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全国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重大研究课题
新时代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创新研究

新时代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创新研究□ 曾德生 俞智威摘 要:新时代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创新的理论基础,在于其思想源、历史源、实践源。
新时代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创新应遵循四个基本原则,即政治性与道德性、民族性与开放性、理论性与实践性、中国梦与个人梦的坚守统一。
注重理论创新、机制创新、方法创新和实践创新,是新时代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创新的具体构想。
在推动《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贯彻落实方面,本文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理论基础;遵循原则;基本构想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新时代的具体内涵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它是一个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
爱国,就是热爱自己的国家,是再自然不过的一种情感,它是一个民族最深层次的传统禀赋和精神支柱,属于与时俱进的历史范畴,集中表现为由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生发的爱国主义,也揭示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
历经长期实践,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并长期引领青少年健康成长。
进入新时代的中国,爱国主义教育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内外部环境深刻变化,面对胸怀“两个大局”、心系“两个大计”的新站位,创新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被摆在了优先突出位置,意义重大。
这迫切需要围绕爱国主义教育的理论基础和基本原则开展研究,创造性地提出构想,进而在青少年群体中进一步培育和凝聚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一、新时代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创新的理论基础五千多年的璀璨文明淬炼而成的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强大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撑。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是中国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的主旋律,是激励中华民族不断开拓进取、奋勇前进的思想动力和精神支柱[1]。
青少年是党和国家、中华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在新时代征程上的突出作用愈发显现。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始终高擎爱国主义旗帜,竭诚致力于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伟业。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一直重视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强调把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相结合,激励他们在献身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伟大实践中追求理想,矢志报国[2]。
新世纪中国特色青少年社会工作研究:本土反思与趋势展望

Research on Social Work of Youth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Century:Local Reflection
and Trend Outlook
作者: 刘斌志[1];林佳[1]
作者机构: [1]重庆师范大学社会工作系,重庆市沙坪坝区401331
出版物刊名: 青年发展论坛
页码: 44-56页
年卷期: 2019年 第3期
主题词: 中国特色;青少年社会工作;本土反思;趋势展望
摘要:1998年以来,中国特色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和专业化研究得以发展,成果主要集中于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价值伦理、理论视角、方法技术、发展范式、实务领域、社会政策、域外经验以及本土实践八个方面。
已有研究成果在数量不断积累、领域不断深化、范式不断丰富、影响不断扩大的同时,也面临着研究成果质量不高、研究体系范畴不清、核心能力不够明确、学科话语体系滞后等局限。
未来青少年社会工作研究要不断开展证据为本的行动研究,总结提炼本土服务模式;要吸收国外青少年服务经验,形成本土研究框架体系;要提升实践服务的核心能力,建
设专业研究人才队伍;要构建本土化学科话语体系,提升学科地位和话语权。
共青团中央年度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结项课题

课题编号
课题名称
主持人
所在单位
南京市关于少先队辅导员职称评定的探索与研究
陈乙华
共青团南京市委
高校大学生家庭背景与在校表现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许倩茹
东南大学
网上青年自组织对大学生的影响研究
吴保磊
中国矿业大学
青年心理视阈下的马克思主义青年化实施路径研究
陈文
中国矿业大学
青少年使用社交网络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陈一
苏州大学
网络社区“意见领袖”现象研究
马中红
苏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青年化及传播路径研究——基于共青团工作的视角
费坚
扬州大学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马克思主义青年化的传播路径探析
姚永明
扬州大学
高校共青团提升团员青年群众工作能力水平的路径方法研究
左红梅
扬州大学
青少年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对本土品牌选择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数据
张华
山东省青少年研究所
“枢纽型”团组织的思考与探索
李豫琦
共青团陕西省委
以“双网互动”创新基层团建和工作模式探索“两个全体青年”的实现路径
周艳
共青团浙江省委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的青年参与问题研究
侯红
共青团河南省委
流行文化对当代中国青少年价值观影响研究及对策分析
柏贞尧
北京师范大学
共青团面临的主要挑战及应对路径研究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创新研究——基于政治合法性的视角
喻包庆
华东政法大学
微博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及应对研究
韩磊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共青团服务青年能力的构成要素、培养路径分析
陈英俊
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伦理困境及解决对策研究

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伦理困境及解决对策研究作者:罗世海来源:《祖国》2019年第15期摘要: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伦理困境”是青少年社会工作实务过程中至关重要,本文的研究主题以“社工在面对‘案主自决’与‘家长主义’冲突”中遇到的相关伦理困境以及抉择问题”为主,并结合国内外有关青少年社会工作伦理方面的研究,针对社会工作者在青少年社会工作中不同伦理困境问题的抉择及解决对策分析。
关键词:青少年; ;社会工作; ;伦理困境社会工作作为一个极具人性化兼道德性的专业,加之青少年群体的特殊性和变化性,青少年社会工作在针对青少年开展工作的时候更注重人性化和道德性。
关注青少年社会工作不仅能够进一步优化我国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专业化,更能在青少年社会工作实务过程中给社工提供有效的指引,从而优化社会结构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一、青少年社会工作概述青少年社会工作是以青少年群体为主要开展对象的社会工作实务领域的其中一块,青少年的发展代表了国家当前最新兴的发展,国家的未来依靠青少年的发展。
(一)青少年青少年的具体概念各个学者持不同观点,但都主要体现在针对青少年的年龄阶段的划分上面,每个学者对青少年的年龄阶段的划分都有着不同的看法,本文主要讨论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伦理困境,故将青少年的年龄划分为14~20岁。
这主要基于青少年在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发展变化较大的特征,以及青少年与父母、学校和社区紧密联系的特征来进行划分。
(二)青少年社会工作青少年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实务领域的一个方面,由于青少年时期的特殊性,青少年的各种生理、心理问题每天都不断产生。
由于身体、心理的变化以及社会关系的不断变化,青少年对自我的认同感、自我的探索以及人际关系方面和家庭方面,每天都会产生新的认识和新的适应。
对于整个社会、家庭以及社工来说,应该正确引导青少年来面对和解决问题、克服困难,使其接受和适应由于青春期带来的许多改变,从而达到其获得全面发展的目的。
二、青少年社会工作中存在的伦理困境(一)伦理的概念及内涵Frederic.G.Reamer(1999)对伦理困境定义的看法是:“伦理的困境是当专业核心价值中对专业人员要求的责任与义务发生相互冲突的情形时,社会工作者必须决定何种价值要优先考量。
青少年身体活动与健康促进的研究

432020年10月刊(总第 90 期)中图分类号:G80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51X(2020)10-043-02投稿日期:2019-09-01作者简介:汪艳将(1995—),本科。
研究方向:学校体育。
青少年身体活动与健康促进的研究汪艳将,刘 超(淮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摘 要:近30年来,青少年的体质状况持续下降,其最大的原因应归结于身体活动不足。
目前,有关青少年身体活动不足的现象与报告受到了家长与政府、学校的高度关注,且在体育学研究中青少年身体活动的研究也受到了重视。
本文基于以上情况,对青少年身体活动与健康促进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青少年;身体活动;健康指数;健康促进1 健康的概念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
健康包括2个方面的内容;(1)主要脏器无疾病,身体形态发育良好,体形均匀,人体各系统具有良好的生理功能,有较强的身体活动能力和劳动能力,这是对健康最基本的需求;(2)对疾病的抵御能力较强,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各种生理刺激以及致病因素对身体的作用。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具备心理健康、良好社会适应能力和良好的道德素养。
2 威胁健康的因素在2014年世界卫生组织关于非传染率的报道中显示,非传染疾病的死亡率占所有死亡率的83%,这些疾病主要来源于大型癌症、心脑血栓疾病、糖尿病等。
《2015年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中指出,2015年的青少年以及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将近20%,糖尿病患病率将近10%,堵塞性肺病患病率为11%。
2013年全国肿瘤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癌症发病率为235/10万,肺癌与乳腺癌分别居男、女性发病首位。
2012年成人超重率为7.1%,青少年肥胖率为4.5%,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为22.8%、肥胖率为6.5%。
报告中显示,造成此现象的原因主要包含吸烟、酗酒、锻炼不足、垃圾食品摄入太多等不良生活习惯。
共青团中央-2019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

1-2小时
9.9%
18.9%
2-3小时
4.6%
13.1%
3-5小时
2.6% 8.2%
5小时以上
2.7% 10.4%
工作日
节假日
来源:
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
2019.12
数据显示,小学、初中和高中生网民工作日日均上网时间在 2
小时以上的分别为 5.5%、7.4%和 10.5%,中职学生网民在 2 小时以
4
互联网对于不同学历段未成年人的积极意义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认识世界的窗口
57.0%
77.1% 83.5%
78.1%
日常学习的助手
63.8% 70.5%
69.2% 61.0%
娱乐放松的途径
48.8%
67.8% 70.2%
81.0%
自我表达的空间
《报告》提出的建议包括:第一,重视学龄前儿童的上网管理 和教育,帮助孩子从触网之初就养成良好的网络使用习惯。第二, 从家庭、学校、政府、企业、社会等多个层面采取措施,有效降低 未成年人网络沉迷风险。第三,针对不同学历段未成年人特点完善 网络教育,重点将上网技能、防止沉迷、自我保护、信息甄别等能-2-80%来自60% 40% 20%
46.8% 38.7%
34.9% 19.2%
58.0% 52.2%
31.2% 20.3%
0% 台式电脑
笔记本电脑
手机
电视
平板电脑
来源:
城镇 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
农村
2019.12
(二)上网设备拥有情况。未成年网民中拥有属于自己上网设
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青少年生命与安全教育系统工程建设的深化研究》【模板】

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青少年生命与安全教育系统工程建设的深化研究》总课题组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青少年生命与安全教育系统工程建设的深化研究》国家级重点课题单位立项子课题申报通知(2020-2021年度)各市(州)、县、区教科所,中小学校、幼儿园: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青少年生命与安全教育系统工程建设的深化研究》的单位立项子课题申报工作即将展开,作为吉林省基础教育系统2018年度唯一的国家教育部重点课题(课题批准号:DGA180308,研究时限:2018-2022),本研究项目总课题组将引领全省大中小学校、幼儿园的管理人员、科研骨干及广大教师,根据单位工作发展需要,确立科研方向和研究内容,认真申报单位课题研究立项。
深入开展生命与安全教育的集体协作研究,探索创新理论实践,提升教师专业素质,有效地促进本职工作,推动学校发展进步。
希望各相关单位积极组织,认真落实。
现相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申报要求1. 单位要求。
申请单位须具有开展生命与安全教育的工作热情和研究基础,在以往的相关科研活动中能够积极参与,并形成有效成果。
2. 研究范围。
涵盖同生命与安全教育相关的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德育、班主任工作、学科教学、校园文化、教师研修、学生成长、实践活动等广泛教育领域。
《研究课题指南》为研究内容和方向的提示参考,可选用原题或参考自拟。
3. 方向定位。
申报课题力求具有原创性和实践性,重点关注青少年生命与安全教育方面的学校生活与生命成长。
行动研究要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鼓励开展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组织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和具有普遍性、典型性课题研究,不倡导过于宏观、空泛、脱离教育实际的“理论研究”。
4. 严格审核,鼓励参与。
本课题申报将严格过程管理,每个申请单位限报一项。
各地要参考教育科研骨干布局及以往申报情况,坚持标准,鼓励先进,努力提高申报质量和层次。
每项课题有1位主持人,参研人数限报10人以内。
2019年度我校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青年项目立项清单 ...

一般项目
哲学
19BZX127 罗筠筠
25 日本京都学派与胡塞尔现象学研究
一般项目
哲学
19BZX096 廖钦彬
26 北方王门后学研究
一般项目
哲学
19BZX067 钟治国
27 全媒体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话语传播策略研究
一般项目
政治学
19BZZ029 邵梓捷
28 中西比较视野下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地理学史研究
40 古罗马帝王传记叙事研究
青年项目
世界历史
19CSS005 张元伟
专著
2022/12/31
41 大数据营销与运动健康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青年项目
体育学
19CTY005 袁博聪
论文集
2021/12/31
42 尼采与欧洲文学传统之关系研究 43 人工智能精准辟谣策略与效果研究 44 社会经济因素对母婴健康的影响及健康保障对策研究
研究报告
2021/12/31
6 辩证思维视角下单位犯罪司法适用的逻辑与共识研究
一般项目
法学
19BFX096 聂立泽
专著
2021/11/30
7 基于“法律与文学”视野的中国法治话语体系研究
一般项目8国Fra bibliotek重器与重大工程的事故教训学习、遗忘与组织应对机 制研究
一般项目
9 旅游消费移民主观幸福感与管理提升研究
一般项目
法学 管理学 管理学
19BFX023
陈颀
19BGL240
练宏
19BGL148 梁增贤
专著 研究报告
论文集
2022/12/31 2021/12/31 2022/6/30
10 中缅边境流动与地景的民族志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度全国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重大研究课题指南
(本指南仅供申报课题和确定研究方向时参考)
一、青少年群体研究
1、社会政策与青年发展研究
2、青少年群体发展状况及趋势研究
3、青少年政治意识和输出表达机制研究
4、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5、青少年分层分类思想引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6、青少年网络舆情收集、研判、处置、引导机制研究
7、青年社会流动和阶层固化问题研究
8、“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青年就业创业研究
9、青年鲁商回归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10、青少年行为失范研究
11、青少年权益维护的机制和载体研究
12、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管理体系构建研究
13、青年社会组织的成长与培育研究
14、青年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创新的模式、途径
15、激发青年社会组织活力的体制机制研究
1
16、城镇化进程中青年问题研究
17、青少年宗教信仰研究
18、社会思潮、流行(时尚)文化与青少年发展研究
29、传统家训文化的传承创新与青少年教育研究
20、青少年偶像崇拜与榜样教育研究
21、青年人才培养工程研究
22、优秀少先队员成长道路研究
23、青年信用体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二、青少年工作研究
24、青年现实需求研究(包括住房、婚恋、职业发展压力、家庭生活负担等现实需求
25、青少年文化艺术节社会价值和创新研究
26、青年返乡创业状况研究(含村级组织青年后备人才状况研究)
27、“互联网+”时代共青团工作创新研究
28、深化基层服务型团组织建设研究
29、基层团组织建构和职能定位研究
30、基层团组织的工作规范和专业能力标准研究
31、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团建研究
32、新兴领域与新兴群体团建研究
33、基层团组织活力建设路径和机制研究
2
34、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35、新常态下团干部健康成长问题研究
36、共青团工作与德育工作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37、城乡一体化格局下的流动团员教育管理服务机制研究
38、团促进青年创业创新服务体系研究
39、外活动场所建设与作用发挥研究
40、大突发性公共危机中的志愿者服务管理研究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