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溶出仪验证指导原则
药物溶出仪机械验证指导原则

药物溶出仪机械验证指导原则药物溶出仪机械验证是药物溶出测试方法的关键步骤之一,其目的是验证药物溶出仪的各项性能指标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以保证药物溶出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从机械验证的目的、内容、流程、要点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以提供指导原则。
机械验证的目的是验证药物溶出仪的几种重要的性能指标,包括旋转速度、温度控制、样品轴心位置、样品的均匀性等。
通过机械验证可以确定药物溶出仪的性能是否符合规定的标准,评估其是否能够满足药物溶出测试的要求。
机械验证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旋转速度验证:主要验证药物溶出仪的旋转速度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
可使用标准转速计进行验证,比较计测的旋转速度与设定的值之间的偏差是否在规定的范围内。
2.温度控制验证:验证药物溶出仪的温度控制系统是否稳定可靠。
可使用温度计进行验证,比较计测的温度与设定的值之间的偏差是否在规定的范围内。
3.样品轴心位置验证:验证样品在溶出仪转动过程中是否保持轴心位置稳定。
可在溶出仪转动过程中,通过观察和测量验证样品轴心位置的变化情况。
4.样品均匀性验证:验证样品在溶出仪转动过程中是否均匀受力。
可在溶出仪转动过程中,通过观察样品表面的溶出曲线的变化情况,评估样品在转动过程中的均匀性。
机械验证的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准备验证样品:准备符合相关规定的验证样品,包括旋转速度验证样品、温度控制验证样品等。
2.进行验证测试: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旋转速度验证、温度控制验证、样品轴心位置验证、样品均匀性验证等测试。
3.分析验证结果:比较验证结果与规定的要求,评估机械性能是否符合规定的标准,判断药物溶出仪是否能够满足药物溶出测试的要求。
4.记录和汇报:将验证结果进行记录,并报告给相关的质量管理部门或监管机构。
机械验证的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选择合适的验证方法和工具,确保验证结果准确可靠。
2.验证过程中应严格遵守验证方案和验证标准,确保验证的全面性和一致性。
药物溶出仪机械验证指导原则

药物溶出仪机械验证指导原则
包括机械验证概述、溶出仪的基本原理及特性、机械验证的方法、推
荐指导原则,以及机械验证的优势和弊端,文档格式要求为Microsoft word格式
一、概述
溶出仪机械验证是指使用溶出仪进行检测和验证的过程,它是药物检
查分析方面的一项关键操作,也是检测药物有效性、稳定性和质量的重要
技术。
它的主要目的是确定药物的释放规律,检查其释放质量,特别是在
处方药品生产过程中,检测方法的必要性很重要。
二、溶出仪的基本原理及特性
溶出仪是一种新型的多参数检测仪器,可以用于测量药物在液体中溶
解率的变化。
它可以模拟药物溶解效果,并通过检测反应液的pH值,温度,流速等参数,来描述药物溶解的过程,从而检测药物溶解的速度、稳
定性以及溶解后物质的稳定性等状态。
溶出仪的特性如下:
(1)有效性:溶出仪可以同时测量多参数,检测药物在液体中的溶
解率,以及溶解后物质的稳定性;
(2)精确性:溶出仪精确测量药物溶解效果,并可以通过测量温度、流速等参数来检测溶解过程的变化;
(3)快速性:溶出仪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药物溶解的检测,进而缩
短分析时间;。
药物溶出仪验证指导原则

药物溶出仪验证指导原则一、概述进一步推进仿制药与原研药品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工作的开展,根据《国务院关于改革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的意见》(国发〔2015〕44号)要求,制定本指导原则。
在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研究工作中,为保证体外溶出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和重现性,所使用的溶出仪应能够通过本指导原则的各项机械验证技术指标,还应按《中国药典》的要求采用溶出度标准片(如水杨酸片)对仪器进行性能验证试验,均需符合规定。
本指导原则适用于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体外溶出试验中,《中国药典》2015年版通则0931溶出度与释放度测定法第一法(篮法)和第二法(桨法)所用溶出仪的机械验证。
二、机械验证的测量工具溶出仪的机械验证,应将待测部件置于正常溶出试验位置,由相关技术人员使用适宜的测量工具测量各项机械参数。
可采用单一测量工具(如倾角仪、同轴度测量工具、摆度表、深度表、转速计和温度计等),也可采用模块化集成测量工具。
不论哪种测量工具,均应在检定合格周期内使用,并能够进行量值溯源。
三、机械验证的周期溶出仪在安装、移动或维修后都应对其进行机械验证。
除另有规定外,通常每六个月对溶出仪进行一次机械验证。
如果在试验过程中发现异常现象,应立即对溶出仪进行机械验证。
若溶出仪不常使用,可适当延长验证周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
四、机械验证前的检查溶出仪的仪器装置除应符合现版《中国药典》2015年版通则0931溶出度与释放度测定法第一法(篮法)和第二法(桨法)的要求,还应目视检查以下部件:(一)溶出杯。
杯体光滑,无凹陷或凸起,无划痕、裂痕、残渣等缺陷。
(二)转篮。
篮体无锈蚀,无网眼堵塞或网线伸出,无网眼或篮体变形等现象。
(三)篮(桨)轴。
篮(桨)轴上无锈蚀现象,桨面涂层(Teflon 或其他涂层)光滑、无脱落。
五、机械验证的流程使用适宜的测量设备,按以下步骤对溶出仪进行机械验证。
(一)溶出仪的水平度在溶出杯的水平面板上从两个垂直方向上测量,倾斜度均不得超过0.5°。
药物溶出度仪机械验证指导原则

药物溶出度仪机械验证指导原则1.原则概述2.执行人员机械验证应由具备相关技术经验的仪器验证人员或质量控制人员执行。
验证人员应熟悉仪器的使用说明书,并具备验证仪器的相关知识和理论知识。
3.验证计划和程序机械验证应有明确的验证计划和程序,包括验证仪器外观、加热系统、搅拌系统以及位移系统等各个部分,并覆盖仪器的正常操作范围。
验证过程应按照验证计划和程序进行,并记录验证结果。
4.验证参数机械验证应覆盖仪器的关键参数,如温度控制准确性、搅拌速度准确性、位移准确性等。
验证参数应与药物溶出度测定的关键参数相对应。
5.验证设备机械验证需要使用相应的验证设备,如温度计、速度计、位移计等,以准确测量仪器的各项参数。
验证设备应符合测量要求,并经过校准和检验。
6.验证标准和规范机械验证应根据相关的标准和规范进行,如国家药典、美国药典、欧洲药典等。
验证结果应符合相应的标准和规范,并对不合格项进行记录和处理。
7.验证结论和验证报告机械验证应根据验证结果得出验证结论,并编制验证报告。
验证报告应包括验证计划、验证程序、验证参数、验证设备、验证标准和规范、验证结果、验证结论等内容,并签字确认。
8.验证周期机械验证应定期进行,具体周期根据仪器的使用频率和关键参数的变化情况确定。
通常建议每年进行一次全面验证,并在遇到仪器故障、更换关键部件、更换仪器等情况下进行验证。
9.验证记录和验证数据保存机械验证的记录和相关数据应保存一定的时间,并且易于查阅。
验证记录应包括验证计划、验证程序、验证参数、验证设备、验证结果、验证结论等内容。
验证数据应进行备份,并进行适当的数据分析和处理。
10.验证后处理机械验证的结果应对仪器进行相应的调整和维护。
如果发现仪器有不合格的地方,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或更换相关部件,以确保仪器的正常使用。
总之,药物溶出度仪机械验证的指导原则包括明确验证计划和程序、覆盖关键参数、使用合适的验证设备、符合验证标准和规范、得出验证结论和编制验证报告等。
药物溶出度仪机械验证指导原则

药物溶出度仪机械验证指导原则药物溶出度仪是一种用于评估药物释放速率和溶解度的仪器。
在药物开发过程中,药物溶出度仪的机械验证非常重要,因为它可以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以下是关于药物溶出度仪机械验证的指导原则:1. 选择适当的验证方法在选择验证方法时,应考虑到所使用的药物溶出度仪类型、制造商建议的验证程序以及实验室能力和资源。
常见的验证方法包括使用标准样品、使用自制样品和使用商业样品。
2. 进行初步测试在进行正式机械验证之前,应进行初步测试以确定所需的测试参数。
这些参数包括:温度、pH值、转速、时间等。
3. 使用标准样品进行机械验证标准样品是一种已知释放速率和溶解度的化合物。
在机械验证中,应使用标准样品来检查仪器是否符合规格要求。
如果结果符合预期,则可以认为该仪器是准确可靠的。
4. 使用自制样品进行机械验证自制样品是一种由实验室制备并具有已知释放速率和溶解度的化合物。
使用自制样品进行机械验证可以检查药物溶出度仪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 使用商业样品进行机械验证商业样品是一种已知释放速率和溶解度的化合物,通常由制药公司提供。
使用商业样品进行机械验证可以检查药物溶出度仪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且可以与其他实验室进行比较。
6. 记录所有测试结果在进行机械验证时,应记录所有测试结果,包括温度、pH值、转速、时间等参数。
这些记录将有助于确定仪器是否符合规格要求,并且可以帮助诊断任何问题。
7. 定期重复测试为了确保药物溶出度仪始终保持准确可靠,应定期重复机械验证。
此外,如果更换了任何部件或更改了测试程序,则也应该进行机械验证以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之,药物溶出度仪机械验证是评估药物释放速率和溶解度的关键步骤。
通过选择适当的验证方法、进行初步测试、使用标准样品、自制样品或商业样品、记录所有测试结果以及定期重复测试,可以确保药物溶出度仪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fda 溶出度指导原则

fda 溶出度指导原则溶出度是指药物从片剂、胶囊剂等固体制剂在规定溶剂中溶出的速度和程度。
溶出度是评价药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FDA进行药品审评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指导原则旨在提供关于溶出度试验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以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溶出度试验的目的溶出度试验的主要目的是评估药品在体内吸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通过溶出度试验,可以了解药物在体内的释放行为,预测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药效学性质。
此外,溶出度试验还可以用于比较不同制剂的差异,以确保药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溶出度试验的方法1. 仪器:使用符合标准的溶出度测定仪,能够准确地测量药物的溶出度。
2. 溶剂:使用规定的溶剂,如水、缓冲液或模拟胃液等。
3. 样品:取适量的药品制剂,按照规定的条件进行试验。
4. 试验条件:试验条件应符合药品审评的相关规定,如转速、温度、介质等。
5. 分析方法:使用合适的方法对药物进行分析,如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等。
溶出度试验的结果分析1. 数据处理: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计算药物的溶出度数据。
2. 结果评估:根据溶出度数据评估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如果药物的溶出度不符合规定,需要对生产工艺进行调整或改进。
3. 文件记录:对试验过程和结果进行详细记录,并整理成完整的报告,以便于药品审评和管理。
溶出度试验的注意事项1. 试验前应对仪器进行校准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严格遵守试验条件,不得随意更改或调整。
3. 在试验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和记录异常情况,及时进行处理和报告。
4. 试验结束后应对样品进行妥善处理和保存,以便于后续分析和研究。
溶出度试验是评价药品质量的重要方法之一,对于确保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指导原则提供了关于溶出度试验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旨在帮助制药企业进行药品研发和质量控制。
在进行溶出度试验时,应遵守相关法规和指导原则,确保试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应关注试验过程中的细节和注意事项,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药物溶出仪机械验证指导原则

附件药物溶出度仪机械验证指导原则本指导原则适用于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研究工作中,口服固体制剂体外溶出试验所用溶出度仪的机械验证。
一、概述本指导原则中的溶出度仪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以下简称《中国药典》)四部通则〈0931〉溶出度与释放度测定法中第一法和第二法的仪器装置。
为保证体外溶出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和重现性,所使用的溶出度仪应满足《中国药典》要求,同时还需满足本指导原则规定的各项技术要求。
二、验证前检查目视检查以下部件:(一)溶出杯杯体光滑,无凹陷或凸起,无划痕、裂痕、残渣等缺陷。
(二)篮篮体无锈蚀,无网眼堵塞或网线伸出,无网眼或篮体变形等现象。
(三)篮(桨)轴篮(桨)轴无锈蚀,桨面涂层(Teflon或其他涂层)光滑、无脱落。
三、测量工具可采用单一测量工具(如倾角仪、百分表、转速表和温度计等),也可采用模块化的集成测量工具。
各种测量工具均应符合相关的计量要求。
四、技术要求对溶出度仪进行机械验证时,应将待测部件置于正常试验位置,按以下方法进行验证。
(一)溶出度仪水平度在溶出杯的水平面板上从两个垂直方向上测量,两次测量的数值均不得超出0.5°。
(二)篮(桨)轴垂直度紧贴篮(桨)轴测量垂直度,再沿篮(桨)轴旋转90°测量,每根篮(桨)轴两次测量的数值均不得超出90.0°±0.5°。
(三)溶出杯垂直度沿溶出杯内壁(避免触及溶出杯底部圆弧部分)测量垂直度,再沿内壁旋转90°测量,每个溶出杯两次测量的数值均不得超出90.0°±1.0°。
(四)溶出杯与篮(桨)轴同轴度可通过在溶出杯圆柱体内的篮(桨)轴上下各取一个点,以篮(桨)轴为中心旋转一周,测量篮(桨)轴与溶出杯内壁距离的变化,来表征溶出杯垂直轴与篮(桨)轴的偏离。
一个测量点位于溶出杯上部靠近溶出杯上缘,另一个测量点位于溶出杯圆柱体内靠近篮(桨叶)上方。
溶出仪机械验证指导原则意见稿

溶出仪机械验证指导原则意见稿一、引言溶出仪是一种用于评价药物释放性能的仪器,其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药物品质控制至关重要。
机械验证是评估仪器性能的一种方法,通过机械验证可以验证仪器的准确性、精确性和稳定性。
本文提出了一些机械验证的原则,以指导溶出仪的机械验证过程。
二、机械验证的目的和意义机械验证的目的是验证仪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确保其在药物释放测试中的可靠性。
准确性是指仪器读数与实际值之间的一致性,精确性是指仪器在连续测试中读数的重复性,稳定性是指仪器在一段时间内读数的保持稳定。
机械验证的意义在于提高药物品质的可控性,保证药物在不同批次和不同时间的释放性能一致,从而保证药物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三、机械验证的步骤和方法1.选择合适的验证样品和验证方法。
验证样品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重复性,一般选择市售的验证片或球剂作为验证样品。
验证方法应具有一定的简易性和可操作性,以保证验证过程的可重复性和可比性。
2.制定验证方案和验证计划。
验证方案应包括验证的目的、验证的范围和验证的方法。
验证计划应包括验证的时间表和人员分工。
验证方案和验证计划应提前制定并得到相关部门的批准。
3.进行仪器的初始校准。
根据仪器的使用手册和操作规程,对仪器进行初始校准。
校准应由专业人员进行,确保初始校准的准确性。
4.进行仪器的精密校准。
对仪器进行精密校准,包括仪器的准确性和精确性测试。
准确性测试应对仪器的读数进行多点校准,测试各个浓度值的读数准确性。
精确性测试应进行多次测试,测试仪器的读数重复性。
5.进行仪器的稳定性测试。
仪器的稳定性测试应进行长时间的连续测试,测试仪器在不同时间点的读数是否保持稳定。
稳定性测试应包括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测试,以模拟不同环境条件下的仪器读数的变化。
6.编制机械验证报告。
根据验证的结果,编制机械验证报告。
机械验证报告应包括验证方法、验证结果和验证结论等内容。
验证报告应得到相关部门的审批和认可,并保存在合适的档案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物溶出仪验证指导原则
一、概述
进一步推进仿制药与原研药品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工作
的开展,根据《国务院关于改革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的意
见》(国发〔2015〕44号)要求,制定本指导原则。
在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研究工作中,为保证体外溶出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和重现性,所使用的溶出仪应能够通过本指
导原则的各项机械验证技术指标,还应按《中国药典》的要求采用溶出度标准片(如水杨酸片)对仪器进行性能验证试验,均需符合规定。
本指导原则适用于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体外溶出
试验中,《中国药典》2015年版通则0931溶出度与释放度测定
法第一法(篮法)和第二法(桨法)所用溶出仪的机械验证。
二、机械验证的测量工具
溶出仪的机械验证,应将待测部件置于正常溶出试验位置,
由相关技术人员使用适宜的测量工具测量各项机械参数。
可采用单一测量工具(如倾角仪、同轴度测量工具、摆度表、深度表、转速计和温度计等),也可采用模块化集成测量工具。
不论哪种测量工具,均应在检定合格周期内使用,并能够进行量值溯源。
三、机械验证的周期
溶出仪在安装、移动或维修后都应对其进行机械验证。
除另有规定外,通常每六个月对溶出仪进行一次机械验证。
如果在试验过程中发现异常现象,应立即对溶出仪进行机械验证。
若溶出仪不常使用,可适当延长验证周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
四、机械验证前的检查
溶出仪的仪器装置除应符合现版《中国药典》2015年版通则0931溶出度与释放度测定法第一法(篮法)和第二法(桨法)的要求,还应目视检查以下部件:
(一)溶出杯。
杯体光滑,无凹陷或凸起,无划痕、裂痕、
残渣等缺陷。
(二)转篮。
篮体无锈蚀,无网眼堵塞或网线伸出,无网眼
或篮体变形等现象。
(三)篮(桨)轴。
篮(桨)轴上无锈蚀现象,桨面涂层(Teflon 或其他涂层)光滑、无脱落。
五、机械验证的流程
使用适宜的测量设备,按以下步骤对溶出仪进行机械验证。
(一)溶出仪的水平度
在溶出杯的水平面板上从两个垂直方向上测量,倾斜度均不
得超过0.5°。
(二)篮(桨)轴垂直度
紧贴篮(桨)轴测量垂直度,再沿篮(桨)轴旋转90°测量,每根篮(桨)轴两次测量数值均不得超过0.5°。
(三)溶出杯的垂直度
沿溶出杯内壁(避免触及溶出杯底部圆弧部分)测量垂直度,再沿内壁旋转90°测量,每个溶出杯两次测量数值均不得超过 1.0°。
(四)溶出杯与篮(桨)轴的同轴度
篮法:一个测量点位于篮上方距篮上缘2mm,另一个测量
点位于篮上方距篮上缘60mm。
桨法:一个测量点位于桨叶上方距桨叶上缘2mm,另一个测量点位于桨叶上方距桨叶上缘80mm。
在上述两个测量点,每个溶出杯轴心与篮(桨)轴轴心的偏差均不得超过 1.0mm。
通过了垂直度与同轴度验证的篮轴、桨和溶出杯均应编号,
在溶出杯上缘与固定装置相连的位置上做好标记。
在进行溶出度
试验时,应将各篮轴、桨和溶出杯放在原已通过验证的位置上,
保持各溶出杯与固定装置的相对位置不变。
为满足同轴度要求,
在调整了溶出杯的位置后应重新验证其垂直度。
(五)篮(桨)轴的摆动
在篮(桨叶)上方20mm处测量。
篮(桨)轴以每分钟50
转旋转续
测量
1
5
秒钟,每根篮(桨)轴的摆 1.0mm 。
(六)篮的摆动 在篮下缘处测量。
钟 50 转旋转续测量 15 秒钟,每个篮的摆 1.0mm 。
通过了摆动验证的在进行溶验时, 应将各 篮放在原已通过验证的位置上,保持与固定装对位置不 变。
(七)篮(桨度 测量每个溶出杯内篮(
桨)下缘与溶出杯底 均应 为25mm ± 2mm 。
(八)篮(桨)轴的转速
将篮(桨)轴的转速设定钟
50(100)录 60 秒,各篮(桨)轴的转速均应在 50(100)±4%转范围内。
(九)溶出杯中的温度 设定好溶出仪的水浴温度, 取水 900ml 注入各溶出杯中, 待 温度恒定后,测量各溶出杯内溶出介质
±0.5℃。
(十)振动 溶出仪运转时,整套装置应
溶括所处的环境)不应产生— 4— —
六、溶出仪机械验
验测量点 格 溶出仪水平度 溶出
仪
水
平
在两个垂直方向分别测量 倾斜度 ≤ 0.5° 篮(桨) 偏离垂直方向 ≤ 0.5°
溶出杯垂直度
紧
,为90
°的两个方向分别测 量 偏离垂直方向 ≤ 1.0°
测量上方点:篮(桨叶)上方距篮(桨叶) 溶出杯与篮(桨)轴 上缘 2mm
偏离轴心 的同轴度 测量下方点: 篮(桨叶) 上方距篮上缘 60mm
≤ 1.0mm
(距桨叶上缘 80mm )
篮(桨)轴摆度
篮(桨叶)上缘 20mm
摆度 ≤ 1.0mm
篮摆度
篮缘 摆度 ≤ 1.0mm 篮(桨度 篮(桨)下缘距杯底部
25±2mm
篮(桨速 篮(桨)轴 ±4% 溶出杯中的温度 溶出杯内 37℃±0.5℃
振动 溶出
仪
移动或振动
≤ 0.1mil
七、附件(机械性能校验报告模板)
— 5— —
附 1
溶出仪机械性能校验
报 告单— (篮法)
日期 分析员
溶出仪器商 型号 序列号
校
验测量点
所用
工具
结
果技术要求
将倾角仪放在溶出 水平度 仪的水平面板上, 在两个垂直方向上
1.1
2. 倾斜度≤
0.5 °
测量 轴是否垂直:( Y/N )
轴 1 位置 1:位置 2:
轴垂直度 延 轴 向 在 夹 角 为 90°的两个方向分 别测量 轴 2 位置 1:位置 2: 轴 3 位置 1:位置 2: 轴 4 位置 1:位置 2:
偏 离 垂 直 方 向 ≤ 0.5 °
轴 5 位置 1:位置 2: 轴 6 位置 1:位置 2: 溶出杯垂 直度
在夹角为90°的两 个方向分别测量
1. 2.
偏 离 垂 直 方 向 ≤ 1.0 °
上方点: 1. 2. 3. 4. 溶出杯同 轴度 测量上方点与 下方点
5. 6. 下方点:
偏离中心线 ≤ 1.0mm
1. 2. 3. 4. 5. 6. 1. 2.
轴摆度 转篮上缘20mm 3. 4.
摆度≤ 1.0mm
5. 6. 1. 2.
转篮摆度 转篮底部边缘 3. 4.
摆度≤ 1.0mm
5. 6.
转篮下缘1. 2. 距杯底部 转篮下缘3. 4.
25±2mm 的距离
5. 6.
篮(桨) 轴转速 50rpm
100rpm
±4%
溶出介质 温度
溶出杯内
1. 2. 3. 4. 5. 6.
37℃± 0.5 ℃
振动溶出仪 ≤ 0.1mil
附2
溶出仪机械性能校验报告单——第二法(桨法)
日期分析员
溶出仪器:生产
商型号序列号
校验参数
测量点所用工具结果与批注
技术规
格
将倾
角仪放在
水平度溶出仪的水平
面板上,在两个
垂直方向上测
1.2
2. 倾斜度
≤0.5 °
量
轴是否垂直:(Y/N)
轴1 位置1:位置2:
轴垂直度延轴向在夹角
为90°的两个
方向分别测量
轴2 位置1:位置2:
轴3 位置1:位置2:
轴4 位置1:位置2:
偏离垂直方向
≤0.5 °
轴5 位置1:位置2:
轴6 位置1:位置2:
溶出杯垂直度在夹角为90°
的两个方向分
别测量
2. 2.
偏离垂直方向
≤ 1.0 °
上方点:
2. 2.
4. 4.
溶出杯同轴度测量上方点与
下方点
6. 6.
下方点:
2. 2.
4. 4.
6. 6.
偏离中心线
≤ 1.0mm
2. 2.
轴摆度转篮上方20mm 3. 4. 摆度≤ 1.0mm
6. 6.
搅拌桨下缘
距杯底部的距离搅拌桨下缘
2. 2.
6. 4.
2. 6.
25±2mm
篮(桨)轴转速
50rpm
100rpm
±4% 4. 2.
溶出介质温度溶出杯中 3. 4. 37℃±0.5 ℃
6.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