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及保健资料
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保健方法范文

中医体质辨识保健(平和质)
中医体质辨识保健(气虚质)
中医体质辨识保健(阳虚质)
穴位保健四、老年人体质的中医保健方法
中医体质辨识保健(阴虚质)
的方法,每个穴位按揉
2~3分钟,四、老年人体质的中医保健方法—阴虚质
中医体质辨识保健(痰湿质)
老年人体质的中医保健方法—痰湿质
中医体质辨识保健(湿热质)
老年人体质的中医保健方法—湿热质
中医体质辨识保健(血瘀质)
中
四、老年人体质的中医保健方法—血瘀质
中医体质辨识保健(气郁质)
掌骨
四、老年人体质的中医保健方法—气郁质
中医体质辨识保健(特禀质)
四、老年人体质的中医保健方法—特禀质。
老年人中医药体质辨识

老年人中医药体质辨识1. 背景随着全球人口的老龄化进程,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日益引起广泛关注。
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的宝贵瑰宝,一直被用于老年人的健康保养和疾病预防治疗。
然而,老年人的中医药体质辨识是中医药在老年人群体中应用的基础和前提。
本文将介绍老年人中医药体质辨识的概念、方法和意义。
2. 中医药体质辨识的概念中医药体质辨识是中医药独特的理论体系中重要的一个概念,它通过对个体体质状况的综合评估,识别出个体的体质类型,以指导中医药的诊疗和保健工作。
中医药体质辨识不同于西医学的疾病诊断,它关注的是个体整体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个性化的调养和防病方案。
3. 老年人中医药体质辨识的方法老年人中医药体质辨识主要包括问诊法、观察法、望、闻、问、切四诊法以及辨证施治法等。
具体方法如下:3.1 问诊法通过与老年人进行详细的问询,了解其身体状况、生活习惯、饮食偏好等方面的信息,掌握个体的整体情况。
3.2 观察法通过观察老年人的外貌、精神状态、面色、舌苔等进行判断。
例如,面色苍白可能与气血不足有关,舌苔黄腻可能与湿热痰浊有关。
3.3 望诊法通过观察老年人的舌象、脉象等进行判断。
例如,舌体胖嫩可能与寒湿体质有关,脉象细弱可能与气血两亏有关。
3.4 闻诊法通过闻老年人的呼吸、体味等方面的信息进行判断。
例如,呼吸短促可能与气虚有关,体味异味可能与湿热有关。
3.5 问诊法通过与老年人进行详细的交流,了解其健康状况、病史、症状等方面的信息,进一步辨识个体的中医药体质。
3.6 切诊法通过对老年人的脉搏进行触诊,判断其脉搏的频率、力度、规律等情况。
例如,脉象沉涩可能与寒湿体质有关,脉象细弱可能与气血两亏有关。
3.7 辨证施治法根据以上的体质辨识结果,制定个性化的调养和防病方案。
例如,对于老年人中的寒湿体质,可以采取温补的中医药调养方法。
4. 老年人中医药体质辨识的意义老年人中医药体质辨识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4.1 指导中医药的诊疗和保健中医药体质辨识的结果可以为老年人的中医药诊疗和保健提供重要的依据。
老年人中医辨识保健指导处方

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保健指导气虚质中医保健处方姓名:一、总体特征气虚体质是指一身之气不足,以气息低弱、机体、脏腑功能状态低下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体质状态。
成因多为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如孕育时父母体质弱、早产、人工喂养不当、偏食、厌食,或因病后气亏、年老气衰等。
体质特点:气短懒言,语声低怯,精神不振,肢体容易疲乏无力,时有汗出,头晕健忘,面色萎黄或淡白,目光少神,唇色少华,口淡,舌淡红、胖嫩、可有齿痕。
形体特征:肌肉松软不实。
心理特征:性格偏内向、情绪不稳定《中医体质学》、不喜冒险。
易患疾病:易患感冒、内脏下垂等病;病后易迁延《中医体质学》,康复缓慢。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不耐受风、寒、暑、湿邪。
二、保健指导日常调养:日常生活中应保持稳定平和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
平常应早睡早起,不熬夜。
运动调养:宜做柔缓运动,不宜做强体力运动,可选择快慢交替散步、打太极拳、八段锦等;运动禁忌劳累过度。
饮食调养:可多吃益气健脾的食物,如小米、粳米、山药、牛肉、薏米、芡实、白扁豆、大枣、饴糖、蜂蜜等,多食小米山药饭,可增加气力。
但要注意选择营养丰富、且易于消化的食品。
推荐药膳:黄芪童子鸡、山药粥。
饮食禁忌过于滋腻,过食萝卜、陈皮等理气药物。
经络保健:经常拍打阳明胃经(在下肢前外侧),有补气作用。
按揉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即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处),可健脾和胃,强壮体质。
医师签字:___________年月日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保健指导阳虚质中医保健处方姓名:一、总体特征阳虚体质是指阳气不足,失于温煦,以畏寒怕冷,手足不温等虚寒表现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成因多为先天不足,或后天失养。
如家族中均有虚寒表现,孕育时父母体弱,或年长受孕,早产,或平素偏食寒凉损伤阳气,或久病阳亏、年老阳衰等。
体质特点:平日怕冷,手足不温,口唇色淡,毛发易脱,精神不振,易出汗,易困多睡、疲乏,喜热饮食,大便溏薄,小便清长。
体型特征:肌肉松软不实。
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9种体质中医保健方法

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9种体质中医保健方法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9种体质中医保健方法一、中医体质辨识及其意义1·中医体质辨识的概念2·中医体质辨识的意义和作用二、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的方法与指标1·基本资料采集1·1 年龄、性别、职业等1·2 家族遗传史、个人疾病史等2·体格检查2·1 望诊2·2 闻诊2·3 问诊2·4 切诊3·心理与行为特征评估3·1 情绪状态3·2 饮食习惯3·3 睡眠质量3·4 生活习惯4·专题调查问卷4·1 《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问卷》4·2 其他辅助问卷调查工具5·中医体质辨识指标5·1 九种中医体质分类的辨识指标5·2 辨识结果的分类与说明三、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结果分析及解读1·九种中医体质分类1·1 体质类型一1·2 体质类型二1·9 体质类型九2·各体质特点的详细解读2·1 体质类型一的特点及其对应的中医保健方法 2·2 体质类型二的特点及其对应的中医保健方法2·9 体质类型九的特点及其对应的中医保健方法四、老年人中医保健方法1·体质调理饮食1·1 平和质中医保健方法1·2 气虚质中医保健方法1·9 阳虚质中医保健方法2·中药调理与药膳推荐2·1 平和质中医保健方法2·2 气虚质中医保健方法2·9 阳虚质中医保健方法3·中医按摩与针灸3·1 平和质中医保健方法3·2 气虚质中医保健方法3·9 阳虚质中医保健方法4·其他中医保健方法4·1 平和质中医保健方法4·2 气虚质中医保健方法4·9 阳虚质中医保健方法五、本文档涉及附件1·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问卷2·中医体质辨识结果分析表格3·中医保健方法详细说明表格六、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问卷:是中国中医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从2001年开始研制的一套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工具,用于识别个体的中医体质类型。
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和保健

血瘀质
发病倾向:易患癥 瘕及痛证,血证等
14
心理特征:易烦 、健忘。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 不耐受寒邪。
总体特征:气机郁滞,以 精神抑郁、忧虑脆弱等 气郁表现为主要特征。
常见表现:神情抑郁, 情感脆弱,烦闷不乐, 舌淡红,苔薄白,脉 弦。
形体特征:形体瘦者为多。
气郁质
心理特征:性格 内向不稳定、敏 感多虑。
很少
有时
经常
总是
问题没有
(根本不) (有一点) (有些) (相当) (非常)
(1)您容易疲乏吗?
1
2
(2)您容易气短(呼吸短促,接不上气)
1
2
吗?
(3)您容易心慌吗?
1
2
(4)您容易头晕或站起时晕眩吗?
1
2
(5)您比别人容易患感冒吗?
1
2
(6)您喜欢安静、懒得说话吗?
1
2
(7)您说话声音低弱无力吗?
三.服务机构要加强与村(居)委会、派出所等相关部门的联系,掌 握辖区内老年人口信息变化。
四.服务机构要加强宣传,告知服务内容,使更多的老年居民愿意接 受服务。
五.预约65岁及以上居民到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中医 健康管理。对行动不便、卧床居民可提供预约上门服务。
六.每次服务后及时记录相关信息,纳入老年人健康档案。
1
2
3
4
5
(5)您容易便秘或大便干燥吗?
1
2
3
4
5
(6)您面部两颧潮红或偏红吗?
1
2
3
4
5
(7)您感到眼睛干涩吗?
1
2
3
4
5
(8)您感到口干咽燥、总想喝水吗?
老年人体质辨识pptx

辨体质 知健康
分享人:
日期:
平和质
老年人中较为常见的体质类型,表现为身体机能稳定, 无明显偏颇。
气虚质
表现为气短、乏力、易疲劳,对寒冷环境适应能力较 差。
阳虚质
表现为畏寒怕冷、四肢不温,喜热饮食,精神不振。
阴虚质
表现为手足心热、口燥咽干、鼻微干、喜冷饮,大便 干燥。
体质与老年病关系
体质影响疾病易感性
不同体质的老年人对疾病的抵抗力不同,易患疾 病也不同。
穴位保健
足三里穴、章门穴、尺泽穴、合谷穴、曲池穴
猜
一
猜
你觉得《西游记》中 师徒四人各是什么体质?
预防大于治疗
CHINESE MEDICINE APPROPRIATE TECHNOLOGY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 的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 的两个人。
辨清自己的体质,可以针 对性得制定个性化的治疗 和养生保健方案。
体质定义
不同体质者在形体、生理、心理、病理反应状 态、发病倾向等方面各有特点。
体质分类
CHINESE MEDICINE APPROPRIATE TECHNOLOGY
中医体质辨识的意义
个性化调理
根据体质辨识结果,为老年人提供个性化的中医调 理方案,提高健康水平。
疾病预防
通过辨识体质,提前预防潜在的健康问题,降低老 年人患病风险。
忌:羊肉、狗肉、韭菜、茴香、大蒜、辣椒、 葵花子、酒、咖啡、浓茶等温性燥热之品,也 不宜食祛湿类食物,如冬瓜、木瓜、扁豆、鲫 鱼等。
穴位保健
太溪穴 三阴交
气 虚 质
易 累
【舌象特征】舌质嫩、舌色淡红,或舌质淡 白而嫩,或舌质淡嫩边有齿痕,或舌淡胖
气虚体质调理
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保健方法

中医体质辨识保健(平和质)涌泉穴、足三里穴穴位保健用大拇指或中指指腹按压穴位,做轻柔缓和的环旋活动,以穴位感到酸胀为度,按揉2~3a分钟。
每天操作1~2次。
涌泉穴:位于足底部,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与后三分之二交点上。
足三里穴: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
中医体质辨识保健(气虚质)气海穴、关元穴采用掌根揉法,每个穴位按揉2~3分钟,每天操作1~2次。
这两个穴位还可以采用艾条温和灸,增加温养益气的作用。
温和灸可每周操作1次。
气海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下3寸。
中医体质辨识保健(阳虚质)关元穴、命门穴可采用温和灸的方法,可每周进行1次。
关元穴还可采用掌根揉法。
每穴2~3分钟,每天1~2次。
也可配合摩擦腰肾法温肾助阳。
摩擦腰肾法每天1次,每次约10分钟,以摩至皮肤温热为度。
穴位保健四、老年人体质的中医保健方法—阳虚质关元穴:参考气虚质。
命门:位于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中医体质辨识保健(阴虚质)四、老年人体质的中医保健方法—阴虚质太溪穴、三阴交穴可采用指揉的方法,每个穴位按揉2~3分钟,每天操作1~2次。
太溪穴:太溪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中医体质辨识保健(痰湿质)老年人体质的中医保健方法—痰湿质足三里穴、丰隆穴可采用指揉法,每穴按揉2~3分钟。
每天操作1~2次。
足三里穴:位置见气虚质;丰隆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当外踝尖上8寸,条口外,距胫骨前缘二横指处;中医体质辨识保健(湿热质)老年人体质的中医保健方法—湿热质支沟穴、阴陵泉穴可采用指揉或拍打的方法,每穴操作2~3分钟,每天1~2次。
阴陵泉还可以选择刮痧。
支沟穴:位于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骨之间;阴陵泉穴:位于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踝后下凹陷处;中医体质辨识保健(血瘀质)中穴位保健四、老年人体质的中医保健方法—血瘀质 期门穴:位于胸部,当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 血海穴: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期门穴、血海穴采用指揉法。
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和中医药保健

湿热质
(一)老年人中医体质特征
血瘀质
血瘀质是指血行不畅,以肤色晦暗、舌 质紫暗等表现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
21
(一)老年人中医体质特征
血瘀质
形 体 体型:胖瘦均见 特 征
心 性格偏浮躁 理 特 征 易健忘
常 肤色:晦黯,有色素沉着,易出现瘀斑 发
见 躯体:容易出现瘀斑
病
表 五官:目眶晦暗、口唇黯淡
发 荨麻疹、过敏性鼻炎
病 及药物过敏等
倾 向
遗传疾病:血友病
适 自然环境 应
较
能 力
社会环境
差
(一)老年人中医体质特征——“禀赋不耐”表现
辨识要点 过敏体质 •容易过敏(药物、食物 、气味、花粉、季节等 ) •打喷嚏、鼻塞、流鼻涕
•咳嗽、哮喘
•皮肤出现风团或抓痕
特禀质
中医药健康指导
情志调摄 饮食调养 起居调摄 运动保健 穴位保健
脉象:弱
心 性格偏内向
理
特 征
喜安静
发 易患感冒、
病 内脏下垂等病;
倾 向
病后康复缓慢
适 不耐受风、寒、
应 能
暑、湿邪
力
(一)老年人中医体质特征——“能量不足”表现
气虚质
辨识要点
虚软(肉软不实)、虚乏、虚喘、虚汗、虚肿
•容易疲乏 •容易气短
•比别人容易患感冒
•喜欢安静、懒得说话
•说话声音低弱无力
•活动量稍大就容易出虚 汗
涌泉穴:位于足底部,卷足时 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2、3 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 三分之一与后三分之二交点 上。 足三里穴:足三里位于小腿前 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 前缘一横指处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对存在中医偏颇体质的居民 进行有针对性的养生保健指导, 建议定期进行中医复检。
B
(一)对发现已确诊的高 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分别
A
纳入《高血压患者中医
健康干预》、《糖尿病
患者中医健康干预》。
中医 干预
(三)有常见病证的居
C
民进行体穴、耳穴、 推拿、饮食等养生保
健指导,建议定期进
行中医复检。
(五)对所有老年居民告 知日常的心理调摄、饮
发病倾向:易患感 冒、内脏下垂等病; 病后康复缓慢。
形体特征:肌肉松软不实。
气虚质
心理特征:性格 内向、不喜冒险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
不耐受风、寒、暑、 湿邪。
总体特征:阳气不足,以 畏寒怕冷、手足不温等 虚寒表现为主要特征。
常见表现:平素畏冷, 手足不温,喜热饮食, 精神不振,舌淡胖嫩, 脉沉迟。
1
老年人中医健康管理服务要求
2
老年人中医健康管理程序
3
老年人中医基本体质的特征
4
老年人中医体质的判定方法
5
老年人中医基本体质的保健方法
6
老年人常见病证的保健方法
7
老年人常用的养生保健方法
第一部分 老年人中医健康管理服务要求
一.开展老年人中医健康管理的医疗机构应当具备老年人中医健康管 理所需的基本设备和条件。
发病倾向:易患消 渴、中风、胸痹等 病。
形体特征:形体肥胖, 腹部肥满松软。
痰湿质
心理特征:性格 偏温和、稳重, 多善于忍耐。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
对梅雨季节及湿重环 境适应能力差。
总体特征:湿热内蕴,以 面垢油光,口苦,苔黄 腻等湿热表现为主要特 征。
常见表现:面垢油光, 易生痤疮,口苦口干, 身重困倦,大便黏滞 不畅或燥结,小便短 黄,男性易阴囊潮湿, 女性易带下增多,舌 质偏红,苔黄腻,脉 滑数。
告知居民中医健康辨识的结 果并进行相应干预。
(四)中医干预
中医体质辨识:每年进行 1次中医体质辨识。
望、闻、切诊:包括神色、 形体、步态、语声、气息、 舌象、脉象。
(三)中医体质辨识
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
(二)望、闻、切诊
包括心理、饮食、起居、运
动和所患病证、中医治疗及
目前保健方法。
(一)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
既往确 诊高血 压或糖 尿病患 者
纳入相应 中医健康 干预
根据 评估 结果 进行 分类 处理
中医偏颇 体质
腰腿痛、 失眠、便 秘、健忘 、耳鸣、 尿频病证 患者
进行有针 对性的养 生保健指 导、定期 中医复检
告知 保健 要点
平和质、无 异常病证
一年后
对所有老
年居民告
知日常保
健方法:
•心理调摄 •饮食调养 •起居调摄 •运动保健
湿热质
发病倾向:易患疮疖、 黄疸、热淋等病。
形体特征:形体中等或偏瘦。
心理特征:容易 心烦急躁。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 对夏末秋初湿热气候, 湿重或气温偏高环境 较难适应。
总体特征:血行不畅,以 肤色晦暗,舌质紫黯等 血瘀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胖瘦均见。
常见表现:肤色晦暗, 色素沉着,容易出现 瘀斑,口唇黯淡,舌 黯或有瘀点,舌下络 脉紫黯或增粗,脉涩。
第三部分 老年人中医基本体质的特征
中医体质是指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 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 质。是人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 人体个性特征。
中华中医药学会2009年发布了《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将中医体质 分为9种基本类型: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 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每种体质有其独自的特征。
二.从事老年人中医健康管理工作的人员应取得中医类别执业(助理) 医师资格,或者由经过中医知识专门培训能够提供上述服务的临 床类别执业(助理)医师提供服务。
三.服务机构要加强与村(居)委会、派出所等相关部门的联系,掌 握辖区内老年人口信息变化。
四.服务机构要加强宣传,告知服务内容,使更多的老年居民愿意接 受服务。
五.预约65岁及以上居民到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中医 健康管理。对行动不便、卧床居民可提供预约上门服务。
六.每次服务后及时记录相关信息,纳入老年人健康档案。
第二部分 老年人中医健康管理程序
根据实际情况,各试点地区可结合老年人健康管理的时间要求,每年 至少提供一次中医健康指导,主要内容为:
35%
平和质 气虚质 阳虚质 阴虚质 痰湿质 湿热质 血瘀质 气郁质 特禀质
总体特征:阴阳气血调和,以 体态适中,面色红润,精力 充沛等表现为主要特征。
常见表现:面色、肤 色润泽,头发稠密有 光泽,目光有神,鼻 色明润,嗅觉通利, 唇色红润,不易疲劳, 精力充沛,耐受寒热, 睡眠良好,胃纳佳, 二便调,舌淡红,苔 薄白,脉和缓有力。
形体特征:肌肉松软不实。
阳虚质
心理特征:性格 多沉静、内向。
发病倾向:易患痰 饮、肿胀、泄泻等 病;感邪易从寒化。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
耐夏不耐冬;易感风、 寒、湿邪。
总体特征:阴液亏少,以 口燥咽干,手足心热等 虚热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体形偏瘦
常见表现:手足心热,
口燥咽干,鼻微干,
喜冷饮,大便干燥, 舌红少津,脉细数。
阴虚质
心理特征:性格 急躁、外向好动 ,活泼。
发病倾向:易患虚 劳、失精、不寐等 病;感邪易从热化。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ຫໍສະໝຸດ 耐冬不耐夏;不耐受 暑、热、燥邪。
总体特征:痰湿凝聚,以 形体肥胖,腹部肥满, 口黏苔腻等痰湿表现为 主要特征。
常见表现:面部皮肤 油脂较多,多汗且黏, 胸闷,痰多,口粘腻 或甜,喜食肥甘甜黏, 苔腻,脉滑。
平和质
发病倾向:平素患 病较少。
形体特征:形体均匀健壮。
心理特征:性格 随和开朗。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 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 境适应能力较强。
总体特征:元气不足,以 疲乏、气短、自汗等气 虚表现为主要特征。
常见表现:平素语音 低弱,气短懒言,容 易疲乏,精神不振, 易出汗,舌淡红,舌 边有齿痕,脉弱。
E
食调养、起居调摄、运
动保健等养生保健方法
。
D (四)告知居民进
行下一次中医复 检的时间。
老年人中医健康管理服务规范流程表
预约: 辖区内 65岁及 以上常 住居民
1.询问生活方式
➢心理 ➢饮食 ➢起居 ➢运动 2.询问健康状况
➢所患病证 ➢中医治疗情况 ➢目前保健方法 3.望、闻、切诊
➢神色 ➢形体 ➢步态 ➢语声 ➢气息 ➢舌象 ➢脉象 4.中医体质辨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