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故事,论孝道”活动设计方案
小学“懂礼仪行孝道知感恩”讲故事比赛活动方案

小学“懂礼仪行孝道知感恩”讲故事比赛活动方案如下:一、活动概述本次活动旨在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培养小学生的礼仪意识、孝道情感和感恩之心,促进他们的综合素质提升。
故事是孩子们认识、思考和学习的重要途径,通过讲故事比赛,将激励孩子们用心聆听、体会故事中的道理,进而将其融入日常生活中,用行动展现出来。
二、活动流程1. 报名阶段:学生们可以自愿参加比赛,每位学生或团队提交一则自编或改编的讲故事作品。
2. 初赛环节:评委会将对初赛作品进行评选,选出优秀作品进入决赛。
3. 决赛环节:决赛现场举办,学生们可进行现场讲故事,评委会将评选出各个奖项。
4. 颁奖仪式:表彰获奖学生,并邀请家长参加,共同见证孩子们的成长。
三、评选标准1. 故事情节:结构清晰,引人入胜,情节跌宕起伏,引发观众共鸣。
2. 语言表达:用词准确、生动,表达情感丰富,声音清晰、抑扬顿挫。
3. 主题表达:深刻体现礼仪、孝道、感恩理念,能够让听众领悟其中的道理。
4. 总体效果:整体表现综合评价,包括表现力、台风、沟通能力等综合素质。
四、奖项设置1. 一等奖:1名2. 二等奖:2名3. 三等奖:3名4. 优秀奖:若干名5. 最佳表现奖:1名五、活动宗旨通过此次讲故事比赛活动,希望引导小学生明白礼仪的重要性,了解孝道的深刻内涵,感恩父母、师长、亲友的恩情,从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健康的心灵,展现阳光向上的精神风貌。
愿每位参与活动的孩子,都能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感受成长的快乐,汲取道德的力量,做一位懂礼仪、行孝道、知感恩的小小先行者。
六、活动实施为便于组织和管理,活动实施期间要做到统一的组织、统一的宣传、统一的安排,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同时,要尊重每位学生的创作和表演特点,鼓励他们在活动中展现自我,感受成长的喜悦。
七、总结通过“懂礼仪行孝道知感恩”讲故事比赛活动,希望能够在小学生心中播种美好的种子,开启他们的道德修养之旅,引领他们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孝道文化讲座策划书3篇

孝道文化讲座策划书3篇篇一孝道文化讲座策划书一、活动主题“弘扬孝道文化,传承中华美德”二、活动目的1. 弘扬孝道文化,传承中华美德,提高人们对孝道的认识和理解。
2. 增强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促进家庭和睦。
3. 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三、活动时间[具体时间]四、活动地点[具体地点]五、活动主体[具体参与人员]六、活动流程1. 开场致辞:主持人介绍活动背景和目的,欢迎嘉宾和参与者。
2. 主题演讲:邀请专家学者或文化名人进行孝道文化主题演讲,阐述孝道的内涵、重要性以及如何践行孝道。
3. 孝道故事分享:邀请一些践行孝道的典型人物或家庭成员分享他们的故事,通过真实的案例引发人们的共鸣和思考。
4. 互动环节:设置互动环节,如孝道知识问答、小组讨论等,加强参与者对孝道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5. 文化体验:安排传统文化表演、书法、绘画等活动,让参与者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7. 活动结束:合影留念,活动结束。
七、活动宣传1. 制作海报:设计制作活动海报,张贴在社区、学校、公共场所等显眼位置。
2. 发布通知:通过社区公告栏、学校通知、社交媒体等渠道发布活动通知,吸引更多人参与。
3. 邀请嘉宾: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文化名人作为活动嘉宾,提高活动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4. 媒体报道:联系当地媒体进行活动报道,扩大活动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八、活动预算1. 场地租赁费用:[X]元2. 专家讲座费用:[X]元3. 活动宣传费用:[X]元4. 互动环节奖品费用:[X]元5. 其他费用:[X]元九、注意事项1. 活动现场要保持整洁有序,注意安全防范。
2. 活动期间要安排专人负责接待和引导,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3. 注意活动时间的安排,避免与其他重要活动冲突。
4. 活动结束后,及时清理现场,保持环境整洁。
[时间]篇二《孝道文化讲座策划书》一、活动主题弘扬孝道文化,传承中华美德二、活动目的1. 弘扬孝道文化,传承中华美德,提高人们对孝道的认识和重视。
孝道文化讲座策划书3篇

孝道文化讲座策划书3篇篇一孝道文化讲座策划书一、讲座主题传承孝道文化,弘扬中华美德二、讲座目的1. 让听众了解孝道文化的内涵和重要性。
2. 帮助听众掌握践行孝道的方法和技巧。
3. 增强听众对家庭、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讲座时间[具体时间]四、讲座地点[具体地点]五、讲座对象[具体对象]六、讲座流程1. 开场致辞(5 分钟)主持人介绍讲座的主题、目的和流程。
主持人介绍讲座嘉宾。
2. 主题演讲(40 分钟)讲座嘉宾进行主题演讲,介绍孝道文化的内涵、历史渊源和现代价值。
讲座嘉宾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分享践行孝道的方法和技巧。
3. 互动环节(30 分钟)听众提问:听众就讲座内容提出问题,由讲座嘉宾进行解答。
互动游戏:通过一些互动游戏,让听众更加深入地了解孝道文化的内涵和重要性。
主持人感谢讲座嘉宾和听众的参与和支持。
5. 结束环节(5 分钟)主持人宣布讲座结束。
听众有序离场。
1. 海报宣传:在学校、社区、企业等场所张贴讲座海报,宣传讲座的时间、地点和主题。
2. 网络宣传:在学校、社区、企业等官方网站、公众号、微博等平台发布讲座信息,宣传讲座的时间、地点和主题。
3. 口碑宣传:通过学校、社区、企业等内部渠道,向师生、居民、员工等宣传讲座的时间、地点和主题,邀请他们参加讲座。
八、讲座预算1. 场地租赁费用:[X]元2. 讲座嘉宾交通费用:[X]元3. 讲座嘉宾住宿费用:[X]元4. 讲座嘉宾讲课费用:[X]元5. 宣传费用:[X]元6. 其他费用:[X]元九、注意事项1. 讲座现场要保持安静,不得大声喧哗。
2. 听众要尊重讲座嘉宾,不得随意打断讲座嘉宾的发言。
3. 听众要遵守讲座现场的秩序,不得随意走动。
4. 讲座现场要保持整洁,不得乱扔垃圾。
[策划人姓名][具体日期]篇二《孝道文化讲座策划书》一、讲座主题传承孝道文化,弘扬中华美德二、讲座目的1. 让听众了解孝道文化的内涵和重要性。
2. 帮助听众树立正确的孝道观念,增强家庭责任感。
有关孝道演讲策划书3篇

有关孝道演讲策划书3篇篇一《有关孝道演讲策划书》一、活动主题“弘扬孝道,传承美德”二、活动目的通过举办孝道演讲活动,增强人们对孝道的理解和重视,激发大家感恩父母、关爱长辈的情感,促进家庭和谐与社会文明进步。
三、活动对象全体社会公众四、活动时间及地点[具体时间]、[具体地点]五、活动安排(一)前期准备1. 确定演讲嘉宾,邀请对孝道有深入研究和感悟的专家、学者或有相关经历的人士。
2. 准备活动场地,确保场地的音响、灯光等设备正常。
3. 制作宣传海报、传单等宣传材料,通过线上线下渠道进行广泛宣传。
4. 设立报名渠道,接受听众报名。
(二)活动流程1. 开场致辞,介绍活动背景和目的。
2. 演讲环节,每位演讲嘉宾进行主题演讲,时间控制在[X]分钟左右。
3. 互动环节,设置一些与孝道相关的问题或话题,邀请听众参与讨论和分享。
4. 中场休息。
5. 继续演讲环节。
(三)后续工作2. 将演讲内容整理成文字或视频资料,通过社交媒体等平台进行传播,扩大活动影响力。
六、人员安排1. 活动组织人员:负责活动的整体策划和组织协调。
2. 宣传人员:负责活动的宣传推广工作。
3. 场地布置人员:负责活动场地的布置和设备调试。
4. 接待人员:负责嘉宾和听众的接待工作。
七、活动预算1. 演讲嘉宾费用:[具体金额]2. 场地租赁费用:[具体金额]3. 宣传材料制作费用:[具体金额]4. 设备租赁费用:[具体金额]5. 其他费用:[具体金额]八、注意事项1. 确保活动场地的安全,提前检查场地设施。
2. 合理安排演讲时间和互动时间,避免过长或过短。
3. 提醒听众遵守活动现场秩序,保持安静。
4. 活动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演讲嘉宾和听众的隐私和个人信息。
篇二《有关孝道演讲策划书》一、活动主题“弘扬孝道,传承美德”二、活动目的通过举办孝道演讲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孝道的重要性,激发人们对父母、长辈的感恩之情,促进家庭和谐与社会文明进步。
三、活动时间[具体时间]四、活动地点[详细地点]五、参与人员全体师生及社会公众六、活动流程1. 开场致辞:主持人介绍活动背景、目的和流程。
幼儿园孝道故事教研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家庭和谐、社会稳定的基石。
在幼儿园教育中,培养幼儿的孝道意识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更好地将孝道教育融入幼儿园课程,提高教师对孝道故事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我园特开展孝道故事教研活动。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孝道故事的认识,理解孝道的内涵。
2. 探讨如何将孝道故事融入幼儿园课程,开展有效的教育活动。
3. 培养幼儿的孝道意识,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三、活动内容1. 主题分享(1)主持人介绍孝道的定义、意义和内涵。
(2)教师们分享自己了解的孝道故事,如《孝感动天》、《卧冰求鲤》等。
2. 教学案例分析(1)教师们分组讨论,针对孝道故事开展教学活动的设计。
(2)每组选派代表进行案例分析,展示教学活动设计。
3. 互动交流(1)针对案例分析,其他教师提出意见和建议。
(2)主持人总结孝道故事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4. 亲子活动设计(1)教师们分组讨论,设计以孝道为主题的亲子活动。
(2)每组选派代表进行亲子活动设计展示。
5. 总结与反思(1)主持人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强调孝道教育的重要性。
(2)教师们分享自己在本次活动中的收获和感悟。
四、活动过程1. 主题分享环节主持人首先介绍了孝道的定义、意义和内涵,使教师们对孝道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接着,教师们纷纷分享了自己了解的孝道故事,如《孝感动天》、《卧冰求鲤》等,为后续的教学案例分析奠定了基础。
2. 教学案例分析环节教师们分组讨论,针对孝道故事开展教学活动的设计。
在案例分析过程中,教师们结合幼儿年龄特点,从故事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每组选派代表进行案例分析展示,其他教师针对展示内容提出意见和建议。
3. 互动交流环节针对案例分析,其他教师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看法。
主持人对孝道故事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策略进行总结,强调教师应关注幼儿的内心感受,引导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孝道。
4. 亲子活动设计环节教师们分组讨论,设计以孝道为主题的亲子活动。
幼儿园孝道故事教研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家庭伦理道德的核心。
在幼儿园教育中,培养幼儿的孝道意识,不仅有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还能促进幼儿与家人的和谐相处。
为了更好地开展孝道教育,提高教师对孝道故事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我园特举办本次孝道故事教研活动。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孝道故事的理解和认识,明确孝道教育的意义。
2. 帮助教师掌握孝道故事的选材、讲述方法及教学策略。
3. 通过教研活动,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幼儿孝道品质的培养。
三、活动时间2022年X月X日四、活动地点幼儿园多功能厅五、活动流程1. 开场致辞主持人介绍本次教研活动的目的、意义和流程,并邀请园长为活动致辞。
2. 孝道故事分享(1)教师分享:请各班教师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分享一则具有教育意义的孝道故事。
(2)专家点评:邀请教育专家对教师分享的孝道故事进行点评,并提出改进意见。
3. 孝道故事教学策略研讨(1)分组讨论:将教师分成若干小组,针对孝道故事的教学策略进行讨论。
(2)成果展示:每组派代表进行成果展示,分享小组讨论的孝道故事教学策略。
4. 专家讲座邀请教育专家针对孝道故事的教学方法、策略进行专题讲座,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孝道教育。
5. 总结与反思主持人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总结,教师进行反思,提出改进措施。
六、活动内容1. 开场致辞园长在致辞中强调了孝道教育的重要性,并对教师提出了希望和要求。
2. 孝道故事分享(1)教师分享:小班教师分享的《小兔子拔萝卜》故事,通过小兔子帮助妈妈拔萝卜的情节,教育幼儿要懂得孝顺父母。
中班教师分享的《孔融让梨》故事,讲述了孔融在分梨时让出最大的一颗给哥哥的故事,教育幼儿要学会谦让和关爱他人。
大班教师分享的《卧冰求鲤》故事,讲述了孝顺的儿子为了给母亲治病,不惜卧冰求鲤的感人事迹,教育幼儿要懂得孝顺父母。
(2)专家点评:专家对教师分享的孝道故事给予了肯定,并指出故事中蕴含的孝道教育意义。
同时,专家建议教师在讲述故事时,要注意把握故事节奏,注重情感表达,使幼儿更好地感受故事中的孝道精神。
2023年初中“践行孝道感恩图报”讲故事比赛活动方案

2023年初中“践行孝道感恩图报”讲故事比赛活动方案活动背景:践行孝道和感恩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也是中学生培养良好品质和形成正确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重要环节。
为了引导中学生传承和弘扬孝道精神,让他们认识到感恩的重要性,并激发他们讲故事的能力和创造力,我们计划举办“践行孝道感恩图报”讲故事比赛活动。
活动目标:1. 培养中学生的孝道情操,引导学生尊重父母、师长,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2. 提升中学生的感恩心态,使他们深刻体会到感恩是一种美德、一种责任和一种行动。
3. 激发中学生讲故事的能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4. 加强学校和家庭的合作,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和家庭教育。
活动时间:2023年2月至3月活动形式:1. 学校组织初中生参加讲故事比赛,并在校级、市级进行评选,最终产生优秀选手代表学校参加区级比赛。
2. 比赛分为初赛、复赛和决赛三个阶段,初赛和复赛在学校内进行,决赛在区级举行。
3. 比赛内容以践行孝道和感恩为主题,要求学生从家庭、校园或社会中选择一个真实的故事进行讲述。
4. 比赛形式可以是现场讲述、背诵、配乐配图等,学生可自由选择。
5. 每名选手限时讲述故事,初赛、复赛时间为3分钟以内,决赛时间为5分钟以内。
6. 比赛评委由学校老师、家长代表和孝道、感恩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评分按照内容、表达能力、语言表达、创意等方面进行评判。
奖项设置:1. 初赛:校级优胜奖、校级三等奖、校级二等奖、校级一等奖。
2. 复赛:市级优胜奖、市级三等奖、市级二等奖、市级一等奖。
3. 决赛:区级优胜奖、区级三等奖、区级二等奖、区级一等奖。
活动推广:1. 学校定期召开宣讲会,向学生和家长介绍比赛内容、形式和目标。
2. 制作宣传册、海报等宣传物资,在学校各个区域张贴和散发,提高学生和家长的参与度。
3. 利用学校、社区和学生家庭联系渠道,推广活动信息,鼓励更多学生参与。
4. 利用新媒体平台,发布活动信息和学生分享的讲故事视频,扩大活动影响力。
“讲故事,论孝道”活动设计方案

“讲故事,论孝道”活动设计方案这样的书竟然曾是一代人的启蒙读物,从小便收到思想的限制的虐待,真是令人感到悲哀。
孝敬,应该是从心底里在乎父母,从行动上感恩父母,而照顾好自己不让父母担忧的,但愚孝却将孝这一优秀品质变得不可理喻。
二十四孝,在我眼里是一个封建社会的思想缩影,它向我展示了中国社会曾经的黑暗,它是悲哀的产物。
中国古典文化中的不好之处有很多,正如二十四孝,正如很多其它书籍,这些书籍是我们借鉴而吸取问习题,却不能相信的书我看《xx图》——孝要适度,不能过分20XX届19班xx《二十四孝图》是用来启示、教育人们孝亲敬长的故事,但里面的故事也不全都是好的。
其中,孝要适度这个问习题有许多体现。
例如,郭巨的埋儿奉母。
这一行为,相信许多人都觉得荒唐至极。
想要侍奉母亲这一点没有任何错误,可他做这件事是时,却忘记了另一种爱,父母之爱。
这个故事为了夸张孝,夸张郭巨的愚孝,全然不顾父母之爱,令人不解。
又如卖身葬父。
想要让父母安葬,这是一种爱父亲的表现,但他却为了这个“孝”,而去毁了自己的前途。
安葬父亲有许多种方式,挣钱或募捐都可以,但他却选择了最极端的方式去诠释这种可笑的“孝”。
我觉得我们的孝,应该是像“怀橘遗亲”那样时刻想着父母的孝;应该是“亲尝汤药”那样从小事上孝敬父母的孝;应该是“涤亲溺器”那样在生活中帮助父母的孝。
孝是中华优良的传统美德,但我们不能做的太过分,让孝变了味。
家长随感我看xx图19xx芊予妈妈《二十四孝图》原名《全相二十四孝诗选集》是元代郭居敬编录,它讲述了二十四个孝子的孝敬父母的故事,其中的二十四个孝子从上古时期的虞舜一直到北宋的黄庭坚都是这二十四孝敬故事的主人公。
在以前读这二十四个关于孝的故事时,读完的第一感觉是感到非常的震撼,认为他们做的这些行为,是一般人非常难做到的。
可是在读完鲁迅的《二十四孝图》后,我对它们的理解也有所改观,我不再认为那些行为是真正的孝,它们仅仅只是表现在外表上的,如《埋儿奉母》中蔡顺,为了照顾自己的母亲,决定杀死自己的亲生儿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讲故事,论孝道”活动设计方案——讲24孝故事,论今日真正孝道古语有云:“百行孝为先”,可见“孝”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虽然是古代封建帝王社会礼仪的一个重要组成,“二十四孝”的最初目的也是维护礼教,但是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孝,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继承和发扬的。
其中虽不乏过时的、落后的、乃至不合情理的东西,但作为孝亲的精神还是可借鉴的。
1.了解二十四孝的故事,理解“孝”的。
2.能吸收传统文化精华,批判地继承传统孝道。
一、准备阶段1.搜集资料。
搜集《二十四孝故事》2.将全班分为12个小组,每个小组承担讲述两个故事的人物。
3.小组分配任务,两人讲故事,两人评说故事。
二、课堂展示活动主题:讲故事,论孝道1.主持人开场白2.小组轮流展示,点评。
3.各抒己见:我认为真正的“孝”是……4.总结归纳三、布置作业:每个人写一段感悟教学反思:本节活动展示课,由于学生之前阅读准备充分,上课展示自信大方,通过讲故事,让大家了解了“二十四孝”故事,理解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孝”。
因为之前阅读过鲁迅先生的散文《二十四孝图》,对传统孝道中不合理的地方,学生也有所认识,在评析故事时,能够结合《论语》《弟子规》中相关的内容,能够理性看到封建传统中宣扬的“孝”道,也能练习现实生活,提出当代践行“孝”道的正确方式。
一节课故事生动,很有收获。
附读书群交流成果:我看《二十四孝图》XX届19班高西京看完二十四孝图的故事,我对这些故事有两种看法。
第一是者些故事里有值得我们学习的故事。
比如说亲尝汤药,这则故事就讲了一个孩子在母亲生病时对母亲无微不至的照顾,亲自为母亲尝汤药,这一点,我想我们是可以做到的,而且是合理的孝道。
当然这些故事里面还有许多封建社会的孝道,让我读完之后不堪忍受。
比如说“卧冰求鲤”里的王祥,他为了孝敬父母,竟然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这是非常明显的愚孝。
还有郭巨埋儿里的郭巨,他为了孝敬自己的母亲竟然想到了埋儿子,让人读起来很害怕。
但这些都是古代孩子对父母的孝,有些是非常不可取的,有些也很值得我们学习,所以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在平等道德法律的基础上孝敬父母,不是古代的愚孝,也不是盲从。
只有做到了正确的孝道,一个家庭才会幸福美满!我看《二十四孝图》XX届19班郭佳一鲁迅先生曾在《朝花夕拾》中批判过《二十四孝图》,揭示出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对于此,我表示赞同,《二十四孝图》中,有很多背离人性,封建迷信的东西,比如“埋儿奉母”“哭竹生笋”“孝感动天”等。
尤其是“埋儿奉母”让人深刻的感到封建社会孝道的冷酷无情,毫无人性,同时也更是体现出了古代对“孝道”的愚昧理解,“孝”本应是人类的美德,却成为了封建统治者的工具,违背了它美的本质,这不得不说是中国历史的悲哀。
不过,“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我们应坚持的“孝”的美德。
《二十四孝图》的历史局限性,使它违背了当今的道德,但其中也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如“弃官寻母”,这就是一个不离不弃,坚持寻母的美德精神。
总之,我们抛弃其中虚伪的,学习有价值的,把“孝”建立在当今道德与法律的基础上。
我看《二十四孝图》XX届19班薛一禾《二十四孝图》中有值得我们弘扬和继承的内容,但也有糟粕。
值得继承的是对父母的敬爱和关心,发自内心的侍奉父母的精神。
在二十四个故事中几乎都具有这种精神,这种精神有着永恒的价值,这也是《二十四孝图》的核心与精华所在。
在读《二十四孝图》的过程中我们应当以同情之心去了解古人,他们通过这些故事并不是想让后人件件照办,而是通过这些故事告诉世人“孝”这个字。
“孝”源于原始社会,而它强化与封建社会,所以必然有它的历史局限性,其中包含了愚孝的,盲目的,迷信的观念,甚至有与人性相背离的地方。
比如卧冰求鲤,恣蚊饱血,闻雷泣墓等,这些都是不值得提倡的,刻木事亲虽表现了一片至诚之心,但在今天看来不免有些可笑。
当今社会我们提倡的孝道是文明的合乎理性的。
所以我们不应当不加分析地吸收《二十四孝图》中的一切。
父母与子女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因此要提倡“父慈子孝”的观点,并继承和弘扬孝道文化的精华。
我看二十四孝图XX届19班高明轩当我看完二十四孝图,对其中所讲的许多思想并不认同,尤其是埋儿奉母和恣蚊饱血这两则故事。
埋儿奉母这故事中无处不体现着封建礼教的虚伪,郭巨为了侍奉母亲竟然要去埋了自己的亲儿子,若不是有金子,他的儿子早就成土中的亡魂了,难道做父母的就都得抛弃子女来赡养老人。
古代有弃老的传统,我虽不太赞同,但也是为人类社会的发展需要,一个社会若是没有了青年人,那是何等可怕的事情,对于这种愚孝,我并不认同。
更离奇的是恣蚊饱血这个故事,晋朝的吴猛家里贫穷,没有蚊帐,蚊虫叮咬使父亲不能安睡。
每到夏夜,吴猛总是赤身坐在父亲床前,任蚊虫叮咬而不驱赶,担心蚊虫离开自己去叮咬父亲。
这个故事大大超出了我的想象,古人虽没有电蚊拍这样的先进工具,扇子总应有吧,难道连杀灭蚊虫都不愿意做,而希望蚊虫来叮咬自己?真是荒谬!这分明是为了孝道而尽孝,为了写书而编演。
它不过是封建统治者为了禁锢人们思想而发明的枷锁罢了。
这本书想表达孝的关点是没有错误的,但它选取的故事有些夸张,所以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摒弃它的误导,而学习它的精神,把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积淀发扬开来。
我看二十四孝图XX届19班晁菁哲这几天我阅读了朝花夕拾中的二十四孝图,又上网查了些资料,这些故事的确是孝,但是都是愚孝,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故事是《郭巨埋儿》故事讲了近代有一个人叫郭巨,他把家产分为两份,自己来奉养母亲,眼看着妻子生下一子,心想:儿子可以再生,但母亲死了就不能再对母亲尽孝,于是他决定埋了儿子来供养母亲,他挖出一坑,就要埋儿子的时候,坑里出现了一桶黄金,才免了儿子一死。
读了这个故事我深有感触。
我觉得这并不是愚孝,而是人性的自然流露,父母对我们的恩情,用我们的心、肝、肺都换不来。
如果埋了儿子,我们也一定相信这是郭巨的无奈之举,心中也一定很悲痛,儿子可是自己的亲骨肉啊!这是多么虔诚的一份孝心啊!只是他懂得人死不能再复生,母亲年事已高,自己陪伴母亲的日子不长了,但是陪儿子的时间还长着呢!于是,这让我想起学过的《散步》这篇课文中所说的,走小路时,作者背起了母亲,生怕母亲摔倒,仿佛他的背上就是整个世界!在生活中,虽然不能像郭巨那样埋儿奉母,但至少可以从小事做起,孝敬父母!我看《二十四孝》武雪菲鲁迅先生在《朝花夕拾》中狠狠批判了二十四孝的几个故事,揭露了它残害人思想的本质,从看到这段评价时我便想要去看看这二十四孝了。
看完之后便能轻易得出,这是古代中国的封建思想而诞生的。
二十四孝中有一些故事值得赞扬,因为它们是真的在赞美孝道,但有一些故事却是让人真的不能理解。
我说说给我印象深刻的几个故事。
第一个,郭巨埋儿。
相信大部分人在看到这个故事时都觉得它十分荒谬,郭巨的想法更是让人无法理解的。
孝敬自己的母亲便要将自己亲生的儿子杀死,这点是我不能理解的。
对于自己的母亲,孝顺自然是好的,但能够狠下心杀死自己的儿子,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古代封建思想对人的荼毒。
敬老最为重要的思想在古代人心底扎根,并且埋的很深,所以小辈便是没有地位的一辈。
原本敬老是一项优良的传统,但经这么一夸张,反倒显得不近人情。
第二个,老莱娱亲。
若要说上一个故事让我感到无法理解,但老莱子却让我感到滑稽和可笑。
一个老人为了哄父母开心而扮作婴儿的样子,真真是可笑极了。
从老莱子的身影我也看到了古代受封建思想毒害的一批人。
真正的孝顺应是帮助父母做实质上的帮助,亦或是精神上的支持,而不是丑化自己来逗笑他人。
这样的书竟然曾是一代人的启蒙读物,从小便收到思想的限制的迫害,真是令人感到悲哀。
孝顺,应该是从心底里在乎父母,从行动上感恩父母,而照顾好自己不让父母担忧的,但愚孝却将孝这一优秀品质变得不可理喻。
二十四孝,在我眼里是一个封建社会的思想缩影,它向我展示了中国社会曾经的黑暗,它是悲哀的产物。
中国古典文化中的不好之处有很多,正如二十四孝,正如很多其它书籍,这些书籍是我们借鉴而吸取问题,却不能相信的书我看《二十四孝图》——孝要适度,不能过分XX届19班李佳悦《二十四孝图》是用来启示、教育人们孝亲敬长的故事,但里面的故事也不全都是好的。
其中,孝要适度这个问题有许多体现。
例如,郭巨的埋儿奉母。
这一行为,相信许多人都觉得荒谬至极。
想要侍奉母亲这一点没有任何错误,可他做这件事是时,却忘记了另一种爱,父母之爱。
这个故事为了夸大孝,夸大郭巨的愚孝,全然不顾父母之爱,令人不解。
又如卖身葬父。
想要让父母安葬,这是一种爱父亲的表现,但他却为了这个“孝”,而去毁了自己的前途。
安葬父亲有许多种方式,挣钱或募捐都可以,但他却选择了最极端的方式去诠释这种可笑的“孝”。
我觉得我们的孝,应该是像“怀橘遗亲”那样时刻想着父母的孝;应该是“亲尝汤药”那样从小事上孝敬父母的孝;应该是“涤亲溺器”那样在生活中帮助父母的孝。
孝是中华优良的传统美德,但我们不能做的太过分,让孝变了味。
家长随感我看二十四孝图19班王芊予妈妈《二十四孝图》原名《全相二十四孝诗选集》是元代郭居敬编录,它讲述了二十四个孝子的孝顺父母的故事,其中的二十四个孝子从上古时期的虞舜一直到北宋的黄庭坚都是这二十四孝顺故事的主人公。
在以前读这二十四个关于孝的故事时,读完的第一感觉是感到非常的震撼,认为他们做的这些行为,是一般人非常难做到的。
可是在读完鲁迅的《二十四孝图》后,我对它们的理解也有所改观,我不再认为那些行为是真正的孝,它们仅仅只是表现在表面上的,如《埋儿奉母》中蔡顺,为了照顾自己的母亲,决定杀死自己的亲生儿子。
我认为这是很讽刺的,拿到一个奶奶会看着为了自己杀死自己的亲生孙子吗?所以蔡顺在做这个决定时,并没有真正的在母亲的位置去思考,所以我们所应该学习的孝,并不是像蔡顺一样盲目的孝。
我看二十四孝图19班刘婧妈妈《二十四孝图》全名《全相二十四孝诗选集》是元代郭居敬编录。
由历代二十四个孝子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环境、不同遭遇行孝的故事集。
是中国古代宣扬儒家思想及孝道的通俗读物。
我认为它提倡的是一种行孝的精神值得学习,但它所表现的行为作法以及封建的落后的思想却应该被“抛弃。
其中的“埋儿奉母”让我颇感震惊与悲愤。
郭巨的父亲死后,他便把家产分成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取母亲供养。
对母亲十分孝顺,但后来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遂和妻子商议决定埋掉孩子。
他们的理由是: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但孩子可以再有。
他们最终还是按照此计划实施了……首先,我认为郭巨这种对于母亲的孝顺是十分值得现在的人们所赞赏和学习的。
其次他能放弃钱财和利益,用一颗感恩的心对待母亲,相对于他的两个弟弟来说,让人敬佩。
但是,令我完全不能理解的是他们埋掉孩子的理由。
我认为生命是神圣的,圣洁的,值得每个人去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