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电容器开口三角电压保护跳闸故障的主要因素

合集下载

端子短接问题引起的开口三角电压异常故障分析

端子短接问题引起的开口三角电压异常故障分析

端子短接问题引起的开口三角电压异常故障分析摘要:某电站投运后,经常出现110kV母线开口三角电压越上限告警,而实际测量各相二次电压无异常。

通过分析开口三角电压原理,计算系统零序分量,排除多因素干扰,分析得出问题根源在于端子引线短接错误。

通过更改端子排短接线,该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

关键词:开口三角电压越上限零序一、开口三角电压概念开口三角形是电压互感器二次绕组的一种接法,指三相二次绕组按三角形接线连接,但在最后有一点不连接上,构成开口三角形。

正常情况下,三相电压幅值相等,相角相差120°,开口三角上没有电压,开口三角电压为0。

当发生系统单相接地时,电压互感器一次绕组就会有一相上电压为0,造成对应的二次绕组上电压也为0,则开口三角上就会出现电压。

通过检测开口三角上的电压,就可以知道高压系统是否有接地现象,这在系统上被称为“接地监察”。

当三相负载不平衡时,对应的二次绕组上电压也会相应降低,三相电压矢量和不为0,开口三角上也会出现电压。

保护装置在检测到开口三角电压达到限值时,认为发生了异常,装置发报警信号或者跳闸。

二、开口三角电压接线原理该电站110kV 系统是直接接地系统,其#4母线电容式电压互感器二次侧其中一组接成开口三角形式,如下图所示:由于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当系统发生单相金属性接地时由于一次电压被强制为0V,二次侧绕组对应有一相为0V,三相矢量求和为100V 。

继电保护装置在检测到开口三角电压超过设定值时,结合其他电流电压关系,做出故障判断,进行动作。

三、实例分析某电站在运行一段时间后,经常出现110kV母线开口三角电压越上限报警并启动录波,故障录波装置所测量的二次电压值:Ua:59.89V, φ90.1°;Ub:59.80V, φ330.0°;Uc:59.88V, φ210.1°;3Uo:10.99V, φ18.8°。

为了验证故障录波装置显示值是否正确,利用两组数据进行验证。

开口三角电压保护整定值计算

开口三角电压保护整定值计算

开口三角电压保护整定值计算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什么是开口三角形开口三角形是指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电压互感器三相的三个二次绕组的接法,三相二次绕组按三角形接线连接,但最后有一点不连上,即构成开口三角。

此处没法作图,说一下:就是对电压互感器三相的三个二次绕组“a-x”、“b-x”、“c-x”,开口三角就是“a-x”的x与“b-x”的b相连,“b-x”中的x与“c-x”的c相连,从“a-x”的a与“c-x”x引出电压;这个没有完全闭合的三角形就是开口三角形,从这开口三角形引出的电压Ua-x,就是开口三角电压。

正常情况下,开口三角上没有电压,当发生系统单相接地时,电压互感器一次绕组就会有一相上无电压,造成对应的二次绕组上也无电压,则开口三角上就会出现电压。

通过检测开口三角上的电压,就可以知道高压系统是否有接地现象,这在系统上被称为“接地监察”本装置电容器组按招标数据单要求,必须具备不平衡电流保护(或不平衡电压保护)功能。

根据电容器组单台中性点不接地单星接线方式,本设备采用了“开口三角电压保护”实现不平衡电压保护。

开口三角形即将电压互感器一次侧与单星接线的每相电容器并联,将互感器的二次线圈接成三角形,但将三角形的最后一个“角”不联接,构成从原理图上看即构成一个开口的三角形。

正常情况下,三角开口上没有电压,而当发电容器发生故障时,将引起相间电压的不平衡,从而在三角的开口上形成电压输出,该电压也称为“零序电压”,该电压可做为电容器的保护动作信号。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不受系统接地故障和系统电压不平衡的影响,也不受三次谐波的影响,灵敏度高,安装简单,可检测到单台电容器故障并实现保护,是电容器组经常与熔断器配合使用的不平衡保护方式之一。

1.1.设计要点在正常情况下,由于电机三相绕组、三相电容客观存在的不平衡,以及电网电压的不对称,开口三角存在着不平衡零序电压。

电容器过电压保护

电容器过电压保护

中国电力设备管理网电力电容器过电压保护反措摘要:通过分析银南电网电容器过电压保护几次误动事故,提出在电容器过电压保护中使用高返回系数JY8系列静态型电压继电器,来防止系统出现瞬间过电压时电容器过电压保护误动。

1引言电力系统中,电力电容器作为一种静止型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在维护系统的可靠、稳定运行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实践证明,为了提高电力电容器运行的可靠性,除了不断提高电容器本身的质量,采用合理的接线和布置之外,配备完善、合理的保护装置也是极其重要的。

电容器过电压保护,是确保电力电容器在不超过规程规定的最高允许电压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动作的电容器保护。

由于电容器输出的无功功率和内部有功功率损耗均与其两端电压的平方成正比,即电容器输出无功功率Qc=ωCU2;电容器有功功率损耗P1=ωCU2tgδ,电容器耐受过电压的能力比较低。

按照IEC标准,“电容器单元应适合于当端子间的电压有效值升到不超过1.1倍额定电压(过渡过程除外)下连续运行。

”我国国标也规定,电容器连续运行的工频过电压不超过1.1倍额定电压。

由此可见,电容器过电压保护配置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系统并补电容器的健康、稳定、有效运行。

本文通过宁夏银南供电局所辖变电所10kV并补电容器先后发生的电容器过电压保护误动事故进行分析,提出了通过运用高返回系数的静态型JY8系列过电压继电器,代替原电磁式DY-36A型过电压继电器的有效、可行的反措措施。

2问题的提出1997年8月至9月中旬,我局所辖古城220kV变512电容器、河西110kV变518电容器、中卫110kV变513电容器开关相继发生跳闸。

根据当时现场保护掉牌信号指示,以上各次跳闸均为电容器过电压保护出口所致。

电力电容器的工频过电压的产生,原因有二:其一,由于系统出现的工频过电压,电容器所在的母线电压升高,使电容器承受过电压;其二,由于一组电容器中个别电容器故障切除或短路,使串联电容器间容抗发生变化。

电容器过电压保护

电容器过电压保护

中国电力设备管理网电力电容器过电压保护反措摘要:通过分析银南电网电容器过电压保护几次误动事故,提出在电容器过电压保护中使用高返回系数JY8系列静态型电压继电器,来防止系统出现瞬间过电压时电容器过电压保护误动。

1引言电力系统中,电力电容器作为一种静止型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在维护系统的可靠、稳定运行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实践证明,为了提高电力电容器运行的可靠性,除了不断提高电容器本身的质量,采用合理的接线和布置之外,配备完善、合理的保护装置也是极其重要的。

电容器过电压保护,是确保电力电容器在不超过规程规定的最高允许电压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动作的电容器保护。

由于电容器输出的无功功率和内部有功功率损耗均与其两端电压的平方成正比,即电容器输出无功功率Qc=ωCU2;电容器有功功率损耗P1=ωCU2tgδ,电容器耐受过电压的能力比较低。

按照IEC标准,“电容器单元应适合于当端子间的电压有效值升到不超过1.1倍额定电压(过渡过程除外)下连续运行。

”我国国标也规定,电容器连续运行的工频过电压不超过1.1倍额定电压。

由此可见,电容器过电压保护配置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系统并补电容器的健康、稳定、有效运行。

本文通过宁夏银南供电局所辖变电所10kV并补电容器先后发生的电容器过电压保护误动事故进行分析,提出了通过运用高返回系数的静态型JY8系列过电压继电器,代替原电磁式DY-36A型过电压继电器的有效、可行的反措措施。

2问题的提出1997年8月至9月中旬,我局所辖古城220kV变512电容器、河西110kV变518电容器、中卫110kV变513电容器开关相继发生跳闸。

根据当时现场保护掉牌信号指示,以上各次跳闸均为电容器过电压保护出口所致。

电力电容器的工频过电压的产生,原因有二:其一,由于系统出现的工频过电压,电容器所在的母线电压升高,使电容器承受过电压;其二,由于一组电容器中个别电容器故障切除或短路,使串联电容器间容抗发生变化。

PT开口三角电压异常分析

PT开口三角电压异常分析

PT开口三角电压异常分析
开口三角电压异常是指在三相交流电路中,三相电压中的一个相电压
突然变为零,形成一个开口的三角波形。

这种异常情况可能会导致设备损坏、电网稳定性下降等问题,因此需要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解决。

开口三角电压异常的原因多种多样,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1.电源故障:电源的故障可能导致电压异常。

可以检查供电电压是否
稳定,若发现供电电压波动大,可以考虑更换电源或进行电源稳压。

2.线路故障:线路的故障也可能导致电压异常。

可以检查线路连接是
否牢固,是否有松动或腐蚀现象。

如果有问题,需要及时修复或更换线路。

3.电源开关故障:电源开关的故障可能导致一些相电压为零。

可以检
查电源开关的工作状态,如果发现异常,需要及时修复或更换开关。

4.负载不平衡:负载不平衡也是一种导致开口三角电压异常的原因。

可以通过平衡负载或重新分配负载来解决问题。

6.电压传感器故障:电压传感器的故障可能导致测量数据异常。

可以
检查传感器的连接是否正常,若发现异常,需要及时修复或更换传感器。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开口三角电压异常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在进行分析时,需要充分考虑以上可能的原因,并进行逐一排除和修复。

同时,还需
要注意安全问题,在处理电压异常时,必须断开电源并进行相关安全措施。

电容器保护——精选推荐

电容器保护——精选推荐

电容器保护1 概述在变电所的中、低压侧通常装设并联电容器组,以补偿系统无功功率的不足,从而提高电压质量,降低电能损耗,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并联电容器组可以接成星形,也可接成三角形。

在大容量的电容器组中,为限制高次谐波的放大作用,可在每组电容器组中串接一只小电抗器。

1.电容器组常见的故障和异常运行情况如下:(1)电容器组和断路器之间连接线的短路;(2)电容器内部极间短路;(3)电容器组中多台电容器故障;(4)电容器组过负荷;(5)电容器组的母线电压升高;(6)电容器组失压。

2. 电容器组应配置的如下的保护装置:(1)单台电容器应设置专用熔断器组不同接线方式不同的保护方式:星形接线的电容器组可采用开口三角形电压保护;多段串联的星形接线电容器组也可采用电压差动保护或桥式差电流保护;双星形接线的电容器组可采用中性线不平衡电压保护或不平衡电流保护;(2)对电容器组的过电流和内部连接线的短路,应设置过电流保护。

当有总断路器及分组断路器时,电流速断作用于总断路器跳闸;(3)电容器装置组设置母线过电压保护,带时限动作于信号或跳闸。

在设有自动投切装置时,可不另设过电压保护;(4)电容器组宜设置失压保护,当母线失压时自动将电容器组切除。

2 并联电容器组的通用保护单台并联电容器的最简单、有效的保护方式是采用熔断器。

这种保护简单、价廉、灵敏度高、选择性强,能迅速隔离故障电容器,保证其他完好的电容器继续运行。

但由于熔断器抗电容充电涌流的能力不佳,不适应自动化要求等原因,对于多台串并联的电容器组保护必须采用更加完善的继电保护方式。

上图为并联电容器组的主接线图。

电容器组通用保护方式有如下几种:(1)电抗器限流保护与电容器串联的电抗器,具有限制短路电流、防止电容器合闸时充电涌流及放电电流过大损坏电容器。

除此之外,电抗器还能限制对高次谐波的放大作用,防止高次谐波对电容器的损坏。

(2)避雷器的过压保护与电容器并联的避雷器用于吸收系统过电压的冲击波,防止系统过电压,损坏电容器。

储能开关跳闸原因

储能开关跳闸原因

储能开关跳闸原因
储能开关跳闸的原因有很多:
1、电容器损坏。

电容器是储能开关的关键部件,如果电容损坏会直接导致跳闸。

损坏可能是由于长期老化或电压反复波动所致。

2、过流保护。

当箱变内部发生过流时,保护装置会自动断开开关接点,引发跳闸。

过流可能是由于系统过载、电容充放电过快或者短路故障等造成。

3、过压保护。

输入电压过高时,开关内部的过压保护器件会断开接点,导致跳闸。

4、开关未储能。

合闸弹簧和跳闸弹簧是独立的,储能机构只给合闸弹簧储能,而跳闸弹簧一般是靠断路器合闸动作储能。

在合闸回路中串联有开关储能接点,也就是说开关未储能就不能进行合闸,但分闸回路中没有串联有开关未储能接点,所以就算开关未储能,也可以跳开。

电容跳闸原因分析

电容跳闸原因分析

在一批GGD成套开关柜中,投一组电容时,电容开关就跳闸。

这是怎么回事?先不带电容分级检测。

如这组有问题。

将这组开关关掉。

投入其他回路,也不会影响使用。

下来再将这组维修好。

开关跳闸有以下几点。

1:开关选择过小。

新柜子电容坏的可能性小,针对新柜。

2:开关自身质量问题,新柜旧柜都可出现。

3:接触器短路或质量问题,出现接触器三相粘连或其中一相粘连脱不开的现象。

4:热继电器参数设置过大或热继电器已烧坏,出现短路补偿。

电流过大跳闸。

5:电容器短路或已烧坏。

6:检查一次回路有没有接触不好的现象。

最好全部压接一次。

最简单的就是先投其它组,如果能投上,再来分析跳闸的这组。

35kV主变柜与进线柜的区别?35kV进线是指35kV母线的进线开关,35kV主变柜只是35kV母线的一个馈出回路。

进线柜就是35KV输入到35KV母线的总开关柜。

主变柜是35/6KV变压器的高压侧开关柜,它是接在35KV母线上的。

算是一路输出,我再补充一点:进线柜的进线保护是保护进线的,主变柜的主变保护是保护主变的,也就是说两个保护装置的保护对象是不一样的。

而且进线保护装置取得电流来自进线柜的电流互感器,主变保护装置取得电流来自主变高压侧和低压侧的电流互感器。

进线保护装置动作时跳进线柜的断路器,主变保护装置动作时跳高低压侧断路器,即35kV侧的断路器和10kV侧的断路器。

关于高压断路器和高压电缆选型问题高压电缆的截面选取要考虑以下方面:1、根据计算电流,电缆允许载流量必须大于计算电流。

2、电压损失。

一般要求线路电压损失要小于5%,当然也有要求高的,没特殊说明按5%。

3、架空线要考虑机械强度问题,而电缆则要考虑短路热稳定度的问题。

这两种校验有公式。

电缆或者架空线截面积有三个方面共同考虑。

但是还需要考虑短路时的热稳定是否满足要求。

1、载流量2、压降3、机械强度(电缆不用校验)4、校验短路灵敏度5、热稳定校验(很重要,不要选的过大)电缆桥架布满率是多少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实施指南8.5.3 同一路径无防干扰要求的配电线路,可敷设于同一金属线槽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起电容器开口三角电压保护跳闸故障的主要因素
【摘要】套式电容器开关柜一旦投入电网就将连续在满负荷下运行,夏季经常出现开口三角电压保护动作跳闸,针对这一故障现象,研究引起该故障产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无疑将大大提高电力电容器在电网中运行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关键词】开口三角电压保护;温度;过电压和过电流;谐波
一、故障现象
我公司某变电站成套式电容器开关柜于2012年8月投入使用,2013年夏季(环境温度30℃左右),经常发生跳闸,投送时开口三角电压保护启动,电压继电器立即动作跳闸。

开口三角电压整定为3V,最初我们技术人员处理时将开口三角电压整定值调至 3.5V,强行投送后正常使用一个星期,电容器再次跳闸,并且出现单台熔断器熔断现象。

于是我们判断电容器组内部出现故障。

二、故障处理
1.在故障柜合闸的同时测量其开口三角电压,值为4.5V,已超出后整定的3.5V,说明电容器已经加大了损坏的程度。

2.将故障电容器充分放电后,测量其容量,A、B、C三相电容值分别为2
3.4μF、2
4.2μF、28.7μF。

经计算三相电容器两端子间的最大与最小电容的比值为1.23,超出使用说明书给出的1.08。

观察外观电容值高的C相有明显涨肚现象。

3.测量开关柜内电容器箱壳最热点温度为,50℃,室内环境温度42℃,超出名牌给出的-40/A℃。

4.取电容值与A、B相接近的电容器更换C相。

5.更换新的熔断器。

6.投运时测量开口三角电压,其值为2.5V,在整定范围内,电容正常运行。

三、原因分析与措施
如果某相或两相电容容量有变化后,电容端子的电压会和其它相的电压不一致,当电容量变化超过一定值后,该相电容端子的电压会变化很大,则在三角开口处产生的电压只要超过整定值时保护便会动作,并且使电容器和电抗器的匹配发生变化,易引起串联谐振或放大高次谐波电流。

而引起电容器容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有一下几点:
1.温度因数
电容器的特性随工作温度而变化,在温度较高的情况下,电容量、漏电流增大、损坏增大。

根据电容器内部介质温度每升高7~8℃寿命减少一半的规律,为便于实际计算可由下式表示:
L/L’=2(t’-t)/Δt (1)
式中L—介质温度为t时的电容器寿命;
L’—介质温度为t’时的电容器的寿命;
Δt—使电容器寿命减少一半时对应的内部介质温升,通常用Δt=7~8℃。

从式(1)可知,当电容器内部介质温度越高,电容器的寿命越短。

而决定电容器内部介质温度升高的原因主要由环境温度(其极限温度为最高温度加5℃)和电容器运行时箱壳最热点温升(允许温升15℃)有关,当箱壳最热点温升升高且环境温度高时,电容内部介质热老化则加速,实际使用寿命缩短。

因此,为了提高电容器的实际使用寿命,就应该改善电容器运行时的散热条件,降低箱壳温升及电容室环境温度。

具体措施如下:
①将原开关柜后门打开,常年保持通风,加防护网,防止小动物及人员误入。

②在室内安装工业排气扇,通过压风与抽风时室内空气对流降低环境温度。

2.过电压与过电流
电容器的额定电压应不低于系统的最高运行电压。

同时还应预计到电容器与串联电抗器的投入对电压的升高。

当投入电容器时会使其端子上的电压升高,且瞬间会产生一个具有高频衰减振荡特性的涌入电流。

可由下式分别表示稳态电压的升高及涌入电流:
ΔU/U≈Q/S (2)
IS= (3)
式(2)中ΔU—电压升高(KV)
U—接入电容器以前的电压(KV)
Q—电容器的容量(Mvar)
S—电容器安装处的短路容量(MV A)
式(3)中IS—电容器涌流(峰值)
I—电容器的额定电流(有效值)
除上述稳态电压外,在电容器投切时也会产生一定的暂态电压,因此国际CB/T11024,1-2001中规定:“在投入运行之前,电容器上的剩余电压应不超过额定电压的10%。

用不重击穿的断路器来切合电容器组,通常会产生第一峰值不超过倍施加电压(方均根值),持续时间不大于1/2周波的过渡过电压。

在这些条件下,电容器每年可以切合1000次”。

说明电容器本身应具有承受暂时过电压的能力,但是如果超出上述标准的相关规定值,电容器的内部介质就会受到损伤,从而缩短电容器的使用寿命。

因此,在投切电容器时若第一次合闸不成功时,必须待5分钟后再进行第二次合闸,处理事故时也不列外。

因为在电容器退出之后,其端子之间仍有一定的残留电压,如果在残留电压降低到额定电压的10%之前就再次投入,很有可能就会产生高倍涌流和过电压,从而损伤电容器。

3.谐波因数
在谐波电压与谐波电流的作用下,一方面因电压波形畸变使电容器发生局部放电;一方面谐波使电容器过热,在电和热的双重危害下加快了电容器的损坏。

主要表现在:
①谐波因频率高、容抗减小,电压升高、电流增大、使熔断器熔断;
②谐波使电容器损耗增大、过渡发热(过载)电容器寿命减短;
③因谐波、电源与电容器发生并联谐振,进一步将谐波电流放大,将熔断器熔断,甚至引发电容器爆炸。

因此,应对当地电网中的谐波次数和含量进行认真的研究,并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

四、小结
温度、过电压和过电流、谐波都是影响电容器运行寿命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实际生产运用中,我们要结合实际,有针对性的处理电容器所发故障,并且改善电容器运行环境、规范操作,确保电容器能安全、可靠、长寿的运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