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环境练习题

合集下载

大气环境监测习题与答案

大气环境监测习题与答案

大气环境监测习题与答案一、名词解释1.一次污染物:指直接排放到大气中的污染物。

2.二次污染物:指大气中的化学反应产物,如光化学氧化剂。

3.飘尘(或PM10):指大气中直径小于等于10微米的颗粒物。

4.富集(浓缩)采样法:一种通过增加污染物浓度来提高检测灵敏度的采样方法。

5.总悬浮颗粒物:指大气中悬浮在空气中的颗粒物总量。

6.可吸入颗粒物:指大气中直径小于等于10微米的颗粒物,能够进入人体呼吸道。

7.采样时间:指采样器采集样品的时间长度。

8.采样效率:指采样器采集样品的效率,即采集器中样品的浓度与环境中样品浓度的比值。

9.硫酸盐化速率:指SO2在大气中与水蒸气和氧气反应生成硫酸的速率。

10.光化学氧化剂:指大气中通过光化学反应产生的氧化剂,如O3和NO2.11.总氧化剂:指大气中所有氧化剂的总量。

12.总烃与非甲烷烃:指大气中所有烃类和除甲烷以外的其他烃类的总量。

二、问答题1.大气中的污染物以气态、液态和固态形态存在。

2.大气中污染物的分布具有时空变化的特点,通常在城市和工业区域浓度较高。

3.制订大气环境污染监测方案的程序包括确定监测目标、制定监测计划、选择监测方法和设备、确定监测点位和频次、采样和分析、数据处理和评价等步骤。

4.《环境监测技术规范》要求测定大气污染物的项目包括SO2、NOx、CO、O3、PM10和PM2.5等。

5.大气采样点的布设包括城市区域、工业区域、交通干线和背景区域等,主要适用于监测不同类型的污染源。

6.直接采样法适用于浓度较高的污染物,富集采样法适用于浓度较低的污染物。

提高溶液吸收法的富集效率可以通过增加采样时间、增加采样流量和改变吸收液的性质等方式。

7.吸收液的选择原则是具有较高的吸收能力和稳定性,并且不会与污染物反应生成其他化合物。

8.填充柱阻留法和滤料阻挡法的富集原理不同,填充柱阻留法是通过填充材料的孔隙来富集污染物,滤料阻挡法是通过滤料的孔隙来阻挡其他物质而富集污染物。

大气污染模拟练习题及答案

大气污染模拟练习题及答案

大气污染模拟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选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1、国家倡导环保驾驶,鼓励燃油机动车驾驶人在不影响道路通行且需停车( )以上的情况下熄灭发动机,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A、4分钟B、2分钟C、1分钟D、3分钟正确答案:D2、大气污染主要发生在 ( ) 。

A、热层B、对流层C、逸散层D、平流层正确答案:B3、国家逐步推行()交易,对重点大气污染物实行( )控制。

A、碳排放权浓度B、碳排放权总量C、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污权浓度D、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污权总量正确答案:D4、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尚未达到规定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的区域和国务院批准划定的酸雨控制区、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可以划定为( )控制区A、主要一氧化碳排放总量B、主要二氧化氮排放总量C、主要二氧化硫排放总量D、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正确答案:D5、建筑外架外侧密目网高度不低于( )。

A、1.5mB、1.2mC、2mD、2.5m正确答案:A6、城市人民政府可以划定并公布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并根据大气环境质量改善要求,逐步扩大高污染燃料禁燃区范围。

高污染燃料的目录由( )确定。

A、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B、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C、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D、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正确答案:D7、发芽马铃薯的主要致毒成分是 ( ) 。

A、亚麻苦苷B、苦杏仁苷C、龙葵素D、秋水仙碱正确答案:C8、( )不得在当地人民政府禁止的区域内露天烧烤食品或者为露天烧烤食品提供场地。

A、任何公民B、任何经营户C、任何单位和个人D、任何团体和个人正确答案:C9、( )对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实行总量控制A、县级政府B、市级政府C、省级政府D、国家正确答案:D10、水被誉为”生命之源” , 然而随着人类大量利用水 , 在我们的周围已经很难见到清清的水源。

水污染让我们失去了很多美丽的自然景观 , 污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还威胁到水生生物和人类的健康, ”水污染”威胁人类健康的典型代表事件就是( )?A、1930年 , 比利时的马斯河谷工业区发生的”马斯河谷烟雾事件”B、20世纪中叶 , 在日本发生的”痛痛病”和”水俣病”C、发生于1968年日本北九州市、爱知县一带的”爱知米糠油事件”D、发生于1986年前苏联基辅地区的”切尔诺贝利核污染事件”正确答案:B11、关于制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2.3 大气环境(受热过程)--习题+答案

2.3 大气环境(受热过程)--习题+答案

第二章第三节大气环境课时1 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课时作业2017年9月8日,在俄罗斯阿德勒上空,一架飞机与龙卷风狭路相逢,三条大小不一的风柱从天际垂到海面,飞机在极其危险的距离内躲过了这股自然之力,平安飞越该区域,成功着陆。

完成1~2题。

1.飞机与龙卷风狭路相逢时,飞机正位于地球大气层中的()A.对流层B.平流层C.电离层D.高层大气2.该飞机在下降过程中,周围大气整体温度变化正确的是()A.逐渐下降B.逐渐上升C.先上升后下降D.先下降后上升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高度、温度和气压的变化图”。

据此完成3~4题。

3.关于图中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是高度、温度和气压的变化B.随高度增加气温渐高,气压渐低C.距地面20千米处气压降为地面的一半D.对流层垂直方向上温度变化范围是-60~20℃4.关于图中①②层大气的正确叙述是()A.①层大气厚度随纬度增加而增厚B.②层因氧原子吸收紫外线而增温C.①层大气与人类关系最密切D.②层复杂的天气现象不利于飞行5.与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青藏高原的太阳辐射较强,但气温较低,其原因是()A.地形平坦,冬季风影响大B.湖泊多,调节气温能力强C.降水少,植被稀疏D.海拔高,空气稀薄下图甲为“某地短时间内不同天气状况下的气温日变化示意图”,图乙是“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关系示意图”。

完成下题。

6.阴天时气温日较差较小,是因为与晴天相比()A.②较大,④较小B.②较大,④较大C.③较大,⑥较小D.③较大,⑥较大读图,完成7~8题。

7.从大气垂直分层看,图示大气层是()A.低纬度的对流层B.中纬度的平流层C.高纬度的对流层D.低纬度的平流层8.该层大气()A.随高度增加,温度增幅变小B.能够大量吸收红外线长波辐射C.以水平运动为主,有利于飞机高空飞行D.受强烈的太阳辐射呈电离状态某学生2017年暑假去西藏旅游,发现许多有趣的、能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来解释的地理现象。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习题练习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习题练习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习题练习典型习题训练满分:100分用时:45分钟一、单选题:(每题4分,共56分)阅读下面四幅景观图,完成1~3题。

1.四种大气污染现象中,污染源是天然污染源的是()A.①B.②C.③D.④2.为减少图片④所示现象的发生,可采取的措施是()①改进能源消费结构②广泛利用煤炭资源③采纳消烟除尘技术④家庭尽量使用小蜂窝煤炉具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3.为减轻图片①所示硫氧化物的排放量,脱硫效率较低的方法是( )A.吸附法B.碱液吸取法C.氨吸取法D.石灰吸取法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进展,轿车越来越多地进入家庭。

回答4~5题。

4.家庭轿车的大量使用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A.在都市上空形成臭氧空泛B.大范畴的水体污染C.大规模的酸雨危害D.都市大气质量下降5.解决因大量使用家庭轿车产生的环境问题的措施可行的是( )①进展“绿色交通”②禁止家庭轿车的使用③进展以公共交通为主的都市交通体系④进展智能交通治理系统⑤提高汽车尾气排放标准⑥鼓舞“绿色出行”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⑥C.①③④⑤⑥D.①②④⑤⑥记者在云南昆明召开的2021年云南省××局局长会上获悉,云南受酸雨阻碍范畴、频率及强度明显减少,酸雨操纵区显现酸雨的都市、频率和强度也在逐年下降。

据此完成6~7题。

6.南方酸雨多的要紧缘故是()A.要紧消费的能源是石油B.有色冶金业发达C.酸性红壤广布D.环境自净能力最差7.南方某市有两家大型有色金属冶炼厂,近年来该市也多次发生酸雾事件,从都市进展的角度考虑,该市预备采取的一些措施中最合理的是( )A.对金属冶炼厂实行关停并转B.增加化学设备,通过化学手段排除废气中的SO2C.缩小工厂生产规模,操纵废气排放量D.在有色金属冶炼厂邻近办小硫酸厂,回收利用废气中的SO22021年3月11日厄瓜多尔通古拉瓦火山再次喷发,火山喷出大量浓烟、岩浆和火山灰,火山灰高度达到2千米。

高一地理大气环境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高一地理大气环境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高一地理大气环境练习题及答案解析大气环境的每一个因素几乎都可影响到人类。

下面是查字典地理网小编为您带来的高一地理大气环境练习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地理大气环境练习题一、单项选择下列各题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题后括号内1. 关于平流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故称平流层B.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C. 该层中的氧原子可大量汲取紫外线D. 天气现象困难多变2. 关于大气各层热量来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对流层热量主要来自地面辐射B. 平流层热量主要来自对流层顶C. 中间层热量主要来自太阳短波辐射D. 热层热量主要来自中间层顶3. 对流层大气中对太阳辐射起散射作用的主要是 [ ]A. 水汽和二氧化碳B. 云层和尘埃C. 臭氧D. 空气分子或微小尘埃4. 关于热力环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指空气的垂直运动B. 指空气的水平运动C. 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洁的形式D. 是凹凸纬度之间的大气环流总称5. 下列关于降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要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必定能形成降水B. 降水是指从大气中着陆到地面的液态水C. 只要空气中有足够的凝聚核便可以形成降水D. 降水包括雨、雪、冰雹等各种形式6. 下列地区多地形雨的是 [ ]A. 华北平原B. 印度乞拉朋齐C. 云贵高原D. 四川盆地7. 下列关于气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气团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B. 冬季影响我国的是极地大陆气团C. 气团一旦形成,其温度、湿度就不再改变D. 冷气团、暖气团是按其本身的肯定温度来划分的8. 下列现象反映了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的是 [ ]A. 对流层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B. 平流层大气中的臭氧削减C. 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D. 冬季多云的夜晚比晴朗的夜晚温煦9. 干洁空气中78%为氮、21%为氧,这说的是 [ ]A. 容积的百分比B. 质量的百分比C. 重量的百分比D. 浓度的百分比10. 城市上空的雾和低云比郊区多的缘由是 [ ]A. 城市排放二氧化碳使气温上升,气流上升B. 城市排放的二氧化碳等酸性气体多C. 城市工业和交通工具产生的尘埃多D. 城市运用冰柜和电冰箱使水汽增多11. 关于欧洲西部气候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冬季较温柔、夏季较凉快,降水安排较匀称是本区气候的主要特征B. 本区气候东西差异较大,气温的年温差越向东温差越小C. 本区北冰洋沿岸一带有极地气候分布D. 北大西洋暖流经过,对本区起到了增温加湿的作用12. 北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面积广阔的主要缘由之一是 [ ]A. 受赤道低气压带的影响B. 受墨西哥湾暖流的影响C. 受东北信风的影响D. 高大山系靠近西海岸,阻挡了太平洋气流深化内陆13. 一般认为,地球上原始大气的成分是 [ ]A. 氮和氧B. 二氧化碳、甲烷、氢、氨和水汽C. 氧和水汽D. 氧和二氧化硫14. 在亚欧大陆上发生低温、水灾、旱灾等气象灾难最为常见的地区是 [ ]A. 中亚内陆地区B. 东亚季风地区C. 青藏高原地区D. 西亚沙漠地区15.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是下列哪个城市气候的特点 [ ]A. 伦敦B. 长春C. 新加坡D. 上海16. 对我国夏季降水有重要意义的气团是 [ ]A. 热带海洋气团和极地海洋气团B. 赤道气团和极地海洋气团C. 热带海洋气团和赤道气团D. 热带海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17. 有关世界降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对流雨只分布在赤道地区B. 副热带在高压限制下,云雨难以形成C. 温带地区多锋面雨和气旋雨D. 极地少雨带多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18. 关于大气垂直分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闪电一般发生在平流层底B. 对飞机飞行有利的是对流层上部C. 随高度增加,气温递减的是对流层和中间层D. 南极的臭氧层空洞一般出现在中间层1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赤道地区多台风雨B. 面对海洋的山坡肯定多雨C. 山脉的背风坡肯定少雨D. 副热带大陆东岸多地形雨20. 亚欧大陆东部几乎被亚洲高压限制时 [ ]A. 去南极考察最相宜B. 天山的雪线上升到最高高度C. 恒河水位上涨D. 美国南部受飓风影响二、双项选择题下列各题选项中,有两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题后括号内2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太阳高度角愈大,太阳辐射愈强B. 云层愈厚,大气逆辐射愈强C. 地面反射率愈大,地面得到的热量愈多D. 云层愈薄,大气的反射愈强22. 下列风带中,气候潮湿的地区有 [ ]A. 信风带的大陆西岸B. 西风带的大陆西岸C. 季风区的大陆西岸D. 海陆风迎风海岸23. 下列大气成分所在的大气层及其作用是 [ ]A. 平流层的臭氧爱护地面上生物免受紫外线损害B. 对流层中的二氧化碳,对地面起保温作用C. 电离层中的氧原子全部汲取波长大于0.175微米的太阳紫外线D. 平流层中的水汽和杂质,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24. 关于大气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赤道低压带和极地高压带是热力缘由形成的B. 东风带内的风是寒冷潮湿的气流C. 副热带高压带的南侧是信风带D. 副极地低压带是气流上升地区25. 主要受气压带的季节移动而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 ]A. 温带季风气候B. 温带海洋性气候C. 地中海气候D. 热带草原气候26. 指出由快行冷锋形成的天气现象 [ ]A. 北京夏季的暴雨天气B. 江淮流域的梅雨天气C. 贵阳冬季的阴雨天气D. 北方冬春季的沙暴天气27. 关于等温线叙述,正确的是 [ ]A. 南半球的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B. 1月份,北半球大陆上的等温线向南凸出C. 7月份,北半球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北凸出D. 7月份,北半球大陆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凸出28. 当北半球副热带高压被切断时 [ ]A. 南半球正处于冬季B. 北大西洋上出现冰岛低压C. 南亚盛行西南季风D. 亚洲大陆受蒙古高压限制29. 关于我国旱涝灾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夏季风势力强,我国南涝北旱B. 夏季风势力弱,我国北涝南旱C. 夏季风势力强,我国南旱北涝D. 夏季风势力弱,我国南涝北旱30. 我国下列地区,受寒潮天气影响较小的地区是 [ ]A. 西北内陆地区B. 青藏高原C. 长江中下游平原D. 海南岛高一地理大气环境练习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A2. A3. D4. C5. D6. B7. B8. C9. A 10. C11. B 12. D 13. B 14. B 15. B 16. C 17. C 18. C 19. C20. A二、双项选择题21. AB 22. BD 23. AB 24. AD 25. CD 26. AD 27. AB 28. AC 29. CD30. BD。

大气环境监测习题与答案

大气环境监测习题与答案

一、名词解释1、一次污染物,2、二次污染物,3、飘尘(或PM10),4、富集(浓缩)采样法,5、总悬浮颗粒物,6、可吸入颗粒物,7、采样时间,8、采样效率,9、硫酸盐化速率 ,10、光化学氧化剂,11、总氧化剂 , 12 总烃与非甲烷烃二、问答题1.大气中的污染物以哪些形态存在?2.大气中污染物的分布有何特点?3.简要说明制订大气环境污染监测方案的程序.4.我国《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对大气污染物例行监测规定要求测定哪些项目?5.大气采样点的布设有哪几种?各主要适用情况?6.直接采样法和富集采样法各适用于什么情况?怎样提高溶液吸收法的富集效率?7、吸收液的选择原则是什么?8.填充柱阻留法和滤料阻挡法富集原理有什么不同?9.怎样用重量法测定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和飘尘?为提高测定准确度,应该注意控制哪些因素?10.简要说明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测定大气中NOx 的原理和测定过程,分析影响测定准确度的因素.11.说明非色散红外吸收CO 分析仪的基本组成部分及用于测定大气中CO 的原理.12.根据气相色谱分析流程,说明进行定量分析的原理和特点,怎样用该方法测定大气中的CO?13.什么是总氧化剂和光化学氧化剂?怎样测定它们的含量?14.怎样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大气中的总烃和非甲烷烃?分别测定它们有何意义?15.什么是硫酸盐化速率?简述其测定原理。

16.压电晶体振荡法和β射线吸收法测定飘尘的原理是什么? 17.为什么要进行降水监测?一般测定哪些项目?18.在烟道气监测中,怎样选择采样位置和确定采样点的数目? 19.重量法测定烟气含湿量的原理如何?怎样计算其体积百分含量? 20.烟尘中主要有害组分是什么?如何进行测定?三、计算题1、已知某采样点的温度为270℃,大气压力为100kPa。

现用溶液吸收法采样测定SO2的日平均浓度,每隔4h采样一次,共采集6 次,每次采30min,采样流量0.5L/min,将6 次采样的吸收液定容至50.0mL,取10.00mL 用分光光度法测知含SO22.5μg,求该采样点大气在标准状态下的SO2日平均浓度(以mg/m3和ppm表示)。

大气污染练习题与参考答案

大气污染练习题与参考答案

大气污染练习题与参考答案1、厂区绿化的环境保护主要作用是( )A、保护厂区B、吸收尘埃C、降低噪声D、净化水源答案:C2、防治大气污染,应当加强对燃煤、工业、机动车船、扬尘、农业等大气污染的( ),推行区域大气污染( ),对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氨等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实施( )。

A、综合防治联合防治协同控制B、协同控制综合防治联防联控C、综合防治联防联控协同控制D、协调控制综合防治联防联控答案:A3、生物多样性国际日是( )。

A、1212122022年5月22日B、1212122022年9月16日C、1212122022年9月18日D、1212122022年12月5日答案:A4、减少”白色污染”我们应该( ) 。

A、尽量使用塑料制品B、乱扔塑料垃圾C、多用难降解的塑料包装袋D、自觉地不用、少用难降解的塑料包装袋答案:D5、《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产生( )的,应当科学选址,设置合理的防护距离,并安装净化装置或者采取其他措施防止周围居民区受污染。

A、氮氧化物气体B、放射性气体C、含硫化物气体D、恶臭气体答案:D6、( )应当对自动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

A、环保部门B、重点排污单位C、自动监测设备厂家D、政府部门答案:B7、大、中城市人民政府应当制定规划,对饮食服务企业限期使用不包括( )。

A、自来水B、液化石油气C、天然气D、电答案:A8、《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的“夜间”指的( )。

A、晚10点到早晨6点B、晚12点到早晨7点C、晚10点到早晨7点D、晚12点到早晨6点答案:A9、一个字节的二进制位数是几位 ( ) 。

A、8位B、32位C、4位D、16位答案:A10、《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施工工地未设置硬质密闭围挡或者未采取覆盖、分段作业、择时施工、洒水抑尘、冲洗地面和车辆等有效防尘降尘措施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按照职责责令改正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拒不改正的,责令停工整治。

大气污染知识练习题(附参考答案)

大气污染知识练习题(附参考答案)

大气污染知识练习题(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每题1分,共60分)1、《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生产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的由( )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货值金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没收销毁无法达到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

A、乡镇以上B、县级以上C、市级以上D、省级以上正确答案:D2、国家逐步推行( )交易,对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实行()控制。

A、浓度碳排放权浓度B、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污权C、碳排放权总量D、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污权总量正确答案:D3、发展低碳经济对于现代化建设具有( )作用。

A、抑制B、阻碍C、推动D、延缓正确答案:C4、国家逐步推行( )交易,对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实行( )控制。

A、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污权浓度B、浓度碳排放权浓度C、碳排放权总量D、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污权总量正确答案:D5、施工车辆及机械设备尾气排放应符合国家及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要求,( ) 明令淘汰的施工设备、机具.A、依据现场情况使用B、可私自使用C、严禁使用D、无要求正确答案:C6、违反本法规定,以临时更换机动车污染控制装置等弄虚作假的方式通过机动车排放检验或者破坏机动车车载排放诊断系统的,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对机动车所有人处()的罚款。

A、两千元B、五百元C、一千元D、五千元正确答案:D7、以( )为主的能源结构是导致我国大气污染物排放负荷巨大的主要根源,也是造成采暖季区域灰霾的重要原因。

A、天然气B、石油C、生物质D、煤正确答案:D8、我国自然保护区区域内划分为( )。

A、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省级自然保护区B、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方级自然保护区C、科研保护区、国家公园、管理区、资源管理保护区D、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正确答案:D9、《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国家逐步推行( )交易,对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实行( ) 控制。

A、碳排放权浓度B、碳排放权总量C、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污权浓度D、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污权总量正确答案:D10、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是?( )A、多瑙河B、亚马逊河C、黄河D、尼罗河正确答案:C11、《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违反下列哪种行为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没收燃用高污染燃料的设施,组织拆除燃煤供热锅炉,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 )A、在禁燃区内新建、扩建燃用高污染燃料的设施B、未按照规定停止燃用高污染燃料C、在城市集中供热管网覆盖地区新建、扩建分散燃煤供热锅炉D、以上都将被处罚正确答案:D12、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发现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不依法履行职责的,有权向 ( )举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气环境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2010午10月25日印度尼西亚发生地震,并引发海啸;从10月25日到11月212日默拉皮火山(7°32′S,110°26′E)多次喷发,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几十万人离家避难。

据此完成1---2题。

1 .印度尼西亚发生火山、地震的主要原因是A.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B.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c.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D.印度尼西亚领土组成主要以岛屿为主2.火山喷发产生的火山灰云团对其覆盖地区影响是A.增强了大气反射作用,使气温增高B.减弱了大气反射作用,使气温降低C.增强了大气逆辐射,使昼夜温差变小D.减弱了大气逆辐射,使昼夜温差变小图1为某天气系统图,回答3、4题。

3.此时图中A.城市被高气压控制,天气晴朗 B.a地大风降温,并可能有降水C.c地刮西北风 D.b地雨过天晴4.图2中沿甲乙线所作的天气系统垂直剖面示意图正确的是图2为大气运动示意图,M线代表地球表面,据圈回答5--6题。

5.若图2表示热力环流,则A.丙处气压比甲处高 B.甲处气温比乙处高C.丙处气压比丁处低 D.甲处气温比丙处低6.若图2表示大气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则A.③气流比较湿润B.④气流容易形成对流雨C.甲气压带少降水 D.乙处纬度比甲处低下图是沿某一理想大陆45°N所作的剖面示意图,回答7~8题。

7.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各地气温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1月均温③地大于②④两地B.7月均温③地小于②④两地C.②④两地的气温日较差大于③地D.②④两地的气温年较差小于③8.若图中M、N表示近地面的等压面,则该季节盛行风向,正确的是A.②吹向① B.④吹向⑤ C.⑤吹向④ D.④吹向②图4中a 、b 、c 为等值线,且数值a>b>c 。

读图,回答第9题。

9.下列有关图4的说法正确的是A .若图4为等温线图,等温线弯曲为地形所致,则该处是山脊B .若图4为等高线图,则B 处气压比C 处低C .若图4为等压线图,则该地天气晴朗,A 点吹偏北风D .若图4为低空等压面图,则该处垂直气流为上升气流图5同一地点不同天气状况的昼夜温度变化图,图6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读图,回答10--11题。

10.由图5和图6可知A.a 曲线表示昼阴夜晴,b 曲线表示昼晴夜阴B.a 曲线表示冷锋过境,b 曲线表示暖锋过境C.a 曲线表示的昼夜温差小,主要是受到①③的影响D.b 曲线表示的昼夜温差大,主要是受到②④的影响11.人类通过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可以使图6中变化相对明显的是 A .①增强 B .②增强 C .③减弱 D .④减弱 下图为我国某地局部降水(雪)分布图。

读图,完成l2--13题。

图6图5 图412.导致图中雨雪分界线在甲、乙两处发生弯曲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 B.人气环流 C.地形 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13.下列对甲、乙两地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有①甲地中雨,乙地中雪:②甲地小雪,乙地小雨:③甲、乙两地风向均为偏北风,乙地风力较强:④甲、乙曲地风向均为偏南风,甲地风力较强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图8中河流都是北岸冲刷严重。

读图,回答第14题。

14.图8中图8A. 甲位于南半球,河流汇入湖泊B. 乙位于北半球,气候显著特征是雨热同期C. 当丙图中湖面面积达一年中最大值时,丙地盛行西北风D. 甲地位于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15.云贵高原在冬季常出现下图所示天气系统,从图中可知A.右图中剖面是东西向B.昆明冬季多晴朗温暖天气C.云贵高原地势自东北向西南倾斜D.昆明与贵阳冬半年均以冷湿天气为主表是我国某城市2月4日至7日的天气情况。

(白天最高气温和夜间最低气温,单位:℃)据此回答日期2月4日2月5日2月6日2月7日天气多云雨夹雪阴转多云晴气温3—3 2—1 0—7 0—616.此表反映了“雪后寒”现象,“雪后寒”的主要原因是()①“雪后”受冷气团控制②“雪后”太阳辐射明显减弱③积雪的反射作用使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少④“雪后”积雪融化要放出热量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17.2月7日,影响该市的天气系统可能是()A.高压 B.低压 C.冷锋 D.暖锋读某热带风暴的中心移动路径图(图10,其影响的范围是从中心至外围250km),完成18-19题。

30º161323.5º图1018.9月19日2时,受该热带风暴影响的大陆省份有A.台湾省、福建省、浙江省、安徽省、B.浙江省、江西省、福建省、安徽省C.浙江省、安徽省、江西省、广东省D.浙江省、安徽省、广东省、福建省19.9月20日4时,杭州市吹A.西北风B.东南风C.西南风D.东北风读图11“某区域等压线图(单位:百帕)”,回答20、21题。

20.关于图中A 、B 两处等压线数值的说法,正确的是①A 处的数值为1004 ②A 处的数值为1012 ③B 处的数值小于1020 ④B 处的数值大于1020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 21、关于C 、D 两地风向正确的是A .C 地常年盛行东南风B .C 地在图示季节吹西北风 C .D 地在图示季节吹西南风 D .D 地常年盛行东北风图12为我国某城市的近地面气压与气温分布图。

读图,回答22--23题。

22.该城市当前的天气不可能...是 A .暴雨 B .寒潮 C .沙尘 D .大雪 23.下列有关该城市未来几天天气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①风力增强 ②气温降低 ③气温日较差变大 ④气压降低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②④读气候资料图,回答24--25题。

图12图1124. 图中①气候类型为A. 温带季风气候B. 地中海气候C. 亚热带季风气候D. 温带大陆性气候 25. 关于三种气候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气候类型受气压带、风带的交替控制 B. ②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大陆东岸 C. ③气候类型最适合发展商品谷物农业 D. ①、②、③气候类型夏季均为高温少雨图14表示某年某月6~15日浙江沿海某地与同纬度内陆某地的日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和降水量比较示意图。

回答26-27题。

2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位于沿海,乙地位于内陆B.该时段内,甲地气温日较差都大于乙地C.该时段内,甲地降水总量大于乙地D.该时段内,甲地日最低气温变化幅度大于乙地 27.关于乙地13日天气的描述,最可能的是A.阴有小雨B.多云转阴C.大雨D.中雨夹雪读下图,回答28~29题。

图142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谷地B.山顶气温日变化最小C.山顶冬季日温差大于夏季日温差D.山谷冬季日温差大于夏季日温差29.导致一天中最低温出现在山谷的主要原因是( )A.山谷地形闭塞,降温快B.夜间吹谷风,谷地散热快C.夜间吹山风,冷空气沿山坡下沉集聚在谷地D.谷地多夜雨,降温快下图是空间上气温为3°C的某等温面上等高线分布图,读后回答30题。

30.从热力环流原理看图示近地面:A.①为海洋④陆地 B.①为谷地④为山地C.①郊区④为城区 D.①为陆地④为海洋非选择题31.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最新修编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给北京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定位“宜居城市”。

所谓“宜居城市”,就是要让人们能在这个城市安居乐业,享受健康、便利、高品质的都市生活。

1800万是北京的宜居人口.材料二:北京晨报2010年10月7日报道:今后新建公共建筑在设计和施工时,有望强制要求产权单位在屋顶、墙体实施配套绿化工程,向“空中”要绿地。

材料三:图20为城市热岛效应示意图(1)“宜居人口”最接近()A.环境承载力 B.人口合理容量 C.最高人口 D.最低人口( 2 ) 描述图中气温曲线的分布特点。

(3)结合图示资料,并运用“热力环流”原理在图中线段上绘制箭头以表示气流方向。

(4)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分析屋顶绿化对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意义。

(5)为了减少工业污染对城市的影响,计划将钢铁厂从甲处搬迁到乙处,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是否合理?试说明理由。

32.根据昆明和贵阳的气候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气温年较差、日较差比较表年较差(℃)日较差(℃)年平均1月4月7月10月昆明12.1 11.1 13.9 14.8 7.2 8.8 贵阳19.1 8.0 6.9 9.3 8.0 7.5材料二降水量、降水日数及相对湿度比较表11—4月5—10月降水量(mm)降水日数(天)相对湿度(%)降水量(mm)降水日数(天)相对湿度(%)昆明116.3 31.0 66 918.1 103.6 79贵阳278.5 80.9 77 849.8 95.0 76 (1)根据资料一,比较昆明和贵阳气温年较差、日较差的差异。

(2)冬春季节,昆明和贵阳的气温日较差之间的差异较夏秋季节明显。

请根据气温日较差与降水量和降水日数的关系,分析其形成原因。

13.(2011·威海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26分)材料1:青藏高原一直是一个神秘的地方,如今科学家惊奇地发现这个世界最年轻的高原竟然以每年7~30毫米的速度整体向北和向东方向移动。

这种推移变化量很小,属于毫米级的。

下图表示青藏高原移动的主要原因。

材料2:青藏高原地形与地壳厚度示意图。

(1)材料1图中板块a是__________板块和材料2图中________(A或B)处的板块一致。

(4分)(2)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最显著的地质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主要自然资源有__________________。

(8分)(3)根据喜马拉雅山脉岩层中发现有海洋生物化石,可以确定该地有________(岩石)。

(2分)(4)据研究,喜马拉雅山现在仍在“长高”,这说明()(2分)A.喜马拉雅山的形成,内力作用占主导地位B.喜马拉雅山的形成,外力作用占主导地位C.喜马拉雅山的形成,内外力共同作用,不分主次D.以上说法都不对(5)珠穆朗玛峰顶部酷似尖尖的金字塔,形成这种山峰外形的主要地质作用是()(2分)A.板块碰撞B.冰川作用C.流水作用D.风力作用(6)根据材料1图示,从地壳运动方面分析青藏高原移动的主要原因。

(4分)(7)从材料2图中,可以看出地壳厚度与地势呈现怎样的关系?(4分)解析:第(1)题,材料1图中a为印度洋板块,b为亚欧板块;材料2图中A为亚欧板块,B为印度洋板块。

第(2)题,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以流水的强烈侵蚀作用为主,落差大,水能资源、地势资源、太阳能资源、森林资源及生物资源丰富。

第(3)题,沉积岩岩层中含有化石。

第(4)题,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是地壳运动的结果,内力作用占主导地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