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sv
细菌亚细胞定位

细菌亚细胞定位引言细菌是一类微生物,生存在各种不同的环境中。
为了适应不同环境条件,细菌进化出了各种定位在细胞中的亚细胞结构。
这些亚细胞结构对细菌的生存、繁殖和适应能力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几个常见的细菌亚细胞结构及其功能。
1.纤毛纤毛是细菌细胞表面的突出结构,由纤毛蛋白组成。
纤毛能够帮助细菌进行游动和定位。
通过摆动纤毛,细菌能够前进、后退或改变方向。
此外,某些细菌的纤毛还能够通过感知外界刺激,如光线、化学物质等,进行运动的选择性定向。
2.鞭毛鞭毛与纤毛类似,都是细菌表面的突出结构。
鞭毛通常较长且较稀少,相对于纤毛,鞭毛的摆动更加灵活。
细菌通过活动的鞭毛能够迅速移动到理想的环境中,避开有害的条件。
3.胞外多聚物胞外多聚物是一种在细菌细胞外合成的聚合物。
它们能够附着在细菌表面,增加细菌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粘附力。
胞外多聚物对细菌的定位和附着至关重要。
例如,一些产生黏液的细菌能够通过黏液聚集和固定在特定的环境中,提供养分和保护。
4.毒素分泌系统细菌中的毒素可以通过毒素分泌系统释放至细胞外。
这些毒素可以影响宿主细胞或其他细菌,影响宿主的免疫系统或竞争对手的存活。
毒素分泌系统对细菌在竞争环境中的定位和驻留具有重要意义。
5.核糖体核糖体是细菌细胞内参与蛋白质合成的重要结构。
细菌的定位与核糖体的位置有关。
在细菌细胞中,核糖体分布在细菌的细胞质中,并具有一定的规律。
核糖体的定位和数量可以反映细菌的生活状态和合成能力。
结论细菌亚细胞定位是细菌适应环境的重要方式。
通过纤毛、鞭毛、胞外多聚物、毒素分泌系统和核糖体等亚细胞结构的定位,细菌能够在不同环境中生存、繁殖和适应。
研究细菌亚细胞定位对于揭示细菌生物学的基本原理以及防治细菌相关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___;72:19-54.Albers SV。
et al。
Type IV pili in ___: n。
ic n。
___;149(Pt6):1603-13.。
1+细胞+细胞生物学

第一章细胞与细胞生物学第一节细胞生物学的发展简史第二节细胞学说的创立第三节细胞的化学组成第四节生物体由细胞组成第五节细胞生物学研究进展第一章、讲述提纲要了解生命的奥秘,就必须知道细胞细胞生物学(Cell Biology )研究细胞的生命活动规律以及整合功能,阐明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动态观点•系统的观点•结构与功能统一的观点Ø显微水平Ø超微水平Ø分子水平第一节细胞生物学的发展简史一个多世记以来,细胞生物学不断地从其它的学科中吸取精华,逐渐形成和发展。
二十世记80年代,由于分子生物学的巨大进步,催生了分子细胞生物学(Molecular Cell Biology)p显微镜的发明p细胞的发现与描述p细胞分裂与染色体的研究p细胞器的发现p分子细胞生物学的发展p显微镜的发明l公元前一世纪,通过球形透明物体去观察微小物体时,可以使其放大成像l十七世纪Hooke 和Leeuwenhoek 的卓越贡献l二十世纪80年代,制造出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二十一世纪初超高分辨率荧光显微镜的出现光敏定位显微镜(PALM)随机光重建显微镜(STORM)受激发射损耗显微镜(STED)l电子显微镜成为重要工具超高压透射电子显微镜(HVEM)p细胞的发现与描述p细胞分裂与染色体的研究Ø1852 Robert Remak discovered that the origin of cells was by the division of pre-existing cellsØ1863 Rudolf Virchow widely publicized above findings without crediting RemakØ1869 Johann Friedrich Miescher (nuclein 核素)Ø1873 Anton Schneider (meiosis 减数分裂)Ø1879 Walther Flemming (chromaton, mitosis 有丝分裂)Ø1888 Wilhelm von Waldeyer-Hartz, (term chromosome)Ø1902 Walter Stanborough Sutton. (chromosomes carry the units of inheritance 染色体是遗传物质)Ø1904 Theodor Boveri (correlation between Mendel'sfactors and chromosomes)Ø1904 William Bateson (genetics)Ø1909 Wilhelm Johannasen (gene)Robert Remak Rudolf Virchow (1863), omnis cellula e cellula ("every cell originates from another existing cell like it.")Flemming首次发现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并提出mitosis(有丝分裂)的概念,同时还首先观察到细胞核里存在着嗜碱性染料的细丝状物质,命名为chromatin (染色质)(1878,1882) Omnis nucleus e nucleo(all cell nuclei came from another predecessor nucleus)1888年德国解剖学家Heinrich Wilhelm Gottfried von Waldeyer-Hartz才把细胞分裂时出现的着色物体正式命名为chromosome(染色体)•Waldeyer-Hartz, Wilhelm von(German). 1888. Über Karyokineseund ihre Beziehungen zu denBefruchtungsvorgängen. Archiv fürmikroskopische Anatomie undEntwicklungsmechanik32: 1-122 1836-1921p细胞器的发现显微镜制造和显微观察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发现细胞器并研究它们的分子结构提供有效的工具1883年Van Beneden和Boveri发现中心体1894年Altmann发现线粒体1898年Golgi发现高尔基器1945年K. R. Porter和A. D. Claude等发现内质网1954年Johannes和Rhodin发现过氧化物体1956年Christian de Duve发现溶酶体1958年Robertis发现核蛋白体p分子细胞生物学的发展细胞生物学作为分子生物学发展的基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给细胞生物学以新的内涵以细胞为对象,研究细胞器和生物大分子与生命活动之间的变化发展过程,相互关系,以及它们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还包括了细胞在发育、遗传、信息传递中的活动和细胞生物工程等第二节细胞学说的创立与发展p细胞理论p原生质理论p现代细胞理论Atomic hypothesis -by Democritus300 B.C., Democritus (460 -370 B.C.)suggested that all matter was made ofsmall, indivisible objects known asatomon.1838年,德国植物学家Schleden 发表了《植物发生论》,指出细胞是构成植物的基本单位。
全基因组重测序在鸡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

更高的需求,科研工作者开发了一些新的比对软件(如 MAQ),该软件通过使用复杂的概率模型,可以快速 准确地比对单个样本的短读长,缺点是比对速度慢,不 支持缺口比对,不适用于比对发生插入缺失的读长 [8]; SOAP 软件由深圳华大基因(BGI)自主研发,已写入 标准 C++ 语言,可以与许多应用程序兼容,支持多线程 并行计算,可以进行缺口比对,且拥有 DNA 双末端比对、 小 RNA 发现以及 mRNA 标签序列等特殊模块 [9],缺点 是检出率比 MAQ 低,且错误率较高,也存在一定的弊 端;BWA 软件是基于 Burrows-Wheeler 转换背景而来, 可以将读长与参考基因组序列准确高效地比对,且允许 一定的错配和缺口,可以兼容二代测序平台 Illumina 和 SOLiD 的测序结果,运行速度比 MAQ 快 10~20 倍,准 确率也较高,是目前常用的二代测序比对分析软件 。 [10] 1.2 变异检测 变异检测是重测序过程中序列比对之后 更重要的一环。目前 GATK 是常用的分析工具 , [11] 该 软件可以较好地兼容二代测序平台的数据,且可以对 质量值进行校正。可检出诸如 SNP、InDel、SV、CNV 等基因组水平的主要变异 。 [12-13] 现已发现 SNP 约占基 因组全部遗传变异的 90%,是目前遗传学领域基因组研 究的主要热点之一 。 [14] InDel 是新近发现的生物基因组 中的遗传变异形式,由于经常无法确定序列是插入还是 缺失,故将这两类变异合并为 InDel[15]。SV 包括的类 型较多,如 50 bp 以上长度碱基的缺失和插入、染色体 倒置、易位、串联重复、拷贝数变异等,也是导致基因 组遗传变异的主要因素之一,有时 SV 对生物体的表型 变异影响会比较显著 [16]。CNV 属于结构变异,仅在基 因组有大量片段重排时产生,是一种存在于不同个体或 群体中复杂的多等位变异 [17],CNV 也是造成基因组遗 传变异的因素之一。 1.3 测序深度 测序深度是指测序获得的碱基总数与基 因组大小的比值或在基因组中测量每个碱基的平均次 数,是重测序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影响变异检出的一 个关键因素 。 [18] 不同的测序深度,其测序成本和检出 结果也不同。近年来,测序成本虽已逐渐降低,但如果 大规模使用,对一些课题组来说,仍然是沉重的经济负 担。对于测序深度的选择,已有研究发现,低于 4X 时, 只覆盖整个基因组的 95%,且假阳性变体的数量偏多; 10X 的测序深度,覆盖度可达全基因组的 99%,可以达 到平稳期,是实现平台覆盖和发现准确变异比较理想的
微生物(修改)

第三章病毒和亚病毒因子重要名词1. 烈性噬菌体:感染细胞后能在寄主细胞内增殖,产生大量子代噬菌体并引起细菌裂解的噬菌体称为烈性噬菌体。
2. 噬菌斑形成单位(效价、感染中心数):表示每ml 样品中所含有的具侵染性的噬菌体粒子数。
3. 朊病毒:又称“普里昂”或蛋白侵染子,是一类不含核酸的传染性蛋白质分子,因能引起宿主体内现成的同类蛋白质分子发生与其相似的感应性构象变化,从而可使宿主致病。
复习思考题1. 什么是烈性噬菌体?试述其裂解性增值周期。
烈性噬菌体:感染细胞后能在寄主细胞内增殖,产生大量子代噬菌体并引起细菌裂解的噬菌体称为烈性噬菌体。
①吸附噬菌体尾丝散开,固着于特异性受点上。
②侵入尾鞘收缩,尾管推出并插入到细胞壁和膜中,头部的核酸注入到宿主细胞中,而蛋白质衣壳留在细胞壁外。
③增殖增殖过程包括核酸的复制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注入细胞的核酸操纵宿主细胞代谢机构,以寄主个体及细胞降解物和培养基介质为原料,大量复制噬菌体核酸,并合成蛋白质外壳。
④成熟(装配)寄主细胞合成噬菌体壳体(T4噬菌体包括头部、尾部),并组装成完整的噬菌体粒子。
⑤裂解(释放)子代噬菌体成熟后,脂肪酶和溶菌酶促进宿主细胞裂解,从而释放出大量子代噬菌体。
2. 什么是效价,测定噬菌体效价的方法有几种?(5 种)最常用的是什么方法(双层平板法),其优点如何?效价:每ml 样品中所含有的具侵染性的噬菌体粒子数。
测定方法(5种):斑点试验法、液体稀释管法、单层平板法、双层平板法、快速玻片法。
双层平板法:精确且常用。
加了底层培养基后,可弥补培养基底部不平的缺陷;可使所有的噬菌斑都位于近乎同一平面上,因而大小一致、边缘清晰且无重叠现象;又因上层培养基中的琼脂较稀,故可形成形态较大、特征较明显以及便于观察和计数的噬菌斑。
3. 简述用双层琼脂平板发测定噬菌体效价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操作步骤。
基本原理:在涂布有敏感宿主细胞的固体培养基表面,若接种上相应噬菌体的稀释液,其中每一噬菌体离子由于先侵染和裂解一个细胞,然后以此为中心,再反反复复侵染和裂解周围大量的细胞,结果就会在菌苔上形成一个具有一定形状、大小、边缘和透明度的噬菌斑。
(完整word版)饲料学名词解释2016最全版

A
ANF:饲料抗营养因子,有些饲料存在某些能破坏营养成分或以不同机制阻碍动物对营养成分的消化、吸收和利用并对动物的健康状况产生副作用的物质
非淀粉多糖:植物结构性多糖的总称,是植物细胞壁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以及抗性淀粉。
风干基础:在空气中自然存放基础或自然干燥状态,接近饲料的存放和饲喂状态
非营养性添加剂:为达到防止饲料品质劣化,提高饲料适口性,利于动物健康或代谢而额外添加的不存在于天然饲料中的非营养物质
G
功能性小肽:能参与调节动物的某些生理活动或具有某些特殊作用的小肽,如抗菌肽、免疫肽、抗氧化肽、激素肽和表皮生长因子等。
抗营养因子(ANF):饲料中存在的某些能破坏营养成分或以不同机制阻碍动物对营养成分的消化、吸收和利用,并对动物的健康状况产生毒副作用的物质
矿物质饲料:可供饲用的天然矿物质、化工合成的无机盐类、有机配位体与金属离子螯合物。如食盐、石粉、贝壳粉、骨粉、磷酸氢钙、沸石粉、硫酸亚铁、硫酸锌等
矿物质:动物需要的一类无机养分,一旦缺乏或过量可导致动物的生产性能下降、健康受损甚至死亡。
常量矿物质饲料:包括钙源性饲料、磷源性饲料、食盐以及含硫饲料和含镁饲料
产气法:通过各种饲料接种瘤胃液后,发酵过程中产气量的多少,间接测定饲料的可降解性。有气压转换法和注射器法,可检测发酵动态
D
单宁:广泛存在于植物组织中的一种多元酚类化合物,含较多的羟基和羧基。根据单宁的化学结构特点,可将其分为水解单宁和缩合单宁
牧草:一切可供饲用的细茎草本植物,主要包括天然牧草和栽培牧草
200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简介

・诺贝尔奖工作回顾・小鼠基因修饰基本原理及其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200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及其相关工作介绍汤富磊1 冯 娟2(1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北京100083;2北京大学医学部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系,北京100083) 2007年10月8日,瑞典皇家卡罗琳医学研究院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审委员会宣布,美国科学家Mari o R .Capecchi 、O liver S m ithies 和英国科学家Martin J.Evans 在“涉及使用胚胎干细胞进行小鼠特定基因修饰方面的一系列突破性发现”[1]而获得2007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图1)。
图1 2007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Mari o R.Capecchi 1937年出生于意大利。
1967年获哈佛大学生物物理学博士学位,长期担任美国犹他大学人类遗传学和生物学教授,同时在霍华德2休斯医学研究所(Howard 2Hughes Medical I nstitute )工作。
O liver S m ithies 1925年出生于英国。
1951年获牛津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学位,现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会山分校工作。
Mari o R.Capecchi 和O li 2ver S m ithies 分别独立地发现了利用两段DNA 片段的同源重组可以对哺乳动物基因组进行可控的基因修饰。
Martin J.Evans1941年出生于英国,1963年从剑桥大学毕业后进入伦敦学院解剖与胚胎系攻读博士学位。
现在英国加的夫大学担任哺乳动物遗传学教授。
1981年,Evans 从小鼠胚胎中成功地分离出未分化的胚胎干细胞,这些细胞是生物成体所有细胞的来源。
他还建立了一系列基本技术,包括对胚胎干细胞进行细胞培养、遗传操作,以及将遗传改造过的胚胎干细胞转入代孕母鼠体内以产生经遗传操作的后代。
上述三位科学家的工作,使人们可以在哺乳动物的生殖细胞中进行特定的基因改造,并繁殖出成功表达这种新基因的后代。
《微生物学》第4章 病毒

噬菌斑和病毒的效价
• 噬菌斑:在涂布有敏感宿主细菌的固体培养基表面,若 接种上相应噬菌体的稀释液,其中每一噬菌体粒子由于先 侵染和裂解一个细胞,然后以此为中心,再反复侵染和裂 解周围大量的细胞,结果就会在菌苔上形成一个具有一定 形状、大小和边缘的透明的不长菌的小圆斑称噬菌斑
• 病毒的效价:指每毫升试样中所含
染色体上的噬菌体的核酸。
溶原性细菌:含有温和噬菌体核酸的细菌。
溶原性细菌的特点:
▪可稳定遗传:子代细菌都含有原噬菌体,均具有溶原性。
▪可自发裂解:温和噬菌体的核酸也可从宿主DNA上脱落下来, 恢复原来的状态,进行大量的复制,变成烈性噬菌体,自发裂 解机率10-2~10-5 。 ▪可诱导裂解:用化学、物理方法诱导
根据核酸类型分两类: DNA病毒:微生物病毒 RNA病毒:植物病毒
根据链的多少分 单链病毒ss:大多数植物病毒 双链病毒ds:大多数动物病毒
测定大小的单位nm纳米(10-9米),多数病毒直径100nm以下;
能通过细菌滤器;须用电镜才能观察到其具体形态和大小.
最大的病毒 最长的病毒 最小的病毒
最的病毒
特点:
•个体极小,可以通过细菌过滤器 •不具细胞结构,主要成分为核酸和蛋白质 •只含有一种核酸:RNA或DNA •没有独立的代谢系统,严格活细胞内寄生,依靠宿 主细胞的化学成分,以复制的方式繁殖。 •在宿主体内具有生命活性,离体条件下只具有大分 子特征。
根据宿主可以分三类: 动物病毒:SARS,肝炎病毒、流感病毒 植物病毒:马铃薯病毒、烟草花叶病毒 微生物病毒:噬菌体(细菌病毒或放线菌病毒)
菌 T4
基板: 六角形盘状物,其上有刺突、 噬
尾丝。
菌
刺突: 有吸附功能。
第八章间充质干细胞干细胞基础与临床

第八章间充质干细胞第一节间充质干细胞研究的历史回忆一、概念:间充质干细胞(MSC):是指一群具有向成骨细胞,成软骨细胞、成脂肪细胞、骨髓基质乃至肝细胞和神经细胞等多种细胞分化的分化潜能的多能干细胞。
二第二节间充质干细胞的来源一、骨髓来源的间充质的干细胞(最重要的来源):骨髓组织中,不仅有造血干细胞,而且还有另一类能分化为多种骨髓基质成份的干细胞,它们被广义地概念为间充质组织的干细胞,即间充质干细胞。
骨髓中只含有少量间充质干细胞,仅占骨髓细胞的0.001%~0.1%,并随年龄的增加而减少。
二、其他组织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一)肌肉来源:骨骼肌中存在具有初期生肌(肌原)祖细胞特性的细胞。
(二)骨来源:人骨的培育物不是均匀的,包括定向的成骨祖细胞及分化末期的成骨细胞。
(三)软骨来源:尚未大量的实验数据证明次结论。
(四)腱来源:已有研究说明,肌腱中存在腱居留间充质干细胞,且成立了从幼兔跟腱中分离腱细胞的培育方式。
持续传代后,尽管细胞没有老化现象,但腱细胞的表型开始发生转变。
(五)脂肪来源:脂肪组织基质细胞包括不同成熟时期的脂肪祖细胞,包括基质—血管(SV)细胞,SV被以为是欠分化的组织居留脂肪祖细胞。
(六)血管来源:血管周围间充质干细胞具有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的许多特点。
第三节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一、形态特点及生长特点(一)间充质干细胞有三个细胞亚群1、大的和明显成熟细胞2、小的无颗粒细胞,也称为再循环干细胞3、小的粒细胞(二)间充质干细胞生长动力学特点: 间充质干细胞生长动力学特点是多样的,尽管一样以为间充质干细胞的生长特性是相似的,但其细胞生长特点有种属不同。
二、分化潜能:可分化成脂肪细胞、软骨细胞、骨细胞、肌腱细胞、造血支持基质细胞、骨骼肌细胞、星形细胞、少突神经胶质细胞。
三、间充质干细胞的表面标志及鉴定:间充质干细胞是混合细胞群。
间充质干细胞关于SH2、SH3、CD29、CD44、CD71、CD90、CD120a和CD124均呈现阳性反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目标
• 说明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 成生命活动 • 学会应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 • 通过学习认同细胞构成生物 体的观点
精品资料 新世纪 教育网@版权所有
单细胞生物
1.概念: 生物圈中 有不少肉眼很 难看见的生物,它们的身体只有 一个细胞,称为单细胞 生物。 2.单细胞生物的生活环境:大多数 生活在水域中,有些生活在生物 体身上。
观草履虫:全世界已发现 有 20多种形态上不 同的草履虫因体形如倒置的草鞋而得名。 体伸长呈圆筒形, 前端 较圆,后端变 尖, 全身披有均匀的纤毛。
在腹面有一发达的、由表膜内凹的口 沟,口沟内的纤毛,较身体纤毛长所以 旋转前进.
精品资料 新世纪 教育网@版权所有
精品资料 新世纪 教育网@版权所有
二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1.对人类有益方面:
A.为鱼类提供天然的饵料 B. 净化污水
2.对人类不好方面:
1.能侵入人和动物体内,引起疾病。 2.可造成赤潮,危害渔业
精品资料 新世纪 教育网@版权所有
练习
甲.在载玻片左侧培养液的 边缘放一小粒食盐
精品资料 新世纪 教育网@版权所有
乙.在载玻片右侧培养液的边 缘放一滴肉汁
精品资料 新世纪 教育网@版权所有
精品资料 新世纪 教育网@版权所有
精品资料 新世纪 教育网@版权所有
酵母菌
精品资料 新世纪 教育网@版权所有
眼虫
精品资料 新世纪 教育网@版权所有
精品资料 新世纪 教育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