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物理光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专项提升之光学作图(解析版)含答案

期末复习专项提升—光学作图——划重点初二期中期末之复习考向01 光的反射折射【针对练习1】竖起的墙面上有一块面镜MN,小女孩站在平面镜前,她的脚前有一枚硬币(如图中点A所示)请你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小女孩右眼看到硬币的像的光路图。
【答案】【详解】硬币反射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进入了人眼。
先作出点A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然后连接A′和小女孩的眼睛,与平面镜交点为O点。
连接AO即为入射光线,并标出光的传播方向,如下图所示【针对练习2】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站在窗户前向外看的场景,人眼在S点的位置,请通过光路作图,画出人眼看到窗户外面的范围。
【答案】【详解】看到的范围大小,可以由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延直线传播确定范围,如图所示【针对练习3】“井底之蛙”常用来形容“目光短浅”。
如图所示,画出青蛙A看到井外视野的大致范围(范围用斜线表面)。
【答案】【详解】因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青蛙看到井外的视野范围如图所示【针对练习4】如图是司机在倒车时通过后视镜看到左后方的障碍物A,P点是司机的眼睛。
请你画出司机看到A点的光路图。
【答案】【详解】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物体和像关于平面镜对称,先延长平面镜,然后做A点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然后连接A′P,与平面镜的延长线交于一点O,O即为入射点,连接AO即为入射光线,再连接OP即为反射光线,如图所示:【针对练习5】如图所示,在路灯的照射下,地面上出现了竹竿的影子为BD,A点表示路灯的位置,请根据光的直线传播知识画出竖立在地面上的竹竿B C。
(保留作图痕迹)【答案】【详解】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当光照射到竹竿BC上时,光线被遮挡,在竹竿的右边光照射不到的地方形成影子BD;如图所示,连接AD,从B点垂直地面向上画直线交AD于C,可得竹竿BC,如图所示:【针对练习6】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分别画出图中的像点和光源,并完成光路图。
【答案】【详解】先将两条反射光线反向延长交于一点S′,再通过平面镜作出S′的对称点S,即为发光点的位置,并连接S与两个反射点画出入射光线,如图所示:【针对练习7】如图所示,太阳下站着小芳、小刚两人,请根据小芳的影长(粗实线为影子),用粗实线画出小刚落在地面上的影子。
光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光学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光的传播速度快于声音的传播速度的主要原因是:A.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B. 光是电磁波,无需介质传播C. 光的频率高于声音的频率D. 光的波长短于声音的波长答案:B2. 下列哪种现象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A. 折射B. 反射C. 色散D. 散射答案:D3. 光的波动理论最初由哪位科学家提出:A. 爱因斯坦B. 德布罗意C. 麦克斯韦D. 黄冈答案:C二、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用“对”表示,错误的用“错”表示。
1. 光的折射是由于光速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变化而引起的。
答案:对2. 折射定律是描述光在两种介质之间传播时的反射现象的数学表达式。
答案:错3. 光的波长越长,其频率越高。
答案:错三、简答题1. 什么是全反射,它发生的条件有哪些?答:全反射是指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光密介质时,发生的所有入射光均被反射,没有折射现象的现象。
全反射发生的条件包括: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即光密介质的折射率大于光疏介质的折射率)且入射角大于临界角。
2. 解释什么是散射现象,以及散射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答:散射是指光通过介质时,由于介质中的晶格、分子或颗粒等不规则结构的存在,使得光沿原来的传播方向以外的各个方向重新发射出来。
散射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光与介质中的微小物体(如颗粒、气溶胶等)相互作用,发生多次无规则的碰撞,改变了光的传播方向。
四、计算题1. 若一束光沿垂直入射到光疏介质中,光疏介质的折射率为1.5,则反射光和折射光的比值是多少?答:根据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计算入射角:入射角 = 90°反射光和折射光的比值 = sin(入射角) / sin(反射角)由于入射角等于反射角,所以比值为1。
2. 若一束光从介质1射向介质2,介质1的折射率为1.2,入射角为30°,求介质2的折射率。
答:根据折射定律,sin(折射角) = (介质1的折射率 / 介质2的折射率) * sin(入射角)将已知数据带入计算:(1.2 / 介质2的折射率) * sin(30°) = sin(折射角)求解得:介质2的折射率≈ 0.926以上为光学期末试题及答案,希望能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大学物理--光学期末试卷答案

1单选(2分)在双缝干涉实验中,用单色自然光在屏上形成干涉条纹。
若在两缝后放一个偏振片,则得分/总分•A.干涉条纹的间距不变,但明纹的亮度减弱•B.无干涉条纹•C.干涉条纹的间距不变,但明纹的亮度加强•D.干涉条纹的间距变窄,且明纹的亮度减弱正确答案:A你没选择任何选项2单选(2分)得分/总分•A.•B.•C.•D.正确答案:A你没选择任何选项3单选(2分)用单色光做杨氏双缝实验,如现将折射率n=1.5的薄透明玻璃片盖在下侧缝上,此时中央明纹的位置将:得分/总分•A.向上平移,且间距改变•B.向上平移,且条纹间距不变•C.不移动,但条纹间距改变•D.向下平移,且条纹间距不变正确答案:D你没选择任何选项4单选(2分)关于普通光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得分/总分•A.普通光源同一点发出的光是相干光•B.利用普通光源可以获得相干光•C.两个独立的普通光源如果频率相同,也可构成相干光源。
•D.两个独立的普通光源发出的光是相干光正确答案:B你没选择任何选项5单选(2分)得分/总分•A.•B.•C.•D.正确答案:A你没选择任何选项6单选(2分)得分/总分•A.•B.•C.•D.正确答案:C你没选择任何选项7单选(2分)严格地说,空气的折射率大于1,因此在牛顿环实验中,若将玻璃夹层中的空气逐渐抽去时,干涉圆环的半径将:得分/总分•A.不变•B.变大•C.消失•D.变小正确答案:B你没选择任何选项8单选(2分)有两个几何形状完全相同的劈尖:一个由空气中的玻璃形成,一个由玻璃中的空气形成。
当用相同的单色光分别垂直照射它们时,从入射光方向观察到干涉条纹间距得分/总分•A.两劈尖干涉条纹间距相同•B.玻璃劈尖干涉条纹间距较大•C.空气劈尖干涉条纹间距较大•D.已知条件不够,难以判断正确答案:C你没选择任何选项9单选(2分)在单缝夫琅禾费衍射实验中波长为的单色光垂直入射到单缝上.对应于衍射角为的方向上,若单缝处波面可分成4个半波带,则缝宽度a等于得分/总分•A.•B.•C.•D.正确答案:B你没选择任何选项10单选(2分)设星光的有效波长为550 nm ,用一台物镜直径为1.20 m的望远镜观察双星时,能分辨的双星的最小角间隔是得分/总分•A.•B.•C.•D.正确答案:B你没选择任何选项11单选(2分)波长为550nm的单色光垂直入射到光栅常数为的光栅上,可能观察到的光谱线的最大级次为得分/总分•A.1•B.2•C.4•D.3正确答案:A你没选择任何选项1/3•C.1•D.1/4;正确答案:A你没选择任何选项13单选(2分)光强为的线偏振光通过偏振片P,如果P的偏振化方与线偏振光的振动振方向夹角为30度,则光通过P后的光强为.得分/总分•A.3/4利用迈克耳逊干涉仪可测量单色光的波长。
光学物理试题及答案

光学物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光的干涉现象是由于光的()。
A. 反射B. 折射C. 衍射D. 波动性答案:D2. 以下哪种现象不属于光的波动性表现?()A. 光的干涉B. 光的反射C. 光的衍射D. 光的偏振答案:B3. 光的波长越长,其频率越()。
A. 高B. 低C. 不变D. 无法确定答案:B4. 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
A. 横波B. 纵波C. 非波动性D. 无法确定5. 光速在真空中是()。
A. 299,792,458 m/sB. 300,000,000 m/sC. 299,792,458 km/sD. 300,000,000 km/s答案:B6. 光的折射定律中,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的关系是()。
A. 入射角大,折射角小B. 入射角大,折射角大C. 入射角小,折射角大D. 入射角和折射角无关答案:B7. 光的衍射现象是由于光的()。
A. 直线传播B. 波动性C. 粒子性D. 反射性答案:B8. 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条纹间距与()成正比。
A. 光的波长B. 双缝间距C. 观察屏与双缝的距离D. 以上都是答案:D9. 光的色散现象是由于光的()。
B. 折射C. 衍射D. 干涉答案:B10. 光的全反射现象发生在光从()介质射向()介质时。
A. 光密,光疏B. 光疏,光密C. 光密,光密D. 光疏,光疏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光的三原色是红、绿、______。
答案:蓝2. 光的色散现象可以通过______棱镜来观察。
答案:三3. 光的偏振现象可以通过______片来实现。
答案:偏振4. 光的干涉条纹间距可以通过改变______来改变。
答案:双缝间距5. 光的全反射临界角可以通过______定律来计算。
答案:斯涅尔6. 光的波长与频率的关系是______。
答案:反比7. 光的衍射现象可以通过______来观察。
答案:单缝8. 光的干涉条纹间距与观察屏与双缝的距离成______比。
光学教程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光学教程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光的波动性是由哪位科学家首次提出的?A. 牛顿B. 爱因斯坦C. 麦克斯韦D. 惠更斯2. 以下哪个现象不属于光的干涉现象?A. 薄膜干涉B. 光的衍射C. 光的反射D. 光的折射3. 光的偏振现象说明了光是:A. 横波B. 纵波C. 无偏振光D. 非极化光4.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光的衍射现象?A. 单缝衍射B. 双缝衍射C. 光的全反射D. 光栅衍射5. 光的色散现象是由于:A. 光的波长不同B. 光的速度不同C. 光的频率不同D. 光的强度不同6. 以下哪个现象不属于光的折射现象?A. 光的折射定律B. 光的全反射C. 光的色散D. 光的透镜成像7. 光的全反射现象发生在:A. 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B. 光从光疏介质射向光密介质C. 光从真空射向介质D. 光从介质射向真空8. 光的衍射极限是指:A. 衍射图样的清晰度B. 衍射图样的亮度C. 衍射图样的对比度D. 衍射图样的分辨率9. 光的干涉条纹间距与以下哪个因素有关?A. 光源的强度B. 光源的频率C. 光源的波长D. 光源的极化10. 以下哪个选项是光的偏振现象的应用?A. 激光切割B. 激光测距C. 偏振太阳镜D. 激光通信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光的干涉条件是两束光的频率必须________。
12. 光的衍射现象可以通过________来观察。
13. 光的偏振现象可以通过________来观察。
14. 光的全反射现象发生在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且入射角大于________。
15. 光的色散现象可以通过________来观察。
16. 光的折射定律是由________提出的。
17. 光的偏振现象说明了光是________波。
18. 光的干涉条纹间距与光源的________有关。
19. 光的衍射极限是指衍射图样的________。
20. 光的偏振现象的应用之一是________。
物理光学2008年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物理光学2008年期末考试题及答案物理光学 试题A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分 分数第 2 页 (共 13 页)班号 姓名一、解释下列名词(每小题2分,总共20分) 1、复色波的相速度:2、复色波的群速度:3、布儒斯特角:4、临界角:5、光的空间相干性:6、光的时间相干性:7、爱里斑:8、瑞利判据:9、晶体的光轴:10、光的色散:二、简答题(每小题4分,总共40分)1、如图所示,一平面简谐光波沿x方向传播,波长为λ,设x=0点的相位ϕ0=0,写出:(1)沿x轴光波的相位分布ϕ(x);(2)沿y轴光波的相位分布ϕ(y);(3)沿r方向光波的相位分布ϕ(r)。
2、利用布儒斯特定律,可以测定不透明电介质的折射率。
令测得釉质的起偏角为580,求它的折射率。
3、观察尖劈形肥皂液膜所产生的彩色条纹时,为什么膜的上端的光泽变暗彩色消失时预示着肥皂膜即将破裂?4、在牛顿环实验中,平凸透镜的凸面曲率半径5m ,透镜半径为10mm ,在钠光的垂直照射下(λ=589纳米),能产生多少个干涉条纹?5、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装置中,假定光源是单色缝光源,当装置作如下几种改变时,试简单描述屏上的干涉条纹的位置或间距将会怎样变化?(1)将光源向上或向下平移;(2)将整个装置放入水中。
6、单色平面光波波长为500nm ,正入射如图所示的衍射屏上,11r =mm ,2r =,轴上观察点离衍射屏2m ,计算观察点出的光强与入射光之比。
7、什么是光学仪器的像分辨本领?若光的衍射现象完全可以忽略,对理想光学系统成像来说,还存在分辨本领这个问题吗?8、在下图中虚线代表光轴。
试根据图中所画的折射情况判断晶体的正负。
9、简述在KDP晶体的线性电光效应当中,产生 63的纵向运用和横向运用的条件。
10、云和雾为什么是白色?三、光束以很小的角度入射到一块平行平板(如图所示),试求相继从平板反射和透射的头两支光束的相对强度。
设平板的折射率为n=1.5。
大学物理--光学期末试卷答案

1单选(2分)在双缝干涉实验中,用单色自然光在屏上形成干涉条纹。
若在两缝后放一个偏振片,则得分/总分•A.干涉条纹的间距不变,但明纹的亮度减弱•B.无干涉条纹•C.干涉条纹的间距不变,但明纹的亮度加强•D.干涉条纹的间距变窄,且明纹的亮度减弱正确答案:A你没选择任何选项2单选(2分)得分/总分•A.•B.•C.•D.正确答案:A你没选择任何选项3单选(2分)用单色光做杨氏双缝实验,如现将折射率n=1.5的薄透明玻璃片盖在下侧缝上,此时中央明纹的位置将:得分/总分•A.向上平移,且间距改变•B.向上平移,且条纹间距不变•C.不移动,但条纹间距改变•D.向下平移,且条纹间距不变正确答案:D你没选择任何选项4单选(2分)关于普通光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得分/总分•A.普通光源同一点发出的光是相干光•B.利用普通光源可以获得相干光•C.两个独立的普通光源如果频率相同,也可构成相干光源。
•D.两个独立的普通光源发出的光是相干光正确答案:B你没选择任何选项5单选(2分)得分/总分•A.•B.•C.•D.正确答案:A你没选择任何选项6单选(2分)得分/总分•A.•B.•C.•D.正确答案:C你没选择任何选项7单选(2分)严格地说,空气的折射率大于1,因此在牛顿环实验中,若将玻璃夹层中的空气逐渐抽去时,干涉圆环的半径将:得分/总分•A.不变•B.变大•C.消失•D.变小正确答案:B你没选择任何选项8单选(2分)有两个几何形状完全相同的劈尖:一个由空气中的玻璃形成,一个由玻璃中的空气形成。
当用相同的单色光分别垂直照射它们时,从入射光方向观察到干涉条纹间距得分/总分•A.两劈尖干涉条纹间距相同•B.玻璃劈尖干涉条纹间距较大•C.空气劈尖干涉条纹间距较大•D.已知条件不够,难以判断正确答案:C你没选择任何选项9单选(2分)在单缝夫琅禾费衍射实验中波长为的单色光垂直入射到单缝上.对应于衍射角为的方向上,若单缝处波面可分成4个半波带,则缝宽度a等于得分/总分•A.•B.•C.•D.正确答案:B你没选择任何选项10单选(2分)设星光的有效波长为550 nm ,用一台物镜直径为1.20 m的望远镜观察双星时,能分辨的双星的最小角间隔是得分/总分•A.•B.•C.•D.正确答案:B你没选择任何选项11单选(2分)波长为550nm的单色光垂直入射到光栅常数为的光栅上,可能观察到的光谱线的最大级次为得分/总分•A.1•B.2•C.4•D.3正确答案:A你没选择任何选项1/3•C.1•D.1/4;正确答案:A你没选择任何选项13单选(2分)光强为的线偏振光通过偏振片P,如果P的偏振化方与线偏振光的振动振方向夹角为30度,则光通过P后的光强为.得分/总分•A.3/4利用迈克耳逊干涉仪可测量单色光的波长。
光学教程期末试题及答案

光学教程期末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 光的传播速度快慢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A. 介质B. 光源的频率C. 入射角度D. 温度答案:D2.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两个缝的间距增大,观察到的干涉条纹将会发生什么变化?A. 干涉条纹变暗B. 干涉条纹变宽C. 干涉条纹变窄D. 干涉条纹消失答案:B3. 色散是什么现象?A. 光的传播方向改变B. 光的波长范围扩大C. 光的波长因介质不同而改变D. 光的频率偏移答案:C4. 将一块凸透镜放置在物体前方,观察到物体变大且正立。
这是什么类型的透镜?A. 凸透镜B. 凹透镜C. 凸透镜和凹透镜皆可D. 无法确定答案:A5. 下列哪个物理量与光强有关?A. 入射角B. 波长C. 电场振幅D. 频率答案:C第二部分:简答题1. 解释什么是光的全反射,并且列出产生全反射的条件。
答案:当光由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光将完全发生反射,不会透射入光疏介质。
产生全反射的条件是入射角大于临界角且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
2. 解释什么是光的干涉,并举例说明。
答案:光的干涉是指两个或多个光波相遇时产生的叠加效应。
其中,干涉分为构成和破坏干涉两种。
构成干涉是指光波相位差恒定或者只随空间变化而变化产生干涉,例如双缝干涉和杨氏双缝干涉。
破坏干涉是指光波相位差随时间变化产生干涉,例如薄膜干涉和牛顿环干涉。
3. 简述什么是光的偏振,并给出一个光的偏振实例。
答案:光的偏振是指光波在特定方向上振动的现象。
光波中的电场矢量可以在垂直于光传播方向的平面内振动,以及沿着光传播方向振动。
垂直于光传播方向的方向称为偏振方向。
光的偏振可以通过偏振片实现。
当线偏振光通过垂直于振动方向的偏振片时,只有与偏振方向一致的光能透过,其他方向上的光将被吸收。
第三部分:计算题1. 一束波长为500nm的光正入射到折射率为1.5的介质中,求入射角和折射角。
答案:根据折射定律 n1 * sin(入射角) = n2 * sin(折射角),代入已知数据,可得:sin(入射角) = (1.5/1) * sin(折射角)sin(入射角) = 1.5 * sin(折射角)使用三角函数表,可得 sin(折射角) = sin^-1(500nm / 1.5 * 500nm) ≈ 0.342因此,入射角≈ sin^-1(1.5 * 0.342) ≈ 34.36°,折射角≈ sin^-1(0.342) ≈ 20.72°2. 一束光线从空气中射入折射率为1.6的玻璃,入射角为3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 入射光 P 振动方向
e
λ
n 1 n 2 n 3
一、填空题(每小题4分,总共24分)
1.玻璃的折射率为n =1.5,光从空气射向玻璃时的布儒斯特角为________;光从玻璃射向空气时的布儒斯特角为________。
2.如图所示,左图是干涉法检查平面示意图,右图是得到的干涉图样,则干涉图中条纹弯曲处的凹凸情况是_________。
(填“上凸”或“下凹”)
3. 如图所示,平行单色光垂直照射到薄膜上,经上下两表面 反射的两束光发生干涉,若薄膜的厚度为e ,并且n 1>n 2>n 3,
λ1 为入射光在折射率为n 1的媒质中的波长,则两束反射光在
相遇点的位相差为。
4. 在单缝夫琅和费衍射的观测中:①令单缝在纸面内垂直透镜的光轴上、下移动,屏上的衍射图样改变(填“是”或“否”);②令光源垂直透镜的光轴上、下移动时,屏上的衍射图样改变(填“是”或“否”)。
5. 在双折射晶体内部,频率相同而光矢量的振动方向不同的线偏振光。
①沿光轴传播时,它们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的(填“相同”或“不同”);②沿垂直光轴传播时,它们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的(填“相同”或“不同”)。
6.如图所示,当偏振片P 旋转一周时,①若I 不变,
则入射光是_______;②若I 变,并且有消光现象,
则入射光是_______;③若I 变,但是无消光现象, 则入射光是_______。
二、简答题(每小题6分,总共36分)
1.汽车两前灯相距1.2m ,设灯光波长为λ=600nm ,人眼瞳孔直径为D =5mm 。
试问:对迎面而来的汽
车,离多远能分辨出两盏亮灯?
2. 一束波长为λ=500nm 的平行光束在空气中传播,若在与光束垂直的方向上插入一个透明薄片,薄片厚度d =0.01mm ,折射率n =1.5。
试问:插入薄片后引起的光程和相位变化分别为多少?
3. 某线偏振光在真空中的波长为λ=589nm ,垂直入射到方解石上,晶体的光轴与表面平行,已知方解石晶体的主折射率为n o =1.658,n e =1.486。
试问:方解石晶体中寻常光和非寻常光的波长分别为多少?
4. 光强为 I 0 的自然光相继通过偏振片P 1、P 2、P 3后,光强变为I 0 /8,已知P 1和P 3的偏振方向互相垂直,试问:P 1和P 2偏振方向的间夹角为多少?
5.在激光系统中,利用法拉第效应制成光隔离器的原理是什么?
6. 为什么正午的太阳基本上呈白色,而旭日和夕阳却红色?
三、杨氏双缝实验中,原来P 点是屏上第五级亮纹所在位置。
现将一玻璃片插入光源S 1发出的光束途中,则P 点变为中央亮条纹的位置,求玻璃片的厚度。
(已知: λ=0.6μm ,玻璃折射率n =1.5)(10分)
S S 1P
四、波长为589.3nm的平行光以30°照射光栅,已知光栅上每毫米有500条刻痕,并且透明和不透明的宽度相等,问最多能观察到几条亮条纹?(10分)
五、一个不透明开有直径为3mm的圆孔,被λ=0.55 m平面波正入射照明,设用一个很小的光强探测器沿圆孔的轴线从很远处移近,求前两个光强极大和前两个光强极小所相应的探测器位置。
(10分)
六、图示为一渥拉斯顿棱镜的截面,它是由两个锐角均为450的直角方解石棱镜粘合其斜面而构成的,棱镜ABC 的光轴平行于AB ,棱镜ADC 的光轴垂直于纸面。
当自然光垂直AB 边入射时,在ABC 棱镜中看见一束光,但是ADC 棱镜中看见两束光,求:ADC 棱镜中分开的两束光的夹角θ,确定e 光和o 光,并画出其光矢量的振动方向。
(已知 :方解石的折射率为n o =1.658,n e =1.486)(10分)
答案
一、填空题(每小题4分,总共24分)
1.
56.30 ; 33.70 2. 上凸
3. 4πn 2e /λ1n 1
4. 否 ;是
5. 相同; 不同
6.
自然光;线偏振光;部分偏振光
二、简答题(每小题6分,总共36分)
1.
2. 光程变化(1)(1.51)0.010.005(mm)S n d ∆=-=-⨯= 相位变化39
2π
2π
0.0051020π50010
S ϕλ
--∆=∆=
⨯⨯=⨯ 3.
A
B
C
D
光轴 光轴 θ
450
-6
-40600101.22=1.22=1.464105D λθ⨯=⨯⨯0-4
0 1.2==8200(m)1.46410d L θ=⨯o o
589
355(nm)1.658
n λ
λ===e e
589
396(nm)1.486
n λ
λ=
=
=
4.
5. 这种器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让偏振片P 1与P 2的透振方向成450,调整磁感应强度B ,使从法拉第盒出来的光振动面相对P 1转过450。
于是,刚好能通过P 2;但对于从后面光学系统(例如激光放大器等)各界
面反射回来的光,经P 2和法拉第盒后,其光矢量与P 1垂直,因此被隔离而不能返回到光源。
6.正午太阳直射,穿过大气层厚度最小。
阳光中被散射掉的短波成分不太多,因此垂直透过大气层后的太阳光基本上呈白色或略带黄橙色。
早晚的阳光斜射,穿过大气层的厚度比正午时厚得多,被大气散射掉的短波成分也多得多,仅剩下长波成分透过大气到达观察者,所以旭日和夕阳呈红色。
三、(10分)
解:没插玻璃片之前二光束的光程差为
插玻璃片之后二光束的光程差为 因此,玻璃片的厚度为
四、(10分) 解:由已知
最多接收到7条谱线,但d /a =2有缺级
m =2、4的谱线消失。
因此,屏上可接收到5条谱线,分别为m=0、±1、3、5。
五、(10分)解:半波带数为奇数时,光强极大;半波带数为偶数时,光强极小。
因此N =1,3时光强出现极大;N =2,4时光强出现极小。
由于
2
0r N ρλ=
因此,分别算出光强极大值的位置为:
322
016
1(310)2 4.09(m)0.55101r N ρλ--⨯⨯===⨯⨯;322
0361(310)2 1.36(m)0.55103
r N ρλ--⨯⨯===⨯⨯ 01
;2I I =221cos ;I I α=23222000221sin cos sin sin 2288cos I I I I I I I ααααα⎫=⎪⇒==⎬
=⎪⎭22322πcos sin 2I I I αα⎛⎫=-= ⎪⎝⎭045α∴
=P 2
P 1 磁致旋光材料 215r r ∆λ=-=()()212110
r r d nd r r d n ∆=--+=---=0.55106(μm)d d λλ=⇒==3
6110210(m)
500d --⨯==⨯0()(sin sin30)a b m θλ++=±max (10.5) 5.1d m λ+<=min (10.5) 1.7d m λ
-+>=-21,2,
d m m m m a '''===±±
光强极小值的位置为:
322
026
1(310)2 2.05(m)0.55102r N ρλ--⨯⨯===⨯⨯;322
0461(310)2 1.025(m)0.55104
r N ρλ--⨯⨯===⨯⨯
六、(10分)解:对于振动方向平行于纸面的光,在∆ABC 中为e 光,在∆ADC 为o 光,由折射定律可得:
00o 11e sin 45 1.658
39.33sin 1.486
n n θθ==⇒= 对于振动方向垂直于纸面的光,在∆ABC 中为o 光,在∆ADC 为e 光,同样由折射定律可得:
在第二个棱镜内分开的两束光的夹角为:
00e 22o sin 45 1.486
52.09sin 1.658
n n θθ==⇒=021Δ12.76θθ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