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障自诊断技术及专家系统故障诊断
报警触发式故障自诊断专家系统的研发

1 报 警 触 发 式 故 障诊 断 专 家 系 统 的 研 发 流 程
图 1为 报 警 触 发 式 故 障诊 断专 家 系 统 的研 发 流程 。通 过报警 状 态 的故 障 机 理分 析 , 取 故 获 障类 型的 主要征 兆值 , 结 合不 同 电厂 专 家 的经 再第 2 Fra bibliotek卷 第 5期
2 2年 9月 Ol
发 电 没 备
P0W E R E QUI ENT PM
Vo . 6,NO 5 I2 .
S o.2 1 e 0 2
报 警 触 发 式 故 障 自诊 断 专 家 系 统 的 研 发
钱 虹 ,辛 浩 姚 一 鸣 , ,朱 国伟 ( .上 海 电力 学院 电力与 自动化 工程 学 院 , 海 2 0 9 ; 2 1 上 0 0 0 .华 能井 冈山 电厂 ,吉安 3 3 0 ) 4 6 0
S a g a 0 0 0 h n h i 0 9 ,C ia 2 2 h n ; .Hu n n i g a gh nP we ln ,Ja 4 6 0 a e gJn g n s a o rP a t in3 3 0 ,Chn ) ia
Ab t a t:n viw f e s i ro c t i e i a oss s h a l—hoo i e pe ts se n ower sr c I e o xitng pe i di rgg rng dign i a t e f u ts tng x r y t m i p p a , a f ul—oc t d s fdi g l nt a tl a e el— a nosse er y t m a e he aar rg rng ha e utf w a d.Ba e i xp ts s e b s d on t l m t ige i sb en p or r s d o f er ntt pe f f uls a he r s m p om s ob a ne r n dif e y s o a t nd t i y t t i d f om al i a t ’m e ha s , a r a ona e an yss on f uls c nim es bl d a noss ig i pate n t r ha b n s ee esa ihe b anaytc t bls d y l i hi ar hy er c pr e s Fi ly w h e y t oc s . nal a ol s sem ha b e s e n c m pos d b if r ntm o o e y dfe e dulsof s t a e. Th xp ts s e m ay s r sa r e e e f e ofw r e e er y t m e ve a ef r nc oron・i a t lne f ul—
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故障诊断与容错技巧

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故障诊断与容错技巧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自动化控制系统在各个行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这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故障,影响生产效率和稳定性。
因此,故障诊断和容错技巧变得非常关键。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自动化控制系统故障诊断与容错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解决和应对故障。
一、故障诊断技巧1. 故障观察和数据分析:及时观察和记录系统运行时的异常现象,如报警信号、异常噪声、异常振动等,并分析相关的数据,以帮助确定故障原因。
2. 故障模式识别:根据历史故障案例和经验,通过比对当前出现的故障现象,识别出可能的故障模式,以加快故障诊断的速度和准确性。
3. 逆向工程:通过逆向工程的方法,对系统进行分析和重构,以便更好地理解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内部结构,从而更好地发现和修复故障。
4. 故障排除法:通过逐个排除可能的故障原因,缩小故障范围,以确定具体的故障点并进行修复。
5. 专家系统:利用人工智能和专家知识,建立专家系统,通过输入故障现象和提示信息,系统可以帮助进行自动故障诊断和提供解决方案。
二、容错技巧1. 双重检测:在系统设计中引入双重检测机制,通过使用两套独立的传感器和执行器来检测和控制系统的工作状态,以克服单点故障的影响。
2. 多重冗余:通过增加系统中的冗余元件,如备用传感器、执行器、电源等,一旦主要元件发生故障,冗余元件可以顶替其功能,确保系统的正常工作。
3. 错误检测与纠正:在系统中引入错误检测和纠正机制,如奇偶校验码、循环冗余校验等,可以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检测和纠正错误,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4. 系统监控与警报:建立监控系统,实时监测和记录系统的运行状态和参数,一旦出现异常,及时发出警报,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故障修复。
5. 定期维护和保养:定期对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维护和保养,包括清洁、紧固、润滑、替换老化元件等,以延长系统的使用寿命和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三、案例分析以汽车生产线上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为例,当生产线上的机器人无法正确操作时,工人只需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故障诊断和容错操作:1. 观察和记录异常:工人应仔细观察机器人的运行状态,记录任何异常现象,如停止运动、震动、噪声等。
控制系统的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技术

控制系统的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技术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技术在控制系统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控制系统是用于监测、控制和调节工业过程的设备和系统。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控制系统可能会出现故障,导致系统性能下降甚至完全失效。
因此,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技术成为确保控制系统可靠性和鲁棒性的重要手段。
一、故障诊断技术故障诊断技术是通过对系统的状态进行监测和分析,识别出系统存在的故障并确定其位置和原因的过程。
常见的故障诊断技术包括模型基于故障诊断方法、专家系统、神经网络、模糊逻辑等。
1. 模型基于故障诊断方法模型基于故障诊断方法是利用数学模型描述系统的动态行为,通过与实际测量值进行比较,检测和诊断系统故障。
该方法的优点是能够提供准确的故障诊断结果,但需要精确建立系统的动态模型。
2. 专家系统专家系统是模拟人类专家决策能力和知识的计算机系统。
基于专家系统的故障诊断方法通过将专家知识和规则嵌入系统中,实现对系统故障的自动诊断。
该方法不依赖系统的动态模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3. 神经网络神经网络是一种模拟人脑神经元网络的计算模型。
基于神经网络的故障诊断方法利用网络的学习和泛化能力,通过对系统传感器数据的分析,实现对系统故障的自动诊断。
该方法适用于系统故障模式较复杂的情况。
4. 模糊逻辑模糊逻辑是一种扩展了传统逻辑的数学工具,用于描述不确定和模糊的情况。
基于模糊逻辑的故障诊断方法将模糊集合理论应用于故障诊断过程,通过对模糊规则的推理和模糊匹配,实现对系统故障的判断和诊断。
二、容错控制技术容错控制技术是指在控制系统出现故障时,通过改变系统结构或控制策略,使系统仍能维持一定的性能和稳定性。
常见的容错控制技术包括冗余设计、重构控制和适应性控制等。
1. 冗余设计冗余设计是指在系统中引入冗余元件或冗余部件,在故障发生时通过自动或人工切换,实现对故障元件或部件的容错。
冗余设计可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鲁棒性,但也会增加系统成本和复杂性。
2. 重构控制重构控制是指在系统出现故障时,实时地调整控制策略或参数,使系统继续满足性能要求。
现代汽车故障诊断技术简要概述

故障诊断过程
基于模糊逻辑的故障诊断主要是通过建立汽车故障与模糊逻辑之间的映射关 系,利用模糊集合对故障症状进行描述和处理,从而得出故障原因和部位。
基于模式识别的故障诊断
模式识别基本概念
模式识别是一种通过计算机技术自动识别不同模式或数据的方法。
。
加大对故障诊断技术的实际应用研究,以提高其在汽车维修中
03
的实用性和普及率。
THANK YOU.
借助电脑和相关软件对汽车进行故障诊断,具 有更高的智能化和自动化程度。
汽车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现状
故障自诊断技术
01
现代汽车普遍具备故障自诊断功能,能够通过车载电脑对故障
进行初步判断和处理。
车载诊断系统
02
车载诊断系统能够实时监控车辆运行状况,对异常情况进行报
警提示,方便车主和维修人员对故障进行排查。
论文结构
本文将按照“引言、现代汽车故 障诊断技术概述、应用领域、挑 战与未来发展、结论”五个部分 展开论述
02
现代汽车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
汽车故障诊断技术的演变
1 2
传统经验诊断阶段
依靠维修人员经验对故障进行判断和排查。
仪器诊断阶段
使用专业仪器对汽车进行检测,提高了诊断的 准确性和效率。
3
电脑诊断阶段
在线诊断技术
03
通过与互联网连接,实现故障远程诊断和预警,提高诊断的及
时性和准确性。
汽车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趋势
智能化诊断
借助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 实现故障自动识别和诊断,提高诊 断的效率和准确性。
集成化诊断
基于专家系统的设备故障自动诊断技术研究

(h 4 .erhIstt o E , h i h agHe e 0 08 , ia T e5 t Re a tue f TC S ia un bi 5 0 1 Ch ) h s c ni C jz n
Ab t a t Bae n d a n s n x e s se a d c mb n d wi h tu t r fe p  ̄ s s m. x e t aa a ea d t e s r c : sd o ig o i a d e p  ̄ y tm o i e t t e s cu e o e y t s n h r x e e p r tb s d n h
Ke y wor s: x  ̄ s t m ; x  ̄ da bae; u oma c ful a no i d e pe yse e pe a t s at i t a td g ss i
故 障 诊 断 专 家 系统 是 一 种 包 含故 障诊 断 知 识 和 推 理 的 人
1 引 言
专家的知识 , 行分析 、 进 比较 、 理 , 终 得 出正 确 的结 论 。 推 最 因 此 ,将 设 备 故 障 诊 断 方 面 的 多 位 专 家 具 有 的 知 识 、 经
家 系统 进 行 分 析 设 计 , 建 了一 种 能够 利 用计 算 机 进 行 设 备 故 障 自动诊 断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 系统 , 细 论 述 了该 系统 的 硬件 组成 、 件 组 成 以 及 构 详 软
工 作 原 理 。 满足 复 杂 系统 设 备 故 障 自动 诊 断 需 要 。 此技 术 已经 成 功 应 用 于 复 杂 系统 设 备 故 障诊 断 的 实 际工 程 实例 中 。 大 简 以 大 化 系统 维 护 工 作 . 因此 在 设 备 维 护 智 能 化 方 面 具 有 良好 的 应 用 前 景 。 [ 键 词】 家 系统 专 家知 识 库 关 专 自动 故 障诊 断
汽车故障诊断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汽车故障诊断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摘要:在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之下,汽车故障诊断技术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汽车故障的诊断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目前的故障诊断技术仍然需要不断的改进,相信在不远的未来,智能化技术将以更加完善的姿态在汽车故障诊断中被广泛的使用,而其智能化的诊断也将更加的精准。
关键词:汽车故障;诊断技术;现状;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出行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
但是汽车作为机械设备其故障是不可避免的,为了保证其能够安全运行,汽车故障诊断技术也随之应用而生。
近年来了在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之下,汽车故障诊断技术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一、汽车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历程1、人工检测阶段早期的汽车故障检测完全采用人工检测,一方面是由于汽车的制造刚刚起步其内部机械系统和电路系统相对比较的简单,采用人工检测也相对也比较的容易;另一方面由于汽车的故障检测在当时属于一门新的研究课题,相关的研究也刚刚起步,所以只能是不断的摸索研究。
人工检测最大的优点就是方便经济,但是其缺点也是非常的突出,由于人工检测完全依赖于维修人员,所以经验积累就显得非常重要,再加上维修人员个体之间的业务素质异,所以对于故障诊断的准确性也各不一致。
2、仪表检测阶段初期的汽车仅仅是为了代步,所以人们对汽车的关注点在“出行”方面,但是随着新材料、新技术及经济条件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汽车的要求逐渐提高,特别是在舒适性体验方面要求越来越高,正是在这种需求之下,汽车制造时在其中加入的电气元件也越来越多,但是功能的增加也意味着故障类型的增多,这种情形之下完全的人工检测故障已经是不可能了,特别是汽车内部的电器构件靠人工诊断是无法奏效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万能表、示波器便引入了汽车故障的检测使用。
虽然是一些简单的电子设备,但是在汽车故障的检测当中却大大的提升了诊断的效率和准确性,而且仪表简单易操作,所以至今在汽车故障检测中仍然是必不可少的辅助诊断设备。
核电技术的故障诊断与维护技术分析

核电技术的故障诊断与维护技术分析核能作为清洁、高效的能源之一,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生产和其他领域。
而核电站作为核能的主要生产单位之一,其稳定运行对于保障能源供应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核电站也面临着各种潜在的故障和问题,故障的及时诊断与维护技术的应用是确保核电站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
本文将对核电技术的故障诊断与维护技术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核电技术的故障诊断技术1. 故障诊断系统核电技术的故障诊断主要依赖于先进的故障诊断系统。
该系统通常包括传感器、数据采集单元、故障诊断算法和显示界面等组成部分。
它能够实时监测和记录核电站各个系统的运行状态,并根据预设的故障模型对系统进行分析和诊断。
通过故障诊断系统,操作人员能够及时了解系统的健康状况,发现潜在的故障,并采取相应的维修措施。
2. 数据分析和模式识别故障诊断的关键是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以识别故障和问题。
数据分析和模式识别技术在核电技术的故障诊断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学和机器学习方法的应用,可以从海量数据中提取特征,发现异常和趋势,识别和预测故障。
这些技术为故障诊断提供了有效的手段,有助于提高核电站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3. 专家系统专家系统是一种基于知识和推理的人工智能技术,可用于核电技术的故障诊断。
专家系统能够通过学习和推理来模拟专家的决策过程,并根据输入的故障信息提供解决方案。
它具有自主学习和适应的能力,可以不断改进和优化自身的诊断能力。
专家系统在核电技术的故障诊断中广泛应用,能够提高故障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
二、核电技术的维护技术1. 定期检查和保养核电技术的维护首先需要进行定期的检查和保养工作。
这包括对设备和系统的物理检查、部件的更换和清洁、润滑和维护记录的更新等。
定期检查和保养有助于发现和预防潜在的故障,延长设备和系统的使用寿命,确保核电站安全运行。
2. 预防性维修在核电技术的维护中,预防性维修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定期替换易损件和关键部件,以及进行预防性维护和校准工作,可以减少故障和停机时间。
专家系统在工业控制中的应用

专家系统在工业控制中的应用近年来,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专家系统在工业控制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专家系统作为一种人工智能技术,具有模拟人类专家判断和决策过程的能力,因此在工业现场能够为工程师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降低设备故障率等多方面的优势。
专家系统在工业控制中的应用1. 故障诊断专家系统在工业生产中最常见的应用之一就是故障诊断。
在生产过程中,设备故障是不可避免的,使用专家系统可以快速判断设备故障原因,提供有针对性的维修方案。
例如,利用专家系统分析设备的工作状态和模型,可以对设备的故障进行诊断和预测,从而提前制定维修计划,有效降低维修成本和生产时间损失。
2. 流程控制专家系统可以帮助工程师进行流程控制,即指导流程的设计和执行。
在复杂的生产工艺中,使用专家系统可以对整个生产线进行快速优化,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品质。
例如,对于汽车制造过程中的工作流程规划,专家系统可以预测失败的概率并提供最佳路径和方案,从而减少生产成本和提高工作效率。
3. 质量控制专家系统可以帮助工程师快速发现生产环节中的质量问题,从而快速制定措施来纠正问题。
通过分析生产过程中的数据,专家系统可以发现工艺中存在的偏差和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纠正质量问题,并且可以为工艺设计提供指导建议,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4. 智能控制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设备需要智能化控制,以满足高效生产和生产成本控制的需求。
专家系统可以为工程师提供智能控制的解决方案。
通过分析监测数据和历史数据,专家系统可以提供自动控制,使工作人员从繁琐的监控过程中解脱出来,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减少生产成本。
总结专家系统在工业控制中的应用,可以为生产过程提供快速决策支持、故障诊断、过程优化和质量控制等。
通过专家系统的使用,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同时还可以提高生产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虽然使用专家系统需要高昂成本的投入和技术支持,但是它的应用已成为工业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工程师提供支持,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内自检设备是系统或设备内部提供的检测和隔 离故障的自动测试能力的装置。
这一类系统或设备具有故障自动检测与隔离能力。 机内自检设备也称内装式测试设备,它是一种特
殊的自动测试设备,通常安装在被测系统或设备 内部,且与被测系统或设备融于一体。 机内自检设备就是采用自诊断技术和具有故障自 动隔断能力的设备。
1. 机内自检技术分类 机内自检技术BIT可分为: 余度机内自检技术 环绕机内自检技术 特征分析机内自检技术 机内逻辑块观察技术 参数测试机内自检技术 编码检错技术 智能机内自检技术等
本节仅对余度机内自检技术、智能机内自检技 术进行简介
(1)余度机内自检技术
采用余度机内自检技术原理框图如图所示。在 采用余度机内自检技术的系统内,被测电路设 置成相同的两路,其中一路是被重复设计的余 度单元,余度单元与被测电路输入相同的激励 信号,通过比较这两路的输出来判断电路工作 状态是否正常,若输出值不同且其差值超过某 一阈值,就说明被测电路发生故障。图中差动 放大器用于电路幅值差值的检测,窗口比较器 用来检测超过阈值部分的具体位置,故障闭锁 器用来锁定故障,以便故障的显示或检测。
将包括专家系统、神经网络、模糊集合理论、信息融合技术 等智能理论应用到机内自检技术的设计、检测、诊断、决策 等方面,以提高机内自检技术综合效能。例如有的雷达在闭 合电源开关后,会自动按模块逐一进行自检,当检测各模块 无故障,按显示屏提示合上启动按键,雷达开始运行,否则, 设备自锁,不能运行。结构图如图2-3所示。
2.ROM的故障自诊断方法
EPROM的窗口未封好,经外界光线较长时间作用会改变其存储信息。 E2PROM的存储信息也可能因受电干扰而发生意外改变。ROM信息的改变 势必使原设计程序发生错误,并以软件故障的形式反映出来,使系统无法正 常运行。
ROM为只读存储器,对其自诊断只需判断从ROM中读出的数据是否正确即 可。具体方法很多,常见的ROM的自诊断的方法有“校验和”、单字节累加 位法、双字节累加位法等。校验和法又称奇/偶检验法,是较常用的自诊断 方法,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2.智能机内自检技术
是由美国空军航空发展中心Dale W.Richards于1987年首 次提出的。当时的主要目的,是把人工智能理论引入到机内 自检技术的故障诊断中来,用来解决常规机内自检技术不能 识别的间歇故障的问题。随后把专家系统、神经网络等智能 理论和方法先后引入到机内自检技术的故障诊断之中,以提 高故障诊断的能力。
机内自检设备简介 微处理器系统的故障自诊断
技术 专家故障诊断系统简介 现代故障诊断方法简介
微处理器系统的故障自诊断技术是微处理器系统 设备利用软件程序对自身硬件电路进行检查,以 及时发现系统中的故障,根据故障程度采取校正、 切换、重组、或报警等技术措施,或直接显示故 障部位、原因等。
故障自诊断方式有三种:①上电自检。设备上电 后,先对仪器设备进行自检,避免系统带故障运 行。②定时自检。由系统周期性地在线自检,以 及时发现运行中的故障。③键控自检。操作者可 随时通过键盘操作来启动一次自检
1.CPU的故障自诊断
如CPU出现故障,整个系统不能正常工作,所 以CPU的自诊断是最困难的。
专业性的CPU测试程序是根据CPU的结构特点 编写而成的。由于CPU的故障的发生具有随机 性,须经过足够次数的测试方能查出CPU故障。 一般用户系统的CPU自诊断程序可认为是系统 的测试程序,如系统能正确地运行自检程序, 则可认为CPU自身也是正常的。
与固定模式相似,游动模式测试送入RAM的中的数据应 考虑所有可能的组合状态,通常选择有代表性的几种数据 进行测试,如AAH、55H或反码连续测试等。反码测试 使一个单元在很短时间内被写“1”和写“0”,可检查出寄 生电容影响而产生的隐含故障。
4.数据采集通道的故障自诊断
微处理器系统的数据采集通道一般由A/D转换器 和多路模拟开关组成,典型的数据采集通道进行 自诊断方案如图2.-4所示。图中,用多路模拟开 关的一个道接一已知的基准电压UREF,其等效电 压的数值一般为通道的中心值。进行自检时,系 统对该已知电压进行A/D转换,若转换结果与预 定值相符,则认定数据采集通道正常;若有少许 偏差,则说明数据采集通道发生漂移,可求出校 正系数,供实际测量时进行补偿;若偏差过大, 则判断数据采集通道发生故障。
3.RAM的故障自诊断
(1)固定模式测试
固定模式测试是将某数据写入被测试的RAM单元 中,然后再从中读出并与原始数据进行比较,以 此来判断RAM的写入和读出的故障。为检查字节 单元的各个位之间的影响,应将可能出现的每一 种数据组合都进行一次测试,如8位RAM字节所 有的数据组合00为~FFH。实际系统中也常用 0AAH和55H这两个0和1间隔的数进行检查,可 发现最易出现的相邻位关联的故障。这种方法的 缺陷是没有检查RAM单元之间的影响。
(2)游动模式测试
游动模式测试是先将所有需测试的RAM单元初始化为全1 或全0,再将一个数据送入一个被测单元,并检查其他单 元是否受到该次写入的影响;然后将该单元的数据读出并 与原始数据比较,以检查该单元自身的情况以及是否受到 其他单元的影响;如果该单元检查无误,则将其恢复为初 始化值,检测其他单元;如此不断进行,直至所有RAM 单元通过检查。
《电子设备维修技术》
第二章 检查电子设备故障 的基本方法
2.3故障自诊断技术与专家故障 诊断系统
2.4 其他现代故障诊断方法简介
机内自检设备简介 微处理器系统的故障自诊断
技术 专家故障诊断系统简介 现代故障诊断方法简介
故障自诊断技术与专家系统故障诊断 故障自诊断技术又称自诊断法。电
子装备内含用于故障自诊断的设备 称为机内自检设备BITE(Built In Test Equipment)
当写入程序代码和数据表格时,在ROM中保留一个单元(通常保留紧接有效 信息后的一个),用于存放所有有效代码的校验和(加法和或者异或和),加法 和是有效代码的对应位进行不进位加法的值,应将其取补存放;异或和是有 效代码的异或值,可直接存储。在自诊断时,将有效代码和校验和逐一读出, 同时按写ROM时相应的运算规则计算其校验和。若ROM中的数据正确,则 加法和的值应全为1,而异或和的值应全为0,否则即是ROM的内容已发生 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