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常用计量(一)附答案
高三化学总复习 化学中的常用计量 习题及答案

高考总复习化学中的常用计量一、选择题:(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符号为N A,其近似值为6.02×1023 mol-1B.等物质的量的O2与O3,所含氧原子数相同C.在0.5 mol Na2SO4中,含有的Na+数约是6.02×1023D.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2.下列数量的各物质所含原子个数由大到小顺序排列的是( )①0.5 mol氨气②4 g氦气③4 ℃时9 mL水④0.2 mol磷酸钠A.①④③②B.④③②①C.②③④①D.①④②③3.雾霾天气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部分城市开展PM2.5和臭氧的监测。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臭氧的摩尔质量是48 gB.同温同压条件下,等质量的氧气和臭氧体积比为2∶3C.16 g臭氧中约含有6.02×1023个原子D.1.00 mol臭氧中约含有电子总数为18×6.02×10234.在体积相同的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满O2、O3气体,当这两个容器内气体的温度和密度相等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种气体的压强相等B.两种气体的氧原子数目相等C.两种气体的分子数目相等D.O2比O3质量小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铁的摩尔质量就是铁的相对原子质量B.CO32-的摩尔质量是60g/molC.1molO2的质量是32g/mol D.CO2的摩尔质量是44g6. 2.16 gX2O5中含有0.1 mol氧原子,则X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28 B.28g/mol C.14 D.14g/mol7.在给定一定物质的量的理想气体,影响其所占体积大小的主要因素是 ( ) A.分子直径的大小 B.分子间距离的大小C.分子间引力的大小D.分子数目的多少8.下列条件下,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不相等的是()A.相同质量、不同密度的N2和C2H4B.相同体积、相同密度的CO和C2H4C.相同温度、相同压强、相同体积的O2和N2D.相同压强、相同体积、相同质量的O2和N29.下列有关实验操作说法中,正确的是()A.配制1 L0.1 mol/L NaCl 溶液的实验中,用托盘天平称取5.85g NaClB.用广泛pH试纸测得橙汁pH为3.50C.用酸式滴定管量取25.00 mL高锰酸钾溶液D.可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淀粉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Cl杂质10.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32 g氧气和32 g臭氧均含有2 N A个氧原子B.32 g氧气和32 g臭氧含有的原子数相等C.32 g氧气和臭氧混合气体中含有2 N A个氧原子D.1 mol氧气和臭氧的混合气体中含有2 N A个氧原子1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1 mol氧气中含有1.204×1024个氧原子,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 LB.1 mol臭氧和1.5 mol氧气含有相同的氧原子数C.等体积、浓度均为1 mol·L―1的磷酸和盐酸,电离出的氢离子数之比为3∶1D.等物质的量的干冰和葡萄糖中所含碳原子数之比为1∶6,氧原子数之比为1∶3 12.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两容器内分别充满14N16O和13C16O气体,下列对两容器中气体判断正确的是()A.中子数相同B.分子数不同C.质子数相同D.气体质量相同13.在X+2Y==R+2M中,已知R和M的摩尔质量之比为22∶9,当1.6 g 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 g R。
高考化学练习题:化学常用计量(含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练习题:化学常用计量一.选择题(共11小题)1.(2015•海南)已知丙烷的燃烧热△H=﹣2215kJ•mol﹣1.若一定量的丙烷完全燃烧后生成1.8g水,则放出的热量约为()A.55kJ B.220kJ C.550kJ D.1108kJ考点:有关反应热的计算.分析:已知丙烷的燃烧热△H=﹣2215kJ•mol﹣1,则丙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3H8(g)+5O2(g)=3CO2(g)+4H2O(l)△H=﹣2215kJ•mol﹣1,根据生成水的质量计算放出的热量.解答:解:已知丙烷的燃烧热△H=﹣2215kJ•mol﹣1,则丙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3H8(g)+5O2(g)=3CO2(g)+4H2O(l)△H=﹣2215kJ•mol﹣1,一定量的丙烷完全燃烧后生成1.8g水,则放出的热量约为=55.375kJ≈55kJ;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燃烧热的概念、反应热的计算,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燃烧热的概念即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放出的热量.2.(2014•上海)含有砒霜(As2O3)的试样和锌、盐酸混合反应,生成的砷化氢(AsH3)在热玻璃管中完全分解成单质砷和氢气,若砷的质量为1.50mg,则()A.被氧化的砒霜为1.98mg B.分解产生的氢气为0.672mLC.和砒霜反应的锌为3.90mg D.转移的电子总数为6×10﹣5N A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真题集萃.专题:计算题.分析:A.反应中As元素化合价由As2O3中+3价降低为AsH3中﹣3价,砒霜发生还原反应;B.根据n=计算As的物质的量,根据原子守恒进而计算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氢气所处的状态不一定是标准状况;C.电子转移守恒计算参加反应Zn的物质的量,再根据m=nM计算Zn的质量;D.整个过程中,As元素化合价由As2O3中+3价降低为AsH3中﹣3价,AsH3中﹣3价升高为As中0价,据此计算转移电子数目.解答:解:A.反应中As元素化合价由As2O3中+3价降低为AsH3中﹣3价,砒霜发生还原反应,故A错误;B.生成As的物质的量==2×10﹣5mol,根据原子守恒可知分解的AsH3为2×10﹣5mol,由H原子守恒可知生成氢气为=3×10﹣5mol,故标况下,分解产生氢气体积为3×10﹣5mol×22.4L/mol=6.72×10﹣4L=0.672 mL,但氢气所处的状态不一定是标准状况,故其体积不一定是0.672 mL,故B错误;C.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可知参加反应Zn的物质的量=2×10﹣5mol×[3﹣(﹣3)]÷2=6×10﹣5mol,故参加反应Zn的质量=6×10﹣5mol×65g/mol=3.9×10﹣3g=3.9mg,故C正确;D.整个过程中,As元素化合价由As2O3中+3价降低为AsH3中﹣3价,AsH3中﹣3价升高为As 中0价,故整个过程转移电子总数为2×10﹣5mol×(6+3)×N A mol﹣1=1.8×10﹣4N A,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根据方程式计算、氧化还原反应计算等,注意利用守恒思想进行的计算,B选项为易错点,学生容易忽略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条件.3.(2014•重庆)已知C(s)+H2O(g)═CO(g)+H2(g)△H=akJ•mol﹣12C(s)+O2(g)═2CO(g)△H=﹣220kJ•mol﹣1H﹣H、O=O和O﹣H键的键能分别为436、496和462kJ•mol﹣1,则a为()A.﹣332 B.﹣118 C.+350 D.+130考点:有关反应热的计算.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根据盖斯定律计算水分解反应的焓变,化学反应的焓变△H=H产物﹣H反应物再结合化学键能和物质能量的关系来回答.解答:解:已知①C(s)+H2O(g)═CO(g)+H2(g)△H=akJ•mol﹣1>0,②2C(s)+O2(g)═2CO(g)△H=﹣220kJ•mol﹣1①×2﹣②得:2H2O(g)═O2(g)+2H2(g)△H=(2a+220)kJ•mol﹣1>0,4×462﹣496﹣2×436=2a+220,解得a=+130.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盖斯定律的应用以及化学反应的能量和化学键键能之间的关系,注意知识的迁移和应用是关键,难度中等.4.(2013•海南)已知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6C(s)+5H2(g)+3N2(g)+9O2(g)═2C3H5(ONO2)3(l)△H12H2(g)+O2(g)═2H2O(g)△H2C(s)+O2(g)═CO2(g)△H3则反应4C3H5(ONO2)3(l)═12CO2(g)+10H2O(g)+O2(g)+6N2(g)的△H为()A.12△H3+5△H2﹣2△H1B.2△H1﹣5△H2﹣12△H3C.12△H3﹣5△H2﹣2△H1D.△H1﹣5△H2﹣12△H3考点:有关反应热的计算;热化学方程式.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根据盖斯定律,利用方程式的加减得出C3H5(ONO2)3分解成CO2、N2、H2O、O2的化学方程式,其反应热也要相应的加减,从而得出其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解答:解:已知:①6C(s)+5H2(g)+3N2(g)+9O2(g)═2C3H5(ONO2)3(l)△H1②2H2(g)+O2(g)═2H2O(g)△H2③C(s)+O2(g)═CO2(g)△H3由盖斯定律:5×②+12×③﹣2×①得:4C3H5(ONO2)3(l)═12CO2(g)+10H2O(g)+O2(g)+6N2(g)△H=12△H3+5△H2﹣2△H1;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反应热的计算,侧重于盖斯定律应用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准确把握盖斯定律的概念是关键.5.(2012•重庆)向10mL 0.1mol•L﹣1 NH4Al(SO4)2溶液中,滴加等浓度Ba(OH)2溶液x m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x=10时,溶液中有、Al3+、,且c()>c(Al3+)B.x=10时,溶液中有、、,且c()>c()C.x=30时,溶液中有Ba2+、、OH﹣,且c(OH﹣)<c()D.x=30时,溶液中有Ba2+、Al3+、OH﹣,且c(OH﹣)=c(Ba2+)考点:离子方程式的有关计算.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当x=10时,NH4Al(SO4)2与Ba(OH)2等物质的量反应,此时OH﹣量不足,OH﹣首先与Al3+反应,与NH4+不反应,所以溶液中有未参加反应的NH4+和部分剩余的Al3+存在,同时SO42﹣也有剩余,但此时不会有AlO2﹣生成,结合铵根离子水解解答;当x=30时,0.001 mol的NH4Al(SO4)2与0.003 mol Ba(OH)2反应,生成0.002 mol BaSO4、0.001 mol AlO2﹣、0.001 mol NH3•H2O,且剩余0.001 mol Ba2+和0.001 mol OH﹣,由于NH3•H2O也是一种碱,存在电离平衡:NH3•H2O⇌NH4++OH﹣,据此判断反应中c(OH﹣)与c(AlO2﹣)、c(Ba2+)的大小关系.解答:解:A、当x=10时,NH4Al(SO4)2与Ba(OH)2等物质的量反应,此时OH﹣量不足,OH﹣首先与Al3+反应,与NH4+不反应,所以溶液中有未参加反应的NH4+和部分剩余的Al3+存在,同时SO42﹣也有剩余,但此时不会有AlO2﹣生成,溶液中c(NH4+)>c(Al3+),故A正确;B、由A中分析可知,溶液中不会有AlO2﹣生成,溶液中有NH4+、Al3+、SO42﹣,参加反应的硫酸根离子为0.001mol,剩余0.001molSO42﹣,溶液中NH4+未参加反应,但溶液中NH4+水解,故c(NH4+)<c(SO42﹣),故B错误;C、当x=30时,0.001 mol的NH4Al(SO4)2与0.003 mol Ba(OH)2反应,生成0.002 mol BaSO4、0.001 mol AlO2﹣、0.001 mol NH3•H2O,且剩余0.001 mol Ba2+和0.001 mol OH﹣,由于NH3•H2O也是一种碱,存在电离平衡:NH3•H2O⇌NH4++OH﹣,使得溶液中c(OH﹣)大于0.001 mol,故c(OH ﹣)>c(AlO2﹣),故C错误;D、由C中分析可知,溶液中含有Ba2+、AlO2﹣、OH﹣,其中溶液中c(OH﹣)大于0.001 mol,含有0.001 mol Ba2+,c(OH﹣)>c(Ba2+),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的有关计算、过量计算等,难度中等,清楚氢氧根离子与铵根离子、铝离子反应的先后顺序是解题的关键.6.(2011•江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00molNaCl中含有6.02×1023个NaCl分子B.1.00molNaCl中,所有Na+的最外层电子总数为8×6.02×1023C.欲配置1.00L,1.00mol.L﹣1的NaCl溶液,可将58.5gNaCl溶于1.00L水中D.电解58.5g熔融的NaCl,能产生22.4L氯气(标准状况)、23.0g金属钠考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分析:根据物质的构成、离子的电子排布来分析微粒的物质的量,并根据溶液的配制来分析溶液的体积,利用电解反应中氯化钠的物质的量来计算电解产物的量即可解答.解答:解:A、因NaCl为离子化合物,则不存在NaCl分子,故A错误;B、因Na+的最外层电子总数为8电子稳定结构,则最外层电子的物质的量为8mol,其电子总数为8×6.02×1023,故B正确;C、欲配置1.00L,1.00mol.L﹣1的NaCl溶液,可将58.5g NaCl溶于适量水中,配成1L溶液,而不是溶于1L的水中,故C错误;D、NaCl的物质的量为=1mol,则电解58.5g熔融的NaCl,能产生0.5mol×22.4L/mol=11.2L氯气(标准状况),而不是22.4L氯气,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微观粒子的物质的量的计算,明确物质的构成、电子排布、溶液的配制,电解等知识点来解答,学生熟悉物质的量的计算、利用原子守恒来判断电解产物的物质的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7.(2011•上海)氯元素在自然界有35Cl和37Cl两种同位素,在计算式34.969×75.77%+36.966×24.23%=35.453中()A.75.77%表示35Cl的质量分数B.24.23%表示35Cl的丰度C.35.453表示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D.36.966表示37Cl的质量数考点:相对原子质量及其计算;同位素及其应用;相对分子质量及其计算.分析:本题考查相对原子质量的求法,涉及到下列几个概念:同位素、丰度、质量数、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等.解答:解:A、75.77%表示35Cl的丰度,不是质量分数,故A错误;B、24.23%表示37Cl的丰度,不是35Cl的丰度,故B错误;C、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用两种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乘以各自的丰度,故C正确;D、36.966表示37Cl的相对原子质量,不是37Cl的质量数,故D错误.故选:C点评:此题需要学生对于某些容易混淆的基本概念有准确的理解,体现了高考立足于基础知识的特点.8.(2011•四川)25℃和101kpa时,乙烷、乙炔和丙烯组成的混合烃32mL与过量氧气混合并完全燃烧,除去水蒸气,恢复到原来的温度和压强,气体的总体积缩小了72mL,原混合烃中乙炔的体积分数为()A.12.5% B.25% C.50% D.75%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专题:压轴题;计算题;差量法.分析:根据有机物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分析反应前后气体体积的变化,利用气体体积缩小了72mL及混合气体的体积来列等式计算出乙炔的体积,最后计算乙炔的体积分数.解答:解:由乙烷、乙炔和丙烯燃烧的方程式可知,除去水蒸气,恢复到原来的温度和压强,C2H6+O2=2CO2+3H2O△V1 2 2.5C2H2+O2=2CO2+H2O△V1 2 1.5C3H6+O2=3CO2+3H2O△V1 3 2.5则C2H6和C3H6反应后体积缩小的量是相同的,故可将两者看成是一种物质即可,设C2H6和C3H6一共为xmL,C2H2为ymL,则有,解得y=8mL,混合烃中乙炔的体积分数为,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利用有机物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进行体积分数的计算,明确气体体积缩小的量及将乙烷和丙烯看成一种物质是解答的关键.9.(2011•上海)根据碘与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i)I2(g)+H2(g)⇌2HI(g)+9.48kJ(ii)I2(S)+H2(g)⇌2HI(g)﹣26.48kJ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254g I2(g)中通入2gH2(g),反应放热9.48 kJB.1 mol固态碘与1 mol气态碘所含的能量相差17.00 kJC.反应(Ⅰ)的产物比反应(Ⅱ)的产物稳定D.反应(Ⅱ)的反应物总能量比反应(Ⅰ)的反应物总能量低考点:有关反应热的计算;反应热和焓变.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A、该反应是可逆反应,所以不能进行完全;B、根据盖斯定律,(Ⅰ)﹣(Ⅱ)得I2(g)=I2(S)+35.96kJ;C、反应(Ⅰ)、反应(Ⅱ)的产物都是HI(g);D、对于同一物质,固态物质的能量比气态物质能量低.解答:解:A.因为是可逆反应,所以不能进行完全,放热小于9.48kJ,故A错误;B.由盖斯定律知(Ⅰ)﹣(Ⅱ)得I2(g)=I2(S)+35.96kJ,故1 mol固态碘与1 mol气态碘所含的能量相差35.96kJ,故B错误;C.反应(Ⅰ)、反应(Ⅱ)的产物都是HI(g),状态相同,稳定性一样,故C错误;D.对于同一物质,固态物质的能量比气态物质能量低,故反应(Ⅱ)的反应物总能量比反应(Ⅰ)的反应物总能量低,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对于热化学方程式的理解、可逆反应特点、物质状态与能量关系等,难度不大,注意题目中“+”表示放热,“﹣”表示吸热.10.(2010•湖北)一定条件下磷与干燥氯气反应,若0.25g磷消耗掉314mL氯气(标准状况),则产物中PCl3与PCl5的物质的量之比接近于()A.3:1 B.5:3 C.2:3 D.1:2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专题:压轴题;十字交叉法.分析:根据n=计算磷的物质的量,根据n=计算氯气的物质的量,进而计算产物中n(Cl):n(P)的值,据此利用十字交叉法计算产物中PCl3与PCl5的物质的量之比.解答:解析:参加反应的P和Cl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74.因此产物中n(Cl):n(P)=(1.74×2):1=3.48:1,则:即产物中PCl3和PCl5的物质的量之比1.52:0.48≈3:1,故选A.点评:考查化学有关计算,难度中等,本题采取十字交叉法解答,可以利用列方程计算产物中PCl3和PCl5的物质的量.11.(2010•海南)把V L含有MgS04和K2S04的混合溶液分成两等份,一份加入含a mol NaOH的溶液,恰好使镁离子完全沉淀为氢氧化镁;另一份加入含b mol BaCl2的溶液,恰好使硫酸根离子完全沉淀为硫酸钡.则原混合溶液中钾离子的浓度为()A.mol•L﹣1B.mol•L﹣1C.mol•L﹣1D.mol•L﹣1考点:离子方程式的有关计算.分析:根据两等份中一份加氢氧化钠时发生Mg2++2OH﹣=Mg(OH)2↓,另一份加BaCl2的溶液发生Ba2++SO42﹣=BaSO4↓,且两个反应中使镁离子、硫酸根离子完全转化为沉淀,利用物质的物质的量代入离子方程式来计算Mg2+和SO42﹣的物质的量,然后计算原混合溶液中钾离子的浓度.解答:解:设每份中镁离子的物质的量为x,硫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为y,则由Mg2++2OH﹣=Mg(OH)2↓可知,1 2x amol,解得x=0.5amol,由Ba2++SO42﹣=BaSO4↓可知,1 1bmol y,解得y=bmol,忽略溶液中的H+和OH﹣由电荷守恒知,b×2=c(K+)+0.5a×2,溶液中K+的物质的量为(b﹣0.5a)×2mol=(2b﹣a)mol,又由于混合溶液分成两等份,则原溶液中的K+的物质的量为2(2b﹣a)mol,则原混合溶液中钾离子的浓度为=mol•L﹣1,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利用离子方程式进行计算,学生应明确信息中恰好使离子转化为沉淀,然后利用离子之间的反应、电荷守恒、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即可解答.。
化学中的常用计量

化学中的常用计量化学中的常用计量物质的量与阿佛加德罗常数考纲要求:1.掌握物质的量、摩尔、摩尔质量2.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3.掌握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数目之间的相互关系。
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计算贯穿于化学的始终,处于化学计算的核心地位。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选择题是历年高考的热点。
名师助学:1.弄清几个关系(1)物质的量与摩尔的关系“物质的量”是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摩尔是它的单位。
如果在一定量的的粒子的集体中所含的粒子数目与0.012kg12C所含原子数目相同,我们说该集体的这个值为1mol(2)阿伏加德罗常数与6.02×1023 的关系阿伏加德罗常数是指 1mol的任何微观粒子的粒子数即 0.012kg12C中所含原子数目,是精确值,常用“N A”表示。
“ 6.02×1023”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
(3)物质的量(n)与粒子数离子数(N)之间的关系二者通过阿伏加德罗常数(N A)联系起来。
物质的量(mol)=物质所含粒子数/ N A=物质所含粒子数/6.02×1023若两种物质的物质的量相同,则它们所含粒子数也一定相同。
它们的物质的量与粒子数之间的关系可表示如下n1/ n2= N1/ N2(4)物质的量(n)摩尔质量(M)物质的质量(m)之间的关系摩尔质量(M)=物质的质量(m)/物质的量(n)已知任意两个量就可以计算另一个量(5)摩尔质量与化学式量之间的关系摩尔质量与微粒的式量(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等)只是在数值上相等。
但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而化学式量的单位是“1”,使用时要注意区别。
2.解答阿伏加德罗常数(N A)问题的习题是一定要注意下列细微的知识点。
(1)聚集状态问题a水、bSO3 、 c 碳原子数大于4的烃(如己烷、癸烷等)d 有机溶剂(如CCl4、苯等)这些物在标准状况下为液态或固态。
(2)含同位素的摩尔质量如:D2O 、14CO、等(3)某些物质在分子中的原子数如:惰性气体分子(如He、Ne)、O3、N2O4等(4)一些物质中的共价键数目如:CH4、CO2、SiO2等(5)较复杂的氧化还原电子转移数如:Na2O2与H2O;Cl2与NaOH反应等(6)某些离子或原子团,在水溶液中能发生水解,而使数目减少如:CO32-、Fe3+、NH4+等(7)要用到22.4/mol时,一定要注意是否是气体、是否处于标准状况下。
第2讲 化学常用计量(一)

第02讲1.能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的是A.1 mol金属钠含有的电子数B.标准状况下,22.4 L苯所含的分子数C.0.012 kg12C所含的原子数D.1 L 1 mol/L的硫酸溶液中所含的H+【解析】A中1mol金属钠含有11mol电子,B中标准状况下,苯为液态,22.4L苯的物质的量超过1mol,C中所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定义,D中1L1mol/L的硫酸溶液含2mol H+。
2.若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不正确的A. 48 g O3气体含有N A个O3分子B. 常温常压下,4.6 g NO2气体含有0.1N A个原子C. 20 g D2O中含有的质子数目为10 N AD. 16 g CH4与18 g NH4+所含电子数相等【解析】A中48g O3气体其物质的量为1mol,B中4.6g NO2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1mol,含原子数为0.3NA ,C中20g D2O的物质的量为1mol,每个D2O分子含有10个质子,所以20g D2O中含有的质子数目为10N A,D中16g CH4与18g NH4+都是1mol,且都是10电子微粒,故电子数相等。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1 mol Cl 2作为氧化剂得到2×6.02×1023个电子B.4.5 g SiO 2晶体中含有的硅氧键数目为0.3×6.02×1023C.14 g 氮气中含有7×6.02×1023个电子D.5.6 g 铁粉与硝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一定0.3×6.02×1023【解析】A 中Cl 2作为氧化剂,化合价降到−1,每个Cl 2分子得2个电子;B 中每个硅原子形成4个Si —O 键,4.5g SiO 2晶体中含有的硅氧键数目为×4×6.02×1023=0.3×6.2×1023;C 中每个N 2分子含有14个电子,14g 氮气的物质的量是0.5mol ;D 中铁粉与硝酸反应视硝酸的量的多少,可能生成+3价铁盐也可能生成+2价铁盐。
高中化学 化学常用计量 物质的量

专题1化学常用计量知识点一物质的量摩尔质量【考必备·清单】1.物质的量(n)(1)概念: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单位为mol。
(2)数值:1 mol粒子集合体所含的粒子数与0.012 kg 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相同。
(3)描述对象:微观粒子(如电子、质子、中子、分子、原子、离子等)或微观粒子的特定组合(如原子团、官能团等)。
[名师点拨]物质的量作为研究微观粒子与宏观物质的桥梁,其单位摩尔后面应为确切的微粒名称;如1 mol氢(不确切)和1 mol大米(宏观物质)皆为错误说法。
2.阿伏加德罗常数(N A)(1)概念:1 mol任何粒子所含的微粒数,通常用6.02×1023 mol-1表示。
(2)物质的量、微粒数(N)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关系为n=N/N A。
3.摩尔质量(M)(1)概念: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单位:g/mol。
(2)数值:当微粒的摩尔质量以g/mol为单位时,在数值上等于该微粒的相对分子(原子)质量。
(3)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与摩尔质量的关系为n=m/M。
[名师点拨]摩尔质量、相对分子质量、1 mol物质的质量在数值上是相同的,但三者的含义不同,单位不同。
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1,相对原子(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1 mol 物质的质量单位是g。
4.求解气体摩尔质量“五”方法(1)根据物质的质量(m)和物质的量(n):M=m/n。
(2)根据一定质量(m)的物质中微粒数目(N)和阿伏加德罗常数(N A):M=N A·m/N。
(3)根据标准状况下气体的密度ρ:M=ρ×22.4(g·mol-1)。
(4)根据同温同压下气体的相对密度(D=ρ1/ρ2):M1/M2=D。
(5)对于混合气体,求其平均摩尔质量,上述计算式仍然成立;还可以用下式计算:M=M1×a%+M2×b%+M3×c%……a%、b%、c%指混合物中各成分的物质的量分数(或体积分数)。
2015年人教版高三考点01 化学常用计量 Word版含答案

考点1 化学常用计量1.(2013·上海化学·15)N A 代表阿伏伽德罗常数。
已知C 2H 4和C 3H 6的混合物的质量为a g ,则该混合物 A.所含公用电子对书目为(a/7+1)N A B.所含碳氢键数目为aN A /7 C.燃烧时消耗的O 2一定是33.6a/14L D.所含原子总数为aN A /14 【答案】B【解析】1个C 2H 4分子中含共用电子对数目为6对,碳氢键数目为4个,1个C3H6分子中含共用电子对数目为9对,碳氢键数目为6个,则A 错误(应该为3aNA/14);B 正确;C 项没有给氧气的状态,D 项含原子总数为3aNA/14,因此选B 。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阿伏伽德罗常数2. (2013·新课标卷Ⅱ·9)N 0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0L1.0mo1·L -1的NaAlO 2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 0 B.12g 石墨烯(单层石墨)中含有六元环的个数为0.5N 0C. 25℃时pH=13的NaOH 溶液中含有OH 一的数目为0.1 N 0 D. 1mol 的羟基与1 mot 的氢氧根离子所含电子数均为9 N 0解析:考察阿伏加德罗常数问题。
A 项,溶质NaAlO 2和溶剂H 2O 中都含有O 原子;B 项,12g 石墨烯含有No 个C 原子,每一个C 原子为三个六边形共用,每一个六边形含有2个C 原子,共有1No ×12=0.5No ,B 正确。
C 项,缺乏体积;D 项,1mol 的羟基含有9No 个电子,但1 mol 的氢氧根离子所含电子数为10No 。
选择B 。
3.(2013·广东理综·9)设n A 为阿佛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常温常压下,8gO 2含有4n A 个电子B .1L0.1mol ·L -1的氨水中有n A 个NH 4+C .标准状况下,22.4L 盐酸含有n A 个HCl 分子D .1molNa 被完全氧化生成Na 2O 2,失去个2n A 电子解析:1个O 2分子含有的电子数为16个,8gO 2的物质的量为0.25mol ,所以8gO 2含有的电子数为0.25 mol ×16=4 mol ,A 正确;一水合氨为部分电离的弱电解质,所以1L1 mol/L 的氨水中NH 4+的数目会小于n A 个,B 错误;标准状况下,盐酸为液态混合物,无法换算(或氯化氢为强电解质,盐酸溶液中不存在氯化氢分子),C 错误;1 mol Na 完全氧化为Na 2O 2转移的电子数为1 mol ,即失去的电子数为n A 个,D 错误。
化学常用计量(带解析配答案)

化学常用计量 2.18阿伏伽德罗常数专练1.(2019·菏泽模拟)设N 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8 g由乙烯与丙烯组成的混合物中含碳碳双键的数目为N AB.4.6 g乙醇完全氧化生成乙醛,转移电子数为0.2N AC.25 ℃,1 L pH=13的Ba(OH)2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为0.2N AD.标准状况下,2.24 L Cl2溶于水所得溶液中含氯的微粒总数为0.2N A解析:选B A项,总物质的量小于1 mol,因此所含碳碳双键的数目小于N A;C项,含有OH-的数目为0.1N A;D项,溶液中还含有氯气,因此微粒总数小于0.2N A。
2.N 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12.5 mL 16 mol·L-1浓硫酸与足量锌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2N AB.5.8 g熟石膏(2CaSO4 · H2O)含有的结晶水分子数为0.02N AC.92.0 g甘油(丙三醇)和甲苯的混合物中含氢原子数为8.0N AD.标准状况下,1 L甲醛气体完全燃烧消耗O2分子个数约为N A 22.4解析:选A浓硫酸与锌发生反应:Zn+2H2SO4(浓)===ZnSO4+SO2↑+2H2O,当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变为稀硫酸时发生反应:Zn+H2SO4(稀)===ZnSO4+H2↑,n(H2SO4)=c·V=16 mol·L-1×0.012 5 L=0.2 mol,若完全发生第一个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0.2N A,若完全发生第二个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0.4N A,因此反应转移电子数目大于0.2N A,小于0.4N A,A错误;熟石膏(2CaSO4 · H2O)相对分子质量是290,则5.8 g熟石膏的物质的量n= 5.8 g290 g·mol-1=0.02 mol,由于每个熟石膏中含有1个结晶水,所以0.02 mol该物质中含有的结晶水分子数为0.02N A,B正确;甘油(丙三醇)和甲苯的相对分子质量都是92,所以92.0 g甘油(丙三醇)和甲苯的混合物的物质的量是1 mol,由于这两种物质每种分子中都含有8个H 原子,所以混合物中含氢原子数为8.0N A ,C 正确;甲醛在标准状况下为气体,1 L 的物质的量n (甲醛)= 1 L 22.4 L·mol-1=122.4 mol,1 mol 甲醛完全燃烧消耗1 mol O 2,则1 L 甲醛气体完全燃烧消耗O 2的物质的量是 122.4 mol ,消耗氧气的分子个数约为N A 22.4,D 正确。
2019年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化学中的常用计量(含解析)

2019年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化学中的常用计量一、单选题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摩尔任何物质在标准状况下都是22.4升B. 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气体所含原子个数相同C. 标准状况下1摩尔的水的体积约为22.4升D. 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H2、O2,其质量比为1:16【答案】 D【解析】 A、标准状况下1摩尔任何物质的体积都约为22.4升,该物质必须为气体,选项A不符合题意;B.气体分子中含有原子数不一定相等,则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气体所含原子个数不一定相同,选项B不符合题意;C.标准状况下,水不是气体,不能使用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选项C不符合题意;C.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H2、O2具有相同的物质的量,则其质量比=摩尔质量成正比=2g/mol:32g/mol=1:16,选项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2. 标准状况下,①6.72L NH3②1.204×1023个CO2 ③6.4g CH4④0.5mol HCl,下列关系错误的是()A. 体积大小:④>③>①>②B. 原子数目:③>①>④>②C. 密度大小:②>④>①>③D. 质量大小:④>③>②>①【答案】D【解析】①氨气的物质的量为6.72L/22.4L·mol-1=0.3mol,②CO2的物质的量为1.204×1023/6.02×1023=0.2mol,③甲烷的物质的量为6.4g/16g·mol-1=0.4mol,④HCl的物质的量为0.5mol,A、标准状况下,Vm相同,物质的量越大,体积越大,则体积大小为④>③>①>②,故A不符合题意;B、①中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3mol×4=1.2mol,②中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2mol×3=0.6mol,③中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4mol×5=2mol,④中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5mol×2=1mol,则原子数目③>①>④>②,故B不符合题意;C、由ρ=M/Vm可知,标准状况下,Vm相同,摩尔质量越大,则密度越大,密度大小为②>④>①>③,故C不符合题意;D、①中质量为0.3mol×17g·mol-1=5.1g,②中质量为0.2mol×44g·mol-1=8.8g,③中质量为6.4g,④中质量为0.5mol×36.5g·mol-1=18.25g,则质量大小为④>②>③>①,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常用计量(一)一.选择题(共24小题)1.(2011•许昌一模)已知氧化还原反应:2Cu(IO3)2+24KI+12H2SO4=2CuI↓+13I2+12K2SO4+12H2O,其中1mol 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到的电子为()A.10mol B.11mol C.12mol D.13mol2.分别加热下列三种物质各100克:①KMnO4、②KClO3(另加少量MnO2)、③HgO.完全反应后,所放出的氧气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A.①>②>③B.②>①>③C.①>③>②D.②>③>①3.用0.1mol/L的Na2SO3溶液30mL,恰好将2×10﹣3 mol XO4﹣还原,则元素X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是()A.+4 B.+3 C.+2 D.+14.在一定条件下,PbO2与Cr3+反应,产物是Cr2O72﹣和Pb2+,则与1mol Cr3+反应所需PbO2的物质的量为()A.3.0mol B.1.5mol C.1.0mol D.0.75mol5.已知在酸性溶液中,下列物质氧化KI时,自身发生如下变化:Fe3+→Fe2+;MnO4﹣→Mn2+;Cl2→2Cl﹣;HNO3→NO.如果分别用等物质的量的这些物质氧化足量的KI,得到I2最多的是()A.F e3+B.M nO4﹣C.C l2D.H NO36.24毫升浓度为0.05摩/升的Na2SO3溶液,恰好与20毫升浓度为0.02摩/升的K2Cr2O7溶液完全反应,则元素Cr在被还原的产物中的化合价是()A.+6 B.+3 C.+2 D.07.(2011•新疆二模)已知Q与R的摩尔质量之比为9:22,在反应X+2Y═2Q+R中,当1.6g 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g R,则参与反应的Y和生成物Q的质量之比为()A.46:9 B.32:9 C.23:9 D.16:98.(2011•江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00molNaCl中含有6.02×1023个NaCl分子B.1.00molNaCl中,所有Na+的最外层电子总数为8×6.02×1023C.欲配置1.00L,1.00mol.L﹣1的NaCl溶液,可将58.5gNaCl溶于1.00L水中D.电解58.5g熔融的NaCl,能产生22.4L氯气(标准状况)、23.0g金属钠9.在同温同压下1摩氩气和1摩氟气具有相同的()A.质子数B.质量C.原子数D.体积10.如果a克某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b,则c克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式中N A为阿佛加德罗常数)()A.升B.升C.升D.升11.在体积为x 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a mol NO和b mol O2,反应后容器内氮原子数和氧原子数之比为()A.B.C.D.12.在无土栽培中,需配制一定量含50mol NH4Cl、16mol KCl和24mol K2SO4的营养液.若用KCl、NH4Cl和(NH4)2SO4三种固体为原料来配制,三者的物质的量依次是(单位为mol)()A.2、64、24 B.64、2、24 C.32、50、12 D.16、50、2413.某些化学试剂可用于净水.水处理中使用的一种无机高分子混凝剂的化学式可表示为[Al2(OH)n Cl m•yH2O]X,式中m等于()A.3﹣n B.6﹣n C.6+n D.3+n14.1999年曾报导合成和分离了含高能量的正离子N5+的化合物N5AsF6,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N5+共有34个核外电子B.N5+中氮﹣氮原子间以共用电子对结合C.化合物N5AsF6中As化合价为+1D.化合物N5AsF6中F化合价为﹣115.化合价为n的某元素的硝酸盐的式量为x,其氢氧化物的式量为y,则n的值是()A.B.C.D.16.(2011•上海)氯元素在自然界有35Cl和37Cl两种同位素,在计算式34.969×75.77%+36.966×24.23%=35.453中()A.75.77%表示35Cl的质量分数B.24.23%表示35Cl的丰度C.35.453表示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D.36.966表示37Cl的质量数17.(2000•上海)氯只有和两各稳定同位素,它们在氯气中的原子数之比:为3:1.则相对分子质量为70、72、74、的氯气分子数之比可能是()A.5:2:1 B.5:2:2 C.9:3:1 D.9:3:218.某元素X的核外电子数等于核内中子数.取该元素单质2.8克与氧气充分作用,可得到6克化合物XO2.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A.第三周期B.第二周期C.第Ⅳ主族D.第Ⅴ主族19.b g某金属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该金属的三价正盐和a g氢气.则该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B.C.D.20.实验测得乙烯与氧气混和气体的密度是氢气14.5倍,可知其中乙烯的质量百分比为()A.25.0% B.27.6% C.72.4% D.75.0%21.p克某结晶水合物A•nH2O,受热失去全部结晶水后,质量变为q克,由此可以得知该结晶水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B.C.D.22.在一定体积的容器中,加入1.5摩氙气和7.5摩氟气,于400℃和2633千帕压强下加热数小时,然后迅速冷却至25℃,容器内除得到一种无色晶体外,还余下4.5摩氟气.则所得无色晶体产物中,氙与氟的原子个数比是()A.1:2 B.1:3 C.1:4 D.1:623.在反应X+2Y=R+2M 中,已知R 和M 的摩尔质量之比为22:9,当1.6克X 与Y 完全反应后,生成4.4克R ,则在此反应中Y 和M 的质量之比为( )A . 16:9B . 23:9C . 32:9D . 46:924.一定量的乙醇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燃烧,得到CO 2、CO 和H 2O 的总质量为27.6g ,其中H 2O 的质量为10.8g ,则CO 的质量是( )A . 1.4gB .2.2g C . 4.4g D . 在2.2g 和4.4g 之间二.填空题(共1小题)25.(2011•福建)Ⅰ、磷、硫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应用广泛.(1)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_________ .(2)磷酸钙与焦炭、石英砂混合,在电炉中加热到1500℃生成白磷,反应为:2Ca 3(PO 4)2+6SiO 2═6CaSiO 3+P 4O 10 10C+P 4O 10═P 4+10CO每生成1mol P 4时,就有 _________ mol 电子发生转移.(3)硫代硫酸钠(Na 2S 2O 3)是常用的还原剂.在维生素C (化学式C 6H 8O 6)的水溶液中加入过量I 2溶液,使维生素C 完全氧化,剩余的I 2用Na 2S 2O 3溶液滴定,可测定溶液中维生素C 的含量.发生的反应为:C 6H 8O 6+I 2═C 6H 6O 6+2H ++2I ﹣ 2S 2O 32﹣+I 2═S 4O 62﹣+2I ﹣在一定体积的某维生素C 溶液中加入a mol •L ﹣1I 2溶液V 1mL ,充分反应后,用Na 2S 2O 3溶液滴定剩余的I 2,消耗bmol •L ﹣1Na 2S 2O 3溶液V 2mL .该溶液中维生素C 的物质的量是 _________ mol .(4)在酸性溶液中,碘酸钾(KIO 3)和亚硫酸钠可发生如下反应:2IO 3﹣+5SO 32﹣+2H +═I 2+5SO 42﹣+H 2O 生成的碘可以用淀粉溶液检验,根据反应溶液出现蓝色所需的时间来衡量该反应的速率.某同学设计实验如表所示:0.01mol •L ﹣1 KIO 3酸性溶液(含淀粉)的体积/mL0.01mol •L ﹣1Na 2SO 3溶液的体积/mL H 2O 的体积 /mL实验 温度 /℃ 溶液出现蓝色时所需时间/s 实验1 5 V 135 25 实验25 5 40 25 实验3 5 5 V 20 该实验的目的是 _________ ;表中V 2= _________ mLⅡ、稀土元素是宝贵的战略资源,我国的蕴藏量居世界首位.(5)铈(Ce )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稀土元素.在加热条件下CeCl 3易发生水解,无水CeCl 3可用加热CeCl 3•6H 2O 和NH 4Cl 固体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备.其中NH 4Cl 的作用是 _________ .(6)在某强酸性混合稀土溶液中加入H 2O 2,调节pH ≈3,Ce 3+通过下列反应形成Ce (OH )4沉淀得以分离.完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 Ce 3++ _________ H 2O 2+ _________ H 2O ═ _________ Ce (OH )4↓+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4小题)26.(2011•上海)雄黄(AS 4S 4)和雌黄(As 2S 3)是提取砷的主要矿物原料,二者在自然界中共生.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填空:(1)As 2S 3和SnCl 2在盐酸中反应转化为As 4S 4和SnCl 4并放出H 2S 气体.若As 2S 3和SnCl 2正好完全反应,As 2S 3和SnCl 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_________ .(2)上述反应中的氧化剂是 _________ ,反应产生的气体可用 _________ 吸收.(3)As 2S 3和HNO 3有如下反应:As 2S 3+10H ++10NO 3﹣=2H 3AsO 4+3S+10NO 2↑+2H 2O 若生成2mol H 3AsO 4,则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_________ .若将该反应设计成一原电池,则NO 2应该在 _________ (填“正极”或“负极”)附近逸出.(4)若反应产物NO 2与11.2L O 2(标准状况)混合后用水吸收全部转化成浓HNO 3,然后与过量的碳反应,所产生的CO 2的量 _________ (选填编号).27.称取0.200克某赤铁矿样品,矿样溶解后,使其中的铁全部转化成Fe2+(所得溶液中不含其他还原性物质).另称7.90克硫酸铈.2(NH4)2SO4•Ce(SO4)2•2H2O (摩尔质量为632克/摩尔),溶解后稀释至250毫升.取该溶液30.0毫升恰好与上述Fe2+溶液完全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e4++Fe2+=Ce3++Fe3+.请计算该矿样中Fe2O3的质量百分含量)(Fe2O3摩尔质量为160克/摩尔).28.(1)已知某混和气体的体积百分组成为80.0%CH4、15.0%C2H4和5.00%C2H6.请计算0.500摩该混和气体的质量和标准状况下的密度(克/升).(2)CH4在一定条件下催化氧化可以生成C2H4、C2H6(水和其它反应产物忽略不计).取一定量CH4经催化氧化后得到一种混和气体,它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0.780克/升.已知反应中CH4消耗了20.0%,计算混和气体中C2H4的体积百分含量.(本题计算过程中请保持3位有效数字)29.在一定条件下,RO3n﹣和I﹣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RO3n﹣+6I﹣+6H+=R﹣+3I2+3H2O(1)RO3n﹣中R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_(2)R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是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