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上册第3课时 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

合集下载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3课时 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优质教案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3课时 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优质教案

1.4.1 有理数的乘法第3课时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一、导学1.课题导入:在小学的数学学习中,学习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与分配律,那么学习了有理数后,这些运算律是否仍然适用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内容.2.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并能灵活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使之计算简便.(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问题的探索,培养观察、分析和概括的能力.(3)情感态度能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有学好数学的自信心.3.学习重、难点:重点:乘法的运算律.难点:灵活运用运算律进行计算.4.自学指导:(1)自学内容:教材第32页“练习”以下到教材第33页的内容.(2)自学时间:7分钟.(3)自学要求:认真阅读课文,体验运算律在计算中有什么作用.(4)自学参考提纲:①乘法交换律是: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相等,写成数学式子为ab=ba,举两个数(至少有一个是负数)验证乘法交换律.3×(-4)=(-4)×3=-12②乘法结合律是: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相等,写成数学式子为(ab)c=a(bc),举三个数(至少有一个数是负数)验证乘法结合律.[3×(-4)×5]=3×[(-4)×5]=-60③分配律是: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写成数学式子为a(b+c)=ab+ac,举三个数(至少有一个数是负数)验证分配律.3×(-4+5)=3×(-4)+3×5=3④例4中,比较两种解法,他们在运算顺序上有什么区别?解法1、2运用了什么运算律?哪种解法更简便?解法1先算加减法,再算乘法;解法2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运用了乘法分配律;第二种更简便.⑤下列式子的书写是否正确.a×b×c ab·2 m×(m+n)三个式子的书写均不正确.二、自学同学们可结合自学指导进行自学.三、助学1.师助生:(1)明了学情:深入学生中了解学生自学中存在的问题.(2)差异指导:指导困难的学生,并引导小组讨论.2.生助生:学生相互帮助解决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四、强化1.解题要领:①观察算式;②看是否可以进行简便运算;③运算顺序.2.代数式的书写要求:①数与字母相乘;②字母与字母相乘.3.计算:(1)(-85)×(-25)×(-4)(2)(-78)×15×(-117)(3)(910-115)×(-30)(4) (-65)×(-23)+(-65)×(+173)解:(1)-8500;(2)15;(3)-25;(4)-6.五、评价1.学生的自我评价(围绕三维目标):交流本节课学习中的得与失.2.教师对学生的评价:(1)表现性评价:对本节课学习过程中的积极表现与不足进行总结. (2)纸笔评价:课堂评价检测.3.教师的自我评价(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学习乘法运算律在有理数乘法中的运用,教学时要强调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乐趣,形成主动探索问题的习惯.一、基础巩固(60分)1.(10分)计算(-100015)×(5-10)的值为(D)A.1000B.1001C.4999D.50012.(10分)下列计算(-55)×99+(-44)×99-99正确的是(C)A.原式=99×(-55-44)=-9801B.原式=99×(-55-44+1)=-9702C.原式=99×(-55-44-1)=-9900D.原式=99×(-55-44-99)=-196023.(40分)计算.(1)(-19)×(-98)×0×(-25)(2)(-0.2)×(-0.4)×(-212)×(-15)(3)15×(-56)×145×(-114)(4)(-100)×(-4)×(-1)×0.25解:(1)0;(2)0.04;(3)2258;(4)-100二、综合应用(30分)4.(30分)计算.(1)4×(-96)×0.25×(-148)(2)(8-113-0.04)×(-34)(3)(+3313)×(-2.5)×(-7)×(+4)×(-0.3)(4)791314×(-7)(5)(-14)×23-3.14×(-27)+(-13)×14+57×3.14解:(1)2;(2)-4.97;(3)-700;(4)-11192;(5)-10.86三、拓展延伸(10分)5.(10分)利用分配律可以得到-2×6+3×6=(-2+3)×6,如果用a表示任意一个数,那么利用分配律可以得到-2a+3a等于什么?类似地:2ab-5ab又等于什么呢?解:-2a+3a=(-2+3)a;2ab-5ab=(2-5)ab.学习小提示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学到了哪些知识?明白什么道理?时间就像日历一样,撕掉一张就不会再回来。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3章有理数的运算3.2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教学课件新版青岛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3章有理数的运算3.2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教学课件新版青岛版
由 ①②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有理数的除法法则
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0不能作除 数。
小练习
计算:(- 36)÷(-4) (+72 )÷ (-8 ) ( -0.24 )÷(+0.4) (-12 )÷( +3) 0 ÷(-9) (-8) ÷(-2)
观察并思考:
3 4 5 12 5 60
3 4 5 3 20 60 即 3 4 53 4 5
从这两个式子, 你又能发现什么 规律呢?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 两个数相乘,积相等。教学来自件数学 七年级上册 青岛版
第3章 有理数的运算
3.2 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
3.2 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1)
1、在汛期,如果黄河水 位每天上升2厘米,那么3
6 天后的水位比今天高还是 低?高(或低)多少? 注:水位上升记为正,下 降记为负,今天记为0, 今天之前记为负,今天之 后记为正。比今天的水位 高记为正,比今天的水位 低记为负。
6
今天高还是低?高(或低)
多少?
0×(-3)
=0
6、如果水位每天下降2厘 米,那么0天后的水位比 今天高还是低?高(或低) 多少? (-2)× 0 =0
今天水位
(+2)×(+3)=+6 (+2)×(-3)=-6 (-2)×(+3)=-6 (-2)×(-3)=+6
0×(-3)= 0 (-2)× 0= 0 观察上面的算式, 积的符号与因数的符号之间有什么关系? 积的绝对值与因数的绝对值之间又有什么关系?
7 5
+ +
3.6
4 9

1.4.1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教案)2022秋七年级上册初一数学人教版(安徽)

1.4.1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教案)2022秋七年级上册初一数学人教版(安徽)
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有理数乘法的基本概念。有理数乘法是指将两个或多个有理数相乘的运算。它是数学运算的基础,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例如,计算2米长、3米宽的矩形面积,我们可以使用乘法运算得出答案。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比如负数乘法,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有理数乘法运算律的掌握:包括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在有理数乘法中的应用。
-乘法交换律:a×b = b×a,强调乘法运算中因数位置互换不改变结果;
-乘法结合律:(a×b)×c = a×(b×c),强调在连续进行乘法运算时,因数结合方式不影响结果;
-乘法分配律:a×(b+c) = a×b + a×c,强调乘法运算在分配到加法运算中的每个加数时,结果不变。
1.4.1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教案)2022秋七年级上册初一数学人教版(安徽)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2022秋七年级上册初一数学人教版(安徽)第1章《有理数》第4节“有理数的乘法”,着重讲解1.4.1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内容包括:
1.掌握有理数乘法运算律,并能运用其简便计算;
2.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在有理数乘法中的应用;
其次,关于教学难点和重点的把握,我在课堂上特别强调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并通过举例进行解释。但从学生的反馈来看,部分同学对这些运算律的理解仍存在困难。为此,我计划在下一节课中,增加一些针对性的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进一步掌握这些运算律。
此外,课堂上的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氛围较为活跃。但在小组讨论过程中,部分学生表现出依赖性,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不够明确。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有理数的乘法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有理数的乘法

1.4.1 有理数的乘法
栏目索引
3.(独家原创试题)我们用有理数的运算研究下面的问题.规定:水位上升 为正,水位下降为负.如果水位每天下降4 cm,那么5天后的水位变化用算 式表示正确的是 ( ) A.(+4)×(+5) B.(+4)×(-5) C.(-4)×(+5) D.(-4)×(-5)
答案 C 根据“水位每天的变化情况×天数”列出算式即可.故选C.
(3)0×(-2 019)=0.
(4)(-3.25)× 123

=- 3.25

2 13

=- 143

2 13

=- 1 .
2
1.4.1 有理数的乘法
栏目索引
温馨提示 运用乘法法则计算时,先确定积的符号,再确定积的绝对值, 然后进行计算.为了便于运算,是带分数的因数先将其化为假分数再运 算.
12
6
正解
-24× 172

5 6
1
=-24× 7 -(-24)× 5-(-24)×1=-14+20+24=30.
12
6
栏目索引
1.4.1 有理数的乘法
栏目索引
错因分析 错解一运用分配律把括号前面的数乘进括号内时,忽略了24 前面的负号,导致错误;错解二运用分配律把括号前面的数乘进括号内
栏目索引
1.4.1 有理数的乘法
栏目索引
知识点二 有理数的倒数
5.(2018江苏常州中考)-3的倒数是 ( )
A.-3 B.3 C.- 1 D. 1
3
3
答案 C 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因为-3与- 1 的乘积为1,所以-3的

2021秋七年级数学上册1、4有理数的乘除法第3课时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习题新人教版

2021秋七年级数学上册1、4有理数的乘除法第3课时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习题新人教版
第1章 有理数
课1题. 2 有 理 数 的 乘 除 法 第43 课 时 有 理 数 的 乘 法 运 算 律
习题链接
温馨提示:点击 进入讲评
1C 2C 3 4B
5C 6B 7A 8
答案呈现
9
1 在算式变形:1.25×-34×(-8)=1.25×(-8)×-34中, 运用了( C )
A.分配律
B.乘法交换律和分配律
【点拨】 利用分配律最易出现的两种错误是Leabharlann 乘和计算过程中出现符号错误.
8 【中考•河北】
如图,请你参考老师的讲解,用运算律简便计算: (1)999×(-15);
解:原式=(1 000-1)×(-15) =-15 000+15 =-14 985.
(2)999×11845+999×-15-999×1835. 解:原式=999×[11845+(-15)-1835] =999×100
6 【2019·贺州】计算1×13+3×15+5×17+7×19+…+37×139
的结果是( B )
A.1397
B.1399
C.3379
D.3389
【点拨】 原式=12×(1-13+13-15+15-17+17-19+…+317-319)
=12×1-319
=1399.
7 【原创题】用分配律计算(-3)×4-13+1的过程正确的 是( A ) A.(-3)×4+(-3)×-13+(-3)×1 B.(-3)×4+(-3)×-13 C.(-3)×(-4)-(-3)×-13+(-3)×1 D.(-3)×4+3×-13+(-3)×1
4 在计算152-79+23×(-36)时,可以避免通分的运算 律是( B ) A.加法交换律 B.分配律 C.乘法交换律 D.加法结合律

1.4.1 第3课时 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

1.4.1 第3课时 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
4 5 解:(1)(-7)×- × 3 14 5 4 =(-7)× ×- 14 3 5 4 - - = × 2 3
7 5 3 7 (2) - + - ×36 9 6 4 18
am+bm+cm 解法二: 乘法的分配律是(a+b+c)m=________________ . 根
据乘法的分配律先做三个乘法,后做加减法.具体步骤如下: 1 1 1 12 12 12 原式= ×______+ ×______- ×______( 乘法分配律的应 4 6 2 用)
3+2-6 =______________( 计算三个乘法)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
3.分配律:有理数乘法中,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 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________ 相加 ,即a(b+c)
ab+ac . =__________
[点拨] 分配律是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加数的个数可以不限 于两个.一个数除以多个数的和不能用分配律.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
2 2 1 5 (2)(-13)× -0.34× + ×(-13)- ×0.34. 3 7 3 7
[解析] (1)直接计算比较麻烦,观察发现三个乘积式中都有 2 - 这个因数,因此可反用乘法分配律简化计算.(2)观察式 3 子可发现第一、三个乘积式中都有-13 这个因数,第二、四 个乘积式中都有 0.34 这个因数, 所以可分别反用乘法分配律 简化计算.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
2 解:(1)原式=- ×(15-16-20) 3 2 =- ×(-21)=14. 3 2 1 2 5 (2)原式=(-13)× + ×(-13)-0.34× - ×0.34 3 3 7 7 2 1 2 5 =(-13)×( + )-0.34×( + ) 3 3 7 7 =-13-0.34 =-13.34.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课件第3课时 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课件第3课时  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

预习反 馈
2.计算:(-3) 5 ( 9) ( 1 ) (8) (1)
65
4
解:-9
3.计算:
(1)(- 3) (8 4 14);
4
3 15
(2)19 18 (15). 19
解:(1)-4 3 ,(2)-299 4 .
10
19
名校讲 坛
例1 在算式每一步后面填上这一步应用的运算律: [(8×4)×125-5]×25 =[(4×8)×125-5]×25(乘法交换律) =[4×(8×125)-5]×25(乘法结合律) =4 000×25-5×25(乘法分配律) =99 875.
D(. 16 2 2) 3 7 16
(3)(-5.25)×(-4.73)-4.73×(-19.75)-25×(-5.27).
解:(1) 10.(2) 19 .(3)250. 21
课堂小 结
1.有理数乘法交换律. 2.有理数乘法结合律. 3.有理数乘法分配律.
A.(3+0.96)×(-99) B.(4-0.04)×(-99)
C.3.96×(-100+1)
D.3.96×(-90-9)
3.对于算式2 018×(-8)+(-2 018)×(-18),逆用分配律写成积的形式是( C )
A.2 018×(-8-18)
B.-2 018×(-8-18)
C.2 018×(-8+18)
D.-2 018×(-8+18)
巩固训 练
4.计算13 5 3 ,最简便的方法是( D ) 7 16
A(. 13+ 5) 3 B(. 14- 2) 3
7 16
7 16
C(. 10+3 5) 3 7 16
5.计算:
(1)(-4)×8×(-2.5)×0.1×(-0.125)×10;

七年级数学上册1、4有理数的乘除法1有理数的乘法第3课时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习题课件新版新

七年级数学上册1、4有理数的乘除法1有理数的乘法第3课时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习题课件新版新

易错点 利用分配律计算时,漏乘或弄错符号
9.计算:|-12|×
1 3
1
3 4
1 12
1
6
.
1
解:原式=12×3
3
+12×(-1)+12×4
+12×
1 12
1
+12×6
=4-12+9-1+2
=2.
10.下列计算(-55)×99+(-44)×99-99正确的是( C ) A.原式=99×(-55-44)=-9801 B.原式=99×(-55-44+1)=-9702 C.原式=99×(-55-44-1)=-9900 D.原式=99×(-55-44-99)=-19 602
解:原式=6.868×(-5-12+17)
=0.
知识点二 有理数乘法运算律的应用 8.建设某场馆时需烧制半径分别为0.24 m,0.37 m,0.39 m的三个圆形钢 筋环,问需要多少钢筋?(π取3.14) 解:需要钢筋2π×0.24+2π×0.37+2π×0.39=2π×(0.24+0.37+0.39)=2π= 6.28(m). 答:需要6.28 m钢筋.
7.用简便方法计算:
(1)
7
6
15
6
71 5; Nhomakorabea解:原式=
7
6
6
7
15
1 5
=1×(-3)
=-3.
(2)
1
3 8
2
1 3
0.75
×(-24);
解:原式= 11 24 7 24 3 24
8
3
4
=-33+56-18
=5.
(3)6.868×(-5)+6.868×(-12)+17×6.86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县定都市金山库镇敦煌钟中心学校
教师龙去燕燕
班级活跃1班
1.4.1 有理数的乘法
第3课时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
一、导学
1.课题导入:
在小学的数学学习中,学习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与分配律,那么学习了有理数后,这些运算律是否仍然适用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内容.
2.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并能灵活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使之计算简便.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问题的探索,培养观察、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3)情感态度
能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有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3.学习重、难点:
重点:乘法的运算律.
难点:灵活运用运算律进行计算.
4.自学指导:
(1)自学内容:教材第32页“练习”以下到教材第33页的内容. (2)自学时间:7分钟.
(3)自学要求:认真阅读课文,体验运算律在计算中有什么作用. (4)自学参考提纲:
①乘法交换律是: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相等,写成数学式子为ab=ba,举两个数(至少有一个是负数)验证乘法交换律.
3×(-4)=(-4)×3=-12
②乘法结合律是: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相等,写成数学式子为(ab)c=a(bc),举三个数(至少有一个数是负数)验证乘法结合律.
[3×(-4)×5]=3×[(-4)×5]=-60
③分配律是: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写成数学式子为a(b+c)=ab+ac,举三个数(至少有一个数是负数)验证分配律.
3×(-4+5)=3×(-4)+3×5=3
④例4中,比较两种解法,他们在运算顺序上有什么区别?解法1、2运用了什么运算律?哪种解法更简便?
解法1先算加减法,再算乘法;解法2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运用了乘法分配律;第二种更简便.
⑤下列式子的书写是否正确.
a×b×c ab·2 m×(m+n)
三个式子的书写均不正确.
二、自学
同学们可结合自学指导进行自学.
三、助学
1.师助生:
(1)明了学情:深入学生中了解学生自学中存在的问题.
(2)差异指导:指导困难的学生,并引导小组讨论.
2.生助生:学生相互帮助解决自学中的疑难问题.
四、强化
1.解题要领:①观察算式;②看是否可以进行简便运算;③运算顺序.
2.代数式的书写要求:①数与字母相乘;②字母与字母相乘.
3.计算:
(1)(-85)×(-25)×(-4)
(2)(-7
8)×15×(-11
7

(3)(9
10-1
15
)×(-30)
(4)(-6
5)×(-2
3
)+(-6
5
)×(+17
3
)
解:(1)-8500;(2)15;(3)-25;(4)-6.
五、评价
1.学生的自我评价(围绕三维目标):交流本节课学习中的得与失.
2.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1)表现性评价:对本节课学习过程中的积极表现与不足进行总结. (2)纸笔评价:课堂评价检测.
3.教师的自我评价(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学习乘法运算律在有理数乘法中的运用,教学时要强调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乐趣,形成主动探索问题的习惯.
一、基础巩固(60分)
1.(10分)计算(-10001
5
)×(5-10)的值为(D)
A.1000
B.1001
C.4999
D.5001
2.(10分)下列计算(-55)×99+(-44)×99-99正确的是(C)
A.原式=99×(-55-44)=-9801
B.原式=99×(-55-44+1)=-9702
C.原式=99×(-55-44-1)=-9900
D.原式=99×(-55-44-99)=-19602
3.(40分)计算.
(1)(-19)×(-98)×0×(-25)(2)(-0.2)×(-0.4)×(-21
2)×(-1
5
)
(3)15×(-5
6)×14
5
×(-11
4
)
(4)(-100)×(-4)×(-1)×0.25
解:(1)0;(2)0.04;(3)225
8
;(4)-100
二、综合应用(30分)
4.(30分)计算.
(1)4×(-96)×0.25×(-1
48
)
(2)(8-11
3-0.04)×(-3
4
)
(3)(+331
3
)×(-2.5)×(-7)×(+4)×(-0.3)
(4)7913
14
×(-7)
(5)(-14)×2
3-3.14×(-2
7
)+(-1
3
)×14+5
7
×3.14
解:(1)2;(2)-4.97;(3)-700;(4)-1119
2
;(5)-10.86
三、拓展延伸(10分)
5.(10分)利用分配律可以得到-2×6+3×6=(-2+3)×6,如果用a表示任意一个数,那么利用分配律可以得到-2a+3a等于什么?类似地:2ab-5ab又等于什么呢?
解:-2a+3a=(-2+3)a;2ab-5ab=(2-5)a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