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试题及答案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人类进入21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 A )A.马克思 B.爱因斯坦 C.达尔文 D.牛顿2.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 C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3.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 A )A.不仅指马克思思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4.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B )A.马克思思格斯创立时期的经典理论B.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对它的发展C.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D.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5.在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中,集中反映工人政治要求的是( B )A.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B.英国宪章运动C.芝加哥工人起义 D.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 C )A.工业革命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D.阶级斗争7.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B )A. 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C.工人罢工和起义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8.提出价值规律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是( B )A.马克思B.亚当·斯密C.大卫·李嘉图 D.威廉·配第9.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指( C )A.辩证法 B.历史观 C.劳动价值论 D.剩余价值论10.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最直接的理论基础是(C )A. 古希腊哲学B. 近代欧洲哲学C. 德国古典哲学D.英国经验论哲学11.被马克思恩格斯称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讽刺家”的是( B )A. 费尔巴哈 B.傅立叶 C.欧文 D.圣西门12.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东西方矛盾焦点和帝国主义政治体系最薄弱环节的国家是(D )A.德国 D.奥地利 C. 中国 D.俄国13.“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

大学马哲考试题库及答案

大学马哲考试题库及答案

大学马哲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A.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B.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C.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D. 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结合答案:A2.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A. 精神B. 物质C. 意识D. 神答案:B3.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是指()A. 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B. 人们认识世界的精神活动C. 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切活动D. 人们进行科学研究的活动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4.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包括()A.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B. 马克思主义哲学C. 科学社会主义D. 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答案:A, B, C5. 下列哪些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A.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B.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C.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D. 自由与必然的关系问题答案:A, B, D三、判断题6.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具有规律性。

()答案:正确7.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8.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

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也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五、论述题9. 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

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以及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而生产关系的变革又反作用于生产力的发展。

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意识形态等,它们服务于经济基础,并在一定条件下促进或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

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推动社会从一种形态向另一种形态的转变。

六、案例分析题10. 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分析当前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劳动分工及其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库附答案(选择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库附答案(选择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试题和答案第一章哲学基本问题一、单项选择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B、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C、政治和经济的关系问题D、实践和理论的关系问题2.哲学所研究的一般规律,适用于()A、客观物质世界的某些领域B、客观物质世界的某一领域C、客观物质世界的一切领域D、社会的经济和政治领域3.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A、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B、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C、科学的世界观D、无产阶级的世界观4.肯定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这是()A、辩证法的观点B、形而上学的观点C、唯心主义的观点D、可知论的观点5.唯心主义的基本形式是()A、客观唯心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B、一元论唯心主义与二元论唯心主义C、经验论唯心主义与为理论唯心主义D、辩证唯心主义与形而上学唯心主义6.下列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是()A、心外无物,心外无理B、理在气中,理随事变C、富贵在天,死生由命D、理在事先,事随理变7.下列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A、存在就是被感知B、物是感觉的复合C、意识是万物的本原D、理在事先8.“存在就是被感知”是()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B、客观唯物主义观点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D、主观唯心主义观点9.唯物主义一元论与唯心主义一元论的对立属于()A、世界发展的动力问题上的对立B、意识的本质问题上的对立C、世界的本质问题上的对立D、真理的本性问题上的对立10.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根结为()A、绝对观念B、客观实在C、理念世界D、“原初”物质11.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这是一种()A、宿命论观点B、唯意志论观点 C、机械唯物论观点D、朴素唯物论观点12.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不曾存在()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B、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斗争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13.“人为自然立法”的观点属于()A、宿命论B、主观唯心主义C、机械唯物主义D、客观唯心主义14.判断一种哲学是否是“真正的哲学”取决于它()A、是否坚持唯心论B、是否坚持辩证法C、是否坚持唯物论D、是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15.哲学是( C )A、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世界观C、理论化和系统化的世界观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16.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A、客观存在的各种物体B、宇宙中存在的一切现象C、物质的具体形态和结构D、某种具体的“原初物质”17.哲学上的一元论就是承认()A、世界是物质B、世界在本质上是精神C、世界是发展的D、世界的本原只有一个18、古希腊唯物主义的代表是()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苏格拉底D、德谟克利特19、旧唯物主义不能彻底战胜唯心主义的根本原因是()A、主张物质的决定作用B、否认意识的能动作用C、无法驳斥唯心主义狡猾的诡辩D、不懂得科学的实践观点20、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个方面内容的不同回答是()A、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B、划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C、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D、划分辩证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标准21、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属于()A、内容和形式的关系B、整体和部分的关系C、原因和结果的关系D、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各项属于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有()A、思维与存在何者第一性B、思维能否掌握理论C、思维与存在是否有同一性D、思维能否正确地反映存在E、能否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2.以下各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有()A、存在就是被感知B、物是观念的复合C、理在事先D、心外无事,心外无理E、吾心即宇宙3.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唯物主义的缺陷有()A、用机械力学的尺度去衡量物质的一切运动B、不能把世界理解为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中的过程C、对社会历史的观点是唯心主义的D、不承认存在决定意识E、不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4.下列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有()A、事物是理念的影子B、“理在事先”C、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外化D、“未有天地万物,已有天地万物之理”E、现实的国家是国家观念的外化5.唯物主义形态的发展经历了()A、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B、自然科学的唯物主义C、庸俗唯物主义D、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E、辩证唯物主义6.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严重缺陷有()A、否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B、用机械力学的观点解释一切现象C、不能把世界理解为处于运动变化中的过程D、不能把唯物主义观点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E、否认世界的可知性7.哲学上的二元论()A、既是唯物论,又是唯心论B、最终必然导向唯心论C、本质上属于唯物论D、不能把自己的主张坚持到底E、是超越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基本派别8、下列选项中,属于唯物主义历史形态的有()A、朴素唯物主义B、庸俗唯物主义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E、自然唯物主义9、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的严重缺陷是()A、否认世界可知性B、机械性C、否认自然规律客观性D、形而上学性E、不彻底性10、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A、人的主观意识B、人的主观感觉C、人的心D、宇宙精神E、绝对观念第二章马克思主义哲学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哲学的最主要、最显著的特征是()A、阶级性B、革命性C、实践性D、科学性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最主要的自然科学基础是()A、机械力学B、地质学和胚胎学C、动植物生理学和有机化学D、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3.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对象是()A、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B、自然界发展的一般规律C、理论思维发展的一般律D、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律4.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A、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B、整体和部分的关系C、一般和个别的关系D、理论和实际的关系5.现代科技革命的成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是()A、使马克思主义哲学越来越不适应现时代B、深化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宇宙观C、证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绝对真理的体系D、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时基本原理作了否证6.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是()A、从个别到一般的方法B、向社会实践学习的方法C、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D、逻辑推理的方法7.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A、对立统一规律B、实事求是C、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D、为人民服务8.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唯心主义哲学的科学态度是()A、坚决批判、彻底否认B、避而远之,不闻不问C、弃其槽粕、取其精华D、有用则取之,无用则舍之9.现代西方哲学人本主义思潮发端于()A、黑格尔B、尼采、叔本华C、萨特D、费尔巴哈10.马克思主义哲学按其本性来说是()A、运动的、发展的B、批判的、革命的C、科学的、真理的D、实践的、客观的1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最早的代表人物是()A、李大钊B、陈独秀C、毛泽东D、周恩来二、多项选择题1.现代西方哲学从思想倾向上可分为两大思潮,它们分别是()A、主观唯心主义B、客观唯心主义C、人本主义D、科学主义E、非理性主义2.下列各项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的革命变革的表现的有()A、提出阶级斗争的观点B、确立了科学实践观C、实现了唯物论和认识论的结合D、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结合E、实现了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与唯物主义的历史观的结合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伟大变革,因为它()A、结束了“科学之科学”的哲学时代B、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C、建立了绝对真理的理论体系D、使哲学发展到顶峰E、建立了唯物史观的理论体系4.当今科技发展的新成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主要影响有()A、证实、充实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B、使马克思主义哲学越来越不适应现时代C、深化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宇宙观D、否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未发生任何变化5.下列哲学流派属于现代人本主义思潮的有()A、唯意志主义B、实证主义C、马赫主义D、存在主义E、逻辑实证主义6.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出现的两大理论成果分别是()A、中国革命的战略和策略B、中国共产党建党学说C、李大钊的唯物史观D、毛泽东思想E、邓小平理论7.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A、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关系B、思维与存在的关系C、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关系D、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E、一般与个别的关系8.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待唯心主义的态度应该是()A、揭露其错误的本质B、揭示其产生的根源C、全盘抛弃D、批判的吸取其合理的因素E、与其融为一体9.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主要在于它()A、是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总汇B、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C、是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唯物主义的历史观的统一D、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E、是高居于具体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第三章辩正唯物论一、单项选择题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运动变化性B、客观实在性C、具体性D、可感知性2.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马哲考试试题和答案

马哲考试试题和答案

马哲考试试题和答案试题:1、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还是意识?答: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2、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物质”概念指的是什么?答: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物质”概念指的是客观实在性,即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3、什么是唯物辩证法?答:唯物辩证法是一种研究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科学方法,它强调事物的内部矛盾和斗争,认为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4、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意识”概念指的是什么?答: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意识”概念指的是人的主观性,即人类对于客观世界的反映和认识。

5、什么是唯心主义?答:唯心主义是一种认为精神或思想是第一性的哲学观点,它否认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认为精神或思想是世界的本原。

6、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形而上学有什么区别?答: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形而上学有本质区别。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是客观存在的,而形而上学则认为世界是精神的或者是思想的。

7、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实践”概念。

答: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实践”概念指的是人类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实践不仅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础,也是人类改造世界的基础。

8、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发展”概念。

答: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发展”概念指的是事物的前进性和上升性,是事物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发展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马哲期末考试试题答案一、简答题1、请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物质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答案:物质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物质概念既不同于唯心主义把精神看作是世界的本原,也不同于旧唯物主义用纯粹的自然科学来代替哲学上讲的物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不仅包括自然界的万事万物,而且包括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

2、请简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并举例说明。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和答案与解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和答案与解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及答案(一)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第小题1分,共30分)1、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ba、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和辩证唯心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c、彻底的唯心主义和不彻底的唯心主义d、自然观上的唯心主义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2、把可直接感知的某种具体实物看作是世界的本原,这种观点属于 aa、朴素唯物主义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c、庸俗唯物主义3、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 ba、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c、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d、人们对人生目的意义的根本观点4、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的根本分歧是 da、肯定世界的统一性还是否认世界的统一性b、认为世界统一于运动还是统一于静止c、认为世界统一于主体还是统一于客体d、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还是统一于精神5、相对静止是指 ca、事物绝对不动b、事物永恒不变c、事物运动的特殊状态d、事物运动的普遍状态6、时间和空间是 ca、物质的唯一特性b、物质的根本属性c、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d、物质运动的根本原因7、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da、事物数量的增加b、事物的一切变化c、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8、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都要掌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和“不及”。

这在哲学上符合 ba、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的原理b、量和质相统一的原理c、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原理d、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原理9、有的哲学家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是有原因的,因而一切都是必然的,偶然性是不存在的。

这是一种c a、庸俗唯物主义观点b、唯心主义非决定论观点c、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观点d、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观点专业知识整理分享10、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在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领域普遍起作用的规律,它在 aa、事物完成一个发展周期后表现出来b、事物经过一次辩证的否定后表现出来c、事物发展的任何阶段上都表现出来d、事物经过量变向质变转化后表现出来11、在现实中还没有充分的根据,也不具血必要的条件,在目前不能实现的可能性,属于 da、较差的可能性b、微小的可能性c、现实的可能性d、抽象的可能性12、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 da、主观精神的产物b、客观精神的显现c、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d、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13、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 ca、可知论与不可知论b、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c、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d、能动革命的反映论与直观被动的反映论14、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

马哲试题及答案

马哲试题及答案

马哲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质是:A. 精神B. 物质C. 意识D. 能量2. 辩证法的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这一规律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以下哪项不是对立统一规律的体现?A. 事物内部的矛盾B. 事物之间的矛盾C. 事物发展的不平衡性D. 事物的绝对静止3.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什么决定的?A. 人的意志B. 地理环境C. 经济基础D. 文化传统4.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以下哪项不是实践的特点?A. 客观性B. 社会性C. 历史性D. 主观性5. 以下哪项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A. 唯物性B. 辩证性C. 革命性D. 神秘性6.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以下哪项不是社会意识的表现形式?A. 政治制度B. 法律规范C. 宗教信仰D. 物质生产7. 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以下哪项不是阶级斗争的表现?A. 经济斗争B. 政治斗争C. 文化斗争D. 个人斗争8.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价值在于:A. 个人财富B. 社会地位C. 自我实现D. 社会贡献9.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论的核心问题是:A. 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B. 知识与实践的关系问题C. 真理与谬误的界限问题D.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10. 以下哪项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A. 物质决定意识B. 意识反作用于物质C.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 意识决定物质答案:1-5 B C D D D;6-10 D C D A 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以下哪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A. 物质决定意识B. 意识具有能动性C.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12.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形态的更替是由以下哪些因素决定的?A. 经济基础B. 上层建筑C. 阶级斗争D. 科技进步13. 以下哪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的特点?A. 客观性B. 社会性C. 历史性D. 主观性14.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以下哪些是人的自由和解放的条件?A. 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B. 社会关系的合理化C. 人的全面发展D. 个人财富的积累15. 马克思主义认为,以下哪些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途径?A. 教育B. 劳动C. 社会制度的改革D. 个人努力答案:11 ABCD;12 ABC;13 ABC;14 ABC;15 ABC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基本特征。

大一思修题库及答案选择题

大一思修题库及答案选择题

大一思修题库及答案选择题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1.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质是()。

A.物质B.意识C.综合体D.主体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是()。

A.辩证法B.唯物论C.辩证唯物主义D.历史唯物主义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问题是()。

A.人的自由B.人的解放C.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D.对抗与变革的社会意识4.辩证法的基本观点是()。

A.矛盾的普遍性B.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与动力C.人的社会本质D.唯物和唯心的统一5.唯物辩证法的最高原则是()。

A.一切从实际出发B.对立统一C.实事求是D.综合分析二、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论1.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是辩证发展的,其中的辩证关系是()。

A.主观与客观关系B.个体与普遍关系C.认识与实践关系D.观察与演绎关系2.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认识的基础是对()的认识。

A.现象B.本质C.表象D.事实3.科学假设与科学理论的区别在于()。

A.科学假设是对客观规律的初步探索B.科学理论是对客观规律的全面、系统的认识C.科学假设是科学理论形成的基础D.科学假设是科学理论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4.马克思主义认为,真理的标准是()。

A.客观性B.主观性C.相对性D.绝对性5.科学研究的初衷是()。

A.解决实际问题 B.增加理论知识C.满足个人兴趣D.追求荣誉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有两个重要特征,即()。

A.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经济并存B.公有制和私有制并存C.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并存D.个人自由和集体利益并存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A.人民对于物质文明需要与精神文化需要的矛盾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D.个人与集体的矛盾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A.计划经济B.市场经济C.混合经济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首要任务是()。

A.发展生产力B.实现共同富裕C.推进社会民主化D.构建社会主义法治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是()。

大学马原期末试题及答案

大学马原期末试题及答案

大学马原期末试题及答案大学马克思主义原理期末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共60分)1.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

A. 独立建构的理论体系B. 借鉴其他学派理论的结晶C. 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D. 一种非实践的思想正确答案:A2.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是()。

A.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B. 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C. 科学实证主义和后现代主义D. 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正确答案:A3. 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

A. 上层建筑B. 文化传统C. 政治体制D. 社会意识形态正确答案:A4. 马克思主义的核心问题是()。

A. 价值创造问题B. 生产关系问题C. 分配问题D. 民主问题正确答案:B5. 马克思主义倡导的最高追求是()。

A. 个人自由解放B. 阶级斗争消亡C. 劳动人民当家作主D. 社会主义建设正确答案:C第二部分:名词解释(共20分)1. 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答案:指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劳动者创造出来的价值,超过其必要劳动时间的那部分价值。

2. 无产阶级()答案:指社会生产中不占有生产资料,只能出卖劳动力为生的阶级。

3. 社会意识形态()答案:指社会上反映社会存在和人们实际生活的思想、观念、价值观等。

4. 科学社会主义()答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实践相结合的科学体系。

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答案:指马克思主义被中国共产党吸收、创新和发展,适应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的过程。

第三部分:论述题(共20分)请论述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到一个相当高的阶段为什么会导致社会主义的兴起?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到一个相当高的阶段会导致社会主义的兴起,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劳动力的特殊化和剥削程度逐渐加深,导致社会阶级矛盾日趋尖锐化。

资本家与无产阶级之间的利益冲突和斗争加剧,劳动者对剥削现象的认识逐渐清醒,开始要求争取自己的权益和解放,这为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和兴起提供了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 •人类进入21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 网评,名列榜首的是( A )A .马克思B .爱因斯坦C .达尔文D .牛顿2 .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 C )A .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 .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D .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3 .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 A )A .不仅指马克思思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 .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 .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4 .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B )A .马克思思格斯创立时期的经典理论B∙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对它的发展C.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D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5.在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中,集中反映工人政治要求的是( B )A.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B .英国宪章运动C .芝加哥工人起义D .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6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 C )A .工业革命B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D .阶级斗争7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B )A. 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B .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C .工人罢工和起义D .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8 .提出价值规律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是( B )A .马克思 B.亚当•斯密C .大卫•李嘉图D .威廉•配第9 .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指( C )A. 辩证法B .历史观C .劳动价值论D .剩余价值论10.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最直接的理论基础是( C )A. 古希腊哲学B. 近代欧洲哲学C. 德国古典哲学D. 英国经验论哲学11 .被马克思恩格斯称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讽刺家”的是( B )A. 费尔巴哈B .傅立叶C .欧文D .圣西门12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东西方矛盾焦点和帝国主义政治体系最薄弱环节的国家是(D )A .德国D .奥地利C. 中国D .俄国13 .“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

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

这个论断的含义是( A )A.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 .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C .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D .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14 .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A )A. 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B .科学性C .阶级性D .科学性和阶级性的统一15.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C )A .辩证唯物主义B .历史唯物主义C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 .唯物主义16 .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根本的本质属性是( A )A .科学性B .革命性C .实践性D .阶级性17 .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D )A .理想崇高B .科学严谨C.博大精深 D.与时俱进18 .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A )A. 实现共产主义B .消灭阶级、消灭国家C .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D .实现人权19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 C )A .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B .一切从实际出发C .理论联系实际D .辩证思维[ 单项选择题答案]1 .A2 .C 3.A 4 .B 5 .B 6 .C 7 .B 8 .B 9 .C 10 .C 11 .B 12.D13 .A 14 .A 15 .C 16 .A 17 .D 18 .A 19 .C二、多项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 世纪40 年代,到那时,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经历过( ABC )A.14世纪末至15世纪初,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孕育B. 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30年代末,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C. 多次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造成极大破坏D .垄断资本主义2 .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 BCD )A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B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 .科学社会主义D .马克思主义哲学3 .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阶级基础的19 世纪三大工人起义是( BCD )A .巴黎公社B .1831 年和1834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C .1838年在英国爆发的延续十余年的宪章运动D .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4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渊源是( ABC )A. 德国古典哲学B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 .英国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D .法国启蒙思想5. 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性人物( BC )A •康德B •黑格尔C •费尔巴哈D •笛卡尔6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 AB )A •亚当•斯密D •大卫•李嘉图C •马尔萨斯D •西斯蒙7 .空想社会主义的最杰出的代表是(ABC )A .昂利•圣西门B .沙尔•傅立叶C. 罗伯特•欧文D.托马斯•莫尔8 .马克思思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CD )A .辩证法B .劳动价值论C .唯物史观D .剩余价值学说9 .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有( ABCD )A .资本主义世界生产力生产关系矛盾的激化B .争夺和瓜分世界殖民地的矛盾激化C. 资本主义各国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D .奥地利皇太子菲迪南大公在南斯拉夫遇刺身亡10 .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可以概括为( ABCD )A.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 .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C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理论品质D .实现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11 .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性是( AB )A .阶级性B .实践性C. 客观性D .人民性12 .马克思土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是( BCD )A. 李大钊的理论B.毛泽东思想C .邓小平理论D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3 .“八荣八耻”中的“荣”包括( ABCD )A .热爱祖国、服务人民B .祟尚科学、辛勤劳动C .团结互助、诚实守信D ,遵纪守法、艰苦奋斗14 .“八荣八耻”中的“耻”包括( ABCD )A.危害祖国、背离人民B.愚昧无知、好逸恶劳C. 损人利己、见利忘义D .违法乱纪、骄奢淫逸15 .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要分清( ABCD )A .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B .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C .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D .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 多项选择题答案 ]1. ABC2.BCD3.BCD4.ABC5.BC6.AB7.ABC9.ABCD 10.ABCD 11.AB 12.BCD 13.ABCD 14.ABCD 15.ABCD探 <第一章>第一章C. 实践的观点D. 发展的观点3 .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 A )A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B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C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界定的D .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4 .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 C )A .实践性B .运动性C .物质性D .客观性5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 D ) A .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B .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C .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8.人们制造飞船,发射火箭,克服地球引力,是( A ) C. 对规律的根本改造 D. 对规律的发展 、单项选择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D ) (物质和意识)A.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B.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C.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问题D.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2.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A. 物质的观点 C )B. 运动的观点8.CD 6. 形而上学理解的矛盾的同一性是( A. 没有差别的同一性 C. 包含差别的同一性 7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B A. 唯物的观点和辩证的观点 C. 实践的观点和可知的观点 A )B. 包含斗争性的同一性D. 具体同一)B. 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D .运动的观点和静止的观点A. 对规律的认识和利用B. 对规律的辩证否定9.“先富——共富”和“台阶式”发展战略体现了质量互变规律中 (AA.总的量变过程中部分质变的原理 E.质变过程中量的扩张原理C.量变是质变的基础的原理 D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的原理10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D )A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 .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C .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11.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白马非马”命题的错误在于( A )A. 只看到共性和个性的区别,而没有看到它们之间的联系B. 只看到共性和个性的联系,而没有看到它们之间的区别C. 既看到了共性和个性的区别,又看到了它们之间的联系D. 既没看到共性和个性的区别,又没有看到它们之间的联系12 .辩证法的否定即“扬弃”,它的含义是指( D )A .抛弃B .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组合C .纯粹的否定D .既克服又保留13 .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A )A. 方向和道路B .形式和状态C .结构和功能D .源泉和动力14 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 A )A .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B .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C .抽象与具体的关系D .唯心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15 .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这说明(C ) A .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 B .意识不受客体影响C. 意识受主体状况的影响D .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16 .人工智能的出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识论的意义是( D )A .否定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B .改变了人类意识活动的规律性C .肯定了人工智能可以代替意识的能动活动D. 丰富了物质和意识相互关系内容17“历史是逻辑的基础,逻辑是历史的修正”,这一观点是( B )A .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B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观点C .片面强调逻辑重要性的观点D 割裂历史与逻辑统一的观点18 .“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方法是( A )A .归纳与演绎B .分析与综合C .抽象到具体D .实践到认识19 .辩证思维方法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是( D )A .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B. 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C .思维生成现实具体的过程D .在思维中形成“多种规定的统一”的过程[ 单项选择题答案]1. D2.C3.A4.C5.D6.A7.B8. A9.A 10.D 11.A12. D 13.A 14.A 15.C 16.D 17.B 18.A 19.D 二、多项选择题1.辩证法经历的基本形态有( ABC )A.朴素辩证法 E.唯心辩证法C. 唯物辩证法 C.自然辩证法2 时间空间作为“物质两种存在形式离开了物质.当然都是无,都是只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观念抽象”,这段话说明( AB )A .时间和空间是客观的B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C .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D .时间和空间离开物质只是形式3 .我国古代哲学家王夫之认为:“动静者,乃阴阳之动静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