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化学决胜二轮新高考省份专用版:专题三化学常用计量及其应用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20年高考新高考卷山东省化学试题(附答案解析)

2020年高考新高考卷山东省化学试题(附答案解析)

2020年高考新高考卷山东省化学试题(附答案解析) 2020年高考新高考卷山东省化学试题一、填空题1、CdSnAs2是一种高迁移率的新型热电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Sn为ⅣA族元素,单质Sn与干燥Cl2反应生成SnCl4。

常温常压下SnCl4为无色液体,SnCl4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__,其固体的晶体类型为_____________。

(2)NH3、PH3、AsH3的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键角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

(3)含有多个配位原子的配体与同一中心离子(或原子)通过螯合配位成环而形成的配合物为螯合物。

一种Cd2+配合物的结构如图所示,1mol该配合物中通过螯合作用形成的配位键有_________mol,该螯合物中N的杂化方式有__________种。

(4)以晶胞参数为单位长度建立的坐标系可以表示晶胞中各原子的位置,称作原子的分数坐标。

四方晶系CdSnAs2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晶胞棱边夹角均为90°,晶胞中部分原子的分数坐标如下表所示。

坐标x y z原子Cd 0 0 0Sn 0 0 0.5As 0.25 0.25 0.125一个晶胞中有_________个Sn,找出距离Cd(0,0,0)最近的Sn_________(用分数坐标表示)。

CdSnAs2晶体中与单个Sn键合的As有___________个。

二、选择题2、实验室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 用冷水贮存白磷B. 用浓硫酸干燥二氧化硫C. 用酒精灯直接加热蒸发皿D. 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金属钾的燃烧3、下列叙述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谷物发酵酿造食醋B. 小苏打用作食品膨松剂4、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基态X 原子的电子总数是其最高能级电子数的2倍,Z可与X形成淡黄色化合物Z2X2,Y、W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新课标ⅲ)(含解析版)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新课标ⅲ)(含解析版)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新课标Ⅲ)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6分)宋代《千里江山图)描绘了山清水秀的美丽景色,历经千年色彩依然,其中绿色来自孔雀石颜料(主要成分为Cu(OH)2•CuCO3),青色来自蓝铜矿颜料(主要成分为Cu(OH)2•2CuCO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保存《千里江山图》需控制温度和湿度B.孔雀石、蓝铜矿颜料不易被空气氧化C.孔雀石、蓝铜矿颜料耐酸耐碱D.Cu(OH2)•CuCO3中铜的质量分数高于Cu(OH2)•2CuCO32.(6分)金丝桃苷是从中药材中提取的一种具有抗病毒作用的黄酮类化合物,结构式如图:下列关于金丝桃苷的叙述,错误的是()A.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B.分子含21个碳原子C.能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D.不能与金属钠反应3.(6分)N 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2.4L(标准状况)氮气中含有7N A个中子B.1mol重水比1mol水多N A个质子C.12g石墨烯和12g金刚石均含有N A个碳原子D.1L 1mol•L﹣1 NaCl溶液含有28N A个电子4.(6分)喷泉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应用下列各组气体﹣﹣溶液,能出现喷泉现象的是()气体溶液A.H2S稀盐酸B.HCl稀氨水C.NO稀H2SO4D.CO2饱和NaHCO3溶液A.A B.B C.C D.D5.(6分)对于下列实验,能正确描述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用Na2SO3溶液吸收少量Cl2:3SO32﹣+Cl2+H2O═2HSO3﹣+2Cl﹣+SO42﹣B.向CaCl2溶液中通入CO2:Ca2++H2O+CO2═CaCO3↓+2H+C.向H2O2溶液中滴加少量FeCl3:2Fe3++H2O2═O2↑+2H++2Fe2+D.同浓度同体积NH4HSO4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NH4++OH﹣═NH3•H2O6.(6分)一种高性能的碱性硼化钒(VB2)﹣﹣空气电池如图所示,其中在VB2电极发生反应:VB2+16OH﹣﹣11e﹣═VO43﹣+2B(OH)4﹣+4H2O该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负载通过0.04mol电子时,有0.224L (标准状况)O2参与反应B.正极区溶液的pH降低、负极区溶液的pH升高C.电池总反应为4VB2+11O2+20OH﹣+6H2O═8B(OH)4﹣+4VO43﹣D.电流由复合碳电极经负载、VB2电极、KOH溶液回到复合碳电极7.(6分)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四种元素的核外电子总数满足X+Y=W+Z;化合物XW3与WZ相遇会产生白烟。

江西省高考化学二轮专题 03 化学中的常用计量

江西省高考化学二轮专题 03 化学中的常用计量

江西省高考化学二轮专题 03 化学中的常用计量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4题;共28分)1. (2分)某些建筑材料含有放射性元素氡(22286Rn).研究表明氡的α射线会致癌,WHO认定的19种致癌因素中,氡为其中之一,仅次于吸烟.该原子中中子数和质子数之差是()A . 136B . 50C . 86D . 2222. (2分) (2018高一上·长春月考) 下列溶液中的氯离子数目与50 mL 1 mol·L-1的AlCl3溶液中氯离子数目相等的是()A . 150 mL 1 mol·L-1的NaClB . 75 mL 1 mol·L-1的NH4ClC . 150 mL 3 mol·L-1的KClD . 75 mL 2 mol·L-1的CaCl23. (2分) (2018高二下·揭阳期末)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 10g46%的乙醇溶液所含氢原子数为1.2NAB . 0.5mol Na2O2中含有的离子数目为2NAC . 标准状况下,2.24L甲醇中含有C—H键的数目为0.3NAD . S2和S8的混合物共38.4g,其中所含硫原子数为1.4NA4. (2分) (2018高一上·翁牛特旗期中) 448 mL某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质量为0.64g,该气体的摩尔质量约为()A . 64 gB . 64C . 64 g•mol﹣1D . 32 g•mol﹣15. (2分) (2016高二下·张掖期中)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蛋白质遇硫酸钠溶液变性B .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 . 涤纶、锦纶、蚕丝都属于合成纤维D . 植物油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6. (2分) (2018高一上·石家庄期中) 相对分子质量为M的某物质在室温下溶解度为Sg,此时测得饱和溶液的密度为dg·mL-1 ,则该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A . mol·L-1B . mol·L-1C . mol·L-1D . mol·L-17. (2分) (2019高一下·深圳期中)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2020高考化学新课标地区专用版提分大二轮复习讲义:专题二 化学计量及其应用 Word版含答案.doc

2020高考化学新课标地区专用版提分大二轮复习讲义:专题二 化学计量及其应用 Word版含答案.doc

考点一 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有关概念及应用1.物质的量及其单位(1)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符号为n 。

它表示含有一定数目微观粒子的集合体。

物质的量的描述对象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如分子、原子、离子等)及它们的特定组合。

(2)物质的量的单位物质的量的单位为摩尔(简称摩),符号为mol 。

物质的量像一座桥梁,把一定数目的微观粒子与可称量的宏观物质联系起来。

(3)阿伏加德罗常数0.012 kg C-12中所含的原子数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符号为N A ,约为6.02×1023 mol -1。

2.摩尔质量(1)概念: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称为该物质的摩尔质量。

(2)符号:M 。

(3)单位:g·mol -1。

(4)表示方法:M (H 2)=2 g·mol -1,M (SO 2-4)=96 g·mol -1。

(5)物质的量(n )、物质的质量(m )和物质的摩尔质量(M )之间的关系:M =m n,变形后,m =n ·M ,n =m M。

3.气体摩尔体积(1)概念: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

用符号V m 表示,常用的单位为L·mol -1。

(2)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在标准状况(273 K 、101 kPa)下,1 mol 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都约为22.4 L ,即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 L·mol -1。

4.阿伏加德罗定律(1)阿伏加德罗定律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2)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提醒对于同一种气体,当压强相同时,密度与温度成反比例关系。

1.(2019·全国卷Ⅱ,8)已知N 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3 g 3He含有的中子数为1N AB.1 L 0.1 mol·L-1磷酸钠溶液含有的PO3-4数目为0.1N AC.1 mol K2Cr2O7被还原为Cr3+转移的电子数为6N AD.48 g正丁烷和10 g异丁烷的混合物中共价键数目为13N A答案 B解析 3 g 3He的物质的量为1 mol,每个3He含1个中子,则1 mol 3He含有的中子数为1N A,A项正确;该溶液中含0.1 mol Na3PO4,由于部分PO3-4水解,故溶液中PO3-4的数目小于0.1N A,B项错误;K2Cr2O7中Cr元素为+6价,1 mol K2Cr2O7被还原成Cr3+时,得到6 mol电子,C项正确;正丁烷和异丁烷互为同分异构体,每个分子中均含10个C—H键和3个C—C键,即每个分子中含13个共价键,则48 g正丁烷和10 g异丁烷的混合物中含13 mol 共价键,D 项正确。

(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教案+练习:专题二化学常用计量练习(含解析).doc

(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教案+练习:专题二化学常用计量练习(含解析).doc

化学常用计量一、选择题1.仪器名称为“容量瓶”的是( )A.B.C.D.解析:选C。

本题考查常用实验仪器的识别。

A是圆底烧瓶;B是试管;C是容量瓶;D是烧杯。

2.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质的量的描述对象是宏观物体B.某物质含有6.02×1023个微粒,含有这个数目微粒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一定是1 mol C.1摩尔氢气分子可以表示为1 mol H2D.硫酸的摩尔质量为98 g解析:选C。

物质的量的描述对象是微观粒子,A错;6.02×1023个微粒的物质的量是1 mol,但含有这个数目微粒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不一定是1 mol,如含6.02×1023个Na+的Na2CO3为0.5 mol,B错;D项单位错误。

3.如图表示1 g O2与1 g X气体在相同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压强(p)与温度(T)的关系,则X气体可能是( )A.C2H4B.CH4C.CO2D.NO解析:选C。

由图可知,相同温度时,p(O2)>p(X),在同质量、同体积条件下,气体相对分子质量与压强成反比,即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压强越小。

所给选项中只有CO2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O2,故C正确。

4.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30 L某种气态纯净物中含有 6.02×1023个分子,这些分子由1.204×1024个原子组成,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温度和压强可能是标准状况B.标准状况下该纯净物若为气态,其体积约是22.4 LC.该气体中每个分子含有2个原子D.若O2在该条件下为气态,则1 mol O2在该条件下的体积也为30 L解析:选A。

由分子数和原子数的关系可知该分子为双原子分子,且其物质的量为1 mol,若在标准状况下该物质为气态,则其体积为22.4 L,故该温度和压强不可能是标准状况,在此状况下,V m=30 L·mol-1。

5.下列各气体:①含3.01×1023个O的CO2;②标准状况下6.72 L 的HCl;③3.4 g的NH3;④0.5 mol He。

2020高考化学决胜二轮新高考省份专用版:专题三专题强化训练含答案

2020高考化学决胜二轮新高考省份专用版:专题三专题强化训练含答案

的电子数大于3N A.错误。

D项.标准状况下.CH2Cl2是液体.不能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其物质的量.错误。

9.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20xx·高考海南卷)1 mol的CO和N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4N A B.(20xx·高考全国卷Ⅲ)0.1 mol的11B中.含有0.6N A个中子C.(20xx·高考全国卷Ⅲ)pH=1的H3PO4溶液中.含有0.1N A个H+D.14 g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的氢原子数为2N A答案:C二、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10.(20xx·泰安高三模拟)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 甲烷完全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8N AB.1 mol Fe溶于过量硝酸.电子转移数为2N AC.1 mol乙烷和1 mol乙烯中.化学键数相同D.1 mol 乙烯分子中含有的碳氢键数为4N A答案:AD11.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精炼铜时.当外电路中通过N A个电子.阳极质量减少32 gB.反应3H2(g)+N2(g)2NH3(g) ΔH=-92 kJ·mol-1.当放出热量9.2 kJ时转移电子0.6N AC.1 mol·L-1的氯化镁溶液中.若Cl-的数目为2N A.则Mg2+的数目为N AD.标准状况下.NO和O2各11.2L混合充分反应.所得气体的分子总数为0.75N A解析:选B。

阳极反应中除铜失电子外.还有锌、铁等杂质失去电子.A项错误;由热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转移6 mol电子时.放出热量92 kJ.故放出热量9.2 kJ时.转移0.6 mol电子.B项正确;Mg2+能水解.故其数目小于N A.C 项错误;该反应过程中存在可逆反应2NO2N2O4.D项错误。

12.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 L HF与1.8 g H2O所含电子数目均为N AB.标准状况下.V L气态烯烃(C n H2n)含中子的数目为3VnNA 11.2数为4N A.B项正确;该电池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g2O+HCHO===4Ag+CO2+H2O.C项正确;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可知.消耗1 mol HCHO时.转移4 mol 电子.可以把4 mol Fe3+还原为Fe2+.D项不正确。

化学常用计量(二轮复习讲义).pdf

化学常用计量(二轮复习讲义).pdf

专题化学常用计量【考纲点击】1.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定义,并能进行有关计算.2.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mol)以及摩尔质量(g·m ol-1)、气体摩尔体积(L·mol-1).理解物质的量浓度(mol·L-1)、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掌握物质的量与粒子(原子、分子、离子等)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3.了解溶液的组成,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4.了解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概念.了解溶解度的概念.了解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及溶解度曲线.5.了解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方法。

6.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命题规律】化学常用计量是化学计算的基础,贯穿于高中化学始终,是每年高考的必考内容。

高考主要通过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来考查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阿伏加德罗定律、气体摩尔体积等概念的理解或利用物质的量在元素化合物、理论方面计算中的应用。

【重点知识解读】一、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有关化学量的换算关系进行以上各量换算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一个中心”:必须以物质的量为中心.(2)“两个前提”:在应用Vm=22.4 L/mol时,一定要符合“标准状况”和“气态”这两个前提条件(混合气体也适用).(3)“三个关系”:①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与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原子、电子等)数目间的关系;②摩尔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③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非电解质与溶质粒子(分子或离子)数之间的关系.(4)“四个无关”:物质的量、质量、粒子数的多少均与温度、压强的高低无关;物质的量浓度的大小与所取该溶液的体积多少无关(但溶质粒子数的多少与溶液体积有关).二、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1.定律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2.推论(1)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即V 1∶V 2=n 1∶n 2.(2)同温同压下,两种不同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气体的摩尔质量之比,即ρ1∶ρ2=M 1∶M 2.(3)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任何气体的质量之比等于气体的摩尔质量之比,即m 1∶m 2=M 1∶M 2.(4)同温同压下,同质量的任何气体的体积之比与其摩尔质量成反比,即V 1∶V 2=M 2∶M 1.(5)同温同体积下,气体的压强之比等于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即p 1∶p 2=n 1∶n 2.注意:(1)1 mol 任何粒子的数目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其不因温度、压强等条件的改变而改变.(2)应用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时,首先要判断物质在所给温度和压强下是否为气体,若物质为非气态则不能应用阿伏加德罗定律.(3)阿伏加德罗定律既适用于单一气体,也适用于混合气体.若为混合气体,则组成成分间不能发生化学反应,如2NO +O 2 === 2NO 2不适用.三、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与换算1.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质量分数之间的换算c B =n/v =m/MV =m aq w/MV =1000ρw/M w =c B M/1000ρ2.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解度(S)的换算c =n/v =1000ρS/M(100+S) 3.质量分数与溶解度之间的换算饱和溶液中:w =S/(100+S)×100%4.气体溶质溶于水中制得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在标准状况下, 1 L 水中溶解某气体V L ,所得溶液密度为ρ,则:c =n/v =1000ρ1000×1+V/22.4×M=22400+MV 1000ρVw =m 溶质/m 溶液×100%=1000×1+V/22.4×M V/22.4×M×100%=22400+MV MV×100% 5.稀释定律(1)如用V 1、V 2、c 1、c 2分别表示稀释前后溶液的体积和物质的量浓度,有:c 1V 1=c 2V 2. (2)如用m 1、m 2、w 1、w 2分别表示稀释前后溶液的质量和质量分数,有:m 1w 1=m 2w 2.注意:同一溶质不同浓度的溶液混合后溶质质量分数的判断方法:设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w 1和w 2的两溶液混合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w.(1)两溶液等质量混合,则w =(w 1+w 2)/2.(2)两溶液等体积混合:①若溶液中溶质的密度大于溶剂的密度,则w> (w 1+w 2)/2.如:H 2SO 4溶液.②若溶液中溶质的密度小于溶剂的密度,则w< (w1+w2)/2.如:氨水、酒精溶液.【考点突破】考点一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计算考点二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问题,实质上是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各物理量间的换算,需要特别注意的主要有:1.条件:考查气体时经常给定非标准状况,如常温常压下(1.01×105 Pa、25℃时)等。

高中化学第二轮专题复习教学案:化学中的常用计量

高中化学第二轮专题复习教学案:化学中的常用计量

专题五化学中的常用计量【考纲要求】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

2.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

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测定。

了解气体摩尔体积的涵义。

[考点点拔]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各量间的关系是中学化学计算的核心和桥梁,阿伏加德罗常数是近年来高考试题中的常考内容。

要求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mol),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的含义。

理解物质的量浓度,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

掌握物质的量与粒子数目、气体体积(标态)之间的相互关系。

近年高考题型有判断一定量物质所含的粒子数目的多少;应用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有关推论进行有关判断,求化学式、式量的计算;与物质的量有关的综合计算等等。

[知识梳理]在正确理解基本概念的基础上熟练掌握化学常用计量之间的关系,在计算过程中注意单位的正确使用及带单位运算。

填写下列“()”(1)(2)理解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①同T 、P 时,21V V =_______ =_______ ; ②同T 、P 时, =________ ;③同T 、V 时,21P P =_________; ④同T 、P 、V 时,21m m =__________ ;⑤同T 、P 、m 时,21V V =____________ 。

(3)求气体摩尔质量的几种方法:①已知质量和物质的量,求气体摩尔质量:M =____________②已知标准状况下气体的密度(ρg/L),求气体摩尔质量:M=______________③已知某气体(摩尔质量为M a)对另一气体(摩尔质量为Mb )的相对密度D ,求气体摩尔质量:M a =________________④已知混合气体中气体的物质的量分数或气体的体积分数,求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M=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ρ1 ρ2(4)物质的量浓度的有关公式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换算,溶液的密度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了解物质的量及其相关物理量的涵义和应用.体会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的重要作用。

(3)Na2O2、KO2中的阴、阳离子个数比.前者为1∶2.后者为1∶1;熔融的Na HSO4中的阳离子数目(阳离子只有Na+)。

(4)等物质的量的羟基与氢氧根离子所含质子、电子或原子数目。

(5)等质量的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如烯烃)、同素异形体、N2与CO、NO2与N2O4等含有的原子、分子数目。

(6)注意特殊物质的摩尔质量.如D2O、18O2、H37Cl等。

(7)一定物质的量的有机物中共价键的数目(苯环、萘环中无碳碳双键).如C n H2n+2中共价键的数目为3n+1。

(8)1 mol金刚石、石墨中的C—C键数目分别为2N A、1.5N A;1 mol
SiO2中Si—O键数目为4N A;1 mol P4中的P—P键数目为6N A。

3.与氧化还原反应相关的N A的应用
(1)歧化反应类:Na2O2与CO2、H2O的反应.Cl2与NaOH(冷稀、热浓)、H2O 的反应。

(2)变价金属(Fe、Cu)与强、弱氧化剂(Cl2/Br2、S/I2)反应类。

(3)Fe与浓、稀硝酸.Cu与浓、稀硝酸反应类。

(4)足量、不足量Fe与稀硝酸.足量Fe与浓硫酸反应类。

(5)足量KMnO4与浓盐酸.足量MnO2与浓盐酸.足量Cu与浓硫酸反应类。

(6)注意氧化还原的顺序.如向FeI2溶液中通入Cl2.首先氧化I-.再氧化Fe2+。

4.与可逆反应相关的N A的应用
在N A的应用中.常涉及以下可逆反应:
(1)2SO2+O2错误!2SO3
PCl3+Cl2PCl5
2NO2N2O4
N2+3H2错误!2NH3
(2)Cl2+H2O HCl+HClO
(3)NH3+H2O NH3·H2O NH+4+OH-
5.与电解质溶液中粒子数目判断相关的N A的应用
审准题目要求.是突破该类题目的关键。

(1)溶液中是否有“弱粒子”.即是否存在弱电解质或能水解的“弱离子”.如1 L 1 mol·L-1的乙酸或1 L 1 mol·L-1乙酸钠溶液中CH3COO-数目均小于N A。

9.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20xx·高考海南卷)1 mol的CO和N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4N A B.(20xx·高考全国卷Ⅲ)0.1 mol的11B中.含有0.6N A个中子
C.(20xx·高考全国卷Ⅲ)pH=1的H3PO4溶液中.含有0.1N A个H+
D.14 g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的氢原子数为2N A
答案:C
二、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10.(20xx·泰安高三模
拟)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 mol 甲烷完全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8N A
B.1 mol Fe溶于过量硝酸.电子转移数为2N A
C.1 mol乙烷和1 mol乙烯中.化学键数相同
D.1 mol 乙烯分子中含有的碳氢键数为4N A
答案:AD
11.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解精炼铜时.当外电路中通过N A个电子.阳极质量减少32 g
B.反应3H2(g)+N2(g)2NH3(g) ΔH=-92 kJ·mol-1.当放出热量9.2 kJ时转移电子0.6N A
C.1 mol·L-1的氯化镁溶液中.若Cl-的数目为2N A.则Mg2+的数目为N A
D.标准状况下.NO和O2各11.2
L混合充分反应.所得气体的分子总数为0.75N A
解析:选B。

阳极反应中除铜失电子外.还有锌、铁等杂质失去电子.A项错误;由热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转移6 mol电子时.放出热量92 kJ.故放出热量9.2 kJ时.转移0.6 mol电子.B项正确;Mg2+能水解.故其数目小于N A.C 项错误;该反应过程中存在可逆反应2NO2N2O4.D项错误。

12.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 L HF与1.8 g H2O所含电子数目均为N A
B.标准状况下.V L气态烯烃(C n H2n)含中子的数目为3VnNA 11.2
数为4N A.B项正确;该电池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g2O+HCHO===4Ag+CO2+H2O.C项正确;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可知.消耗1 mol HCHO时.转移4 mol 电子.可以把4 mol Fe3+还原为Fe2+.D项不正确。

14.如图是某学校实验室从市场买回的试剂标签上的部分内容。

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硫酸和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约为18.4 mol·L-1和6.3 mol·L-1
B.各取5 mL与等质量的水混合后.c(H2SO4)<9.2 mol·L-1.c(NH3)>6.45 mol·L-1
C.各取5 mL与等体积的水混合后.w(H2SO4)<49%.w(NH3)>12.5%
D.各取10
mL于两烧杯中.再分别加入一定量的水即可得到较稀的硫酸溶液和氨水
解析:选B。

根据表中数据及c=1 000ρw
M计算可得.硫酸和氨水的物质的量
浓度分别为18.4 mol·L-1和12.9 mol·L-1.A错误;与等质量的水混合后.硫酸的浓度小于原来的一半.氨水的浓度大于原来的一半.B正确;与等体积的水混合后.硫酸的质量分数大于原来的一半.氨水的质量分数小于原来的一半.C错误;硫酸稀释时应将浓硫酸加入水中.D错误。

三、非选择题
15.实验室需要0.1 mol·L-1 NaOH溶液450 mL和 0.5 mol·L-1硫酸溶液450 mL。

根据这两种溶液的配制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的仪器中配制溶液肯定不需要的是________(填字母)。

仪器C的名称是________.本实验所需玻璃仪器E的规格和名称是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