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毒素治疗肌张力障碍有管多长时间

合集下载

在肌电引导下A型肉毒素治疗肌张力障碍的疗效观察

在肌电引导下A型肉毒素治疗肌张力障碍的疗效观察

在肌电引导下A型肉毒素治疗肌张力障碍的疗效观察
郭晋辉;何国龙
【期刊名称】《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3(26)3
【摘要】目的探讨在肌电引导下用A型肉毒素 (BTX—A)治疗肌张力障碍的方法及临床疗效 ;方法在我院 ,两年间经BTX—A治疗肌张力障碍 95例 ,并随访 5~ 1 2个月 ;结果症状完全缓解占 48.8% ,明显缓解占 47.6% ,部分缓解 3.8% ,总有效率达到 1 0 0 % ,其中治疗一周内出现同侧眼睑下垂者约 6例 ,出现复视者 2例 ,出现视物模糊者 1例 ,但均在数周内恢复 ,平均治疗持续 4~ 6月 ,均在半年内重复治疗一次 ;结论BTX—A是目前治疗肌张力障碍症较为安全、可靠的方法。

【总页数】2页(P31-32)
【关键词】肌张力障碍;肌电引导;A型肉毒素;疗效
【作者】郭晋辉;何国龙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红会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6;R996.1
【相关文献】
1.非肌电引导下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儿童痉挛型脑瘫的疗效观察 [J], 敖丽娟;钱菁华;王文丽;郑琳;唐梅;姚黎清;李咏梅
2.肌电引导局部注射A型肉毒素治疗颈部肌张力障碍交叉对照研究 [J], 胡兴越;邵
宇权
3.针刺联合电刺激引导下A型肉毒毒素治疗脑血管疾病上肢肌痉挛患者疗效观察[J], 李斗
4.低频电刺激引导下A型肉毒素注射联合肌内效贴治疗痉挛型脑瘫尖足的临床观察 [J], 杨杰; 梁松; 陈莉
5.非肌电引导下A型肉毒素注射配合火针治疗面肌痉挛疗效观察 [J], 李丽琼;李宣;屈泽;王余燕;黄元芳;张世新;刘艳;王泰芬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急性肌张力障碍治疗方法是什么

急性肌张力障碍治疗方法是什么

急性肌张力障碍治疗方法是什么
*导读:急性肌张力障碍治疗,治疗急性肌张力障碍的方法中,以药物治疗最常见,但除此之外,也还有其他方面的治疗方法,比如,手术治疗就是其中之一。

……
急性肌张力障碍的治疗,应该注意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决定治疗方案,但要注意的是,无论是哪一种治疗方法,患者在平时的生活中,都应该科学的进行自我护理,护理措施包括很多方面,比如,要注意保证休息,避免熬夜,劳累等行为的出现。

*急性肌张力障碍治疗
*1、药物治疗
药物是治疗急性肌张力障碍疾病的最常见方法,比如,抗胆碱能药就是其中之一,一般用药原则是给予可耐受的最大剂量苯海索口服,这种治疗药物的最大特点就是在于可以控制症状;除此之外,地西泮、硝西泮或氯硝西泮对一些急性肌张力障碍的患者来说,会有相对理想的治疗作用。

*2、注射A型肉毒素
局部注射注射A型肉毒素也是治疗急性肌张力障碍疾病的
常见方法之一,一般来说,治疗效果都是相对比较理想的,但要注意的是,这种治疗方法应该注意做到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决定剂量应个体化,疗效可维持3-6个月,除此之外,这些药物治疗急性肌张力障碍重复注射也会有效。

*3、手术治疗
若是其他治疗方法无效的情况下,也可以考虑手术治疗急性肌张力障碍疾病,比如,外周手术就是其中之一,主要就是针对对严重痉挛性斜颈患者可行副神经和上颈段神经根切断术,但这种手术治疗也并非一定适合所有的人群,但要注意警惕急性肌张力障碍复发的可能;。

详细了解肉毒素

详细了解肉毒素

通过采访曹令主任,详解肉毒素“比起爱情,我更相信BOTOX(肉毒素产品中最著名的品牌),因为它每次都会有效。

”经典美剧《欲望都市》中,Samantha一句台词泄露了众多好莱坞巨星的共同秘密:他们的不老青春源于一种美丽的“毒药”——肉毒素。

小编特意请了请北京丽都医疗美容医院面部年轻化微创治疗中心的曹令主任,为大家揭开肉毒素保持青春美丽的所有秘诀。

肉毒素是什么?曹令主任:即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是家喻户晓的美容去皱产品。

肉毒毒素最初被用来治疗因神经异常导致的眼部、面部和颈部肌肉痉挛。

在治疗过程中,人们发现,肉毒毒素不止缓解了病痛,还抚平了注射部位的皱纹。

这个意外发现改变了肉毒毒素的命运,使它在美容领域大显身手。

它的主要功能是什么?除了瘦脸还有什么功效?曹令主任:肉毒素的功能非常强大,绝不仅仅是大家所熟知的去除皱纹,以及瘦脸的功效。

美国甜心詹妮弗·安妮斯顿公开承认自己是Botox的忠实爱好者。

她坦白:“Botox很容易令人上瘾!” 年近50的金发美人妮可·基德曼依然完美的像一幅油画,她告诉记者:“我尝试过各种各样的方式保持青春,但都没什么用,就连合理的饮食也不起作用,直到尝试了Botox。

”肉毒素的具体作用如下:(1)消除或减轻皱纹:如面部的额纹、眉间纹、鱼尾纹、鼻背纹、口周纹、颏部鹅卵石样畸形、颈部横纹、颈部垂直条索等;(2)改善体表轮廓:瘦脸、瘦腿;(3)改善面部表情:改善露龈笑等;(4)面部提升:改善眉下垂、鼻尖下垂、口角下垂、下颌皮肤下垂等,使面部年轻化;(5)改善肤质:注射肉毒素处的皮肤会变得光滑细腻;(6)治疗手足多汗症和腋臭症:抑制汗液的分泌;(7)缓解肌肉痉挛:面部肌肉痉挛,治疗可缓解;(8)治疗瘢痕:有软化组织和抑制瘢痕生长的作用;(9)治疗痤疮:使局部皮脂腺萎缩,减少皮脂腺的分泌,进而缩小毛孔,是痤疮消失或减少,从而达到治疗痤疮的目的。

(10)促进手术切口愈合。

肉毒素是通过什么方式进行瘦脸的呢?什么类型的脸适合选择它?曹令主任:肉毒素阻断神经冲动信号的传递,使骨骼肌出现暂时的失神经性松弛或麻痹,出现失用性萎缩,从而达到缩小肌肉体积的效果。

肉毒素注射,用于康复治疗你知道吗?

肉毒素注射,用于康复治疗你知道吗?

肉毒素注射,用于康复治疗你知道吗?↑↑↑无图无真相,这是治疗效果问:什么是肉毒毒素?答:肉毒毒素是一种叫肉毒杆菌的细菌产生的含有高分子蛋白的神经毒素,是目前已知在天然毒素和合成毒剂中毒性最强烈的生物毒素,它主要引起肌肉松弛麻痹。

早在19世纪末人们就发现了肉毒毒素,1979年Scott首次将肉毒毒素注入志愿者过度收缩的眼肌,成功地纠正了斜视,后来又拓展至其他面部肌张力障碍、美容、痉挛性斜颈、肢体肌张力障碍的治疗(如脊髓损伤、中风后的肢体肌肉痉挛、脑瘫儿童的痉挛状态等)、脊髓损伤引起的神经原性膀胱、直肠括约肌痉挛,以及通过抑制汗腺的分泌来治疗腋臭等功能。

目前是康复医学领域缓解中风、脑瘫、脑外伤、脊髓损伤等所致的肌痉挛的首选方法之一,并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

问:肉毒毒素安全吗?答:A型肉毒毒素是一种毒素,最初发现就是因为人们误食了变质的香肠,由于摄入大量的肉毒毒素而致死。

目前推算成人A型肉毒毒素的使用极限为2400单位。

不过目前在临床应用的量非常小,因此是安全的。

尽管如此,肉毒杆菌毒素治疗还是可能有一定的并发症和副作用,常发生在治疗后3~5天,当然这些副作用都会随着时间而减轻,直至消失,一般在2~4周逐渐消退。

常见的有皮疹;注射部位麻木、疼痛;注射部位出血、血肿;“感冒样”症状;临近肌肉无力。

肉毒毒素注射当时一般无任何作用,发挥药物作用的时间需要3天至2周,因此不能过早判断治疗剂量是否不足。

一般认为3个月后治疗效果减弱时可以重复注射,此时重复注射一般仍可出现疗效,而重复注射不会发生积蓄中毒。

注射后局部用冰敷;注射后局部轻轻压迫而不要按摩,在注射后的2~3小时内不要按摩局部;注射后肌肉主动收缩活动和电刺激有利于药物内化,提高药物作用。

因此应该鼓励患者在注射后加强功能锻炼,而不需要休息静养。

问:哪里可以开展肉毒毒素注射治疗?答: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康复医学科自2005年开展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因脑中风、脊髓损伤、脑瘫引起的肢体肌肉痉挛以来,已经积累的上百例的临床注射经验,参与《中国成人肢体痉挛肉毒素注射指南》的编写,是浙江省内康复医学科中开展此项目技术水平最高、注射例数最多的科室。

肌张力障碍

肌张力障碍

肌张力障碍锁定本词条由好大夫在线提供内容并参与编辑。

王玉平(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卫华(副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肌张力障碍(dystonia)是主动肌与拮抗肌收缩不协调或过度收缩引起的以肌张力异常的动作和姿势为特征的运动障碍综合征,具有不自主性和持续性的特点。

依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原发性肌张力障碍与遗传有关。

继发性肌张力障碍包括一大组疾病,有的是遗传性疾病(如肝豆状核变性,亨廷顿舞蹈病,神经节苷脂病等),有的是由外源性因素引起的(如围生期损伤、感染、神经安定药物)。

西医学名肌张力障碍英文名称dystonia 所属科室内科- 神经内科主要病因遗传因素目录1 疾病分类2 病因及发病机制3 临床表现▪扭转痉挛▪痉挛性斜颈▪Meige综合征▪手足徐动症▪书写痉挛4 诊断及鉴别诊断▪诊断▪鉴别诊断5 疾病治疗▪药物治疗▪注射A型肉毒毒素▪手术6 疾病预后7 疾病预防疾病分类依据肌张力障碍的发生部位,可分为局限性、节段性、偏身性和全身性。

一般而言,发病年龄越早,症状可能越严重,波及身体其他部位的可能性也越大。

发病年龄越大,肌张力障碍越可能保持其局灶性。

局限性肌张力障碍指肌张力障碍只影响到躯体的一部分,如痉挛性斜颈、书写痉挛、眼睑痉挛、口-下颌肌张力障碍等。

节段性肌张力障碍累及一个以上相邻部位,如Meige综合征(眼、口和下颌),一侧上肢加颈部,双侧下肢等。

累及一侧身体时称偏侧肌张力障碍,一般由对侧大脑半球病变所致。

全身性肌张力障碍,累及至少一个节段,加上一个以上其他部位。

病因及发病机制原发性肌张力障碍多为散发,少数有家族史,呈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或X染色体连锁遗传,最多见于7~15岁儿童或少年。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原发性扭转痉挛绝大部分是由定位在9q32-34的DYTl基因突变所致,外显率为30%~50%。

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也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为三磷酸鸟苷环化水解酶-1(GCH-1)基因突变所致。

A型肉毒素在神经内科的应用

A型肉毒素在神经内科的应用

● 疑似中毒者监护生命体征,尽早做好营养和呼吸支持治疗。 ● 最好在暴露于毒素24h内使用抗毒素,病程超过48h抗毒素效果减退,应尽早使用。抗毒素可采用
马源性七价抗毒素血清等,使用前需行血清敏感试验,过敏者需脱敏处理。
长期疗效和免疫耐受
● 少数患者长期治疗可能出现疗效减退情况,排除治疗方案是否恰当、肌肉选择是否准确、注射剂 量是否充分后考虑继发性无应答的可能性。
● 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注射定位方法有4种: ● 1)徒手定位 ● 2)电刺激定位 ● 3)肌电引导 ● 4)超声引导
肉毒毒素治疗领域适应征及推荐级别
眼睑痉挛(B级) 偏侧面肌痉挛(B级) 颈部肌张力障碍(A级) 喉肌肌张力障碍(B级)
口下颌肌张力障碍(C级) 上运动神经元损害所致上肢痉挛状态(A级) 脑性瘫痪后上肢痉挛状态(A级) 上运动神经元损害所致下肢痉挛状态(A级)
肉毒素制品复溶
氯化物注射液加量 (ml)
1.25ml
复溶后A型肉毒毒素 50
4
浓度(单位/0.1ml) 100
8
2.0ml
2.5
5
2.5ml
2
4
5.0ml
1
2
10.0ml
0.5
1
加氯化钠注射液后,轻轻振荡至 完全溶解。毒素复溶后立即使用, 义可置2-8℃冷藏保存4小时内使 用。
肉毒毒素注射引导技术
Hennenlotter等人使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发现当患者在皱 眉肌肉中接受肉毒毒素后模仿愤怒表情时,左侧杏仁核的 活动会降低。
肉毒素注射禁忌症
● 1.已知对A型肉毒素及配方中任一成分过敏者; ● 2.过敏性体质者; ● 3.推荐注射部分感染者; ● 4.神经肌肉疾病,如重症肌无力,Lambert-Eaton综合征,运动神经病,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

肉毒素

肉毒素

肉毒素,从肉毒杆菌中提炼,是被应用最为广泛的制剂;所以,这一新的手段,其在美容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和它在其它领域中的应用应被讨论。

肉毒素是从肉毒杆菌中提炼的,这是一种厌氧菌。

肉毒素有8种不同的亚型(A,B,C1,C2,D,E,F和G)1,虽然只有两种最近被加工出来用于商业用途。

这八种亚型都通过阻止神经肌接头的神经元突触前乙酰胆碱的释放而导致肌肉的麻痹,但它们会作用于不同的靶点并产生不同的效果2,3。

肉毒杆菌毒素A是所有亚型中效力最强,并且是在临床中应用中最为广泛的一种。

其作用具有剂量依赖和可逆性等特点4。

当作用于肌肉时,6小时后即可出现肌力减弱。

然而,完全的麻痹和明显的临床效果的出现则通常在7天内5(有时甚至更长),并且持续3-6个月。

生理和临床上的效果在新的神经肌连接形成和轴突萌芽后逐步消散。

Scott在1980年第一个报道将肉毒素用于可注射用局部麻痹制剂,他将其用于因眼外肌痉挛引起的斜视。

接着,肉毒素被用于处理多种功能紊乱,包括但不止于:各种肌张力障碍,面部和其它肌肉痉挛和其它痉挛性肌肉紊乱,自发性紊乱,偏头痛和非自发性运动紊乱。

Clark和Berris在1989年第一个报道将肉毒素用于美容领域。

他们将其用于辅助治疗除皱术后面神经损伤引起的面部不对称。

1992年,Carruthers和Carruthers报道了将肉毒素用于治疗实质良性睑痉挛时在眶周应用时对较深的眉间皱纹的外观改善作用。

从此其在面部年轻化中的应用开始繁荣起来,虽然这些应用是“未注册”的。

在2002年4月15日,美国FDA(食品与药品管理局)肉毒杆菌毒素A用于改善中到重度眉间皱纹。

其它常见的美容应用,如鱼尾纹,口周皱纹和颈横纹等,仍是未注册的。

最近,2002年6月8-12日,在德国汉诺威举行的国际肉毒素基础和治疗大会上,Jabbam和Maher发表了一份题为“A型肉毒素对抗脊髓源性节段性灼性痛的有效性”的研究,在报告中,有两位患者先是颈髓受损,产生节段性分布的自发性疼痛、感觉过敏和自发性灼性痛,据信是由于脊髓损伤造成,采用A型肉毒素多点皮下注射法治疗(16-20点),每个点5U(总剂量约100U)。

关于肉毒素治疗进展

关于肉毒素治疗进展

关于肉毒素治疗进展摘要】:肉毒素是目前已知最剧烈的毒物之一, 曾在战争中用作生化武器。

现在越来越广泛的用于医学治疗。

本文对肉毒素的概念、作用机制、适应症、禁忌症及肉毒素治疗中的副作用及中毒后处理作出总结,以利于肉毒素治疗更有效与规范化。

【关键词】:肉毒素的概念、作用机制、型活性强1、肉毒毒素概述:肉毒素是厌氧菌梭菌属肉毒杆菌释放的一种外毒素, 共有8 个血清型。

研究较多的是A、B 两种亚型, A 型活性强、作用时间长,、毒性也最强,临床应用以A 型为主,B型可作为对A型抗毒素产生抗体患者的替代治疗。

肉毒毒素能识别细胞膜表面的神经节苷脂,这决定了肉毒素能特异性的与神经末梢结合。

另外肌注肉毒素对于正在活动的肌肉作用最佳,这与神经毁损疗法的对比有明显优势,肉毒毒素仅作用于抽搐的肌肉 [1 ]。

近期研究发现肉毒素除了抑制突触小泡中乙酰胆碱的释放外, 对其它神经递质包括谷氨酸、P物质等的释放也有一定的影响; 肉毒素可以减轻辣椒素诱发的痛觉超敏现象[2], 因此肉毒素现在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疼痛治疗领域。

2、肉毒素治疗的适应症:既往肉毒毒素主要应用于美容,该文主要是针对肉毒素医学治疗进行综述。

2.1肌肉活动性增加肉毒素在神经系统疾病的最重要的用途是治疗肌肉活动性增加。

局灶性肌张力障碍,如眼睑、颈部肌张力障碍是肉毒素治疗的最好适应症性肌张力障碍。

对于躯干、下肢肌张力障碍的治疗需要大剂量的肉毒素和新制剂,如A2亚型。

对于广泛的或节段性肌张力障碍外科治疗更有效。

对于面肌痉挛,减压手术成为过时的第一线治疗。

目前首选治疗为肉毒素,所需的剂量通常是小于在眼睑痉挛,注射间隔时间亦较长。

痉挛性发声障碍,肌张力障碍累及声带肌肉,也是一个良好适应症。

卒中后肌痉挛是最普遍的和重要的发达国家的健康问题,高达65%的患者存活的脑卒中患者患上它。

几个随机对照试验结果发现肌注肉毒毒素能明显改善卒中后肌痉挛[ 3]。

现在在英国,法国,德国和日本等多个国家,已批准使用肉毒素治疗卒中后上肢和下肢肌痉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肉毒素治疗肌张力障碍有管多长时间肌张力障碍治疗目前状况与前景展望目前我国有肌张力障碍患者200余万,肌张力障碍目前仍属于难治性疾病,为此《2011年全国肌张力障碍治疗目前状况与前景展望》峰会于2月20日在北京隆重召开,此次会议汇聚了全国肌张力障碍的专家学者。

专家云集京都,就目前肌张力障碍的状况,做出了分析与总结,展望肌张力障碍治疗的前景。

肌张力障碍治疗目前状况:现在治疗肌张力障碍主要有,药物治疗、注射肉毒毒素A、肌肉离断术、神经离断术、脑组织损毁术、中枢型脑起搏器、分离型脑起搏器、周围型脑起搏器。

1. 药物治疗,全身性肌张力障碍,最常用的药物为大剂量抗胆碱能药物安坦、苯甲托品或多巴胺耗竭剂利血平,左旋多巴、卡马西平,但是药物只对极少数病例有效,对大多数肌张力障碍患者均无效。

2. 注射肉毒毒素A,应用精制肉毒毒素A作局部注射,对局灶性或节段性肌张力障碍,或对全身性肌张力障碍中症状特别严重的局部部位有一定效果,毒素注射进入受累及的肌肉后,能减弱不自主收缩的力度,对产生肌张力障碍的基本神经机制不起影响.肉毒毒素注射对眼睑痉挛与强直性发音障碍有效.剂量须高度个体化,但是注射肉毒毒素A一般情况下,最多有效6个月,只能间隔3-6个月注射一次,重复注射会使注射肉毒毒素A效果大大减弱,但不管怎样,注射肉毒毒素及是目前治疗肌张力障碍的主流方法,起主导地位。

3. 肌肉离断术,此手术为不可逆性手术,适用于肌张力极度增高,严重影响正常的基本生命活动,离断之后,肌肉失去原有功能,缓解一时症状。

4. 神经离断术,原理类似于肌肉离断术,离断神经以后,肌肉失去神经的支配和营养会慢慢萎缩,失去肌肉的功能。

起到缓解症状的作用。

5. 中枢型脑起搏器,为治疗肌张力障碍权威治疗方法,即脑深部电刺激疗法(Deep Brain Stimulation),为治疗肌张力障碍提供了一种可以调节的可逆性手段。

这种治疗方法利用一个类似于心脏起搏器的装置,向精确定位的脑深部核团输送电刺激。

对这些部位进行刺激,可以控制运动功能的回路恢复相对正常。

6.分离型脑起搏器,为治疗肌张力障碍最新方法,分离型脑起搏器又称经颅磁电刺激术(TMES),即对大脑进行磁刺激和电刺激,使大脑异常电活动恢复正常,从而治疗肌张力障碍。

肌张力障碍治疗前景展望:经过优缺点比较,专家一致认为,分离型脑起搏器治疗肌张力障碍最有前景。

分离型脑起搏器为什么能治疗肌张力障碍呢?为什么分离型脑起搏器能脱颖而出,又有怎么治疗奇迹呢?分离型脑起搏器具备经颅磁刺激和经颅电刺激两大功能。

一、经颅磁刺激将如此大剂量的磁直接作用于人体头颅从而治疗癫痫、帕金森、肌张力障碍等疾病在医学领域TMES首开先河,属重大发明具有里程碑式意义。

磁为什么能治疗这类疾病它的作用机理是什么?这是一门新的学向,许多机理尚不清楚,需要我们多学科合作共同努力认真探索。

TMES发明人威海国安医院孙国安教授对此有许多新的见解提出来供大家讨论。

癫痫是由大脑神经细胞异常放电所引起的,多年来人们发明了许多抗癫痫药物和开颅手术治疗癫痫病,但都解决不了异常放电的电流,所以不能从根本上治疗癫痫病。

20多年前,孙国安教授就提出用物理方法减弱异常电流的设想,用什么?用磁!这是 TMES发明的初衷。

在致痫因素作用下神经细胞过度兴奋,细胞膜通透性增加,大量正电荷外流到细胞间质,形成异常电流,从而电压升高,脑电波幅增高,脑电频率变慢。

正常脑电频率是8-13次/秒,癫痫病人变成了3-6次/秒,如何能把3-6次/秒的脑电频率变为8-13次/秒,成为治疗癫痫病的关键,需要脑起搏器来增快脑电频率。

磁场本身就是一个起搏器,它起搏的过程是:在磁场力(洛仑兹力)作用下,大脑(大脑是容积导体)中的电荷由直线方向运动变为切线方向移动,这样电流分流了→电流↓→电压↓→波幅↓→频率↑。

因而TMES最早用于治疗癫痫病取得成功。

在治疗癫痫病的过程中发现对帕金森、肌张力障碍、共济失调等也有很好的疗效,这是为什么呢?孙国安教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新的见解。

他认为人体生理功能的实现由锥体系和锥体外系两个系统共同完成,它们不断发出有规律的电信号,一个管运动,一个管协调,锥体系电信号过强出现慢波,临床上就会出现癫痫发作,椎体外系,电信号过强出现慢波,临床就会发生帕金森、肌张力障碍、共济失调等表现。

这一见解得到临床验证,证明是正确的。

磁场能够通用抑制电流使慢波变为快波,所有能够有效治疗帕金森、肌张力障碍、共济失调等锥体外系疾病。

磁场除了能够消除大脑异常电流外,对人体组织还有什么作用呢?国内外许多医学家研究还发现磁场对人体有如下良好作用:1. 对神经系统的作用,对过度兴奋的神经细胞有抑制作用,对紊乱的神经细胞有整合作用,对缺氧受损的神经细胞有修复作用,对功能低下的神经细胞有激活唤醒作用。

最近美国科学家研究还发现磁场能够促进神经细胞的再生,防止老年性痴呆,延长人的寿命。

2.对血液血管的作用,磁场可使血液中的红细胞体积增大,血红蛋白携带氧的能力增加,纠正人体缺氧。

血液流经磁场时,血液被磁化,红细胞表面负电荷增加,相互之间排斥力增加,减少了聚集性,防止血栓形成。

磁场使毛细血管扩张,管径变大,血流加速,血液粘稠度下降,血脂下降,血压下降。

3. 对其他方面的作用,磁场能促使心脏血管扩张,改善心脏血液循环,提高供血能力,能预防和治疗心绞痛、冠心病,对内分泌系统有调理作用,增加免疫力。

二、经颅电刺激:TMES内电极的安装,去掉了颅骨皮质,电阻减小50—70%,外加电流很容易通过,其正负两个外电极分别作用于左右两颞叶下部,这样脉冲发生仪发出的脉冲电流就能遍及整个大脑,治疗作用较DBS的局部电刺激更广泛,效果更好。

外用的脉冲电通过超强抑制消除慢波,使脑电频率恢复正常,从而治疗疾病,我们称之为电场调频。

口空无凭,有视为证,下面请看分离型脑起搏器治疗肌张力障碍的几个视频资料。

威海国安医院应用分离型脑起搏器治疗帕金森合并肌张力障碍患者邹桂华录像资料下载点击可观看邹桂华女68岁,因全身肌肉痉挛震颤,右侧肢体及颈部扭转5年,于2009年8月5日入院。

患者于5年前初发病时仅表现为右眼肌抽动,不能睁闭,后抽动的范围不断扩大,遍及四肢全身,右侧抽动为主,头向右侧扭转,持续性强烈收缩抽动,不能走路,不能进饮食,耳鸣,曾去北京天坛医院、北京宣武医院诊断为“帕金森综合症、肌张力障碍”,给予抗帕金森药物治疗无效,后给予肉毒毒素治疗症状缓解,但四个月后病情恢复原状,加大肉毒毒素的剂量也无效,且病情进行性加重,只要是清醒状态就抽动扭转不止,不能进食,言语困难,由于不停的肌肉收缩,病人四肢疼痛,极度痛苦,面临生死困境,北京医院也束手无策,万般无奈之下经病友介绍来我院要求接受分离型脑起搏器治疗。

病人于2009年8月6日实施了分离型脑起搏器磁场电极安装手术,7天拆线后外接分离型脑起搏器的脉冲发生仪进行治疗,治疗后症状就开始减轻,持续治疗,持续减轻,到1个月时震颤,扭转大部分消失,病人恢复了语言和进食,耳鸣消失,2个月时震颤扭转基本消失,生活自理,病人及家属千恩万谢,送锦旗称赞“奇思如牛顿,医术似华佗”,并同意接受电话咨询,以帮助更多的患者解除病痛折磨。

家庭电话:O五三五---三三七九O一五。

讨论:肌张力障碍是运动障碍病中很常见的一类疾病,其复杂的致病机理尚不十分清楚,可能由遗传因素和多种颅内器质性病变共同造成,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应用肉毒毒素可使症状部分缓解,但多数很快产生耐受性,失去治疗作用,使肌张力障碍成为神经系统最难治疗的疾病之一。

2006年以来,我院探索应用分离型脑起搏器治疗肌张力障碍和帕金森取得了重大突破,治疗效果十分显著,为肌张力障碍帕金森病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治疗手段。

分离型脑起搏器主要工作原理是经颅磁刺激和电刺激来激活受损的神经细胞,修复调节神经,从而恢复生理功能,当然其治病机理可能更为复杂,需要我们进一步探讨。

威海国安医院应用分离型脑起搏器治疗肌张力障碍患者张广彬录像资料下载点击可观看张广彬男年龄30岁因下肢行走不灵,全身肌张力增高,脊柱弯20年,加重伴语言不清1月余于2010年10月14日入院。

患者于20年前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活动不灵,后逐渐加重,于8年前开始出现头部不自主转向左侧,躯干向右侧偏,不能自行复位,伴周身酸痛,病情呈进行性加重,近一个月出现进食后呃逆,口齿不清。

入院后接受分离型脑起搏器植入手术,术后第2天,症状开始明显减轻,颈部及腰部肌张力明显降低,语言逐渐清晰。

术后第5天,四肢,颈部,腰部等全身肌张力降低,可以直立行走,术后7天出院,症状明显好转,全身肌张力恢复正常,脊柱直立,行走逐渐改善。

讨论:张广彬为全身性肌张力障碍患者,颈部、腹部肌肉痉挛,脊柱侧弯,进食呛咳,已影响正常生活,虽然表现为全身性肌张力障碍,但其根本病因在大脑,接受分离型脑起搏器的治疗之后,因为其独特的电磁调频原理,患者肌张力增高得到明显缓解,最终会逐渐恢复正常。

威海国安医院应用分离型脑起搏器治疗肌张力障碍患者李言明录像资料下载点击可观看李言明,男,52岁,右手书写障碍6年,颈部不自主扭转4年,下颌抖动半年,于2011.01.13入院。

患者于6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写字速度减慢,字体较以前难看,写字动作不流畅,头颈部不自主向右侧扭转并抖动,病情呈进行性加重。

曾接受针灸,注射肉毒毒素,副神经选择性切断术治疗无效,现在头颈部呈右侧强迫位,于半年前出现下颌不自主抖动,经常咬破舌头,现嘴里必须填充纱布,防止咬破舌头,饮水呛咳,吞咽功能下降,已严重影响正常生活,万般无奈之下来我院要求接受分离型脑起搏器治疗。

病人于2011年01月16日实施了分离型脑起搏器磁场电极安装手术,术后第7天,症状开始明显减轻,颈部肌张力明显降低,语言逐渐清晰,饮水呛咳消失,术后10天,患者颈部肌张力基本恢复正常,咬舌停止,语言清晰。

讨论:李言明为肌张力障碍患者,颈部肌肉痉挛,咬舌,进食呛咳,已影响正常生活,虽然表现为全身性肌张力障碍,但其根本病因在大脑,接受分离型脑起搏器的治疗之后,因为其独特的电磁调频原理,患者肌张力增高得到明显缓解,最终会逐渐恢复正常。

威海国安医院应用分离型脑起搏器治疗肌张力障碍(麦杰综合症)患者于庆军录像资料下载点击可观于庆军男36岁因头面部肌肉痉挛性收缩18月入院患者于18月前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头面部肌肉痉挛性收缩,初以双上睑为主,逐渐累及整个头面部肌肉,以紧张劳累时加重,睡眠中可完全消失,无吞咽困难,无饮水呛咳,曾在“哈医大及北京宣武医院、清华玉泉医院”确诊为“梅杰综合征”,给予“肉毒素注射”及口服“左旋多巴、氟哌啶醇、硫必利”等治疗无效。

于2010年11月16日接受分离型脑起搏器磁场内电极置入手术,术后第2天,患者自诉面部肌肉紧张度明显好转,可正常睁眼,痉挛性收缩基本消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