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 测量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  测量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  测量

第六单元测量

单元教学分析:

测量长度是指运用工具将被测物体长度与已知长度比较,从而得出测量结果的过程。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比长短”,并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长、短的基础上,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理解“厘米”和“米”的实际意义。

单元教学目标:

1、在测量活动中了解测量方法的多样性,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

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2、在实际活动中认识厘米和米,体会厘米和米的实际意义,掌握1米=100厘米,

并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3、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长度(限整厘米),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能选择恰

当的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

4、在实际活动中体会测量长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义,激发学习兴趣,发展

观察、操作的能力。

单元教学重难点:1、初步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

1、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初步学会估测和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课题:课桌有多长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的探究愿望,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能力及估测的意识。

3.在实际测量与交流中,了解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初步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及厘米的实际意义,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1、初步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

2、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初步学会估测和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课件演示:动物学校新买来一些课桌,小白兔回家后高兴地告诉了妈妈,兔妈妈问:“你们买的课桌有多长呀?”小白兔摇摇头说:“我可不知道。”第二天,他就去问他的好朋友小猴子,小猴子说:“这还不简单。”说完,就一一地量了起来……

同学们,如果小白兔去问你,你能用什么方法说明课桌有多长呢?

(反思此环节没有采用书上提供的素材,而是以低年级学生更为喜欢的小动物创设情境,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愿望。)(二)合作交流,认识厘米

1.说一说

(1)请同桌两人先商量一下用什么工具量,然后共同量一量你自己的课桌有多长。

(2)学生汇报。(学生可能会说:6枝铅笔长、3个文具盒长、4长……)

(3)讨论:大家的桌子都是一样的,为什么你们说的数却不同?要使量得的结果一样,怎么办?

师:看来,统一测量的工具非常重要,那你知道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一般用什么工具测量物体的长短呢?

2.找一找

(1)认识刻度尺

①观察:尺子上都有些什么?

②学生汇报,并试着说一说尺子上的数表示什么意思。

③教师补充。

(2)认识1厘米

①认识1厘米。

师:从0刻度到1刻度之间的长度是几厘米?用字母怎样表示?

(学生试说,教师纠正。)

师:请你在尺子上找一找,还有几刻度到几刻度之间的长度也是1厘米?

(同桌互说。)

②体会1厘米的实际长度。

a.用尺子上的1厘米比一比,图钉大约有多长?并说说你的方法。

(强调: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图钉的一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https://www.360docs.net/doc/5a13630490.html,端,看图钉的另一端对着的数最接近几,图钉的长度大约就是几厘米。) b.用手势表示1厘米的长度。

(操作:用食指和拇指轻轻夹住图钉,再轻轻地抽出图钉,指肚之间的缝隙大约就是1厘米。)

③练一练。

a.判断:够1厘米吗?(如:铅笔盒、书、本等的厚度。)

b.找一找:什么东西的长度或厚度大约是1厘米?

(3)认识几厘米

①数一数:从0刻度到2刻度之间有几个1厘米,是几厘米?从3刻度到7刻度是几厘米?

②打手势:4厘米大约有多长?7厘米大约有多长?10厘米大约有多长?(同桌互评。)

(三)动手操作,深化新知

1.估计大约是几厘米?(如:书的厚度,小棒、铅笔的长度等。)

2.请几名同学分别量出这几种物体的长度或厚度并注意测量的方法。

3.第14页量一量,第15页1,2,3题。

(四)概括总结,拓展延伸

师:如果以厘米为单位去量从家到学校的距离,去量特别远的距离,你们觉得方便吗?因此,我们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一般用厘米作单位;如果测量比较长的距离用厘米作单位,就很不方便了,今后我们还要学习比厘米更大的长度单位。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