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的内部器官
《昆虫的内部器官》课件

血窦还可以帮助调节血液的温度和pH值,以适应 昆虫体内的不同需求。
04 昆虫的排泄系统
马氏管
位置
马氏管位于昆虫的腹部, 是一对细长的管状器官。
功能
主要负责收集血液中的代 谢废物,并将其转化, 小管之间相互连接,形成 复杂的网络结构。
外周神经
总结词
外周神经是连接昆虫身体各部分的感觉和运动神经。
详细描述
外周神经分布在昆虫的各个器官和组织中,负责接收来自感觉器官的信息,并将 脑部的指令传递给肌肉等运动器官,控制昆虫的运动。
06 昆虫的生殖系统
雄性生殖器官
交配器
包括阳具、一对副性腺和由它们相连 接形成的射精管。其中,阳具是最主 要的部分,其形状和构造适合于交配 。
睾丸
产生精子的器官,通常呈球形,位于 腹腔背板下,由许多精巢小管组成。
雌性生殖器官
卵巢
雌虫的生殖器官,呈囊状,外面有卵壳腺,能分泌钙 质卵壳。
受精囊
位于雌虫的交配囊内,交配时雄虫的精子进入受精囊 ,供雌虫随时吸收。
产卵管
雌虫的交配囊内有一对产卵管,由若干环节组成,末 端有小孔通到外界。
生殖方式
两性生殖
肛门通过排泄孔开口于体外,排出的 物质主要是未被消化的残渣和排泄物 。
02 昆虫的呼吸系统
气孔
气孔是昆虫的呼吸器官,位于昆 虫的胸部和腹部,是昆虫与外界
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通道。
气孔通常由两个半圆形或椭圆形 的孔洞组成,孔洞周围有瓣膜,
可以控制气体的进出。
气孔的主要功能是进行呼吸作用 ,吸入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
气囊
气囊是昆虫体内的一种特殊器官 ,主要分布在昆虫的胸部和腹部
昆虫的内部器官特征

在没有马氏管的昆虫中,脂肪体的贮存排泄常常是尿酸排泄 的重要途径,而在其它昆虫中,这种贮存排泄方式可与马氏 管排泄同时并存。
滤食物的作用。
(5)贲门瓣
位于前胃的后端,是由前肠突入中肠前端形成的一圈环状 内褶。其形状多呈筒状或漏斗状。
主要功能是引导前肠中的食物进入中肠,同时阻止中肠中 的食物倒流入前肠。
中肠
功能:中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合成消化酶;分泌消化液,消化食 物,吸收营养物质。
结构:中肠又称之为“胃”,只有一个器官,是一条前后粗细相当的管道, 前端与前胃相接,后端以马氏管着生处与后肠分界。
(二) 昆虫的其它排泄器官 1、体 壁 2、消化道 3、下唇肾 4、贮存排泄器官
1、体 壁
体壁的主要排泄作用:是将呼吸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 碳和水,经由体壁和气门排除体外。
此外,昆虫周期性的脱皮,也具有定期排泄的意义。某些 昆虫的皮细胞,还可向体外分泌各种化学组分的胶质、丝质、 蜡质和毒液等,也都具有广义的排泄意义。
昆虫血液循环的主要搏动器官是背血管。此外,背膈、 腹膈和辅搏动器等,对血液循环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 用。
一、背血管
背血管:是昆虫的主要循环器官,是位于背中线处体壁下方, 纵贯于背血窦内的一条管状构造。背血管由前段的大动脉和 后段的心脏两部分组成,由尾端一直延伸到头内。
大动脉起源于外胚层,心脏则由胚胎时期中胚层分化形成的。
空气使虫体膨胀,以帮助脱皮。
(4)前胃
是前肠最后端区域,也是消 化道最特化的部位。 取食固体食物的昆虫前胃常 很发达,外包有强大的肌肉 层,内壁形成若干条深的突 入肠腔的纵褶,内膜特化成 齿或刺。如蝗科的前胃就有 6条纵褶,横切面为6个大形 齿状突。 前胃具有磨碎食物和调节食物进入中肠的功能,并兼有过
第二章 昆虫的内部器官和功能

六、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昆虫的神经系统来源于外胚层,它联系着体 表面和体内各种感觉器官和反应器。感觉器 官接受内外刺激而产生冲动,由神经系统将 冲动传递到肌肉、腺体等反应器官,从而起 收缩和分泌活动,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和要求。
1、神经系统的构造和类型 昆虫的神经系统是由许多神经细胞扩其发 出的神经所组成。每个神经细胞及其分支称神 经原。神经细胞分出的主支为轴状突,轴状突 再分出的支为侧支。轴状突及其侧支的顶端发 生的树状细支,称湍丛。在细胞四周发生的小 树状公支,称为树状支。
B、心脏 是背血管生段连续膨大部分。大多位于腹腔, 有的则延伸到胸腔内。每个膨大的部分即为1 个心室。心室的数目因种而异,一般为4个, 多则11个(如蜚蠊)。第个心室皆有1对心门, 位于心室的中部或末端,孔口垂直或华侨,它 是血液进入心脏的开口。心门的内缘向内折入, 形成心门瓣,当心室收缩时心室后的心门瓣将 心门掩闭,使血液向心脏箭端流动,而不至于 从心门流回体腔。昆虫的心脏病常驻以放射状、 扇形的横纹翼肌联接和固定在附近的组织上。
二、消化系统
昆虫的消化道是1根很不对称的管道,前端开 口于口前的基部,后端终止于体躯的末节。 根据其发生来源和功能的不同,消化道分为 前肠、中肠和后肠3部分。
1.前肠(Foregut) 前肠从口开始,经由咽喉、 食道、嗉囊,终止于前胃,而以伸入中肠前 端的贲门瓣与中肠分界。 前肠是由胚胎时期 的外胚层内陷而成的,因此其组织结构与体 壁很相似,由内向外依次他为内膜(Intima)、 肠壁细胞层(epithelium)、底膜(basement)、 纵肌(longitudinal muscles)、环肌(cirular muscles)和围膜(peritoneal membrane)6层。
2、气门的构造及形式 昆虫的气门是体壁内陷的开口。气管在体 壁上的开口——称气门。 常见有下例5种形式; ①.全气门式 胸部二对,腹部八对,例蝗虫 ②.两端气门式: 只有胸部有一对和腹部末节 有一对气门,如双翅目蝇类的幼虫。
昆虫的基本知识 昆虫的内部器官结构

The internal organ structure of insects
(一)昆虫内部器官的位置
1 家蚕幼虫的消化道
1.口腔
8.肛门
2.咽喉 3.食道
4.中肠
5.小肠
7.直肠 6.结肠
2 蝗虫的内部器官位置
腹部
(一)昆虫内部器官的位置
消化道
脑
阴道
食道下神经节
2 飞蝗的消化道
内膜→肠壁细胞→底膜→纵肌→环肌→围膜
中肠横切
蝗虫前肠横切面-嗉囊
环肌 直肠垫细胞
纵肌
直肠垫的横切面
中肠肠壁细胞的类型 直肠垫切面 滤室的模式构造
(三)昆虫的排泄系统
1 马氏管的基本类型
基段内缘具刷状边,管腔内充满晶状的尿酸颗粒, 端段管腔内缘具蜂窝边,管腔内充满排泄液
(三)昆虫的排泄系统
马氏管
腹神经索
卵巢 气管
下颚
(一)昆虫内部器官的位置
3 昆虫生理代谢的特点
昆虫生理代谢的特点
体腔就是血腔,血液是开放式循环 昆虫的所有内脏器官均浸没于血液中 氧气供给和二氧化碳排除均靠气管系统
(二)昆虫的消化系统
1
昆虫的消化道模式构造
(二)昆虫的消化系统
围食膜→肠壁细胞→底膜→环肌→纵肌→围膜
2 马氏管的其它功能
分泌泡沫和粘液:如沫蝉的若虫 分泌石灰质:如竹节虫、天牛幼虫
昆虫
(四)昆虫的呼吸系统
体壁呼吸
气管鳃呼吸 气膜呼吸 气管呼吸
气门 气管主干 气管分支 加 气囊
微气管
(五)内分泌系统
中枢神经分泌细胞 心侧体 咽侧体 前胸腺
(六)昆虫的神经系统
(七)昆虫的生殖系统
昆虫的结构

昆虫的结构《昆虫的结构》一、昆虫的外部结构1.头部昆虫的头部主要有三个结构:眼睛、触角和口部结构,它们起着重要的功能。
眼睛可以对外界的光线和形状进行感知,触角则有助于昆虫探索环境,口部结构则担负着进食的重任。
2.脊背部脊背部上方有一个椭圆形的甲壳,它以匙形结构连接两头,椭圆形的外壳具有保护作用,下面是身体的主要部分,包括胸部和腹部,腹部由一系列段落组成。
3.腿部昆虫的腿部有六条,能帮助昆虫爬行、跳跃和游泳,有的腿部带有锐利的钩爪,可以帮助昆虫爬行斜面或陡峭的山坡,有的腿部带有毛发,可以帮助昆虫游泳。
二、昆虫的内部结构1. 甲壳甲壳是昆虫的外壳,它由角质质、硬骨质和软骨质三类细胞联合形成,保护昆虫免受外界破坏,它还具有触觉、气味、湿度和温度敏感等功能,帮助昆虫感知外部环境。
2. 食道食道是昆虫进食的主要通道,它从口部连接肠道,负责摄取食物,并与胃连接,将食物消化吸收,其消化酶的作用可以将食物营养物质分解,供昆虫体内细胞使用。
3. 肠道肠道是昆虫的消化系统,它连接胃和肛门,包括十二段肠,可以将食物完全消化吸收,将营养素转化为能量和物质,以满足昆虫生理需求。
4. 呼吸器官昆虫具有膜角膜和肺呼吸器官,膜角膜是昆虫滤透式呼吸的主要器官,它们可以吸入空气中的氧气,将CO2排出体外;肺呼吸器官可以帮助昆虫在缺氧的环境下正常呼吸。
三、昆虫的行为1. 捕食昆虫以小动物为食,它们会通过嗅觉、触觉、视觉和味觉去搜寻食物,采取觅食、捕捉、追赶等多种方式去获取食物。
2. 生殖昆虫的一代有了性分化后,他们就可以进行生殖,将遗传物质传递到下一代,以继续延续其物种。
3. 避难昆虫要想在求生的过程中得以幸存,就需要通过不同方式来躲避捕杀者,例如蜷缩身体、改变表面状态、潜伏在空穴当中等。
4. 社会行为有的昆虫会出现不同社会行为,共同维持物种的活力和传承,例如蚂蚁和蜜蜂,它们可以通过调控空气温度、杀灭敌对物种等方式保护自身。
昆虫内部解剖及生理汇总

保幼激素在防治上的应用:60年代美国正式合成了天蚕蛾 的保幼激素后,保幼激素的研究进展很快。现在合成了几十 种天然的保幼激素和上百种保幼激素的类似物。保幼激素对 哺乳动物和鱼类毒性较低,在土壤中易降解为无毒物质。 据江苏省报导,该省生产的保幼激素类似物防治棉蚜效果 较好,施用浓度为2万倍液,5天后和10天后调查,防治效果 均为97.9%~100%。 (2)蜕皮激素 可引起昆虫生长发育紊乱。如用含有0.01%~ 0.1%脱皮激素的饲料去喂家蝇,能使80%雌蝇不育。 前些年就了解到丽蝇的环腺和一些昆虫的卵巢及卵也能分 泌脱皮激素;其它节肢动物和植物中也能分泌脱皮激素活性 化合物,从而为应用脱皮激素作杀虫剂提供了更多来源。
告警外激素
聚集外激素
15-17
昆虫内激素、信息激素与害虫防治
1.内激素 主要具有调节和控制昆虫个体本身生理机能的作用, 如保幼激素和脱皮激素,可以扰乱害虫的生长、发育,达到防治 的目的。 (1)保幼激素 活性很高,制成杀虫剂后,用很小的剂量即可 达到防治效果。保幼激素没有专化性,具有广谱杀虫剂的性质。 保幼激素的杀虫作用在于:①具有变态抑制作用,可以抑制幼虫 →蛹→成虫的变态,使之形成过龄幼虫,或幼虫→蛹或蛹→成虫 的中间类型,或即使变成正常的成虫也即告之死亡。②具有胚发 育抑制作用,可抑制卵胚的正常发育,从而达到杀死卵的效果, 这种作用60年代已在无翅红蝽和天蚕蛾、蚱蚕中得到证实。③潜 伏效应:在卵期用保幼激素处理,幼虫虽能正常发育,但潜伏效 应能抑制成熟幼虫→蛹→成虫的变态。这种现象在家蚕上也有发 现。
15-20
昆虫的信息素的含量极微,但灵敏度很高,其作用是非常有 效的,试验中表明,1头未交尾的雌性叶蜂放在笼中,可以 诱来1.1万只以上的雄蜂。雄性舞毒蛾可以被雌性舞蛾从0.4~ 0.8公里范围诱来。 昆虫性信息素主要可应用于害虫的预测预报、直接诱杀雄 虫、切断害虫间的联系等方面。
二_昆虫的内部器官

二、杀虫剂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目前,根据神经系统的特点和重要性,来开
发速效杀虫剂,多数是针对不同的神经靶标开发
出来的神经毒剂。
二、杀虫剂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一)对轴突传导的影响 作用在轴突膜上离子Na+通道的神经毒剂,通过延
迟Na+通道的关闭,改变离子通道,阻止膜电位的传导
破坏神经传导途径引起中毒。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 有机氯杀虫剂滴滴涕(DDT)
昆虫的主要内部器官及功能
了解昆虫体内各组织、器官、系统的结 构、机能及其调节机制。
第一节 昆虫内脏器官的位臵
一、体腔和血窦
(一)体腔 coelomic cavity 昆虫的体腔是由体壁包围形成的内部空间。 体腔中有: 内脏器官 血淋巴(haemilymph or hemolymph) 体腔=血腔(haemocoele)
第八节 昆虫的激素
一、昆虫激素的主要种类及其功能
内激素(昆虫生长调节剂):是昆虫分泌在体内的化学物质。 外激素(昆虫信息素):是分泌在体外的挥发性化学物质。
内激素:脑激素、保幼激素、脱皮激素和其他激素。
外激素: (1)种内信息素:性信息素、聚集信息素、报警信息素、疏散 信息素、标迹信息素 (2)种间信息素:利己素、利它素、协同素
辐射技术:利用放射性物质,杀死雄虫体内的精细 胞和精子,但仍然具有生活能力,释放到田间与雌虫交 配,造成雌虫不育。 化学不育:利用化学药剂干扰生殖细胞中核酸的合 成,造成昆虫不育。
遗传不育:利用遗传工程技术培育一些杂交不育后 代,或生理缺陷的品系,释放到田间,使其与田间同种 害虫杂交,其后代不育,能使害虫衰亡。
(二)神经传导
(2)静息电位与动作电位(rest potential and action potential)
第二章 昆虫的内部器官与解剖

内部器官及位置
昆虫的消化系统—消化道
昆虫的消化道是一条不对称的管状构造器官,前端以 口前腔相通,后端以肛门终止于体躯的末节。 根据其发生来源和功能的不同,可将昆虫的消化道分 为前肠、中肠和后肠三部分。
消化道
一、前 肠
前肠是从口到中肠的 一条管状通道,在大
部分昆虫中,有明显
的分段现象,通常由 咽喉、食道、嗉囊和 前胃4部分组成。 在前肠与中肠之间, 以伸入中肠前端的贲 门瓣分界。
三、后 肠
后肠是消化道的最后一段, 前端以马氏管着生处与中 肠分界,后端终止于肛门。 后肠的主要功能是排除食 物残渣和代谢废物,同时 从食物和排泄物中吸收水 分及无机盐类。
后肠一般分化为回肠、结 肠和直肠3部分。
排泄系统
移除体内的代谢废物;调节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 血液一定的渗透压和化学成分。 昆虫的排泄物包括CO2、水、氮素以及无机盐类的结晶体等; 其中最重要的是含氮代谢废物。 最主要的排泄器官是马氏管。
消化道:直接通过幽门瓣将中肠消化剩 余物排入后肠; 下唇肾:弹尾目和双尾目昆虫没有马氏 管,下唇肾具有马氏管的功能;
贮存排泄器官:围心细胞、脂肪体
循环系统
背血管:主要的循环器官,位于背中线处体壁下方,纵贯于 背血窦内的一条管状构造。由前段的大动脉和后段的心脏两 部分组成。 动脉 :是背血管前段粗细一致,没有心门的部分。 心脏 :是背血管后段呈 连续膨大的部分,每个膨
气官及其分布
三、昆虫的其它呼吸方式
体壁呼吸:弹尾目和一些水生昆虫 气管鳃和直肠鳃呼吸:蜉蝣目、蜻蜓目
和毛翅目的幼虫
气泡和气膜呼吸:龙虱和仰泳蝽
呼吸鳃 气管鳃 气 管 分 支
直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循环系统的构造
• 背血管
昆虫的背血管位于体壁背中线下方,纵贯 于围心窦内的一根前端开口、后端封闭的 管状结构,一般从腹部后端向前伸入头部, 由心脏和动脉两部分组成,是推动血液循 环的最主要器官。
循环系统的构造
• 心脏
心脏起源于中胚层,是背血管后段具有流入式 心门和翼肌的连续膨大部分,常限于腹部,其 主要功能是抽吸围心窦的血液,向前压入动脉, 是血液循环的动力结构。 • 动脉 动脉起源于外胚层,是背血管前段没有流入式 心门和翼肌的细直管状部分,一般始于腹部第 一节,向前延伸入头部,其主要功能是引导血 液向前流动。
循环系统的构造
• 背隔和腹隔
背膈和腹膈分别紧贴于心脏的下方和神经 索的上方,将背血窦和腹血窦与血腔其他 部分隔开。背膈和腹膈是非肌原性的,受 神经支配,进行较慢的搏动,使血腔向后 方和背方流动,促进血液在血腔内的循环 和灌注腹神经索。
循环系统的构造
• 造血器官
昆虫的造血器官是指产生血细胞的囊状构 造,由一些干细胞和网状细胞聚集形成, 网状细胞包围在造血干细胞周围,有保护 干细胞和诱导其分化的作用。
昆虫的内部器官
第六节 昆虫的循环系统
瓦勒塔
目录 循环系统的基本信息 循环系统的构造 血液循环的主要功能
循环系统的基本信息
• 昆虫循环系统和其它节肢动物一样,属于
开放式血液循环,而不具哺乳动物那样与 体腔完全分离的网管系统。其血腔就是整 个体腔,所有内脏器官都浸浴在血液中。 昆虫没有单独的淋巴液,仅有一种循环体 液,这种液体兼有哺乳动物血液和淋巴液 的某些特点,因此又称“血淋巴”。
循环系统的基本信息
• 昆虫的血液在体内循环,仅有一段途程
在循环器官背血管内,其余均在体腔内 和组织器官间流动。这种开放式循环方 式的主要特点是血压低、血量大、并随 着取食和生理状态的不同而变化很大。 循环器官是推动血液在血腔内流行和循 环的器官。昆虫血液循环的主要搏动器 官是背血管。此外背膈、背膈和辅搏动 器等,对血液循环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促 进作用。
昆虫血液循环的主要功能
• 将身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水和激素送到
作用位。
• 将组织中产生的代谢物和废物送到其它组织
或排泄器官中进行中间代谢或排出体外。 • 维持身体各部位的渗透压、离子平衡和PH值。
• 移除解离的组织碎片和死细胞,修补伤口,
调节体温。 • 抗逆性(血细胞)。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