,如适宜的湿
度范围和湿度波动幅度。
设施湿度环境的调控策略
通风调湿
除湿
通过调节通风量来控制 湿度的策略,包括自然
通风和机械通风。
采用除湿设备或方法降 低设施内湿度的策略, 如冷却除湿、吸附除湿等。
加湿
通过加湿设备或方法增 加设施内湿度的策略, 如电热加湿、超声波加
提高设施湿度环境调控效果的建议
加强基础研究
01
深入开展设施湿度环境调控的基础研究,提高调控技术的理论
水平。
推广智能化调控技术
02
大力推广智能化调控技术,提高设施湿度环境调控的效率和精度。
建立完善的监测与评价体系
03
建立设施湿度环境的监测与评价体系,为调控提供科学依据。

设施园艺:第四章 园艺设施的环境特征及其调节控制

设施园艺:第四章  园艺设施的环境特征及其调节控制
☆温室结构、方位、建材骨架和室内设施等
三 设施光照环境的调节控制
结构、形状
骨架结构
透明覆盖物


农事操作
㈠、影响光照环境的因素
偏西:抢阴
偏东:抢阳
结论1:冬至时东西方位温室透光率优于南北方位,栋越长, 纬度越高,差异越明显
结论2:3月10日以前东西延长单栋温室透光率优于南北延长, 3月10日以后相反
光照度
草苫
光照时数
光质
光照时数短,往往不超过7-8小时,成为冬季生产的主要影响因素
二、光照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光照强度
光照时数
光质
类别
涵义
代表植物
长日植物
要求光照在12~14h 唐菖蒲、多数绿叶菜、甘 以上才能开花结实 蓝类、豌豆、葱、蒜等,
短日植物 日中性植物
要求光照在12~14h 以下才能开花结实
自然光
可见光(390~760nm)占50% 紫外线(290~390nm)占1%~2% 红外线(>760nm)占48%~49%
光照强度
辐 射 能 通 量 密 度 W/m2 KJ/m2h
光照强度(Lx或KLx)
光质的变化还会影响园艺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 Vc合成 ★ 果实着色 ★ 风味等
4、光分布对园艺作物影响
3. 通过环境调控与栽培管理技术措施,使园艺作 物与设施的小气候环境达到最和谐、最完美的统 一。
本章主要内容
一.光照环境及其调节控制 二.温度环境及其调节控制 三.湿度环境及其调节控制 四.气体环境及其调节控制 五.土壤环境及其调节控制 六.设施园艺的综合环境管理
本章目标
教学目标:掌握园艺设施内光照、温度、湿 度、气体、土壤环境的变化规律及其调控技 术,了解设施内环境的综合管理技术。

设施园艺:第四章 园艺设施的环境特征及其调节控制

设施园艺:第四章  园艺设施的环境特征及其调节控制
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主要沿两个方向进行:一是创造适合 环境条件的作物新品种和栽培技术,二是创造出使作物本 身特性充分发挥的环境。设施园艺的环境条件调节就是实 现后一目标的重要途径。
设施栽培环境调控研究的问题
1. 掌握作物的遗传特性和生物学特性,及其对各 个环境因子的要求。
2. 应研究各种农业设施的建筑结构、设备以及环 境工程技术所创造的环境状况特点,阐明形成各 种环境特征的机理。
第四章 园艺设施的环境特征及其调节控制
Environ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Adjust Control of Horticultural Facilities
园艺设施环境调控
要达到园艺作物的高产高效设施栽培,必须摸清园艺作物 对环境条件的要求,要对园艺设施的结构特征进行优化, 根据作物需求对环境进行调控。
对光照长短没有严格 的要求
一品红、菊花、丝瓜、豇 豆、扁豆、茼蒿、苋菜、 蕹菜。
茄果类、菜豆、黄瓜。
调节光周期的方法
从日落到日出连续照明的彻夜照明法 日落后连续照明4-8h 在夜间连续照明2-5h的黑暗中断法 在夜间4-5h内交替进行开灯和关灯的间歇照
明法,一般1h内开灯数分钟至20min 黎明前光照
一 设施光照环境特点
光照度 光照时数 光 质
光质的改变与 薄膜的成分、颜 色等有关系;玻 璃、硬质塑料板 材的特性,也影 响光质的成分。
在膜里添加光
紫外
质转化剂,可以
线减
使进入设施内的

光转变为以蓝紫
光为主的光。
二、光照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光照强度
光照时数
光质
紫外光 290-390nm
可见光 390-760nm

设施环境特点与调控

设施环境特点与调控

第四章 设施环境特点与调控
(二)设施内光照特点和遮光、补光手段 1、农业设施光照环境特点: ⑶光质:决定于塑料薄膜的材质,紫光膜、红橙膜有 利于光合作用 ⑷ 光分布:分布不均匀,差别较大。前后、上下

第四章 设施环境特点与调控



(二)设施内光照特点和遮光、补光手段 2、园艺设施的光环境对作物生育的影响 ⑴作物对光照强度的要求: ①阳性植物:原产热带或高原阳面、完全光照,如西 瓜、甜瓜、番茄、茄子等 ②阴性植物:不耐较强光照,遮阳下方能生长良好, 不受强烈直射光线。原产于热带雨林或阴坡。多数绿 叶菜类和葱蒜类 ③中性植物:界于上述两者之间喜欢阳光充足,微阴 下也可较好生长。如黄瓜、甜椒、甘蓝类、萝卜等

第四章 设施环境特点与调控
第四章 设施环境特点与调控

(三)设施内湿度特点和节水灌溉、降湿技术 1、作物对土壤水分的要求及调控 ⑵土壤湿度的调节与控制 ①淹灌或沟灌:省力、速度快。(可在设施外调节 阀门或水沟入水量) ②喷灌:采用全园式喷头喷灌设备的安装在温室或大棚顶部2.0-2.5米
高处,用3千克/平方厘米以上或5千克/平方厘米的压力喷雾。也有采用地 面喷灌,在水管上钻有小孔,在小孔处安装有小喷嘴,使水可以平行地 喷洒到植物上方。 (冬季尤其是果蔬类生产不能使用)
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晚上放风盖苫后空气降 温15℃,地温仍然20多度没有降下来。夜里 温度过高,营养消耗过多。 解决办法:下午放风降温的时候,放到5cm 地温与气温一致的时候再关风口。 晚上温度要求:夜里12点前15-17℃。12点 后不能高于15℃。

第四章 设施环境特点与调控

除 湿
除 湿
除 湿
顶 部 通 风

设施环境的调控—湿度环境特点与调控课件(共18张PPT)《蔬菜生产技术》同步教学(中国农业出版社)

设施环境的调控—湿度环境特点与调控课件(共18张PPT)《蔬菜生产技术》同步教学(中国农业出版社)

自然通风
降低空气湿度,又能补充CO2气体肥料。
(2)增施措施
喷雾加湿
温 室 内 屋 顶 安 装 喷 雾 系 统
湿帘加湿
合理浇水是增加土壤水分和空气湿度的根本措施。
“六浇、六不浇”:晴天浇水、阴天不浇水; 午前浇水,午后不浇水;
浇温水,不浇冷水; 浇小水,不浇大水; 浇暗水,不浇明水; 只小沟浇水,不大沟浇水
(3)温室内的土壤湿度取决于灌水量、灌水次数及作物的耗水量
会出现局部湿度大, 以及“作物沾湿”
蔬菜作物生长发育适宜的湿度
2.设施湿度环境调控措施
(1)除湿措施
设施除湿的最1终、 目的: 防止作物沾湿,抑制病害发生
➢ 控制灌水量或采取起垄栽培,地膜覆盖暗灌的方式
能降低湿度,提高水分的利用率
地膜覆盖 能抑制土壤表面水分蒸发,提高室温和空气湿度
饱和差,从而降低空气相对湿度
➢ 选用消雾无滴膜
能使相对湿度比普遍无滴膜低10~12%,光照强度 增加20~25%,棚室内地温和气温升高2~3℃
➢ 灌水后及时中耕 中耕具有保墒,提高土温,降低湿度的作用
➢ 合理使用农药
宜选择晴天上午进行,也可以选择烟剂预防蔬菜病虫害。 优点是:不增加空气湿度,烟雾分布均匀,防治效果好。
任务 蔬菜设施的建造与应用
子任务 设施环境的调控—湿度环 境特点与调控
1
1.设施湿度环境特点 (1)气流比较稳定,与外界交流量小,因此相对湿度较高
园艺设施内空气中的水 汽从何而来?
土壤蒸发
蔬菜作物蒸腾
(2)设施内相对湿度的变化与温度变化呈负相关
13-14点,温度最高, 湿度最低
加温或通风后,湿度降低 灌水后,湿度加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艺设施内空气中的水汽 从何而来?
Foliar transpiration Soil evaporation
(1)空气湿度的调节与控制 ・・・除湿 ① 被动除湿: 不用人工动力(电力等),不靠水蒸气或雾 等的自然流动,使园艺设施内保持适宜湿度环境。

覆盖地膜 覆盖地膜即可减少由于地表蒸发所导致 的空气相对湿度升高。据试验,覆膜前夜间空气 湿度高达95%~100%,而覆膜后,则下降到 75%~80%。
第四章 设施湿度环境及调节控制
园艺作物对湿度环境的要求
湿度与作物的生长发育
设施湿度环境特点
设施湿度环境调节与控制

农业设施内的湿度环境,包含空气湿度和土壤 湿度两个方面。 水是农业的命脉,也是植物体的主要组成成分, 一般作物的含水量高达80%~95%。

一、园艺作物对湿度环境的要求
(一)不同作物对水分的需求
中生植物 不耐旱、不耐涝
(二)蔬菜作物对湿度的要求
类 型 蔬 菜 种 类 适宜相对湿度 % 85~90 70~80 55~ 65
黄瓜、白菜类、绿叶菜类、水 生菜 马铃薯、豌豆、蚕豆、根菜类 中等湿型 (胡萝卜除外) 较高湿型 较低湿型 茄果类
较干湿型 西瓜、甜瓜、胡萝卜、葱蒜类、 南瓜
45~55
不同生长期对水分的需求不同
灌溉/施肥系统
密植枣园喷灌涌泉灌双系统全自动化果树节水灌溉 : 在枣树上方采用滴灌带微喷;树下采用涌泉灌渗灌相结 合的节水灌溉模式,
2、空气湿度的调节与控制
除 湿
通 滴灌等科学灌溉 风 地膜 或盖秸秆等
加 湿
加 温
温室除湿的最终目的:
防止作物沾湿,抑制病害发生。
Question
Where does the atmospheric moisture in the greenhouse come from?
喷 灌
经济作物、蔬菜、果树
各种坡度均可,尤其 适用于复杂地形 平坦 较平坦
水量较少
渗灌 局部 灌溉 滴灌
根系较深的植物 果树、瓜类、宽行植物
水量缺乏 水量极其缺 乏
微喷灌
果树、花卉、蔬菜
较平坦
水量缺乏

滴灌法:利用专门灌溉设备以间断或连续的水滴或细流 的形式缓慢地将水灌到部分土壤表面和作物根区的灌水 方式,直接向作物施水的设备称为灌水器,其流量不大 于12 L/h。滴灌系统是由水源工程、首部枢纽、输配水管 道和灌水器组成的灌溉系统。
类 别 特 征 代 表 植 物
耐旱植物 根系发达、吸水力强; 叶片蒸发少,消耗水分少 根系吸水能力减弱,叶片薄 湿生植物 而大,水分蒸发消耗量大, 多原产于热带、沼泽地带
杏树、石榴、无花果、葡萄和枣 等;南瓜、西瓜、甜瓜、葱蒜类、 石刁柏;仙人掌科、景天科植物。
莲藕、菱、芡实、莼菜、慈菇、茭 白、水芹、蒲菜、豆瓣菜和水蕹菜 等;荷花、睡莲、凤梨科、菊、兰 科 苹果、梨、樱桃、柿子、柑橘;根 菜类作物、茄果类、瓜类、豆类、 叶菜类作物。大多数花卉;
(四)花卉对湿度环境的要求

一般需要较高的空气湿度:60%~90%。 开花结实期湿度相对需求较少。
灌水的原则:间干间湿,不干不浇,见干就浇, 浇则浇透。浇水时间以上午或傍晚为好,中午 可适当喷雾洒水。
二、湿度与作物的生长发育
(一)湿度与作物的蒸腾和光合作用
低湿,会引起植物气孔关闭,减弱光合作用。 低湿同时高温,加剧植物的蒸腾,使植物暂时或 永久失水萎蔫。 高湿,抑制植物的蒸腾,影响根系的吸收。

采用土壤水分张力计测 得的指标, pF 多与作物 生育的关系,来确定当 pF值多少时为灌水期。
土壤含水量传感器
(1)改进灌溉方法
喷灌 畦灌 沟灌
全面灌溉
地面灌溉 灌水方式
渗灌
淹灌
滴灌
局部灌溉 微喷灌
涌泉灌
膜上灌
表.各种灌水方法适用条件简表
灌水方法 畦灌
地面 灌溉 沟灌 淹灌
作物 密植植物(小麦、谷子 等)、牧草、某些蔬菜
是目前最有效的一种节水灌溉方式,水的利用率可达 95 %。其不足之处是滴头易结垢和堵塞,因此应对水源进 行严格的过滤处理。可防止土壤板结,省水、省工、降低棚 内湿度,抑制病害发生,但需一定设备投入。
微喷灌

分为固定式微灌系统(干管、支管和毛管都固定不动) 和移动式微灌系统(干管固定不动、支管和毛管可移 动)两种
水源
首部枢纽
输配水管网
微灌系统示意图
1—水泵; 2—供水管; 3—蓄水池; 4—逆止阀; 5—压力表;
6—施肥罐; 7—过滤器 8—排污管; 9—阀门; 10—水表; 11—干管; 12—支管; 13—毛管; 14—灌水器; 15—冲洗阀门
苗床喷灌车

地下灌溉 用带小孔的水管埋在地下10厘米处, 直接将水浇到根系内。此法投资较大,花费劳 力,但对土壤保湿及防止板结、降低土壤及空 气湿度、防止病害效果比较明显。
通风换气
自然通风
强制通风
加 温 除 湿
强制空气流动
可促进水蒸气扩散,防止作物沾湿。
除湿型热交换通风装臵 (能防止随通风而产生的室温下降)

湿
减少通风、扣小拱棚
加 湿
灌水加湿
(2)空气湿度的调节与控制 ・・・加湿


喷雾加湿 喷雾器种类很多,可根据设施面积 选择。温室内顶部安装喷雾系统,降温的同时 可加湿。 湿帘加湿 主要是用来降温的,同时也可达到 增加室内湿度的目的。
动,使园艺设施内保持适宜湿度环境。
通风换气 自然通风,从调节风口大小、时间和位臵,达到 降低室内湿度的目的,但通风量不易掌握,而 且室内降湿不均匀。 强制通风,可由风机功率和通风时间计算出通风 量,而且便于控制。


加温除湿 是有效措施之一。湿度的控制既要 考虑作物的同化作用,又要注意病害发生的临 界湿度。保持叶片表面不结露,就可有效控制 病害的发生和发展。
科学灌水 采用滴灌或地中灌溉,根据作物需要来 补充水分,同时灌水应在晴天的上午进行,或采 取膜下灌溉等等。

减少灌水
通过改良灌水 方法提高水分 的利用率
地膜覆盖
地膜覆盖也能抑制土壤表面水分蒸发,提高室 温和空气湿度饱和差,从而降低空气相对湿度。
② 主动除湿
用人工动力,依靠水蒸气或雾等的自然流

濡湿(沾湿)现象 作物沾湿是由于从屋面或保温幕落下的水 滴、作物表面的结露、根压使作物体内的水分 从叶片水孔排出“溢液”(吐水现象)、雾等4种 原因造成的。
(二)土壤湿度的特点
1. 土壤湿度比露地稳定。 2. 水分蒸发和蒸腾量很少,土壤湿度较大。 3. 土壤水分是向上运动的。 4. 土壤湿度存在着一定的湿差。通常设施的四周或加 温设备附近的土壤湿度小,中间部分土壤湿度大。
喷雾加湿 湿帘加湿
温 室 内 屋 顶 安 装 喷 雾 系 统

内用型遮阳保温幕。幕布由4mm宽的聚脂塑料 条经高强聚酯纱线编织组成。幕布的编织结构 使充足的水汽透过,防止幕下部结露;幕布是 一种高度抗紫外线、防静电的产品,它能在使 用许多年之后仍保持清洁、有效。
(二)湿度与作物的病害
高湿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繁殖。温室内的 湿度条件是引起病害发生的重要原因。(瓜类 霜霉病)
三、设施湿度环境特点
(一)空气湿度特点

高湿,是农业设施湿度环境的突出特点。特别 是设施内夜间随着气温的下降相对湿度逐渐增 大,往往能达到100%。
空气相对湿度的日变化大。
白天低夜晚高。午夜至早晨日出前,大棚内相对湿 度往往高达100%,中午也常常高达70~80%,通风 时可降到50~60%。
宽行植物(棉花、玉米 等)、某些蔬菜 水稻
地形 坡度均匀,坡度不超 过0.2%
坡度均匀,坡度不超 过2%~5% 平坦或局部平坦
水源 水量充足
水量充足 水量丰富
土壤 中等透水性
中等透水性 透水性小, 盐碱土 适用于各种 透水性,尤 其是透水性 大的土壤 透水性较小 适用于各种 透水性 适用于各 幼苗生长期:根系小,抗旱力弱,需经常保 持土壤潮湿,但湿度不能过大。 营养生长期:需水量大。(土壤含水量和空 气湿度) 开花结果期:湿度低
(三)果树对湿度环境的要求


萌芽前:需水量大。 开花期:湿度要求严格,过多过少都会引起落 花落果。 新稍生长期:需水量最多,需水临界期。 果树灌溉应抓住:花前、花后、花芽分化 和休眠四个时期。
(三)设施内水分收支
Ir + G + C = ET
ET— 蒸散量(土壤蒸发与作物蒸腾) Ir — 灌水量 G — 地下水补给量 C — 凝结水量
四、设施湿度环境的调节控制
1、土壤湿度的调节与控制

设施的土壤湿度由灌水量、土壤毛细管上升水 量、土壤蒸发量以及作物蒸腾量的大小来决定。

土壤湿度的调控应当依据作物种类及生育期的 需水量、体内水分状况以及土壤湿度状况而定。


季节变化
早春、晚秋最高,夏季较低; 阴天湿度大于晴天。

空气湿度依园艺设施的大小而变化。
大型设施空气湿度及其日变化小,但局部湿差大。

设施内的空气湿度是由土 壤水分的蒸发和植物体内 水分的蒸腾形成的。
蒸腾
蒸发
水分
结露 由于设施内部温度差异的存在,其相对湿度分布 差异非常大,因此在冷的地方就会出现冷凝水。冷 凝水的出现与积聚,会使设施作物的表面结露。 晴朗的夜晚,温室的屋顶会散发大量的热量,这会 导致高秆作物顶端结露。 植物的果实和花芽在日出前后,容易结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