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理科数学《概率与统计》题型归纳与训练

合集下载

2024高考数学压轴题——概率与统计高考常见题型解题思路及知识点总结

2024高考数学压轴题——概率与统计高考常见题型解题思路及知识点总结

2024高考数学压轴题——概率与统计高考常见题型解题思路及知识点总结2024高考数学压轴题——概率与统计的挑战与应对随着高考的临近,数学科目的复习也进入了关键阶段。

2024年的高考数学压轴题将会涉及到概率与统计的内容,这不仅考察学生的基本数学知识,更侧重于考察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实际应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本文将针对这一部分的常见题型、解题思路和知识点进行总结,希望能为广大考生提供一些帮助和指导。

一、常见题型的解题思路1、概率计算:在解决概率计算问题时,学生需要明确事件的独立性、互斥性和概率公式的应用。

尤其是古典概率和条件概率的计算,需要学生熟练掌握。

对于涉及多个事件的概率计算,学生需要理清事件的关联关系,采用加法、乘法或全概率公式进行计算。

2、随机变量及其分布:这部分要求学生掌握离散型和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律及分布函数,理解并掌握几种常见的分布,如二项分布、泊松分布和正态分布等。

对于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如期望、方差和协方差等,学生需要理解其含义并掌握计算方法。

3、统计推断:在统计推断问题中,学生需要掌握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的基本方法。

对于点估计,学生需要理解矩估计法和最大似然估计法的原理,并能够进行计算。

对于假设检验,学生需要理解显著性检验的原理,掌握单侧和双侧检验的方法。

4、相关与回归分析:相关与回归分析要求学生能够读懂散点图,理解线性相关性和线性回归的概念,掌握回归方程的拟合方法和拟合优度的评估方法。

二、概率与统计的相关知识点总结1、概率的基本概念:事件、样本空间、事件的概率、互斥事件、独立事件等。

2、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离散型随机变量和连续型随机变量,二项分布、泊松分布和正态分布等。

3、统计推断:参数估计、假设检验、点估计、置信区间、单侧和双侧检验等。

4、相关与回归分析:线性相关性和线性回归的概念,回归方程的拟合方法和拟合优度的评估方法。

三、示例分析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具体的示例来演示如何分析和解决一道概率与统计的压轴题。

高考数学概率与统计题型解析与答题技巧

高考数学概率与统计题型解析与答题技巧

高考数学概率与统计题型解析与答题技巧在高考数学中,概率与统计是一个重要的板块,它不仅考查学生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还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和推理能力。

对于很多同学来说,这部分内容既有一定的挑战性,又充满了得分的机会。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解析高考数学中概率与统计的常见题型以及相应的答题技巧。

一、概率题型1、古典概型古典概型是概率中最基础的题型之一。

它的特点是试验结果有限且等可能。

例如,从装有若干个红球和白球的袋子中摸球,计算摸到某种颜色球的概率。

答题技巧:首先,确定总的基本事件数和所求事件包含的基本事件数。

然后,利用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 P(A)=所求事件包含的基本事件数÷总的基本事件数进行计算。

2、几何概型几何概型与古典概型不同,它的试验结果是无限的。

常见的有长度型、面积型、体积型几何概型。

比如,在一个区间内随机取一个数,求满足某个条件的概率。

答题技巧:对于几何概型,关键是要正确确定几何度量。

例如,长度型就计算长度,面积型就计算面积,体积型就计算体积。

然后,按照几何概型的概率公式 P(A)=构成事件 A 的区域长度(面积或体积)÷试验的全部结果所构成的区域长度(面积或体积)进行求解。

3、条件概率条件概率是指在事件 B 发生的条件下,事件 A 发生的概率。

题目中通常会给出一些条件,让我们计算在这些条件下的概率。

答题技巧:利用条件概率公式 P(A|B)= P(AB)÷P(B),先求出 P(AB)和 P(B),再计算条件概率。

4、相互独立事件与互斥事件相互独立事件是指一个事件的发生与否对另一个事件的发生概率没有影响;互斥事件则是指两个事件不能同时发生。

答题技巧:对于相互独立事件,它们同时发生的概率用乘法计算,即 P(AB)= P(A)×P(B);对于互斥事件,它们至少有一个发生的概率用加法计算,即 P(A∪B)= P(A)+ P(B)。

二、统计题型1、抽样方法包括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和系统抽样。

概率与统计高考常见题型解题思路及知识点总结

概率与统计高考常见题型解题思路及知识点总结

概率与统计高考常见题型解题思路及知识点总结一、解题思路(一)解题思路思维导图(二)常见题型及解题思路1.正确读取统计图表的信息典例1:(2017全国3卷理科3)某城市为了解游客人数的变化规律,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收集并整理了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月接待游客量(单位:万人)的数据,绘制了下面的折线图,根据该折线图,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 .月接待游客量逐月增加B .年接待游客量逐年增加C .各年的月接待游客量高峰期大致在7,8月份D .各年1月至6月的月接待游客量相对7月至12月,波动性更小,变化比较平稳 【解析】由题图可知,2014年8月到9月的月接待游客量在减少,则A 选项错误,选A.2.古典概型概率问题 典例2:(全国卷理科)我国数学家陈景润在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中取得了世界领先的成果.哥德巴赫猜想是“每个大于2的偶数可以表示为两个素数的和”,如.在不超过30的素数中,随机选取两个不同的数,其和等于30的概率是 A.B.C.D.解:不超过30的素数有2,3,5,7,11,13,17,19,23,29,共10个,随机选取两个不同的数,共有种方法,因为,所以随机选取两个不同的数,其和等于30的有3种方法,故概率为,选C.典例3: (2014全国2卷理科5)某地区空气质量监测资料表明,一天的空气质量为优良的概率是0.75,连续两天为优良的概率是0.6,已知某天的空气质量为优良,则随后一天的空气质量为优良的概率是 ( ) A. 0.8 B. 0.75 C. 0.6D. 0.45解:设某天空气质量优良,则随后一天空气质量也优良的概率为p,则据条件概率公式得p =0.60.75=0.8,故选A.3.几何概型问题典例4:(2016全国1卷理科4)某公司的班车在7:30,8:00,8:30发车,小明在7:50至8:30之间到达发车站乘坐班车,且到达发车站的时刻是随机的,则他等车时间不超过10分钟的概率是 ( ) A.13 B.12C.23 D.34解:如图所示,画出时间轴:小明到达的时间会随机地落在图中线段AB 中,而当他到达时间落在线段AC 或DB 时,才能保证他等车的时间不超过10分钟,根据几何概型,所求概率P=101040+=12.选B.4.类似超几何分布的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问题(古典概型求概率)5.类似二项分布的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问题(频率估计概率,相互独立事件概率计算)典例5(超几何分布与二项分布辨析):某工厂为检验其所生产的产品的质量,从所生产的产品中随机抽取10件进行抽样检验,检测出有两件次品.(1)从这10件产品中随机抽取3件,其中次品件数为X ,求X 分布列和期望;(2)用频率估计概率,若所生产的产品按每箱100件装箱,从一箱产品中随机抽取3件,其中次品件数为Y ,求Y 分布列和期望;(3)用频率估计概率,从所生产的产品中随机抽取3件,其中次品件数为Z ,求Z 分布列和期望.分析:第(1)问中,抽取产品的总体N=10,所含次品件数M=2,都是明确的,所以该随机变量的分布为超几何分布。

高考理科数学概率题型归纳与练习(含答案)

高考理科数学概率题型归纳与练习(含答案)

专题三:高考理科数学概率与数学期望一.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均值)和方差若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或概率分布如下:XX1x 2x …n xP1p2p…np 1. 其中,,则称为随机变120,1,2,...,,...1i n p i n p p p ≥=+++=1122...n n x p x p x p +++量的均值或的数学期望,记为或.X X ()E X μ数学期望 =()E X 1122...n nx p x p x p +++性质 (1);(2).(为常数)()E c c =()()E aX b aE X b +=+,,a b c 2. ,(其中)刻画了随机变2221122()()...()n n x p x p x p μμμ-+-++-120,1,2,...,,...1i n p i n p p p ≥=+++=量与其均值的平均偏离程度,我们将其称为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方差,记为或X μX ()D X .2σ 方差2221122()()...()n nDX x p x p x p μμμ=-+-++-2.方差公式也可用公式计算.22221()()ni i i D X x p EX EX μ==-=-∑3.随机变量的方差也称为的概率分布的方差,的方差的算术平方根称为X X X ()D X的标准差,即X σ=1.设X 是一个离散型随机变量,其分布列如下表,试求EX ,DX 。

X -101P95二.超几何分布对一般情形,一批产品共N 件,其中有M 件不合格品,随机取出的n 件产品中,不合格品数X 的分布如下表所示:X 012…lP0n M N Mn NC C C -11n M N Mn NC C C --22n M N Mn NC C C --…l n l M N Mn NC C C --其中min(,)l n M =一般地,若一个随机变量X 的分布列为()r n r M N MnNC C P X r C --==,其中0r =,1,2,3,…,l ,min(,)l n M =,则称X 服从超几何分布,记为(,,)X H n M N :,并将()r n r M N MnNC C P X r C --==记为(;,,)H r n M N .1.高三(1)班的联欢会上设计了一项游戏:在一个口袋中装有10个红球,20个白球,这些球除颜色外完全相同.现一次从中摸出5个球,(1)若摸到4个红球1个白球的就中一等奖,求中一等奖的概率. (2)若至少摸到3个红球就中奖,求中奖的概率.解:由2.2节例1可知,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如表所示:X X 012345P258423751807523751855023751380023751700237514223751从而2584807585503800700425()012345 1.66672375123751237512375123751237513E X =⨯+⨯+⨯+⨯+⨯+⨯=≈ 答:的数学期望约为.X 1.6667说明:一般地,根据超几何分布的定义,可以得到.0()r n r nM N Mnr Nr C C M E X n C N --===∑g g 2.在10件产品中,有3件一等品,4件二等品,3件三等品。

高考数学专题2024概率与统计历年题目解析

高考数学专题2024概率与统计历年题目解析

高考数学专题2024概率与统计历年题目解析概率与统计作为高考数学的重要部分,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

掌握概率与统计的相关知识对于考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通过对2024年高考概率与统计专题历年题目的解析,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部分知识点。

一、选择题解析选择题是高考中常见的题型,对于考生来说,熟练掌握解题技巧是很重要的。

题目1:某班有30名学生,其中男生占总人数的40%。

已知从该班随机抽取一名学生,他是男生的概率是多少?解析:根据题目可知男生的人数为30 × 40% = 12人,所以男生的概率是12/30 = 2/5。

题目2:某工厂生产零件,每天生产150个。

已知每个零件的质量标准为99%,A同学随机抽样抽取2个零件,请问这两个零件都合格的概率是多少?解析:每个零件合格的概率为99% × 1/100 = 0.99。

因为是随机抽取,所以这两个零件都合格的概率为0.99 × 0.99 = 0.9801。

二、解答题解析解答题在概率与统计中也占据重要地位,考察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解题能力。

题目3:某校学生的身高服从正态分布,其中男生的平均身高为170cm,标准差为5cm;女生的平均身高为165cm,标准差为4cm。

已知该校男女生比例为2:3,请问在该校随机抽取一个学生,他身高超过175cm的概率是多少?解析:根据题目可知男生的概率为2/5,女生的概率为3/5。

设男生身高超过175cm的概率为p1,女生身高超过175cm的概率为p2。

根据正态分布的性质,可以计算出男生身高超过175cm的概率为0.5 × (1 - p1) = 2/5,女生身高超过175cm的概率为0.5 × (1 - p2) = 3/5。

解方程得到p1 = 1/5,p2 = 2/5,所以在该校随机抽取一个学生,他身高超过175cm的概率为(2/5) × (1/5) + (3/5) × (2/5) = 11/25。

高考数学概率统计知识点总结(文理通用)

高考数学概率统计知识点总结(文理通用)

概率与统计知识点及专练(一)统计基础知识:1. 随机抽样:(1).简单随机抽样:设一个总体的个数为N ,如果通过逐个抽取的方法从中抽取一个样本,且每次抽取时各个个体被抽到的概率相等,就称这样的抽样为简单随机抽样.常用抽签法和随机数表法.(2).系统抽样:当总体中的个数较多时,可将总体分成均衡的几个部分,然后按照预先定出的规则,从每一部分抽取1个个体,得到所需要的样本,这种抽样叫做系统抽样(也称为机械抽样).(3).分层抽样:当已知总体由差异明显的几部分组成时,常将总体分成几部分,然后按照各部分所占的比进行抽样,这种抽样叫做分层抽样.2. 普通的众数、平均数、中位数及方差: (1).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2).平均数:常规平均数:12nx x x x n ++⋅⋅⋅+=(3).中位数:从大到小或者从小到大排列,最中间或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4).方差:2222121[()()()]n s x x x x x x n =-+-+⋅⋅⋅+-(5).标准差:s3 .频率直方分布图中的频率:(1).频率 =小长方形面积:f S y d ==⨯距;频率=频数/总数; 频数=总数*频率(2).频率之和等于1:121n f f f ++⋅⋅⋅+=;即面积之和为1: 121n S S S ++⋅⋅⋅+=4. 频率直方分布图下的众数、平均数、中位数及方差: (1).众数:最高小矩形底边的中点(2).平均数:112233n n x x f x f x f x f =+++⋅⋅⋅+ 112233n n x x S x S x S x S =+++⋅⋅⋅+(3).中位数:从左到右或者从右到左累加,面积等于0.5时x 的值(4).方差:22221122()()()nn s x x f x x f x x f =-+-+⋅⋅⋅+-5.线性回归直线方程:(1).公式:ˆˆˆy bx a=+其中:1122211()()ˆ()n ni i i ii in ni ii ix x y y x y nxybx x x nx====---∑∑==--∑∑(展开)ˆˆa y bx=-(2).线性回归直线方程必过样本中心(,) x y(3).ˆ0:b>正相关;ˆ0:b<负相关(4).线性回归直线方程:ˆˆˆy bx a=+的斜率ˆb中,两个公式中分子、分母对应也相等;中间可以推导得到6. 回归分析:(1).残差:ˆˆi i ie y y=-(残差=真实值—预报值)分析:ˆie越小越好(2).残差平方和:2 1ˆ() ni iiy y =-∑分析:①意义:越小越好;②计算:222211221ˆˆˆˆ()()()() ni i n niy y y y y y y y =-=-+-+⋅⋅⋅+-∑(3).拟合度(相关指数):2 2121ˆ()1()ni iiniiy y Ry y==-∑=--∑分析:①.(]20,1R∈的常数;②.越大拟合度越高(4).相关系数:()()n ni i i ix x y y x y nx y r---⋅∑∑==分析:①.[1,1]r∈-的常数;②.0:r>正相关;0:r<负相关③.[0,0.25]r∈;相关性很弱;(0.25,0.75)r∈;相关性一般;[0.75,1]r∈;相关性很强7. 独立性检验:(1).2×2列联表(卡方图): (2).独立性检验公式①.22()()()()()n ad bc k a b c d a c b d -=++++②.上界P 对照表:(3).独立性检验步骤:①.计算观察值k :2()()()()()n ad bc k a b c d a c b d -=++++ ②.查找临界值0k :由犯错误概率P ,根据上表查找临界值0k③.下结论:0k k ≥即认为有P 的没把握、有1-P 以上的有把握认为两个量相关;0k k <:即认为没有1-P 以上的把握认为两个量是相关关系。

概率与统计高考常见题型解题思路及知识点总结

概率与统计高考常见题型解题思路及知识点总结

概率与统计高考常见题型解题思路及知识点总结一、解题思路(一)解题思路思维导图(二)常见题型及解题思路1.正确读取统计图表的信息典例1:(2017全国3卷理科3)某城市为了解游客人数的变化规律,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收集并整理了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月接待游客量(单位:万人)的数据,绘制了下面的折线图,根据该折线图,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 .月接待游客量逐月增加B .年接待游客量逐年增加C .各年的月接待游客量高峰期大致在7,8月份D .各年1月至6月的月接待游客量相对7月至12月,波动性更小,变化比较平稳 【解析】由题图可知,2014年8月到9月的月接待游客量在减少,则A 选项错误,选A.2.古典概型概率问题 典例2:(全国卷理科)我国数学家陈景润在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中取得了世界领先的成果.哥德巴赫猜想是“每个大于2的偶数可以表示为两个素数的和”,如.在不超过30的素数中,随机选取两个不同的数,其和等于30的概率是 A.B.C.D.解:不超过30的素数有2,3,5,7,11,13,17,19,23,29,共10个,随机选取两个不同的数,共有种方法,因为,所以随机选取两个不同的数,其和等于30的有3种方法,故概率为,选C.典例3: (2014全国2卷理科5)某地区空气质量监测资料表明,一天的空气质量为优良的概率是0.75,连续两天为优良的概率是0.6,已知某天的空气质量为优良,则随后一天的空气质量为优良的概率是 ( ) A. 0.8 B. 0.75 C. 0.6D. 0.45解:设某天空气质量优良,则随后一天空气质量也优良的概率为p,则据条件概率公式得p =0.60.75=0.8,故选A.3.几何概型问题典例4:(2016全国1卷理科4)某公司的班车在7:30,8:00,8:30发车,小明在7:50至8:30之间到达发车站乘坐班车,且到达发车站的时刻是随机的,则他等车时间不超过10分钟的概率是 ( ) A.13 B.12C.23 D.34解:如图所示,画出时间轴:小明到达的时间会随机地落在图中线段AB 中,而当他到达时间落在线段AC 或DB 时,才能保证他等车的时间不超过10分钟,根据几何概型,所求概率P=101040+=12.选B.4.类似超几何分布的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问题(古典概型求概率)5.类似二项分布的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问题(频率估计概率,相互独立事件概率计算)典例5(超几何分布与二项分布辨析):某工厂为检验其所生产的产品的质量,从所生产的产品中随机抽取10件进行抽样检验,检测出有两件次品.(1)从这10件产品中随机抽取3件,其中次品件数为X ,求X 分布列和期望;(2)用频率估计概率,若所生产的产品按每箱100件装箱,从一箱产品中随机抽取3件,其中次品件数为Y ,求Y 分布列和期望;(3)用频率估计概率,从所生产的产品中随机抽取3件,其中次品件数为Z ,求Z 分布列和期望.分析:第(1)问中,抽取产品的总体N=10,所含次品件数M=2,都是明确的,所以该随机变量的分布为超几何分布。

高考概率与统计常见题型与解法

高考概率与统计常见题型与解法

高考概率与统计常见题型与解法题型一几类基本概型之间的综合在高考解答题中,常常是将等可能事件、互斥事件、相互独立事件等多种事件交汇在一起进行考查,主要考查综合计算方法和能力.此类问题一般都同时涉及几类事件,它们相互交织在一起,难度较大,因此在解答此类题时,在透彻理解各类事件的基础上,准确把题中所涉及的事件进行分解,明确所求问题所包含的所属的事件类型.特别是要注意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1、等可能事件的概率在一次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结果有n 个,而且所有结果出现的可能性都m。

这就是等相等。

如果事件A包含的结果有m 个,那么P(A)=n可能事件的判断方法及其概率的计算公式。

高考常借助不同背景的材料考查等可能事件概率的计算方法以及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题1(2010湖南)为了对某课题进行研究,用分层抽样方法从三所高校A,B,C的相关人员中,抽取若干人组成研究小组、有关数据见下表(单位:人)(Ⅰ)求x,y ; (Ⅱ)若从高校B、C抽取的人中选2人作专题发言,求这二人都来自高校C的概率。

解 (Ⅰ)由题意可得2183654x y ==所以1,3x y ==, (Ⅱ)记从高校B 中抽取的2人为12,b b ,从高校C 中抽取的3人为123,,C C C 则从高校B 、C 抽取的5人中选2人作专题发言的基本事件有(12,b b ),(11,b c ),(12,b c ),(23,b c ),(21,b c ),(22,b c ),(23,b c ),12(,)C C ,13(,)C C ,23(,)C C 共10种,设选中的2人都来自高校C 的事件为X ,则X 包含的基本事件有12(,)C C ,13(,)C C ,23(,)C C 共3种,因此3()10p X =故选中的2人都来自高校C 的概率为310变式1(2010江苏)某工厂生产甲、乙两种产品,甲产品的一等品率为80%,二等品率为20%;乙产品的一等品率为90%,二等品率为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理科数学《概率与统计》题型归纳与训练【题型归纳】题型一 古典概型与几何概型例1、某路口人行横道的信号灯为红灯和绿灯交替出现,红灯持续时间为40秒.若一名行人来到该路口遇到红灯,则至少需要等待15秒才出现绿灯的概率为 . 【答案】【解析】因为红灯持续时间为40秒.所以这名行人至少需要等待15秒才出现绿灯的概率为. 例2、市政府为调查市民对本市某项调控措施的态度,随机抽取了100名市民,统计了他们的月收入频率分布和对该项措施的赞成人数,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1)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比较该市月收入低于20(百元)和不低于30(百元)的两类人群在该项措施的态度上有何不同;(2)现从样本中月收入在)20,10[和)70,60[的市民中各随机抽取一个人进行跟踪调查,求抽取的两个人恰好对该措施一个赞成一个不赞成的概率. 【答案】(1)详见解析;(2)2011. 【解析】(1)由表知,样本中月收入低于20(百元)的共有5人,其中持赞成态度的共有2人,故赞成人数的频率为52,月收入不低于30(百元)的共有75人,其中持赞成态度的共有64人,故赞成人数的频率为7564, ∵527564>,∴根据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可知月收入不低于30(百元)的人群对该措施持赞成态度的比月收入低于20(百元)的人群持赞成态度的比例要高.(2) 将月收入在)20,10[内,不赞成的3人记为321,,a a a ,赞成的2人记为54,a a ,将月收入在)70,60[内,不赞成的1人记为1b ,赞成的3人记为,,,432b b b 从月收入在)20,10[和)70,60[内的人中各随机抽取1人,基本事件总数20=n ,其中事件“抽取的两个人恰好对该措施一个赞成一个不赞成”包含的基本事件有5840155408-=),(),,(),,(),,(),,(),,(),,(),,(),,(),,(),,(1514433323423222413121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共11个,∴抽取的两个人恰好对该措施一个赞成一个不赞成的概率2011=P . 【易错点】求解古典概型问题的关键:先求出基本事件的总数,再确定所求目标事件包含基本事件的个数,结合古典概型概率公式求解.一般涉及“至多”“至少”等事件的概率计算问题时,可以考虑其对立事件的概率,从而简化运算. 【思维点拨】1. 求复杂互斥事件概率的方法一是直接法,将所求事件的概率分解为一些彼此互斥事件概率的和,运用互斥事件的求和公式计算;二是间接法,先求此事件的对立事件的概率,再用公式()()1P A P A =-,即运用逆向思维的方法(正难则反)求解,应用此公式时,一定要分清事件的对立事件到底是什么事件,不能重复或遗漏.特别是对于含“至多”“至少”等字眼的题目,用第二种方法往往显得比较简便.2.求古典概型的概率的基本步骤:算出所有基本事件的个数;求出事件A 包含的基本事件个数;代入公式,求出()P A ;几何概型的概率是几何度量之比,主要使用面积、体积之比与长度之比. 题型二 统计与统计案例例1、某大学艺术专业400名学生参加某次测评,根据男女学生人数比例,使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中随机抽取了100名学生,记录他们的分数,将数据分成7组:],90,80[,),40,30[),30,20[Λ并整理得到如下频率分布直方图:(Ⅰ)从总体的400名学生中随机抽取一人,估计其分数小于70的概率;(Ⅱ)已知样本中分数小于40的学生有5人,试估计总体中分数在区间)50,40[内的人数;(Ⅲ)已知样本中有一半男生的分数不小于70,且样本中分数不小于70的男女生人数相等.试估计总体中男生和女生人数的比例.【答案】(Ⅰ)4.0;(Ⅱ)20;(Ⅲ)2:3.【解析】(Ⅰ)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可知,样本中分数不小于70的频率为6.010)04.002.0(=⨯+,所以样本中分数小于70的频率为4.06.01=-.(Ⅱ)根据题意,样本中分数不小于50的频率为,分数在区间内的人数为.所以总体中分数在区间内的人数估计为. (Ⅲ)由题意可知,样本中分数不小于70的学生人数为6010010)04.002.0(=⨯⨯+,所以样本中分数不小于70的男生人数为302160=⨯.所以样本中的男生人数为60230=⨯,女生人数为4060100=-,男生和女生人数的比例为2:340:60=,所以根据分层抽样的原理,总体中男生和女生人数的比例估计为2:3. 【易错点】求解统计图表问题,重要的是认真观察图表,发现有用信息和数据.对于频率分布直方图,应注意图中的每一个小矩形的面积是落在该区间上的频率,所有小矩形的面积和为1,当小矩形等高时,说明频率相等,计算时不要漏掉其中一个. 【思维点拨】1.简单随机抽样特点是从总体中逐个抽取.适用范围:总体中的个体较少.2.系统抽样特点是将总体均分成几部分,按事先确定的规则在各部分中抽取.适用范围:总体中的个体数较多.3.分层抽样特点是将总体分成几层,分层进行抽取.适用范围:总体由差异明显的几部分组成. 4.利用频率分布直方图求众数、中位数与平均数利用频率分布直方图求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时易出错,应注意区分这三者.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 (1)最高的小长方形底边中点的横坐标即是众数; (2)中位数左边和右边的小长方形的面积和是相等的;(3)平均数是频率分布直方图的“重心”,等于频率分布直方图中每个小长方形的面积乘以小长方形底边中点的横坐标之和. 5.求回归直线方程的关键①正确理解计算^^,a b 的公式和准确的计算.②在分析实际中两个变量的相关关系时,可根据样本数据作出散点图来确定两个变量之间是否具有相关关(0.010.020.040.02)100.9+++⨯=[40,50)1001000.955-⨯-=[40,50)540020100⨯=系,若具有线性相关关系,则可通过线性回归方程估计和预测变量的值. 6.独立性检验的关键①根据22⨯列联表准确计算2K ,若22⨯列联表没有列出来,要先列出此表. ②2K 的观测值k 越大,对应假设事件0H 成立的概率越小,0H 不成立的概率越大. 题型三 概率、随机变量及其分布例1、“过大年,吃水饺”是我国不少地方过春节的一大习俗.2018年春节前夕, 市某质检部门随机抽取了100包某种品牌的速冻水饺,检测其某项质量指标,(1)求所抽取的100包速冻水饺该项质量指标值的样本平均数(同一组中的数据用该组区间的中点值作代表);(2)①由直方图可以认为,速冻水饺的该项质量指标值服从正态分布,利用该正态分布,求落在内的概率;②将频率视为概率,若某人从某超市购买了4包这种品牌的速冻水饺,记这4包速冻水饺中这种质量指标值位于内的包数为,求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附:①计算得所抽查的这100包速冻水饺的质量指标的标准差为; ②若,则, .【答案】(1) (2) (3)的分布列为;.【解析】(1)所抽取的100包速冻水饺该项质量指标值的样本平均数为A x Z ()2,N μσZ ()14.55,38.45()10,30X X 11.95σ=≈()2~,Z N μσ()0.6826P Z μσμσ-<≤+=(22)0.9544P Z μσμσ-<≤+=26.5x =0.6826X ()2E X =x.(2)①∵服从正态分布,且, ,∴, ∴落在内的概率是. ②根据题意得, ; ; ; ; . ∴的分布列为∴. 50.1150.2250.3350.25450.1526.5x =⨯+⨯+⨯+⨯+⨯=Z ()2,N μσ26.5μ=11.95σ≈(14.5538.45)(26.511.9526.511.95)0.6826P Z P Z <<=-<<+=Z ()14.55,38.450.68261~4,2X B ⎛⎫ ⎪⎝⎭()404110216P X C ⎛⎫=== ⎪⎝⎭()41411124P X C ⎛⎫=== ⎪⎝⎭()42413228P X C ⎛⎫=== ⎪⎝⎭()43411324P X C ⎛⎫=== ⎪⎝⎭()444114216P X C ⎛⎫=== ⎪⎝⎭X ()1422E X =⨯=【思维点拨】1.条件概率的两种求解方法: (2)基本事件法,借助古典概型概率公式,先求事件A 包含的基本事件数)(A n ,再求事件AB 所包含的基本事件数()AB n ,得)()()|(A n AB n A B P =. 2.判断相互独立事件的三种常用方法:(1)利用定义,事件B A ,相互独立⇔)()()(B P A P AB P ⋅=.(2)利用性质,A 与B 相互独立,则A 与A B ,与B ,B A 与也都相互独立. (3)具体背景下,①有放回地摸球,每次摸球的结果是相互独立的. ②当产品数量很大时,不放回抽样也可近似看作独立重复试验.3. 求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首先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X 的取值情况,然后利用排列、组合与概率知识求出X 取各个值的概率.4. 利用独立重复试验概率公式可以简化求概率的过程,但需要注意检验该概率模型是否满足公式k n k k n p p C k X P --==)1()(的三个条件:(1)在一次试验中某事件A 发生的概率是一个常数p ;(2)n 次试验不仅是在完全相同的情况下进行的重复试验,而且各次试验的结果是相互独立的;(3)该公式表示n 次试验中事件A 恰好发生了k 次的概率.5. 求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与方差的基本方法有:(1)已知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求它的均值、方差和标准差,可直接按定义(公式)求解;(2)已知随机变量X 的均值、方差,求X 的线性函数b aX Y +=的均值、方差,可直接用均值、方差的性质求解,即b X aE b aX E +=+)()(,)()(2X D a b aX D =+(b a ,为常数).(3)如能分析所给随机变量服从常用的分布,可直接利用它们的均值、方差公式求解,即若X 服从两点分布,则p X E =)(,)1()(p p X D -=;若),(~p n B X ,则np X E =)(,)1()(p np X D -=.【巩固训练】题型一 古典概型与几何概型1.已知,,则函数在区间上为增函数的概率是( )A .B .C .D . {}0 1 2a ∈,,{}1 1 3 5b ∈-,,,()22f x ax bx =-()1 +∞,512131416【答案】A【解析】①当时,,情况为符合要求的只有一种; ②当时,则讨论二次函数的对称轴要满足题意则产生的情况表示: ,8种情况满足的只有4种; 综上所述得:使得函数在区间为增函数的概率为:1251214=+=P .2.在区间上任取一数,则的概率是( )A .B .C .D . 【答案】C【解析】由题设可得,即;所以,则由几何概型的概率公式.故应选C .(1)估计该公司一位会员至少消费两次的概率;(2)某会员仅消费两次,求这两次消费中,公司获得的平均利润;(3)该公司要从这100位里至少消费两次的顾客中按消费次数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出8人,再从这8人中抽出2人发放纪念品,求抽出的2人中恰有1人消费两次的概率.【答案】(1) 0.4;(2) 45;(3)74. 【解析】(1)100位会员中,至少消费两次的会员有40位,所以估计一位会员至少消费两次的概率为0a =()2f x bx =- 1 1 3 5b =-,,,1b =-0a ≠22b b x a a -=-=1ba≤() a b ,()()()1 1 1 1 1 3-,,,,,()()()()()1 5 2 1 2 1 2 3 2 5-,,,,,,,,,()22f x ax bx =-()1 +∞,()0,4x 1224x -<<12131434211<-<x 32<<x 4,1==D d 41=P考向二 统计与统计案例1.为考查某种疫苗预防疾病的效果,进行动物实验,得到统计数据如下:现从所有试验动物中任取一只, (Ⅰ)求列联表中的数据,,,的值; (Ⅱ)绘制发病率的条形统计图,并判断疫苗是否有效? (Ⅲ)能够有多大把握认为疫苗有效?22⨯x y A B【答案】(Ⅰ),,,;(Ⅱ)详见解析;(Ⅲ)至少有%9.99的把握认为疫苗有效.【解析】(Ⅰ)设“从所有试验动物中任取一只,取到“注射疫苗”动物”为事件A, 由已知得,所以,,,.发病率的条形统计图如图所示,由图可以看出疫苗影响到发病率.10y =40B =40x =60A =302()1005y P A +==10y =40B =40x =60A =未注射 注射. 所以至少有%9.99的把握认为疫苗有效.2.在“新零售”模式的背景下,某大型零售公司为推广线下分店,计划在市的区开设分店.为了确定在该区开设分店的个数,该公司对该市已开设分店的其他区的数据作了初步处理后得到下列表格.记表示在各区开设分店的个数, 表示这个分店的年收入之和.(Ⅰ)该公司已经过初步判断,可用线性回归模型拟合与的关系,求关于的线性回归方程; (Ⅱ)假设该公司在区获得的总年利润(单位:百万元)与之间的关系为,请结合(Ⅰ)中的线性回归方程,估算该公司应在区开设多少个分店,才能使区平均每个分店的年利润最大? 参考公式:, , .【答案】(1);(2)公司应在区开设4个分店,才能使区平均每个分店的年利润最大.【解析】(1)10085)())(()(,4,42112121^=---=--===∑∑∑∑====x x y yx x x n xyx n yx b y x ni ini iini ini iiΘ,6.0^^=-=x b y a , ∴y 关于x 的线性回归方程6.085.0+=x y .(2) ,区平均每个分店的年利润 ,∴时, 取得最大值,故该公司应在区开设4个分店,才能使区平均每个分店的年利润最大.10000005016.6710.8285020603=≈>⨯⨯S A x y x y x y x A z ,x y 20.05 1.4z y x =--A A y b x a ∧∧∧=+1221ni i i nii x y nxyb x nx ∧==-==-∑∑()()()121niii n ii x x y y x x ==---∑∑a y b x ∧∧=-0.850.6y x =+A A 20.05 1.4z y x =--=20.050.850.8x x -+-A 0.80.050.85z t x x x ==--+800.0150.85x x ⎛⎫=-++ ⎪⎝⎭4x =t A A3. 某商场对商品30天的日销售量y (件)与时间t (天)的销售情况进行整理,得到如下数据,经统计分析,日销售量y (件)与时间t (天)之间具有线性相关关系.(1)请根据表中提供的数据,用最小二乘法求出y 关于t 的线性回归方程a t b y +=. (2)已知商品30天内的销售价格z (元)与时间t(天)的关系为,),200(,20),3020(,100⎩⎨⎧∈<<+∈≤≤+-=N t t t N t t t z 根据(1)中求出的线性回归方程,预测t 为何值时,商品的日销售额最大.参考公式:2121^)(t n tyt n yt b ni ini ii--=∑∑==,t b y a ^^-=.【答案】(1)40^+-=t y ;(2)预测当20=t 时,商品的日销售额最大,最大值为1600元. 【解析】(1)根据题意,6)108642(51=++++⨯=t ,34)3033323738(51=++++⨯=y , 980301033832637438251=⨯+⨯+⨯+⨯+⨯=∑=i i i y t ,22010864222222512=++++=∑=i i t ,所以回归系数为1652203465980)(22121^-=⨯-⨯⨯-=--=∑∑==t n tyt n yt b ni ini ii,406)1(34^^=⨯--=-=t b y a ,故所求的线性回归方程为40^+-=t y . (2)由题意得日销售额为,,3020),40)(100(,200),40)(20(⎩⎨⎧∈≤≤+-+-∈<<+-+=Nt t t t Nt t t t L当N t t ∈<<,200时,900)10(80020)40)(20(22+--=++-=+-+=t t t t t L , 所以当;90010max ==L t 时,当N t t ∈≤≤,3020时,900)70(4000140)40)(100(22--=+-=+-+-=t t t t t L , 所以当.160020max ==L t 时,综上所述,预测当20=t 时,A 商品的日销售额最大,最大值为1600元. 题型三 概率、随机变量及其分布A A A A1.在心理学研究中,常采用对比试验的方法评价不同心理暗示对人的影响,具体方法如下:将参加试验的志愿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接受甲种心理暗示,另一组接受乙种心理暗示,通过对比这两组志愿者接受心理暗示后的结果来评价两种心理暗示的作用,现有6名男志愿者654321,,,,,A A A A A A 和4名女志愿者4321,,,B B B B ,从中随机抽取5人接受甲种心理暗示,另5人接受乙种心理暗示.(I )求接受甲种心理暗示的志愿者中包含1A 但不包含的频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