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艺术的特性

合集下载

影视表演基础

影视表演基础

影视表演基础第一章绪论第一节表演艺术的特性和影视表演的特点一、表演艺术和影视表演艺术的发展简说1.表演是人类的一种动态活动,依托于人们身体的一种动态的艺术;而戏剧是一门古老又年轻的艺术,是一种动态造型的艺术,实在一个相对固定的时空里,演员以自身的“动作”把剧本中的人物表演给观众看的艺术2.剧本、演员、剧场(场地)、观众——戏剧的四要素。

其中,演员和观众是戏剧存在的核心基础;演员的表演是戏剧的核心,是在综合了文学(剧本)、戏剧(导演构思)、美术(布景、灯光、化妆、服装、道具)、音乐(背景音乐、音响)、舞蹈(演出中的形体造型)等多种艺术手段,有演员在舞台上直接传达给观众的。

演员是戏剧舞台艺术的中心3.电影表演艺术的出现是因为有了电影。

电影表演艺术依附于电影而存在4.最初的电影《工厂大门》《水浇园丁》《火车进站》等只是摄影机对生活情景的客观记录,十八个月后,乔治·梅里埃把戏剧带入电影,把舞台艺术中的剧本、演员、服装、化妆、舞台机关等系统应用在电影中5.表演是戏剧构成的主体6.在电影技术上,乔治梅里埃运用了“叠印”“多次曝光”“移动摄影”等手段,形成了电影逼真性和假定性并存的特性7.梅里埃之后出现的英国布莱顿学派在影片中注意了外景的完善使用,并出现了蒙太奇手法变化使用了镜头拍摄,使电影表演与戏剧表演有了区别8.1903~1909年间,查尔·百代支配了世界电影市场,这一时期被称为“百代时期”9.白带公司最著名的明星时安德列·斯特和麦克斯·林黛(后被卓别林取代)10.1908~1912年间,大卫格里菲斯创造了电影的语言,使电影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11.卓别林把喜剧表演推向了默片表演的最高峰,在整个默片时期,由于卓别林,美国喜剧流派在世界上一直占据独一无二的地位12.1914年2月2日卓别林出演第一部影片《谋生》13.默片时期,前苏联电影大师爱森斯坦在《战舰波将金号》中启用非职业演员,创造了非职业演员成功塑造银幕群像的范例14.默片时期,前苏联电影大师普多夫金的影片《母亲》是典型的运用杰出戏剧演员进行创作的成果。

影视表演基础精品

影视表演基础精品

影视表演基础第一章绪论第一节表演艺术的特性和影视表演的特点一、表演艺术和影视表演艺术的发展简说1.表演是人类的一种动态活动,依托于人们身体的一种动态的艺术;而戏剧是一门古老又年轻的艺术,是一种动态造型的艺术,实在一个相对固定的时空里,演员以自身的“动作”把剧本中的人物表演给观众看的艺术2.剧本、演员、剧场(场地)、观众——戏剧的四要素。

其中,演员和观众是戏剧存在的核心基础;演员的表演是戏剧的核心,是在综合了文学(剧本)、戏剧(导演构思)、美术(布景、灯光、化妆、服装、道具)、音乐(背景音乐、音响)、舞蹈(演出中的形体造型)等多种艺术手段,有演员在舞台上直接传达给观众的。

演员是戏剧舞台艺术的中心3.电影表演艺术的出现是因为有了电影。

电影表演艺术依附于电影而存在4.最初的电影《工厂大门》《水浇园丁》《火车进站》等只是摄影机对生活情景的客观记录,十八个月后,乔治·梅里埃把戏剧带入电影,把舞台艺术中的剧本、演员、服装、化妆、舞台机关等系统应用在电影中5.表演是戏剧构成的主体6.在电影技术上,乔治梅里埃运用了“叠印”“多次曝光”“移动摄影”等手段,形成了电影逼真性和假定性并存的特性7.梅里埃之后出现的英国布莱顿学派在影片中注意了外景的完善使用,并出现了蒙太奇手法变化使用了镜头拍摄,使电影表演与戏剧表演有了区别8.1903~1909年间,查尔·百代支配了世界电影市场,这一时期被称为“百代时期”9.白带公司最著名的明星时安德列·斯特和麦克斯·林黛(后被卓别林取代)10.1908~1912年间,大卫格里菲斯创造了电影的语言,使电影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11.卓别林把喜剧表演推向了默片表演的最高峰,在整个默片时期,由于卓别林,美国喜剧流派在世界上一直占据独一无二的地位12.1914年2月2日卓别林出演第一部影片《谋生》13.默片时期,前苏联电影大师爱森斯坦在《战舰波将金号》中启用非职业演员,创造了非职业演员成功塑造银幕群像的范例14.默片时期,前苏联电影大师普多夫金的影片《母亲》是典型的运用杰出戏剧演员进行创作的成果。

论戏曲表演的综合性艺术特征

论戏曲表演的综合性艺术特征

论戏曲表演的综合性艺术特征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经过几百年的漫长发展历程,才逐渐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戏剧体系。

戏曲本来源于我国民间的滑稽戏、歌舞、说唱等形式,当下,已经成为中国戏剧主流的话剧。

对于中国戏曲表演的特征,综合戏曲家来说是综合性,虚拟性,程式性等等。

戏曲艺术讲究唱、做、念、打,表演艺术和富于舞蹈性,技术性很高,戏曲艺术的诸多特征都凝聚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精髓。

时到今日,戏曲才构成了独特的形式,在中国戏剧的发展中戏曲这个奇葩发挥着其耀眼光芒。

中国戏曲表演最显著的特征是一种综合性,海纳百川,汲取各种精华并不断创新,是诸多艺术因素综合而成的一种特别的戏剧表现形式。

中国的戏曲是综合的艺术形式,它融合众多艺术形式于一身,并且赋予了新的艺术生命,中国戏曲富于个性,在中国的艺术形式中独树一帜。

戏曲艺术主要包括舞蹈、音乐、诗歌,而且还包括化妆、造型、服装、美术等方面。

中国戏曲的这些艺术因素综合起来都遵循着一个规律就是艺术美。

首先是需要一个完美的剧本为基础,这样,才有可能表演出绝伦绝美的戏曲,获得更多观看者的赞赏。

在这其中,音乐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为故事情节配乐,为其增添色彩,使其变得更加形象生动。

让表演出来的戏曲更加深入人心。

戏曲表演是离不开音乐的,它以音乐为核心来组织自己的艺术语言。

因此,音乐是中国戏曲表演艺术体系不可或缺的。

清末学者王国维说过:“谓以歌舞演故事也”,一言道破了戏曲的特点。

中国戏曲与中国的话剧都是戏剧形式的一种,但是中国戏曲的艺术形式更加丰富,戏曲是运用音乐化的对话,和舞蹈化的动作去表现人物的特点和故事的情节。

各种表现形式都离不开舞蹈,所以说,舞蹈是中国戏曲表演艺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传统戏曲有着简单但又不平凡的舞台布置,整个舞台布置只是简单的“一桌二椅”,给表演者留下更多的施展空间和表演空间,使其充分发挥表演才能。

而西方的舞台结构复杂繁多,中国与之截然不同。

相反,中国的戏曲表演更注重表演时所用的道具,如:有着艺术气息的服饰和惟妙惟肖的脸谱等,让起舞台效果更加鲜明。

谈戏剧影视表演艺术的特性

谈戏剧影视表演艺术的特性

社科文化谈戏剧影视表演艺术的特性樊祥鑫(北京电影学院,北京 100088)一、广义表演的界定什么是表演?从广义上来讲,演员面对众人的时候,在进行某种程度上的演。

比如说老师在课堂里讲课,这就是一种表演,领导在大会议厅里讲话也是一种表演,警察指挥交通也属于表演。

有的领导讲话是念稿子,说的是一些套话,没有什么新意,而有的领导讲话十分生动、风趣,接地气而且很吸引人,所以说面对众人的时候,每个人的表演也是大不相同的。

实际上我们在生活中也扮演着形形色色的角色,在学校里我们是学生,在家庭里我们是儿女,将来又会转变成父母,在上级的面前我们是下级,在下级的面前我们是上级,所以说每一个人在生活中都会扮演着截然不同的角色,都会有适合自己身份、地位的表演。

著名的戏剧家莎士比亚曾经说活,“世界是一个大舞台,人生就是一部戏剧”。

二、戏剧影视表演的界定北京电影学院许晓丹教授在其专著中指出,“表演艺术是一种以人的全部可观外在性为表现手段,但是却需要通过调动人的几乎全部生命活动来进行调腔的、包罗甚广、触及至深的艺术。

”[1]从电影和戏剧的角度来讲,表演就是真实生活的重复与再现。

比如说我们在马路上因无意间踩到西瓜皮而摔了一跤,这是真实的生活,把刚刚的事情(也就是马路上走路,摔了一跤)在舞台上或者镜头前重复做一次,这就是戏剧影视表演。

看似是生活中的重复再现,但是当我们表演的时候,会发现并不像生活中的那么生动、真实、自然,或许会带有一些做作、虚假,甚至会露出夸张的表演痕迹。

其他人对表演的定义,“表演按其最简单的形式来说,只不过是把日常行为变化到戏剧领域中来。

”“一个人在想象的情境中真实地去做,这个行动地过程能传递一定的思想、情感。

”三、戏剧影视表演艺术的特点戏剧影视表演艺术的独特在于和其他艺术门类(比如文学、美术、建筑、音乐、舞蹈)有着天壤之别。

其他的艺术门类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的创作主体,创作所使用的工具和材料以及最后完成的创作作品,这三者是不同的。

表演艺术的特征

表演艺术的特征

表演艺术的特征
1.艺术性:表演艺术是一种艺术形式,它需要演员通过自己的表演技巧来展示一个故事或主题。

2. 实时性:表演艺术是一种实时的艺术形式,观众需要在演出现场去感受演员的表演。

3. 互动性:表演艺术是一种互动的艺术形式,演员和观众之间会出现互动的情况,这使得表演更加真实和生动。

4. 多样性:表演艺术可以包括很多种不同的形式,比如戏剧、音乐剧、舞蹈、杂技等,每种形式都有其独特的表现方式和特点。

5. 情感表达:表演艺术通过演员的表演来传达情感,这是它最基本的特征之一。

6. 可塑性:表演艺术可以适应不同的场合和观众,演员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来进行表演,这使得表演艺术更具有活力和变化性。

总之,表演艺术是一种非常丰富和多样化的艺术形式,它通过演员的表演来传递故事和情感,同时也为观众带来了各种不同的艺术享受。

- 1 -。

刍议戏曲艺术的表演特性

刍议戏曲艺术的表演特性

理 。演 员们 用 玲 珑 妩 媚 的 身 段 , 华 美绝 伦
的舞姿 . 真切感 人的表情 . 抑 扬 顿 挫 的道 白和 犹 如 歌 莺 般 婉 转 的 唱 腔 在 舞 台 上 尽
了戏 曲的 程 式性
四、 虚 拟 性 虚 拟 性 在 中 国戏 曲中 是 至 关 重 要 的 .
体 表演 唱法 上有所 差别 . 但是 总体 的风 格还 是 大 同小异 的 中国戏 曲有着 这主 要的 四个 共 同特 点 . 也 就是 高 度 综合 的特性 . 用歌 舞 演 故 事 的 写意 性 、 程 式性 以及 虚 拟 性 。
中 国 戏 曲所 包 含 的 剧 种 内 容 十 分 广
大 家 看到 完 美 的表 演 而 更 加 刻 苦 练 习 。 俗 话说 , 台 上 一 分钟 台下 十 年 功 正 是 这 个 道
泛 .延 伸 发 展 的地 方戏 曲特 色也是 各 有千
秋, 主 要 是京 剧 、 昆曲 、 越剧 等 等 , 虽然 在 具
性, 本 文将 对 此 展 开 实质 性 的探 讨研 究 , 以便 让人 们 更 轻 松 地 熟 识 戏 曲这 门 中 国传 统 艺术 。
关键词 : 戏 曲 艺术 表 演特 性
综合性
写 意性
程式性
虚 拟 性
器 中 国戏 曲所 包 含 的所 有 内容 都 是 有 着
严格 的规定 , 不能逾越界 限 , 这 正 是 体 现
马或 骑 驴 千 里赶 路 的情 景 . 显 然 舞 台 上 不
可 能 有 那 么 大 的 空 间来 千 里 赶 路 的 . 所 以
演 形式 戏 曲的器 乐有着 带动 表演 气氛 至关 重 要 的作 用 . 它渲 染 了表 扬情 景 当时 的氛 围, 或激动 或 悲伤或 萧索 或热 闹 戏 曲的声 乐讲究 声随 韵转 戏 曲里 表演 演 员的脸 谱绘 画. 讲 究 十足 的 功夫 . 将 人 物 的性 格 展 现无 遗 戏 曲里 的武打 、 滑稽 等 内容 也是 精 彩至

传统戏剧表演艺术传承人的特性与功能

传统戏剧表演艺术传承人的特性与功能

传统戏剧表演艺术传承人的特性与功能传统戏剧是中国的宝贵文化遗产,是我国丰富多彩的戏曲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戏剧表演艺术传承人作为这一宝贵文化的代表,他们不仅具有独特的特性,还承担着重要的功能。

传统戏剧表演艺术传承人具有深厚的艺术造诣和专业的技能。

他们经过长期的学习和训练,掌握了传统戏剧的演唱、表演、舞蹈和音乐等方面的技巧。

他们熟悉戏剧剧情和角色,能够通过表演准确地演绎角色的情感和形象。

他们还懂得如何利用音乐、服装、化妆和道具等要素来营造舞台效果。

他们的专业技能使他们能够以精湛的表演艺术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传统戏剧的独特魅力。

传统戏剧表演艺术传承人具有独特的艺术气质和个性魅力。

他们在经历了长时间的学习和实践之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表演风格和情感表达方式将观众带入角色的内心世界。

他们用他们的声音、动作和表情来展现角色的特点和情感。

他们还具有旺盛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能够通过自己的解读和演绎,赋予传统戏剧更多的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

他们的独特艺术气质和个性魅力是他们与众不同的地方,也是他们吸引观众的重要原因。

传统戏剧表演艺术传承人是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守护者。

他们承担着将传统戏剧艺术代代相传的重任。

他们将自己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后辈,培养后继人才,确保传统戏剧艺术的延续。

他们还积极参与传统戏剧的保护和传播工作,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欢传统戏剧艺术,增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意识。

他们通过自己的表演和努力,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传统戏剧,促进传统戏剧在现代社会的传承和发展。

传统戏剧表演艺术传承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他们深知传统戏剧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是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们积极投身于传统戏剧的传承和发展事业,为保护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付出,让传统戏剧得到了更好的传承和发展,推动了传统戏剧在现代社会的繁荣和发展。

戏剧表演艺术假定性当中的真实性

戏剧表演艺术假定性当中的真实性

戏剧表演艺术假定性当中的真实

【摘要】:戏剧表演艺术的根本特性是假定性当中的真实性,在这里,假定不是虚假,而真实性要求演员不仅能做到表演的逼真,还要能追求艺术的真实。

表演的假定性和真实性并不是对立的矛盾体,从它们二者的交互关系可以引伸出角色与自我、情感与理性、主观与客观、体验与体现等等表演艺术实践中显现的不同交互体,以及它们各自的交互关系。

而性格化创造是假定性当中的真实性在写实主义表演艺术实践中的成功体现,是表演以有限表达无限的典型性创造。

性格化是主、客体合一的艺术创作,是表演主、客观统一的人物塑造,性格化当中的体验是演员对客观环境与事物的感受,它植根于个人对客观世界的观察,其结果是将客观因素主观化;而体现是演员将主观情感、思想以及个人的内心生活用看的见的具体的行动表达出来,这是一个将主观因素客观外化的过程。

写实主义表演要求演员在塑造角色的艺术创造过程中追求三方面的真实,1想象的真实;2情感的真实;3行为的真实。

这三个方面构筑了写实主义表演真实性的基石,写实主义表演就是强调在假想情境当中展开真实行为的艺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演艺术的特性》32、《论演员与形象》2、《演员怎样塑造人物》33、《论表现派和体验派》3、《从自我出发创造人物形象》 34、《人物性格的创造》4、《行动——表演艺术的基础》 35、《演员与角色的双重感觉》5、《表演是感觉的艺术》36、《论演员的信念感》6、《表演中演员肢体语言的魅力》 37、《戏剧、电影、电视表演比较》7、《论创造角色过程中体验与表现的结合》 38、《演员的任务与目标》8、《把握人物与体现人物》39、《表演素质与创作方法的关系》9、《角色情绪与情感的创造》 40、《表演艺术的矛盾》10、《演员的真实感与信念感的培养与训练》41、《演员、素质与创作》11、《表演中的交流》42、《表演训练与身心发展》12、《表演中的体验与表现》43、《影视表演的特性》13、《浅谈演员的三度创作》44、《舞台情感与生活情感的关系》14、《浅谈演员在创作中的感性与理性》 45、《成人、成才、演员.》15、《演员与角色》46、《表演中的内心视象与情绪记忆》16、《论演员在表演中的台词与潜台词》 47、《舞台交流与内心独白的关系》17、《论演员的素质与修养》48、《规定情境与舞台行动的关系》18、《浅谈戏剧语言的性格化》49、《表演创作方法探索》19、《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的异同》 50、《浅谈演员在角色创造中的自我感觉》20、《浅谈语言与行动的结合》51、《论表演行动假定性之构成》21、《表演中的生活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52、《浅谈表演状态文化气质与形象塑造》22、《试论演员舞台创作中的下意识》53、《谈演员的评判定论与人物形象塑造》23、《怎样外化人物的心理与情感》 54、《浅谈演员的表演风格如何形成》24、《感觉记忆的重要性》5 5、《浅论舞台表演与镜头前表演的相同与异同》25、《表演中的节奏》56、《演员角色观众三者关系的转化》26、《表演中的风格体裁感》57、《语言艺术在表演中的功能》27、《表演艺术是什么》58、《演员与表演艺术修养》28、《论演员与观众》59、《浅谈表演观念》29、《戏剧表演要素》60、《通向创造角色的不同途径》30、《舞台行动论》61、《演员与形象》31、《角色性格论》62、《演员与角色关系》63、《浅谈表演艺术》95、《论“体现”》64、《创造艺术的自我》96、《论“规定情境”》65、《论生活化形态与有意识创造》 97、《论“情绪与外部行动”的关系》66、《表演是为了什么?》98、《自我与角色》67、《真实——把握人物的自我感觉》 99、《通向角色的不同创作途径》68、《正确的理解与准确的表现》 100、《论动作与行动》69、《“贯串行动”在角色创造中的重要性》 101、《论演员的信念感》70、《谈体验与体现》102、《表演创作中的节奏》71、《生活的真实与戏剧表演的特点》 103、《表演创作中的激情》72、《怎样才能在表演时做到“真听真看真感觉”》104、《节奏与控制》73、《.论分析剧本(其中一两项)对塑造人物形象的意义》 1 05、《情感的积蓄与表达》74、《浅析“人物形象构思”》106、《论演员性格化创作》75、《论“体验生活”》107、《表演艺术中的个性》76、《论“从语言入手”塑造人物性格》108、《演员的魅力与角色》77、《论“如何寻找人物性格”》109、《演员的个性与角色性格》78、《论“如何掌握人物自我感觉”》 110、《论表演艺术源于生活》79、《论“角色生活于演员”及“演员生活于角色”》111、《略论表演创作中的激情》80、《论“如何创造独特的‘这一个’”》 112、《突破自我,走向角色》81、《论“从‘我’转化为‘角色’”》 113、《论演员对角色性格基调的突破》82、《如何保持创造中的“新鲜感”》 114、《反复体验和一次表现》83、《论“以形畅神”》115、《试论表演中的保持本能与畸变本色》84、《论“从有意识达到下意识”创造》 116、《谈谈表演中的顿悟》85、《论“性格化”》117、《浅谈表演艺术中的个性》86、《论“松弛”》118、《实验、生活、表演》87、《论“信念与真实感”》119、《试论表演的最高境界》88、《论“判断与交流”》120、《变天性为能力》89、《论“真听真看真感觉”》1 21、《动于衷则形于外》90、《论“想象”》122、《论动作在表演艺术中的重要性》91、《论“视象”》123、《总体把握与具体不定向流动》92、《论“内心独白”》124、《论角色性格的成长》93、《论“行动”(其中一两点)》 12 5、《模糊表演与性格化创造的辩证关系》94、《论“体验”》126、《论动作与行动》127、《论演员的信念感》150、《动作·演员创作的第一元素感情·为第二128、《论表演创作中的节奏》元素》129、《浅谈表演创作中的内心感受》1 51、《技巧·人物创作不可忽视的体现手段》130、《论表演中的自我与角色》 152、《观察生活表演技巧角色创作的教学三段式》131、《通向角色的不同创作途径》 153、《表演要讲层次讲节奏》132、《论表演艺术感觉》154、《戏在过程中》133、《论表演艺术源于生活》 155、《人物之神韵超乎其表》134、《表演艺术创作下意识瞬间》 156、《动作+规定情境》135、《浅谈表演艺术创作中的细节》157、《“实验话剧”仞考验着许多演员的多元能量与136、《浅谈演员的魅力与角色》内部修养》137、《性格化表演之我见》158、《表演必须忠于生活》138、《谱写演员心中的优美乐章》 159、《表演中的细节与亮点》139、《宏观把握下的细节刻画》 160、《我为表演陶醉》140、《谈谈演员在表演创作中的控制》161、《人·表演艺术之载体》141、《生活积累决定人物创作生命的厚重》142、《文学(文化)底蕴与角色创作内在的渗透》143、《创作人物技能的多元化》144、《从外部技能推动演员进入角色创造的可行性》145、《表演创作之天性解放与游戏训练童心解放等是两个不同的培训概念》146、《表演职业中特殊的“强迫性”对演员的烦恼与喜悦》147、《表演中的个性与共性的有机统一》148、《控制对演员表演来说最难驾驭》149、《表演艺术要讲技巧讲设计讲处理》出题老师:戴克张琪王斌徐重新李鉴秋程启天重要提示:论文的重点突出;论点明确;论据可引证名家名言;论述要清晰;最重要的要有个人实例加以证明。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艺术系表演专业06级毕业论文参考文献序号名称作者出版社名称时间1 《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斯坦尼著中国电影出版社 1985年2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精华》费烈齐阿诺娃著中国电影出版社 1999年3 《西方名导演论演与表演》杜定宇著中国戏剧出版社 1992年4 《表演技巧》杜·莫里森著中国戏剧出版社 20 03年5 《电影表演》玛丽·奥勃莱恩著中国电影出版社 1994年6 《表演学》贝拉·依特金著华夏出版社2000年7 《表演辞典》彭万荣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8 《电影艺术词典》电影艺术词典编辑部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年9 《中国大百科全书》(戏剧)大百科全书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年10 《西方演剧史论稿》吴光耀著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年11 《西欧戏剧史》(上下)廖可兑著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年12 《西欧表演导演艺术探索》中国艺术研究院编文化艺术出版社1982年13 《论话剧导表演艺术》张仁里编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年14 《表演艺术教程》林洪桐著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15 《戏剧表演基础》梁伯龙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年16 《电视表演学》梁伯龙著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2年17 《戏剧表演学》胡导著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年18 《角色的诞生》郑君里著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年19 《电影表演控制论方法》刘汁子著中国电影出版社1999年20 《电影戏剧中的表演艺术》齐士龙著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年21 《电影表演心理研究》齐士龙著中国电影出版社1999年22 《喜剧研究与喜剧表演》朱宗琪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23 《影视微相艺术论》欧泽纯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24 《表演创作论》郭溥澜等编中国戏剧出版社1997年25 《表演诗学》彭万荣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26 《演技教程》付柏忻著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27 《表演与创造的驰骋》陈邑主编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28 《感觉与敏锐》崔新琴等主编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29 《话剧表演艺术概论》叶涛、张马力著中国戏剧出版社1987年30 《戏剧剖析》马丁·艾思林著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