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必修三 第7课 汉字和书法 课件(40张)
合集下载
岳麓版必修3第7课汉字与书法(共35张PPT)

日益规范化、稳定化; 字体新旧交替,逐步替变。
书艺历程
朝代 社会背景
统一王朝建立 文化交流发展
书法家
艺术成就
小篆汉隶 发展为自觉的 书法艺术 草书、楷书
秦汉
魏晋 ①社会危机 南北 ②士人借书法表达自我 朝 ③文具的改进 隋唐 宋 明 盛世气象
①市民阶层兴起 ②社会生活丰富多样 社会进步 平民化、世俗化
1、起源: 仓 颉 造 字
在社会里,仓颉也不止一个,有的在刀柄上刻上一点图,有的在 门户上画一些画,心心相印,口口相传,文字就多起来,史官一采 集,便可以敷衍记事了。中国文字的来由,恐怕逃不出这例子。 —《鲁迅· 门外文谈》
劳动创造
一、汉字
1、起源: 2、发展历程: 1.新石器时代: 2.商周时期: 3.春秋战国时期: 4.秦朝:
隶书的出现可以说是秦 代书法发展的结果。由于小 篆的复杂,书写不便。隶书 相传为秦未程邈整理,去繁 就简,字形变圆为方,笔划 改曲为直。改"连笔"为"断 笔",从线条向笔划,更便 于书写。这个变化使得书写 速度提高,后这种字体在公 文中广泛使用,因当时写公 文的小官叫“徒隶”于是这 特点:字体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 种字体就被称为“隶书”。 画短,讲究“蚕头雁尾”。
王羲之
张旭、怀素 颜真卿、柳公权、
书法理论趋成熟 宋体 有意无法
强调个性化
宋四家
祝枝山、文徵明
火眼金睛:以上向大家介绍了各种书法,你们 能辨别出来吗?试试看。
篆 书
隶 书 楷 书 草 书
行 书
中国的印 章篆刻与 书法并称 为姊妹艺 术,秦汉 时以小篆 为基础, 融合隶书 风格。到 明代与书 法、绘画 合为一体。
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帖》
书艺历程
朝代 社会背景
统一王朝建立 文化交流发展
书法家
艺术成就
小篆汉隶 发展为自觉的 书法艺术 草书、楷书
秦汉
魏晋 ①社会危机 南北 ②士人借书法表达自我 朝 ③文具的改进 隋唐 宋 明 盛世气象
①市民阶层兴起 ②社会生活丰富多样 社会进步 平民化、世俗化
1、起源: 仓 颉 造 字
在社会里,仓颉也不止一个,有的在刀柄上刻上一点图,有的在 门户上画一些画,心心相印,口口相传,文字就多起来,史官一采 集,便可以敷衍记事了。中国文字的来由,恐怕逃不出这例子。 —《鲁迅· 门外文谈》
劳动创造
一、汉字
1、起源: 2、发展历程: 1.新石器时代: 2.商周时期: 3.春秋战国时期: 4.秦朝:
隶书的出现可以说是秦 代书法发展的结果。由于小 篆的复杂,书写不便。隶书 相传为秦未程邈整理,去繁 就简,字形变圆为方,笔划 改曲为直。改"连笔"为"断 笔",从线条向笔划,更便 于书写。这个变化使得书写 速度提高,后这种字体在公 文中广泛使用,因当时写公 文的小官叫“徒隶”于是这 特点:字体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 种字体就被称为“隶书”。 画短,讲究“蚕头雁尾”。
王羲之
张旭、怀素 颜真卿、柳公权、
书法理论趋成熟 宋体 有意无法
强调个性化
宋四家
祝枝山、文徵明
火眼金睛:以上向大家介绍了各种书法,你们 能辨别出来吗?试试看。
篆 书
隶 书 楷 书 草 书
行 书
中国的印 章篆刻与 书法并称 为姊妹艺 术,秦汉 时以小篆 为基础, 融合隶书 风格。到 明代与书 法、绘画 合为一体。
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帖》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第7课《汉字与书法》优质教学课件(33张)

29
5、余秋雨说:“汉字是第一项中华文明长寿的秘密, ……它是活着的图腾,永恒的星辰。”右图汉字字体 的正确排列顺序是( )
A 楷书——草书——行书——隶书 B 隶书——草书——行书——楷书 C 隶书——行书——草书——楷书 D 楷书——行书——草书——隶书
30
6.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说过:“大凡受 过教育的中国人,尽管可能听不懂彼此的方言,却 能阅读同样的书籍。如果他们使用的是字母文字, 中国恐怕早就分裂为像意大利、法国、西班牙、葡 萄牙那样的许多国家了。”作者认为汉字具有的重 要意义是( ) A 汉字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 B 汉字增进了人们的沟通与交流 C 汉字比字母文字更容易识记 D 汉字便利了更多人接受教育
4
甲骨文
5
为什么甲骨文是目前所知最成熟的汉字? 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构造法的 “六书”(即象形、会意、指事 、形声、假借、转注等六种造字 方法)。
原因:
字形结构基本固定
6
金文
大盂鼎
大盂鼎铭文
7
书同文
普天之下,抟心揖志,器械一量,书同 文字。
——《秦琅邪刻石》
8
秦绎山刻石 (小篆)
❖ 圆润纤细,布局均匀, 呈现出庄严美丽的风 格;与甲骨文、金文 相比字形修长而且紧 画,向下延伸,构成 上密下疏的视觉错感
31
7.林语堂说:“在书法上,也只有在书法上, 我们才能够看到中国人艺术心灵的极致”。 在会稽山阴之兰亭写出“天下第一行书”, 把行书艺术推向极致的古代书法家是( )
A 王羲之
B 王献之
C怀素
D 钟繇
32
上述赞语分别具体指谁的什么书体? 20
课堂反馈
下列图片中的书法作品分别是什么字体?
5、余秋雨说:“汉字是第一项中华文明长寿的秘密, ……它是活着的图腾,永恒的星辰。”右图汉字字体 的正确排列顺序是( )
A 楷书——草书——行书——隶书 B 隶书——草书——行书——楷书 C 隶书——行书——草书——楷书 D 楷书——行书——草书——隶书
30
6.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说过:“大凡受 过教育的中国人,尽管可能听不懂彼此的方言,却 能阅读同样的书籍。如果他们使用的是字母文字, 中国恐怕早就分裂为像意大利、法国、西班牙、葡 萄牙那样的许多国家了。”作者认为汉字具有的重 要意义是( ) A 汉字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 B 汉字增进了人们的沟通与交流 C 汉字比字母文字更容易识记 D 汉字便利了更多人接受教育
4
甲骨文
5
为什么甲骨文是目前所知最成熟的汉字? 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构造法的 “六书”(即象形、会意、指事 、形声、假借、转注等六种造字 方法)。
原因:
字形结构基本固定
6
金文
大盂鼎
大盂鼎铭文
7
书同文
普天之下,抟心揖志,器械一量,书同 文字。
——《秦琅邪刻石》
8
秦绎山刻石 (小篆)
❖ 圆润纤细,布局均匀, 呈现出庄严美丽的风 格;与甲骨文、金文 相比字形修长而且紧 画,向下延伸,构成 上密下疏的视觉错感
31
7.林语堂说:“在书法上,也只有在书法上, 我们才能够看到中国人艺术心灵的极致”。 在会稽山阴之兰亭写出“天下第一行书”, 把行书艺术推向极致的古代书法家是( )
A 王羲之
B 王献之
C怀素
D 钟繇
32
上述赞语分别具体指谁的什么书体? 20
课堂反馈
下列图片中的书法作品分别是什么字体?
岳麓历史必修三第7课_汉字与书法(共39张PPT)

藏头护尾 法度井然 婀娜 不胜罗绮之感
文 征 明
赤 壁 赋
祝
枝
山《
箜
后篌
赤 壁
引 》
赋
祝枝山草书
三、印章
1、中国印章的刻制, 常以篆体入印,故称 篆刻。 2、明中叶以后,篆 刻发展成与书法、绘 画一起相得益彰的姊 妹艺术。
2008北京奥运会会徽 “中国印•舞动的北京”
1、有“天下第一行书”之称的是( )
A、王羲之的《兰亭序》
B、李斯的《泰山刻石》
C、颜真卿的《多宝塔碑》
D、怀素的《自叙帖》
2、秦始皇推行“书同文”后的官方
通用文字是( )
A、籀文
B、小篆
C、隶书
D、楷书
3、下列字体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甲骨文②小篆③金文④楷书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①②④ D、③②①④
4、秦始皇采取的措施中对促进了统一的多民 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形成中华民族独特的民 族心理产生最深远影响的是( ) A、灭六国,完成统一 B、设立皇帝制度,三公九卿,郡县制 C、修筑长城 D、统一文字
假设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 文字的社会,那么你觉得 自己的生活会发生什么变 化?
汉字可用可赏。 “用”在于其实用 性;“赏”在于其 艺术性。
概述汉字起源、演变的过程,
了解中国书法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一、汉字的发展演变
1、文字起源传说——“仓颉造字”
上古仓颉为黄帝左史,生 而四目,有睿德。见灵龟负图 书,丹青甲文,遂穷天地之变, 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 鸟语、山川,指掌而拼文字。 文字即成,天为雨粟,鬼为夜 哭,龙为潜藏。
重文;市民 宋 阶层;社会
生活丰富 明 商品经济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第7课《汉字与书法》经典课件(41张)(共41张PPT)

欧阳询《化度寺碑》
2020/6/4
23
张旭 《肚痛帖 》
释文:忽肚痛不可堪/不知是冷热所/
致欲服大黄汤/冷热俱有益。
2020/6/4
24
怀 素《食鱼帖》
与张旭合称“颠张狂素”。史称“草圣”。
2020/6/4
25
朝代 发展 时代背景(经 书法家 书 艺术特色
阶段 济、政治)
体
秦汉
魏晋 南北 朝 隋唐
• A.隶书是秦代八大篆书字体之一
• B.隶书是在楷书基础上发展而来
• C.隶书是汉代狱官为书写方便而创
• D.隶书的创建与抄录公文狱事有关
2020/6/4
16
二 、 书艺历程
发展阶段 (1)秦汉:
自发 阶段(实用性>艺术性) (2)魏晋以后: 自觉 阶段(艺术性>实用性)
2020/6/4
17
思考:汉字发展为自觉艺术的原因:
小篆 圆润纤细,布局均匀
字形多呈宽扁,横画
隶书 长而竖画短
社会危机,士人 王
群体形成;经济 羲
萧条;工具的改 进。
之
虚玄 行书 灵动
飘若浮云, 矫若惊龙
自觉 阶段
张旭 国家统一, 怀素 草书
经济文化繁荣
柳颜欧 公真阳 权卿询
楷书
狂放不羁
注重规范法度、 理论成熟
、
—
—
明代
—
2020/6/4
— 22
柳公权《玄秘塔碑》(局部)
宋代
明代
自发阶
小篆 圆润纤细,布局均匀
段(实 国家统一,
字形多呈宽扁,横画
用性) 文字统一
隶书 长而竖画短
社会危机,士人 王
第7课 汉字和书法-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教学课件 (共40张PPT)

苏东坡天下第三行书----《黄州寒食诗帖 》
宋徽宗赵佶 (1082-1135)他政 治上昏庸,生活上荒 唐,艺术上聪颖。北 宋王朝因他而亡,但 在艺术上他是个天份 极高的书画家 ,他的 书法,形成自己的风格, 号"瘦金体"。
⑤明代书法呈现平民化、世俗化趋 势,更强调个性化创造
唐伯虎 祝枝山 文征明 徐祯卿
祭
特点:
祀
狩
1,由于是刀刻的,所以其
猎
线条多方折,劲直为主,同
涂
时字体的结构长短、大小都
朱
没有定势。
牛 骨 刻 辞
2,由于处于象形文字到表 意文字的过渡,所以字形变 化非常大,常常一个字就有
很多种写法且象形意味比较
大,带有较明显的图画意味。
根据自己的属相,学写甲骨文
鼠
牛
虎
兔
龙
蛇
马
羊
猴
鸡
狗
猪
金文
祝枝山 作品
文徵明作品
唐寅的行书真迹飘逸瀟洒
中 央 四 代 领 导 人 的 书 法
中国的印章 篆刻与书法 并称为姊妹 艺术,秦汉 时以小篆为 基础,融合 隶书风格。 到明代与书 法、绘画合 为一体。
三、篆刻:
1、秦汉——标志性的时期
秦印:雍容大度,精致不苟 汉印:方正质朴,端庄豪放
淮阳王玺 殿中司马 马充私印
第7课
汉字与书法
一、汉字:
1、起源: 神话传说
结绳记事
仓 颉Βιβλιοθήκη 造字在社会里,仓颉也不止一个,有的在刀柄上刻上一点图,
有的在门户上画一些画,心心相印,口口相传,文字就多起来,
史官一采集,便可以敷衍记事了。中国文字的来由,恐怕逃不
宋徽宗赵佶 (1082-1135)他政 治上昏庸,生活上荒 唐,艺术上聪颖。北 宋王朝因他而亡,但 在艺术上他是个天份 极高的书画家 ,他的 书法,形成自己的风格, 号"瘦金体"。
⑤明代书法呈现平民化、世俗化趋 势,更强调个性化创造
唐伯虎 祝枝山 文征明 徐祯卿
祭
特点:
祀
狩
1,由于是刀刻的,所以其
猎
线条多方折,劲直为主,同
涂
时字体的结构长短、大小都
朱
没有定势。
牛 骨 刻 辞
2,由于处于象形文字到表 意文字的过渡,所以字形变 化非常大,常常一个字就有
很多种写法且象形意味比较
大,带有较明显的图画意味。
根据自己的属相,学写甲骨文
鼠
牛
虎
兔
龙
蛇
马
羊
猴
鸡
狗
猪
金文
祝枝山 作品
文徵明作品
唐寅的行书真迹飘逸瀟洒
中 央 四 代 领 导 人 的 书 法
中国的印章 篆刻与书法 并称为姊妹 艺术,秦汉 时以小篆为 基础,融合 隶书风格。 到明代与书 法、绘画合 为一体。
三、篆刻:
1、秦汉——标志性的时期
秦印:雍容大度,精致不苟 汉印:方正质朴,端庄豪放
淮阳王玺 殿中司马 马充私印
第7课
汉字与书法
一、汉字:
1、起源: 神话传说
结绳记事
仓 颉Βιβλιοθήκη 造字在社会里,仓颉也不止一个,有的在刀柄上刻上一点图,
有的在门户上画一些画,心心相印,口口相传,文字就多起来,
史官一采集,便可以敷衍记事了。中国文字的来由,恐怕逃不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第7课《汉字与书法》优质课件(39张)(共39张PPT) [自动保存的]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第7课《汉字与书法》优质课件(39张)(共39张PPT) [自动保存的]](https://img.taocdn.com/s3/m/cf92733ca300a6c30d229f1e.png)
)
C、明代书法更加强调个性化的创造;
D、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出现使书法艺术发放异彩
6、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中国古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
)
A、书法;B、绘画;C、篆刻;D、京剧
大汶口文化陶器 上的符号
图画文字“斧”或 “锛”
甲骨文之父--王懿荣(清)
用刀刻在龟甲、兽骨上面 的文字---甲骨文,是迄今 所知最早的成熟的汉字
追求个性,忽略法度
东晋 王羲之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 唐朝 颜真卿 天下第二行书——《祭侄文稿》
宋代 苏 轼 天下第三行书——《黄州寒食诗帖 》
黄庭坚
米芾
蔡襄
书法的发展脉络
⑤明代
阶段特征?
工商业进一步发展 社会进一步平民化、世俗化 平民化、世俗化趋势
强调个性创造
文征明
董其昌
第8课 笔墨丹青
绘画的发展脉络
质 地面、陶器、岩壁上的简单绘画 ①新石器时代
朴 、 浪 漫
②战国、汉代 帛画
魏晋 顾恺之《洛神赋图》
曹植爱慕甄氏,作诗《洛神赋》,表达对甄氏的怀 恋和真挚的情感,顾恺之巧妙地把诗人的幻想改造 成艺术形象,展现诗文的情感
绘画的发展脉络
地面、陶器、岩壁上的简单绘画 质 ①新石器时代
——新高峰
楷书—欧、颜、柳,重视法度
国家统一,政治稳定
经济发达,思想开放
草书—张旭、怀素,狂放不羁
欧阳询《化度寺碑》 颜真卿《多宝塔碑》 柳公权《玄秘塔碑》 怀素《自叙帖》 张旭 《肚痛帖》
书法的发展脉络
④宋代
阶段特征?
重文轻武,知识分子队伍壮大 工商业发展,市民阶层兴起
苏黄米蔡,各具形态
社会生活丰富多样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第7课《汉字与书法》课件(24张)(共24张PPT)

欧、颜 柳
楷书
注重规范法度、 书法理论成熟
重文—;商 苏、黄 __ 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
品经济展— 米、蔡
倡导“有意无法”
商品经济发展, 社会进一步平
——
__
民化、世俗化
更加强调个性化 的创造
牛
羊
2.金文:也称“钟鼎文”、“铜器铭文”。商周
时期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金文要比甲骨文 方正整齐,均匀对称,笔道一般要比甲骨文粗。
3.小篆:秦统一后的官方标准字体。特点一字体略
长,(多为长方形)。二是笔画横平竖直,圆润均匀, 粗细基本一致。三是平衡对称。四是上紧下松
4.隶书:也称“左书”、“史书”、“八分”。
(2)推动者:具有艺术修养和精神追求的士人群 体的形成和壮大。
(3)工具: 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
2、书法艺术的发展历程
(1)秦汉时期 —自发阶段 (基本上是实用性文字) 书体: 秦小篆、汉隶
特点: 秦小篆—圆润纤细, 布局均匀
汉隶—雄放洒脱, 浑厚深沉
(2)魏晋南北朝 —自觉阶段
代表作: 王羲之(东晋) “书圣” 《兰亭序》“天下第一行书”
由繁到简; 由具体到抽象; 越来越规范、稳定;
(2)简要分析 汉字演变的原因。
便于书写和交流
草书
甲 骨 文 金 文 小 篆 隶 书
楷书 行书
1.甲骨文:又称“契文”、“卜辞”或“殷墟文
字”。指殷商时代写(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清光绪年间,在河南安阳的殷墟发现,这些文字大多 是殷商王朝利用龟甲占卜凶吉时写刻的卜辞和与占卜 有关的记事文字。目前考古发掘甲骨文单字有4500字 左右,已经识别的约有2500多字。这些文字和我们如 今使用的文字,在外形上有巨大的区别。但是从构字 方法来看,二者基本上是一致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传1899年,中国学者王 距今约3000多年的商代
懿荣在他吃的中药“龙骨” 甲骨文(用刀刻在龟甲、
里发现了距今3千多年前的 兽骨上面的文字),是迄
汉字-甲骨文。图为王懿荣 今所知最古老的成熟汉字
。
。
被王懿荣,刘鄂于1899年秋发现的殷墟甲骨文其 总数已达十五万之多,文字总量已超过百万,可识读 一千多字。其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历史、军 事、天文、历法、地理气候、礼仪民俗、医学、文法 等。甲骨文已超越原始图画文字阶段,而能以极简单 的线条符号创作文字。甲骨文对书法及文字发生意义 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性。
称“书圣”。
“颠 张 狂 素”
张旭 《肚痛帖 》 怀素《论书帖》
草书是隶书快写而简便的结果。“草”是潦草、快捷的意思。 到唐朝以后的“狂草”,则更是难以辨认。“狂”就是漫无章法, 随心所欲。这种几乎无法辨识的“狂草”实际上不再是一种实用 的书写字体了,而只是一种艺术观赏形式罢了。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
在楷书和草书产生之际,楷草之间还有一种字体也在流行, 就是“行书”。行书的字体既不象楷书那样一个一个的呆立着, 又不象草书那样一个一个的在奔跑,而是象云、象水那样慢悠 悠地不停地流动着,所以,叫“行书”。行书易写、易认、易
于流行,实用性很王高。羲最擅之长(写行3书0的3是-3晋6代1书)法家王羲之,
金文的标准字体——籀文(大篆)
大篆起于西周晚 年,同周末铜器上的 文字很接近,是春秋 战国时期通行于秦国 的汉字形体。大篆也 称籀文,因见于《史 籀篇》得名。大篆的 主要特点是:象形符 号进一步失去象形性 ;笔画线条化,匀称 、柔婉;构形较复杂 ,字形趋于方块形, 比金文工整。
第四站 春秋战国时期
隋 国家统一; 唐 经济文化繁荣
重文;市民 宋 阶层;社会
生活丰富 明 商品经济
生活丰富
书法名家 艺术风格
王羲之 张旭、怀素
曲尽其妙, 虚玄灵动
狂放不羁 草
欧阳/颜/柳
四大家
(苏、黄、 米、蔡)
祝枝山、文 徵明
规范法度 楷 追求个性 忽略法度 有意无法 平民化世俗化
强调个性化
王明的烦恼 王明也拿不准师从何家,王明决 定把历史上的名家作品拿出来让 你欣赏一下,以帮他参考一下。
铸有小篆文字的秦虎符
监狱里造出的汉字:隶书
隶书,是小篆简便写法,最 早流行于秦代下层人物中间。
“隶”本是隶人的意思, 也就是管罪犯的官吏。秦始皇 统一中国初始,严法酷刑,犯 法的人很多,因此每天要抄写 的报告文件也就很多,于是管 件的官吏就用这种早已在民间 流行的俗体来写,人们说它是 隶人们用的字体,所以把它叫 作隶书。秦朝的书叫做秦隶或 古隶,到汉代叫汉隶也叫今隶 。
第三站:商周时期 王明听说有一种文字被称为“铸造出来的 文字”,这是什么文字?
“金文”就是指铸在或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其形式要求庄 严、稳重、端肃、有序、精美,以符合“藏礼于器”的礼仪文 化的特点。和甲骨文相比, 脱去板滞,变化多样,更加丰富了 。周宣王时铸成的《毛公鼎》铭、《大盂鼎》铭、《散氏盘》 铭是金文中的上乘之作。
王明发现这个时期文化繁荣,但文字也 繁杂, 各国的文字差异很大,就像古老的 密码,很难破译。如今天的马字就出现了 以下情况。
削弱了文字的交流功能,不利于文化发展和生产进步。
第五站
秦朝
王明发现有两种文字得以 流行,一是官方使用一种 文字,二是 民间使用一
种文字。这两种文字是什 么文字?
小篆是大篆的对称,也 叫秦篆,在大篆的基础上省 改而成,是秦统一六国后实 行“书同文”政策,在全国 推行的标准字体。小篆的主 要特点是:笔画比大篆简化 ,以柔婉、圆转的线条构形 ;形体呈竖长方形,整齐、 匀称;偏旁写法、部位安排 有定;象形符号的相形性更 差。
汉字的书写艺术:书法
书法,是借助文字的书写来陶冶性 灵、抒发情感的艺术,是汉字独有 的艺术,也是深受中国和世界人民 喜爱的艺术。
王明想知道:汉字何时转 变为书法何艺术的?
合作探究: 如何理解秦朝“书同文
字”措施的主观目的和积极意义?
• 目的:秦统一后,面对国内文字混乱、政 令不一的局面,为了有效加强对各地的控 制,维护国家统一,必须要以统一的文字 形式在全国广阔的范围内推行政令。
2、社会危机,政治黑暗,形成了一个独立特行士人群体, 书法成为士人表达自我对意境、神韵风追求的理想形式。 3、文具改进
王明喜欢书法,但不知师 从哪位书法名家,请你以 列表的形式把不同时代背 景和书法名家以及其作品 特征列出,以供王明选择。
书法艺术的发展历程
朝代 社会状况
社会危机
魏晋 士人群体形成 南北朝 文具改进
• 积极意义:恢复和加强了汉字的交流功能, 规范了汉字的书写形式,促进了各地之间 的经济交流和文化发展,对统一的多民族 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五站
魏晋南北朝时期
王明认为这一时期中国分裂、政治上黑暗,
这一时期不会产生中国的书法艺术,你认为 正确吗?为什么?
1、单体汉字的字型丰富、数量庞大,准备了材料
大家好
1
请你猜一猜 仓颉卖字 ——打一成语
谜底 “自作自受(售)”。
有一个神奇的传说
“天为雨粟,鬼为夜 哭,龙乃潜藏”
相传上古黄帝时,史官 仓颉根据日月星辰、鸟 兽足迹等自然景物创造 了汉字。图为仓颉像。
仓颉造字虽只是传说,但据考 证,仓颉可能是对汉字进行整 理和规范的第一人。图为传说 中的仓颉造字台。
第7课
汉字与书法
1、重点:书法艺术的演变历程 2、难点:书法艺术的特点与历 史特征的关系
王明穿越时空的经历
中学生王明在书法方面很 有造诣,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 书法水平,他决定穿越时空,到 历史的长河领略一下中国汉字与 书法的奥妙无穷的魅力。
第一站 新石器时代
原始汉字何处是?
图画是人类文字的共同起源。看看世界上几种最古老的文字,你
会发现它们的原始字形都是图画性的。我们现在见到的这些符号
丁就是公原新始Biblioteka 字吗?石器时代遗址
(距今
约
4000 多年) 中发现 的陶器 刻符
马家窑新石器时代遗 址(距今约4000-5000年)中发现的 陶器刻符
第二站:晚清时期
(中药里发现的文字)
王明听说有人在中药里的有了惊世发现,发现了一种文字, 你知道这种文字是什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