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规范
《胃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要点

《胃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要点一、概述胃癌是指原发于胃的上皮源性恶性肿瘤。
在我国胃癌发病率仅次于肺癌居第二位,死亡率排第三位。
全球每年新发胃癌病例约120万,中国约占其中的40%。
我国早期胃癌占比很低,仅约20%,大多数发现时已是进展期,总体5年生存率不足50%。
近年来随着胃镜检查的普及,早期胃癌比例逐年增高。
胃癌治疗的总体策略是以外科为主的综合治疗。
二、诊断应当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内镜及组织病理学、影像学检查等进行胃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临床表现早期胃癌患者常无特异的症状,随着病情的进展可出现类似胃炎、溃疡病的症状,主要有:①上腹饱胀不适或隐痛,以饭后为重;②食欲减退、嗳气、返酸、恶心、呕吐、黑便等。
进展期胃癌除上述症状外,常出现:①体重减轻、贫血、乏力。
②胃部疼痛,如疼痛持续加重且向腰背放射,则提示可能存在胰腺和腹腔神经丛受侵。
胃癌一旦穿孔,可出现剧烈腹痛的胃穿孔症状。
③恶心、呕吐,常为肿瘤引起梗阻或胃功能紊乱所致。
贲门部癌可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吞咽困难及反流症状,胃窦部癌引起幽门梗阻时可呕吐宿食。
④出血和黑便,肿瘤侵犯血管,可引起消化道出血。
小量出血时仅有大便潜血阳性,当出血量较大时可表现为呕血及黑便。
⑤其他症状如腹泻(患者因胃酸缺乏、胃排空加快)、转移灶的症状等。
晚期患者可出现严重消瘦、贫血、水肿、发热、黄疸和恶病质。
(二)体征一般胃癌尤其是早期胃癌,常无明显的体征,进展期乃至晚期胃癌患者可出现下列体征:①上腹部深压痛,有时伴有轻度肌抵抗感,常是体检可获得的唯一体征。
②上腹部肿块,位于幽门窦或胃体的进展期胃癌,有时可扪及上腹部肿块;女性患者于下腹部扪及可推动的肿块,应考虑Krukenberg瘤的可能。
③胃肠梗阻的表现:幽门梗阻时可有胃型及震水音,小肠或系膜转移使肠腔狭窄可导致部分或完全性肠梗阻;④腹水征,有腹膜转移时可出现血性腹水;⑤锁骨上淋巴结肿大;⑥直肠前窝肿物;⑦脐部肿块等。
胃癌围手术期化疗及规范化治疗

胃癌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胃癌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遗传、环境、生活习惯、慢性炎症等。
发病机制
胃癌的发生是一个多步骤、多阶段的过程,涉及基因突变、细胞增殖与凋亡失 衡、信号转导异常等多个方面。
胃癌的病理生理
病理生理
胃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肿瘤细胞 通过浸润和转移,影响胃的正常生理 功能,导致消化不良、贫血等症状。
禁忌症
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严重感染 ,恶病质等。
围手术期化疗的疗效与副作用
疗效
围手术期化疗可提高胃癌患者的生存率,降低复发风险。
副作用
化疗药物会引起恶心、呕吐、骨髓抑制、脱发等副作用,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处理和护理。
03
CATALOGUE
胃癌规范化治疗
胃癌规范化治疗的定义与原则
04
CATALOGUE
胃癌围手术期化疗及规范化治疗的展望
新药研发与临床试验
癌的新药 研发也在加速进行。一些新型的靶向药物和 免疫药物正在临床试验阶段,有望为胃癌治 疗提供更多选择。
临床试验
临床试验是评估新药和疗法安全性和有效性 的重要手段。胃癌围手术期化疗及规范化治 疗的研究者们正在积极开展各种临床试验, 以探索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THANKS
感谢观看
胃癌围手术期化疗 及规范化治疗
目录
• 胃癌概述 • 胃癌围手术期化疗 • 胃癌规范化治疗 • 胃癌围手术期化疗及规范化治疗的展望
01
CATALOGUE
胃癌概述
胃癌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胃癌是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的恶性 肿瘤,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 。
分类
根据组织学可分为腺癌、鳞状细 胞癌、腺鳞癌等;根据发生部位 可分为贲门癌、胃体癌、幽门癌 等。
进展期胃癌规范化全身化学治疗

审
~
国
’
JC PD
肿
瘤
十
耳
身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唐平章 教授
豪
加速康 复外科 的 理念与意义
口 南京军 区南京总 医院 全军普 外研 究所 黎介 寿院 士 近 年 来 , 国 际外 科 文 献 检 索 资 料 中 , 加 速 康 复 外 科 (a t F s t a k s r e y 一词频 繁 出现 , 有不 少 以此 为题 的文章 , 及 到 rc u gr) 也 涉
案 , 从 单一 中心作 了 I期 临床 试 验 , 仅 I 经受 不 住I 期 试验 考 证 , I I 纷 纷被淘 汰 。 证 医学 的发展与 重视使 肿瘤 化 学治疗 提高到 新水 平 , 循 大样 本 随机 对照 多 中 1 1 1 期临 床试 验 结 果 认 定为 高水 平 证据 , 51 使 瑾 晚期 胃癌全 身化疗 规 范化有 据可 依 , 让患者 获得 最佳 利益 。 擘 柱 令 近 年 中国大 陆开展 新药联 合 治疗晚 期 胃癌 已出现 高潮 ,进 行 了多项 多 中心 I期临床 试验 取得 不少成 果 , I 也存在 不少 差距 。 国 与 际协 作少 , 高水平 的 R TⅡ) 少,在用 药 , 效 , C (I很 判 安全 评估 不规 范
蠡~ 既 I薯 ' ’ 嚼 嚣 -
1 幸 嚏一
意在 减少 医疗 措施 带来 的应激 (t e s 。 sr s )
因此 ,at tak srey不是 简单 的手 术操 作快捷 ,而是 F s r c u gr 应 用现 在 临床 上 已成 熟 的理论 与方法 来减 少与 阻 断对病 人机 体 的
C mi I o t U v r t f P y a t y a o P r ni e si y o a i 。I aI I P o . a 1o P r a r f C m. I o t
2024年胃癌CSCO指南更新

2024年胃癌CSCO指南更新2023年CSCO胃癌诊疗指南的更新要点主要分为三部分:局部进展期胃癌的综合治疗、转移性胃癌的靶向治疗、转移性胃癌的免疫治疗。
1.局部进展期胃癌的综合治疗:这部分更新包括可切除胃癌的外科治疗和不可切除局部进展期胃癌的综合治疗。
例如,对于肿瘤位于近端胃、非侵犯胃大弯侧的胃癌,D2淋巴结清扫基础上,腹腔镜下进行脾门淋巴结清扫并不能带来生存获益。
强调了多学科诊疗模式在放疗等治疗手段中的应用。
2.转移性胃癌的靶向治疗:这部分更新包括一线、二线和三线靶向治疗的更新。
例如,一线靶向治疗中新增了靶向Claudin18.2的药物“唑贝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方案。
二线治疗中,雷莫西尤单抗联合紫杉醇成为首选方案。
三线治疗中,ADC药物如维迪西妥单抗用于HER2阳性胃癌患者。
3.转移性胃癌的免疫治疗:这部分更新包括一线免疫治疗的更新。
例如,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成为PD-L1阳性晚期胃癌患者的一线治疗选择。
请注意,这些信息是基于2023年的数据,可能与2024年的更新有所不同。
建议您关注CSCO的官方发布,以获取最新和最准确的信息。
在2023年CSCO胃癌诊疗指南的更新中,一个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关于局部进展期胃癌的综合治疗,尤其是在外科治疗方面的更新。
这一部分对于临床实践有直接的指导意义,因为它涉及到手术技术的选择和患者预后的可能影响。
局部进展期胃癌的外科治疗更新在局部进展期胃癌的外科治疗方面,2023年CSCO胃癌诊疗指南提出了一些重要的更新。
对于可切除胃癌的外科治疗,指南对手术规范进行了注释修改。
特别是,对于肿瘤位于近端胃、非侵犯胃大弯侧的胃癌,指南指出在D2淋巴结清扫的基础上,腹腔镜下进行脾门淋巴结清扫并不能带来生存获益。
这一更新的意义在于,它可能会改变临床实践中对于这类胃癌患者的手术策略,避免不必要的手术操作,从而降低手术风险和并发症。
更新的背景和依据这一更新的背后,是对现有临床研究数据的综合分析和评估。
胃癌淋巴结的合理规范化清扫

胃癌淋巴结的合理规范化清扫外科手术是胃癌治疗的最重要手段。
目前,对于胃癌手术治疗比较一致的观点是:早期胃癌行缩小手术,进展期胃癌行扩大根治术。
早期胃癌:局部仅浸润至粘膜层或粘膜下层,发生淋巴结转移者较少,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行胃局部切除术或保留胃功能的根治性手术;胃癌根治术:包括充分切除原发癌肿及受侵器官,彻底清除区域淋巴结,完全杀灭腹腔脱落癌细胞。
应行远端胃次全切除、近端胃次全切除或全胃切除并清扫相应的第2、3站淋巴结。
标准的胃癌根治术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胃癌姑息性手术:包括姑息性胃大部切除术、姑息性胃切除+联合脏器切除、胃肠吻合术、胃肠插管造口。
姑息性手术能够改善晚期胃癌患者疼痛、出血、梗阻等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由于绝大多数胃癌确诊时已经是中晚期,因此,为有效提高患者术后生存率,除应尽可能提高胃癌早期诊断率、合理应用综合治疗外,胃癌根治手术方式的标准化、规范化,对提高胃癌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不可否认,我国胃癌外科治疗效果与日本比较,尚有一定的差距。
主要原因有二:其一是早期癌占治疗病例的比率较低,日本占30%以上,有些医院甚至高达50%~60%,而我国一般在10%以下;其二是标准的胃癌根治术虽然在我国部分医院已经开展,但推广很不平衡.目前有许多医院仍沿用20世纪60,70年代的手术方式,即把病变的胃、大网膜和肿大的淋巴结切除当作胃癌根治术,有些颇具规模的医院的胃癌根治术特别是淋巴结清扫不甚规范,手术记录写着D2根治术,实际上第2站的淋巴结并没有全部清扫,致使疗效无法明显提高,数据统计和分析不够严谨和科学。
要提高我国胃癌的诊疗水平,必须针对上述原因加以改进。
日本的早期胃癌高比率是通过内镜广泛筛选获得的,我国胃癌高发区主要分布于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和农村,通过内镜广泛筛选来提高早期癌的比率显然是不现实的。
因此,改进手术方法,推广D2标准术式,规范我国胃癌根治术特别是淋巴结清扫术具有重要和现实的意义。
三步法胃癌根治术用于进展期胃癌的实践与思考

三步法胃癌根治术用于进展期胃癌的实践与思考作者:董平杨自逸吕文杰束翌俊刘颖斌来源:《上海医药》2018年第19期摘要胃癌根治术是治疗胃癌的主要方法。
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腹腔镜胃癌根治术逐渐普及,但对其用于进展期胃癌的远期疗效还存争议。
三步法胃癌根治术作为一种操作明晰、易于推广的开腹手术方式,现仍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重要手段。
该方法通过将手术分为3个主要步骤,实现有序清扫和整块切除,有效提高了胃癌根治的效果。
关键词进展期胃癌胃癌根治术远期疗效中图分类号:R735.2; R730.5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8)19-0006-03 Practice and thinking on three-step radical gastrectomy for advanced gastric cancerDONG Ping, YANG Ziyi, LYU Wenjie, SHU Yijun, LIU Yingbin*(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Xinhua Hospital, School of Medicine,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Shanghai 200092, China)ABSTRACT Radical gastrectomy is a main method for treatment of gastric cancer. Laparoscopic radical gastrectomy has been widely us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in the past decades. However, the long-term survival after laparoscopic radical gastrectomy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is not clear. Three-step radical gastrectomy is a modular open approach for the radical resection of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with clear anatomical level, which is easy to be mastered. The main procedure includes three steps, achieving en-bloc removal and lymphadenectomy in order and leading to better prognosis.KEy WORDS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radical gastrectomy; long-term survival胃癌是我国发病率第二高的肿瘤类型,每年约有50万人死于胃癌[1]。
指南解读2024CSCO胃癌指南更新要点

02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与化疗联合
如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可进一步提高MSI-H/dMMR胃癌患者的疗
效。
03
靶向药物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
如阿帕替尼联合帕博利珠单抗,在晚期胃癌患者中显示出较好的疗效和
安全性。这种联合用药策略有望为胃癌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和更好
的生存获益。
05
患者管理与生活质量提升
加强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加强对患者的教育和心理支持,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和 自我管理能力,减轻心理压力。
建立长期随访机制
通过建立长期随访机制,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持续监测和评 估,及时发现并处理复发和转移等问题,提高患者的生存 率和生活质量。
THANKS。
营养支持与饮食调整建议
胃癌术后患者饮食应以易消化、高营养为主,避免刺 激性食物和饮料。同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逐步 调整饮食结构和摄入量。
胃癌患者常常伴有营养不良,因此营养支持是重要环 节。指南推荐对患者进行营养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 制定个性化营养支持计划。
对于无法经口进食或摄入不足的患者,可通过肠内营 养或肠外营养途径进行补充。指南强调了肠内营养的 优越性,并提供了肠内营养实施的详细建议。
更新后的指南更加符合中国胃 癌患者的实际需求,有助于提 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本次更新主要内容
01
02
03
04
更新了胃癌的诊断标准和分期 系统,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和
预后评估的科学性。
增加了新型靶向药物和免疫治 疗药物在胃癌治疗中的应用推 荐,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
选择。
调整了手术和非手术治疗的适 应症和禁忌症,更加明确地指
03
胃癌综合治疗策略更新
胃癌临床路径(2021年版)

胃癌临床路径(2021年版)一、胃癌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胃癌(ICD-10:C16, D00.2)行胃局部切除术或胃癌根治术或扩大胃癌根治术,姑息切除术,短路或造口术(ICD-9-CM-3:43.4-43.9)。
释义⑴本路径适用于外科手术途径治疗胃癌患者。
手术切除是胃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也是目前能治愈胃癌的唯一方法。
NCCN对外科手术指证具有严格的原则。
⑵早期局限于固有层的T1期肿瘤可考虑内镜下粘膜切除术,即局部切除术。
⑶对于进展期胃癌,应实行标准胃癌根治术或扩大的胃癌根治术,推荐适用于ⅠB(T1N1,T2N0)期、所有类型的Ⅱ期,部分ⅢA 期、ⅢB 期的术式。
手术方式为胃切除术+区域淋巴结清扫术(D),即D2手术,切除至少15个或以上淋巴结。
⑷对于无法切除的肿瘤,短路手术有助于缓解梗阻症状,胃造口术和放置空肠营养管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诊疗指南-肿瘤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临床表现:上腹不适、隐痛、贫血等。
2.大便隐血试验多呈持续阳性。
3.胃镜检查明确肿瘤情况,取活组织检查作出病理学诊断。
4.影像学检查提示并了解有无淋巴结及脏器转移;钡餐检查了解肿瘤大小、形态和病变范围。
5.根据上述检查结果进行临床分期。
释义:⑴早期可无症状和体征,常见的症状为无规律性上腹部疼痛,饱胀不适,食欲减退,消瘦,晚期可出现呕血,黑便。
贲门部癌可引起咽下困难。
幽门部癌可出现幽门梗阻症状和体征。
实验室检查大便潜血(+)。
肿瘤标志物异常增高。
⑵影像学主要明确胃癌的临床分期及判断手术切除性,双重对比造影、CT,内镜超声均可为分期的有效手段。
影像学分期主要依靠对肿瘤局部情况,淋巴结及脏器转移情况综合判定。
近年来NCCN推荐腹腔镜亦可作为治疗前分期的手段。
⑶确诊主要依赖胃镜活检组织学病理诊断。
对疑难病例应行免疫组化检查鉴别肿瘤的组织学分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规范
进展期胃癌的手术的主要目的是要求达到R0切除,以尽可能延长病人的生存期。
在胃癌手术中,淋巴清扫占有重要地位,一是因为在实体肿瘤中,胃癌的淋巴转移较多,血行转移较少;另外,淋巴转移复发也是影响胃癌病人生存的重要因素。
在淋巴清扫范围方面,东西方一直存在争论,欧美国家主张行D1清扫,而亚洲国家则强调更广泛的清扫。
争论主要是因为西方认为D2 及以上清扫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D1清扫术,而没有证据表明D2清扫能增加胃癌病人的远期生存率;而在日本等东方国家则认为扩大清扫能提高生存率且能很好地控制并发症,且大多也是基于大量的回顾性分析得出的结论。
1999年,荷兰人报道了一多中心随机对照的研究结果,结论认为D2手术与D1手术的5年生存率无明显差异,而D2 手术的术后并发症较高,但对于UICC分期的Ⅱ期和Ⅲa期病人,D2清扫与D1清扫存在差异。
目前在亚洲国家已将D2 清扫作为可行R0切除胃癌病人的常规手术,并且也渐被西方学者认可,作为Ⅰb期、Ⅱ期、Ⅲa及部分Ⅲb 期胃癌病人的推荐标准术式。
对于N3和T4N2的Ⅳ期病人,D3清扫可作为手术的适当选择,但由于手术操作复杂、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高,D3手术只能在少数研究中心进行,应不作为常规推荐手术。
对于进展期胃癌,现正趋于认同将胃癌的D2 淋巴清扫术作为胃癌的标准根治术。
D2淋巴清扫术应在横结肠系膜前叶至胰包膜的囊外进行,切除横结肠系膜前叶、大网膜、胰包膜肝胃韧带,彻底清除1、2 站淋巴结,在根部结扎所涉血管。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在D2清扫中强调第12组淋巴结的清扫,即肝十二指肠韧带的脉络化,特别是对胃下部癌,第12 组淋巴结的清扫可减少残留和增加十二指肠切除的安全。
很多学者建议将12组淋巴结清扫纳入D2标准根治术;而在日本胃癌规约中,12a 淋巴清扫已被列入除了单纯胃上部癌外的胃癌D2 清扫常规。
以前胃上部癌的D2手术常倡导脾切除术,现在主张对Ⅰ期、Ⅱ期、Ⅲa 期胃癌应尽量保脾,除非肿瘤侵犯脾或脾门。
除了因脾切除增加术
后并发症外,研究发现胃癌病人的脾具有抗肿瘤细胞毒活性。
脾门淋巴结转移者,脾切除组术后5 年生存率高于未切脾组;但预防性脾切除组的5年生存率低于保脾组。
但在Ⅲb 和Ⅳ期病人,研究发现内源性PGE2增加可抑制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活性,因此,在这些病人中,脾切除可能有利。
Okajima 等报道胃癌直接侵犯胰腺时,根治性和姑息性手术的胰脾切除术的1年和5 年生存率分别为55.6%和42.9%及11.1%和0。
因此,姑息性手术时胰切除的意义有限。
Maruyama等认为胰腺实质不存在淋巴转移的可能,因此,除非肿瘤直接侵犯胰腺,一般不宜行胰脾切除。
胃癌病人全胃切除术的指征已有基本的共识,包括弥漫性胃癌、跨区胃癌、上部胃癌并窦上下淋巴结转移、窦体部癌累及胃底周围淋巴结以及多中心原发癌、浅表广泛早期癌等,但对胃上1/3 癌是否行全胃切除还有争议,因为毕竟全胃切除后无胃及营养问题对病人术后的影响较大。
有学者目前主张将上1/3胃癌作为全胃切除术的指征,但对于胃上部局限癌保留远端胃不失为手术选择之一。
我国胃癌诊断时进展期胃癌的比例较高,很多医院对胃癌的手术还停留在胃大部切除加大网膜切除的水平上,因此大力推广D2胃癌标准根治术势在必行。
有条件的医院可选择适当病例进行D3手术。
对侵犯脾、脾门和胰的病例须行胰脾切除术;对胃上1/3 大弯侧肿瘤,由于较高的第10 组淋巴结转移率,脾及胰尾的切除指征可放宽。
国内保脾、保胰的第10、11 组淋巴结清扫术也在开展,只在少数大型有条件机构进行。
小贴士:
胃癌手术用到的专业术语
胃癌根治手术的一些概念也有所变化,以前R代表“根治”即Radical的缩写,现在的R是指手术后的肿瘤残留情况,是Residual 的缩写。
R0 指无肿瘤残留;
R1 指显微残留;
R2 指肿瘤的肉眼残留。
淋巴清扫手术的程度则用D 表示,既Dissection 的缩写。
D0 表示第一站淋巴结未完全清除;
D1 代表清扫了第一站淋巴结;
D2 表示清扫了第一、二站淋巴结;
D3 表示清扫了第一、二、三站淋巴结。
日本胃癌处理规约第13 版基于肿瘤部位,把区域淋巴结分为3站,即N1、N2、N3,将超出区域的淋巴结,列为远隔转移(M1),去掉N4。
与此相应地淋巴结清除术分为D0、D1、D2、D3,取消D4清扫术。
但第13 版中规定的D2、D3清除术范围较第12 版规定的范围有所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