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组分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制备与性能

合集下载

双组分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合成与应用

双组分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合成与应用
郭 琦 ‘ 钱 文 浩 ‘ 朱 吕 民
( . 苏教 育 学 院 南京 2 0 1 ) ( . 1江 1 0 3 2 南京 四 寰合 成 材 料 研 究所
20 1 ) 10 3
摘 要 :以 聚 醚 多元 醇 、 甲苯 二 异 氰 酸 酯 、 羟 甲 基 丙 酸  ̄ Y 乙胺 等 为 基 本 原 料 制 得 水 性 聚 氨 酯 , 二 L. - -
1 3 合 成 过 程 .
1 3 1 A组 分 的 合 成 . .
羟值 5 g O / , 分 <0 1 , 海 高 桥 石 化 三 6m K H g 水 .% 上
厂 ; 醚 2、 醚 3、 醚 4 羟 值 均 为 5 g O / 聚 聚 聚 , 6m K H g左 右, 水分 <0 1 , 锡 锡 山 四寰 科 发 聚 氨 酯 有 限 公 .% 无
应 用 试 验 情 况 , 水性 胶 粘 剂具 有 良好 的 贮存 稳 定 性 、 长 的适 用期 和 良好 的 粘接 性 能 。; 液 ; 乳 分散 液 ; 粘 剂 ; 合 薄膜 胶 复
聚 氨 酯 胶 粘 剂 具 有 软 硬 度 可 调 节 性 好 , 柔 韧 低
剂 D 9 1 成 盐 剂 T A用 量 , 先 加 入 到 用 于 分 散 E0 和 E 预
司 ; 乙 胺 ( E 成 盐 剂 ) 试 剂 级 , 分 <0 l , 三 T A, , 水 、 % 金
陵 化 公 司 ; 酮 , 剂 级 , 分 <0. % , 京 试 剂 丙 试 水 1 南
厂 ; 羟 甲 基 丙 酸 ( MP ,日 本 进 口 ; 链 剂 二 D A) 扩
维普资讯


氯 酯


20 0 2年 第 1 第 1 7卷 期

水性双组份聚氨酯防水涂料的多功能应用

水性双组份聚氨酯防水涂料的多功能应用

水性双组份聚氨酯防水涂料的多功能应用摘要:以丙烯酸乳液为成膜物的建筑墙面涂料(俗称乳胶漆),具有优异的耐候性、耐碱性和耐洗刷性,在建筑内、外墙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但丙烯酸乳液具有热塑性的特点,所制得的涂料在耐溶剂性、耐磨性等方面不能满足一些高档墙面及地坪行业的需求,从而限制了它的应用。

经过多年的发展,水性双组份聚氨酯涂料已成为涂料领域研究的热点,因为它能将水性涂料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和溶剂型双组份聚氨酯的优异性能相结合。

本文主要探索了制备高性能的水性双组份聚氨酯建筑涂料内容。

关键词:水性双组份聚氨酯;防水涂料;多功能应用涂料是一种呈现流动状态或可液化的固体粉末状态或厚浆状态的,能均匀涂覆并且能牢固地附着在被涂物体表面的成膜物质,能对被涂物体起到装饰作用、保护作用及特殊作用。

建筑涂料是指涂布于建筑物表面,能够在建筑物表面附着,形成完整保护膜,起到装饰(如各种颜色)、保护(如防止混凝土碳化)、特殊功能(如防霉,导电,耐磨)的一种成膜物质。

建筑涂料是按照涂料使用用途分类的,是涂料一大分支,一般使用于建筑物内墙、外墙和地面等。

1 水性双组份聚氨酯涂料水性双组份聚氨酯涂料是一种以水为分散介质,它主要由水性多元醇和亲水改性的聚异氰酸酯固化剂组成,将双组份溶剂型聚氨酯涂料的耐溶剂和耐磨性等优良性能和水性涂料的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结合起来,成为近年来高校和涂料企业研究的热点。

近十年来在涂料原材料市场中,水性产品的重要地位和所占份额保持稳定增长。

一方面是因生态目的或法规(VOC指标)驱使其发展,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经济利益驱动。

特别当原油价格飙升时,为了避免大量有价值的原料如有机溶剂等直接释放至大气中,必须使用昂贵的方法将其回收或焚烧除尽。

此外,在安全方面,需考虑防范有机溶剂对人体健康的毒害和消防安全的支出。

1.1 水性双组份聚氨酯的组成水性双组份聚氨酯涂料一般由含羟基的水性多元醇组分和聚异氰酸酯固化剂组成,在使用前将两个组分混合均匀。

双组份水性聚氨酯的合成及其力学性能

双组份水性聚氨酯的合成及其力学性能
NI AN Yi tng . DONG i h XI —i Zh —z i, AO Ch n — a a g f’
( . c o l f t as c n e n n ie r g T a j o t h i U i r t , i j 0 0 C ia 2 B o ig i a 1 S h o o Ma r l S i c dE g e n , in nP l e nc nv s y Ta i 3 0 , hn ; . adn s e e a i n i i yc ei nn 1 6 V t
Sy t ss a d e h nia r p r i so wo - o p ne t r o ne po y e h ne n he i n m c a c lp o e te ft - m o ntwa e b r l ur t a c
W ANG o g me Z D n — i, HANG Z i yn S h — i g , HAN Ja — i 。 ANG Ya x n , i n l ,T n — i
E vrn na e h oo ya dEn ie rn t Ba dn 7 0 ,C ia) n i me tl c n lg n gn eigCoLd, o ig0 5 o T 1 1 hn
A b t a t Th wa e b r e o y r t ne s rin s y he ie b u i poy a b n t dil h x mete e sr c : e tr o n p l u eha dipe so i s nt sz d y sng l e r o a e os, e a h n di o i — s
The fe t f DMPA o t n , n a at f 0H/ efe s o c n e t ml r r i o o NCO , a d t e de re o ur lz to h e ha i a n h ge fne ta iain on t e m c n c l p ro m a c ft h r n l z d.Th e u t ho ta he tnsl te g h a h n ta du u ft e ef r n e o he f n a e a a y e i e r s ls s w h tt e ie sr n t nd t e iiilmo l s o h i m nc e s s n h n de r s t nc e i ft e fl i r a e fr ta d t e cea e wih i rasng o h moa ai fOH/ i lr r to o NCO.Th ma i u v l s f e xm m aue o te tnsl sr ngh a h niilmo l s, a d t i mum au s o lng t n a e lc td a 1 ft e h e ie te t nd t e i ta du u n he m ni v l e feo ai r o ae t4: o h o

有机硅改性双组分水性聚氨酯的制备与性能

有机硅改性双组分水性聚氨酯的制备与性能

有机硅改性双组分水性聚氨酯的制备与性能
有机硅改性双组分水性聚氨酯(SiO2-modified two-component waterborne polyurethane,SiO2-MTWPU)是一种具有优异性
能的新型水性聚氨酯衍生物,主要由芳香聚醚、有机硅双组分组成。

它具有优异的耐磨性、耐冲击性和耐化学性,可应用于汽车内饰的装饰和保护、制品的防静电和耐磨处理、运动用品、家具表面和防护用品的涂装等。

目前在制备有机硅改性双组分水性聚氨酯方面,已经开发出多种技术,包括等离子体聚合、冷冻熔融改性、电介质解聚改性等。

制备好的有机硅改性双组分水性聚氨酯,既具有传统水性聚氨酯的优异性能,又具备独特的机械强度、耐磨性和耐化学性。

双组份聚氨酯胶黏剂参考配方

双组份聚氨酯胶黏剂参考配方

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4
74
53
48
47
100/30

117



100/50
245
123
94
81
75
100/70

124



100/100

131



胶黏剂可用来胶接各种不同材料,其交接性能见表 7
表 7 双组份胶黏剂对各种材料的剪切强度
胶接材料 铝+铝 钢+钢
剪切强度(公斤/厘米²) 60~90 50~62
胶接材料 玻璃钢 杂硬木
(2)一般使用:甲∶乙=100∶10 ~20
(3)金属的粘接:甲∶乙=100∶20 ~50
一般乙组份配比量增加其粘接强度增高,固化速度加快,单乙组份太多使胶发脆。
为了加速固化与提高初粘力,在配方中加入 0.1 ~0.3%的三乙醇胺或二乙氨基乙醇。
胶黏剂经调和均匀后就可以使用,配制后的胶在密闭下可贮存 12 ~24 小时(25℃),若甲∶
产物,乙组份为异氰酸酯与多元醇反应而成的端基为异氰酸酯预聚体。该粘合剂具有良好的 粘附性、柔软性、绝缘性及耐磨性,而且能耐弱酸、耐优质等性能,并具有室温固化的特点。 双组份聚氨酯胶黏剂配方 甲组份配方
原料
重量份数 备注
聚酯多元醇(由己二酸和乙二醇反应而成,羟值 50—70) 60
TDI80/20
4—6
醋酸丁酯
5
醋酸乙酯
15
丙酮
134—139
生产工艺
在配有温度计、搅拌器、回流冷凝器的反应釜中投入醋酸丁酯,开动搅拌,加入聚酯多
元醇,加热至 60℃,然后加入 TDI(根据羟值决定加入数量),升温至 110℃—120℃时开始

复合薄膜用双组分水性聚氨酯胶黏剂的制备和性能.

复合薄膜用双组分水性聚氨酯胶黏剂的制备和性能.

CHEMICAL INDUSTRY AND ENGINEERING PROGRESS 2007年第26卷第10期·1452·化工进展复合薄膜用双组分水性聚氨酯胶黏剂的制备和性能张婷婷,潘亚文,杨娟,王有轩,陈贤益(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南京 210009摘要:制备了复合薄膜用双组分水性聚氨酯胶黏剂,初步研究了两种外加型交联剂环氧树脂6360、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对胶黏剂性能的影响。

红外谱图和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的结果表明在双组分水性聚氨酯胶黏剂中水性聚氨酯和交联剂发生了交联反应。

外加交联剂可增加水性聚氨酯胶黏剂的交联度和黏度,从而有效提高胶黏剂的T 型剥离强度和耐溶剂性能。

环氧树脂较佳加入量在5%左右而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约为10%。

由双组分水性聚氨酯胶黏剂黏合的PET/PE薄膜在较高温度下适当处理一段时间,其黏合效果更佳。

关键词:环氧树脂;三聚氰胺-甲醛树脂;水性聚氨酯;T型剥离强度中图分类号:TQ 433.4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613(200710–1452–05Preparation and properties of two-component waterborne polyurethaneadhesives for laminated plastics filmsZHANG Tingting,P AN Yawen,YANG Juan,WANG Youxuan,CHEN Xianyi (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Nanjing University ofTechnology,Nanjing210009,Jiangsu,ChinaAbstract:Two-component waterborne polyurethane(PUadhesives for laminated plastics films were prepared and characterized with FTIR and DSC,and the effect of twotypes of crosslinking agents epoxy resin 6360 and melamine-formaldehyde resin on the properties of the adhesives was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crosslinking agents could react with waterborne polyurethane,which was confirmed by FTIR and DSC. The addition of the crosslinking agents increased the crosslinking ability and viscosity of the polyurethane adhesive,therefore strengthening T-style peel strength of the adhesives between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and polyethylene(PEfilm,and reducing the solubility of PU films in toluene. The optimized content of epoxy resin 6360 in the system was about 5(wt%while the optimized of content of melamine-formaldehyde resin was about 10(wt%. Good appearance and excellent adhesion performance of the laminated PET/PE films by PU adhesives would be achieved when the films were treated at a mild temperature for an appropriate time.Key words:epoxy resin;melamine-formaldehyde resin;waterborne polyurethane;T style peel strength水性聚氨酯(PU是以水代替有机溶剂作为分散介质的新型聚氨酯体系,具有无污染、安全可靠、力学性能优良、易于改性等优点[1-2]。

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概述

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概述

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概述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是一种常见的工业粘合剂,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和优越的性能。

本文将概述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的特点、应用和制备方法。

一、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的特点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由两种主要成分:异氰酸酯和多元醇组成。

这两种成分在配制前保持分离状态,只有在施加外部刺激或混合后才会发生反应。

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具有以下特点:1. 强力粘接: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能够在各种材料上实现良好的粘接效果,包括金属、木材、塑料和玻璃等。

2. 耐高温性:聚氨酯胶粘剂在高温下仍能保持较好的粘接性能,因此适用于需要承受高温环境的应用场景。

3. 耐化学腐蚀性: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对酸碱、溶剂等化学物质具有较好的抗腐蚀性能。

4. 耐候性强:该胶粘剂能够在各种气候条件下保持良好的粘接性能,耐久性强。

5. 灵活性和耐震性: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具有较好的柔韧性和抗震性,适用于需求较高的应用场合。

二、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的应用领域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在工业制造和建筑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1. 汽车制造业: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用于汽车生产线上的多个环节,如车身组装、挡风玻璃安装等,以实现高强度、高粘接性和耐候性。

2. 电子电器行业: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被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设备的组装,如手机、平板电脑、电视等产品的黏合。

3. 建筑行业: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可用于建筑密封、地板铺装、屋顶防水等领域,为建筑提供可靠的粘接保护。

4. 家具制造业: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可用于家具制造中的胶合板、木材拼接等工艺,提高家具的稳固性和耐用性。

5. 其他领域:此外,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还被应用于航空航天、铁路交通、包装等领域,为各行业的生产和维修提供可靠的粘接解决方案。

三、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的制备方法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的制备方法通常包括以下步骤:1. 原料准备:准备异氰酸酯和多元醇两种原料。

异氰酸酯可以选择聚甲基异氰酸酯(MDI)或聚亚甲基二苯基异氰酸酯(TDI),多元醇可以选择聚醚型或聚酯型。

双组分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制备与性能

双组分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制备与性能

双组分水性聚氨酯胶黏剂的合成及表征郑延清1*,邹友思 2(1.闽江学院化学与化学工程系,福建福州350108;2.厦门大学材料学院,福建厦门361005)摘要:以聚酯二元醇、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二羟甲基丙酸(DMPA)、1,4-丁二醇(BDO)和三羟甲基丙烷(TMP)等为原料合成了双组分水性聚氨酯的多元醇组分作为A组分。

考虑到溶解性,反应活性,工业成本等因素,本文从小分子二元醇(如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一缩乙二醇等),小分子三元醇(甘油),小分子四元醇(季戊四醇),聚乙二醇(相对分子质量从200到2000),聚丙二醇(相对分子质量从300到2000)等数十种醇类化合物中,反复试验,再三筛选,最后确定以聚乙二醇-800和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三聚体为原料合成了亲水性多异氰酸酯固化剂作为B组分。

将A、B组分混合配制,得到了双组分水性聚氨酯胶黏剂。

通过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NMR)、粘度、吸水率、粘接强度、离心稳定性等性能测试,分别对A、B组分合成的关键步骤及影响产物性能的各种因素进行了探讨。

结果表明,当DMPA、BDO、TMP的质量分数分别为6%、4%、3%时,多元醇组分的外观、稳定性、粘接强度等性能较好;选择聚乙二醇作为亲水组分对HDI三聚体进行改性,且当其添加的质量分数为11%及以上时,制备出的多异氰酸酯固化剂组分具有较好的水分散性。

关键词:水性聚氨酯;胶黏剂;多元醇组分;固化剂;粘接强度中途分类号:O 631 文章标志码:A 文章标号:聚氨酯胶黏剂具有独特的软硬段结构,这种化学结构决定了它具有耐低温、耐磨、耐脆化、拉伸强度高、韧性、弹性好等优点[1-4]。

传统的溶剂型聚氨酯胶黏剂以二甲基甲酰胺、甲苯、二甲苯等溶剂为分散介质,这些溶剂易燃易爆,挥发性和毒性较大,污染环境,危害操作者的身体健康。

近年来,随着保护环境的舆论压力和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一些发达国家制定了限制挥发性有机物(VOC)的法律法规,这些因素促进了*通信作者:yanqingz2115@水性聚氨酯(WPU)的快速发展[5,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组分水性聚氨酯胶黏剂的合成及表征郑延清1*,邹友思 2(1.闽江学院化学与化学工程系,福建福州350108;2.厦门大学材料学院,福建厦门361005)摘要:以聚酯二元醇、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二羟甲基丙酸(DMPA)、1,4-丁二醇(BDO)和三羟甲基丙烷(TMP)等为原料合成了双组分水性聚氨酯的多元醇组分作为A组分。

考虑到溶解性,反应活性,工业成本等因素,本文从小分子二元醇(如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一缩乙二醇等),小分子三元醇(甘油),小分子四元醇(季戊四醇),聚乙二醇(相对分子质量从200到2000),聚丙二醇(相对分子质量从300到2000)等数十种醇类化合物中,反复试验,再三筛选,最后确定以聚乙二醇-800和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三聚体为原料合成了亲水性多异氰酸酯固化剂作为B组分。

将A、B组分混合配制,得到了双组分水性聚氨酯胶黏剂。

通过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NMR)、粘度、吸水率、粘接强度、离心稳定性等性能测试,分别对A、B组分合成的关键步骤及影响产物性能的各种因素进行了探讨。

结果表明,当DMPA、BDO、TMP的质量分数分别为6%、4%、3%时,多元醇组分的外观、稳定性、粘接强度等性能较好;选择聚乙二醇作为亲水组分对HDI三聚体进行改性,且当其添加的质量分数为11%及以上时,制备出的多异氰酸酯固化剂组分具有较好的水分散性。

关键词:水性聚氨酯;胶黏剂;多元醇组分;固化剂;粘接强度中途分类号:O 631 文章标志码:A 文章标号:聚氨酯胶黏剂具有独特的软硬段结构,这种化学结构决定了它具有耐低温、耐磨、耐脆化、拉伸强度高、韧性、弹性好等优点[1-4]。

传统的溶剂型聚氨酯胶黏剂以二甲基甲酰胺、甲苯、二甲苯等溶剂为分散介质,这些溶剂易燃易爆,挥发性和毒性较大,污染环境,危害操作者的身体健康。

近年来,随着保护环境的舆论压力和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一些发达国家制定了限制挥发性有机物(VOC)的法律法规,这些因素促进了*通信作者:yanqingz2115@水性聚氨酯(WPU)的快速发展[5,6]。

目前,水性聚氨酯胶黏剂已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食品软包装、制鞋工业等各个领域[7], 但质量较好的产品大多出自美国,日本和德国的大公司。

单组分水性聚氨酯使用方便,但是许多性能如耐水性、耐溶剂性、耐化学品性、耐磨性、硬度等尚不能达到溶剂型聚氨酯的水平;而双组分水性聚氨酯通过使用多异氰酸酯作为固化剂交联固化,大大提高了产品的交联密度,性能可与溶剂型聚氨酯相媲美。

目前国内对水性聚氨酯的研究报道主要集中于单组分水性聚氨酯或双组分水性聚氨酯的多元醇组分的研究,对水性聚氨酯固化剂的合成及表征报道极少。

本文采用预聚体法制备和表征了双组分水性聚氨酯的多元醇组分(A组分),并用低分子量聚乙二醇对多异氰酸酯进行亲水改性,成功合成和表征了水性聚氨酯固化剂(B组分),系统研究了A、B 组分合成的关键步骤及影响产物性能的各种因素。

将A、B组分混合使用,得到了具有优异粘接性能的水性聚氨酯胶黏剂。

已具备进行工业化生产的条件,具有较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1实验部分1.1 原料聚己二酸-1,4-丁二醇酯二醇(PBA,相对分子质量M=2000),上海嶅稞实业有限公司;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天津市风船化学试剂科技有限公司;二羟甲基丙酸(DMPA),广州市腾利化工有限公司;1,4-丁二醇(BDO)、聚乙二醇(PEG,相对分子质量M=800),西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三羟甲基丙烷(TMP)、三乙胺(TEA),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二月桂酸二丁基锡(DBTDL),上海化工原料公司试剂部;丁酮,汕头市达濠精细化学品有限公司;HDI三聚体,上海山聚化工有限公司;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相对分子质量M=800),广州市靖诚贸易有限公司。

1.2 实验过程1.2.1 A组分的合成在装有冷凝管、搅拌器、加热器的干燥三颈瓶中加入DMPA粉末和经脱水处理的PBA。

通冷凝水,开启搅拌,加热至40 ℃,缓慢滴入TDI,并加入催化剂(DBTDL),升温至70~80 ℃进行反应。

待-NCO含量达到理论值时,加入计量的BDO和TMP,反应过程中视体系粘度大小加入丁酮降粘。

待-NCO含量达到理论值时,降温至40 ℃,加入中和剂TEA ,搅拌15 min 后,降至室温,缓慢加入去离子水,乳化30 min 即得水性聚氨酯胶黏剂的多元醇组分。

每次实验投料均保持n (-NCO) /n (-OH)为0.90,实验所制备的全部样品固含量均始终保持30%(质量分数)左右。

1.2.2 B 组分的合成在装有冷凝管、搅拌器、加热器的干燥三颈瓶中预先加入HDI 三聚体,在强力搅拌下缓慢滴加PEG ,常温搅拌0.5 h 后,升温至80 ℃反应一段时间,用二正丁胺滴定法测定-NCO 含量,如达到理论值,终止反应即得到亲水改性的多异氰酸酯固化剂。

实验原理见图1:N N N OOONCOOCNOCNHOOO OOHHDI Trimer PEGN N N OOOCNOCNH N OOOH NN N N OOOCNOOOCNHydrophilic PolyisocyanateOOnn图1 亲水性多异氰酸酯固化剂的制备Fig.1 Preparation of hydrophilic polyisocyanate curing agent1.2.3 A 组分与B 组分的配制将上述合成的A 、B 组分按质量比100:5混合,手动搅拌均匀即得双组分水性聚氨酯胶黏剂乳液。

1.3 分析测试红外表征:使用Nicolet Avatar 360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进行测定。

核磁表征:使用Bruker 400核磁共振仪,以氘代二甲基亚砜(DMSO )为溶剂,四甲基硅烷(TMS )为内标进行1H-NMR 表征。

乳液粘度的测定:使用NDJ-1型旋转粘度计来测试乳液的粘度。

粘接强度的测定:粘接强度测试使用WDS-5型电子万能试验,根据GB/T7124—2008进行,被粘材料为有机玻璃片,粘接区域约为25 mm ×25 mm (以实际粘接面积为准),涂胶厚度约为0.5 mm 。

吸水率的测定:将配制好的WPU 胶黏剂乳液在已知重量的、洁净的玻璃表面上流延成膜,在室温下风干,再放入60 ℃烘箱中干燥至恒重,得到的重量减去玻璃片重量即得膜重m1。

将载膜玻片浸入蒸馏水中浸泡24 h后,取出用滤纸吸干表面水分,称重得湿膜重m2。

其吸水率按下式计算:吸水率=(m2- m1)/m1×100%。

-NCO含量的测定:按GB6743—86采用二正丁胺滴定分析-NCO含量。

离心稳定性的测定:在离心试管中加入10 mL的乳化产物,在3000 r/min的高速下离心旋转15 min时间,观察乳液分层情况。

表干时间测定:参照GB/T1728—1979指触法。

以手指触碰涂层表面,如无胶液粘在手上,则涂层表面干燥。

粘接强度测试:根据GB/T7124—2008进行,测试使用有机玻璃片,粘接区域约为25 mm×25 mm(以实际粘接面积为准)。

初始剥离强度测试:按GB/T2791—1995的方法进行测试。

试片采用PU薄片,其表面用丙酮拭净,两试片均涂胶后放入烘箱中(60~70 ℃)热处理8~10 min,将两粘接面互相叠合,用一定压力热压20 s,在室温放置30 min后,在拉力机以100 mm/min的拉伸速度测定,并记录破坏的形式。

最终剥离强度测试:同初始剥离强度测试,只是被粘材料经热压后,室温放置24 h 后测试。

2结果与讨论2.1 A组分的合成表征及影响因素2.1.1 红外光谱表征图2为WPU多元醇组分胶膜的红外光谱图。

从图2可以看出,在2275~2250c m-1处TDI所含的-NCO基团的特征吸收峰基本消失,而1534 cm-1处出现氨酯基中N-H和C-N单键的弯曲振动组合吸收峰,表明-NCO基团与羟基全部反应生成了氨基甲酸酯基;3335 cm-1处出现N-H的特征吸收峰和少量剩余的-OH基团的吸收峰;1732 cm-1处出现极强的酯羰基的特征吸收峰;2956 cm-1是饱和C-H的特征吸收峰;1126和1184 cm-1处为C-O单键的特征吸收峰。

红外光谱分析表明通过反应生成了聚酯型的聚氨酯结构。

4000350030002500200015001000500Wavenumbers(cm -1 )17321126图2 水性聚氨酯多元醇组分的FT-IR图Fig.2 FT-IR spectra of the film of polyol component of WPU2.1.2 核磁表征图3是所合成的聚酯型水性聚氨酯多元醇组分的1H-NMR谱图及各种质子的谱峰归属。

δ 4.2左右的峰表明反应生成了氨基甲酸酯键(-NHCOO)。

δ 4.01左右的峰表明酯基(-COO)的存在,说明所用低聚物多元醇为聚酯型。

δ7.0~7.5的峰对应TDI苯环的三个H的化学位移,δ 2.1左右的峰对应TDI甲基的3个H的化学位移,两者的峰面积比为1:0.94(如图3(b)所示),与理论值1:1接近。

通过1H-NMR谱图分析,证明PBA 与TDI反应生成了聚酯型聚氨酯。

7654321δ/ppmabcd efghdf NHCOCH 2CCH 2OCNHNHCOCH 3COO -N +H(CH 2CH 3)3hOOOCH 2CH 2CH 2CH 2OCCH 2CH 2CH 2CH 2COOOCH 2CH 2CH 2CH 2OHncbDMPA TDI PBAH 3Cage图3 水性聚氨酯多元醇组分的1H-NMR 图Fig.3 1H-NMR spectra of the film of polyol component of WPU2.1.3 DMPA 用量的影响合成水性聚氨酯,最关键之处在于主链上必须含有一定量的亲水基团,常见的方法即引入二羟甲基丙酸(DMPA )。

具有成本低,效果好,工业化生产上易控制的优点。

表1为DMPA 用量对WPU 多元醇组分的外观、粘度、稳定性以及固化后胶膜的耐水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随着DMPA 用量的增加,乳液逐渐由乳白色变为透明,同时粘度和稳定性增大,但却使固化后胶膜的耐水性下降。

原因是:1)DMPA 含有亲水基团,随着DMPA 用量的增加,分子链的亲水性增大,乳液的粒子数增多,粒径也随之减小,乳液的透明度增大[8];2)亲水基团含量增加,使双电层厚度增加,粒子之间相互排斥增大,所以乳液稳定性增大;3)随着亲水基团的增加,分子链之间斥力增大,电凝滞效应增强,位移阻力增大,粘度增大,同时乳液粒径的减小也使粘度增大;4)DMPA 用量增加,使分子链上的亲水基团增多,极性基团含量增大,容易与扩散进入的水形成氢键,使胶膜发生溶胀,从而降低聚氨酯胶黏剂的耐水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