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辽朝在祖国历史上的地位
大辽是现在的哪个地方

大辽是现在的哪个地方简介大辽,又称辽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国家,成立于916年,灭亡于1125年。
其领土大致涵盖现今中国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个省份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的一部分。
在辽国建国初期,其领土还包括了今天的朝鲜半岛和蒙古高原。
辽国的建立与辉煌辽国的建立与杨业有关。
杨业是契丹族的首领,他在916年废除了后晋,建立了辽国,自称为首任皇帝,即太祖。
辽国的统治者以契丹族为主,但也容纳了其他各个民族,如汉族、贵族、奚族等。
辽国的统治者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颇有建树,使辽国的疆土逐渐扩张并成为亚洲东北地区的强国。
辽国的首都位于今天的沈阳市辽宁省,这也是辽国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辽国的经济以农业为基础,同时也发展了手工业和商业,成为当时东北地区最繁荣的国家之一。
辽国还在文字、文学、法律等方面有很高的成就,发展了自己独特的辽文化。
辽国与中国的关系辽国的存在对中国的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尽管大部分时间处于敌对状态,但中国南方的宋朝与辽国之间也有一些相对友好的时期,通过婚姻联姻等方式,辽国与宋朝建立了一系列的外交关系。
这种外交关系也为东北地区的和平统一打下了基础。
1125年,金朝灭亡辽国,接着南下灭宋,并最终统一中国。
金朝的建立也开启了后来的元朝、明朝和清朝的统治。
因此,辽国的历史地位不容忽视。
如今的大辽随着历史的推移,辽国已经不存在了。
辽国的地域大致对应现今的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个省份和内蒙古自治区的一部分。
当然,现在的这些地方已经不再被称为辽国,而是中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地区在经济、农业、工业和旅游等方面都有很好的发展。
辽宁省以重工业为特色,拥有多个重要的工业城市,如沈阳、大连等。
吉林省以农业和工业为主要支柱,盛产粮食和煤炭。
黑龙江省则以农业和旅游为主,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风景名胜。
总的来说,辽国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力不可否认。
虽然辽国已不存在,但其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贡献仍然是重要的。
中国的辽金时期

中国的辽金时期中国的辽金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涵盖了辽朝和金朝两个朝代。
这段时期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将从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方面来介绍中国的辽金时期。
一、政治辽金时期的政治变迁非常剧烈,辽朝自成立后便取代了后晋,成为了北方的统治者。
辽朝时期,辽国统一了包括今天的华北、东北地区在内的广大领土,成为了东北亚的一霸。
辽朝的政治制度以军阀集团为核心,实行分封制,实际上多数军阀拥有相当的自治权。
这一政治制度造成了中央集权的弱化,后来也为金朝的兴起提供了契机。
金朝在辽朝的瓦解之后崛起,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建立了金朝,并从辽朝继承了中央集权的传统。
金朝在政治制度上加强了中央集权,下设遥远地区的行省,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力。
金朝的政治制度相对稳定,但也暗藏着矛盾和弊端,为后来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二、经济在经济方面,辽金时期中国经济发展迅速,与外国经济交流也日益频繁。
辽朝时期,辽国的北方地区因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成为了经济发展的重心。
辽国通过加强农业生产、发展手工业和商业贸易,使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辽国与西域、新罗、日本等国家进行贸易往来,并逐渐形成了边贸、海贸和内贸的格局。
金朝时期,金国继承并发展了辽朝的经济模式。
金国通过加强农业生产,开发荒地,提高了农业产量。
金朝在商业贸易方面取得了更大的成就,与南宋的贸易往来达到了巅峰,成为当时东亚的经济中心。
三、文化辽金时期的文化始终受到了汉文化的影响,但也形成了一些独特的特点。
辽朝时期,辽国以契丹文为官方文字,同时也使用汉文和西夏文。
辽朝时期的文化以契丹文化为主体,兼容汉文化和西夏文化,形成了独特的辽国文化。
金朝时期,金国开始用汉文作为官方文字,加强了与南方文化的交流。
金国统治者对汉文化极为推崇,重视文治。
金国在文学、艺术和科技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出现了一批优秀的文化人才。
金朝时期的文化既受到汉文化的影响,又具有自己的特点,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历史上最短暂的朝代辽朝的兴亡与辽东之争

中国历史上最短暂的朝代辽朝的兴亡与辽东之争辽朝是中国历史上最短暂的朝代之一,虽然存在的时间不长,但其兴亡过程中发生的辽东之争却对中国历史和东北亚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辽朝的兴起、辽东的地理位置、辽东之争的原因及其影响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辽朝的兴起辽朝是由契丹族建立的一个政权,其兴起可以追溯到10世纪初。
当时,契丹族的统治者耶律阿保机汇集了族中力量,建立了一个庞大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即辽朝。
辽朝在建立初期以征服与其接壤的各个部族为主要目标,通过军事征服和政治妥协逐步扩大领土,形成了以辽东为核心的辽朝政权。
二、辽东的地理位置辽东地处中国东北部,东临大海,西与内陆相连。
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辽东一直是中原王朝和北方民族争夺的焦点地区。
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也为辽朝的崛起和辽东之争提供了便利条件。
三、辽东之争的原因1. 土地资源争夺:辽东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农业的良好宜居之地,土地肥沃丰富,人口较多。
因此,无论是中原王朝还是北方民族,都对辽东地区的土地资源争夺激烈。
2. 经济利益纷争:辽东地区既有礼仪之邦的发源地,又有对外贸易的要冲,其繁荣的贸易经济使得辽朝以及其他民族都对辽东心生贪婪。
不同政权间的经济利益纷争也成为辽东之争的一个重要原因。
3. 民族文化冲突:在中原王朝和北方民族的不断交流中,民族文化的冲突不可避免地发生。
不同的宗教信仰、行政制度、社会结构等因素造成了中原文化与北方民族文化之间的冲突,使得辽东地区成为政治、军事冲突的重要战场。
四、辽东之争的影响1. 统一大一统:辽朝兴亡的过程中,主要的对手是宋朝。
辽东之争使得辽朝和宋朝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剧,最终导致了辽朝的灭亡。
辽朝灭亡后,中国东北地区逐渐归属于中原王朝的统一大一统,为中国历史进程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2. 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化:辽东地区一直是东北亚地缘政治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辽东之争导致的辽朝灭亡,不仅使中原王朝得以统一,也改变了东北亚地区的政治格局。
辽朝总结范文

辽朝总结概述辽朝(916年-1125年),又称契丹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北方王朝,其统一了中国北方地区。
辽朝建立于契丹族首领阿保机的统治下,其疆域最大时包括了现在的中国东北、内蒙古、河北、山西、京津地区以及朝鲜半岛北部。
在其近两百年的统治下,辽朝对中国历史、政治、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建立辽朝的建立可以追溯到阿保机在916年称帝建立契丹国的时候。
当时的契丹族是游牧民族,以骑射为主要生活方式,对于中国的农耕文明有着一定的依赖。
在建立辽朝之前,契丹族曾经遭受了西方莫罗国的进攻,这对于契丹族的统一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阿保机建立辽朝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巩固自己的统治。
首先,他成立了契丹族的皇族和贵族统治体系,使其成为统治阶级。
同时,他也保留了中原王朝的一些制度,如科举制度等,使契丹族的统治渐渐与中国的政治体制融合起来。
统一北方辽朝的统一北方可以说是其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当时的中国北方地区处于割据状态,有诸多的割据政权争夺控制权。
阿保机在位期间,通过一系列的外交手段和军事行动,先后征服了后梁、后唐、后晋等政权,最终统一了北方地区。
在统一北方的过程中,辽朝采取了灵活的策略。
一方面,他通过与其他政权建立婚姻联姻关系,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另一方面,辽朝还积极向南侵略,扩大自己的版图。
通过这些手段,辽朝成功地成为了北方地区的霸主。
经济发展辽朝的统一北方不仅在政治上有影响,在经济方面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辽朝统一北方后,封建的土地私有制得到了加强,农耕生产逐渐恢复。
此外,辽朝还大力发展商业和手工业,与中国南方和中亚地区进行贸易往来,使经济得到了繁荣。
在农业方面,辽朝推行了一系列的农业政策,如疆域开发、水利工程建设等,使得农业生产得到了提升。
在商业和手工业方面,辽朝鼓励商人和手工业者的活动,建立了统一的市场体系,促进商品流通和手工业的发展。
文化交流辽朝是中国历史上文化交流最为频繁的时期之一。
辽朝的统治阶级和士人阶层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中原王朝的文化也在辽朝得到了广泛传播。
中国古代的辽金元三大皇朝

中国古代的辽金元三大皇朝中国历史悠久,流传下来的众多朝代其中包括了三大重要的皇朝,分别是辽、金、元。
这三个皇朝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本文将从不同方面对辽、金、元三大皇朝进行介绍。
辽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政权。
辽朝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0世纪初,在其鼎盛时期,辽朝的疆域辽阔,统治范围横跨东北亚地区。
辽朝政权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兴起,也为后来的金和元朝扫清了道路。
辽朝在政治、文化和社会等领域都取得了一系列成就。
辽朝政治制度严密,辽国设立了许多行省、府、州等行政机构,实行统一的地方自治制度,保证了辽朝的政权稳定。
此外,辽朝贡献了许多社会文化成果,如辽代石窟艺术、辽文化和辽代教育等。
辽朝还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邻近国家保持友好关系并且有着广泛的经济交流。
金朝是中国历史上的又一重要朝代,由辽朝后裔完颜阿骨打建立。
金朝建立后,取代了辽朝成为北方强国,并且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金朝政权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重要发展。
金朝在政治、军事和经济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就。
金朝建立了许多行省和官制,完善了行政机构,提高了政府的统治效能。
在军事方面,金朝建立了强大的军队,对抗辽朝和南宋,并最终统一了华北地区。
在经济方面,金朝实行了较为积极的对外贸易政策,开展了与世界各国的贸易活动,并且大力发展农业和手工业,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元朝是由成吉思汗建立的政权,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蒙古族政权统治。
元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对中国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元朝政权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由农业社会向商业社会、工商业城市社会转变的重要阶段。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转换的重要时期,对中国社会经济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元朝采取了一系列开放政策,鼓励商业和对外贸易,为中国经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元朝还进行了许多贡献,如加强地方管理、改革税收制度、提倡科学技术等。
此外,元朝在文学、艺术和建筑等领域也有许多杰出的表现,如元曲、元篆和元代建筑等。
中国历史朝代简介辽朝

中国历史朝代简介辽朝辽朝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一个朝代,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并统治的大一统王朝。
它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痕迹,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建立与繁荣:辽朝的建立可以追溯到公元907年,时在唐朝末年,十依藏位的契丹族的耶律阿保机建立了辽国,并自立为皇帝。
辽朝的建立结束了五代十国时期中国的分裂状态,恢复了统一,阿保机也被尊称为“太祖”。
辽朝政权稳定,国力强盛,对外扩张,成为了当时世界的重要力量。
其国土庞大,东临大海,南接黄河流域,西抵阿尔泰山脉,北界辽东半岛。
经过太祖和他的儿子太宗的努力,辽朝进入了繁荣时期。
二、文化与经济:辽朝的文化也充满活力和独特性。
辽朝的宗教信仰以藏传佛教为主,它的入藏发达,佛教寺庙众多。
在文学方面,辽朝形成了独特的字体“契丹文”,并且发明了辽文的文字,开创了辽朝文化的新局面。
同时,辽朝的经济也很发达,农业生产兴旺,手工业和商业也繁荣发展,特别是辽国丝绸、香料、玻璃等贸易非常发达。
三、辉煌与衰落:辽朝尽管经历了繁荣的时期,但在太祖之后,辽朝的皇帝在治理国家方面发展的欠缺,加上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和南方民族抵抗的不断加强,辽朝逐渐走向衰落。
到了辽道宗时期,辽朝内忧外患,政治腐败,国力衰退,无力抵御金朝的入侵。
最终,辽朝在1125年灭亡,这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的结束。
四、辽朝的影响:辽朝的建立和繁荣,对于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政治制度方面,辽朝开创了宗权国家的治理模式,并对中国历史上的其他朝代产生了影响。
在经济上,辽朝的国内外贸易发展为中国历史上其他朝代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另外,辽朝的文化特色和文字对于契丹族以及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总之,辽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其建立和繁荣对于中国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虽然辽朝最终走向衰落,但它的历史地位和文化遗产依然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
通过对辽朝的学习和了解,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和把握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感受中华民族的伟大和多样性。
辽代文学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辽代文学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辽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也是一个文学繁荣的时期。
由于辽代的书写方式多为契丹文字,所以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辽代文学作品并不多。
但即使如此,辽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依然不能忽视。
一、辽代文学的背景和特点辽代文学的产生和发展,与当时社会的多元文化背景有很大关系。
当时,辽朝统治地区的文化状况非常复杂:有中原汉文化、契丹族文化、异族文化以及佛教文化等等。
这些不同的文化交融在一起,催生了辽代特有的多元文化氛围。
而辽代的文学也是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呈现出了一系列不同于唐宋时期的特点。
其一,辽代文学的语言多样。
除了正式书写的契丹文字外,辽代文学中还广泛应用了汉字、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等其他文字形式。
辽代文学作品中充满了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和不同文化特点的语言表达方式,这对于中国文学史的多元文化积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其二,辽代文学的文体多样。
辽代文学的著作形式多种多样,包括诗、散文、小说、戏曲、歌谣等等。
这与当时社会生活多元的特点相符合。
辽代文学同时也创造出了不少新的文体形式,如“破投胡”、“过目俳谐”、“徒露锋芒”等,为中国文学史注入了新的血液。
其三,辽代文学的内容贴近生活。
辽代文学对现实生活的反映非常犀利。
契丹族历史、人物、地形、风俗习惯都是辽代文学不可或缺的主题内容。
同时,辽代文学也不乏诸如爱情、人生哲理、社会风气等主题内容,这让辽代文学既立足于民间生活,又呈现出了各种不同的思想倾向和文化价值观。
二、辽代文学的重要作品作为中国历史上文学发展的一个时期,辽代文学的重要作品非常的多,部分代表作如下。
其一,《武则天词》:辽代文学著作中极少有这么长的单篇著作。
在辽代的时候,《武则天词》诸多版本流传。
最初版本是一名“南人故”所作,后来又有数种变化。
武则天,李白、李贺、高适、唐婉、鱼玄机和王昌龄等众多文人都在《武则天词》中显现出了各自的才艺,在词句创作方面达到了较高的水准,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中国历史朝代辽朝的契丹族文化

中国历史朝代辽朝的契丹族文化契丹族是中国古代的一个重要民族,他们在中国历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
其中,辽朝作为契丹族建立的王朝,对于契丹文化的传承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深入探讨辽朝契丹族文化的特点以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一、辽朝: 契丹族的伟大王朝契丹族建立的辽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
辽朝的建立标志着契丹族民族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
辽朝的建立者耶律阿保机,是契丹族的首领,他将自己封为辽太宗,确立了契丹族统治中国的地位。
辽朝的统治范围大致涵盖了现在的中国东北、内蒙古地区以及蒙古国部分地区。
辽朝的国力强盛,在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成就。
辽朝以其独特的契丹族文化特点,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契丹族文化的独特性1. 语言文字契丹族有自己独特的语言文字系统,这是契丹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契丹文字又称为辽文,是契丹族最早的文字记载系统。
辽文以双音节字为主,采用方块字形,有针对性地表达契丹语中的音节特点。
契丹文字的独特性为契丹族在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2. 契丹族服饰契丹族在服饰方面也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特点。
契丹族的服饰以盔甲、短裙等为主,采用亮丽的颜色,图案多样,给人一种豪放、武勇的感觉。
契丹族的服饰在辽朝时期非常盛行,不仅代表了契丹族作为统治者的身份象征,也体现了契丹族的战斗精神和文化自信。
3. 宗教信仰契丹族在宗教信仰方面也有独特的特点。
契丹族最早信奉的是萨满教,后来逐渐转向佛教。
辽朝时期,佛教发展得到了极大的推动。
契丹族的皇室和贵族都信仰佛教,建有大量的佛教寺庙。
佛教文化对契丹族的政治和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1. 政治与军事辽朝作为契丹族统治的政权,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要的政治与军事影响。
辽朝发展了契丹族的政治制度和军事力量,提高了契丹族的统治能力。
同时,契丹族的统治也给中国历史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对后来的政治和军事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辽朝在祖国历史上的地位
自公元十世纪以来,辽在祖国近一千年的历史里,占了二百多年。
地域虽是半壁,但影响深远,在祖国历史上有着光辉灿烂的一页。
一辽是祖国历史上的重要朝代
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一个各民族团结友爱互相合作的大家庭。
包括汉族在内共有五十多个民族,分布在祖国各地。
这五十多个民族,都是我们国家的主人,也都是源远流长,对祖国历史文化有过光辉贡献的。
在历史记录中出现过的民族,如东胡、乌桓、鲜卑……在以后的朝代里不见了,不是他们没有留下后人,是史书里改用了别的名称(包括自称、他称),或是分散在其他各族了。
这些分化、结合等变化过程,属于民族史研究的课题,也是中国通史的重要内容。
十至十三世纪在祖国的北方,以契丹、女真为主建立过辽(907--1125)、金(1115--1234)朝廷,都是祖国历史上的重要朝代。
契丹源于东胡、鲜卑,以后分散在汉、蒙、满等族,就现在的了解,保存契丹传统更多的是达斡尔族,达斡尔人供奉的库烈儿佛,就是辽亡不肯降金的首领。
契丹和后梁太祖朱温同年开国,辽国和五代两宋南北相对二百多年,辽在经济文化上虽有落后的一面,但在军事、政治上却长期占优势地位。
对于祖国的历史文化,特别是民族融合、经济文化的交相影响和发展前进,起着极其重要的乘前启后的作用。
平常说“唐宋元明清”,那只是习惯代表时间的顺序,并不是说历史上没有辽这个朝代,也不代表它不重要。
恰恰相反,辽国在祖国历史上就一些关键的变动和承前启后的意义说是很重要的。
我们可以说辽和两宋是分立的,若说辽是割据政权,就不够恰当。
辽是祖国历史上的又一次北朝,当时南北双方就是用南朝、北朝相互称呼的。
所以说辽在祖国历史上是一个重要的朝代,也属于变动较大的阶段,在某些意义上说是划时代的变动。
辽二百多年的是祖国几千年历史上很重要的二百年。
二、辽国时祖国历史发生的重大变化
第一,草原上建制城寨,沟通了长城南北。
辽代开国初,在草原上建立城寨,安置据点,形成新兴的聚落,给祖国北方大草原带来了安居的农业户口,这一道新的曙光改变了草原面貌,沟通了长城南北,从南北经济文化交流来说起了积极作用。
辽以前,北方草地和中原农业存在着很大的差别,辽以后差别缩小了,现在除了我们保留的牧场草地,长城南北,可以说没什么区别了。
我们放眼祖国江山,从历史长河来观察祖国南北统一准备了条件,铺平了道路,近一千年再没有出现过分裂,因而也可以说,按历史事实看,辽之前属一段,辽之后属一段。
宋辽时期是祖国历史上再一次的南北朝,也是历史上的一条分界线。
第二,开发建设了祖国北方,稳定了祖国疆域。
汉唐在祖国历史上是强盛的朝代,特别是唐,在北方的威势很盛,在辽代就大大不同了。
宋辽双方有一段较长的和平分立。
在此时期,辽得以开发北方,大大增强了北方各民族人民对于祖国中央的向心力,对于稳定祖国疆域,直接起积极作用。
如辽国在五国部等地设节度使,实行改土归流,为元明清在奴儿干地带的统治,奠定了稳固基础。
辽把中原文化带到西域,为后来的在西边的开发建设作了准备。
由于南北和平,不仅辽经营了北方,宋也得以分出力量经营西南和海外交通,可见稳固北方,对西南和海外友好往来也起了间接促进作用,有些事对今天来说,也具有一定意义。
第三,政治思想和制度的承袭和发展。
我们先从朝廷的指导思想看,历代君王皆以团结少数民族为主,经过了魏晋南北朝以后,一直到唐太宗,局面打开了,视野放宽了,唐太宗的藩汉兼包、一概同仁的政策思想,在辽朝基本得到实现。
辽或契丹在合并渤海之后,仍沿渤海旧制,设中央台,置左、右、大、次四相。
虽然契丹人掌实权,但对渤海上层很尊重。
在辽时代里,不仅全部继承前代的各项经济制度,就和记录朝廷活动的制度,也和以前朝代一样,没有中断。
在保存当代朝廷档案方面,也完成了承前启后的任务。
三、辽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几件具体事例。
辽为元明清积累了经验,辽是元明清大一统的孕育时期。
这个时期很多事连接着今天,若就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具体事例、具体细节作微观的分析,更会发现辽研究的现实意义。
辽朝设官分南北,北面官治牧区,南面官治农区,因俗而治,分别按具体情况办事,兼容、平等,其了安定团结的作用。
关于经济方面,辽代由于农牧结合出现定居放牧的萌芽,草地上通过插花田形式开展多种经营,在朝廷属于生财有道,同时也丰富了人民的经济生活。
辽代在渤海湾沿岸制盐,产量高,盐价低,向宋朝走私,一直牵制着宋朝的河北盐政。
从东北向北京运粮的海道是辽代开始的。
今天的鞍山铁矿从辽代始就开采过。
河北宣化辽墓顶所绘的星象图和辽代历法,表明当时天文知识很高。
辽代的医药很出色,有一种麻醉剂,很受欢迎。
还有一种防冻剂,效果很好。
直至今天临床上还有使用。
辽代建筑如山西大同上、下华严寺,辽宁义县奉国寺,应县木塔,都是国家重点保护的文物古迹,也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我们国家是全国各民族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对祖国历史的发展都作出过一定的贡献。
而辽在祖国历史上的贡献是多方面的,是不可磨灭的,但由于各种原因,辽史的研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作为历史专业的学生,我们有责任承担起这一使命,为辽史的研究和祖国民族的发展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