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语文学科-病句备考建议

合集下载

病句题的做题技巧

病句题的做题技巧

病句题的做题技巧
病句题是考试中常见的一种题型,主要考察学生对于汉语语法的掌握程度。

以下是解答病句题的一些技巧:
1. 检查句子的主干:确定主谓宾是否搭配得当。

2. 检查句子的修饰语:例如定语、状语是否合适,是否有多余或缺失的情况。

3. 检查句子中的关联词:如“虽然...但是...”、“不仅...而且...”等,确保它们使用正确。

4. 检查句子中的否定词:如“不”、“非”等,确定它们是否被正确使用。

5. 检查前后矛盾的词:如“几乎”与“完全”、“很少”与“众多”等,确保没有矛盾。

6. 检查代词的指代对象:确保代词指代的对象明确,没有歧义。

7. 检查长句子的结构:对于长句子,可以尝试将其拆分成短句,以便更好地理解其含义。

8. 注意标点符号:标点符号使用不当也可能导致句子有病句。

9. 积累常见的病句类型:例如“成分残缺”、“语序不当”等,并学习其识别和改正的方法。

10. 细致分析,保持冷静:面对病句题时,不要慌张,细致地分析每一个词
语和句子结构,逐步找出问题所在。

希望这些技巧能帮助你更好地解答病句题,提高正确率。

上海教师资格证考试语文学科备考:病句辨析方法

上海教师资格证考试语文学科备考:病句辨析方法

上海教师资格证考试语文学科备考:病句辨析方法一、语法病句的辨析语法病句是指不合语法规则的句子。

1.词类误用即把这一类词误作另一类使用。

例如:我一直思想着那件事。

(“思想”是名词,不能带宾语。

这里是把它作动词使用了,应改为“思考”。

)2.句子成分残缺句子缺少了应该具备的成分,影响了意思的表达,就成了一种结构不完整的病句。

常见的成分残缺通常有主语残缺、定语中心语中心语残缺等。

例:半夜里在旷野中听到了那种咯咯咯的声音,使我毛骨悚然。

解析:前半句省主语,后半句不能再省主语。

如用“声音”做主语,可将“了”改为“的”,如用“我”做主语,可删去“使”。

3.句子成分搭配不当主语和谓语的搭配,要注意谓语能不能正确的陈述主语;动词和宾语的搭配,要注意动词表示的动作行为能否支配宾语表示的事物;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要注意对中心语的修饰是否合适。

例:挖土方开始了,我们的任务和工期都十分沉重和紧张。

解析:这个句子主语的中心语是并列词组“任务和工期”,它和谓语中心语“沉重和紧张”搭配不当。

应当分开说:“任务艰巨,工期紧张”。

4.语序不合理汉语的各种句子成分的排列次序是比较固定的,如主语在谓语前头,宾语、补语在动词、形容词后头,定语、状语在中心语前头,几个递加的定语、状语也有一定的排列顺序。

例:电视台频繁地在观众等待下一个节目的时候播送广告,使观众很有意见。

解析:这个句子有一个比较复杂的状语,其中的“频繁”应放在动词“播送”前面。

5.句式杂糅不同的句式可以表达相同的意思,但每次表达只能使用一种句式。

把两种说法,两种句式杂糅在一起,往往会造成结构上的混乱。

例:明天,由两车鬼子荷枪实弹押送下的车队要经过一条山沟,这可是伏击的好机会。

解析:这个句子把两个介宾词组杂糅在了一起,句子的结构混乱。

可以改为:明天,在两车鬼子荷枪实弹押送下的车队要经过一条山沟,这可是伏击的好机会。

或者:明天,由两车鬼子荷枪实弹押送的车队要经过一条山沟,这可是伏击的好机会。

语文学科教师招聘考试辨析病句之五大方法

语文学科教师招聘考试辨析病句之五大方法

语文学科教师招聘考试辨析病句之五大方法病句辨析是语文教师招聘考试中的重头戏,病句类型有: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

病句辨析出题范围比较广,往往具有一定的迷惑性,难度比较大,不容易把握。

如果你掌握了病句辨析方法,答案就手到擒来,这些分数更是你的囊中之物;但是如果没掌握方法,病句辨析题对于你来说则是一座横亘的高山,无法攀越。

现在我就来给同学们讲解辨析病句之五大方法,帮助你来备战教招考试。

1.语感审读法仔细审读,先从语感上来看语句是否有毛病,也就是按照习惯来看是否别扭。

如别扭则再作分析比较,明辨原因。

【牛刀小试】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顶峰。

【方法指导】句子的前半句中的“不管……都极端不利”读起来很别扭,显然不符合人们的语言习惯,所以应改成“不管……多么不利”或“尽管……非常不利”。

2.主干压缩法我们都知道,一个句子分为主谓宾三部分,句子的主干则是由这三部分的中心词组成(有时主语中心词和谓语中心词之间还有否定词)。

通过分析找出句子的主干,分辨句子各成分搭配是否恰当,是否残缺或赘余。

【牛刀小试】老红军向我们讲述了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历尽千辛万苦,克服重重困难,在毛主席的领导下勇往直前的一曲壮歌。

【方法指导】这种方法可以分两步进行:第一步:通过分析找出句子主干,也就是主语、谓语和宾语。

这句话的主干是:老红军向我们讲述了……一曲壮歌。

第二步:分析主干,看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或成分残缺、赘余词语,分析后发现,“讲述”与“一曲壮歌”搭配不当。

3.主干枝叶梳理法如果通过主干压缩法没有发现病因,可以再看附加成分,看修饰语和中心词之间、修饰语内部是否有毛病。

【牛刀小试】刁亦男指导的《白日焰火》获得第6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熊奖,而该片主演廖凡也成功摘取最佳男演员的桂冠,成为历史上第一个柏林电影节华人“影帝”。

【方法指导】上面的句子可以压缩为“《白日焰火》获得金熊奖,廖凡摘取桂冠,成为‘影帝’”,主干没毛病,理顺枝叶发现修饰语“历史上第一个”和“柏林电影节”语序不当,应调整为“柏林电影节历史上第一个”。

病句的做题方法

病句的做题方法

病句的做题方法修改病句,指对一句有语病的句子进行修改,使其不改变原意,句子更通顺。

病句的做题方法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病句的做题方法,欢迎阅读病句的做题方法11、了解病句的几种常见类型,特别是《考试说明》中指出的6种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要熟悉改病句的常规方法。

2、修改病句的目的是为了使句子表达准确,语句明白无误。

修改病句时,必须保留原意,不可改走样了。

一走进西湖公园,就看到公园里彩旗飘扬,歌声嘹亮。

这个句子犯的是搭配不当的毛病,“彩旗飘扬”可以看到,“歌声嘹亮”却看不到。

修改这个病句时,不能因为搭配不当就把“歌声嘹亮”删去,因为整个句子是要从两个方面来表现公园的热闹非凡的,删去“歌声嘹亮”就把句子的原意给改了。

这个句子可以改成“一走进西湖公园,就看到彩旗飘扬,听到歌声嘹亮”。

3、从语法角度入手,抓住句子主干。

无论是单句、复句,抓住了句子主干,也就抓住了句子的基本意思,在改病句时有利于保留原意。

抓住主干时要注意辨认主干是否有毛病,如是否有成分残缺,主谓、动宾搭配不当等毛病,要先予以改正。

粮库主任的失职,使40吨小麦霉烂变质。

上级领导为了严肃法纪,决定给他行政记过处分,并赔偿部分经济损失。

这个句子的主干是“上级领导……决定……并赔偿……”显然有悖整个句子的意思,“赔偿”的人应该是失职的粮库主任,而不是上级领导。

应在“赔偿”前面加上“责令他”。

4、从词法角度入手,看看句子的修饰语同中心语的搭配是否恰当,句子的实词、虚词的运用是否恰当。

语文课下课后,黄晓静交给老师二篇课外完成的。

这个句子中数词运用不当,应把“二”改成“两”。

如不说“二张桌子”“二盏灯”,而说“两张桌子”“两盏灯”。

5、从逻辑事理入手。

中学课文虽没有章节专门介绍逻辑知识,但在修改病句时却常需要一定的逻辑知识。

平时应注意掌握一些基本的逻辑知识。

有些句子在逻辑上出现毛病,修改时就要从逻辑角度加以考虑。

病句教学建议及措施

病句教学建议及措施

病句教学建议及措施引言语言是人类思维和交流的重要工具,而病句则是语言使用中的一个常见问题。

病句不仅影响到语言的表达清晰度和准确性,还会降低读者或听众对文本的理解和信任度。

因此,针对病句问题,进行教学建议和措施的研究和实践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病句教学的建议和措施,希望能够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解决病句问题。

1. 病句的定义和常见类型病句是指在语法、语义或逻辑上出现错误或不规范的句子。

常见的病句类型包括主谓不一致、句子缺失主谓宾等。

主谓不一致主谓不一致指的是主语和谓语在人称、数或时态上不一致。

比如:•错误例子:我喜欢她,他们非常友好。

•正确例子:我喜欢她,她非常友好。

句子缺失主谓宾句子缺失主谓宾指的是句子中缺少了主语、谓语或宾语。

比如:•错误例子:喜欢她。

•正确例子:我喜欢她。

2. 病句教学建议针对病句问题,以下是几点教学建议:2.1 提供充足的语法知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出现病句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们缺乏对语法规则的理解和运用。

教师可以在语法教学中,重点讲解常见的病句类型以及其修正方法,并结合具体例子进行讲解。

同时,可以提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针对不同类型的病句进行分析和修改。

2.2 引导学生进行多维度的语言学习语言学习不仅仅是学习语法规则,还包括词汇积累、句子结构、篇章连贯的训练等。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情境化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方式来提高语言的表达和理解能力。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语言的逻辑结构,减少病句的出现。

2.3 鼓励学生进行语言模仿与实践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语法和词汇知识后,需要进行实际的语言模仿与实践。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模板句子或句型,要求学生根据具体的语境进行自主创作。

同时,鼓励学生进行口语或写作练习,加强他们对语言表达的训练和实践,从而减少病句的出现。

3. 病句纠正的教学措施针对病句问题,以下是几种教学措施:3.1 及时纠正和反馈在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或交流时,教师要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病句的问题。

教师资格证:语文》《病句修改方法》知识点详解

教师资格证:语文》《病句修改方法》知识点详解

教师资格证:语文》《病句修改方法》知识点详解来源:凯程教师资格证,跟着徐影考教师。

【修改病句的方法】⑴检查文句,判明原因。

先阅读原句看语病出在哪儿。

语法、修辞、逻辑方面的语病,有不同的修改要求。

找出病因是修改病句的前提。

⑵先主后次,对症下药。

如果是语法错误造成的病句,修改时首先要找出句子的主干,看成分是否残缺,搭配是否得当,结构是否混乱,并将发现的错误加以改正;然后再检查附加成分,把误用的词语、颠倒的语序或同中心语搭配不当的附加成分一一加以改正。

⑶修改病句应在不改变句子原意的基础上,采用增(增加字词)、删(删去多余字词短语)、调(调整字词的顺序)、换(更换其他字词)等方法。

不能另造新句。

【常见病句的种类】1、成分残缺:指句子中缺少主语、谓语、宾语等成分,从而造成语病。

例:对于这种浪费人才的现象,至今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析:这句话缺少主语,删去“对于”即可。

例:我们要尽一切力量使我国经济走上知识经济。

析:这个句子缺少宾语中心词,应加上“的道路”。

2、搭配不当:指句子成分之间的搭配违反语法规律或语言习惯,造成语病。

常见的类型有主谓、动宾、修饰语和中心语不搭配等。

例:今年春节期间,这个市的210辆消防车和3000多名消防官兵,放弃休假,始终坚持在工作岗位上。

析:此句“消防车”与“放弃休假”搭配不当,可把“的210辆消防车和”删去。

例:他马上召集大家开会,安排了会议的内容、时间和应注意的问题。

析:“安排”与“应注意的问题”搭配不当,应改为:安排了会议的内容、时间,指出了应注意的问题。

例:秋天的北京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析:主语“秋天的北京”与宾语“美丽的季节”搭配不当,主语改为“北京的秋天”。

例:对于这样一个错综复杂的形势,我们要保持旺盛的警惕性。

析:宾语修饰语“旺盛”与中心词“警惕性”搭配不当,应把“旺盛”改为“高度”。

3、结构混乱(句式杂糅):指把两种句式硬套用在一起,而造成语病。

例:我一定要做好一个受群众欢迎的辅导员工作。

2024年考语文病句辨析与修改的技巧

2024年考语文病句辨析与修改的技巧

要辨析和修改语文病句,可以采取以下技巧:
1.注意句子结构:确保句子的主语、谓语和宾语等要素的一致性和合理性。

例如,如果主语是单数形式,谓语动词也应使用单数形式。

2.注意时态和语态:要根据句子的语境和逻辑关系,正确使用时态和语态。

避免在一个句子中混用过去时、现在时和将来时等。

例如,如果句子主语是第三人称单数,应使用相应的动词形式。

3.注意修饰语的位移:确保修饰语与被修饰的词汇之间的关系清晰、准确。

修饰语应该紧密跟随在被修饰的词汇之后。

例如,避免出现“他买了一台新的电脑旧”这样修饰语位置不当的表达。

4.注意动词和名词的准确使用:选择准确的动词和名词,以便清晰地表达意思。

避免使用“错别字”、“词不达意”或者“中式英语”的表达方式。

5.注意句子逻辑关系:要确保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清楚明确。

修正句子中的倒装、重复和未明确句子结构的错误。

另外,还要注意上下文之间的衔接,避免句子之间信息断层。

6.注意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使句子结构完整、逻辑清晰。

例如,避免句子之间缺乏逗号分隔、标点位置不当或者标点符号过多的情况。

7.多审阅和修改:在翻译过程中,要重复阅读并修正错误的部分。

多次审查可以帮助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总之,辨析和修改语文病句需要细致入微地分析句子的各个组成部分,并结合语境和逻辑关系进行适当的修改。

持续的练习和积累经验也是提高
语文病句辨析和修改能力的关键。

语文教师招聘:病句的考情分析和备考建议

语文教师招聘:病句的考情分析和备考建议

语文教师招聘:病句的考情分析和备考建议病句在各地区的教师招聘考试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一般以单选题的形式考查。

虽然病句在各地区教师招聘考试中的题量和分值都不统一,但是有一个共通的地方,那就是病句的考题对于考生来说都是考试的难点。

病句是教师招聘考试的重点和难点,下面就这一个考点,谈一下相应考查要点和备考建议。

(一)考查要点在病句的考查上,一般考题会涉及六大类的病句:成分残缺或赘余、搭配不当、语序不当、表意不明、结构混乱、不合逻辑。

要想分析出一个句子是否有这六大类型的错误,考生首先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语法知识,如词性和句子成分等,然后学习提取句子的主干成分,对句子进行细致分析,最后判断病句。

当然,有几类病句类型是可以通过抓关键词的方式进行辨析,比较简单,如:语序不当、表意不明、结构混乱;另外几类就需要通过反复读句子,再结合语言表达习惯进行判断。

但无论哪种类型的病句,只要认真分析,就能找到突破口。

(二)备考建议判断病句需要我们有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对于广大考生来说,我们提供如下备考建议:1.第一阶段,理论学习,夯实基础不论何时何地,学习理论知识都是我们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在学习病句的理论知识之前,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现代汉语的语法知识,具体来说是句子成分和词性。

对于专业性较强的学生来说,回去再回顾一下大学现代汉语知识即可。

但是鉴于很多考小学语文教师的考生都是非专业的,在这里建议这类考生:①从词性出发,明确每一类词在句子中经常充当什么成分,每一类成分都经常由哪几类词充当。

②牢记句子的主干成分是主语、谓语和宾语,明确修饰成分定语、状语、补语在句子中的位置及常见的标志“的”“地”“得”。

然后,系统学习病句这一块的理论知识,只有打牢了理论基础,才能在后续的做题过程中得心应手。

病句这一块的理论知识也就是常见的六种病句类型,即成分残缺或赘余、搭配不当、语序不当、表意不明、结构混乱、不合逻辑,了解这六类病句在句子表达上都有什么样的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资格证语文学科-病句备考建议
在历年的教师资格考试中,病句既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

所谓病句,就是表述有问题的句子。

这个问题主要表现在语法、逻辑两个方面。

本章将整理病句考查中常出现的标志词,帮助考生快速找到错误,提升答题准确率。

一、关注介词
介词起标记作用,依附在实词或短语前面共同构成介词短语,整体主要修饰、补充谓词性词语,标明跟动作、性状有关的时间、处所、方式、原因、目的、施事、受事、对象等。

而在病句中出现介词常会出现以下错误:
(一)主语残缺
滥用介词会导致主语残缺,介词短语本身不可充当主语。

当介词放在句首时,需要关注后面是否直接出现谓语,若直接出现谓语会出现主语残缺。

常见介词有:通过、经过、在……上/方面/中、从……中、对于、关于、由于、把等。

1.介词……+使/令/让
例:通过这次培训,使我明白了很多道理。

【解析】“通过”一词出现,导致本句无主语,可将“通过”删去,主语变为“这次培训”。

或者将“使”删去,主语变为“我”。

2.介词……+普通动词
例:在近期阅读的文章中,告诉我一个做人的道理。

【解析】“在……中”介词出现,导致本句无主语,可将“在……中””删去,主语变为“近期阅读的文章”。

(二)句式杂糅
两种介词结构套用,造成句式杂糅。

常见结构有:
有……组成——有……;由……组成
本着……为原则——本着……;以……为原则
对于……问题上——对于……问题;在……问题上
围绕以……为中心——围绕……中心;以……为中心
是由于……的结果——由于……;是……的结果
大多以……为主——大多是……;以……为主
例:两位律师指出,根据法庭调查的事实和东城分局刑警队及法制办出具的书面证明材料看,王璇是在并未被采取强制措施时就交代了自己的罪行。

【解析】介词短语作状语,表示凭借或依据时,可以有“根据某情况”和“从某情况看”两种说法,但不能将两种结构杂糅混用。

(三)主客倒置
当出现“对”“对于”“与”“和”等介词时容易出现主客导致,也就是“谁”对“谁”的问题,动作行为的主体要在“对”的前边,客体要在“对”的后边。

例:美国电影对我国观众并不陌生。

【解析】这个句子中,不能说电影对观众,应该改为“我国观众对美国电影并不陌生”。

(四)语序不当
当“把”字出现,需要关注两类语序问题。

1.“否定词+把”,否定词在前,常见否定词:不、没有、未曾……
例:她把问题没弄清楚。

【解析】正确语序为:她没把问题弄清楚。

2.“助动词+把”,助动词在前,常见助动词:会、应该、能、可以……
例:她俩把问题应该解决清楚。

【解析】正确语序为:她俩应该把问题解决清楚。

【牛刀小试】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一项是( )。

A.我们现在的学习是为了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为目的,不单纯是为了个人狭隘的目的。

B.这是一个偏远的小车站,对于他是很陌生的,没有一个熟人。

C.作为中国“四大梆子”之一的豫剧,带着浓郁的乡间俚俗味,在某些城里人的眼中,是“野戏”,是不登大雅之堂的末流杂役。

D.在本报对104国道沧县段黑加油点乱象报道后,引起了沧县政府的高度重视,沧县政府经研究决定在全县范围内深入开展集中整治行动。

【答案】C。

解析:A项,句式杂糅,“是为了……”和“为目的”杂糅;B 项,主客倒置,主体应该是“他”,客体是“小车站”;D项,主语残缺,“引起”没有主语。

二、关注关联词
(一)不合逻辑
也就是关联词与表达内容不合。

常见有:强加转折关系、因果关系、递进关系、并列关系等。

例:我们呼唤健康向上的家庭精神,孟母三迁为的是让孩子拥有一个良好的成长关系,因此,富丽堂皇的家庭未必是幸福的家庭。

【解析】前两个分句与后一分句之间并无因果关系。

(二)语序不当
当出现表示递进关系的关系词时,要关注分句内部的逻辑关系,常会出现顺序不当。

例:一带一路战略,不仅可以推动沿路国家的经济建设,而且可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从而更好的展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解析】不仅……而且表递进,分句语序不当。

(三)关联词与主语位置不当
复句中的关联词在前一分句中使用时,若后两个分句主语相同,一般在主语后;反之,在主语前。

例:不但他钢琴弹得好,而且字写得也漂亮
【解析】两个分句主语一致,关联词应放在主语后面。

【牛刀小试】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现代社会即使已经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孔子的教育思想仍有其不可磨灭的价值和意义。

B.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对于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C.为了能够在自己钟爱的蓝天上驾驶战鹰,余旭几乎放弃了自己的所有业余时间,全心投入到了飞行之中。

D.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对社会形态造成了制度性的约束,而且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在意识形态领域根深蒂固,甚至形成了固定利益集团。

【答案】A。

解析:A项,两个分句主语不一致,关联词应在主语之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