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校本课程(文本)
小学三年级校本课程范本

三年级千人诗会(增广贤文)第一、二周:昔时贤文,诲汝谆谆。
集韵增广,多见多闻。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
知己知彼,将心比心。
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
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第三、四周:相逢好似初相识,到老终无怨恨心。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易涨易退山溪水,易反易覆小人心。
运去金成铁,时来铁似金。
第五、六周: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阴。
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
第七、八周: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
莫信直中直,须防仁不仁。
同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是亲不是亲,非亲却是亲。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
第九、十周:相逢不饮空归去,洞口桃花也笑人。
为人莫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
当时若不登高望,谁知东流海样深。
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
第十一、十二周:花犹怕春光老,岂可教人枉度春。
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
远水难救近火,远亲不如近邻。
山中也有千年树,世上难逢百岁人。
第十三、十四周:平生莫做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
士者国之宝,儒为席上珍。
求人须求大丈夫,济人须济急时无。
渴时一滴如甘露,醉后添杯不如无。
第十五、十六周: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
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先到为君,后到为臣。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三年级积累第一周经典:昔时贤文,诲汝谆谆。
集韵增广,多见多闻。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
格言:不向前走,不知路远;不努力学习,不明白真理。
美文:第二周经典:知己知彼,将心比心。
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
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格言:包子有肉,不在皮上;人有学问,不挂嘴上。
美文:第三周经典:相逢好似初相识,到老终无怨恨心。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格言:不实心不成事,不虚心不知事。
不自是者博闻,不自满者受益。
美文:第四周经典:易涨易退山溪水,易反易覆小人心。
运去金成铁,时来铁似金。
格言:机会是每个人都有的,但许多人不知道他们已碰到它。
三年级小学校本课程教案上下

三年级小学校本课程教案上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学科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的情感,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
二、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我们的学校课程内容:介绍学校的校园环境、教学楼、操场等设施。
教学方法:参观校园,观察学校的各个功能区,增强学生对学校的了解和热爱。
2. 第二单元:我们的课程课程内容:介绍学校的主要课程设置和学习内容。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各学科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第三单元:我们的老师课程内容:介绍学校的教师团队和他们的教学特点。
教学方法:邀请老师分享教学经验和故事,增进学生对老师的了解和尊敬。
4. 第四单元:我们的同学课程内容:介绍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情况,促进同学间的互相了解和友谊。
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学习经验和兴趣爱好。
5. 第五单元:我们的活动课程内容:介绍学校举办的各类活动和学生参与的情况。
教学方法:展示学校的活动照片和视频,让学生分享参与活动的感受和收获。
三、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和反思能力。
四、教学资源1. 教材:《三年级小学校本课程教材》2. 教具:PPT、图片、视频等3. 场地:教室、校园等五、教学时间每个单元的教学时间为2课时,共计10课时。
三年级小学校本课程教案下六、第六单元:我们的学校文化课程内容:介绍学校的校训、校风、校歌等文化元素。
教学方法:讲解校训的含义,学唱校歌,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学校的文化氛围。
七、第七单元:我们的安全与规则课程内容:学习学校的安全规则和行为规范。
教学方法:讨论安全规则的重要性,角色扮演模拟遵守规则的场景,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规则意识。
三年级校本课程

三年级校本(xiào běn)课程三年级校本(xiào běn)课程〔校本(xiào běn)课程〕围炉夜话教学(jiāo xué)设计教学内容:四九、不较横逆(hèngnì)安守贫穷颜子之不较,孟子之自反,是贤人处横逆之方;子贡之无谄,原思之坐弦,是贤人守贫穷之法。
[译文]颜渊不与人计较,孟子那么自我反省,这是圣贤之士在遇到蛮横不讲理之人时的应付之道。
子贡不去谄媚富有者,子思那么依然弹琴自娱,这是圣贤之士面对贫困,在贫困时仍然能保持操守的方法。
[评说]在先圣先哲和有修养的人眼中,怒骂是养性的队梯,恶缘逆境是修身的好时机。
贫穷却能怡然自得,必要有“贫贱不能移〞的气节,也得有“斯是陋室,唯我德馨〞的乐观精神。
教学内容:五O、山岳皆文松柏乃师观朱霞,悟其明丽;观白云,悟其卷舒;观山岳,悟其浩瀚,那么俯仰间皆文章也。
对绿竹得其虚心;对黄华得其晚节;对松柏得其本性;对芝兰得其幽芳,那么游览处皆师友也。
[译文]欣赏红霞时,能够领悟到它明艳而又灿烂的生命;欣赏白云时,欣赏它卷舒自如的曼妙姿态;欣赏山岳时,体会到它灵秀奇险的气势;观看大海时,领悟到它的广阔无边。
从此看来,天地山之间无处不是好文章。
面对谦谦绿竹时,可以从中学习到待人应虚心有礼;面对高洁的菊花,能学习到其身处秋风中的高风亮节;面对松柏时,能学习到其身处逆境而具有的大雪压来不弯腰的坚韧不拔的精神,而在看到芷兰香草时,能学习到它具有芬芳幽远的品格。
那么在游玩与欣赏世间万物和景致中,没有一个地方什得我们学习,处处都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评说]“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天地万物不蕴涵至理。
大自然给了我们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人们从自然之中得到启示,懂得了许多人生哲理,形成许多为人处世的看法。
自然不仅仅是物化的自然,更是人化的自然。
用心体会,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自含人类可以效法的哲理。
优秀小学校本课程教案模板

课程名称:《自然探索之旅》年级:三年级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自然环境中常见的动植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好奇心。
2. 通过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体验自然之美,增强环保意识。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认识自然环境中常见的动植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
难点: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并学会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发现。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自然环境图片、动植物标本、实地考察地图、环保知识PPT。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彩色笔、相机(可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教师展示自然环境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内容。
2. 提问:你们对大自然有什么了解?你们想了解哪些动植物?二、新课讲解1. 教师讲解自然环境中的常见动植物,如蝴蝶、蜻蜓、松鼠等。
2. 学生通过观看动植物标本,加深对它们的认识。
三、实地考察1. 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进行实地考察。
2. 学生分组,每组负责观察一种动植物,并记录下相关信息。
四、交流分享1. 学生回到教室,分组进行交流分享。
2. 每组选派代表,向全班同学介绍观察到的动植物及其生活习性。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动植物?你们还记得它们的生活习性吗?2.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二、拓展延伸1. 教师讲解环保知识,引导学生了解如何保护自然环境。
2. 学生分组讨论:我们能为保护自然环境做些什么?三、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环保意识的重要性。
2. 学生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有哪些收获?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课堂参与情况,了解学生对动植物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在实地考察中的观察、思考、分享能力。
3. 评估学生在环保知识方面的认识和理解程度。
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 结合实际,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注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
三年级语文校本课程教案例文

三年级语文校本课程教案例文结合学生的实际,挑选适当的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程序;发掘教材中思想教育因素。
通过教材分析和深入的摸索,一份教案的蓝图已经形成了。
今天作者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有关于202X三年级语文校本课程教案例文,期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202X三年级语文校本课程教案例文1一、教材简析:课文以生动的笔墨描写了黄山奇松美不胜收的各种姿势,抒发了作者的爱好和歌颂之情。
文章先整体介绍黄山奇松“潇洒、挺立”的身影,然后具体描画三大名松,最后对其他的松树稍加点染。
写三大名松,运用拟人的手法,既生动形象,又暗示名字的由来。
二、设计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浏览是学生的个性化行动”,本课教学中,力求为学生创设个性化的浏览空间,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知道,在读中唤起情感的升华,从而让学生的心灵和文本产生思想的碰撞,进而能认识美、感受美,提高学生审美乐趣。
三、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在朗诵中感悟作者笔下三大奇松的美。
2、知道课文内容,感悟文里行间的意境,培养审美乐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酷爱之情。
四、教学进程:(一)谈话导入,创设情境:1、同学们,你们爱好旅行吗?你去过哪些地方?这些地方怎么样?[评析:调动学生直接、间接的体会,唤起学生对祖国河山的酷爱之情。
]2、过渡:这里有一段我在旅行时拍照的视频,请大家观赏一下,观赏完说说自己的感受。
这些图片美吗?作者笔下的奇松更美,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黄山奇松》这篇课文。
(板书课题)[评析:儿童的思维来自对世界的好奇与惊诧。
网络的视频播放生动直观,使学生入情入境,对黄山产生直观感知以及各自的体验,激起学生学习课文的爱好。
](二)自由朗诵,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自由读文,边读边画出你认为美的词句。
[评析:整体感知课文,落实自主学习理念,人人参与读书活动,环绕浏览专题,接触文本语言,感知课文内容,初步了解松树之奇,以培养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掌控能力。
小学三年级校本课程纲要

小学校本课程三年级课程纲要
课程目标
1、增进学生对生活背景下的自然、学校、家乡的认识和了解,培养学生为家乡的建设发展勤奋学习,立志成材。
2、培养学生言行文明、礼貌待人、关心他人、尊敬长辈等良好的道德品质。
3、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态度、价值观和责任感。
使学生形成对自然、社会良好的态度,树立正确的生存观、发展观。
4、了解校内外安全常识,增强安全意识,热爱生活,爱生命,懂得只有生命的是神圣的,对生命的爱是第一美德。
5、学会与邻居、他人和睦相处,真诚待人,诚实守信。
课程内容
1、必修课程
2、任选课程
课程实施建议
1、本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分散或集中安排。
2、采取灵活多样,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教学,坚持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创新教育模式,培养学生对课程的兴趣。
3、广劈资源为教学所用,并注意生存对学生资源的搜集与积累。
4、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精神,培养实践能力。
课程评价建议
1、以激励性评价、发展性评价为宗旨,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多方面做出评价,并能及时地做出反馈,促进学生不断发展。
2、评价主体多元化:教师、家长、同伴、自我评价相结合。
3、在进行结果评价的同时,更注重过程评价。
三年级小学校本课程教案

小学校本课程教案第一章认识周围的世界【教材说明】本章包括两部分内容,分别是我们的家乡和我们的学校。
教学这部分内容,要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进行生动形象的讲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组织他们讨论、交流,在轻松的气氛中获得知识。
【教学目的】1.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自己的家乡和学校。
2.使学生受到热爱家乡、热爱学校的教育。
【教学建议】建议本章教学用4课时。
【课堂教学设计】《我们的学校》(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激情导入同学们,你们每天在学校学习、活动,你对我们的学校了解多少呢?(学生自由发言,讲自己对学校的了解)二、组织课堂活动1、认识学校的位置以及自己家与学校之间的位置关系。
2、了解学校的具体情况。
三、组织课堂活动四、想一想,自己每天在学校做哪些事情?五、布置课外活动,了解更多有关学校的情况。
六、安排时间活动,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学校。
第二章在大家庭中生活【教材说明】本章包括三部分内容,分别是热爱集体、尊敬师长和怎样与同龄人交往。
【教学目的】1.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班集体,知道应该尊敬老师、孝敬父母,懂得应该与同龄人友好相处。
2.使学生受到集体主义教育,知道孝敬父母、尊敬老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热爱集体生活。
【教学建议】教学本章内容可用5课时。
【课堂教学设计】《热爱集体》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班集体是我们共同生活的大家庭,我们都要热爱这个集体。
二、看图讨论教师出示图片,学生看图讨论。
三、组织课堂活动你认为热爱集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讨论后教师可让几名学生发言)四、想一想1.你做过那些有意集体的事情?2.见到有损集体的现象应该怎么做?五、课堂小结第三章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教材说明】本章内容包括三部分,分别是劳动创造财富、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在劳动中锻炼自己。
【教学目的】1.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劳动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知道人的生活离不开劳动。
2.使学生认识到劳动是光荣的,受到热爱劳动的教育。
小学《环保教育》校本课程教材(三年级用)

小学《环保教育》校本课程教材第一单元环保从我做起“俭以养德”,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一直以节俭为值得彰扬的美德。
节约不仅是美德,更是责任。
来吧,为了明天的明天,让我们从今天开始节约!1、节约用纸一页纸就是一页金,举手投足间珍惜一张纸,就等于造林一片。
你是否远离了一次性纸杯、一次性木筷?你是否用纸的背面写过字?你是否用旧挂历纸包过书皮?你是否把废纸与垃圾分开处理?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节约每一张纸做起,珍惜和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
节约一张纸,挽救的可能是一棵大树,甚至整个森林……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纸。
和水一样,小小的一张纸,也是很宝贵的。
以小组为单位,调查一下我们生活中什么地方能用到纸。
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目前我国生产的纸约有500种。
造纸的原材料主要是木材、芦苇、稻草、麦草、竹子等,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木材。
我国每年至少消耗1000万立方米的木材,大约相当于10年生树木2亿株,生产一吨纸大约要10年生树木20株。
树木不仅可以用来造纸,还可以提供木材。
大面积的森林可以涵养水源,防止水士流失,净化空气。
如果没有树木,就没有氧气,那人类也就无处安身。
森林的消失危害巨大:黄土高原上原本覆盖着成片的森林,郁郁葱葱,一望无际的林海,泛着绿色的波涛。
但是,由于人们的破坏,现在黄土高原已真正成为只有黄土的高原,大地脱去了外衣,裸露出了黄色的皮肤,是那样令人痛心。
而且,由于没有树木,大量的泥土流失,导致黄河含沙量极高。
森林是制造氧气的"工厂",森林能够吸收有害物质,森林能够保持水土,森林能够涵养水源,树冠像一把张开的伞,可以截留10~20%雨量。
5万亩森林贮水量相当于100万立方米的小型水库。
节约用纸,是保护地球资源的一个好办法,但是,我们应该怎样节约资源呢?这里有几个节约用纸的小窍门,大家不妨试一试:☆读书要保护课本,循环使用,延长它们的使用寿。
☆白纸、作业本正反两面都可以写字、画图、计算等,用过的纸可以用来折纸,比较节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第一课汉字的演变――――――――――――――2 第二课象形文字―――――――――――――――5 第三课正确的写姿――――――――――――――8 第四课实践活动――――――――――――――10第五课汉字的结构―――――――――――――12 第六课汉字的结构(2)―――――――――――15 第七课文房四宝(1)――――――――――――19第八课文房四宝(2)――――――――――――22第九课王羲(xī)之“吃”墨――――――――24第十课钢笔楷书的特点―――――――――――26汉字,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文字,也是中华文明的象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时处处都能见到它的身影,可以说,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就一定有汉字。
那你对中国汉字有多少了解?了解千百年前我们的祖先是如何记载有意义的事吗?它又是经过怎样的过程才形成了现在规范的汉字的呢?让我们走近汉字,了解汉字吧!(刻在骨头上)一、汉字的演变我(刻在虎符上的我们的汉字就是这样演变来的,从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由不规范到规范,到现在我们写的楷体字,成为我们民族共识的一种字体。
那对于汉字的演变你搜集到了什么?给你的小伙伴交流一下吧!二、 象形文字在几万年前的原始时代,远古人学会了用语言来表达意思,后来又学会了用手势,但有些事物用语言和手势是难以表达的,于是有人想出了做记号的方法,可记号太多,容易忘记,后来就用图形表达意思,比如“太阳”就画成一个圆圈的形状,“树”就画成树的模样,最早的象形文字就是这样产生的。
【你来写写吧】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进入了奴隶社会。
到了这时,需要文字记载的东西就更多了,而光用一些图形符号来表示,显得太繁琐了。
于是人们就简化了一些象形字,并把一些象形字组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文字,让人能更容易看懂。
比如把“人”和“木”组合起来,就成了“休”字,意思是一个人对于汉字的演变,你了解多少了? 把你知道的和伙伴们交流一下吧,并让他们为你做出一个小小的评价吧!(请在选择的星星下面画一颗灿烂的笑脸吧!)银铜金三、正确的写姿【正确的写字姿势】①头正,头部端正,自然前倾,眼睛离桌面约一尺距离。
②臂开,双臂自然下垂,左右撑开,保持一定的距离。
③左手按纸,右手握笔。
④身直,坐稳身子,双肩放平,上身保持正直,略微向前倾,胸离桌子一拳头,全身要放松、自然。
⑤脚平,两脚放平,左右分开,自然踏稳。
(如下图所示)现在快点检查一下自己的坐姿吧!你得到的是:【正确的执笔方法】写字时笔杆放在拇指、食指和中指的三个指梢之间,食指在前,拇指在左后,中指在右下,食指应较拇指低些,大拇指和食指自然弯曲,形成椭圆状,手指尖(食指)应距笔尖约3厘米。
中指的第一关节从后面抵住笔杆,笔杆斜靠在虎口处,无名指和小指一齐弯曲,依次靠在中指的后面。
笔杆与作业本保持六十度的倾斜,掌心虚圆,指关节略弯曲。
现在快点检查一下自己的坐姿吧!你得到的是:四、 实践活动【综合检查】我们来读一读《坐姿十二字》和《执笔歌》吧。
《坐姿十二字》头正身直,臂开足安, 心静气缓。
《执笔歌 》距离笔尖三厘米, 拇指食指相对夹。
中指首节垫笔杆, 无名小指自然弯。
指实掌空才美观。
从正确的坐姿到写姿,把你学到的按照图示来做一遍吧!———最终你得到的是:一、检查下面同学的姿势:()()二、欣赏:望天门山唐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五、汉字的结构(1)根据汉字中部件与部件之间的方位关系,汉字的结构可分为14种:1.左右结构。
如:伟、休2.上下结构。
如:志、苗3.左中右结构。
如:湖、棚4.上中下结构。
如:葱、慧5、右上包围结构。
如:句、司、6.左上包围结构。
如:庙、病找一找你们以前学过的生字都有什么结构的?圆、右、向、行、到起、钩、左、出、发平、方、水、钩、处、安、静对、热、爱、美、活、渴、望笔、城、载、调、伊、盖六、汉字的结构(2)7.左下包围结构。
如:建、连8. 右下包围结构。
如:斗9.上三包围结构。
如:同、问10.下三包孕结构。
如:击、凶11.左三包孕结构。
如:巨、匣12.全包围结构。
如:囚、囹13.单体结构。
如:丈、甲、且、我14.特殊结构。
如:爽、坐、夹、噩每一种结构你还能找出哪些字来呢?七、 文房四宝(1)文房专指文人的书房,笔、墨、纸、砚是古代文人书房的必备之物,因而被人们誉为“文房四宝”。
在文房四宝中,以湖笔、徽墨、宣纸和端砚为上品。
笔,即毛笔,是我国独特的书写和绘画的工具。
我国的书写用笔起源很早。
在殷墟出土的甲骨片上,所残留的朱书与墨迹,就是用毛笔书写的。
毛笔易损,不便保存,所以流传至今的很少。
湖北省随州市擂鼓墩曾侯已墓出土的春秋时期的毛笔,是目前发现最早的笔。
古代用的毛笔,相传是战国时期秦国大将蒙恬(临沂蒙阴人)发明的。
元朝之前,以宣笔最有名气;元朝以后,宣笔逐渐被湖战国时,秦国大将蒙恬带兵与楚国交战,为了能让秦王及时了解战况,他要定期写报告。
那时,人们通常是用竹木签蘸墨,然后再在帛上写字,书写速度很慢。
有一次,蒙恬在野外打了几只野兔,看到一只兔子尾巴托在地上,血水在地上拖出了一道道痕迹,心中不由一动:“如果用兔毛代替普通的笔来写字,不是更好吗?”回到营房之后,蒙恬立刻剑侠一条兔尾巴,把他插在一根竹管上,经过反复琢磨、实验,终于发明了毛笔。
笔代替。
湖笔产自浙江湖州,他的成名,与元朝大书画家孟頫有关。
他对当地的湖笔制作技艺要求十分严格,这种严格的质量要求,一直传承至今。
紫毫笔(节选)【唐】白居易江南石上有老兔,吃竹饮泉生紫毫。
宣城之人采为笔,千万毛中拣一毫。
墨是写字、作画用的黑色颜料,主要颜料是炭黑、松烟、胶等。
早在原始社会,墨已生产。
商代甲骨背面也发现多有墨书。
到了汉代,制墨已形成规模。
唐代,制墨业空前兴盛。
宋代以后,徽州成为制墨中心,“徽墨”也成为墨中精品,有“落纸加深,万载存真”之誉。
墨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至今我们还将书画作品尊称为“墨宝”,将知识分子称为“文人墨客”,将书写绘画称为“挥毫泼墨”。
八、 文房四宝(2)纸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西汉初期已出现粗糙的麻纸,如扶风纸。
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制造出了一批优质纸张,被称为“侯蔡纸”。
魏晋南北朝时纸开始广泛运用,隋唐时期是造纸业的全盛时期,纸中之王“宣纸”,就是在这一时期产生的。
砚,也称“砚台”,被古人誉为“文房四宝之首”。
其材质有陶泥、砖瓦、金属、瓷等。
最常见的还是石砚。
“文房四宝”以砚为冠,而砚之相传蔡伦到一个叫张纸的宦官家做客时,发现小孩子们用木头挑着水面上的沤変物嬉闹。
当那些沤変物离开水面时,马上变干,并且质地柔软轻薄,可用来书写文章。
于是,他便借助在张纸家,到处拣麻布、棉絮、树皮等,挖池沤制。
经反复试验,终于制造出了理想的书写材料。
因为这个发明是在张纸家乡进行的,所以就把这种书写材料叫“纸”,俗称“纸张”。
冠为端砚。
优良的端砚石产自广东肇庆(古称端州)端溪一带。
笔、墨、纸、砚各有各的用途,各有各的讲究,所谓“名砚清水,古墨新发,惯用之笔,陈旧之纸”,合起来是整个一套,再写出我国的文字,综合称为独特的传统书法艺术。
你还知道哪些文房四宝的知识呢?和同学交流一下吧!九、王羲(xī)之“吃”墨王羲之小的时候,练字十分刻苦。
据说他练字用坏的毛笔,堆在一起成了一座小山,人们叫它“笔山”。
他家的旁边有一个小水池,他常在这水池里洗毛笔各砚台,后来小水池的水都变黑了,人们就把这个水池叫做“墨池”。
长大以后,王羲之的字写得相当好了,还是坚持每天练字。
有一天,他聚精会神地在书房练字,连吃饭都忘了。
丫环送来了他最爱吃的蒜泥和馍馍,催着他吃,他好象没有听见一样还是埋头写字。
丫环没有办法,只好去告诉他的夫人。
夫人和丫环来到书房的时候,看见王羲之正拿着一个沾满墨汁的馍馍往嘴里送,弄得满嘴乌黑。
她们忍不住笑出了声。
原来,王羲之边吃边练字的时候,眼睛还看着字,错把墨汁当成蒜泥蘸(zhàn)了。
夫人心疼地对王羲之说:“你要保重身体呀!你的字写得很好了,为什么还要这样苦练呢?”王羲之抬起头,回答说:“我的字虽然写得不错,可那都是学习前人的写法。
我要有自己的写法,自成一体,那就非下苦功夫不可。
”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摸索,王羲之终于写出了一种妍美流利的新字体。
大家都称赞他写的字象彩云那样轻松自如,象飞龙那样雄健有力,他也被公认为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写字家之一。
思考题:王羲之为什么能把墨汁当做蒜泥吃了呢?试一试:你能不能讲一讲《王羲之吃墨》的故事。
练习下面的字帖,注意指导学生的书写姿势。
读完后,我进入了深思,我们也应该学习王羲之精神。
要努力学习。
我虽然没有别人好,但我深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我们要以老一辈书法家为榜样,刻苦学习,争取取得更出色得成绩。
让我们大家一起努力吧!十、钢笔楷书笔画的特点与写法<横竖>下面具体介绍各种笔画的写法(一)横横画要写平稳,因为横在一个字中起平衡作用,横不平,则字不稳。
横有长、短之长横的写法,下笔稍重、行笔向右较轻,收笔略向右按一下,整个笔画呈左低右高、向下俯势的形态。
由于人的视觉的错觉,横画不能写成水平,而应写成左低右高,收笔时稍按一下笔,使笔画变重些,这样,看起来才显得平稳。
所以,人们常说的“横平竖直”,不是指横水平书写,而是要求看卜去平稳的意思。
如同:短横的写法是,轻下笔,由轻到重向右行笔大约写到长横的一半时停笔即收。
笔画稍向右上仰。
如图:(二)竖竖画要写垂直,因为竖画在一个字中往往起着关键的支撑作用,竖不垂直,则字不正。
竖有垂露、悬针和短竖之分。
垂露竖的写法,下笔稍重,行笔垂直向下较轻,收笔稍重。
如图:悬针竖的写法同垂露,只是收笔时由重到轻,出锋收笔,笔画出尖。
见下图短竖,写法同垂露竖,只是笔画较短,短竖要写得短粗有力。
见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