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常用计量
高中化学复习 常用化学计量,

例题:实验室用氯酸钾晶体和浓盐酸反应,得到标况下 67.2L的氯气,该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数为6NA ( )
例题: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得到标况下22.4L的氧 气,该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数为4NA ( )
(2)变价金属参与的反应;
(3)酸浓度发生变化的反应;
考点透析:阿伏伽德罗常数及其应用
①q=2p ②q>2p
③q<2p ④无法确定
(2) 若 上 题 中 的 溶 质 是 乙 醇 而 非 硫 酸 , 则 p 、 q 的 关 系 是
三、NA=Nn
规定:1mol任何粒子的数目叫做阿伏伽德罗常数, 约为6.02x1023mol-1。
考点透析:阿伏伽德罗常数及其应用
1.注意题目所给条件。
(1)已知非标况下,气体的体积:
× 例题1:常温常压下22.4LCO2 所原子数为3NA ( )
专题二 常用化学计量
一、M=
m
n
M=
m总 n总
1、M= ρ· Vm
如:已知标况下某气体的密度为0.714g/L
2、M= D ·M已知 如:某气体密度是同温同压下氢气密度的8倍
3、M=M1·a%+M2·b%
如:假设空气只由氧气和氮气组成,氧气体积分数为20%
二、Vm=
V
n
如:常温常压下22.4L的CO2所含原子数 3NA (大于、小于、等于)
(2)已知标况下,非气体的体积:
× 例题2:标准状况下22.4LH2O 所含原子数为3NA ( )
22.4×1000÷18×3mol
(HF、SO3、CCl4、CHCl3、CH2Cl2、苯、己烷)
考点透析:阿伏伽德罗常数及其应用
常用化学计量

常用化学计量化学计量是化学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概念,用于描述化学反应中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
在化学实验和工业生产中,化学计量被广泛应用于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量,以及确定反应的理论产率和实际产率。
本文将介绍常用的化学计量方法和相关概念。
一、摩尔和摩尔质量摩尔(mol)是国际计量单位制中物质的量的单位,表示物质中粒子(如原子、分子、离子)的数量。
1摩尔物质中的粒子数被称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约为6.022×10^23。
摩尔质量指的是1摩尔物质的质量,单位是克/mol。
摩尔质量可以通过化学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来计算。
二、化学方程式和化学计量关系化学方程式用化学符号和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过程,包括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摩尔比例关系。
在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前的系数表示了物质的摩尔比例,称为化学计量系数。
根据化学计量系数,可以推导出反应物消耗和生成物产生的摩尔比例关系。
三、摩尔比和摩尔比例摩尔比是指化学反应中不同物质的摩尔数量之比。
在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摩尔比可以通过化学计量系数得到。
摩尔比例是指不同物质的摩尔比与其化学计量系数之间的关系。
摩尔比例可以用来确定反应物的限量和过量,以及预测反应的理论产率。
四、反应物的限量和过量反应物的限量是指在化学反应中,限制了反应进行的物质。
反应物的限量取决于摩尔比例和反应物的初始量。
反应物的过量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存在超过摩尔比例所需量的反应物。
反应物的过量可能会导致浪费和产物纯度的降低。
五、理论产率和实际产率理论产率是指在理想条件下,根据化学计量关系计算得到的产物的量。
理论产率取决于反应物的摩尔比和反应物的初始量。
实际产率是指在实际实验条件下,实际得到的产物的量。
实际产率受到实验操作和反应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往往低于理论产率。
六、反应的收率和纯度反应的收率是指实际产率与理论产率之间的比值,用来评估反应的效率。
收率可以用来判断反应条件的优化和反应过程的控制。
反应的纯度是指产物中所含目标物质的纯度,通常用质量百分比表示。
化学常用计量

化学常用计量考点1 物质的量、摩尔质量1.物质的量(n):是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计数单位,表示物质的基本单位数目多少的物理量。
“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
2.摩尔质量(M) :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做摩尔质量。
单位:g/mol或g·mol-1。
3.摩尔质量数值等于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Mr)4 .物质的质量、物质的量和摩尔质量的关系:物质的质量( m)摩尔质量( M)[温馨提示](1)使用摩尔时必须指明具体的粒子,且不能描述宏观物质;(2)1 mol 粒子集体所含的粒子数的准确数是 0.012 kg 12C 含有的碳原子数,近似数是6.02×1023。
1.(2017·广东学业水平测试T13)常温常压下,单位体积内质量最轻的气体为 ( )A.H2B.CO2C.O2D.空气2.(2013·广东学业水平测试T14)物质的量的单位是( )A.mol B.g·mol-1C.mol·L-1D.mol·L-1·s-13.(2013·广东学业水平测试T11)加热蒸发 NaCl 溶液的过程中,下列物理量保持不变的是( )A.NaCl 溶液的体积 B.NaCl 的质量分数C.NaCl 的物质的量 D. NaCl 的物质的量浓度已知6.02×1023 个 X 气体分子的质量为64 g,则 X 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 A.16g B.32g C.64g/mol D.32g/mol1 mol CuSO4 ·5H2O 含有结晶水的质量为( )A.16g B.18g C.80g D.90g 考点 2 阿伏加德罗常数物质的量(n) =阿伏加德罗常数(NA )物质的量(n) =1. 12 g 12C 所含碳原子数即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可以用N表示。
6.02×1023 是其较为A精确的近似值,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粒子的物质的量为 1 mol。
化学专题一化学常用计量

【关于NA几个易考易错题分类】
1、物质的聚集状态、外界条件
物质的聚集状态: (1)水在标准状况时为液态或固态; ( (23))碳SO原3在子标数准大状于况4下的为烃固,态在,标常准温状常况压下下为为液液态态或;固态; (4)甲烷的氯代物中只有一氯甲烷为气体(四氯化碳等为液态); (5)烃的含氧衍生物中只有甲醛为气体
【关于NA几个易考易错题分类】
3、 考查特殊物质中共价键数目 如 (:1)C3O12g、白稀磷有中气含体有、NPA4个、P烷-P烃键、烯烃等有机物、金刚石、Si、SiO2、石墨 (2)(08上海卷)室温下,1mol乙烷分子含有8NA个共价键 ( (34))乙12烯g金和刚丙石烯和的60混g 合SiO物2中28各g中含含有有4N3N,每摩Si原子与2NA个O原子形成共价键 (6) 12g石墨中含有C—C键的个数为1.5NA
二、阿伏加德罗常数
(1)含义:12 g 12C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推论:1mol任何微粒所含的 该微粒数都是NA个 (2)符号: (3)单位: (4)注意: ①②阿NA伏这加个德常罗数常是数有是单个位真的实。值,而6.02×1023 mol-1 只是阿伏加德罗常数 的近似值。
考点一:关于阿伏加德罗常数(NA)的判断 【考题展现】
【关于NA几个易考易错题分类】
2、 计算一定量(体积或物质的量或质量)的物质中的粒子(分子、原子、离子、 质气体子、、1中4C子O2、等电子等)数目;特殊物质的摩尔质量:如:D2O、T2O、18O2、稀有
(7)58.5g氯化钠固体中含有NA个氯化钠分子 ((89))标(2准01状2四况川下)常,温22常.4L压甲下烷,和7乙.0g炔乙混烯合与物丙所烯含的的混分合子物数中为含N有A 氢原子的数目为NA ((1110))((22001122新 新课课标标))分 常子温总常数压为下,NA9的2gN的O2N和OC2和O2N混2O合4混气合体气中体含含有有的的氧原原子子数数为为62NNAA
化学常用计量

17
有关NA的专题
阿伏加德罗常数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问题。多年来 高考试题重现率几乎为100% 试题主要考查考生对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摩尔 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阿伏加德罗定律这些 概念的辩析是否清楚,各种守恒关系、平衡的有关原理掌握 得是否牢固。特别是在“摩尔”使用时,微观粒子可以是原 子、分子、离子、电子或其它粒子或这些粒子的特定组合, 气体摩尔体积的适用范围,阿伏加德罗定律的使用范围。对 这些重点和难点反复进行考查。这对考生思维能力的严密性 是一个很好的检验。 相关原理:电子守恒、电荷守恒、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物 质结构、晶体结构方面的知识等。
9
阿伏加德罗常数
实验测定12g12C中碳原子的个数。 符号:NA。单位:个/mol • NA的基准是12g碳-12中的原子个数。 • 12C不仅是摩尔的基准对象,而且还是相对原子质量的基准。 • NA是一个实验值,现阶段常取6.02×1023作计算。要注意NA 与6.02×1023的区别
10
气体摩尔体积
16
电荷守恒
一定体积的溶液中,阴阳离子所带电荷数 (或电荷物质 的量)相等 例: MgSO4 和 Al2(S04)3 混合液中, C(Al3+)=0.1mol/L, C(SO42-)=0.3mol/L, 则C(Mg2+)=( A ) A 0.15mol/L B 0.3mol/L C 0.45mol/L D 0.2mol/L
22
关于NA的注意事项
• 状况条件
条件为非标准状况,如常温常压下(25℃、1atm),已 知气体体积,不能直接应用22.4L· -1进行体积计算(注意: mol 可进行任何气体的质量、物质的量等计算)。 例: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常温常压下,11.2L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气所含的原子数为NA 常温常压下,16g氧气所含的原子数为NA 在常温常压下,1molO含有的原子数为2NA 电解饱和CuSO4溶液,若阳极产生气体11.2L,则转移电子2NA 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的原子数相同
第三节化学中常用计量

第三节化学中常用计量【知识网络】【易错指津】1.使用摩尔时,一定要指出物质的名称或写出化学式。
如1molH2,1molH+,而不能写成“1mol 氢”。
2.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标准是人为规定的。
如果改变了它的标准,则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均发生改变。
而质量、粒子数、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气体密度等客观存在因素并不会因此而改变。
3.物质的量是指微观粒子多少的物理量。
微观粒子可以是分子、原子、电子、质子、中子以及他们的特定组合。
物质的量与物质的质量有关而与物质所处的状态无关。
4.对题目所问微粒种类有所忽视。
如误认为“2g氢气所含氢原子数目为N A”说法正确。
5.摩尔质量与温度、压强无关;不同的物质一般不同。
(H3PO4和H2SO4;CO、C2H4、N2;CaCO3和KHCO3相同)6.对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不清。
气体摩尔体积是对气体而言,并且是在标准状况下1mol气体的体积。
若不在标准状况下或不是气体就不适用。
如:标准状况下,辛烷是液体,不能用气体摩尔体积进行计算。
固体和液体也有摩尔体积,但一般没有相同的数值。
标准状况(0℃,1.01×105Pa)不同于通常状况(25℃,1.01×105Pa)。
7.物质的量的大小,可衡定物质所含微粒的多少,但物质的量的数值并不是微粒的个数,它的个数应该是物质的量乘以6.02×1023mol-`。
8.气体摩尔体积使用的条件是:前提——标准状况;是指气体本身的状况,而不是外界条件的状况,因此就不能说“1mol水蒸气在标准状况下所占的体积是22.4L”。
研究对象是——气体(包括混合气体),但概念中的“任何气体”却不包括一些易挥发性物质的蒸气,如水蒸气、溴蒸气、碘蒸气等。
量的标准是——1mol,结论——约是22.4L,此外还应注意:并非只有标准状况下,1mol 气体的体积才约是22.4L。
9.外界温度和压强影响气体体积的大小,但气体的质量和物质的量的多少则不受其影响。
高考化学知识点考点总结:常用化学计量

考点22 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摩尔质量1.物质的量(1)物质的量是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其意义是表示含有一定量数目的粒子的集体。
符号为:n ,单位为:摩尔(mol )。
(2)物质的量的基准(N A ):以0.012kg 12C 所含的碳原子数即阿伏加德罗常数作为物质的量的基准。
阿伏加德罗常数可以表示为N A ,其近似值为6.02×1023 mol -12.摩尔质量(M )1摩尔物质的质量,就是该物质的摩尔质量,单位是g/mol 。
1mol 任何物质均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粒子,但由于不同粒子的质量不同,因此,1 mol 不同物质的质量也不同;12C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而12 g 12C 所含的碳原子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即1 mol 12C 的质量为12g 。
同理可推出1 mol 其他物质的质量。
3.关系式:n =A N N ;n =M m [例1]下列关于物质的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1mol 食盐含有6.02×1023个分子B.Mg 的摩尔质量为24C.1mol 水中含有2mol 氢和1mol 氧D.1molNe 含有6.02×1024个电子[解析] NaCl 为离子化合物,其结构中无分子,且食盐为宏观物质,不可用mol 来描述,故A 不正确;Mg 的摩尔质量为24g/mol ,单位不对,故B 不正确;C 中对1mol 水的组成的描述不正确,应为:1mol 水中含有2mol 氢原子和1mol 氧原子;故答案为D 。
[答案]D特别提醒:1.摩尔只能描述原子、分子、离子、质子、中子和电子等肉眼看不到、无法直接称量的化学微粒,不能描述宏观物质。
如1mol 麦粒、1mol 电荷、1mol 元素的描述都是错误的。
2.使用摩尔作单位时,应该用化学式(符号)指明粒子的种类。
如1mol 水(不正确)和1molH 2O (正确);1mol 食盐(不正确)和1molNaCl(正确)3.语言过于绝对。
常用化学计量与化学用语知识点整理概括

常用化学计量与化学用语知识点整理概括一、化学计量:1. 摩尔质量:指一个物质的摩尔质量是该物质质量与摩尔数之比。
单位为g/mol。
2.摩尔比:指不同物质之间摩尔数的比值。
3.绝对质量:指一个物质的质量。
4.相对质量:指一个物质的摩尔质量。
5.摩尔体积:指一个物质的摩尔体积是该物质体积与摩尔数之比。
6.摩尔浓度:指一个溶液中溶质的摩尔数与溶液体积之比。
7.溶解度:指溶质在溶剂中所能溶解的最大量。
8.摩尔分数:指其中一组分物质的摩尔数与总摩尔数之比。
9.反应物的计量比:指在化学反应中,不同物质摩尔数的比。
10.反应物的过量:指在化学反应中,其中一种物质的摩尔数大于理论摩尔数。
11.理论产率:指在理论上预计得到的产物的质量或量。
12.实际产率:指在实际操作中所得到的产物的质量或量。
二、化学用语:1.元素:指由同一种原子组成的纯物质。
2.化合物: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原子组成的纯物质。
3.氧化物:指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
4.酸:指能够产生氢离子(H+离子)的物质,常以H开头表示,如HCl、H2SO45.碱:指能够产生氢氧根离子(OH-离子)的物质,常以OH结尾表示,如NaOH、KOH。
6.盐:指酸和碱反应后产生的化合物。
7.氧化还原反应:指电子转移的化学反应,常涉及的概念有氧化剂和还原剂。
8.缩略式:指用化学符号或化学式缩写表示的化学反应。
9.配位化合物:指由中心金属离子和配体(通常是有机物或无机物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10.单质:指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纯物质。
11.晶体:指具有有序排列的分子、离子或原子的固体物质。
12.解离:指化合物在溶液中分解为离子。
13.化学键:指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14.电负性:指原子吸引和保持共价键中电子的能力。
15.摩尔焓变:指在常压下,摩尔物质在标准状态下发生化学反应时放出或吸收的热量变化。
以上是化学计量与化学用语的一些常用知识点的概述。
随着化学的不断发展,还有许多其他的相关概念和定义,可以根据具体的学习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常用计量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掌握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的涵义。
掌握物质的量与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态下)之间的相互关系。
能力培养:通过基本计算问题的讨论,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
科学思想:在阿伏加德罗定律的应用上,着重掌握有关比例的数学思想。
科学方法:演绎推理法。
重点、难点物质的量与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是重点,气体摩尔体积的应用条件是难点。
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活动【引入】今天我们复习化学常用计量。
【提问】科学家引入物质的量这个物理量的意义是什么?【再问】谁来说说物质的量是怎样联系宏观和微观的?学生活动回答:把质量、体积等宏观物理量和微观的微粒个数联系起来。
回答:主要通过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物理量建立的下列关系图,把微粒数、物质质量、气体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等相互关联起来。
归纳:小结: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的作用实际是联系宏观和微观的桥梁。
【提问】下列叙述是否正确?(1)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1mol任何物质都含有6.02×1023个分子。
(2)1mol氢的质量为1g,它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氢分子。
(3)氧气的摩尔质量为 32g,氧气的分子量也为32g。
(4)12g碳-12所含的碳原子数是阿伏加德罗常数,每摩物质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微粒。
思考,回答:(1)不正确,并非所有物质均含有分子。
(2)不正确,不能说 1mol氢,应指明微粒名称。
(3)不正确,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1,分子量没有单位。
(4)正确【提问】在应用摩尔这个单位时,应注意什么?回答:(1)摩尔只能用来表示微粒的集体数目;(2)必须指明微粒的具体名称。
【讲解】微粒可以是真实的,如:1mol水分子;也可以是假想的,如:1mol NaCl,表示1molNa+和1mol Cl-的特定组合。
【提问】在化学反应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和一定等于各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之和B.反应前原子的物质的量之和一定等于反应后原子的物质的量之和C.反应前各物质的摩尔质量之和一定等于反应后生成物的摩尔质量之和D.在同温、同压下,反应前气体体积之和一定等于反应后气体体积之和思考,回答:A.不正确,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分子数是可能发生变化的。
B.正确,因为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C.不正确,因为分子是变化的,分子量很可能变化,摩尔质量也随之变化。
D.不正确,因为在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随分子数变化。
【小结】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组成、分子结构发生了变化。
【提问】质量守恒定律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的涵义是什么?回答:在宏观上,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从微观上,反应物中原子的种类和总个数(或总物质的量)等于生成物中原子的种类和总个数(或总物质的量)。
【强调】物质的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计算中有很重要的应用,需要大家努力掌握应用守恒的计算技巧。
【过渡】下面让我们再讨论一下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问题。
【提问】什么是气体摩尔体积?回答: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L。
【再问】标准状况的涵义是什么?回答:273K,1.01×105Pa,或0℃,1atm。
提问:老师,标准状况下三氧化硫是气体吗?【强调】气体摩尔体积不适用于非标准状况的气体及液体、固体。
【反问】谁知道这个问题?回答:三氧化硫的熔点为16℃,标准状况下当然是固体。
【提问】有关气体问题的最重要的一个定律就是阿伏加德罗定律,谁来叙述一下该定律的内容?回答: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具有相同的分子数。
【讲解】阿伏加德罗定律适用于任何状态下的气体,可归纳为:pV=nRT具体应用有:(1)同温、同压下,体积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2)同温、同体积下,压强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3)同温、同压下,密度比等于摩尔质量(分子量)之比。
【板书并讲解】根据 pV=nRT和 n=m/M得:pV=(m/M)RTpM=(m/V)RTpM=ρRT因此,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分子量)之比。
倾听。
提问:为什么同温、同压下,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分子量)之比?【引导小结】气体分子量计算的常用公式:①气体的摩尔质量=标准状况下气体密度×22.4。
②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分子量与气体的密度成正比。
③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混合气体总质量÷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回忆、归纳、小结:(1)M=ρ0×p22.4(2)M=ρA×MA(3)M=Σm/Σn【提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mol任何物质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都约是22.4LB.0.5 mol氢气的体积为11.2LC.在标准状况下,各为1mol的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的体积均约为22.4L D.在20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的氮气和3mol氢气,达平衡后有0.5mol 的氮气反应,平衡后混合气体的体积仍为20L思考,回答:A.不正确,只有1mol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都约是22.4L,不能说任何物质。
B.不正确,因为没有指明标准状况。
C.不正确,因为三氧化硫在标准状况下不是气体。
D.正确,因为不论在任何条件下,气体都将充满整个容器。
【评价】回答得很好,请注意 D选项的条件不是标准状况。
【提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1L辛烷完全燃烧生成8/22.4 mol的二氧化碳分子B.在标准状况下,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LC.常温常压下,1mol氮气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氮分子D.常温常压下,金属和酸反应,若生成2g 氢气,则有2mol电子发生转移思考,回答:A正确,辛烷的分子式为C8H18,在标准状况下1L辛烷的物质的量是1/22.4mol,因此,完全燃烧生成 8/22.4 mol的二氧化碳分子。
B.不正确,因为没有指明气体的物质的量是1mol。
C.正确,1mol氮气的分子数与是否标准状况无关。
D.正确,不论在任何条件下,2g氢气都是1mol,无论什么金属生成氢气的反应均可表示为:2H++2e=H2↑,因此,生成1mol氢气一定转移 2mol电子。
【质疑】辛烷在标准状况下是否为气体?回答:辛烷在标准状况下为液体。
【评价】辛烷是汽油成分之一,在标准状况下为液体,1L辛烷的物质的量不是1/22.4mol,因此,A选项是不正确的。
【提问】设N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以任意比例混合的甲烷和丙烷混合气体22.4L,所含的气体的分子数约为N个B.标准状况下,22.4LNO和11.2L氧气混合,气体的分子总数约为1.5N个C.常温下,2.3g金属钠变成钠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目为0.1N个D.常温下,18g重水所含中子数为10N个思考,回答:A.正确,任意比例混合的甲烷和丙烷混合气体 22.4L,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1mol,因此含有N个分子。
B.不正确,因为NO和氧气一接触就会立即反应生成二氧化氮。
C.正确,2.3g钠是0.1mol钠原子,钠原子变成离子的反应为:Na-e=Na+0.1mol钠原子就失去0.1mol电子,也就是0.1NA个电子。
D.不正确,重水分子(D2O)中含有10个中子,分子量为 20,18g重水所含中子数为:10×18g/20g· mol-1=9mol。
【强调】温度和压强条件只影响气体的体积,而不影响气体的质量和物质的量,因此,如果讨论物质的量、质量和微粒数目的关系,则与是否标准状况无关。
【引导小结】在计算中需要注意的问题:(1)有关微粒个数计算,需要注意什么?(2)有关气体的计算,需要注意什么?(3)有关方程式的计算,需要注意什么常用技巧?归纳、小结:(1)注意分子数和原子数、质子数、电子数、中子数的比例关系(2)注意温度和压强条件对气体体积的影响很大,因此应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必须要求标准状况条件,并注意标准状况下不是气体或不能共存的混合气的问题。
(3)注意运用电子守恒的计算技巧。
精选题一、选择题1.为方便某些化学计算,可将98%的浓硫酸表示成下列形式,其中合理的是 [ ]A.H2SO4·1/9H2O B.H2SO4·H2OC.H2SO4·SO3 D.SO3·10/9H2O2.能从水溶液中还原 6molH+的是 [ ]A. 2 mol Fe B. 6 mol OH-C. 6 molI- D. 6 mol Li 3.某稀溶液中含1mol硝酸钾和4mol硫酸,向其中加入1.5mol铜粉,充分反应后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A.5.6 L B.11.2LC.22. 4L D.44.8L4.标准状况下,下列混合气体的平均式量可能是50的是[]A.硫化氢和二氧化硫 B.一氧化氮和氧气C.二氧化硫和溴化氢 D.碘化氢和氯气5.在一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1gX气体(摩尔质量为 44g·mol-1),压强为1×105pa。
如果保持温度不变,继续充入X气体,使容器内压强达到5×105pa。
则此时容器内的气体X的分子数约为 [ ]A.3.3×1025 B.3.3×1024 C.7.5×1023 D.7.5×10226.以N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SiO2晶体中,1mol硅原子与2N个氧原子形成共价键B.0.1mol甲基中含N个电子C.16g臭氧O3中含有N个氧原子D.31g白磷P4中含有1.5N个P-P键7.由二氧化碳、氢气、一氧化碳组成的混合气体在同温、同压下与氮气的密度相同。
则该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碳、氢气、一氧化碳的体积比为[ ]A.29∶8∶13 B.22∶1∶14 C.13∶8∶29 D.26∶16∶57 8.将一定量的铁粉和硫粉的混合物共热,充分反应后冷却,再加入足量稀硫酸,得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 11.2 L,则原混合物可能的组成是(n代表物质的量) [ ]A.n(Fe)<n(S)总质量等于 44gB.n(Fe)>n(S)总质量等于44gC.n(Fe)=n(S)总质量大于 44gD.n(Fe)>n(S)总质量小于 44 g9.同温、同压下,CO2和NO的混合气体 20mL,通过足量过氧化钠后气体体积减少到10mL,则原混合气体的体积比可能是[]A.1∶1 B.2∶3C.3∶2 D.1∶410.常温下,向20L真空容器中通入A mol硫化氢和 Bmol氯气(A,B均为不超过5的正整数),反应完全后,容器内气体可能达到的最大密度是[ ]A.8.5 g·L-1 B.18.25g·L-1C.18.5 g·L-1 D.35.5 g· L-1二、非选择题11下列分子数由少至多的顺序是______,质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