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良好 形象塑造
对塑造领导干部公众形象的思考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个上 下 一 心思发 展 、 谋发 展 、 促发 展 的 良好 精神 风貌 。
如: 一提起郑培民、 牛玉儒等, 人们就会从他们所表现的领 导干部的品格、 气质以及他们高尚的人生境界, 构建起人
民公仆 的形 象 , 种人格 力量 , 产生一 种 巨大的影 响力 这 会
领导干部 良好的形象是一种无形的招牌, 可以利用这个无 形的招牌为本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牵线搭桥 , 在招商引资 方面发挥特殊的作用。反之, 则会给本地区的经济社会发 展带来不良的影响。
织形 象同样也会 受到损 害 , 而且组织形 象的损害 往往大于
的具体的思想、 行为和表现及其在公众舆论中的投影与反 映, 也就是社会公众和社会舆论对某人的认知和评价。公 众形象具有两个构成要素: 一是公众人物的社会化行为: 二是社会公众对其表现出来的思想、 行为的评判认知产生
领导本人的形象。
;
对 塑造领导干 部公 众形象 的思考
◎张云君( 中共达州市委党校, 四川 达州 650) 3 0 0
摘要: 领导干部作为公众人物 , 必须具备 良好的公众形象, 形成应有的人格魅力。重视领导干 部公众形象的塑造, 不仅是领导干部个人提高自身形象和素质的需要 , 更是维护和树立政府乃至国
己。
体形象。各级领导干部如果具备良好的公众形象, 不仅能
够 提升个 人威信 , 会提升所 在地 区或单位 的形 象 , 而且 进
而提升党和政府的形象。反之, 领导干部如果公众形象不
佳 , 失去公信 力 , 至还会 带坏整 个地 区或单位 的风 就会 甚
气, 败坏党和 政府 的形 象。 因此 , 塑造 良好 的领 导 干部 公
领导干部的职业形象

领导干部的职业形象领导干部作为社会中的精英群体,其职业形象直接关系到其在社会中的影响力和形象形象形象形象形象。
一个良好的职业形象不仅可以提高领导干部的声誉和工作效率,还能够增强其领导力和影响力。
然而,现实中也存在一些领导干部在职业形象上存在不足的问题。
本文将从仪表形象、言行形象、工作能力三个方面来探讨领导干部的职业形象。
首先,仪表形象是一个人在外在形象上给人的第一印象,也是一个人职业形象的一个重要方面。
对于领导干部来说,他们的仪表形象更加重要。
领导干部一般要求仪表整洁、穿着得体,既能凸显自身的职业精神,又能符合职位的要求。
领导干部的仪表形象应该体现出他们的高贵、稳重、自信和亲和力等特点。
同时,领导干部还应该注重细节,比如发型、穿着、化妆等方面。
一个仪表得体的领导干部不仅能给人以正面的形象评价,还能够给予下属以力量和榜样。
第二,领导干部的言行形象直接影响着其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形象。
领导干部在言行上应该以做人为本、以人为中心,言行得体、言辞恰当,不仅要言之有物,更要言之有序。
领导干部要懂得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要学会用言语来沟通和解决问题。
同时,领导干部还要注重自身形象与言行的一致性,不说空话、不讲硬话、更不能说谎话。
一个处理问题得当、言行一致的领导干部必然能够赢得下属和同事的尊敬与信任。
第三,领导干部的工作能力也是其职业形象的重要部分。
领导干部的工作能力不仅仅是指其在专业知识上的掌握,更包括其在组织协调、决策执行等方面的能力。
领导干部如果具备了较高的工作能力,不仅能够带领团队高效率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还能够带动下属不断提升自身能力。
一个高能力的领导干部能够赢得众人的敬畏和崇拜,从而提高整个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除了上述三个方面,还有一些细节上的要求也是不可忽视的。
比如,领导干部应该注重自身的修养和教育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水平;领导干部应该注重社交礼仪,懂得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并且能够以礼待人;领导干部应该注重自我修炼,塑造良好的精神风貌,并且懂得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和压力。
新媒体背景下领导干部公共形象的塑造

新媒体背景下领导干部公共形象的塑造一、新媒体环境下领导干部公共形象设计的必要性分析随着新媒体终端的日趋多样化,并渗透到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领域,新媒体的发展出现了质的变化,全球进入新媒体时代。
新媒体的发展给中国的社会生活带来了深远影响,也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公共生活,更是直接影响着政府的政治和行政过程。
媒体的监督功能使得政府的权力运行更加透明。
在这样的背景下,领导干部的公共形象尤其受到人们的关注,有时甚至关乎一个领导干部的领导生涯;同时,领导干部的公共形象问题不仅仅限于个体范畴,而且上升到一个组织机构的公权形象以及公众认可度的问题。
所谓领导干部公共形象,是指领导干部在公众内心留下的心理积淀形象。
领导者公共形象是借助大众媒体来传播的是公众通过媒体信息传递而感知到的具有伦理意义的政治人格形象。
在公众面前塑造一个良好的公共形象,有利于领导干部在下属面前树立威信,更有利于工作的展开;同时,公众往往会根据领导干部公共形象来评价其所在部门,所以良好的公共形象也是树立政府公信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对于增强公共权威的人气指数和民意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二、领导干部应对新媒体的形象偏差新媒体区别于传统媒体之处在于其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透明度高、直观性强等特。
它打破了以往“党管媒体”的管理体制和“指令式”舆论调控模式。
在这样高密度的媒体网络之中,领导干部的公共形象表现出一种时代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在于领导干部与公众距离的拉近。
在这种情况下,领导干部在新媒体舆论冲击下不断调整其应对的思路和方法,然而当前许多领导干部在舆论应对上仍然表现出不适应性。
第一,受缚于应对传统媒体的习惯性思维,许多领导干部在新媒体的应对上没有实现思维习惯上的转变。
因此,传统的媒体基本上都只能报道对于政府有利的信息。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政府很难再去牢牢掌握媒体。
面对这种转变,许多领导干部表现出了不适应,许多过去行得通的经验反而成为当下应对新媒体的阻碍。
党员干部的先锋作用与形象塑造

党员干部的先锋作用与形象塑造引言党员干部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骨干力量,承载着党的指导思想的传播和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
党员干部不仅要发挥先锋作用,引领群众,还要注意个人形象的塑造,树立良好的精神风貌。
本文将围绕党员干部的先锋作用和形象塑造展开阐述。
主体一、引领群众,发挥先锋作用党员干部作为先锋,应该勇于担当,率先垂范,树立党员榜样的形象。
首先,他们要积极履行党的宗旨,发挥自己的先进性和模范带头作用。
在就业创业、社区服务、群众工作等方面,党员干部要积极主动,帮助和引导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尤其是在困难群体中,要始终保持一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初心。
其次,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他们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群众正确对待名利、成功和失败、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
同时,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严于律己,廉洁自律,做到言行一致,不为权力所腐蚀,贪污腐败的现象绝不容忍。
二、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党员干部的形象塑造非常重要,良好的形象能够树立党员干部的信任度和公信力。
首先,党员干部要注重仪表礼仪,注意自身修养和穿着打扮。
他们作为党的干部代表,要以身作则,端正自己的仪表态度,争做仪表大方、言行得体的榜样。
其次,党员干部在公众场合的言行举止要得体,注重言谈举止的文明礼貌。
他们要言行一致,言之有物、行之有则,不轻易发表没有根据的言论或妄加评论。
在与群众交往时,要倾听群众声音,做到真心实意为人民服务,不跑风漏气,避免刻意迎合,虚假攀附。
三、加强自身素质的提升党员干部在塑造良好形象的基础上,还要加强自身素质的提升。
首先,他们要不断学习先进理论和党的方针政策,提高自身的政治行动能力和领导能力。
只有真正了解和掌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才能更好地履行自己作为党员干部的责任和使命。
其次,党员干部要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始终保持对党忠诚、对人民忠诚的政治定力。
他们要始终坚持党的基本原则和党的正确方向,严守党纪国法,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诱惑,为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领导干部要塑造真诚服务的良好形象

念, 心 系官兵 的冷 暖 、 关 心官 兵的 疾苦 、 倾 听 官 人 抓 、 责任 有人担 。 要 科 学考核评 估 , 在广 泛进行 兵 的诉 求 , 千方 百计 为官 兵 办实事 、 解 难事 、 做 民 意 测 评 基 础 上 , 全 面、 客 观、 公 正 地 评 价 领 导 干 好事 , 坚持 做 到基层 有 所 呼 、 领 导 干部 有所 应 , 部 的服务 政绩 , 以促 进 服 务 基 层 取 得 实 实 在 在 的 基 层有 所 求 、 领导 干部 有 所为 , 基层 有 所盼 、 领 效 果 。要 强 化 监 督 意 识 , 经 常深入基 层倾 听官兵
全 意 为 人 民服 务 的 根 本 宗 旨, 在 真 心 实意 服 务 现 好 、 维 护好 、 发 展 好 。 Leabharlann 在 服 务 打 赢 上 发 力 用
领导干部要塑造直 一 诚服务的良好形象
增 强 工 作 实效 。
一
基层、 服务 官 兵 、 服 务 战斗 力 中转 变工作 作 风 , 劲 , 围 绕 实现 “ 能打仗 、 打 胜仗 ” 目标 , 下 力 研 究 解 决部 队战 斗 力生成模 式转 变、 信 息化 条 件 下 军 事
导干部 有所 办 。
呼声 , 组 织 机 关 查 找 解 决 服 务 基 层 中存 在 的 具 体
四是 服 务 要 讲 求 效 率 。 部 队 需 要 领 导 干 部
二 是 服 务 要 重 心 下 移 。 坚 持 把 服 务 的 着 问题 , 在 群 众监督 下把服 务搞得 更好 。
是 服务 要投入 真情 。 要 深刻理 解服 务基 训 练 、 高素质 新 型 军事人 才 培养 、 新 装备 形 成战
层 是 党 的 群 众 工 作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的 本 质 属 性 斗 力 、战 备 训 练 设 施 配 套 等 方 面 的 重 难 点 问题 ,
塑造领导干部良好形象之我见

系到 自身的威信 ,而且更重要 的是关 系到 益 出 发 。 此 , 须 牢 固 树 立 共 产 主 义 信 念 导 者 所 必 备 的 ,只 有 永 远 想 到 为 人 民 有 做 因 必
执 政 水 平 , 系 到 人 心 所 向 . 系 到 党 和 人 和善于把握 坚定正确 的政治方 向 ,具有较 不 完 的 事 、 关 关 服不 完 的 务 , 样 的形 象 才 能赢 这
境 , 的各级领导 干部 如何排 除各种干扰 , 济 体 制 的逐 步 建 立 和不 断 完 善 ,对 领 导 干 E钟 ” 大 事 做 不 来 , 事 叉 不 做 , 常 自揄 党 l , 小 却
塑 造 其 良好 形 象 ,是 一 个 值 得 引 起 高度 重 部 提 出 了更 新 更 高 的 要 求 。作 为 一 个 领 导 没 有 功 劳 , 有 苦 劳 , 也 向党 、 人 民 要 职 级 要 向
适 应 社 会 主 义 市 场 经 济 发 展 的 新 形 势 ,用
Hale Waihona Puke 有 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伟 大任务 ,面对改
其 次 ,塑 造 良 好形 象 是 社 会 主 义 市 场 邓 小 平 建 设 有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理 论 为 指
革 开 放 和 发 展 社 会 主 义 市 场 经 济 的 新 形 经 济 的 客 观 需 要 。 形 势 在 发 展 、时 代 在 前 导 , 胆 改 革 、 新 , 大 创 以经 济建 设 为 中心 做 势 ,面 对 世 界 各 种 思 想 文 化 相 互 激 荡 的 环 进 , 随着 改 革 的 不 断 深 入 , 会 主义 市场 经 好 各项 工 作 。 前 有 些 领 导 者 “ 日和 尚撞 社 当 做
了很 大 的 希 望 。所 以 , 为 一 名 领 导 干 部 , 行 为 。 作 化做 官 的 心 理 , 化 奉 献 意 识 , 做 官看 成 强 把
关于基层干部树立良好形象的探讨

关于基层干部树立良好形象的探讨中图分类号:d26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干部形象是指干部的言、谈、举、止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是干部内在素质、文化修养、道德修养的重要表现。
形象是作风的表现,作风是形象的本质特征。
干部形象好不好,在很大程度上是指干部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而言。
近年来,随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日益深化和党建工作的不断加强,我们的干部队伍建设总体上是好的,并涌现了许多关心群众疾苦、情系百姓冷暖、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廉洁自律的优秀公仆干部。
但也有少数干部作风飘浮,群众观念淡化,依仗职权,损公肥私;有的作风霸道,搞“一言堂”“家长制”,不尊重民主甚至无视党纪国法。
少数干部形象不佳,与群众拉大了“距离”,直接损害了我们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
因此,干部作风问题不仅仅是个人行为问题,它直接连着党风、政风和社风。
干部作风不好、行为不正直接影响干部的形象。
因而进一步改进干部作风,树立良好的干部形象,是形势所迫、职责所在、使命所系,容不得丝毫轻视和懈怠。
一、影响基层干部塑造良好形象的因素(一) 思想观念陈旧一些基层干部思想观念仍较滞后,跟不上形势的发展,一时适应不了近年来基层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任务。
一是对自身职能认识不到位。
新时期乡镇如何落实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公共管理等基本职能,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这是对基层干部的一项重大考验。
一些基层干部对自身职能认识还不到位,他们习惯于完成上面的任务,习惯于做好眼前工作,缺乏发展意识与发展思路。
二是存在思想保守问题。
基层干部基本上呆在基层,见得较少,识得也不多,加上一些同志对学习不重视,在工作中对新观念、新事物接受慢,市场竞争意识、竞争能力不强,对工作起点、工作标准要求不高。
三是为民服务意识不强。
一些基层干部服务意识不强,习惯于行政命令、工作布置,依赖于坐、等、听,没有经常性地“进村入户”,摸情况、找问题,思想观念上还没有转变到“爱民”、“亲民”、“为民”上来。
领导干部形象塑造的重点和核心

一
、
悖论 : 领导 形 象塑造 日益 重视 , 官 员形 象危机
举 止 等 则 可 视 为 内在 形 象 , 它 给人 一 种 精 神 上 的感 觉, 或典 雅大方 , 或 俗不 可耐 。一般 而 言 , 外 在形 象 给 人 的印 象模糊 不稳 , 内在形 象给人 的美 感则 长 久且 较
0 4/ 领 导 科 学 论 坛
本 刊 特 稿
BEN KANTEG A0
展 开 深 度 的研 究 , 而 某 些 领 导 力 培 训 项 目是 在 较 少 研
一
起的, 没有 文 化底 蕴 的 人 , 即便 用 浑 身解 数 装 饰外
究 的情况 下仓 促 上阵 , 理论 积淀 并不充 分 。在 培训 过 程中 , 过 度强 调 了 领导 形 象 的某 些 方 面 , 这不 仅会 有 损 于领导 者形 象塑 造 , 而且不 利 于领导力 的提升 。 目前 , 领导 力 的研究 著 作 非 常多 , 特别 是 西方 领 导理论 , 存 在 着 多种 流 派 、 多种理论范式 , 有 人 称 为 “ 领 导丛林 ” 。这些 领导 理论 大多 以行 为学 、 心理 学为 基础 , 不是 依靠 逻辑 推论 , 而是 从 经验 、 事实 中演绎 出 来, 因 而 只能 从 一个 视 角解 释 领 导力 , 难 以避 免 片面 性。比如 , 许 多 人 推 崇 的领 导 魅 力 理 论 ( C h a r i s m a t i c
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