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7信令系统概述

合集下载

no7信令系统解析

no7信令系统解析
第7页
• 局间信令是交换机和交换机之间传送使用的信令,在局间中继线上传送。这 种信令比较复杂,信令包括监视、选择和网络管理三种功能。由于局间设备 及其对信令的功能要求不同,无论在信令数量、种类、传送方式上与用户线 信令均有较大的差别。
2.3 按照信令的传送信道来划分
按照信令传送所使用的信道来划分,可分为随路信令方式和公共信道信令方 式两类。后者常称为共路信令方式。
• 可分为前向信令和后向信令两类。 • 前向信令是指主叫端向被叫端发送的信令; • 后向信令是指由被叫端向主叫端发送的信令。 • 在电话通信中,主叫、被叫是由发起呼叫来决定的。因此,网络中的用户及
交换局的主叫、被叫地位不是固定的。
第6页
2.2 按照信令的工作范围来划分
• 按照信令的工作范围,分为用户线信令和局间信令两类。 • 用户线信令也叫用户信令。它是用户和交换局之间传送使用的信令。用户线
第 12 页
4.3 公共信道信令方式的发展
公共信道信令方式是六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信令技术。CCITT提 出的第一个公共信道信令方式是CCITT No.6信令方式,也称No.6信令方式。其 设计目标是用于模拟电话网。主要用于国际通信,也适合国内网使用。信令传 输速率为2.4kb/s。
为适应数字网的需要,CCITT于1972年提出了No.6信令方式的数字方式的 建议。信令传输速率为4kb/s和56kb/s。但该信令方式的数字方式也并未改变其 最初的模拟信令方式的特点,不能满足通信发达国家发展综合业务数字网的需 要。所以其数字方式并未得到应用。
第 10 页
交换机A 交换网络
话令设备
信令设备 公共控制
第 11 页
4.2 公共信道信令方式的优点
(1) 增加了信令系统的灵活性。在公共信道信令方式中,一群话路以时分方

NO7 信令概述-1-我国信令网结构

NO7 信令概述-1-我国信令网结构

我国七号信令网结构
我国七号信令网采用三级结构
HSTP采用A、B平面,以增强可靠性
A
HSTP
HSTP
SP
A
LSTP
D B
B A
HSTP
D
LSTP
LSTP
A
SP
F
SP
C
LSTP LSTP
C
SP
C
LSTP SP
E
SP
D
HSTP
B
HSTP
HSTP
我国信令网结构示意图
信令网与电话网的对应关系
信令网的三级结构与电话网的三级结构一一对应
SP(INTS)
SP(DC1) HSTP SP(DC2) LSTP SP(端局) SP(TM)
图例: 话路 信令链路 HSTP SP(DC2) SP(DC1)
LSTP
SP(端局)
SP(TM)
信令网与移动网的对应关系
移动网采用三级和两级的混合结构。信令网与话路网一一
对应。
SP(INTS) TMSC1
HSTP TMSC2 LSTP MSC(端局) SP(TM)
图例: 话路 信令链路
MSC(端局) HSTP LSTP
TMSC1 TMSC2
SP(TM)
总结
介绍了共路信令的基本概念
介绍了No.7信令的基本术语
介绍了No.7信令系统的分层结构 介绍了我国No.7信令网的结构
七号信令系统概述
课程内容
信令基本概念 No.7信令基本术语 No.7信令系统的功能级 我国No.7信令网的结构
课程目标
了解No.7信令的基本概念
掌握No.7的功能级结构 了解我国No.7信令系统的网络结构

No.7信令系统概述

No.7信令系统概述
No.7信令系统是按照分层结构来设计的;
在黄皮书中,主要考虑的数字电话网和采用电路交换方 式的数据通信网中传送各种与电路有关的控制信息,所 以只按照4个功能级设计;
在红皮书和蓝皮书中,为了适应新业务的需要, No.7 信令系统的分层结构向OSI的七层模型靠近,增叫了一 些信的功能;
2020/3/2
随着数字交换和数字传输技术的发展,随路信令不能满 足现代通信网的需要,提出了公共信道信令的概念。
2020/3/2
电子信息学院现代通信网中心
3
公共信道信令(ccs)
• 设置一条与话路分开的独立的高速数据链路,专门负 责传送一群话路的信令;
• 最早的公共信令系统是ITU-T(原CCITT)在60年代 建议的No.6信令系统。
2020/3/2
电子信息学院现代通信网中心
18
3 与7层协议并存的NO.7信令结构
OSI层
应用层
表示层 会晤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TC TCAP
ISP
CCS7层
ISUP TUP DUP
4
SCCP
3
消息传递部分
MTP(1-3层)
2 1
4 功能说明
(1)MTP和SCCP构成网络的业务部分,相当 于OSI低三层,为高层提供消息的可靠传送;
• 主要用于模拟电话网,后来补充了数字形式,也可用于数 字网;
• 总体上,不能满足现代通信网的发展需要,目前已经很少 使用;
• 目前广泛使用的公共信道信令系统是No.7信令系统。
2020/3/2
电子信息学院现代通信网中心
4
1.2 No.7信令发展
1 标准化发展进程
1973年ITU-T开始对No.7信令研究; 1980年第一次提出了No.7信令建议(1980年黄皮书),包括:

简述七号信令系统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简述七号信令系统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简述七号信令系统的原理及应用大连工业大学通信102班07号毛逸菲2013年5月20日星期一摘要:本文详细介绍了七号信令系统的特点、应用范围等七号信令系统的概念,七号信令网的功能和组成等概念,简要分析了七号信令的应用。

关键词:七号信令、七号信令网、七号信令应用一、No.7信令系统信令是通信网的神经系统,是在通信网的各节点(交换机、用户终端、操作中心和数据库等)之间传送控制信息,以便在各设备之间建立和终止连接,达到传送通信信息的目的。

公共信道信令技术的基本特征是将话音信道与信令信道分离,在单独的数据链路上以信令消息单元的形式集中传送若干话路的信令信息。

No.7信令是局间公共信道信令,应用于数字通信网络,它不但适用于电话、数据、移动电话业务,而且适应于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中多种业务的要求。

No.7信令系统是一种国际性的标准化的通用公共信道信令系统,可用于传送电话网、综合业务数字网的局间信令,还可支持智能网业务和移动通信业务。

1.1 No.7信令系统的特点a.使用公共信道传送信令,利用分组交换技术,确保信令可靠传输。

b.采用可变信令单元,信令传输速度快,呼叫建立时间短,能满足现在和将来传送呼叫控制、遥控、维护管理信令及处理机之间事务处理信息的要求。

c.信令容量大,且易随需要改变,可适应各种新业务的要求,可提供多种网络集中服务信令。

d.采用功能模块化,使用方便,易扩展。

e.应用范围广,适用于各种网络的互联。

1.2 No.7信令系统的应用a.电话网的局间信令(国际和国内)。

b.电路交换数据网的局间信令(国际和国内)。

c.传送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的局间信令。

d.各种集中维护、管理中心的信息传递业务。

e.智能网业务。

f.传送移动通信网中与用户移动有关的各种控制信息。

1.3 中国No.7信令系统结构七号信令系统由消息传递部分(MTP)和多个不同的用户部分(UP)组成,主要包括电话用户部分(TUP)、数据用户部分(DUP)和其他用户部分等。

七号信令原理介绍

七号信令原理介绍

七号信令原理一、七号信令系统概述1、什么是信令信令是通信设备(包括用户终端、交换设备等)之间传递的除用户信息以外的控制信号。

在通信网中,除了传递业务信息外,还有相当一部分信息在网上流动,这部分信息不是传递给用户的声音、图像或文字等与具体业务有关的信号,而是在通信设备之间传递的控制信号,如占用、释放、设备忙闲状态,被叫用户号码等,这些都属于控制信号。

2、信令的概念在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由NSS、BSS、OSS三大子系统和MS组成,但这只是根据功能划分的物理上的组合,大多数功能是分布在不同的设备中的,这样在执行任务时就需要交换信息,协调动作:分散的设备需要相互配合才能完成某项任务,设备或各个子系统之间必须通过各种接口按照规定的协议实现互连。

在通信系统中,我们把协调不同实体所需的信息称为信令。

信令系统指导系统各部分相互配合,协同运行,共同完成某项任务。

GSM系统中,信令消息具体体现在接口的协议和规范上。

3、信令的分类按照工作区域:用户线信令:用户终端与交换机之间传递的信令局间信令:交换设备之间传递的信令按照信令的传送方式:随路信令(CAS):信令信息在对应的话音通道上传送,或者在与话音通道对应的固定通道上传送(如数字线路信号)共路信令(CCS):信令信息在专门的高速数据通道上传送4、信令传送介质之E1线介绍E1工作模式(clear channel)当工作在E1方式时,它相当于一个不分时隙、数据带宽为2.048 Mbit/s的接口cE1工作模式(channelized)当工作在cE1方式时,它在物理上分为32个时隙,对应编号为0~31。

其中的31个时隙可以被任意地分成若干组(时隙0用于传送帧同步信号,不能被捆绑),每组时隙捆绑以后作为一个接口(channel-set)使用5、信令网7号信令网是电信网中用于传输No.7信令消息的专用数据网它由信令点SP、信令转接点STP和信令链路Link组成信令网是独立于电话网的一个支撑网,我国No7信令网由三级结构组成 高级信令转接点HSTP低级信令转接点LSTP信令点SP两个信令点SP、STP之间通过链路建立起通路6、信令点和信令转接点信令点:信令网上产生和接收信令消息的节点,是信令消息的起源点和目的点源信令点(OPC):生成信令消息的信令点目的信令点(DPC):信令消息发往的信令点信令转接点:若某信令点既非信令源点又非目的点,其作用仅是将从一条信令链路上接收的消息转发至另一条信令链路去,则称该信令点为信令转接点。

7号信令系统

7号信令系统

No.7 信令系统简介摘要No.7信令是一种公路信令系统,它采用全双工的数字传输信道传送信令,是一个国际标准化的通用的信令系统。

它采用模块化的分层协议结构,实现了在一个信令系统内多种应用的并存。

No.7信令系统基本功能结构由公共的消息传递部分(MTP)和面向不同应用的用户部分(UP)组成。

No.7信令网就是一个专门用于传送信令信息的网络,它采用了一些不同于业务网的组网技术和可靠性机制,以确保信令网的可靠性、安全性和高效运行。

No.7信令系统凭借其稳定、高效、承载业务多样性等特点已经成为现代通信网的主要信令方式。

本论文介绍了No.7信令系统的特点、结构、信令单元格式和信令网结构。

关键词:No.7信令 MTP UP 信令单元信令网0 引言语言是人类思想的一种表达工具,是沟通心灵的桥梁,是人和人之间交流与合作的传输媒介,然而,在当今社会,语言的表达,思想的传递,心灵的沟通,交流合作的实现,都要借助于通信系统。

同样,通信网络的正常运转,需要各种通信设备的交流协作,而信令则是通信设备之间的语言,是通信设备表达思想的工具,借助于通信网络,可使各通信设备彼此沟通,互相配合,共同完成传送信息的任务。

通信网中任意两个通信终端之间的通信都离不开信令,终端与交换节点之间,各交换节点之间以及不同网络之间的互通,都必须在信令的控制下进行。

1980年,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CCITT,International Telegraph and Telephone Consultative Committee,现为ITU-T)通过了No.7信令技术规程的黄皮书,并于1984年的红皮书、1988年的蓝皮书和1992年的白皮书三次对其进行了修改和完善,现在,No.7信令已经成为最适合在数字通信网中使用的公共信道信令技术。

No.7信令系统(Common Channel Signaling System)是由ITU-T制定的全球电信业的标准。

七号信令系统概述

七号信令系统概述

信令网的分类
• 无级信令网:信令网中未引入信令转接 点,信令点间采用的是直联方式的信令 网。 • 分级信令网:引入信令转接点。按信令 点的级数分为二级信令网和三级信令网。 组建信令网时,对网的基本要求是: 1、能够容纳的信令点越多越好; 2、一次接续所经过的转接次数越少越好;
无级信令网
分级信令网
信令分类
• 工作区域:用户线信令、局间信令 • 传送方式:随路信令、共路信令
七号信令的功能级结构
七号信令系统的总体目标是提供一个 国际标准化的通用的信令系统。七号信 令系统将整个系统划分成一个公共的消 息传递部分(MTP)和若干个用户部分 (UP)。
MTP消息传递部分的功能是提供一个 可靠的传递系统以保证两个不同地点对 应的UP之间传送的信令消息无差错、不 丢失、不错序、不重复。MTP消息传递 部分负责消息的传递,不负责消息内容 的检查和解释。
No.7信令信号单元格式
MSU
F CK SIF SIO
LI
FIB FSN BIB BSN F
LSSU
F CK SF
LI FIB FSN BIB BSN F
FISU
F CK
LI FIB FSN BIB BSN F
SIF信令信息字段结构
信 号 信 息 信 CIC/SLC 号 DPC 标 记 OPC
SIO业务信息八位位组
信令业务管理功能
当信令链路或信令路由出现故障时, 控制将信令业务从一条不可用的信令链 路或信令路由转移到一条或多条不同的 信令链路或信令路由;并在信令故障消 除之后,将业务转回;或当拥塞产生时 控制减少到拥塞信令链路或信令路由上 的信令业务。信令业务管理功能包括倒 换、倒回、强制重选路由、受控重选路 由、管理阻断和信令业务流量控制等程 序。

NO.7信令系统

NO.7信令系统

DPC OPC
来自第二级
去第二级
SLS 及 DPC
用户部分 (the fourth level) 它的主要功能是控制各种基本业务呼叫的建立和 释放。 包括:最常用的电话用户部分 (TUP), ISDN 用户部分 (ISUP)
ZXJ10 M P STB
NET D T
2048kb/s 传输系统 半固定连接 64kb/s Level 1 Level 2 信号链路 Level 3 消息传输部分 Level 4
信令链路
准直联式 这是非直联的一个特例。交换机A和B间无直达的 信令链路,通过预定的路径传递信令消息, 而A 与B间的话路通道为直达路由。
话音信道 A 信令链路 C B
3).三层信令网结构
HSTP
HSTP
A
B
高级STP 高级
D D
D
D
D
D
D
D
HSTP层
B1 B A1 B
C
B2 B C2 B
低级STP 低级
1 2
CK
error
BIB 2140
reverse 3
。 。 。
MTP3 信令网功能: 关于信令网操作和管理功能以及信令传递过程和功能。 •信令消息处理功能 消息鉴别; 消息分配; 消息编路; •信令网管理功能: 信令业务管理; 信令编路管理; 信令链路管理。
*** 路由选择原则
去第四级 消 息 分配 SIO(SSF 和SI) 4位只能包含16个 用户 来自第四级 消 息 选路 消 息 识 别
NET D T
ZXJ10 STB M P
ZXG10与NO.7系统四个功 能级的对应关系
No.7 DTI板——————MTP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设置一条与话路分开的独立的高速数据链路,专门负 责传送一群话路的信令;
• 最早的公共信令系统是ITU-T(原CCITT)在60年代 建议的No.6信令系统。
• 主要用于模拟电话网,后来补充了数字形式,也可用于数 字网;
• 总体上,不能满足现代通信网的发展需要,目前已经很少 使用;
• 目前广泛使用的公共信道信令系统是No.7信令系统。
2020/3/2
电子信息学院现代通信网中心
6
3 No.7信令的应用
(1)基本应用:一般只包含MTP和UP(TUP、 DUP、 ISUP)的No.7信令四级功能结构
• PSTN公用电话交换网 • 电路交换的数据网
• N-ISDN
(2)目前主要的应用:增加了SCCP和TC和TC用户 部分(比如:INAP、OMAP、MAP)的内容
SCCP传递信令;
2020/3/2
电子信息学院现代通信网中心
21
第三节:信令单元格式
信令单元(SU)——No.7信令采用数字编 码形式传送信令时的最小单元;
信令消息不等长,信令单元也不等长; 各种SU的格式是信令协议规程的具体体现,是
开发、维护和测试No.7信令系统的最直接的信 息载体; 由若干个八位组构成;
第2章 No.7信令系统概述
2020/3/2
电子信息学院现代通信网中心
1
本章内容提示:
了解No.7信令系统的概况
基本特点 功能结构 信令网
2020/3/2
电子信息学院现代通信网中心
2
第一节 No.7信令系统的发展及特点
1.1 No.7号信令的产生
随路信令系统在模拟通信网中,基本可以满足要求;
2020/3/2
电子信息学院现代通信网中心
17
2 解决问题的办法:
根据ISO为数据通信制订的OSI参考模型,建立 新的结构
• 低3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为公共传递 功能,建立通信网的基础;
• 高4层(运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为通信 业务功能,提供端到端通信;
增加了信令连接控制部分(SCCP)和事务处理 能力(TC)模块,与原有的四级结构,公共构 成一个四级结构与七层协议并存的功能结构;
消息信令单元格式(MSU)
F CK SF LI FIB FSN BIB BSN F 链路状态信令单元格式(LSSU)
F CK LI FIB FSN BIB BSN F
填充信令单元格式(FISU)
2020/3/2
电子信息学院现代通信网中心
24
三种信令单元结构的相同部分:
F:标志码,固定为01111110,用于信令单元的开头和结尾; BSN:后向序号; BIB:后向指示比特; FSN:前向序号 FIB:前向指示比特;
第四级L4:各种不同的用户部分
• 某一类用户的相关信令功能和过程;
2020/3/2
电子信息学院现代通信网中心
15
收/发信令的四级结构过程
消 TUP

消息 MTP3
TUP


MTP3 消息
消息 MTP2
MTP2 消息
消息 MTP1
MTP1 消息
2020/3/2
电子信息学院现代通信网中心
16
2.2 四级结构与七层协议并存的结构
12
2.1 No.7信令四级结构
1 No.7信令系统基本应用的功能结构
• 包括消息传递部分(MTP)和用户部分(UP) • UP部分又包括:TUP,DUP,ISUP;
用户部分UP
消息传递部分 MTP
用户部分UP
2020/3/2
电子信息学院现代通信网中心
13
2 MTP消息传递部分
• 提供消息的可靠传送; • 按照具体的功能不同可以分成三级,从而与用户部分
• 智能网 • 网络的操作、管理和维护 • 移动通信网 • N-ISDN的部分补充业务
(3)未来应用:宽带ISDN等新业务;
2020/3/2
电子信息学院现代通信网中心
7
1.3 No.7信令的特点
1 No.7信令系统主要应用特点
(1)局间的信令链路由两端的信令终端设备和数据链路组成。(数据链 路是速率相同的双向数据信道,使用PCM传输时,一般为64kbit/s,对于 模拟信道,需加上modem,速率一般为4.8kbit/s).
2020/3/2
电子信息学院现代通信网中心
18
3 与7层协议并存的NO.7信令结构
OSI层
应用层
表示层 会晤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TC TCAP
ISP
CCS7层
ISUP TUP DUP
4
SCCP
3
消息传递部分
MTP(1-3层)
2 1
4 功能说明
(1)MTP和SCCP构成网络的业务部分,相当 于OSI低三层,为高层提供消息的可靠传送;
电子信息学院现代通信网中心
11
系统A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运输层 网络层
逐层加上 控制信息
逐层剥去 AP数据 控制信息
AH 数据
应用层
PH 数据
表示层
SH 数据
会话层
TH
数据
运输层
NH
数据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FAC 数据(1)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物理层
通信信道
2020/3/2
电子信息学院现代通信网中心
1984年经过完善补充后,通过了红皮书。新增的内容是:
• 信令连接控制部分(SCCP)和综合业务数字网用户部分(ISUP);
1988年通过了No.7信令系统的蓝皮书建议,新增内容包括:
• 事务处理能力应用部分(TCAP) • No.7信令系统测试规范
2020/3/2
电子信息学院现代通信网中心
1 随着新业务的应用,四级结构的局限性暴露 出来:
• MTP利用DPC寻址,DPC的编码只在一个信令网内 有效,不能跨越网直接寻址;
• 用户有限(SI只有4位,用户最多只有16个)不能 满足日益增多的新业务的需要;
• MTP只能用逐段转发方式传递信令,而不能提供端 到端的信令传递;
• MTP不能传递与电路无关的信令,不支持逻辑连接;
2020/3/2
电子信息学院现代通信网中心
22
3.1 基本格式
按照来源可以分为三种:
• MSU(Message signaling Unit):由用户产生的可 变长的消息信令单元,用于传递来自用户级的信令消 息;
• LSSU(Link Status signaling Unit):来自MTP第 3级的链路状态信令单元,用于链路初始启用或链路 故障时,表示链路状态;
构成No.7信令系统的四级结构;
ISUP DUP TUP
MTP3(信S令CC网P功能级) MTP2(信令链路控制级) MTP1(信令数据链路级)
2020/3/2
电子信息学院现代通信网中心
14
3 四级结构中的各级主要功能
第一级L1:物理路
• 为信令传输提供一条双向的数据通道,定义了信令数据链路的 物理、电气功能特性和链路接入的方法;
BSN,BIB,FSN,FIB用于差错控制,完成信令单元的顺序控制、证实和重 发功能;
LI:长度指示码,指示LI与CK之间的8位位组个数,用于区别三种信 令单元:
LI=0,表示为FISU LI=1或2,表示为LSSU LI>=2,表示为MSU
2020/3/2
电子信息学院现代通信网中心
2020/3/2
电子信息学院现代通信网中心
4
1.2 No.7信令发展
1 标准化发展进程
1973年ITU-T开始对No.7信令研究; 1980年第一次提出了No.7信令建议(1980年黄皮书),包括:
• 信令系统的总体结构 • 消息传递部分(MTP) • 电话用户部分(TUP) • 数据用户部分(DUP)
25
不同部分
SF:状态标志,标志本端链路的工作状态,是LSSU的主要组成部 分;
SIO:业务信息字段; SIF:信令信息字段;
• SIO,SIF是MSU的主要组成
2020/3/2
电子信息学院现代通信网中心
26
第四节 No.7信令网
4.1 概述
No.7信令系统采用共路方式,所以在原有的电 信网的基础上,要构建一个起支撑作用的No.7 信令网;
交换 网络
...
话路群
交换网 络
处理 机
信令终 端
信令链路 数据链路
信令终 端
处理机
2020/3/2
电子信息学院现代通信网中心
8
(2)No.7信令系统支持的业务目前主要是基于电路交 换,但它本身的传输是应用分组交换技术
• 所以信令终端,必须具有信令单元(su)的同步、定位和差错 控制功能,保证信令消息的可靠接收;
• 传输速度慢 • 信息容量小; • 在通话期间不能传送信令; • 无法传输与呼叫无关的信令(比如管理信令) • 大多数话路都要配置信令设备,成本高
随着数字交换和数字传输技术的发展,随路信令不能满 足现代通信网的需要,提出了公共信道信令的概念。
2020/3/2
电子信息学院现代通信网中心
3
公共信道信令(ccs)
• FISU(Fill Insert Signaling Unit):来自MTP第2 级的插入信令单元(FISU),用于链路空或链路拥 塞时来填补位置;
2020/3/2
电子信息学院现代通信网中心
23
三种信令消息单元格式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