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组分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制备与性能

双组分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制备与性能
双组分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制备与性能

双组分水性聚氨酯胶黏剂的合成及表征

郑延清1*,邹友思 2

(1.闽江学院化学与化学工程系,福建福州350108;

2.厦门大学材料学院,福建厦门361005)

摘要:以聚酯二元醇、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二羟甲基丙酸(DMPA)、1,4-丁二

醇(BDO)和三羟甲基丙烷(TMP)等为原料合成了双组分水性聚氨酯的多元醇组

分作为A组分。考虑到溶解性,反应活性,工业成本等因素,本文从小分子二元醇(如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一缩乙二醇等),小分子三元醇(甘油),小分子四

元醇(季戊四醇),聚乙二醇(相对分子质量从200到2000),聚丙二醇(相对分子

质量从300到2000)等数十种醇类化合物中,反复试验,再三筛选,最后确定以聚

乙二醇-800和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三聚体为原料合成了亲水性多异氰酸酯

固化剂作为B组分。将A、B组分混合配制,得到了双组分水性聚氨酯胶黏剂。通

过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NMR)、粘度、吸水率、粘接强度、离心稳定性等

性能测试,分别对A、B组分合成的关键步骤及影响产物性能的各种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当DMPA、BDO、TMP的质量分数分别为6%、4%、3%时,多元醇

组分的外观、稳定性、粘接强度等性能较好;选择聚乙二醇作为亲水组分对HDI三

聚体进行改性,且当其添加的质量分数为11%及以上时,制备出的多异氰酸酯固化

剂组分具有较好的水分散性。

关键词:水性聚氨酯;胶黏剂;多元醇组分;固化剂;粘接强度

中途分类号:O 631 文章标志码:A 文章标号:

聚氨酯胶黏剂具有独特的软硬段结构,这种化学结构决定了它具有耐低温、耐磨、耐脆化、拉伸强度高、韧性、弹性好等优点[1-4]。传统的溶剂型聚氨酯胶黏剂以二甲基甲酰胺、甲苯、二甲苯等溶剂为分散介质,这些溶剂易燃易爆,挥发性和毒性较大,污染环境,危害操作者的身体健康。近年来,随着保护环境的舆论压力和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一些发达国家制定了限制挥发性有机物(VOC)的法律法规,这些因素促进了*通信作者:yanqingz2115@https://www.360docs.net/doc/5a11993035.html,

水性聚氨酯(WPU)的快速发展[5,6]。目前,水性聚氨酯胶黏剂已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食品软包装、制鞋工业等各个领域[7], 但质量较好的产品大多出自美国,日本和德国的大公司。

单组分水性聚氨酯使用方便,但是许多性能如耐水性、耐溶剂性、耐化学品性、耐磨性、硬度等尚不能达到溶剂型聚氨酯的水平;而双组分水性聚氨酯通过使用多异氰酸酯作为固化剂交联固化,大大提高了产品的交联密度,性能可与溶剂型聚氨酯相媲美。

目前国内对水性聚氨酯的研究报道主要集中于单组分水性聚氨酯或双组分水性聚氨酯的多元醇组分的研究,对水性聚氨酯固化剂的合成及表征报道极少。本文采用预聚体法制备和表征了双组分水性聚氨酯的多元醇组分(A组分),并用低分子量聚乙二醇对多异氰酸酯进行亲水改性,成功合成和表征了水性聚氨酯固化剂(B组分),系统研究了A、B 组分合成的关键步骤及影响产物性能的各种因素。将A、B组分混合使用,得到了具有优异粘接性能的水性聚氨酯胶黏剂。已具备进行工业化生产的条件,具有较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1实验部分

1.1 原料

聚己二酸-1,4-丁二醇酯二醇(PBA,相对分子质量M=2000),上海嶅稞实业有限公司;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天津市风船化学试剂科技有限公司;二羟甲基丙酸(DMPA),广州市腾利化工有限公司;1,4-丁二醇(BDO)、聚乙二醇(PEG,相对分子质量M=800),西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三羟甲基丙烷(TMP)、三乙胺(TEA),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二月桂酸二丁基锡(DBTDL),上海化工原料公司试剂部;丁酮,汕头市达濠精细化学品有限公司;HDI三聚体,上海山聚化工有限公司;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相对分子质量M=800),广州市靖诚贸易有限公司。

1.2 实验过程

1.2.1 A组分的合成

在装有冷凝管、搅拌器、加热器的干燥三颈瓶中加入DMPA粉末和经脱水处理的PBA。通冷凝水,开启搅拌,加热至40 ℃,缓慢滴入TDI,并加入催化剂(DBTDL),升温至70~80 ℃进行反应。待-NCO含量达到理论值时,加入计量的BDO和TMP,反应过程中视体系粘度大小加入丁酮降粘。待-NCO含量达到理论值时,降温至40 ℃,加

入中和剂TEA ,搅拌15 min 后,降至室温,缓慢加入去离子水,乳化30 min 即得水性聚氨酯胶黏剂的多元醇组分。每次实验投料均保持n (-NCO) /n (-OH)为0.90,实验所制备的全部样品固含量均始终保持30%(质量分数)左右。 1.2.2 B 组分的合成

在装有冷凝管、搅拌器、加热器的干燥三颈瓶中预先加入HDI 三聚体,在强力搅拌下缓慢滴加PEG ,常温搅拌0.5 h 后,升温至80 ℃反应一段时间,用二正丁胺滴定法测定-NCO 含量,如达到理论值,终止反应即得到亲水改性的多异氰酸酯固化剂。实验原理见图1:

N N N O

O

O

NCO

OCN

OCN

HO

O

O O

OH

HDI Trimer PEG

N N N O

O

OCN

OCN

H N O

O

O

H N

N N N O

O

OCN

O

O

OCN

Hydrophilic Polyisocyanate

O

O

n

n

图1 亲水性多异氰酸酯固化剂的制备

Fig.1 Preparation of hydrophilic polyisocyanate curing agent

1.2.3 A 组分与B 组分的配制

将上述合成的A 、B 组分按质量比100:5混合,手动搅拌均匀即得双组分水性聚氨酯胶黏剂乳液。

1.3 分析测试

红外表征:使用Nicolet Avatar 360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进行测定。核磁表征:使用Bruker 400核磁共振仪,以氘代二甲基亚砜(DMSO )为溶剂,四甲基硅烷(TMS )为内标进行1H-NMR 表征。

乳液粘度的测定:使用NDJ-1型旋转粘度计来测试乳液的粘度。粘接强度的测定:粘接强度测试使用WDS-5型电子万能试验,根据GB/T7124—2008进行,被粘材料为有机玻璃片,粘接区域约为25 mm ×25 mm (以实际粘接面积为准),涂胶厚度约为0.5 mm 。

吸水率的测定:将配制好的WPU 胶黏剂乳液在已知重量的、洁净的玻璃表面上流

延成膜,在室温下风干,再放入60 ℃烘箱中干燥至恒重,得到的重量减去玻璃片重量即得膜重m1。将载膜玻片浸入蒸馏水中浸泡24 h后,取出用滤纸吸干表面水分,称重得湿膜重m2。其吸水率按下式计算:

吸水率=(m2- m1)/m1×100%。

-NCO含量的测定:按GB6743—86采用二正丁胺滴定分析-NCO含量。

离心稳定性的测定:在离心试管中加入10 mL的乳化产物,在3000 r/min的高速下离心旋转15 min时间,观察乳液分层情况。

表干时间测定:参照GB/T1728—1979指触法。以手指触碰涂层表面,如无胶液粘在手上,则涂层表面干燥。

粘接强度测试:根据GB/T7124—2008进行,测试使用有机玻璃片,粘接区域约为25 mm×25 mm(以实际粘接面积为准)。

初始剥离强度测试:按GB/T2791—1995的方法进行测试。试片采用PU薄片,其表面用丙酮拭净,两试片均涂胶后放入烘箱中(60~70 ℃)热处理8~10 min,将两粘接面互相叠合,用一定压力热压20 s,在室温放置30 min后,在拉力机以100 mm/min的拉伸速度测定,并记录破坏的形式。

最终剥离强度测试:同初始剥离强度测试,只是被粘材料经热压后,室温放置24 h 后测试。

2结果与讨论

2.1 A组分的合成表征及影响因素

2.1.1 红外光谱表征

图2为WPU多元醇组分胶膜的红外光谱图。从图2可以看出,在2275~2250c m-1处TDI所含的-NCO基团的特征吸收峰基本消失,而1534 cm-1处出现氨酯基中N-H和C-N单键的弯曲振动组合吸收峰,表明-NCO基团与羟基全部反应生成了氨基甲酸酯基;3335 cm-1处出现N-H的特征吸收峰和少量剩余的-OH基团的吸收峰;1732 cm-1处出现极强的酯羰基的特征吸收峰;2956 cm-1是饱和C-H的特征吸收峰;1126和1184 cm-1处为C-O单键的特征吸收峰。红外光谱分析表明通过反应生成了聚酯型的聚氨酯结构。

4000350030002500200015001000500

Wavenumbers(cm -1 )

17321126

图2 水性聚氨酯多元醇组分的FT-IR图

Fig.2 FT-IR spectra of the film of polyol component of WPU

2.1.2 核磁表征

图3是所合成的聚酯型水性聚氨酯多元醇组分的1H-NMR谱图及各种质子的谱峰归属。δ 4.2左右的峰表明反应生成了氨基甲酸酯键(-NHCOO)。δ 4.01左右的峰表明酯基(-COO)的存在,说明所用低聚物多元醇为聚酯型。δ7.0~7.5的峰对应TDI苯环的三个H的化学位移,δ 2.1左右的峰对应TDI甲基的3个H的化学位移,两者的峰面积比为1:0.94(如图3(b)所示),与理论值1:1接近。通过1H-NMR谱图分析,证明PBA 与TDI反应生成了聚酯型聚氨酯。

7654

321

δ/ppm

a

b

c

d e

f

g

h

d

f NHCOCH 2CCH 2OCNH

NHCO

CH 3

COO -N +H(CH 2CH 3)3

h

O

O

O

CH 2CH 2CH 2CH 2OCCH 2CH 2CH 2CH 2CO

O

O

CH 2CH 2CH 2CH 2OH

n

c

b

DMPA TDI PBA

H 3C

a

g

e

图3 水性聚氨酯多元醇组分的1H-NMR 图

Fig.3 1H-NMR spectra of the film of polyol component of WPU

2.1.3 DMPA 用量的影响

合成水性聚氨酯,最关键之处在于主链上必须含有一定量的亲水基团,常见的方法即引入二羟甲基丙酸(DMPA )。具有成本低,效果好,工业化生产上易控制的优点。表1为DMPA 用量对WPU 多元醇组分的外观、粘度、稳定性以及固化后胶膜的耐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DMPA 用量的增加,乳液逐渐由乳白色变为透明,同时粘度和稳定性增大,但却使固化后胶膜的耐水性下降。原因是:1)DMPA 含有亲水基团,随着DMPA 用量的增加,分子链的亲水性增大,乳液的粒子数增多,粒径也随之减小,乳液的透明度增大[8];2)亲水基团含量增加,使双电层厚度增加,粒子之间相互排斥增大,所以乳液稳定性增大;3)随着亲水基团的增加,分子链之间斥力增大,电凝滞效应增强,位移阻力增大,粘度增大,同时乳液粒径的减小也使粘度增大;4)DMPA 用量增加,使分子链上的亲水基团增多,极性基团含量增大,容易与扩散进入的水形成氢键,使胶膜发生溶胀,从而降低聚氨酯胶黏剂的耐水性。综合考虑,选择DMPA 用量6%为宜。

6.5

7.007.50-10

100

200

1.00

2.00

-5

50

10

0.94

a

e

表1 DMPA用量对WPU多元醇组分的影响

Tab.1 Effect of DMPA content on polyol component of WPU DMPA质量分数/% 乳液外观乳液粘度/(mPa s)稳定性吸水率/%

4 乳白30 不稳定 2.00

6 乳白泛蓝975 稳定 4.55

8 半透明3200 稳定7.41

10 透明5000 稳定10.10

2.1.4 BDO用量的影响

和溶剂型聚氨酯相比,水性聚氨酯的合成更需要加入扩链剂以提高产物的分子量和机械强度。表2为扩链剂BDO用量对WPU多元醇组分固化后胶膜粘接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粘接强度随着BDO用量的增加而增大,但当BDO的用量超过4%时,粘接强度减小。这是因为,BDO为双官能团多元醇,可以与-NCO发生扩链反应,使分子质量增大,粘接强度提高,但是过多的扩链剂会使胶膜变脆,反而降低粘接强度。因此,BDO 的用量为4%时,粘接强度较大。

表2 BDO用量对WPU多元醇组分的影响

Tab.2 Effect of BDO content on polyol component of WPU BDO 质量分数/% 0 2 4 6 8

粘接强度/MPa 0.78 1.94 >2.58* 2.06 1.44 注:*为材料断裂

2.1.5 TMP用量的影响

使水性聚氨酯的高分子链段部分交联是弥补水性聚氨酯的机械强度和物理性能的重要方法。表3为交联剂TMP用量对WPU粘度及粘接强度的影响。由表3可以看出,随着TMP用量的增加,乳液的粘度增大,粘接强度先增大后减小。这是因为随着TMP用量的增加,交联度增大,分子质量增大,使得乳液的粘度也随之增大,粘接强度提高。但当TMP用量为7%时,体系交联过多,导致预聚物粘度过大而难以乳化,高分子链无法完全舒展达到应有的强度。因此,选择TMP用量3%为宜。

表3 TMP用量对WPU多元醇组分的影响

Tab.3 Effect of TMP content on polyol component of WPU

TMP质量分数/%乳液粘度/mPa s粘接强度/MPa

0 1450 1.97

1 3350 2.30

3 5000 >2.58*

5 10800 1.32

7 ——

注:*表示材料断裂,—表示反应凝胶,未能测得数据.

2.2 B组分的合成、表征及影响因素

水性聚氨酯固化剂的合成难度较大,原因在于异氰酸酯官能团既要保持和多元醇的反应活性,又要能分散于水中,而水带有活泼氢易和异氰酸酯官能团发生副反应。

2.2.1 亲水组分的选择

理论上认为,具有羟基并且含亲水基团或亲水链段的物质都可以作为亲水组分来对多异氰酸酯进行亲水改性。考虑到溶解性,反应活性,工业成本等因素,本文从小分子二元醇(如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一缩乙二醇等),小分子三元醇(甘油)小分子四元醇(季戊四醇),聚乙二醇(相对分子质量从200到2000),聚丙二醇(相对分子质量从300到2000)等数十种醇类化合物中,反复试验,再三筛选,最后确定了两种符合上述条件的原料聚乙二醇800(PEG-800)和聚乙二醇单甲醚-800(MPEG-800)对HDI三聚体进行改性,且PEG-800和MPEG-800的质量分数均为11%。二者改性HDI三聚体后的水分散情况如图4所示。

图4 PEG-800 (a)和MPEG-800 (b)改性的HDI三聚体水分散体的照片Fig.4 Aqueous dispersion of HDI trimer modified by PEG-800 (a) and MPEG-800 (b) *添加的PEG-800和MPEG-800 的质量分数均为11%

由图4可以看出,在分子质量大小相近的情况下,通过PEG 改性多异氰酸酯的水分散性较好,水分散体成乳白泛蓝;而通过MPEG 改性的多异氰酸酯加水乳化后分层,分散性差。这是因为MPEG 一端为羟基,另一端为疏水的甲基,这使得MPEG 在分子质量较小时,亲水性减小,疏水性大于具有相近分子质量的PEG 。最终确定用PEG-800改性的多异氰酸酯的水分散性较好。

2.2.2 反应进程中-NCO 含量的定量分析及最佳反应时间的确定

控制n (-NCO)/n (-OH)为8.6:1,加入PEG 改性HDI 三聚体。反应开始后每隔1 h 取样,通过二正丁胺滴定法对-NCO 含量进行定量分析,探讨-NCO 含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5所示。从图5可以看出,随着反应的进行,-NCO 的含量逐渐降低。在反应5 h 时,-NCO 的质量分数为18.18%,与理论值18.24%基本接近,表明-OH 与-NCO 反应基本完全。因此,可以确定反应时间为5 h 。

-N C O m a s s f r a c t i o n (%)

Time (h )

图5 -NCO 质量分数随时间的变化

Fig.5 Change of –NCO mass fraction with the time

*n (-NCO)/n (-OH)为8.6:1

2.2.3 红外光谱表征

控制n (-NCO)/n (-OH)为8.6:1,采用PEG 对HDI 三聚体进行亲水改性,所得产物的结构表征见图6(c )。由图6可以看出,改性前的HDI 三聚体在2270 cm -1有明显的-NCO 的特征吸收峰;改性后的HDI 三聚体保留了2270 cm -1处-NCO 的特征吸收峰,在3350 cm -1出现N-H 的特征吸收峰、1530 cm -1处出现-NHCO 的特征吸收峰以及1244 cm -1、1103 cm -1处出现PEG 中的C-O 的特征吸收峰,证明PEG 已接枝到HDI 三聚体上,得到了亲水改性的多异氰酸酯固化剂。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Wavenumbers(cm

-1

)

(a)

(b)

(c)

图6 PEG(a)、HDI 三聚体(b)和亲水性多异氰酸酯(c)的FT-IR 图

Fig.6 FT-IR spectrum of PEG (a)、HDI trimer (b) and hydrophilic polyisocyanate (c) 2.2.4 PEG 用量的影响

添加不同用量的PEG 对HDI 三聚体进行亲水改性,改性后的多异氰酸酯水分散体性能比较见表4。由表4可见,当PEG 的质量分数在11%及以上时,多异氰酸酯水分散体的稳定性较好,在3000 r/min 的转速下转15 min 不会出现分层,外观呈乳白色泛蓝光。当PEG 的质量分数为8%时,多异氰酸酯虽可分散于水中但是离心后出现分层,说明PEG 的用量太少时,其亲水改性的多异氰酸酯水分散体稳定性较差。随着PEG 用量的增加,-NCO 含量减小,交联度将降低且过多的PEG 对胶膜的耐水性不利,因此,PEG 的用量以11%为宜。

表4 PEG 含量对多异氰酸酯水分散体的影响

Tab.4 Effect of PEG content on polyisocyanate aqueous dispersion

PEG 质量分数/%

外观 离心稳定性 18 乳白泛蓝 不分层 15 乳白泛蓝 不分层 13 乳白泛蓝 不分层 11 乳白泛蓝 不分层 8

乳白

分层

2.3 自制双组分水性聚氨酯乳液的性能及应用

通过以上试验的分析讨论,确定了合成水性聚氨酯多元醇组分及固化剂组分的最佳工艺配方。将制得的本实验产品与部分水性聚氨酯商品及溶剂型聚氨酯进行性能对比,结果如表5所示。由表可知,本实验产品在各项性能上基本达到同类商品,与溶剂型聚氨酯相比,干燥速度及初始剥离强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但最终性能已能满足使用要求。

表5 本实验产品与其他水性聚氨酯商品及溶剂型聚氨酯的性能对比Tab.5 The performance comparison of this experiment product and other waterborne

polyurethane commodities and solution polyurethane

德力水性PU胶8805(双组份)宇田化工鞋用水

性PU胶YAS-906

(单组份)

本实验产品

昌裕高科双组份

溶剂型聚氨酯粘

合剂

外观乳白泛蓝乳白泛蓝乳白泛蓝无色透明

固含量/% 50 40 30 60

粘度/(mPa s) 5000 313 3500 5000 pH 7~8 7~8 7~8 7~8

贮存稳定性

/month

>6 >6 >6 12

胶膜吸水率

/%

4.00 4.23 4.12 3.77

表干时间

/min

13 18 15 8

初始剥离强

度/(N/mm)

2.7 2.6 2.6

3.3

最终剥离强

度/(N/mm)

>4.0(基材破坏) 4.0 >4.0(基材破坏)>4.0(基材破坏)注:表干时间的测试温度为50 ℃.

3结论

1)本文成功合成了双组分水性聚氨酯胶黏剂的A组分(多元醇组分)及B组分(固

化剂组分),并运用红外和核磁对合成产物进行表征,同时探讨了A、B组分合成的关键

步骤及影响产物性能的各种因素。

2)当DMPA、BDO及TMP的质量分数分别为6%、4%及3%时,可获得性能稳定、粘接强度较好的多元醇组分。

3)选择PEG作为亲水组分对HDI三聚体进行改性,合成固化剂组分。确定了反应时间为5 h,PEG的最佳质量分数为11%。

4)将A、B组分混合使用,可获得粘接强度较好的水性聚氨酯胶黏剂,已具备进行工业化生产的条件,具有较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Liu X, Xu K, Liu H, et al. Preparation and properties of waterborne polyurethanes with natural

dimer fatty acids based polyester polyol as soft segment [J]. Progress in Organic Coatings, 2011, 72(4): 612-620.

[2]Hui D, Yu H Z, Ning Y, et al. Preparation and Properties of Waterborne Polyurethane Adhesives

Modified by Polystyrene [J]. 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 2008, 110(5): 31 56-3161. [3]Rahman M M, Kim H D.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waterborne polyurethane adhesives

containing different amount of Ionic groups (I) [J]. 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 2006, 102(6): 5684-5691.

[4]Niu Z, Bian F L.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multiple cross-linking UV-curable

waterborne polyurethane dispersions [J]. Iranian Polymer Journal, 2012, 21(4): 221-228.

[5]Fernanda M B, Marcia C. Degradation profile of films cast from a queous polyurethane

dispersions [J]. Polymer Degradation and Stability, 2000, 70: 49-57.

[6]Zhou X H, Tu W P, Hu J Q.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wo-component Waterborne

Polyurethane Comprised of Water-soluble Acrylic Resin and HDI Biuret [J].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 g, 2006, 14(1): 99-104.

[7]许戈文,黄毅萍,熊潜生,等. 水性聚氨酯材料[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8]唐文静,傅和青,黄洪,等.复合薄膜用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胶黏剂的合成[J]. 精细化工,

2007,24(10):1022-1025.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wo-component Waterborne Polyurethane

Adhesive

ZHENG Yan-qing 1*, ZOU You-si 2

(1.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College of Minjiang, Fuzhou

350108, China; 2. College of Materials, Xiamen University, Xiamen 361005,China)

Abstract:Polyol component of two-component waterborne polyurethane (WPU) was synthesized as component A starting from polyeaster diol, TDI, DMPA, BDO and TMP. Screening from numerous alcohol compounds such as glycols (e.g., ethylene glycol, propylene glycol, butanediol, diethylene glycol, etc.), ternary alcohol (glycerin), quaternary alcohol (pentaerythritol), polyethylene glycol (molecular weight from 200 to 2000), polypropylene glycol (molecular weight from 300 to 2000) in respect of solubility, reactivity and industrial cost, PEG-800 and HDI trimer were selected as starting materials to synthesize hydrophilic isocyanate curing agent for component B. Two-component WPU adhesive was prepared by mixing component A and B. Characterized with FT-IR, 1H-NMR and determined with viscosity, water absorption, centrifugal stability and adhesive strength, various factors effecting the formation and properties of components A and B were studied. Excellent appearance, stability and adhesive strength were shown for polyol components in the presence of 6% DMPA, 4%BDO and 3% TMP. Using PEG as the hydrophilic component with a content of 11% or more, the prepared polyisocyanate curing agent showed good water dispersibility.

Key words:waterborne polyurethane; adhesive; polyol component; curing agent; adhesive strength

丙烯酸树脂胶粘剂配方10例

丙烯酸树脂胶粘剂配方10例 配方一、丙烯酸酯胶粘剂 配方组成配比(质量份)甲基丙烯酸甲酯93 甲基丙烯酸11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模塑粉27 二乙基苯胺0.15 过氧化甲乙酮0.1 环烷酸钴(5.0%—7.0%)0.06 配制工艺: 按照配比依次准确称量各物料,在釜中搅拌均匀,在0.1—0.25MPa压力下,室温条件下,固化20h以上。 应用: 用于铁、铜、铝合金等金属材料的粘接;用于有机玻璃等材料的粘接;用于聚碳酸酯等材料的粘接。 剪切强度:金属材料>20.0MPa,有机玻璃>8.0MPa,聚碳酸酯>12.0MPa

配方二、丙烯酸酯黏合剂 配方组成配比(质量份)甲基丙烯酸甲酯100 甲基丙烯酸 6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模塑粉28 二乙基苯胺0.13 过氧化甲乙酮0.12 环烷酸钴(7%)0.07 丙烯酸 6 配制工艺: 按照配比依次准确称量各物料,在釜中搅拌均匀,在0.1—0.25MPa压力下,室温条件下,固化24h以上。 应用: 用于铁、铜、铝合金等金属材料的粘接;用于有机玻璃等材料的粘接;用于聚碳酸酯等材料的粘接。 剪切强度:金属材料>21.0MPa,有机玻璃>8.5MPa,聚碳酸酯>12.5MPa

配方三、丙烯酸酯胶 配方组成配比(质量份)乙二醇双甲基丙烯酸酯 6.0—8.5 甲基丙烯酸甲酯55 甲基丙烯酸丁酯12 氯丁橡胶 3 乙二醇-顺酐不饱和聚酯树脂 1 聚苯乙烯35 气溶胶0.8 石蜡0.3 双异羟丙基对甲基苯胺0.5 对苯二酚0.007 配制工艺: 该配方反应活性高,在上述组分中加入3%过氧化苯甲酰的DOP溶液(50%),即可在室温固化。 粘接铝合金和碳钢中,抗剪切强度均在30MPa以上。

聚氨酯胶的配方设计

聚氨酯胶的配方设计 胶粘剂的设计是以获得最终使用性能为目的,对聚氨酯胶粘剂进行配方设计,要考虑到所制成的胶粘剂的施工性(可操作性),固化条件及粘接强度,耐热性,耐化学品性,耐久性等性能要求。 1.聚氨酯分子设计——结构与性能聚氨酯由于其原料品种及组成的多样性,因而可合成各种各样性能的高分子材料,例如从其本体材料(即不含溶剂)的外观性严主讲,可得到由柔软至坚硬的弹性体,泡沫材料,聚氨酯从其本体性质(或者说其固化物)而言,基本上届弹性体性质,它的一些物理化学性质如粘接强度,机械性能,耐久性,耐低温性,耐药品性,主要取决于所生成的聚氨酯固化物的化学结构,所以,要对聚氨酯胶粘剂进行配方设计,首先要进行分子设计,即从化学结构及组成对性能的影响来认识,有关聚氨酯原料品种及化学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2. 从原料角度对PU胶粘剂制备进行设计聚氨酯胶粘剂配方中一般用到三类原料:一类为NCO类原料(即二异氰酸酯或其改性物、多异氰酸酯),一类为oH类原料(即含羟基的低聚物多元醇、扩链剂等,广义地说,是含活性氢的化合物,故也包括多元胺、水等),另有一类为溶剂和催化剂等添加剂,从原料的角度对聚氨酯胶粘剂进行配方设计,其方法有下述两种。 (1).由上述原料直接配制最简单的聚氨酯胶粘剂配制法是0H类原料和NCO类原料(或及添加剂)简单地混合,直接使用,这种方法在聚氨酯胶粘剂配方设计中不常采用,原因是大多数低聚物多元醇分子量较低(通常聚醚Mr<6000,聚酯Mr<3000),因而所配制的胶粘剂组合物粘度小,初粘力小,有时即使添加催化剂,固化速度仍较慢,并且固化物强度低, 实用价值不大,并且未改性的TDI蒸气压较高,气味大,挥发毒性大,而MDI常温下为固态,使用不方便,只有少数几种商品化多异氰酸酯如PAPlDesmodur RDesmodur RFCoronate L等可用作异氰酸酯原料。不过,有几种情况可用上述方法配成聚氨酯胶粘剂例如 1)由高分子量聚酯(Mr5000-50000)的有机溶液与多异氰酸酯溶液(如Coronate L)组成的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可用于复合层压薄膜等用途,性能较好,这是因为其主成分高分子量聚酯本身就有较高的初始粘接力,组成的胶粘剂内聚强度大; (2)由聚醚(或聚酯)或及水,多异氰酸酯,催化剂等配成的组合物,作为发泡型聚氨酯胶粘剂,粘合剂,用于保温材料等的粘接制造等,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2).NCO类及OH类原料预先氨酯化改性如上所述,由于大多数低聚物多元醇的分子量较低,并且TDI挥发毒性大,MDI常温下为固态,直接配成胶一般性能较差,故为了提高胶粘剂的初始粘度,缩短产生一定粘接强度所需的时间,通常把聚醚或聚酯多元醇

水性聚氨酯的分类

水性聚氨酯的分类 由于聚氨酯原料和配方的多样性,水性聚氨酯开发40年左右的时间,人们已研究出许多种制备方法和制备配方。水性聚氨酯品种繁多,可以按多种方法分类。 1.以外观分 水性聚氨酯可分为聚氨酯乳液、聚氨酯分散液、聚氨酯水溶液。实际应用最多的是聚氨酯乳液及分散液,本书中统称为水性聚氨酯或聚氨酯乳液,其外观分类如表5所示。 表5 水性聚氨酯形态分类 2.按使用形式分 水性聚氨酯胶粘剂按使用形式可分为单组分及双组分两类。可直接使用,或无需交联剂即可得到所需使用性能的水性聚氨酯称为单组分水性聚氨酯胶粘剂。若单独使用不能获得所需的性能,必须添加交联剂;或者一般单组分水性聚氨酯添加交联剂后能提高粘接性能,在这些情况中,水性聚氨酯主剂和交联剂二者就组成双组分体系。 3.以亲水性基团的性质分 根据聚氨酯分子侧链或主链上是否含有离子基团,即是否属离子键聚合物(离聚物),水性聚氨酯可分为阴离子型、阳离子型、非离子型。含阴、阳离子的水性聚氨酯又称为离聚物型水性聚氨酯。 (1)阴离子型水性聚氨酯又可细分为磺酸型、羧酸型,以侧链含离子基团的居多。大多数水性聚氨酯以含羧基扩链剂或含磺酸盐扩链剂引人羧基离子及磺酸离子。 (2)阳离子型水性聚氨酯一般是指主链或侧链上含有铵离子(一般为季铵离子)或锍离子的水性聚氨酯,绝大多数情况是季铵阳离子。而主链含铵离子的水性聚氨酯的制备一般以采用含叔胺基团扩链剂为主,叔胺以及仲胺经酸或烷基化试剂的作用,形成亲水的铵离子。还可通过含氨基的聚氨酯与环氧氯丙烷及酸反应而形成铵离子。 (3)非离子型水性聚氨酯,即分子中不含离子基团的水性聚氨酯。非离子型水性聚氨酯的制备方法有:①普通聚氨酯预聚体或聚氨酯有机溶液在乳化剂存在下进行高剪切力强制乳化;②制成分子中含有非离子型亲水性链段或亲水性基团,亲水性链段一般是中低分子量聚氧化乙烯,亲水性基团一般是羟甲基。 (4)混合型聚氨酯树脂分子结构中同时具有离于型及非离子型亲水基团或链段。 4.以聚氨酯原料分 按主要低聚物多元醇类型可分为聚醚型、聚酯型及聚烯烃型等,分别指采用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聚丁二烯二醇等作为低聚物多元醇而制成的水性聚氨酯。还有聚醚-聚酯、聚醚—聚丁二烯等混合以聚氨酯的异氰酸酯原料分,可分为芳香族异氰酸酯型、脂肪族异氰酸酯型、脂环族异氰酸酯型。按具体原料还可细分,如TDI型、HDI型,等等。 5.按聚氨酯树脂的整体结构划分 (1)按原料及结构可分为聚氨酯乳液、乙烯基聚氨酯乳液、多异氰酸酯乳液、封闭型聚氨酯

聚氨酯胶粘剂分类

聚氨酯胶粘剂分类 聚氨酯胶粘剂的类型、品种较多,分类方法也多,通常是按照反应组成与用途、特性进行分类。 (1) 按反应组成分类按反应组成可分为多异氰酸酯胶粘剂、含异氰酸酯基的聚氨酯胶粘剂、含羟基聚氨酯胶粘剂和聚氨酯树脂胶粘剂。 (2) 按用途与特性分类,按用途与特性分类可分为通用型胶粘剂、食品包装用胶粘剂、鞋用胶粘剂、纸塑复合用胶粘剂、建筑用胶粘剂、结构用胶粘剂、超低温用胶粘剂、厌氧型胶粘剂、导电性胶粘剂、热溶型胶粘剂、压敏型胶粘剂、封闭型胶粘剂、水性胶粘剂以及密封胶粘剂等。 国外聚氨酯胶粘剂的发展动态 聚氨酯胶粘剂在国外已广泛用于纺织、土木建筑、交通运输、电子元件、制鞋、包装等工业,因此世界发达国家都很重视聚氨酯胶粘剂工业的技术开发。 (1)快速发展结构胶与密封胶汽车工业大量采用塑料零部伯,特别是高强度的FRP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和SMC(板材模塑料复合材料)需用聚氨酯结构与密封胶进行粘接装配,主要用于汽车挡风玻璃的密封、SMC车板的框架的粘接等。 聚氨脂密封胶对各种建筑材料都具有良好的粘接性,可应用于建筑领域中各部门,并且比有机硅与聚硫密封胶便宜。因此,聚氨脂密封胸前的需求超过有机硅与聚硫密封胶而占主导地位。 (2)开发无公害胶粘剂聚氨化胶粘剂在工业上的大量使用也带来了公害问题,水性聚氨脂胶粘剂、无溶剂聚氨脂胶粘剂、以及热熔聚氨脂胶粘剂可代替有毒的溶剂型聚氨脂胶粘剂,也可选用低毒溶剂、提高固含量以及密闭通风操作及溶剂回收以降低有机挥发物的逸出量。 (3)快速固化聚氨脂聚氨脂胶粘剂为适应自动化装配线,开发了快速固化反应型聚氨脂胶、辐射或紫外线固化胶以及反应热熔胶等。 (4)开发新型施胶设备聚氨脂胶粘剂在推广使用时,为了适应用户粘接施工的要求,研制开了发一系列相关设备如粘笛稠物料的计量、混合、输送和施胶设备等。 今后聚氨脂胶粘剂的开拓和扩展应用除关注胶粘剂的分子结构外,还应致力于施胶工艺和工具方面的开发。

改性丙烯酸酯胶粘剂

机械汽摩维修5分钟修复 改性丙稀酸酯AB胶,具有极优异的粘接性能,它是室温下固化而且定位速度很快,性能优良.本胶粘剂粘接材料广泛,可粘接钢,铁,铝,蟓胶,不锈钢ABS,PVC,玻璃,缺氧木,陶瓷,水泥,电木,木材料等同种或异种材料的粘接和互粘,适用于汽车,拖拉机和各种机器零部件的修复,各种产品的胶接组装,薄形材料的结构和加强,铭牌,招牌,标识,装潢饰物的粘贴各种应急抢修和日常用品的修理. 可对金属,塑料,木材,混疑土等材料迅速粘接.广泛应用于汽车,摩托车,机械,化工管路和贮罐,木工家具,灯具铭牌,玩具,日用杂品等粘接,勿需除油,使用方便. KUNSHENG上海坤盛粘合剂有限公司 环氧树脂AB胶 【产品特点】 1.本品为快速固化系列、透明粘稠状环氧树脂粘接剂; 2. 可低温或常温固化,固化速度快; 3. 固化后粘接强度高、硬度较好,有一定韧性; 4.固化物耐酸碱性能好,防潮防水、防油防尘性能佳,耐湿热和大气老化;5.固化物具有良好的绝缘、抗压、粘接强度高等电气及物理特性。 【适用范围】 1.凡需要快速粘接固定的电子类或其它类产品均可使用; 2. 广泛应用于电子元器件及工艺品、礼品的粘接固定,对于金属、陶瓷、木材、玻璃及硬质塑胶之间的封装粘接,有优异的粘接强度; 3.不适用于有弹性或软质材料类产品的粘接。

1. 要粘接密封的部位需要保持干燥、清洁; 2.按配比取量, A、B剂混合后需充分搅拌均匀,以避免固化不完全; 3.搅拌均匀后请及时进行注胶,并尽量在可使用时间内使用完已混合的胶液; 4.固化过程中,请及时清洁使用的容器及用具,以免胶水凝固在器具物品上。【固化后特性】 硬度Shore D ≥70 吸水率25℃ %24小时 < 抗压强度 kg/mm2 ≥50 剪切强度(钢/钢) kg/mm2 ≥13 拉伸强度(钢/钢) kg/mm2 ≥22 介电常数 1KHZ ~ 体积电阻 25℃ Ohm-cm ≥ ×1015 表面电阻 25℃Ohm ≥×1014 耐电压 25℃Kv/mm ≥16~18 【注意事项】 1.本品在混合后会开始固化,其粘稠度会很快上升,并会放出热量; 2.注意:该产品固化速度很快,请尽可能减少一次配胶的量!混合在一起的胶量越多,其反应就越快,固化速度也会越快,并可能伴随放出大量的热量,请注意控制一次配胶的量,因为由于反应加快,其可使用的时间也会缩短,混合后的胶液尽量在短时间内使用完; 3.有极少数人长时间接触胶液会产生轻度皮肤过敏,有轻度痒痛,建议使用时戴防护手套,粘到皮肤上请用丙酮或酒精擦去,并使用清洁剂清洗干净; 4.在大量使用前,请先小量试用,掌握产品的使用技巧,以免差错。 【储存与包装】 5.本品需在通风、阴凉、干燥处密封保存,保质期十二个月,过期经试验合格,可继续使用; 6.包装规格为每组2、10或40kg,其中包含主剂1、5或20kg/桶、固化剂1、5 或20kg/桶。

聚氨酯介绍

聚氨酯胶黏剂主要由异氰酸铵,多元醇,含烃基的聚醚,聚酯和环氧树脂,填料,催化剂和溶剂组成。具有反应活性高,常温能固化,耐冲击等很多优异的性能。聚氨酯胶一般分为单组分和双组分两种基本类型,单组分为湿气固化型,双组分为反应固化型。单组分胶施工方便,但固化较慢;双组分有固化快、性能好的特点,但使用时需要配制,工艺较为复杂。两者各有发展前途。按是否有流动性,聚氨酯胶又可分为不垂挂型(non-sagging))和自流平行(self-leveling)。不垂挂型用于垂直面、倾斜面、天花板等场合,固化之前不会由于胶条自重而发生偏移、滑动或流动;而自流平型专门用于水平场合。按使用后的性质还可以分为不干型、半干型和全固化弹性体型 对聚氨酯胶粘剂进行配方设计,要考虑到所制成的胶粘剂的施工性(可操作性)?固化条件及粘接强度?耐热性?耐化学品性?耐久性等性能要求? 1.聚氨酯分子设计--结构与性能 聚氨酯由于其原料品种及组成的多样性,因而可合成各种各样性能的高分子材料?例如从其本体材料(即不含溶剂)的外观性严主讲,可得到由柔软至坚硬的弹性体?泡沫材料?聚氨酯从其本体性质(或者说其固化物)而言,基本上届弹性体性质,它的一些物理化学性质如粘接强度?机械性能?耐久性?耐低温性?耐药品性,主要取决于所生成的聚氨酯固化物的化学结构?所以,要对聚氨酯胶粘剂进行配方设计,首先要进行分子设计,即从化学结构及组成对性能的影响来认识?有关聚氨酯原料品种及化学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2. 从原料角度对PU胶粘剂制备进行设计 聚氨酯胶粘剂配方中一般用到三类原料:一类为NCO类原料(即二异氰酸酯或其改性物?多异氰酸酯),一类为oH类原料(即含羟基的低聚物多元醇?扩链剂等,广义地说,是含活性氢的化合物,故也包括多元胺?水等),另有一类为溶剂和催化剂等添加剂?从原料的角度对聚氨酯胶粘剂进行配方设计,其方法有下述两种? (1).由上述原料直接配制 最简单的聚氨酯胶粘剂配制法是0H类原料和NCO类原料(或及添加剂)简单地混合?直接使用?这种方法在聚氨酯胶粘剂配方设计中不常采用,原因是大多数低聚物多元醇分子量较低(通常聚醚Mr<6000,聚酯Mr<3000),因而所配制的胶粘剂组合物粘度小?初粘力小?有时即使添加催化剂,固化速度仍较慢,并且固化物强度低, 实用价值不大?并且未改性的TDI蒸气压较高,气味大?挥发毒性大,而MDI常温下为固态,使用不方便,只有少数几种商品化多异氰酸酯如PAPl?Desmodur R?Desmodur RF?Coronate L等可用作异氰酸酯原料? 不过,有几种情况可用上述方法配成聚氨酯胶粘剂?例如:(1)由高分子量聚酯(Mr5000-50000)的有机溶液与多异氰酸酯溶液(如Coronate L)组成的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可用于复合层压薄膜等用途,性能较好?这是因为其主成分高分子量聚酯本身就有较高的初始粘接力,组成的胶粘剂内聚强度大;(2)由聚醚(或聚酯)或及水?多异氰酸酯?催化剂等配成的组合物,作为发泡型聚氨酯胶粘剂?粘合剂,用于保温材料等的粘接?制造等,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2).NCO类及OH类原料预先氨酯化改性

聚氨酯胶粘剂的应用与研究

聚氨酯胶粘剂的应用与研究 聚氨酯胶粘剂是指在分子链中含有氨基甲酸酯基团(-NHCOO-)或异氰酸酯基团(-NCO)的胶粘剂。其具有胶膜坚韧、耐冲击、挠曲性好、剥离强度高、有很好的耐超低温性、耐油性以及耐磨性等特点。 我国聚氨酯胶粘剂的研发起步于上世纪60年代。80年代以后,我国对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研究更为活跃,但与国外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系列化大工业的水平相比,仍处于开发阶段。90年代,各行各业引进了众多的生产线,一大批三资企业相继建立,进口的产品迫切需要国产化,相关的科研院所和生产单位加大开发力度,新产品不断涌现。迄今为止,除了原有的胶粘剂品种外,无溶剂型聚氨酯结构胶粘剂、反应性聚氨酯热熔胶等国外有的胶粘剂品种我国现在也基本都有。 虽然我国聚氨酯工业已有相当规模,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主要的差距是聚氨酯的总体产量不大,此外,技术水平也仍然落后于一些发达国家。因此,我国的聚氨酯产业仍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 聚氨酯胶粘剂作为一种环保型胶粘剂,已进入工业、农业、交通、医学、国防和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在国民经济中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那么,聚氨酯胶粘剂都具有哪些优良性能呢?下面,洛阳天江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为大家列举了聚氨酯胶粘剂的两个典型特性: 1、聚氨酯胶粘剂的粘结力强,适用范围广 由于聚氨酯胶粘剂的分子链中-NCO可以和多种含活泼氢的官能团反应,形成界面化学键结合。因此,对多种材料具有极强的粘附性能。不仅可以粘结多孔性的材料,如泡沫塑料、陶瓷、木材、织物等,而且可以粘接多种金属、无机材料、塑料、橡胶和皮革等,是一种适用范围很广的胶粘剂。 2、聚氨酯胶粘剂具有突出的耐低温性能 在极低的温度下,一般的高分子材料都转化为玻璃态而变脆,而聚氨酯胶粘剂即使在-250℃以下仍能保持较高的剥离强度,同时其剪切强度随着温度的降低反而大幅度上升。 虽然聚氨酯胶粘剂优点良多,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缺陷与不足,下面是聚氨酯胶粘剂常见的一些不足之处以及洛阳天江化工的专家针对这些不足之处提出的几点改进方法:

水性聚氨酯胶解析(一)

水性聚氨酯胶解析(一) 2009-11-21 23:08 水性聚氨酯胶解析 水性聚氨酯胶的发展概况 水性聚氨酯胶粘剂是指聚氨酯溶于水或分散于水中而形成的胶粘剂,有人也称水性聚氨酯为水系聚氨酯或水基聚氨酯。依其外观和粒径,将水性聚氨酯分为三类:聚氨酯水溶液(粒径<0.001um,外观透明)、聚氨酯分散液(粒径0.001-0.1 um,外观半透明)、聚氨酯乳液(粒径>0.1 ,外观白浊)。但习惯上后两类在有关文献资料中又统称为聚氨酯乳液或聚氨酯分散液,区分并不严格。实际应用中,水性聚氨酯以聚氨酯乳液或分散液居多,水溶液少。 由于聚氨酯类胶粘剂具有软硬度等性能可调节性好以及耐低温、柔韧性好、粘接强度大等优点,用途越来越广。目前聚氨酯胶粘剂以溶剂型为主。有机溶剂易燃易爆、易挥发、气味大、使用时造成空气污染,具有或多或少的毒性。近10多年来,保护地球环境舆论压力与日俱增,一些发达国家制订了消防法规及溶剂法规,这些因素促使世界各国聚氨酯材料研究人员花费相当大的精力进行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开发。 水性聚氨酯以水为基本介质,具有不燃、气味小、不污染环境、节能、操作加工方便等优点,已受到人们的重视。 聚氨酯从30年代开始发展,而在50年代就有少量水性聚氨酯的研究,如1953年Du Pont公司的研究人员将端异氰酸酯基团聚氨酯预聚体的甲苯溶液分散于水,用二元胺扩链,合成了聚氨酯乳液。当时,聚氨酯材料科学刚刚起步,水性聚氨酯还未受到重视,到了六、七十年代,对水性聚氨酯的研究开发才开始

迅速发展,1967年首次出现于美国市场,1972年已能大批量生产。70-80年代,美、德、日等国的一些水性聚氨酯产品已从试制阶段发展为实际生产和应用,一些公司有多种牌号的水性聚氨酯产品供应,如德国Bayer公司的磺酸型阴离子聚氨酯乳液ImPranil和Dispercoll KA等系列、Hoechst公司的Acrym系列、美国Wyandotte化学公司的X及E等系列,日本大日本油墨公司的Hydran HW 及AP系列、日本公司的聚氨酯乳液CVC36及水性乙烯基聚氨酯胶粘剂CU系列、日本光洋产业公司的水性乙烯基聚氨酯胶粘剂KR系列等等。 在水性类胶粘剂中,我国目前仍以聚丙烯酸酯类乳液胶、聚乙烯醋酸乙烯类乳液胶、水性三醛树脂等胶粘剂为主。有柔韧性好等特点,有较大的发展前途。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性能特点 1.与溶剂型聚氨酯胶粘剂相比,水性聚氨酯胶粘剂除了上述的无溶剂臭味、无污染等优点外,还具有下述特点。 (1)大多数水性聚氨酯胶粘剂中不含NCO基团,因而主要是靠分子内极性基团产生内聚力和粘附力进行固化。而溶剂型或无溶剂单组分及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可充分利用NCO的反应、在粘接固化过程中增强粘接性能。水性聚氨酯中含有羧基、羟基等基团,适宜条件下可参与反应,使胶粘剂产生交联。 (2)除了外加的高分子增稠剂外,影响水性聚氨酯粘度的重要因素还有离子电荷、核壳结构、乳液粒径等。?聚合物分子上的离子及反离子(指溶液中的与聚氨酯主链、侧链中所含的离子基团极性相反的自由离子)越多,粘度越大;而固体含量(浓度)、聚氨酯树脂的分子量、交联剂等因素对水性聚氨酯粘度的影响并不明显,这有利于聚氨酯的高分子量化,以提高胶粘剂的内聚强度。与之相比,溶剂型聚氨酯胶粘剂的粘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有聚氨酯的分子量、支化度、胶的浓

双组分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制备与性能

双组分水性聚氨酯胶黏剂的合成及表征 郑延清1*,邹友思 2 (1.闽江学院化学与化学工程系,福建福州350108; 2.厦门大学材料学院,福建厦门361005) 摘要:以聚酯二元醇、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二羟甲基丙酸(DMPA)、1,4-丁二 醇(BDO)和三羟甲基丙烷(TMP)等为原料合成了双组分水性聚氨酯的多元醇组 分作为A组分。考虑到溶解性,反应活性,工业成本等因素,本文从小分子二元醇(如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一缩乙二醇等),小分子三元醇(甘油),小分子四 元醇(季戊四醇),聚乙二醇(相对分子质量从200到2000),聚丙二醇(相对分子 质量从300到2000)等数十种醇类化合物中,反复试验,再三筛选,最后确定以聚 乙二醇-800和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三聚体为原料合成了亲水性多异氰酸酯 固化剂作为B组分。将A、B组分混合配制,得到了双组分水性聚氨酯胶黏剂。通 过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NMR)、粘度、吸水率、粘接强度、离心稳定性等 性能测试,分别对A、B组分合成的关键步骤及影响产物性能的各种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当DMPA、BDO、TMP的质量分数分别为6%、4%、3%时,多元醇 组分的外观、稳定性、粘接强度等性能较好;选择聚乙二醇作为亲水组分对HDI三 聚体进行改性,且当其添加的质量分数为11%及以上时,制备出的多异氰酸酯固化 剂组分具有较好的水分散性。 关键词:水性聚氨酯;胶黏剂;多元醇组分;固化剂;粘接强度 中途分类号:O 631 文章标志码:A 文章标号: 聚氨酯胶黏剂具有独特的软硬段结构,这种化学结构决定了它具有耐低温、耐磨、耐脆化、拉伸强度高、韧性、弹性好等优点[1-4]。传统的溶剂型聚氨酯胶黏剂以二甲基甲酰胺、甲苯、二甲苯等溶剂为分散介质,这些溶剂易燃易爆,挥发性和毒性较大,污染环境,危害操作者的身体健康。近年来,随着保护环境的舆论压力和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一些发达国家制定了限制挥发性有机物(VOC)的法律法规,这些因素促进了*通信作者:yanqingz2115@https://www.360docs.net/doc/5a11993035.html,

水性聚氨酯发展概况

水性聚氨酯发展概况 水性聚氨酯胶粘剂是指聚氨酯溶于水或分散于水中而形成的胶粘剂,有人也称水性聚氨酯为水系聚氨酯或水基聚氨酯。依其外观和粒径,将水性聚氨酯分为三类:聚氨酯水溶液(粒径< 0.001um,外观透明)、聚氨酯分散液(粒径0.001-0.1 um,外观半透明)、聚氨酯乳液(粒径>0. 1 ,外观白浊)。但习惯上后两类在有关文献资料中又统称为聚氨酯乳液或聚氨酯分散液,区分并不严格。实际应用中,水性聚氨酯以聚氨酯乳液或分散液居多,水溶液少。由于聚氨酯类胶粘剂具有软硬度等性能可调节性好以及耐低温、柔韧性好、粘接强度大等优点,用途越来越广。目前聚氨酯胶粘剂以溶剂型为主。有机溶剂易燃易爆、易挥发、气味大、使用时造成空气污染,具有或多或少的毒性。近10多年来,保护地球环境舆论压力与日俱增,一些发达国家制订了消防法规及溶剂法规,这些因素促使世界各国聚氨酯材料研究人员花费相当大的精力进行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开发。水性聚氨酯以水为基本介质,具有不燃、气味小、不污染环境、节能、操作加工方便等优点,已受到人们的重视。聚氨酯从30年代开始发展,而在50年代就有少量水性聚氨酯的研究,如1953年Du Pont公司的研究人员将端异氰酸酯基团聚氨酯预聚体的甲苯溶液分散于水,用二元胺扩链,合成了聚氨酯乳液。当时,聚氨酯材料科学刚刚起步,水性聚氨酯还未受到重视,到了六、七十年代,对水性聚氨酯的研究开发才开始迅速发展,1967年首次出现于美国市场,1972年已能大批量生产。7 0-80年代,美、德、日等国的一些水性聚氨酯产品已从试制阶段发展为实际生产和应用,一些公司有多种牌号的水性聚氨酯产品供应,如德国Bayer公司的磺酸型阴离子聚氨酯乳液ImPranil和Dispercoll KA等系列、Hoechst公司的Acrym系列、美国Wyandotte化学公司的X及E等系列,日本大日本油墨公司的Hydran HW及AP系列、日本公司的聚氨酯乳液C VC36及水性乙烯基聚氨酯胶粘剂CU系列、日本光洋产业公司的水性乙烯基聚氨酯胶粘剂KR系列等等。在水性类胶粘剂中,我国目前仍以聚丙烯酸酯类乳液胶、聚乙烯醋酸乙烯类乳液胶、水性三醛树脂等胶粘剂为主。有柔韧性好等特点,有较大的发展前途。水性聚氨酯的分类由于聚氨酯原料和配方的多样性,水性聚氨酯开发40年左右的时间,人们已研究出许多种制备方法和制备配方。水性聚氨酯品种繁多,可以按多种方法分类。1.以外观分水性聚氨酯可分为聚氨酯乳液、聚氨酯分散液、聚氨酯水溶液。实际应用最多的是聚氨酯乳液及分散液,本书中统称为水性聚氨酯或聚氨酯乳液,其外观分类如表5所示。表5 水性聚氨酯形态分类 -----------------------------------------------------名称水溶液分散液乳液状态溶解—胶体分散分散外观透 明半透明乳白白浊粒径,um <0.001 100-1000 0.001-0.1分子量数千-20万>0.1 >5000------------------------------------------------------ 2.按使用形式分水性聚氨酯胶粘剂按使用形式可分为单组分及双组分两类。可直接使用,或无需交

聚氨酯黏合剂原理及其应用

过去的一节课,我们讲粘合剂,着重讲了粘合工艺和原理、代表性粘合剂,侯兴旺刘红良等同学也给出了对导电粘合剂的浅显理解。但是我没有讲应用的问题,请同学们逆向思考:粘合剂的使用是为了粘合两种材料,假设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粘合剂松开了,或者你想重新加工粘合两种材料,这样就需要除去或者洗脱掉原有的粘合剂,请至少列举一种粘合剂的应用以及其对应的后处理方法、并指出原理是什么。

一、聚氨酯黏合剂的应用 1、汽车用聚氨酯胶粘剂新型汽车结构中引入大量的轻质金属、复合材料和塑料,造成汽车用胶粘剂和密封胶持续增长。在汽车上应用最为广泛的聚氨酯胶粘剂主要有装配挡风玻璃用单组分程固化聚氨酯密封胶、粘接玻璃约维增强塑料和片状模塑复合村料的结构胶粘剂、内装件用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及水性聚氯酯胶等。此外,茎车内饰件也是胶粘剂用量增长的一个领域。汽车上应用广泛的水性聚氨酯胶粘剂是指聚氨酯溶于水或分散于水中而形成的胶粘剂。大多数水性聚氨酯是线性热塑性聚氨酯,由于其涂膜没有交联,分子质量较低,因而耐水性、耐溶剂性、胶膜强度等性能还较差,必须对其进行改性,以提高其性能。聚酯和丙烯酸的杂和分散体与脲二酮和异氰脱脲酸酯配合制备的汽车修补清漆,不需要高速搅拌设备,容易混合在一起且具有良好的粘附性能。 2、木材用聚氨酯胶粘剂随着世界性森林资源急剧减少和我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实施,小木材拼大板就要求胶粘剂粘接强度和耐久耐候等性能优于木材本身。胶粘剂用量的多少,已成为衡量木材工业技术发展水平的标志。过去人们用的木村胶粘剂多为以甲醛为主要原料的脖醛树脂,酚醛树脂和三聚氰氨甲醛树脂,但由于游离的甲醛存在,产品使用期间会逐淋向周围散发甲醛气体,造成环境污染。木村加工行业已开始将目光投向新型的环保胶粘剂聚氯酯胶,以期减少对环境的行染。木工行业使用的单组分湿气固化聚氨酯胶粘剂是液态的,在室温下使用。通常其粘接强度高、柔韧性和耐水性好,并能和许多非木基材(如纺织纤维、金属、塑料、橡胶筑)粘接。单组分聚氨酯胶粘剂在测试中所表现出的干、返强度均要好于酚醛胶粘剂。粘接前,在粘接基材表面涂布羟甲基间苯二酚(HMR)偶合剂可以提高粘接强度。HMR可以加强所有热固型木村胶粘剂的粘接强度,当木村表面预涂HMR偶合剂时,单组分聚氨酯胶粘剂的强度和耐久性可以满足大部分严格的测试要求。 3、鞋用聚氨酯胶粘剂我国是一个制鞋大国,鞋用胶粘剂的发展经历三代后,随着全球性环保意识的提高,以及石油危机的加剧,促使第四代环保无溶剂型和水基型载用粘胶剂的出现。近年来,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工艺己日趋成熟。对于一些低极性鞋材如SBS等材质的粘接, 聚氨酯胶粘剂的剥高强度达不到要求。通过添加增粘树脂等进行改性,可开发出具有结晶度高、结晶速度快、内聚强度大和剥离强度较理想的聚氨酯鞋用胶粘剂。 4包装用聚氨酯胶粘剂软包装又称软罐头,以其轻质方便、保鲜期长、卫生、易贮存运输、易拆开、垃圾量少及货架效应良好等独特的综合性能,现己超过硬包装如塑料、玻璃瓶和罐等。聚氨酯胶粘剂由于其优异的性能,可将不同性质的薄膜材料粘接在一起得到耐寒、耐泊、耐药品、透明、耐磨等各种性能的软包装用复合薄膜。目前在国内外市场中, 聚氨酯胶粘剂已经成为软包装用复合薄膜加工的主要胶粘剂。在国内胶粘剂市场中,包装用复合薄膜制造业中, 聚氨酯胶粘剂用量仅次于制鞋业而居第二位。用于包装的聚氨酯胶粘剂品种繁多,如水基聚氨酯胶粘剂、热熔型聚氨酯胶粘剂、溶剂型聚氨酯胶粘剂以及无溶剂型聚氨酯胶粘剂等。其中常用的聚氨酯热熔胶又可分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热熔胶与反应型热熔胶两类。热塑性热熔胶的主要缺点是粘度较高,故对涂布表观质量的影响较大。反应型聚氨酯热熔胶粘剂是在传统热熔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胶粘剂,它不仅有传统热熔胶初粘性好和后固化性能优的特点,又具有聚氮酯的组成结构多变和性能调节范围大的优点,对多种基材具有优良的粘接性能。另外,在包装用水

丙烯酸酯结构胶粘剂改性研究进展

丙烯酸酯结构胶粘剂改性研究进展 摘要:论述了影响第2代丙烯酸酯结构胶粘剂的气味性、耐热性能、耐水性能以及贮存稳定性能的主要因素以及改善胶粘剂性能的研究进展。结合多年工作经验,提出改善丙烯酸酯结构胶性能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丙烯酸酯结构胶粘剂;气味;耐热;耐水;贮存稳定性 1975年美国杜邦公司率先开发出了第2代丙烯酸酯胶粘剂(SGA)[1],随后ITW、Loctite、lord等公司也陆续开发出拥有自己特色的SGA产品。国内对于SGA开发起步略晚,但经过一段时期的技术积累,产品性能已与国外品牌相当。如北京天山、湖北回天、上海康达、烟台信友等,也都拥有了自主知识产权的SGA产品。由于SGA具有快速固化、粘接强度高、柔韧性好、适应性强等优点,已在电子、航天等工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2,3]。 虽然第2代丙烯酸酯胶粘剂(SGA)用途广泛,但它还存在具有刺激性气味、柔韧性不佳、耐湿热老化性能差等问题。许多研究者对于SGA改性作过相关报道[4,5],在此基础上,结合作者研发SGA的经验,本文主要从改善SGA的气味性、耐热性能、耐水性能、贮存性能等方面提出新的有效方法,为研究者提供有益的技术参考。 1 改善气味性 第2代丙烯酸酯结构胶主要由丙烯酸酯单体、增韧树脂、引发剂、促进剂和稳定剂等组成,也会根据不同用途加入增韧剂、增稠剂、触变剂、填料和颜料等其他助剂[6]。在这些组成中,易挥发的丙烯酸酯单体是SGA气味的最主要来源,其他助剂也会含有少量挥发性溶剂,增加SGA的气味性,但由于使用量较少,这里不做详细分析。 对于丙烯酸酯单体的气味性,常规判断方法都是从嗅觉上直接感知气味的大小,但会因人的嗅觉差异而造成判断误差。过去很多研究者大都从单体沸点的角度去区分单体气味的大、中、小[7,8],而本文将从蒸汽压角度来考量单体的气味性。 液相中物质的分子可以从液相进入气相,该种特性称为挥发性。在相同的温度下,不同的纯物质蒸汽压是不同的。蒸汽压大者,为易挥发物质,其挥发性较大;反之蒸汽压小者,为难挥发物质,其挥发性较小。表1为单体蒸汽压与气味的关系。 表1 单体的蒸汽压与气味关系 单体 蒸汽压(25℃)/mmHg 气味性 苯乙烯 6.210 大 甲基丙烯酸甲酯 5.530 大 甲基丙烯酸乙酯 4.840 大 甲基丙烯酸羟乙酯 0.364 中 甲基丙烯酸环己酯

聚氨酯胶粘剂的优缺点及应用介绍

聚氨酯胶粘剂的优缺点及应用介绍 我国聚氨酯胶粘剂的研发起步于上世纪60年代。80年代以后,我国对水性聚氨酯的研究更为活跃,但与国外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系列化大工业的水平相比仍处于开发阶段。90年代,各行各业引进了众多的生产线,一批三资企业相继建立,进口的产品迫切需要国产化。相关的科研院所和生产单位加大开发力度,新产品不断涌现。 聚氨酯胶粘剂是指在分子链中含有氨基甲酸酯基团或异氰酸酯基的胶粘剂。按反应组成分类按反应组成可分为多异氰酸酯胶黏剂、含异氰酸酯基的聚氨酯胶黏剂、含羟基聚氨酯胶黏剂和聚氨酯树脂胶黏剂。按用途与特性分类按用途与特性分类可分为通用型胶黏剂、食品包装用胶黏剂、鞋用胶黏剂、纸塑复合用胶黏剂、建筑用胶黏剂、结构用胶黏剂、超低温用胶黏剂、发泡型胶黏剂、厌氧型胶黏剂、导电性胶黏剂、热熔型胶黏剂、压敏型胶黏剂、封闭型胶黏剂、水性胶黏剂以及密封胶黏剂等。但无论是哪种聚氨酯胶粘剂,都是体系中的异氰酸酯基团与体系内或者体系外含活泼氢的物质发生反应,生成聚氨酯基团或者聚脲,从而使得体系强度大大提高而实现粘接的目的。 迄今为止,除了原有的胶种外,无溶剂聚氨酯结构胶、反应性聚氨酯热熔胶等国外有的胶种,现在我国基本都有。虽然我国聚氨酯工业已有相当规模,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主要是产量不大,技术水平仍较低。聚氨酯胶粘剂究竟具有哪些特性?它又应用于哪些领域呢?今天就由洛阳天江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给大家做一些简单介绍吧! 一、聚氨酯胶粘剂的特性 1、粘结力强,初粘力大,适用范围广 由于聚氨酯胶粘剂分子链中的-NCO可以和多种含活泼氢的官能团反应,形成界面化学键结合,因此对多种材料具有极强的粘附性能。不仅可以粘结多孔性的材料,如泡沫塑料、陶瓷、木材、织物等,还可以粘接多种金属、无机材料、塑料、橡胶和皮革等,是一种适用范围很广的胶粘剂。 2、突出的耐低温性能 在极低的温度下,一般的高分子材料都转化为玻璃态而变脆,而聚氨酯胶粘剂即使在-250℃以下仍能保持较高的剥离强度,同时其剪切强度随着温度的降

丙烯酸胶水的配方参考

丙烯酸胶水的配方参考资料 for PM Bath/Sink 1.快固丙烯酸酯结构胶配方技术 一个强有力的氧化还原体系是室温下产生活性自由基这个活性自由基是引发聚合的先决条件,引发剂必须与促进剂、助促进剂有效的组合才能发挥作用。常用的有机过氧化物和固化促进剂的组合体系如表1所示。 表1常用的有机过氧化物和固化促进剂的组合体 过氧化物、促进剂的添加量也对胶的固化速度和机械性能有显著影响,见表2。 表2过氧化物、促进剂的添加量对凝胶时间的影响

注:表中所列数据是在25℃条件下试验所得,基料为甲基丙烯酸甲酯60份,甲基丙烯酸10份,ABS树脂30份 2.专利信息&资料 2.1一个决定固化产物基本性能的单体组合一般选用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羟乙酯或甲基丙烯酸羟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添加5%~20%的甲基丙烯酸可改善胶的固化速度;添加甲基丙烯酸双酯如三缩四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等可提高胶层的交联程度;用(甲基)丙烯酸异辛醇酯、丙烯酸十八烷基酯等代替甲基丙烯酸甲酯,可得到基本无味的产品,但胶的固化速度和强度下降许多。 2.2嵌段、接枝共聚物或高分子弹性体的制备与选用胶黏剂中添加弹性体如氯磺化聚乙烯、氯丁橡胶和丁腈橡胶、热塑性聚氨酯和ABS、SBS等聚合物,可显著改善胶液的脆性,并且可增加胶液黏度。这样一方面可使氧气在胶液中的扩散受阻,保证链增长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由于高黏度也将使长链自由基的活动受阻,链终止速率相对变小,而单体可自由扩散,不断在长链由基上进行链增长反应,结果链增长速率相对较大,自加速作用提前出现,引起聚合速率和分子量迅速上升。但胶液黏度也不易过高,黏度过高不利于单体和引发剂的扩散,固化速度反而会减小。 胶液的快速固化与贮存稳定性矛盾的解决在主剂中加入过氧化物引发剂,虽说在室温下活性较低,但由于其中含有易聚合的丙烯酸酯单体,ー般难于达到20℃下保存半年,这其中根本的问题在于体系中的过氧化物能否在贮存条件下不分解而稳定下来,为此用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作为高效稳定剂,既能保证贮存稳定性,又不影响固化速度。其使用量为总量的0.01%~10%,聚合引发剂:稳定剂=2:1(质量)是可取的。也有加入锌、镍、钴的乙酸盐、丙烯酸盐或加入甲酸、乙酸、甲基丙烯酸的铵盐等,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贮存稳定性。 3.快固丙烯酸酯结构胶粘剂典型配方分析与配方技术

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概述

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概述 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是聚氨酯胶粘剂中最重要的一个大类,用途广,用量大。通常由甲、乙两个组分组成,两个组分是分开包装的,使用前按一定比例配制即可。甲组分(主剂)为羟基组分,乙组分(固化剂)为含游离异氰酸酯基团的组分。也有的主剂为端基NCO的聚氨酯预聚体,固化剂为低分子量多元醇或多元胺,甲组分和乙组分按一定比例混合生成聚氨酯树脂。 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具有以下特点。 (1)属反应性的胶粘剂在两个组分混合后,发生交联反应,产生固化产物。 (2)制备时,可以调节两组分的原料组成和分子量,使之在室温下有合适的粘度,可制成高固含量或无溶剂双组分胶粘剂。 (3)通常可室温固化,通过选择制备胶粘剂的原料或加入催化剂可凋节固化速度。一般,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有较大的初粘合力,叫加热固化,其最终粘合强度比单组分胶粘剂大,可以满足结构胶粘剂的要求。 (4)两个组分的用量可在一定范围内调节,一般存在着一定容忍度。两组分的NCO/OH摩尔比在一般情况下大于或等于l,当固化时,一部分NCO基团参与胶的固化反应,产生化学粘合力,多余的NC0基团在加热固化时,还可产生脲基甲酸酯、缩二脲等,增加交联度,提高了胶层的内聚强度和耐热性。对于无溶剂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来说,因各组分起始分子量不大,一般来说NCO/OH摩尔比等于或稍大于l,有利于固化完全,特别在粘合密封件时,注意NCO组分不能过量太多。而对于溶剂型双组分胶粘剂来说,其主剂分子量较大,初粘性能较好,两组分的用量可在较大范围内调节,NCO/OH摩尔比可小于1或大于1的数倍。当NCO组分(固化剂)过量较多的场合,多异氰酸酯自聚形成坚韧的胶粘层,适合

水性聚氨酯胶黏剂国内外发展情况

1.国外研究进展 国外对聚氨酯的研究较早。 20 世纪 40 年代,德国的拜耳就建成了聚氨酯试验车间, 美国、英国于20 世纪 5 0 年代相继开始了工业化, 20 世纪 60 年代杜邦公司首次工业化生产了水性聚氨酯, 20 世纪 70年代以来德国对水性聚氨酯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对自乳化稳定机理及相转变过程进行了描述与解释。 20 世纪 80 年代后 , 美国、日本、荷兰等国家开始生产和应用聚氨酯。由于合成技术的发展和性能的不断改进, 使水性聚氨酯进入飞速发展 阶段, 涉及的领域涵盖皮革、纸张、纺织、涂料、胶黏剂等。进 入 21 世纪后, 聚氨酯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宽, 特别是世界范围内日 益高涨的环保要求, 更加快了水性聚氨酯工业的发展步伐。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聚氨酯产品在汽车涂料、胶黏剂等领域已接近或达到溶剂型产品水平, 原料生产实现了规模化, 异氰酸酯、聚醚多元醇等聚氨酯基本原料的先进生产技术只掌握在少数几家跨国公司( 如BASF, Bayer, H untsman,DuPONT 等)手中,他们在世界各地建立了特大规模(10万t/a以上)的生产装置,这对中国规模较小、技术相对落后的原料企业的发展构成了一定威胁。国外水性聚氨酯胶黏剂的发展速度明显快于其他胶黏剂产品 , 且品种多、产量大。例如 : 拜耳公司U53 , U 54 等系列产品; 日本大日本油墨公司的H ydr an H W 及 AP 系列; 日本公司的聚氨酯乳液CV C36 及水性乙烯基聚氨酯胶黏剂 CU 系列等 [ 5] 。这些胶黏剂一般都具有较好的初黏性、耐水性、耐温性。近年来环境保护的压力迫使一些

聚氨酯胶粘剂的发展史

聚氨酯胶粘剂的发展史 来源:阿里巴巴发布时间:2009-5-24 11:21:01 聚氨酯(PU)胶粘剂是分子链中含有氨酯基(--NHCOO--)和/或异氢酸酯基(--NCO)类的胶粘剂。聚氨酯胶粘剂由于性能优越,在国民经济中得到广泛应用,是八大合成胶粘剂中的重要品种之一。1940年德国法本公司(I.G.FarBen,Bayer公司的前身)的研究人员发现异氢酸酯具有特殊的粘合性能,并将三苯基甲烷-4,4',4"-三异氢酸酯成功地用于金属与冬钠橡胶的粘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使用到坦克履带上。50年代以后,Bayer公司开发了Desmodurs系列(二异氢酸酯和多异氢酸酯)和Desmophens系列(低分子量端羟基聚酯多元醇)。按一定量的Desmodurs和Desmophens配置成Polystal 系列商品(双组分溶剂型聚氨酯胶粘剂)。Polystal系列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具有可低温固化、粘合强度好以及耐水、耐溶剂、耐低温等优点,是当时最好的胶粘剂,为日后聚氨酯胶粘剂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美国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开始学习德国的聚氨酯工艺,1953年引进了聚氨酯胶粘剂技术,同时开发一蓖麻油和聚醚多醇为原料的聚氨酯胶粘剂,美国B.F.Goodrich公司也开发了聚酯型热塑性聚氨酯胶粘剂。1968年Goodyear公司开发了无溶剂型聚氨酯结构胶粘剂“Pliogrip”,成功地应用于汽车玻璃纤维增强塑料部件的粘接。1978年又开发了单组分湿固化型聚氨酯胶粘剂,并开始在其趁工业与建筑部门应用。1984年美国市场上又出现了反应型热熔聚氨酯胶粘剂,解决了聚氨酯胶粘剂使用时的公害问题。 日本于1954年引进德国和美国聚氨酯技术,1960年生产聚氨酯材料,1966年开始生产聚氨酯胶粘剂。1975年日本光洋公司开发成功“乙烯类聚氨酯”水性胶粘剂,并于1981年投入工业化生产。日前日本聚氨酯胶粘剂的研究与生产十分活跃,并与美国、西欧一起成为聚氨酯生产、出口大国。 我国大连染料厂于1956年最早研制并生产三苯基甲烷三异氢酸酯(列克纳胶),牌号定位JQ-1,很快又生产了甲苯二异氢酸酯(TDI),为我国聚氨酯工业打下了基础.上海合成树脂研究所首先研究成功双组分溶剂型聚氨酯胶粘剂,后又上海新光化工厂将该胶的制备工艺进行改进,于1966年开始投入生产,牌号定位铁锚-101,至今荏为我国聚氨酯胶粘剂中产量最大的品种.80年代以来,各工业部门陆续从国外引进许多先进的生产线和产品,其中需要大量进口的聚氨酯胶粘剂与其配套,因此,促进了国内研究单位加速聚氨酯胶粘剂的开发,特别是在1986年以后,我国聚氨酯工业进入许素发展时期.1994年国家正式批准成立"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下设"聚氨酯胶粘剂委员会",该委员会业已成为全国聚氨酯 胶粘剂技术与信息交流的中心。 国外聚氨酯胶粘剂的市场发展动态欧洲(主要是德、法、英三国)聚氨酯胶粘剂1988年产量为6.85万吨,1993年为7.2万吨;聚氨酯密封剂市场销量为1.5万吨,1993年增长到1.9万吨。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和5%。生产聚氨酯胶粘剂的主要厂家有15个。 美国聚氨酯胶粘剂1990年消耗量为4.6万吨(100%固含量计),1995年达到5.9万吨,平均年增长率为4.8%,预计2000年将达到7.3万吨。聚氨酯密封胶1990年产量为2.8万吨,销售额为 1.24亿美元。美国聚氨酯胶粘剂生产厂家有115家,其中专业生产厂家有15个。主要消费市场是纺织、木材、包装。其中纺织与木材工业上的应用发展最快,纺织应用胶粘剂几乎占聚氨酯胶粘剂总量的1/2,主要用作地毯背衬胶粘剂。 日本聚氨酯胶粘剂1980年产量为5808吨,1990年达到3.3万吨,平均年增长率为20%。根据最近报道,日本生产的聚氨酯胶粘剂一半是用于食品包装复合薄膜,其次为制鞋与木材工业。聚氨酯密封胶1988年产量为2.3万吨,1990年达到2.8万吨。日本聚氨酯胶粘剂生产厂家有34个。 目前世界胶粘剂年总产量约为1000万吨,而聚氨酯胶粘剂仅有20万吨,因此聚氨酯胶粘剂是正在发展中的一类胶粘剂。 国外聚氨酯胶粘剂的技术发展动态 由于聚氨酯胶粘剂具有许多优异性能,在国外已广泛用于纺织、土木建筑、交通运输、电子元件、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