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初期的社会
民国初年的社会变化

三、新文化运动
(一)背景 (二)概况 (1)标志——1915年《青年杂志》创刊 (2)主要阵地—— 《新青年》
主要活动基地——北京大学
(3)代表人物: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2008·广东)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 宣称“批评时政,非其旨也”。这预示着新文 化运动
A.纯粹是一场学术文化运动 B.将思想革命作为救国的根本 C.旨在推翻当时的共和政体 D.以陈独秀的右倾思想为指导
参考: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失败(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有名无 实),使他们意识到,以旧国民、旧心理驾驭新制度是不能取得 成功的。必须通过思想启蒙改造国人意识,培养新的国民,为社 会变革奠定基础。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陈独秀期望培育的“新 青年”“新”在哪里,体现了怎样的时代精神。
参考:“新”在成为自主的、进步的、开放的、富于进取和科学 精神的新青年。集中体现了民主与科学的时代精神。
2、内容:
(1)前期(三提倡,三反对):
A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核心)
B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打倒“孔家店”)
C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文学革命)
(2)后期:
D宣传马克思主义
(2011·天津)《新青年》创刊时即大力提倡民 主与科学,但其后十余年间所发表的专门论述 民主与科学的文章并不多,尽管如此,“民主” 与“科学”仍然被认为是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 号,这主要因为民主与科学是
1、“短暂的春天”的含义
1912-1919年,民族资本主义得到较快发展。 2、发展原因 ①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建立中华民国,扫 除了一些障碍 ②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③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④有识之士倡导“实业救国” 3、发展概况 4、影响:促使无产阶级壮大并登上政治舞台
民国初年的社会变化和意义(1912—1919)

火花2是0火世柴纪的初商标,,中贴国在商火柴店盒贴上出。这的一标组语火。花反 映了早期1民91族9火年柴北业京的爱国大爱火国花学精生神焚。这烧种日精货神也是中
国民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本主义赖以发展的精神支柱。
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短暂春天)
1、背景: 外因: 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对中国经济侵略
3. 护国运动(1915年——1916年) 原因:袁世凯1915年复辟帝制 结果:蔡锷云南起兵,各省响应,袁世凯撤销帝制。
今袁背弃前盟,暴行帝制,解散自治会,而闾阎无 安民矣;解散国会,而国家无正论矣;滥用公款, 谋杀人才,而陷国家于危险之地位矣;假民党狱, 而良懦多为无辜矣。有此四者,国无不亡!……万 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 忘共和,即称民贼。吾侪昔以大仁大义铸此巨错, 又焉敢不犯难,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
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短暂春天) 3、缺陷:
重工业基础薄弱,未形成独立完整工业体系 仍未能摆脱帝国主义资本控制 仍受自然经济严重束缚 时间短暂
4、影响
① 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为新文化运动提供经济基础。 ② 无产阶级力量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提供了阶
级基础。
下表展示了1914~1920年华商火柴厂的发展情况
推翻了清王朝, 并于1912年建立民国。
材料二: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和保护工商业,鼓励 人民兴办实业,鼓励华侨在国内投资,设立实业 部,各省成立实业公司,废除清朝苛捐杂税……
材料三:1912年全国有商会794所,入会19.66万 人。到1915年商会增至1211所入会已达23.85万 人。1914年,全国商会联合会在上海召开第一次 大会,与会者超过180人。
民国时期的动荡与社会变革

民国时期的动荡与社会变革一、背景介绍民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动荡的时期,经历了辛亥革命后的各种政治纷争和社会变革。
本文将从政治与经济、教育与文化、军事与外交等方面,探讨民国时期的动荡与社会变革。
二、政治与经济的动荡与变革1. 政治的动荡在民国时期,中国政治环境不断变化,各地政权更迭频繁。
国共两党之间的斗争,军阀割据的局面,以及各种政治派系的兴起,使得政治局势动荡不安。
这些政治动荡给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2. 经济的变革民国时期,中国经济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
中国开始尝试进行工业化,并推行一些现代化的经济政策和制度改革。
然而,由于政治的不稳定和经济基础薄弱等因素的影响,这些经济变革并未取得良好效果。
加上外国列强的压迫和侵占,中国经济在民国时期依然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
三、教育与文化的变革1. 教育制度改革民国时期,中国的教育制度发生了较大程度的改革。
学校数量的增加,教育思想的解放,以及对传统教育方式的反思,都推动了中国教育体系的变革。
许多新的学派和学科涌现出来,为中国的学术繁荣奠定了基础。
2. 文化思潮的崛起在民国时期,中国社会涌现了许多重要的文化思潮和文化运动。
例如,“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进行了批判和变革,提倡科学、民主和人文主义;“五四运动”则以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为主题,呼吁国家独立、民主自由。
这些文化思潮的崛起,推动了中国现代文化的发展。
四、军事与外交的动荡与变革1. 内战与军阀混战民国时期,中国内战不断,各个军阀割据势力相互争斗,给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带来了很大的威胁。
军队的改革和军事现代化成为当时政府的重要工作,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限制,军队改革的推进并不顺利。
2. 外交政策的调整民国时期,中国的外交政策也经历了多次调整。
中国加入国际社会,并尝试通过外交手段解决国内问题,寻求国际支持和援助。
然而,外交政策的成功与失败交织,外国势力的干涉和侵略也让中国的外交局势异常困难。
五、社会变革与个人命运1. 社会地位的变迁在民国时期,社会地位的变迁成为许多人生命运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19课民国初年的社会与政局

民国初年社会习俗的变革体现初当时当社会发 展的趋势:体现自由平等和追求文明进步
为什么民国初年社会习俗会发生重大变革? 受西学传播的影响,传入中国的新知识冲击了封建伦 理道德和传统文化,逐渐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
和社会风气。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分布了一系列革除”旧染污俗” 的政令,促成社会习俗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袁世凯复辟帝制
①1913年,对国会施加压力,攫取正式大总统职位(取得正统地位) ②1914年正式解散国民党和国会(排斥民意机构,因为国会已失去 利用价值) ③1914年,废除《临时约法》,代之以《约法》,其中规定大总统 总揽统治权(排除民主宪政的标志,民国徒有虚名,难以制约袁 世凯独裁) ④1914年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任期每届十年,连任无限制, 有权推举继承人(袁世凯实际成为终身总统和潜在的世袭总统, 离称帝仅一步之遥)
(3)意义:
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反对袁世凯独裁专制、维护 民主共和的一次武装斗争;是辛亥革命的继续。所以称之为“二次 革命”
“ 国民党人物中, 袁之最忌者唯宋教 仁。 …… 饵以官,不 受;啖以金,不受。 日奔走于各政党 间, …… 一时声望大 哗。” ——《谭人凤集》
宋教仁(1882—1913年)
从反对传统道德,争取妇女解放的角 度看,不缠足运动带有反封建的政治 意义,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
图二:时髦的高跟鞋 图一:“三寸金莲”绣花鞋
由绣花鞋到高跟鞋,主要是受西方民主平等 由绣花鞋到高跟鞋你看到什么变化? 思想的影响。反映了妇女地位的提高。
泰山东岳庙,供奉的娘娘, 泥塑金身,三寸金莲,山东实行 放足运动后,将泥塑娘娘小脚也 换成大脚,普告被钳制的妇女。 ——时人笔记《东鳞西爪》
“宋先生死而假共和之 面目已揭破。可知民贼时 时欲杀吾国民,破坏共 遇刺後的宋教仁 和。” 上海《真相画报》关于 宋教仁被刺真相的报道 ——《于右任辛亥文集》
民国初年的社会变化

三、文化生活的变化
三、文化生活的变化
(三)建筑的变化
• 在近代,由于受西式 建筑风格的影响一级 都市化程度的提高, 在一些通商口岸中国 人也开始修筑西式或 半西式住宅
三、文化生活的变化
(三)建筑的变化 • 钢筋水泥结构、布局合理 的西式建筑成为巨商富贾 和大官僚炫耀财势的资本, 同时也为我国建筑业增添 了新的内容; • 电灯的使用为广大市民的 生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也改变了人们生活、工作 习惯,人们可以充分利用 夜晚的时间来学习或娱乐。 以上因素均使近代中国居 民尤其城市居民的居住习 俗发生重大变化
府院之争导致了张勋复辟,复辟 后的张勋解散了议会,段祺瑞镇压了 张勋后却拒绝恢复约法和国会,孙中 山为首的革命党人不满段祺瑞的做法, 成立了非常国会和广州军政府,随即 发动了护法战争。 结果,孙中山看透了西南实力派 名为护法、实为争夺地盘的面目,认 识到依靠军阀不可能达到护法救国的 目的,遂于次日离开广州,前往上海。 护法运动宣告失败。
三、文化生活的变化
(二)饮食的变化 • 吃西餐逐渐成为一种时 尚,洋式风味的饮料先 后进入中国市场,外国 传来的大量排挤着本土 的旱烟和水烟,这些现 象使中国的传统食品工 业发生了变化; • 自来水的使用省却了挑 水的痛苦,更有益于提 高市民的身体健康素质, 是近代城市居民饮食卫 生方面的一大进步。
二、经济生活的变化
(二)民族工业的“黄 金时代”
背景:欧战时西方国家 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 经济侵略;宽松的政 策(共和制度的建立, 实业家当政,如张謇, 周学熙等)。
图 1 : 1895 年 , 张 謇 开 始 筹 办 大 生 纱 厂 , 1899年春开车生产
二、经济生活的变化
1、轻工业 1)棉纺织:在民初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全国的纺织 厂1913年前有231家,资本额为3254.7万元,1920年 已增到475家,资本额达8275万元;全国的纱锭 1913年为65万枚,1919年增加到118万枚,各厂的 织布机同期也由2016台增加到5800多台——厂数, 纱锭和织布机在短短几年内超过以往20多年所有积 累的两倍多,这样的发展速度是前所未有的 2)面粉:全国民族资本开设的面粉厂1896—1912年共 有47家,1913—1921年间有105家;中国的面粉出 口数1915年第一次出超5万担, 1918年增到200万担, 1920年更猛增至400万担。
中职历史 第16课 民国初年的社会变革

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在1912年至1921年的10 年间尤其在一战期间,大生企业获得了突飞猛 进的发展
1914年,范旭东在塘沽创办的久大精盐公司
一、民国初年经济的发展
(二)民国初年经济发展的表现 1912年荣宗敬、荣德生在上海创办的福新面粉厂
荣宗敬
②轻工业发展显著(纺织、面粉)
荣德生
一、民国初年经济的发展
二、新文化运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二)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四个提倡 提倡民主 提倡科学 提倡新道德 提倡新文学
四个反对 反对封建专制 反对封建迷信 反对旧道德 反对旧文学
文学革命的首倡者是陈独秀和胡适。陈
和胡在1917年初相继发表了《文学革
命论》和《文学改良刍议》。胡适主张 对以以白孔话子文学代说替为文代言表文的,维改护革封中建国专旧制文制学 度体的裁旧,孔以教新、文旧学道代德替,旧发文动学了。猛陈烈则的力攻主 击推,倒提封出建了的“旧打文倒学孔,家建店设新”鲜的的口、号明。了如 李的大、钊通《俗孔的子、与立宪诚法的》新、文鲁学迅。的鲁《迅狂的人《 日狂记人》日。记》是把革命内容同崭新形式结
英国 法国 德国
减少比例 约1/5 约1/2 约1/3
完全停止出口
②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一、民国初年经济的发展
(一)民国初年经济发展的原因 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
图3
图1
图2
③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一、民国初年经济的发展
(二)民国初年经济发展的表现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
二、新文化运动
近
代
中
国
救 洋务
国 探
学习技术
第六讲-民国初年的政治和社会

2021/4/8
2
一、从中华民国的建立到北洋军阀的统治
1、民国的成立
• 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革 命派在政权中占有主导的地位。
• 它所颁布的各项政策,反映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愿望与 利益。在相当程度上,也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比如,禁 止买卖人口、保护人权,奖励和推进实业、倡导国货,剪 辫子、禁吸烟片,废缠足,废跪拜,易服饰,改革文教制 度等。
• 民国成立后,宋教仁倾全力推进议会民主制,使
民国真正转入宪政轨道。他希望组织一个强大政
党,力争在国会大选中获胜,组织政党内阁,制
约袁世凯。他先将同盟会和几个小党合并扩大为
国民党,然后展开竞选活动,四处演说。国民党
宋
在选战中大获全胜,袁世凯闻之色变。
教
仁
• 1913年3月20日晚,宋教仁在上海遇刺身亡。宋
• 当时中国外有列强环伺,虎视眈眈,内有几千年专制统治 根深蒂固的一个你想以及帝制时代旧思想、旧观念的作用。
袁
世 凯 复
• 11月4日,袁下令解散国民党,取消国民党籍议员 资格,1914年1月甚至解散了国会
辟
帝 • 随后他又通过修改《总统选举法》使自己成为终身
制
大总统,且可传子传孙,已成变相君主。
2021/4/8
8
一、从民国的建立到北洋军阀的统治 2、北洋军阀的专制统治
• 袁世凯做了终身大总统之后,意犹未足,竟然想
看清了袁世凯之真面目。但如何应对宋案,国民党内产
生了分歧,孙中山力主武装反袁,黄兴则主张法律解决,
二
最终孙中山发起武装反袁的“二次革命”。
次
革
命 • 由于力量悬殊,国民党内意见不一,二次革命被袁世凯
民国初年的社会变化 ppt课件

基础练习:
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早期著名的企业有:
①上海发昌机器厂②广东继昌隆缫丝 ③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④湖北织布局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ppt课件
22
2.(2008上海) 下列选项中正确反映 了1870~1956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趋势的是
ppt课件
23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曲线图
1915年5月9日,清华大学举行国耻纪念 大会,会后,学生ppt课在件 操场焚烧日货 8
民 时间短暂 国 仍集中在轻工业 初 开始向内地扩展 年 民 族 工 业 分 布 示 意 图
发展概况:
①新建厂矿有 470多家 ②新增资本达1 亿3千多万元, 超过过去的半 个世纪 ③发展最快的 是纺织业和面 粉业,化工、 皮革、卷烟等 行业也有相当 发展
早期民族火柴业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这种精神也是支撑中
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精神支ppt课柱件。
16
13.(8分)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9世纪末,张謇创办南通大生纱厂。他说:“我们儒 家,有一句扼要而不可动摇的名言‘天地之大德曰生’, 这句话的解释就是说一切政治及学问最低的期望是使得 大多数的老百姓都得到最低水平线上的生活……这就是 号称儒者应尽的本分,我知道我们政府,绝无希望,只 有我自己在可能范围内,得尺得寸,尽可能的心而已。”
派积极参加
帝制
第一次护 段祺瑞拒绝恢 孙中山于1917年
法运动 复《临时约法》 在广州成立中华
1917
和国会
民国军政府
遭到滇、桂军阀 的排挤而失败
第二次护 为了恢复《临 1920年底,他在广 因军阀陈炯明在
法运动 时约法》和国 州重组军政府, 广州发动叛乱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吾苟偷庸懦之国民,畏革命如蛇蝎,故政 治界虽经三次革命,未能充分以鲜血洗净旧 污;其大部分,则为盘踞吾人精神界根深蒂 固之伦理道德文学艺术诸端,莫不黑幕层张, 垢污深积,并此虎头蛇尾之革命而未有焉。 此单独政治革命所以于吾之社会。不生若何 变化,不收若何效果也”。因此“今欲革新 政治,势不得不革新盘踞于适用此政治者精 神界之文学”。
胡 适
《蝴蝶》
胡适
两个黄蝴蝶, 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 一个忽飞还。 剩下那一个, 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 天上太孤单。
--1917年《新青年》
“我们以为若要使中国有新文学,若要 使中国文学能达今日的意思,能表达 今人的感情,能代表这个时代的文明 程度和社会状态,非用白话不可。” ——胡适
袁世凯尊孔复古的逆流直接引发思想界的革命
民主 共和 潮流
矛盾 激化
尊孔 复古 逆流
袁世凯复辟期间到天坛拜祭
陈 独 秀
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 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 治,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 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 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 觉悟,盖犹在惝恍迷离之境。吾敢断言:伦理 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相隔一层纸
刘半农
屋里拢着炉火,
老爷吩咐开窗买水果,
说:“天气不冷火太热,
别任它烤坏了我。”
屋外躺着一个叫化子,咬紧 了牙齿对着北风喊“要死!” 可怜屋外与屋里, 相隔只有一层薄纸!
鲁迅 1918年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 历史没有年代,歪歪 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 “仁义道德”几个字。
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 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 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 个字是“吃人!”
这是最早的陈 望道中译本, 1920年9月第二版。
新文化运动之“新”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它把一些零散的、个别的主张变成一种集中的、 有一定势力的社会思潮。 其二,五四新文化运动赋予思想革命以一种新的时 代精神。五四之前,虽然文化界提出了种种新思想, 对西方传人的新文化并不抱敌对的态度,对西方文化 的价值也不乏积极的评价,但那时却缺乏一种改造旧 文化创造新文化的自觉。
第四节 民国初期的社会
一.政治--反对复辟帝制的斗争 1.袁世凯的独裁和复辟帝制 2.维护共和的斗争 ① 1913年“二次革命” ②1915年“护国运动” ③1917年护法运动 (二)经济—民国初期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背景: ①.辛亥革命的影响; ②.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 ; ③.实业救国思潮的再次勃发; ④.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 ; ⑤.列强忙于欧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2.概况:面粉业和纺织业发展最快,化工等行业也有 相当发展 3.结果:短暂春天(得到较大发展)
——王宪明《中国近现代史述要》
指整个中国文明的问题,再扩而大之又是一 个人生的问题,因此所谓“伦理的觉悟”,实际 包括三个层次的意思: (1)伦理道德的觉悟:宗法时代的封建道德与现 代生活是否相容呢? (2)文化的觉悟: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相比,其 优劣如何? (3)人生的觉悟:人生在世,究竟应该怎样过才 算有意义呢?
行业 棉纺业 面粉业 缫丝业 卷烟业 水泥业 火柴业 增长量(万 元) 8819 2372 650 1542 595 452
南京临时政府
鼓励和保护工商业,鼓励人民兴办实 业,鼓励华侨在国内投资,设立实业 部,各省成立实业公司,废除清朝的
苛捐杂税。
天津:“日租界各店静若无人, 而每日均有箱车装满国货,沿途 摇铃,大呼中国人要用国货。”
自觉地把创造新文化作为自己的使命.而且把 创造新文化与改良社会结合起来 ——王宪明《中国近现代史述要》
打倒 孔家店!
2004年9月28日,纪念孔子诞辰2555年大典在孔子 故里山东省曲阜市孔庙举行。曲阜市政府官员,社会各界 代表,以及海内外游客3000多人参加了祭孔仪式。 图为在大成殿露台表演的祭孔乐舞
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 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 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 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醒。
——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论》
蔡 元 培
胡 想 元 培 自 辜鸿铭 “菊残犹有傲霜枝” 由
鲁 李 迅 大 钊
3.内容:三提倡,三反对 ①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与愚昧、迷信; 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打倒孔家店” ③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号召文学革命 鲁迅《狂人日记》等小说:新文学典范 4.影响: 1.冲击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思想空前解放; 2.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3.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创造条件;
第四节
民国初期的社会
一.政治--反对复辟帝制的斗争 1.袁世凯的独裁和复辟帝制 2.维护共和的斗争 ① 1913年“二次革命” ②1915年“护国运动” ③1917年护法运动 二.经济—民国初期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三.文化--新文化运动 1.背景 2.兴起--《新青年》的诞生 3.内容:三提倡,三反对 4.影响: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 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 暗中把他们救出来,引到光明世界。 我们现 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 、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若因 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 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陈独秀
“德、赛两先生”的含义是什么?
独立、权利平等
——李大钊
“……他们教孝,所以教忠,也 就是教一般人恭恭顺顺的听他们一干 在上的人的愚弄,不要犯上作乱,把 中国弄成一个建造顺民的工厂。”
孝-忠-礼,这就是儒家思想 维护封建专制的妙用。
——吴虞《家族制度为专制主义之根据论》
旧道德是指以孔子为 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
打倒孔家店!
——吴虞
中国“一切黑暗”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民主”是指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包括人 权平等、个性解放、独立人格、以代议制为 基本原则的共和体制。 “科学”是指西方自然科学,包括反封 建迷信、反偶像崇拜、宣传进化论、唯物论、 无神论等。
“孔子者,历代帝王 专制之护符也。宪法者, 新道德: 现代国民自由之证券也。 专制不能容于自由,即孔 包括思想自由、人格 子不当存于宪法。”
1600 1400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0 1910年 1911年 1912年 1913年 1914年 1910年 1911年 1912年 1913年 1914年
1910——1914年注册工厂数
“发起工厂企业得到很大推动,几乎每天都 有新公司注册。”
私人资本工业各部门资本额增长情 况(1913——1921年)
—《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史料》
一战前后外国主要工业品的输入
棉纱(担)
面粉(担)
火柴(万罗)
钢铁(吨)
三.文化--新文化运动 1.背景 ①自由、平等、思想进一步传播; ②袁世凯要复辟帝制,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③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要求冲破 封建思想牢笼,实行民主政治。 2.兴起--《新青年》的诞生 ①兴起:1915年,陈独秀上海《青年杂志》, 揭开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②代表:陈、李等 ③主要活动基地:北大 ④阵地:《新青年》
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示意图
发 展 情 况
时间
民国建立 一战后 南京国民 解放 19C 70s前后 甲午战后 战争 过渡时期 政府到抗战 到一战
• 从19世纪60、70年代开始到 1911年的50年间,投资万元 以上的厂矿约700个,资本总 额仅1.3亿元;而1912至1919 年的8年间,新建厂矿470多 个,投资近1亿元。
“四千年来,时时 吃人的地方,今天 才明白,我也在 其中混了多年。”
“没有吃过人的孩子, 或许还有,
救救孩子!”
“从胡适的文学改良到陈独秀的文学革命, 这既是内容上的变化,更是思想上的深 化……而他们真正的目的,就是通过文学 形式的革新,实现思想形式的转变。” ——王宪明《中国近现代史述要》
《共产党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