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风口的布置与选择

合集下载

新风系统风口位置如何选择布置

新风系统风口位置如何选择布置

新风系统风⼝位置如何选择布置新风系统的细节设计⽐较关键,今天想讨论的是,关于新风风⼝的数量和位置。

在新风数量设置上,⼀般是⼀个房间⾥设这⼀个新风⼝+⼀个回风⼝。

在空间较⼤的地⽅,如客、餐厅的地⽅可以设两套新排风⼝。

新风⼝的位置如果选择的不好,将会影响整个空间的空⽓流通,使新风的效果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下⾯先介绍⼀下中央新风系统,顶送的风⼝位置确定需要注意的⼀些原则:1、新风⼝与回风⼝的距离越远越好,最好形成对⾓;这样做是为了空⽓更⼤的流通,风⼝位置离的太近有可能会有窜风的可能。

造成新风⽓流组织流动更彻底,⼀般新回风⼝的距离最好保持在1.5⽶以上。

这也是为什么说地送风的送风效果更好的原因,因为⼀个风⼝在上,⼀个风⼝在下,形成了有效的对流。

2、新风的回风⼝与空调的出风⼝保持距离,避免冷风被回风吸⾛。

3、新风的风速⼤概是1-2⽶,冬天时若是对着吹可能会有微风的感觉,舒适性就会有影响。

在卧室的新风⼝位置,⼀般放在床的尾部,离⼈较远的位置。

4、客厅沙发附近、餐厅、书桌上⽅等,这些区域是房间主⼈经常活动的地⽅,也是最需要新鲜空⽓的地⽅。

按需分配就是把新鲜的空⽓送到⼈体最需要的位置。

5、排风⼝应尽量安排在污浊空⽓聚积和难以排遣的房间死⾓,以利于彻底消除危害。

6、新风⼝的位置尽量靠近新风主机,减少风管的长度,对新风风量的损耗较少。

当然以上的这些原则都是在现场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需要考虑的。

有很多施⼯现场时不具备这样的设计条件也没有办法,⽐如没有吊顶、空间不够等。

地送风的送风⼝可以安装在地⾯上还有墙⾯上。

地送风的管径较⼩,送过来的风量较⼩,⼀般⼀个空间安装两个风⼝,上⾯配⼀个回风⼝。

设备硬件的质量是新风系统的第⼀⽣命,设计和施⼯则是它的第⼆⽣命。

所以客户最好亲⾃参与设计⾃家的新风系统的出风⼝和排风⼝的位置,因为只有你⾃⼰才真正了解⾃⼰及家⼈的活动规律,将最新鲜的空⽓⽤在您最需要的地⽅。

新风系统设计原则及风口选型方法

新风系统设计原则及风口选型方法

新风系统设计原则及风口选型方法在现代建筑中,新风系统作为一种空气处理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商业、办公、医疗、教育等场所。

新风系统可以实现高效的空气调节和过滤,提供清新舒适的室内空气环境,对于人们的健康和生产生活起到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新风系统设计原则及风口选型方法两个方面进行介绍和探讨。

一、新风系统设计原则1. 基本原则在新风系统的设计中,需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满足室内气流质量要求。

新风系统的设计应当考虑室内气流的均匀性,并在室内设置适当的气流循环。

(2)降低能耗,提高运行效率。

在新风系统设计中,要考虑设备选型和布局等因素,尽可能减少能耗,提高运行效率。

(3)兼顾舒适性和经济性。

在新风系统的设计中要兼顾舒适性和经济性,确保系统的投资和运行成本合理且经济。

(4)合理选用风口和管道。

在新风系统的设计中,要选用合适的风口和管道,保障系统的稳定运行。

2. 设计要点在新风系统的设计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新风系统的风口选型。

风口的选型应当根据房间的大小、用途、需要的气流速度等综合因素来确定。

(2)新风系统的制冷量和制热量。

新风系统的制冷量和制热量应当根据房间的面积、方位和使用方式等要素来确定。

(3)新风系统的管道布局。

新风系统的管道布局应当考虑到室内空间的构造、各房间的隔墙、层高等因素,保证系统的风量均匀分配。

(4)新风系统的运行控制。

新风系统的运行控制应当考虑到风速,风量和温度等参数,确保室内空气环境的稳定和舒适。

二、风口选型方法风口是新风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控制空气的流量和方向,保障新风系统的正常运行。

风口的选型应当根据实际需要来确定。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选型方法。

1. 计算法计算法是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风口选型方法。

其步骤如下:(1)计算室内所需风量。

需要根据室内的面积、人员数量、设备功率等因素来计算所需风量。

(2)计算风口面积。

风口的面积需要根据所需风量来计算,一般采用中等风速(2.5m/s)时的面积进行计算。

高大空间常用风口的设计选型与讨论

高大空间常用风口的设计选型与讨论

高大空间常用风口的设计选型与讨论1 概述我们在实际的工程项目设计施工过程中,常常会需要对类似车站和机场的候车厅、体育馆、大型展览馆、装备车间等高大空间的空气气流组织进行设计和选型。

那么研究和讨论根据已知条件来合理地设计和选择空气的气流组织以及各类送风口的问题就变得现实和需要了。

为此结合实际的工程项目设计和应用的结果,讨论以下关心的问题:2高大空间的送风口布置形式对于高大空间送风口类型的选择和布置,一般而言,高大空间的空气气流分布形式较多采取上送风下回风的形式,与其对应的送风风口的布置形式常见的有顶送风和侧送风二种。

对于选择顶送风时,常常选择可变旋流风口。

而选择侧向送风时则多选择球形喷口或鼓形喷口,且可以考虑从二侧同时送风的布置形式。

根据空间内热湿处理要求,无论考虑选择哪一类送风口,其风口都应具有夏季工况(即送冷风)、冬季工况和过渡季节这三种不同的送风方向的要求。

以下结合我们的工程实例讨论如下:2.1侧送风布置形式的风口设计选型2.1.1已知条件某体育馆所,其长66m宽52m有效层高22m其容积为:75504m3,设计容纳人数为:7000人.夏季室内要求温度27℃±2℃,冬季室内要求温度17℃±2℃;夏季送风温度16℃,冬季送风温度26℃;设计冷负荷为:1050KW,设计热负荷为:875KW,即已知夏季送风温差为11℃,冬季送风温差为9℃,由建筑具体结构的设计决定可设置风口的安装高度为:12.2m.送风口考虑采取二侧上送风下回风布置形式。

要求所有送风口具有根据季节送风温度的变化自动调节送风角度的功能。

2.1.2设计选型根据已知条件可按图1所示:风口选型程序作出下列选择:1):送风量Q确定:Q=G*cp*⊿t夏季送风量:283528m3/h;冬季送风量:288779m3/h;式中:G为送风量,kg/s;Cp为空气的定压比热;⊿t为送风温差,℃;综合考虑系统可能的漏风和峰值负荷后,可选定送风系统的最小额定风量为:297000m3/h。

建筑物通风系统施工技术的通风口设置原则

建筑物通风系统施工技术的通风口设置原则

建筑物通风系统施工技术的通风口设置原则建筑物通风系统是保证室内空气质量、促进建筑物舒适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通风口是通风系统中的重要元素,它的合理设置对于通风系统的性能和效果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建筑物通风系统施工技术中通风口设置的原则。

一、通风口位置的选择通风口的位置应能够与建筑物内的空气流动方向相匹配,达到最佳通风效果。

一般来说,通风口的设置应遵循以下原则:1. 高处设置通风口:由于热空气的上升性质,室内温度较高的空气往往集中在建筑物的顶部。

因此,通风口的设置应优先考虑在高处,以便将热空气排出。

2. 外墙朝向选择:通风口的设置也要考虑外墙朝向。

例如,在南向墙面上设置通风口能够利用太阳的辐射热量,帮助室内空气流动。

同时,在北向墙面上设置通风口可以更好地防止寒冷空气的侵入。

3. 建筑物内侧通风口设置:建筑物内侧通风口的设置可以通过与建筑物的内部空气流动方向相匹配,提高通风效果。

二、通风口尺寸的确定通风口的尺寸应该根据建筑物的使用类型、房间的面积以及通风要求来确定。

以下是通风口尺寸确定时的一些原则:1. 根据建筑物类型确定通风口面积:不同类型的建筑物通风需求不同,例如公共场所需要比个人住宅更大的通风口面积。

因此,在确定通风口尺寸时,应考虑建筑物的使用类型。

2. 根据房间面积确定通风口数量:通风口的数量应与房间的面积成比例。

较大的房间或者容易堆积热空气的区域应设置更大数量的通风口以保证充分通风。

3. 根据通风要求确定通风口面积:通风系统所需的通风口面积应根据建筑物内部承载的人数和活动强度来确定。

例如,人流密集的大型商场需要更多的通风口以确保空气质量。

三、通风口设计的注意事项1. 通风口尺寸:通风口的大小要考虑到室内空气量的快速流通,避免通风口过小导致空气流量不畅或过大导致空气流速过快,影响室内热舒适度。

2. 通风口形状:通风口的形状设计应该符合流体力学原理,以减少能量损失和防止噪音扩散。

常见的通风口形状包括矩形、圆形等,具体选择应考虑具体的使用需求。

中央空调施工教材 内机安装与风口选择

中央空调施工教材 内机安装与风口选择

中央空调施工教材内机安装与风口选择中央空调施工知识包罗万象,作为空调施工从业人员,我们应该对内机安装与风口选择、安装环节了如指掌,更应该对与空调施工有关的其他方面的专业知识多知多能。

1.内机安装空调内机的安装必须在吊天花之前进行,且必须藏于天花内。

同时,要考虑风口成为天花装饰的一部分。

风口的规格、形式除必须满足空调的技术参数要求外,还须与天花的造型相配合,成为天花造型的一部分。

简单的说,天花长则风口长;天花方则风口方;天花圆则风口圆。

2.风口选择与安装a) 出风口的选择。

有下出风及侧出风两种形式。

下出风制冷,特别是制热效果好,但美观效果稍差;侧出风较美观,但要求有层级天花(高度差达250mm为佳),但制冷/热的效果稍差。

下出风的百叶务必居中(天花),侧出风不强烈要求。

b) 回风口的选择。

回风口一般选在同一房间内,厨房/卫生间除外。

回风口一般采用底回风形式,要求居于天花造形中间。

厨房为了清洗方便,一般将室内机装在厨房外,引风口入室内。

或者,厨房内的空调采用后回风。

c) 检修口选择。

检修口务必设置(400*400为佳),为美观考虑,也可与回风口开在一起,尺寸要求250*400。

d) 风口百叶一般有两种形式,柚木百叶和铅合金百叶。

柚木风口长期使用易发黑、发霉,除特殊场合外,现在较少人采用。

铝合金使用较多,铝合金百叶有单层百叶与双层百叶的区别,单层百叶较为美观,双层百叶可调节风向,制冷效果好,美观稍差。

e)装修期间,风口必须封闭,以免杂质进入空调器内。

因篇幅所限,内机安装与风口选择、安装环节就为您简要讲解到这里。

出风口布置设计基本方法

出风口布置设计基本方法

出风口布置设计基本方法1.出风口位置选择:出风口的位置应尽量分布均匀,覆盖整个建筑空间。

通常情况下,出风口应设置在房间的高处,以保证热空气能够自然上升,同时避免在低处引起冷风下沉。

出风口的位置还应结合建筑的使用功能和室内布局的需要进行选择。

2.出风口数量确定:出风口的数量应根据房间的面积和使用人数来确定。

通常情况下,每个房间至少应设有一个出风口。

对于较大的房间或需要较高的通风效果的房间,出风口的数量可以适当增加。

3.出风口尺寸设计:出风口的尺寸应根据房间的面积和通风需求来确定。

较小的房间可以选择较小尺寸的出风口,而较大的房间则需要较大尺寸的出风口以满足通风需求。

此外,出风口的尺寸还应考虑建筑设计的美观性和空调系统的匹配。

4.出风口形式选择:出风口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固定式出风口、可调节式出风口、回旋式出风口等。

在选择出风口形式时,需要考虑房间的使用功能、通风需求和建筑装修风格等因素。

5.出风口布置排列:多个出风口的布置应合理疏密,以保证空气流通的均匀和室内气流的连续性。

在布置出风口时,应尽量避免出风口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交叉干扰,同时避免出风口与墙面、家具等物体之间的堵塞。

6.出风口朝向选择:出风口的朝向也是一个重要的设计考虑因素。

一般来说,如果出风口朝向房间内部,可以更好地将室内的污浊空气排出,同时避免冷风直接吹向使用者;如果出风口朝向外部,可以更好地将室内的污浊空气排放到室外,但需要考虑外部环境的影响,如雨水、风力等。

总之,出风口布置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建筑的功能需求、室内空气质量要求、空调系统的配合以及美观等因素。

只有在合理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基础上,才能设计出有效、实用、美观的出风口布置方案。

空调通风风口的选择

空调通风风口的选择


空气动力性能要求:
a:风口应确定标准试验工况下额定的风量和 射程值。标准试验工况条件下:在标准状态 空气下,射流的末端速度为0。5m/S,空气全 压为10Pa。 b:风口在颈部速度6m/s时,全压损失应不超 过100Pa。



谢观看
通风空调风口简介
目 Contents 录
02
01
风口的分类与 基本规格
风口设计与选 择时的技术要 求
风口的分类与基本规格


1 .风口的分类
A.百叶风口:外形有方形、矩形、圆形;叶片有单层、双层等。
B.散流器:有圆形、方形、矩形、圆盘形。 C.喷口:有圆形、矩形、球形等。



D.条缝型风口:有单条缝和多条缝等。
注 :风口装饰面上接口拼缝的缝隙,铝型材应不超过0.15mm,其它 材料应不超过0.2mm。
外观要求:


a 风口装饰面应无明显的划伤和压痕。
b 风口装饰面的颜色应一致,无花斑现象。 c 焊点应光滑牢固。
机械性能要求:


a:风口的活动零件,要求动作自如,阻尼 均匀,无卡死和松动。
b:导流片可调或可拆卸的产品,要求调节 器拆卸文便和可靠,定位后无松动现象。
E.旋流风口。 F.孔板风口(包括网板风口)。 G.专用风口:如椅子风口、灯具风口、 孔风口、格栅风口等。
百叶风口
喷口
旋流风口
1 格栅风口 2 孔板风口 3 条缝风口
风口基本规格用颈部尺寸(与风管的接口尺寸)表示
技术要求

1.尺寸偏差的允许值

风口装饰平面应平整光滑,其平面度应符合表7的规定 值

空调工程施工风口的选用安装与气流组织教案

空调工程施工风口的选用安装与气流组织教案

空调工程施工风口的选用安装与气流组织教案一、引言(约100字)空调工程的施工中,风口的选用安装以及气流组织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本教案将重点介绍风口的选用原则、安装方法以及气流组织的基本原理和技巧,以帮助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在施工中正确应用。

二、风口选用(约300字)1.根据空调系统要求选择合适的风口类型:根据空调系统的工作模式、特点和需要满足的气流要求选择合适的风口类型,如固定风口、可调风口、线性风口等。

合适的风口类型能够提供适宜的风速、风量和风向。

2.考虑房间布局和装饰要求选择合适风口尺寸:根据房间的大小、高度、布局和装饰要求选择合适尺寸的风口,确保房间内部空气得到均匀的分布和供应,避免因风口尺寸不当而产生过大的风速差异。

3.考虑外观美观和易于维护的因素:在风口选用中,也要考虑维护的便利性和外观美观程度,尽量选择易于拆卸、清洗和维修的风口,并保证其与房间装修风格相协调。

三、风口安装方法(约500字)1.确定风口位置:根据设计方案确定风口的位置,并在施工前进行标注,确保风口布置合理。

2.安装风口的基本步骤:根据选定的风口类型和设计要求,进行基本的安装步骤,包括测量、布置支架、安装固定件、联接风管、安装风口框架和安装风口。

3.风口安装的注意事项:-确保风口安装牢固:风口安装一定要确保牢固、稳定,避免出现移位或脱落的情况,可采用螺丝、胶粘剂等方式进行固定。

-风口与风管的连接:风口与风管的连接点要密封良好,以避免漏风或风量损失,可采用合适的密封材料进行封口。

-风口调平:风口安装完成后要进行水平调整,确保与天花板或墙面平齐,并保证整体美观。

四、气流组织基本原理和技巧(约300字)1.正确的风口布置:在空调工程中,要根据房间的实际情况和需要满足的气流要求,设计合理的风口布置,尽量保持风口的均匀分布,避免出现冷暖气流交叉的情况。

2.风口的风向和风量调节:根据不同的房间需求,可调整风口的风向和风量,将冷暖气流送至房间内特定的区域,以满足人们的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1风口布置
风口对气流组织有着关键作用,根据送回风量,选择合适的风口,均匀分配,同时避免柱和梁的阻挡。

最大可能的减少风量扰动对气流产生的负面效应。

在工程设计中采用了以下措施:
1、新风口应尽量靠近风机盘管的送风口,目的让新风与室内回风混合均匀。

2、送风口尺寸放大。

变风量末端在调节时产生的风速变化会使人感到不舒适,
这在大风量送风口尤为明显。

解决这个问题的最简单方法是加大吊顶风口的尺寸,
尽可能减少出风速度,使这种风速的变化带来的影响尽量缩小。

一般可将送风口的额定流量加大一档。

3、增强吊顶贴附效应。

使吊顶平面保持平整,尽量使吊顶面的凸凹远离送风口。

这其中主要包括灯具、水喷淋头和火灾报警探头,两者间须隔开一定的距离。

7.2送风口和回风口的选择
在中央空调的系统中,根据中央空调系统处理的空气来源,将其分成封闭式系统,直流式系统,混合式系统。

第一种系统处理的空气全部来自房间的本身,没有室外空气的补充;第二种系统处理的空气全部来自室外,室外空气经过处理后送入空调房间,然后全部排出室外;第三种系统是利用部分的回风和新风混合经过处理后送近空调房间。

比较这三种集中式空调的形式,可以看出第一种虽然利用全部回风,经济性好,但是卫生条件差;第二种虽然利用全部新风,卫生条件好,可是不经济;只有第三种即满足了卫生要求,空调运行也经济。

从上面可以看出,采用一定量的回风,能达到节能的效果。

空调的回风量影响到空调运行的经济性。

计算远离通风管管径的确定相似,由于采用贴附(平送)FK-1型方形散流器风口,因此将流速控制在2――5m/s以内,末端风速为0.2m/s. 尽量满足房间射程要求;回风口同送风口但不需考虑射程。

回风口布置方式和吸风速度:
1、回风口不应设在射流区和人员长时间停留的地点。

2、室温允许波动范围土0.1〜0.2 C的空调房间,宜采用双侧多风口均匀回风;
± 0.5〜1C的空调房间,回风口可以布置在房间的同一撤;>± 1C,且室温参数相同或相近似的多房间空调系统,可采用走廊回风。

3、采用侧送时,回风口宜设在送风口的同侧;采用孔板或散流器下送时,回风口宜设在下部;采用顶棚回风时,回风口与照明灯具宜结合成一个整体。

4、回风口的回风量应能调节,可采用带对开式多叶阀的回风口,也可采用设在回风支管上的调节阀。

5、回风口的吸风速度。

见下表:
常用的回风口的型式:单层百叶风口、固定百叶格栅风口、网板风口、蓖孔和孔板风口等。

也有与过滤器组装在一起的条缝活芯回风口。

本设计中回风口选择单层百叶风口,风口的选型主要根据风量的大小,按照控制风速的方法,计算风口出口面积,同时要满足射程的要求,参考资料为《暖通空调常用数据手册》具体型号见图纸。

风口选型表参见附表六。

7.3风管的布置及附件
1、风管全部用镀锌钢板制作,厚度及加工方法,按《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43-97的规定确定,主管和支管的断面尺寸在途中标明。

2、设计图中所注风管的标高,以风管底为准。

3、穿越沉降缝或变形缝处的风管两侧,以及与通风机进、出口相连处,应设置长度为200〜300mm的软风管连接;软接的接口应牢固、严密。

在软接处禁止变径。

4、风管上的可拆卸接口,不得设置在墙体或楼板内。

5、所有水平或垂直的风管,必须设置必要的支、吊或托架,其构造形式由安装单位在保证牢固、可靠的原则下根据现场情况选定,并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

6风管支、吊或托架应设置于保温层的外部,并在支吊托架与风管间镶以垫木,同时,应避免在法兰、测量孔、调节阀等零部件处设置支吊托架。

7、安装调节阀、蝶阀等调节配件时,必须注意将操作手柄配置在便于操作的部位。

8、安装防火阀和排烟阀时,应先对其外观质量和动作的灵活性与可靠性进行检验,确认合格后再行安装。

9、防火阀的安装位置必须与设计相符,气流方向务必与阀体上标志的箭头相一致,严禁反向。

10、防火阀必须单独配置支吊架。

11、每段通风支管均应按要求安装防火调节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