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中考模拟试题(六)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年中考模拟语文试题一、积累运用(共16分)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2题。

小说中许多生动鲜活的形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在生活重压下,苦得像一个木偶人的中年闰土;因为被忽视而露出鄙夷神色的杨二嫂;在游船上认出衣衫褴褛卖牡蛎的于勒后,脸色煞白、语无轮次的菲利普先生;中举后欣喜若狂以致摔倒不省人事的范进;思贤如渴,亲自前往拜谒诸葛亮的刘备。

正是小说中形形色色的人物,让我们认识了人性的复杂。

1.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lán shà yèB.jiān shà jiéC.lán shǎ jiéD.jiān shǎ yè2.上面文段中画线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3分)()A.鄙夷B.语无轮次C. 不省人事D.思贤如渴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极目远眺,连绵的群山鳞次栉比,气势磅礴,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B.为了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的顺利推进,广大领导干部深入基层,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工作,真是无所不为。

C.川流不息的汉江水滚滚而来,汇集于丹江口水库,又经南水北调线渠道缓缓北上,润泽了干渴的北方。

D.5月1日,济南泉城公园全新开放,从湖上纵目四望,长堤拂柳,碧波荡漾,美不胜收。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学生睡眠不足,就会严重降低学习效率和思考状态。

B.对于这座纪念馆是否收门票的问题,有关部门出面予以否认。

C.在沿河风光带慢跑,能使人看到清澈的河水、青青的垂柳。

D.经过事实教育,全体医务人员对继承祖国医学遗产的问题有了正确认识。

5.剪纸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九年级三班开展“走近非遗文化——剪纸”的语文实践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共4分)(1)任务一:根据下面的材料,从四个方面概括剪纸的特点。

(2分)剪纸是一种非常普及的民间艺术,在我国流传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深受人民喜爱。

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附带参考答案

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附带参考答案

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附带参考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注意:本试卷共23题。

2.请将所有答案用黑色钢笔或水笔做在答卷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则不予计分。

一、古诗文(35分)(一)默写与运用(13分)1.了却君王天下事,。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2.复行数十步,。

(《桃花源记》)3. ,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鱼我所欲也》)4.小明在演讲中引用《<论语>十二章》里的“,”来闸释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5-10题(22分)【甲】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论语·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乙】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丙】吕文懿勤学,至老不倦。

居秘阁①,图书左右,有得即识之,手录口诵,自晨至昃②不辍。

暮归,少暇,即为门人诵解书史。

退则吾伊③声复达于外,盖寝不移时④而起。

所修《宋元通鉴续编》,义例⑤精甚,有先儒所未到者。

书成,须发殆白。

[注释]①秘阁:古代宫中收藏珍贵图书之处。

②昃(zè):指日西斜。

③吾伊:伊吾,咿吾。

读书声。

④不移时:不一会儿。

⑤义例:明义理的事例。

5.乙文作者,他是(朝代)文学家。

(2分)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4分)(1)穷冬烈风()(2)有得即识之()7.用现代汉语翻译乙文中的画线句。

2019年株洲中考语文模拟考试(六)(含答案卡 答案)

2019年株洲中考语文模拟考试(六)(含答案卡  答案)

绝密★启用前姓 名准考证号2019年株洲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 卷(五)时量:120分钟 满分:l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按要求在答题卡上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座位号。

2、答题时,切记答案要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

3、认真细致,审清题意,书写整洁美观,祝你成功。

一、积累与运用(共29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8分)1.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 )A.贮. (zh ù) 蓄 称.(ch èng)职 群蚁排衙(y á) 迥(ji ǒng)乎不同 B 阻遏.(è) 寒噤.(j ìn) 襁.(qi ǎng)褓 强聒.(gu ō )不舍 C.荇.(x ìng)藻 蓬蒿(h āo) 璀. (cu ī) 璨 忍俊不禁.( j ìn ) D.倒坍.(t ān) 荣膺.(y īn) 干涸.( g ù ) 睡眼惺忪(x īngs ōng) 2.选出下列词语书写全对的一项是 ( ) A.暄嚷 拮据 恪尽职守 巧妙绝伦 B.旁鹜 励志 鳞次栉比 张皇失措 C.矫健 赝品 重蹈复辙 脑羞成怒 D.商酌 遗骸 无与伦比 毋庸置疑 3.下列文句的空缺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 ①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 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

②周瑜之所以被诸葛亮“气死”,归根到底在于周瑜气量狭小,不肯 。

③城管部门要增强城市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切实 好城市管理工作的重要职责。

④桂林作为中国旅游城市,以其 的人文景观和绚丽的自然风光吸引着国内 外的游客。

A .瞥见 甘拜下风 履行 丰富B .瞧见 惟命是从 奉行 丰富C .瞧见 甘拜下风 奉行 丰厚D .瞥见 惟命是从 履行 丰厚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 A .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是能否让学生快乐成长的关键。

山东省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六)及答案

山东省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六)及答案

山东省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六)一、积累运用(2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诘.难(jié)校.对(jiào)侦缉.(jí)锲.而不舍(qiè)B.狭隘.(ài)漩.涡(xuàn)豢.养(huàn)锋芒毕露.(lù)C.竹篾.(miè)鲜腴.(yú)蠕.动(rú)强.词夺理(qiǎng)D.绯.红(fēi)秀颀.(qí)盘桓.(huán)伤痕累.累(léi)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化妆屹立形消骨立大相径庭B.云霄缄默惊慌失措因地治宜C.取谛旁鹜人情世故振聋发聘D.旌旗要诀雕梁画栋千钧一发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滨海夜市蓬勃兴起,特色小吃,手工艺品,街头艺术……各种摊位摩肩接踵....,一派生机勃勃景象。

B.连云港籍作家徐则臣的长篇小说《北上》阔大开展,气韵沉雄,讲述了京杭大运河上几个家族间风云变幻....的百年秘史,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

C.在青山绿水间浮光掠影,在名篇佳作中流连忘返....,都能让我们领悟美的真谛。

D.老师夸赞李明写的文章旁征博引,展现了他丰富的阅读量,李明谦虚地表示这些征引不过是妙手偶得....。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用"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形容村中人和平恬静的生活,这里"黄发"指老人,"垂髫"指小孩。

B.印度诗人泰戈尔曾获诺贝尔文学奖。

他创作的散文诗《金色花》,真实地模仿了儿童的口吻和心理,语言活泼、口语化。

C.《左传》又称《左氏春秋》,儒家经典之一,是中国古代的史学和文学名著。

D.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作家、社会活动家,茅盾是他的笔名,小说代表作有《白杨礼赞》《子夜》《林家铺子》等。

中考语文模拟测试卷(六)及答案解析

中考语文模拟测试卷(六)及答案解析

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 2B 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积累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国人的期待中,国产大型客机 C919 圆满完成了第一趟蓝天首飞之旅。

B .最近,来自“一带一路”沿线 20 个国家的在华留学生,评选出中国“新四大发明”:高铁、网购、支付宝和共享单车。

C .据统计,我国现有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左右,传统剧目数以万计。

D .学校开展与策划的“经典诵读”活动,有助于更多同学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贸然筵席引申义丰功伟绩B .遵循压榨金钢钻心无旁鹜C .端祥逞能混合物鸠占雀巢D .萧索制裁侯车室形销骨立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河中石兽》的作者是蒲松龄,字晓岚,明代文学家。

他所创作的《阅微草堂笔记》是一部文言短篇志怪小说。

B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C .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

苏轼评价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D .《昆虫记》的作者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该书被誉为“昆虫的史诗”。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美国军舰擅自闯入中国海域,我方对其识别查证,并予以警告驱离。

B .钙质可从食物中摄取,只有人们注重食物的合理搭配,就能获得相应的钙质。

C.语文学习现状有喜也有忧,努力学习,就会取得可喜的成绩。

2024年陕西省渭南市某地区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年陕西省渭南市某地区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年陕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

全卷总分12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学校、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3.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和运用(共7小题,计24分)华夏文明,源远流长。

陕西作为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之一,这里文物古迹众多,文化底蕴深厚,是华夏儿女共同的精神家园。

学校文学社将开展以“坚定文化自信传承文化基因”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一起参加。

【三秦文化一脉相承】中华民族在沃野千里的关中八百里秦川、沟壑纵横的陕北黄土高原、水草丰茂的陕南鱼米之乡,谱写了底蕴深厚、根深叶茂的三秦文化。

下面是小秦准备给校文学社投递的一篇文稿中的部分内容,请你帮他修改其中的错误。

“秦中自古帝王州”,陕西曾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核心区域,多个朝代在此相继建都。

中华文明顶盛时期的周、秦、汉、唐都是在三秦大地拉开序幕并书写了辉煌的历史。

巍峨的大秦岭、奔腾的黄河水、静穆的黄帝陵、雄伟的兵马俑、厚重的古城墙、悠远的古丝路……一山一水一陵一俑一城一路,章显了陕西作为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的厚重历史和独特的自然人文禀赋。

独特地道的风味、匠心独运的技艺、悠远亲切的乡音、怎么称道都不为过的文化古迹,一字一词皆有故事,一砖一瓦饱蘸深情——它们是三秦文化的“活化石”,是我们每一个人心中的乡愁与记忆。

1.有两个词语的读音小秦没有读准确,请你帮他指出正确的读音。

(2分)(1)“巍峨”应读为______ (2)“静穆”应读为______2.这篇文稿中有两个词语书写错误,请你帮小秦改正。

(2分)(1)“顶盛”应写为______ (2)“章显”应写为______【传统文化绵延不息】诗词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表,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魅力,它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是文化创新创造的宝贵资源。

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人教版中考模拟习题及解析

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人教版中考模拟习题及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语文中考模拟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默写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

(任选其中两句)①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②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③兄女曰:“_________________。

”公大笑乐。

(刘义庆《咏雪》)1.(2)请选择《峨眉山月歌》或《夜上受降城闻笛》中的一首,默写全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随君直到夜郎西, ②枯藤老树昏鸦, ③未若柳絮因风起【解析】(1)注意“君”“藤”“絮”的正确书写。

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解析】(2)注意“烽”“霜”“芦管”的正确书写。

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2.(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2)对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3)下列句子中画线词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4)下列对两篇选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5)翻译下列句子。

予观巨鱼枯涸在旁,不得其所,而群小鱼游戏乎浅狭之间,有若自足焉。

2.(6)对下列文言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 予偃息/其上潜形于毫芒/循漪沿岸/渺然有江潮千里之想B. 予偃息/其上潜形于毫芒/循漪沿岸渺然/有江潮千里之想C. 予偃息其上/潜形于毫芒循漪/沿岸渺然/有江潮千里之想D. 予偃息其上/潜形于毫芒/循漪沿岸/渺然有江潮千里之想【答案】D【解析】(1)通读句子可知,“偃息”与“其上”之间省略了“于”,且该句为状语后置句,正确语序为“予(于)其上偃息”,句式结构完整,应在“上”后断开,排除A、B两项;根据注释可知“潜形于毫芒”句意完整,其后应断开,故排除C项。

初三模拟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初三模拟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初三模拟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应和(hè)急躁(zào)B. 挣脱(zhèng)锁链(liàn)C. 狡黠(xiá)风靡(mǐ)D. 恣睢(suī)披露(lù)2.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这场比赛,选手们你争我抢,竞争非常激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中考模拟试题(六)含答案初中语文中考模拟试题(六)(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16分,每小题2分)1、下面各组词语的字形及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揣.摩(chuǎi)蓦.然(mù)轩.然大波(xuān)大气磅礴.(bò)B.魁梧.(wú)污秽.(huì)荒谬.绝伦(miù)提纲挈.领(qiè)C.濒.临(bīng)栈.桥(zhàn)拈.轻怕重(niān)蜂涌.而至(yǒng)D.惬.意(qiè)亢.奋(kàng)同仇敌忾.(qì)繁华嫩.叶(nèn)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遍稽群藉睡眼惺松中流抵柱周道如砥B、记忆犹新断壁残垣随声附和夜郎自大C、出乖露丑不屑置辩芸芸众生鞠躬尽粹D、味同嚼腊君子固穷鳞次桎比心弛神往3.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学而不厌.(满足)众妙.毕备(妙处)先.天下之忧(在……之前)B.胡不见.我与王(引见)横柯上.蔽(在上面)闻.寡人之耳者(听到)C.前人之述备.矣(详尽)翼然临.于泉上(面临)欲穷.其林(走到尽头)D.曳.屋许许声(摇曳)遂.逐齐师(于是)生于.忧患(在)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中考复习阶段,有些同学天天开夜车,搞得白天上课精神不好,这样就像缘木求鱼....一样,效果是不会好的。

B、为贫困地区所捐的衣物,已把仓库堆满了,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C、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回觉得开卷有益....。

D、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人类这种玩火自焚....的行为如不停止,将自毁自己的生存空间。

5、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A、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和管理。

B、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峰顶。

C、该市有人不择手段仿造伪劣产品,对这种坑害顾客骗取钱财的不法行为,应给予严厉打击。

D、马教授领导的科研组研制出能燃用各种劣质煤并具有节煤作用的劣质煤稳燃器,为节能作出了贡献。

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A.团风县林家大湾及相邻村湾,是片神奇的土地,孕育了革命家林育南、林育英、地质学家李四光、文学家秦兆阳等一代志士仁人。

B.在“爆竹声声辞旧岁,梅花朵朵迎新春”的节日里,“嗵——啪——”的礼炮声不绝于耳。

C.“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妈妈坚定地说:“那么贵重的东西怎么能够随便送人呢?要不我和你一起去!”D.我在天空垂钓,钓一池晶莹剔透的繁星,我在自然垂钓,钓几缕怡神养性的空灵,我在书海垂钓,钓些许开启混沌的真谛,我在尘世垂钓,钓几多感人肺腑的真情。

7.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句是( )A.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夕绿绿的,B,毒花花的太阳把手和脊背都要晒犁。

C.他的面孔黄里带臼,瘦得叫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

D.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步。

8、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醉翁亭记》以"醉""乐"二字提挈全篇,表达了作者与民间同乐的思想。

B、《紫藤萝瀑布》是一篇构思精巧、情景交融又富有哲理的散文,题目中"瀑布"一词,用比喻手法既描写出紫藤盛开的壮观,又暗示生命长河的伟大。

C、奥楚蔑洛夫是苏联作家契诃夫所著《变色龙》中的主人公,这篇小说紧扣"变"字,刻画了沙皇忠实走狗的丑恶嘴脸,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腐朽。

D、千古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了作者乐观豁达的胸襟和对友人的真挚情谊。

二、(10分,每小题2分)阅读《故乡》中的一段文字,完成9-13题。

这来的便是闰土。

①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②上的闰土了。

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紫色的圆脸,已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

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阿!闰土哥,——你来了?……”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加旋,吐不出口外去。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

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分明的叫道:“老爷!……”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我也说不出话。

……“老太太,信是早收到了。

我实在喜欢的了不得,知道老爷回来……”闰土说。

“阿,你怎的这样客气起来。

你们先前不是哥弟称呼么?还是照旧:迅哥儿。

”母亲高兴的说。

“阿呀,老太太真是……这成什么规矩。

那时是孩子,不懂事……”闰土说着,又叫水生上来打拱,那孩子却害羞,紧紧的只贴在他背后。

……我问问他的情况。

他只是摇头。

“非常难。

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又坏。

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他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

他大约只是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沉默了片时,便拿起烟管来默默地吸烟了。

……他出去了;母亲和我都叹息他的景况: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

9.本段中①②两处应该填入的恰当词语是()A.当然追忆B.虽然记忆C.果然记忆D.虽然回忆10.闰土见到了“我”时为什么不叫“迅哥儿”,而称“我”为“老爷”?分析确切的一项是()A.因为他十分尊敬“我”B.因为他非常害怕“我”C.因为他很懂礼貌D.因为他有封建等级观念11.他“仿佛石像一般”表现了闰土()A.生性沉默寡言B.苦难生活磨炼得人意志坚强C.农村人见不惯生人D.生活磨难使人变得麻木12.下面对“非常难。

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一段文字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A.“非常难”指的是孩子多,总是吃不够。

B.“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表明战乱频繁,兵匪骚扰,给百姓带来了深重灾难。

C.“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表明苛税繁多,百姓苦不堪言。

D.“不去卖,又只能烂掉……”表明生活困苦,又找不到别的出路。

13.对闰土叙说生活景况的一段语言描写的分析,不正确的是哪一项?()A“非常难”是总括。

人物只用三个字简短概括景况,表明人物对生活感到苦不堪言。

B.闰土的景况如下:多子女的负担、兵匪祸害、苛捐杂税、歉收闹饥荒、受乡绅欺压……C.从闰土的叙说中可见造成农民困苦的根本原因是:盲目生育的观念;反动政府的欺压;生产技术落后带来的产量低下;城乡距离遥远造成的商品经济落后。

D.四处省略句既表明闰土的苦楚多得不知从何谈起,也表现了闰土悲叹没活路却又不知怎么办的迷茫。

三、(10分,每小题2分)阅读《苏州园林》中的一段文字,完成14-18题。

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

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

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

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

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14.这段话正确的层次划分应为()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⑥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15.这段话说明中穿插的表达方式是()A.记叙和描写B.描写和议论C.描写和抒情D议论和抒情16.这段话中使用的说明方法有()A.下定义打比方举例子 B.打比方分类别作比较C.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D.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17.对文中“中国的审美观”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画面切忌呆板单调B.讲究色彩的绚丽C.画面要求热烈奔放D.讲究结构严谨18、下边的楹联中哪几联写出了这段文字中所说的“画意”?()①满地绿阴飞燕子一帘晴雪卷梅花(网师园看松读画轩)②客到烹茶旅会权当东道灯悬待日邮亭远映胥江(横塘古驿)③四壁荷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山(拙政园荷风四面亭)④卧石听涛满衫松色开门看雨一片蕉声(耦园城曲草堂)⑤甲兵富于胸中一代功名高宋室忧乐关乎天下千秋俎豆重苏台(天平山范公祠)A ①②⑤B ②③⑤C ①③④D ①②④四、(6分,每小题2分)阅读《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中的一段文字,完成19-21题。

①“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

事实上,若是某种数学问题的话,说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是对的。

麻烦的是,生活中大部分事物并不像某种数学问题那样。

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

由于情况的变化,原来行之有效的方法,到了现在往往不灵了。

正因为如此,如果你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

因此,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

②然而,寻求第二种答案,或是解决问题的其他路径和新的方法,有赖于创造性的思维。

那么,创造性的思维又有哪些必需的要素呢?③有人是这样回答的:“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从古代史到现代技术,从数学到插花,不精通各种知识就一事无成。

因为这些知识随时都可能进行组合,形成新的创意。

这种情况可能出现在六分钟之后,也可能在六个月之后,六年之后。

但当事人坚信它一定会出现。

”④我对此完全赞同。

知识是形成新创意的素材。

但这并不是说,光凭知识就能拥有创造性。

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

创造性的思维,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⑤这方面的典型代表,首推约翰·古登堡。

他将原来毫不相关的两种机械——葡萄压榨机和硬币打制器组合起来,开发了一种新机械。

因为葡萄压榨机用来从葡萄中榨出汁,所以它在大面积上均等加力。

而硬币打制器的功能则是在金币之类的小平面上打出印花来。

有一天,古登堡半开玩笑地自言自语道:“是不是可以在几个硬币打制器上加上葡萄压榨机的压力,使之在纸上打印出印花来呢?”由此发明了印刷机和排版术。

⑥另一个例子是罗兰·布歇内尔。

1971年的一天,布歇内尔边看电视边这么想:“光看太没意思了。

把电视接收器作为试验对象,看它产生什么反应。

”此后不久,他就发明了交互式的乒乓球电子游戏,从此开始了游戏机的革命。

19、选文第三自然段中的“这种情况”指的是()A 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