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冷热源方案分析中系统能效比计算实例及方法初探

合集下载

空调能效比计算方法介绍

空调能效比计算方法介绍

空调能效比计算方法介绍对于我国绝大多数使用空调的用户而言,空调制热只是冬季取暖的一种辅助手段,其主要功能还是用于夏季制冷,对于空调夏季制冷的能效比数我们称之为EER,那什么是空调能效比?空调能效比是怎么计算出来的?什么空调能效比空调器的能效比,就是名义制冷量(制热量)与运行功率之比,即EER和COP。

家用空调制冷能效比(EER),是额定制冷量与额定功耗的比值。

而空调制热能效比(COP)这个概念,指的是额定制热量与额定功率的比值。

我国销售的空调都有“中国能效标识”字样的彩色标签,这个标签是空调能效比的直接体现。

标签为蓝白背景的彩色标识,分为1、2、3共3个等级,等级1表示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最节电,即耗能最低;等级2表示比较节电;等级3表示产品的能源效率为我国市场的平均水平。

空调能效比计算方法介绍空调能效比计算公式:空调制冷能效EER=制冷量÷制冷消耗功率空调制热能效COP=制热量÷制热消耗功率一般而言,同一匹数的空调,选购能效比高的比能效比低的节能省电。

例如一款制冷量5000瓦的2匹空调,制冷功率2000瓦,能效比:5000÷2000=2.50;另一款制冷量同样为5000瓦的2匹空调,制冷功率1500瓦,能效比:5000÷1500=3.33。

能效比数值越大,表明该产品使用时所需要消耗的电功率就越小,即在单位时间内,该空调产品的耗电量也就相对越少。

1级能效的定频空调达到3000W的制冷量每小时仅用电0.83度,3级能效定频空调达到同样制冷量需要每小时耗电近1度。

而已停止生产销售,但仍在许多家庭中使用的原4、5级能效空调,达到同样的制冷指标,需要耗电近1.5度。

如果按照一天使用空调5小时计算,一天下来,现行1级空调比原有5级空调可以每天省电3.15度,一个夏天下来就是315度电。

而现在市场上一些高端品牌如大金、三星等中央空调,拥有超一级的能效,其节能效果比1级能效标准的空调更为突出。

空调冷热源方案的数学评价

空调冷热源方案的数学评价

空调冷热源方案的数学评价早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键盘上,思绪如潮水般涌来。

10年的方案写作经验,让我对空调冷热源方案有了深刻的理解。

我将用意识流的方式,为大家详细阐述空调冷热源方案的数学评价。

一、空调冷热源方案概述空调冷热源方案主要包括冷热源设备选择、系统设计、能量优化等方面。

冷热源设备的选择要根据建筑物的实际需求、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

系统设计要考虑设备的匹配性、管道布局、能耗等因素。

能量优化则要关注系统的运行效率、节能降耗等方面。

二、数学评价方法1.设定评价指标空调冷热源方案的评价指标包括:设备投资成本、运行成本、能耗、系统稳定性、可靠性、舒适性等。

这些指标可以通过数学模型进行量化分析。

2.建立数学模型(1)设备投资成本模型:主要包括设备的购置成本、安装成本、维修成本等。

(2)运行成本模型:主要包括设备的运行能耗、维护成本、人工成本等。

(3)能耗模型:包括空调系统的制冷量和制热量,以及相应的能耗。

(4)系统稳定性模型:考虑设备的运行状态、系统故障率等因素。

(5)可靠性模型:考虑设备的故障率、维修率等因素。

(6)舒适性模型:考虑室内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因素。

3.求解数学模型通过求解上述数学模型,我们可以得到空调冷热源方案的评价结果。

具体方法如下:(1)求解设备投资成本模型,得到设备投资成本最低的方案。

(2)求解运行成本模型,得到运行成本最低的方案。

(3)求解能耗模型,得到能耗最低的方案。

(4)求解系统稳定性模型,得到系统稳定性最高的方案。

(5)求解可靠性模型,得到可靠性最高的方案。

(6)求解舒适性模型,得到舒适性最高的方案。

三、数学评价结果分析1.设备投资成本最低的方案通过求解设备投资成本模型,我们得到设备投资成本最低的方案为:选用某品牌的高效节能空调机组,该机组具有较高的制冷量和制热量,且设备投资成本相对较低。

2.运行成本最低的方案通过求解运行成本模型,我们得到运行成本最低的方案为:选用某品牌的全热交换器,该设备具有较高的运行效率,且运行成本相对较低。

空调冷热源方案的数学评价(1)

空调冷热源方案的数学评价(1)

空调冷热源方案的数学评价(1)摘要:集中空调工程冷热源方案的选择是多因素综合评判问题,建立一套合理的综合评价方法是必要的。

本文介绍运用模糊数学的概念对空调冷热源方案进行综合评价,将各因素的评价结果精确化、定量化,为工程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关键词:冷热源方案冷热源主机模糊评价集中空调工程冷热源方案的选择是多因素综合评判问题,建立一套合理的综合评价方法是必要的。

单纯的经济技术分析对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各因素对评价主体的贡献等方面描述不够完全,所得结论不够直观,对工程项目决策的参考作用有一定局限。

应用模糊数学的概念对方案进行综合评价比较,可以精确的将各因素给予综合考虑,其数值性的单一结论为冷热源方案的选择提供明确的依据,是一种较科学、全面的方法。

1 提出问题多种方法都可以制备一定冷热量,选择优化方案的考虑因素主要取决于工程项目的实际条件,一般情况下,比较重要的因素如下:投资;能耗费用;所需机房建筑面积;设备寿命;设备性能;安全;环境保护;维护管理。

对于不同的方案,在这几方面各有优劣,只能将各个方案在实际工程项目中的满意程度以单一的尺度进行标称,才可以排序进行选择。

2 建立数学模型因素集与评语集冷热源优化方案的评判因素组成因素集R,其论域为:R={投资,能耗费用,所需机房建筑面积,设备寿命,设备性能,安全,环境保护,维护管理};暂记为:R={r1, r2, r3, r4, r5, r6, r7, r8},构造一个与因素集对应的评语集T={t1, t2, t3, t4, t5, t6, t7, t8}。

在方案中,投资、能耗费用、所需机房建筑面积、设备寿命项的评语是准确数值,确定各因素对应的隶属度函数U, 隶属度函数U用来测量在策略集合中选取不同策略时,能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了目标,隶属度函数U必须满足0≤U≤1;对于设备性能、安全、环境保护、维护管理等只能用相对比较所得评语进行描述的项目,按照打分原则对其赋值,综合各项评语组成评语集。

空调主机实际能效比(COP)的计算

空调主机实际能效比(COP)的计算

空调主机实际能效比的计算
根据能效比定义:空调主机COP(能效比)是空调主机的制冷量(制热量)和输入功率的比值。

即:COP=制冷量/耗电量。

现需要得出此空调主机实际COP(能效比)。

1,在空调正常运行时段测的实际运行参数如下:
(1)系统供水温度(T供)=A℃。

(2)系统回水温度(T回)=B℃。

(3)系统水流量Q=Dm3/h。

(4)输入功率:EkW。

2,计算步骤如下:
(1)COP=制冷量/耗电量(式一)
制冷量:空调主机实际制冷量。

输入功率:空调主机实际输入功率(耗电量)。

取空调主机正常运行时段中的1小时计算:
制冷量=C×M×ΔT=×103J/kg℃×M×(T回-T供) (式二)
C=×103J/kg℃(水的比热容)
M=Q×h=D×1h=1000Ckg (1h内参与热交换水的质量)
ΔT=(T回-T供)=(B-A)℃(1h时间段内共回水平均温差)由式二得知:
(2)制冷量=×103J/kg℃×1000Ckg×(B-A)℃=FW
由实测数据得知:
(3)输入功率=耗电量=EW
由式一得知,该主机实际的COP为:
COP=F/E=G
所以该主机正常运行时的能效比(COP)是G。

复杂空调系统输送能效比计算方法的探讨

复杂空调系统输送能效比计算方法的探讨

复杂空调系统输送能效比计算方法的探讨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卜增文夏春海周俊杰赵伟摘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对于输送能效比的计算比较简单,如果空调冷冻水系统设计为多级泵,且各级泵输送的供回水温差和流量不同的复杂系统,即不能直接根据《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已有的公式进行计算。

本文以实际工程为例,根据输送能效比的基本定义,用三种方法进行计算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以结果为导向,采用冷水机组的额定制冷量和系统参与输送流体所有水泵电机的额定功率进行评价,既能简化计算,更切合实际地评价设计的合理性,也能控制实际运行时的输送能效比ER。

关键字:复杂空调系统输送能效比额定制冷量0 引言评价空调系统中水系统输送效率的参数有两个,一个是已经作废的《旅游旅馆建筑热工与空气调节节能设汁标准》(GB50189-93)中推荐的“水输送系数”(WTF),另一个是《公共建筑节能设汁标准》(GB 50189-2005)中的输送能效比(ER),两者的关系为:ER=1/WTF。

所以,严格来说这两种方法是一样的。

ER= 0.002342 H/(ΔT•η) (公式1)式中:H――水泵设计扬程,m;ΔT――供回水温差,℃;η――水泵在设计工作点的效率,%。

公式1是依据一次泵系统的输送能效比的计算公式,显然,多级泵水系统的ER 根据公式1计算和评价不太合适。

因此,《〈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广东省实施细则》5.3.27条对此做了补充说明:(1)空气调节冷热水系统的输送能效比(ER)采用公式1计算,且不应大于0.0241。

(2)对于多次泵系统,每增加一次泵,输送能效比ER可增加0.00312。

当多台多次泵各自的扬程和效率不同时,多次泵的扬程和效率可按流量的加权平均值计算;当一次泵各自的效率不同时,按照流量的加权平均值进行计算。

在多次泵系统中的效率应取一次泵和多次泵效率的平均值。

不管是《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还是〈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广东省实施细则》,对于输送能效比的计算方法看起来都很简单,涉及到变化的参数只有水泵的扬程和效率。

结合实例探究空调系统冷热源的方案设计

结合实例探究空调系统冷热源的方案设计

结合实例探究空调系统冷热源的方案设计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各地的高层建筑不断建成,本文结合笔者的经验,对某大型商业综合体的空调冷热源设计方案进行性价比分析和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暖通设计;冷热源;方案选择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our national economy, all of the high-rise building continuously built, based on the author’s experience, a larg e commercial complex of cold and heat sources design scheme in the cost-benefit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for reference.Key Words: hvac design; cold and heat sources; scheme selection一、工程概况该工程市中心地段,总建筑面积316540.42m2,其中地下室80499.6m2,商业部分面积68450.2 m2,两栋办公面积75647.22 m2,两栋SOHO面积91943.7 m2,主楼最高建筑高度98.5m,层数27层,建筑功能划分详见表一。

序号部位功能层高空调形式1 地下二层车库 3.7m 无2 地下一层立体车库、精品超市 4.5m 全空气系统(精品超市)3 裙房共三层大型商业 5.2 全空气系统4 1#4#主楼办公 3.8m VRV空调系统加全热交换器新风系统5 2#3#主楼SOHO 3.3m 分体氟系统空调,内机为暗藏风管机表一:建筑功能划分表根据项目施工的要求,项目的地下一层和裙房综合商业空调系统采用集中式中央空调系统,空调冷热源拟在溴冷机+市政蒸汽和离心式冷水机组+燃气锅炉两种形式中加以选择,现就此两种形式机组做如下几个方面分析比较。

空调系统能效的有限时间热力学评价方法及算例

空调系统能效的有限时间热力学评价方法及算例

到[8]。
质量流量为 mref 的制冷剂逐时进入压缩机的状态 为 1,排出时为 2,由于压缩机压缩过程的不可逆性,产
生了过程的熵增和火用损失,其火用平衡方程为[9]:
窑×
窑× 窑×
e1+ w = e2 + icomp
(6)
压缩机逐时输入的火用量即有用功为:
窑×
窑× 窑× 窑× 窑×
ein,comp = w = mref × (h2 - h1)
(10)
图 1 空调系统工质的 T-S 图
1.1 冷凝器的火用分析
设总冷凝热为 Qcond,其逐时的冷凝量等于从 2 状 态到状态点 4 的焓降[5]。
Qcond=H 2-H 4
(1)
当室外环境温度变化时,冷凝温度随之变化。根
据 T-S 图,冷凝温度即 4 点的状态可以确定[6]。
窑× 窑× 窑×
Icond = mref ×icond
第 40 卷第 6 期 2021 年 6 月
文章编号:1003-0344(2021)6-057-4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 Building Energy & Environment
Vol.40 No.6 Jun. 2021.57~59
空调系统能效的有限时间热力学评价方法及算例
陈飞虎 1、2 廖曙光 2 王程 2
(7)
不可逆压缩过程的熵增为:
窑× 窑× 窑×
sgen,12 = s2 - s1
(8)
则压缩机压缩过程的火用损失为:
窑×
窑× 窑× 窑× 窑×
Icomp = mref ×T 0× (s2 - s1)
(9)
理想可逆压缩时,压缩机耗功为:
窑× 窑× 窑× 窑×

空调的能效比如何计算?

空调的能效比如何计算?

空调的能效比如何计算?
空调的能效比(也称为能效系数)是一个重要的性能指标,用于衡量空调在消耗单位电能时所输出的冷(热)量。

能效比(EER)的计算公式如下:
EER = 制冷量÷制冷功率
其中,制冷量是指空调调节室温的能力,制冷功率是空调制冷的耗电量。

举个例子,如果一款空调的制冷量是5000瓦(或5千瓦),制冷功率是2000瓦(或2千瓦),那么它的能效比就是:
EER = 5千瓦÷ 2千瓦 = 2.5
这意味着,在每消耗1千瓦的电能时,该空调可以产生2.5千瓦的冷量。

因此,能效比越高,空调的制冷效率越高,使用时也更加节能。

需要注意的是,空调的能效比还会受到环境温度、湿度、使用频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因此,在购买空调时,除了关注能效比之外,还需要考虑具体的使用环境和个人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 E R i s l n o r e o b j e c t i v e i n c o n s i d e r i n g o p e r a t i o n e n e r g y c o n s u m p t i o n .Wi t h a n a l y s i s f o c o o l i n g a n d h e a t i n g s o ;  ̄ r c e, 0 r a h o s p i t  ̄, c o si n d e r i n g
k i n d o fc o o l i n g a n d h e ti a n g s o u r c e . F o r t h e c o o l i n g w i t h o u t u s i n g e l e c t r i c i t y , w e p r o p o s e s y s t e m e q u i v a l e n t E E R b a s e d o n t h e p r i c e f o i n p u t
e n e r y .T g h e c lc a u l ti a o n me t h o d w e e n m t i o ed n s i e a s yt o se n i n e n g i ee n r i n g ,a n d c o mp ra a t i v e l y a c c u r te a .
A b s t r a c t : E E R o f c o o l i n g a n d h e a t i n g s o l z r c e e q u i p m e n t i s o n e ft o h e, M nf a c t o r s c h o o s i n g a i r — c o n d i t i o n i n g s y s t e m.U s i n g s y s t e m
t h e r e q u i r e m e n t fe o n e r g y - s a v i n g s t a n d a r d , c a l c u l ti a n g w i t h t h e o r e t i c a l f o r mu l a , t e c h n ca i l i n f o r m a t i o n , w e c a l c u l a t e t h e s y s t e m E E Rf o r s o m e
K e y wo r d s : c o o l i n g a n d h e a t i n g s o u r c e ; E E R ( e n e r g y e ic f i e n c y r a t i o ) ; o p e r a t i o n e n e r g y c o n s u mp t i o n ; e q u i v a l e n t
关键词 : 冷热源; 能效 比; 运行能耗; 等效 中图分类号 : T U8 3 1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3 — 7 2 3 7 ( 2 0 1 3 ) 1 0 . 0 0 1 8 . 0 3
Ca l c u l a t i n g a n d Di s c u s s i n g S y s t e m E ER i n An a l y z i n g Co ol i n g a n d He a t i n g So u r c e f o r AI r — c O nd I t i on i ng
行 能耗 。 结合某 医院的空调冷热 源方案分析, 综合 考虑节 能规范要求, 理论公 式计算 、 技术资料 , 对 不同冷热源形式的系统能效 比进行计算, 针对 非电制冷 的冷热源形式, 提 出了基 于能源价格的系统等效 能效 比 上述 计算方 法在工程 中易于应用 , 且有较
高的 准 确 性 。
G A0 F e n g’ ,GU AN J z m
( 1 . T i a n j i n A r c h i t e c t u r e D e s i g n I n s t i u t t e , T i a n j i n 3 0 0 0 7 4 , C h i n a ; 2 . T i a n j i n T i a n k a n A r c h i t e c t u r e D e s i n g I n s t i t u t e , T i a n j i n 3 0 0 1 9 1 , C h i n a )
2 0 1 3 年 第1 0 期( 总第4 1 卷 第2 7 2 期)
d o i . 1 0 . 3 9 6 9  ̄ . i s s n . 1 6 7 3 — 7 2 3 7 、 2 0 1 3 . 1 0 . 0 0 5
建 筑 节 能
●暖通与空调
空调冷 热源 方案分析 中 系统设 计 院 , 天津
峰 ・ , 关

3 0 0 1 9 1 )
3 0 0 0 7 4 ; 2 . 天 津 市 天 勘 建筑 设计 院 , 天津
摘要 : 冷热源设备的能效比是 空调冷热源方案比选 的主要判据之一 , 采用系统能效 比能够更为客观地反 映不同空调冷热 源系统 的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