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新工艺
葡萄酒发酵工艺改进

葡萄酒发酵工艺改进葡萄酒是一种古老而又经典的酒类,它由葡萄果实发酵而成,酒体内含有丰富的果味和香气。
葡萄酒不仅是一种美味的饮品,同时也被认为是一种高雅的享受。
葡萄酒的制作工艺一直是酿酒师们关注的焦点,他们不断致力于改进和创新,以提高葡萄酒的品质和口感。
本文将探讨葡萄酒发酵工艺的改进,包括采用新的微生物发酵助剂、控制发酵温度和时间、以及改进发酵设备,以期使葡萄酒更加美味和独特。
一、采用新的微生物发酵助剂微生物是葡萄酒发酵的关键因素之一,它们可以影响酒体的风味和口感。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一些新的微生物发酵助剂被引入到葡萄酒发酵过程中,以提高酒体的品质。
这些微生物发酵助剂包括酵母菌、乳酸菌等。
它们可以帮助葡萄酒快速启动发酵,减少发酵时间,降低发酵温度,提高葡萄酒的口感和香气。
其中最受到关注的是酵母菌。
传统上,酵母菌是葡萄酒发酵过程中最常用的微生物发酵助剂,它可以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
近年来,一些新的酵母菌品种被引入到葡萄酒酿造业中,这些新的酵母菌不仅具有更好的酵母性能,还可以产生更多的特有酶,从而增强葡萄酒的口感和香气。
乳酸菌也被广泛应用于葡萄酒的发酵过程。
乳酸菌可以降低葡萄酒的pH值,增强酒体的香气和风味,使葡萄酒更加柔和和醇厚。
乳酸菌还可以帮助葡萄酒更长时间地保存,延长葡萄酒的寿命。
通过采用新的微生物发酵助剂,可以使葡萄酒更加丰富多样,使不同类型的葡萄酒具有更加独特的口感和风味,增加了葡萄酒市场的多样性。
二、控制发酵温度和时间在葡萄酒的发酵过程中,温度和时间是两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发酵温度和时间的长短可以直接影响葡萄酒的口感和风味。
较低的发酵温度和较长的发酵时间可以使葡萄酒更加圆润和柔和,而较高的发酵温度和较短的发酵时间则会使葡萄酒更加浓郁和有力。
三、改进发酵设备葡萄酒的发酵设备是指用于进行葡萄酒发酵的设备,包括发酵罐、发酵桶、发酵缸等。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葡萄酒的发酵设备也在不断改进和升级,以适应酿酒师们对葡萄酒品质和口感要求的提高。
红葡萄酒的酿造工艺

红葡萄酒的酿造工艺红葡萄酒酿造,是将红葡萄原料破碎后,使皮渣和葡萄汁混合发酵。
在红葡萄酒的发酵过程中,将葡萄糖转化为酒精的发酵过程和固体物质的浸取过程同时进行。
通过红葡萄酒的发酵过程,将红葡萄果浆变成红葡萄酒,并将葡萄果粒中的有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及单宁、色素等多酚类化合物,转移到葡萄原酒中。
红葡萄原酒经过贮藏、澄清处理和稳定处理,即成为精美的红葡萄酒酒。
1、葡萄的成熟与采收葡萄从座果开始,到完全成熟,要经过以下几个阶段:①幼果期:葡萄从座果开始,到转色以前。
这一时期,幼果迅速膨大,并保持绿色,质地坚硬。
②转色期:指葡萄浆果着色的时期。
在这期间,浆果不再膨大。
果皮叶绿素大量分解,变成半透明的浅黄色,或变成红色、紫红色。
浆果里含糖量大量上升,含酸量开始下降。
③成熟期:从转色期结束,到浆果成熟。
在此期间,浆果再次膨大,着色进一步加深,果汁的含酸量迅速降低,含糖量逐渐增高。
④过成熟期:浆果成熟以后,浆果与葡萄植株之间的物质交换已经停止。
由于浆果内部水分的蒸发,而使浆果的糖度和固形物含量继续升高。
对于大量生产的葡萄酒,葡萄浆果达到生理成熟期,就应该采收、加工。
对于制作特种要求的葡萄酒,例如做冰葡萄酒,贵腐葡萄酒或制作高酒度、高糖度的葡萄酒来说,需要采收过成熟的葡萄。
为了科学地确定葡萄浆果的成熟时间,决定最佳的采收期,可以根据成熟系数的值,来分析判断。
成熟系数是指葡萄的糖酸比。
如果用M表示成熟系数,S表示含糖量,A表示含酸量,成熟系数则为:M= S/A在葡萄的成熟过程中,葡萄浆果的含糖量不断升高,含酸量急剧下降,所以成熟系数M的值迅速升高。
对于某一个具体的葡萄品种来说,当葡萄已经达到生理成熟,其含糖量和含酸量很少变化,这时成熟系数的值也相对稳定。
一般说来,要做高质量的葡萄酒,M的值必须大于20。
人们应该根据葡萄的成熟系数,根据葡萄加工的能力和条件,确定葡萄的采收期。
2、生产红葡萄酒的工艺流程图红葡萄酒的生产工艺,前加工部分特别重要。
葡萄酒生产工艺流程

葡萄酒生产工艺流程葡萄酒生产工艺流程主要包括葡萄采摘、榨汁、发酵、陈酿、瓶装和销售等环节。
以下是一般的葡萄酒生产工艺流程:首先,葡萄采摘是葡萄酒生产的第一步。
一般来说,葡萄的采摘时间应该选择在葡萄成熟期,一般在夏季或者秋季。
采摘葡萄的时候需要注意不要损坏葡萄,并且尽量选择成熟度相近的葡萄。
接下来,采摘好的葡萄需要进行榨汁。
榨汁的目的是将葡萄内的果汁分离出来。
一般来说,可以采用不同的榨汁方法,包括手工榨汁、机械榨汁等。
通过榨汁可以获得含有葡萄汁的液体,这个液体就是接下来要进行发酵的原料。
然后,经过榨汁得到的葡萄汁需要进行发酵。
发酵是将葡萄汁中的糖转化为酒精的过程。
一般来说,葡萄酒的发酵需要酵母菌来发酵。
将酵母菌加入葡萄汁中,然后进行发酵。
发酵的温度和时间会根据葡萄酒的类型和风味进行调整。
接下来是陈酿环节。
陈酿是指葡萄酒在特定条件下熟化和储存的过程。
葡萄酒在木桶或者不锈钢桶中陈酿一定时间,以便进一步发展其风味和口感。
陈酿的时间会根据葡萄酒的类型和质量要求而有所不同。
然后是葡萄酒的瓶装环节。
陈酿完毕后,葡萄酒会被转移到瓶中,并加入适量的二氧化硫来保持其新鲜和防止腐败。
此外,根据需要,还可以对葡萄酒进行过滤等处理,以提高其品质。
最后是葡萄酒的销售环节。
葡萄酒会进入市场并销售给消费者。
销售过程中需要注意包装的吸引力和标签的完整性等因素。
综上所述,葡萄酒的生产工艺流程涉及葡萄采摘、榨汁、发酵、陈酿、瓶装和销售等多个环节。
每个环节都需要选用合适的工具和设备,以确保葡萄酒的质量和口感。
而工艺流程的调整和改进则需要根据葡萄品种、地理条件和市场需求等多方面因素进行适当调整。
各种葡萄酒的酿造工艺及步骤

各种葡萄酒的酿造工艺及步骤葡萄酒是一种古老而复杂的酒类,它的酿造工艺和步骤因产地、葡萄品种以及酒庄的酿酒理念而有所不同。
下面将介绍一种较为传统的葡萄酒酿造过程。
1.葡萄的采摘和压榨:在葡萄成熟的季节,工作人员会仔细挑选成熟程度适当的葡萄,并进行采摘。
采摘完成后,将葡萄带入酒庄,进行去梗和压榨。
去梗是指将葡萄串与葡萄梗分离,这样有助于降低苦涩和粗糙的味道。
2.发酵:将压榨得到的葡萄汁放入发酵罐中,在合适的温度下进行发酵。
发酵的目的是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
发酵罐中通常会添加一种叫做酵母的微生物,它们可以促进发酵的进行。
3.溶解和储藏:当发酵完成后,酒庄会将葡萄汁从发酵罐中汲取出来。
这个过程被称为溶解,目的是将葡萄渣和酒液分离。
而后,酒液被移入橡木桶或不锈钢罐中进行储藏。
储藏时间可以根据不同款式的葡萄酒而有所变化,从几个月到数年不等。
4.浸泡:浸泡是一种特殊的酿造工艺,常用于红葡萄酒的酿造过程中。
在这个过程中,葡萄皮和葡萄汁一起进行发酵。
葡萄皮中的色素和单宁会渗入葡萄汁中,使得葡萄酒具有深红色和丰富的口感。
5.澄清和过滤:在储藏完成后,葡萄酒往往会有浑浊的颜色和杂质。
为了使葡萄酒更加透明和纯净,酿酒师通常会进行澄清和过滤操作。
澄清是指将杂质沉淀到底部,然后将清澈的葡萄酒重新移入容器中。
过滤则是使用滤网或滤纸,将残留的杂质过滤掉。
6.储存和陈年:部分葡萄酒需要进行长时间的储存和陈年。
葡萄酒可以储存在橡木桶或不锈钢罐中,也可以装瓶存放。
储存和陈年的时间越长,葡萄酒通常越加复杂和优雅。
7.瓶中发酵:对于一些起泡酒类葡萄酒,瓶中发酵是很重要的一个步骤。
这是指将葡萄汁和酵母装瓶封闭,酵母会在瓶中进行发酵。
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被封存在瓶内,形成汽酒。
上述仅为葡萄酒酿造的一些基本步骤,实际的酿造工艺和步骤还要根据不同的酒庄和葡萄品种进行调整。
此外,葡萄酒酿造涉及到葡萄的采摘、处理、发酵、溶解、储存、陈年等多个环节,各个环节都需要酿酒师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来指导,以保证葡萄酒的品质和口感。
葡萄酒简单工艺流程

葡萄酒简单工艺流程葡萄→去梗破碎→入瓶(罐)→发酵→葡萄酒→过滤皮渣→苹果酸-乳酸发酵(不是必须)→虹吸法倒瓶(罐)→满瓶密封低温存放过冬→虹吸法倒瓶(罐)→清澈美味葡萄酒工艺过程详解(1)卫生条件:整个酿酒过程须保持器皿的清洁卫生,避免与厨房的醋瓶子放在一起。
(2)发酵温度:红葡萄酒的适宜发酵温度为25-30度,白葡萄酒的发酵温度为18-2 0度。
(3)原料选择:因为是自酿,所以对葡萄品种没有限制。
需注意的是,酿红葡萄酒必须用红色葡萄;白葡萄酒用白(绿色)葡萄或红皮白肉的葡萄(入瓶发酵前压榨去皮)。
葡萄酒的酒精度是由葡萄所含的糖分转换而来,由于红葡萄酒的颜色来源于葡萄皮所含的色素,因此,应选择高成熟度、深颜色(黑紫色)且新鲜的葡萄。
(4)去梗破碎:轻揉破碎,捏破即可。
不要捣成糊状,避免压碎葡萄核。
葡萄皮上那层白膜含有天然酵母菌,这是葡萄能自然发酵成葡萄酒的宝贝。
(5)容器:塑料桶、不锈钢锅、瓷缸、瓶瓶罐罐都可以,但切忌与铁、铝、锡等金属接触。
(6)入瓶(罐):盛葡萄的器皿上方应留有20%空余,以免发酵启动后膨胀溢出葡萄汁。
(7)加糖量:17克糖/升的葡萄汁能产生1度的酒度,自然酿造最高能达到的酒度是1 5度。
葡萄汁含糖量低——酒度低,难以保存;糖太高——糖发酵不完,易产出甜葡萄酒。
一般鲜食葡萄不加糖即可酿出酒精含量7-10度的葡萄酒。
根据葡萄的甜度,每升葡萄汁液可加入34克白糖,即增加2度酒精度;如果葡萄成熟度很差或者甜度不高可考虑加68克糖/升,即增加4度酒精度。
加糖时间:葡萄入罐2-3天,见有明显气泡产生,即发酵旺盛期时加糖。
(8)发酵过程:葡萄装瓶后,尽早启动发酵可有效阻止有害菌的繁殖,所以装瓶后要控制好温度,避免温度过低。
有气泡上冒、葡萄皮浮起是发酵开始的表现。
此时,应每天搅拌1-3次,使葡萄皮尽量多与汁液接触,以浸泡出果皮上的色素、单宁等物质。
正常发酵期约1个星期,期间不要密封,保持少量通气,没有明显气泡产生即为发酵结束。
最新葡萄酒工艺学完整版.ppt

发酵和呼吸的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发酵和呼吸并不是相互排斥的代 谢方式。酵母属酵母在发酵过程不能提供足够的 ATP时,如果有氧存在和葡萄糖浓度较低,就会 增强呼吸作用的力度。从发酵代谢向呼吸代谢并 无突然的切换,从呼吸向发酵的转换也是如此。 这就是酵母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不同的生长条件 的原因。发酵性生长受呼吸程度的影响,具体取 决于生长条件和细胞对ATP的需求。
酸应大于1g/L
精品文档
用量
上述降酸剂的用量,一般以它们与硫酸的反应 进行计算。
例如,1g碳酸钙可中和约1g硫酸:
CaCO3 + H2SO4
CaSO4 +CO2 + H2O
因此,要降低1克酸(用硫酸表示),需添加1
克碳酸钙或2克碳酸氢钾或2.5-3克酒石酸钾。
精品文档
使用方法
化学降酸最好在酒精发酵结束时进行。对于 红葡萄酒,可结合倒罐添加降酸盐。对于白 葡萄酒,可先在部分葡萄汁中溶解降酸剂, 待起泡结束后,泵入发酵罐,并进行一次封 闭式倒罐,以使降酸盐分布均匀。
发酵是否彻底
发酵速度
发酵状况:泡沫
酵母的凝聚性
对发酵条件的适应性:温度、营养
是否吸附酚类物质
特殊酵母:增香
价格等
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具有一定特性的酵母
菌。
精品文档
4.4 酵母菌的成分和营养
酵母菌的生长发育需要水、碳水化合物、含氮物质、维 生素和无机盐等。在正常情况下,葡萄汁含有酵母菌需 要的所有营养成分。铵离子和多数氨基酸能作为酵母属 酵母的氮源;酵母能很好地利用无机磷酸盐,但也能利 用磷酸酯类;需要铁、镁、锰、铜、钙、钾、锌等,钠 有毒性;营养缺乏导致发酵迟缓或不完全,还会导致产 生不希望的产物
葡萄酒酿造工艺的改进与创新

葡萄酒酿造工艺的改进与创新一、引言葡萄酒是一种传统的酿酒产品,在世界范围内拥有广泛的市场和消费者群体。
随着人们对美食和文化的追求不断提高,对葡萄酒质量和口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和消费者追求,葡萄酒酿造工艺的改进与创新变得尤为重要。
二、葡萄酒酿造的传统工艺葡萄酒的酿造源自古希腊,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和演变,至今仍然保留着许多传统工艺。
葡萄酒酿造的主要步骤包括采摘、发酵、贮存和调配等。
其中,发酵是葡萄酒酿造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
葡萄酒的发酵是指在葡萄汁中添加酵母菌,使其进行生化反应,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气体的过程。
在传统工艺中,酒精度数一般在10%~15%之间。
而且,传统酿造的葡萄酒酸度和单宁含量较高,口感较为浓厚。
三、葡萄酒酿造的现代化工艺为了满足现代消费者的需求和追求,葡萄酒酿造开始向着现代化工艺方向发展。
现代化葡萄酒酿造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改进和创新:(一)采用先进的酿造设备传统葡萄酒酿造过程中,往往采用传统的木桶和陶罐等器具。
现代化葡萄酒酿造则采用了先进的不锈钢或塑料桶等器具,更容易进行卫生控制,保证葡萄酒的质量和卫生安全。
(二)优化酒精度数和口感现代化葡萄酒酿造通过优化酵母菌的种类和添加量等参数,可以控制葡萄酒的酒精度数和口感。
例如,采用低糖酵母可以使葡萄酒的酒精度数降低,口感更加柔和。
(三)采用新型酿造技术现代化葡萄酒酿造还采用了新型的酿造技术,如高压处理、超声波处理和微波处理等技术。
它们可以有效地提高葡萄酒的品质和口感,使葡萄酒更加纯正和细腻。
(四)利用生物技术改良酵母菌利用生物技术改良酵母菌是现代化葡萄酒酿造的一大创新。
现代酵母技术可以通过基因工程等手段,改良和优化酵母菌的代谢途径,并提高其酒精耐受性和酸度耐受性等特性,进而提高葡萄酒的口感和质量。
四、结论随着对美食和文化追求的提高,葡萄酒酿造工艺的改进和创新已成为现代酿酒业的重要趋势。
通过改进酿造设备、优化酒精度数和口感、采用新型酿造技术和利用生物技术改良酵母菌等手段,可以有效地提高葡萄酒的质量和口感,满足市场需求和消费者追求。
葡萄酒酿造工艺流程

葡萄酒酿造工艺流程葡萄酒酿造是一项古老而神秘的工艺,酿造出优质的葡萄酒需要经过一系列严谨的工艺流程。
下面将介绍一下主要的葡萄酒酿造工艺流程。
首先,酿造葡萄酒的关键是选用优良的葡萄。
一般来说,酿造葡萄酒采用的是葡萄园中的葡萄,这些葡萄必须成熟且健康。
一旦葡萄被采摘下来,它们会被送到酒庄进行下一步的处理。
第二步是葡萄的搅拌和压榨。
在这一步骤中,葡萄会被剥离掉蒂和茎,并被放入压榨机中进行压榨。
这个过程是为了将葡萄汁与果皮和葡萄籽分离开来。
接下来是发酵过程。
将葡萄汁倒入发酵桶中,加入酵母菌。
酵母菌会消耗葡萄汁中的糖分,并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这个发酵过程需要控制温度和时间,以确保葡萄酒发酵得到最佳结果。
发酵完成后,葡萄酒需要进行储存和陈年。
新鲜的葡萄酒大多会有一些粗糙和辛辣的味道,需要通过储存和陈年来平衡和提升其口感。
葡萄酒会倒入木桶或不锈钢罐中进行储存。
在存放的过程中,葡萄酒会慢慢地与空气接触,使其味道更加丰富和复杂。
最后,葡萄酒需要进行澄清和过滤。
这个过程是为了去除葡萄酒中的悬浮物和杂质,并使其更加纯净和清澈。
通常会使用一些天然材料,如蛋清和明胶,来帮助澄清葡萄酒。
整个酿造工艺过程中,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生产葡萄酒需要精确的测量和控制各个步骤中的温度、时间和配料,以确保葡萄酒的品质和口感。
只有经过严格的品质控制,才能酿造出高品质的葡萄酒。
葡萄酒酿造是一项复杂而精细的工艺,需要长时间的耐心和细致的操作。
每一道工序都对最终的葡萄酒质量产生重要影响。
只有经过大师级的酿酒师的巧手和严谨的工艺流程,才能酿造出令人陶醉的美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葡萄酒酿造的新工艺概述王雷.酿酒0801.学号:0613080118.摘要本文对葡萄酒酿造的一些新工艺进行了叙述,它们的酿造方法不同于传统的葡萄酒酿造工艺,可改善葡萄酒的色泽、风味,增强葡萄酒的口感、香气,获得更高的经济价值。
其中,大部分的酿造工艺已经用于生产或需要进一步改善,有的还未用于葡萄酒的生产。
关键字葡萄酒新工艺浸渍闪蒸冷浸超提缺氮发酵混合工艺固定化酵母葡萄酒因其营养价值和医疗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追捧与喜爱。
葡萄酒按颜色可分为红葡萄酒、白葡萄酒、桃红葡萄酒,其每种葡萄酒的酿造工艺有所不同,研究者们在每种葡萄酒的新工艺研究工作中都进行了努力,并从中得到一些优良、有效的葡萄酒酿造新工艺。
1.红葡萄酒酿造的新工艺红葡萄酒色泽艳丽,香气优雅,口感醇厚,受到广大消费者的追捧。
在各类葡萄酒中,红葡萄酒占有相当大的消费份额,在我国的葡萄酒生产厂家中,绝大部分均是生产红葡萄酒的。
因此,研究红葡萄酒的酿造工艺以及在传统工艺基础上发展新的酿造工艺越来越受到葡萄酒工作者们的重视。
红葡萄酒传统的酿造工艺流程为:葡萄分选→除梗破碎(调硫)→添加果胶酶、酵母等→酒精发酵,同时浸渍→分离压榨(倒罐去酒泥)→苹果酸—乳酸发酵→下胶澄清→过滤→橡木桶贮藏陈酿在红葡萄酒的酿造过程中,浸渍是整个酿造工艺的关键,为此,许多研究者通过各种方法改善红葡萄酒酿造过程中的浸渍阶段,提取葡萄更多的色素和酚类物质,达到加深红葡萄酒的颜色和改善其风味以及获得更多芳香性物质的目的。
通过改善红葡萄酒酿造过程中浸渍的条件而发展起来的新工艺有低温浸渍法、热浸渍法、CO2浸渍法、闪蒸工艺等,下面作详细的介绍:1.1低温浸渍法酿造工艺低温浸渍酿造工艺[1]在酒精发酵启动前皮渣全部浸渍在葡萄汁中使葡萄皮与汁充分接触,有效浸渍时间比传统工艺延长了3d~5d。
低温浸渍酿造干红葡萄酒优化的浸渍工艺为:葡萄轻微破碎→加入适量SO2→充CO2隔氧→加果胶酶,低于10℃浸渍→酒精发酵(28℃~30℃)→酒精发酵结束→20℃~30℃浸渍→皮渣分离。
与传统工艺比较,该法酿造的葡萄酒酒体结构丰满,无空缺感,贮藏寿命长。
研究发现,采用低温浸渍发酵工艺酿造赤霞珠陈酿型干红葡萄酒,有利于葡萄果皮中酚类物质的浸出,且能够增强其葡萄酒果香,改善口感和色泽稳定性。
从总体来看,此酿造工艺优于传统工艺,可在优质干红葡萄酒的实际生产中予以推广应用。
此外,徐金辉[2]在此基础上发明了红葡萄酒发酵前冷浸渍、清汁部分分离发酵的工艺,其工艺流程为:葡萄原料分选→除梗破碎(加硫)→入罐冷浸渍(8摄氏度、48~72h)→升温,接种酵母→清汁部分分离→皮渣压榨→对清汁和压榨汁分别进行酒精发酵→合并自流酒→苹果酸—乳酸发酵→稳定性处理→贮藏发酵前冷浸渍、清汁部分分离发酵工艺最大的缺点是占用发酵罐数量多,延长了发酵周期,降低了发酵罐的使用效率。
但是该工艺能提高红葡萄酒的质量,适合做陈酿型的葡萄酒,使产品质量提高一个档次,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从而获得更高的经济价值。
因此,该工艺在生产中也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1.2热浸渍法酿造工艺热浸渍酿造法是在酒精发酵前将红葡萄原料加热(通常为≥70℃)浸渍,根据所要达到的目的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和设备也不相同, 其主要得到工艺流程为:葡萄原料分选、取梗→入罐→热浸渍(温度一般70摄氏度左右)→冷却→加果胶酶、酵母等→浸渍发酵→分离皮渣(比重降至1.010)→纯汁发酵→苹果酸—乳酸发酵→稳定性处理→贮藏热浸渍酿造法工艺在红葡萄酒的酿造中发展迅速,现在常用的方法主要有下列几种:①将葡萄原料破碎除梗后加热,然后浸渍,根据需要确定浸渍时间;②将整穗原料入罐后用热葡萄汁进行加热浸渍;③将经破碎的原料进行部分分离,皮渣入罐后用热葡萄汁进行加热浸渍;④将经破碎分离后的皮渣加热后导入冷葡萄汁中;⑤将经破碎的葡萄原料入罐后,用热葡萄酒进行加热浸渍。
使用以上方法,都可以在浸渍结束后,经过分离、压榨,用纯葡萄汁进行酒精发酵。
但是,近年研究的一种热浸渍方法,则是将整穗葡萄用蒸汽加热数分钟后,立即冷却,然后在有皮渣的条件下进行酒精发酵。
采用发酵前热浸渍的酿造工艺[3],可改善有质量缺陷的葡萄原料,酿造的葡萄酒质量优良,还可以提高葡萄汁的含糖量,降低含酸量。
葡萄经发酵前热浸渍处理后,能正常的进行酒精发酵,可缩短酒精发酵时间,获得的新鲜葡萄酒颜色更深,单宁含量更高,结构感强,总酚含量显著提高。
1.3CO2浸渍法在红葡萄酒酿造中的应用CO2浸渍法[4]是将完整的葡萄放入充满CO2的密闭的罐中数天的一种酿酒工艺。
CO2可以是外源的也可以是由破碎的葡萄发酵产生或者两者兼而有之。
CO2浸渍法酿制红葡萄酒的一般工艺:CO2充罐→装罐(葡萄不经破碎和除梗)→补充CO2和控制温度(25~30摄氏度)→压榨分汁→酒精发酵→苹果酸—乳酸发酵→下胶澄清→过滤→贮藏CO2浸渍法酿造的葡萄酒以酚类和醛类为主的香气十分丰富,葡萄酒的口味柔和,单宁含量低并和花青素相结合使葡萄酒的颜色更稳定,但二氧化碳浸渍法酿造的葡萄酒由于多种酶的共同作用成熟快,出厂早,对葡萄品种的选择较强对葡萄的卫生质量要求高,酒体轻盈不宜长期贮存,酒的货架期短,采收不能使用机器装罐,使人工费用较高。
此外,Beaujolais酿造法[5]是整粒红葡萄浆果(红皮白汁)浸渍3-7天。
它综合了传统酿造法和二氧化碳浸渍酿造法的特点,因而有人称之为半CO2浸渍酿造法。
1.4 闪蒸工艺在红葡萄酒酿造中的应用闪蒸工艺是将除梗的整粒葡萄经历短时间的约85摄氏度左右的高温加热处理,然后快速进入-0.93~-0.95MPa的负压条件下,葡萄汁剧烈沸腾,果皮顺时爆裂,迅速产生葡萄汁蒸汽,同时葡萄醪的温度降至20~30摄氏度,冷凝水排出并使醪液浓缩,醪液浸渍发酵3天,分离压榨,纯汁发酵。
通过该工艺的处理,葡萄醪液得以迅速冷却并急速蒸发,从而葡萄皮组织被完全解体,使得色素、单宁、酚类等重要物质成分充分释放,为进一步酿造并获得更高品质的葡萄酒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与传统工艺相比,闪蒸工艺大大增加了色素的浸提量,酚类物质的浸提量将提高50%,总干浸物由通常每公升20-25克增加到30克以上,而且采用此设备酿造的葡萄酒将不易发生氧化变质。
对于高质量的葡萄原料,通过闪蒸工艺处理后,待发酵的葡萄汁液中富含更多的香气、色素、单宁,酿出的葡萄酒更适合长期陈酿,从而为高品质葡萄酒的诞生创造了必要条件。
对于一般质量的葡萄原料,经闪蒸工艺处理后,提高了原料的品质,增加了红酒的色泽,而且色素稳定性强,更多的成熟单宁使口感更丰富。
对于红葡萄酒,一般需要进行陈酿阶段,延迟上市的时间,因此,国内外研究人员通过改变红葡萄酒所处的物理条件来加速其成熟,目前研究的领域有微波催陈、电磁场催陈、超声波催陈等。
此外,红葡萄酒的陈酿一般在橡木桶中进行,通过橡木桶的通透性来实现陈酿,现在随着不锈钢大容器在葡萄酒行业的普及,各企业大都采用不锈钢罐代替昂贵的橡木桶进行陈酿,但是因其密闭性,不能提供微量氧。
为解决这一问题,研究人员发明了微氧陈酿工艺,即在葡萄酒陈酿期间,添加微量氧,满足葡萄酒陈酿期间各种化学和物理反应对氧的需求,还可加入橡木片等,促进葡萄酒的成熟。
2.白葡萄酒酿造的新工艺白葡萄酒易氧化,酿造过程中必须严格的防止氧化,需要投入更多的设备、工作量以及资金,因此,我国酿造白葡萄酒的厂家并不是很多,但在国外,其发展和红葡萄酒一样,同样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追捧。
传统干白葡萄酒生产工艺流程为:葡萄分选→破碎除梗(加SO2)→果汁分离→白葡萄汁→前发酵(除酒脚)换桶→后发酵→换桶→原酒贮存→加胶→配制→冷冻→过滤→杀菌→白葡萄酒在白葡萄酒的酿造过程中,不需要进行浸渍。
因此,葡萄原料中的芳香物质很难进入到葡萄酒中,为了提取葡萄原料中的芳香物质,一些葡萄酒研究人员发明了冷浸工艺、超提工艺等。
2.1 白葡萄酒酿造的冷浸工艺为了将存在于果皮中的芳香物质(包括游离态和结合态)浸提出来,就必须在控制条件下,对葡萄果皮进行浸渍。
对果梗并轻微破碎后的葡萄原料的冷浸工艺,可以提高葡萄酒的质量,具有独特的风格。
冷浸工艺[5]的方法是,尽快地将破碎后的原料温度降到10摄氏度以下,以防止氧化酶的活动,然后在5摄氏度左右浸渍10~20 h,浸渍时间的长短根据原料不同而进行选择。
同时使葡萄果皮中的芳香物质进入葡萄酒,但酚类质的溶解受到限制。
浸渍结束后,分离自流汁,SO2 处理,澄清,升温到15摄氏度左右,添加优选酵母进行发酵。
2.2 白葡萄酒酿造的超提工艺[5]将完整的葡萄原料冷冻,然后用解冻后的原料,酿造葡萄酒。
与传统工艺相比,超提工艺所酿造的白葡萄酒的香气和口感浓郁复杂,其酸度降低,但酚类物质含量提高,从而使葡萄酒的颜色变深。
冷冻对果皮细胞造成破坏,会使果皮中得酚类物质更容易进入葡萄汁中,因此,对解冻后的葡萄原料应迅速压榨,压力不能太大,并进行足够的SO2 处理和适宜的澄清处理。
2.3白葡萄酒酿造的特殊工艺[5]其方法是先酿造优质的干白葡萄酒,然后在销售之前与用SO2 处理的葡萄汁(可部分发酵)或浓缩葡萄汁混合,调配而成。
为了保证其生物稳定性,需进行巴氏杀菌、热装瓶或除菌过滤等操作。
2.4白葡萄酒缺氮发酵法工艺此方法主要用于甜型白葡萄酒的酿造。
甜型葡萄酒最大的问题是贮藏过程中的生物稳定性,特别是酵母菌的再发酵,如果将葡萄汁和葡萄酒中可供酵母菌利用的氮源(包括铵态氮和肽)完全消耗掉,则酵母菌就不能活动或活动很困难,这就是缺氮发酵法的原理,如意大利的阿斯蒂起泡葡萄酒(Asti)就是用缺氮发酵法的。
缺氮发酵法的具体操作如下(Rebouil,Feret,1988)[5]:在酒精发酵开始24小时后,当酵母菌正旺盛活动、消耗汁中的氮源最多时,进行过滤或离心处理,使酵母菌与葡萄汁分开。
待发酵进行数天后,再次用过滤或离心的方法将酵母菌与葡萄汁分开,如果需要,也可进行第三次分离。
在酒精发酵过程中,从发酵罐顶部进行下胶处理,然后从下部分离,也能部分的达到同样目的。
3.桃红葡萄酒酿造的新工艺桃红葡萄酒的颜色介于红葡萄酒与白葡萄酒之间,是新鲜型的葡萄酒,一般不能进行陈酿,需要尽快地消费掉。
传统的桃红葡萄酒酿造一般工艺流程为:葡萄分选→除梗破碎(调硫)→浸渍2~24 h→分离压榨→葡萄汁酒精发酵→下胶澄清→过滤→贮藏桃红葡萄酒也易氧化,为了防止桃红葡萄酒的氧化,保证其颜色、清爽和香气的稳定性,Pallota(1984)提出了一种酿造桃红葡萄酒的新工艺,即混合工艺[5]。
工艺流程是:首先用红皮白汁的葡萄原料酿造白葡萄酒,对原料进行轻微破碎、压榨,对葡萄汁进行膨润土、活性炭等处理,防止氧化作用,然后进行酒精发酵,出罐时加入相应比例(10%左右)的同一品种酿造的红葡萄酒,Pallota还认为,所加入的红葡萄酒最好用二氧化碳浸渍法酿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