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年新高考前沿备考:2019年全国卷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策略:化学备考交流-高考前沿

合集下载

2020-2021年新高考备考策略:2019年全国卷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策略:化学备考交流-精品随心

2020-2021年新高考备考策略:2019年全国卷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策略:化学备考交流-精品随心
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3)学科素养: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
怎么考——
(1)基础性:基础知识、基本能力 (2)综合性:学科内综合、多角度考查 (3)应用性:关注环保、学以致用 (4)创新性:转变呈现方式
“化学核心素养” •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
题型一:化学与STSE 【2018年全国I卷】
工艺流程: 创新呈现方式
【2018年全国II卷】
【2017年全国III卷】
【2018年全国III卷】
取材社会热点 关注绿色化学
时代性8年天津卷】
取材科技前沿 渗透传统文化
传承性 自豪感
一点四面 一点:立德树人 四面:核心价值
考试命题框架:
核心 素养
真实 情景
实际 问题
命题原则: 1.以核心素养为测试宗旨 2.以实际问题为测试任务 3.以真实情景为测试载体 4.以化学知识为解决问题的工具
化学 知识
高考的选拔性体现在要区分不同核心素养水平的学 生。高考中核心素养的考查渗透在一道道试题中,复习 中核心素养的培育也应该是具体化的,受高考这个正向 指挥棒的引领。
专题整理。
【2018年全国I卷】 11. 环之间共用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称
为螺环化合物,螺[2,2]戊烷( )是最简单的一种。下
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与环戊烯互为同分异构体 B. 二氯代物超过两种 C. 所有碳原子均处同一平面
全新背景 考查必备知识
D. 生成1 molC5H12至少需要2 molH2
化学与生活
6
电池资源
8 有机物性质
化学与环境-雾霾 阿伏加德罗常数 6

《高考化学第二轮复习策略》论文

《高考化学第二轮复习策略》论文

浅议《高考化学第二轮复习策略》摘要:高考复习需要帮助考生对已掌握的零碎的化学知识进行整理、加工,使之规律化、网络化;对重点、难点进行提炼、强化,浓缩记忆;并进行主客观高考试题限时训练,使学生熟悉高考题型,把握考题特点和规律,掌握解题方法,提高解题的速度和准确性,能初步掌握应试技巧。

关键词:回归教材网络化错题集热点信息高考化学复习备考一般分为三轮,其中第二轮复习尤为重要。

在第一轮以梳理知识为主的基础上,帮助考生对已掌握的零碎的化学知识进行整理、加工,使之规律化、网络化;对各知识点、考点、热点进行思考、总结;对各重点、难点进行提炼、强化,倾向于浓缩记忆;对考生进行灵活运用知识的学科能力培养;对考生进行主客观高考试题限时训练,以达到熟悉高考题型,把握高考题型特点和规律,掌握解题方法,提高解题的速度和准确性,能初步掌握应试技巧。

如何搞好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呢?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下面谈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研究《考试大纲》、重视回归教材1、以《考试大纲》为依据,构建各章节的知识网络,使知识体系化。

一方面考生应对照《考试大纲》中的每个知识点展开联想,弄清、弄懂《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每个知识点。

另一方面在查漏补缺的同时,要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抓住每一章的知识重难点,找出每一章知识的关联点、延伸点;然后将知识的关联点串成线、画成图、列成表、形成知识面。

最后再将所有的知识面串起来,形成知识网。

2、阅读教材,在课枉上多做文章,做到熟练掌握各知识点课本是高考命题的依据,复习的关键首先过好课本关,因此在二轮复习中必须重视课本的阅读。

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概念多,理论多,反应多,物质多,实验多,现象多。

对课本上的重点知识我们可以边读、边批、边记、边思考,这样你就会觉得每读一次都与前一次的效果不一样,坚持的时间长了,重点知识基本上都掌握了。

3、以“精选题”为起点,通过强化训练,提高学科综合能力经过一轮复习后,大部分同学普遍存在知识点熟,但不知如何运用的问题。

2020-2021年新高考化学一二轮复习备考建议:备考方法及策略指导

2020-2021年新高考化学一二轮复习备考建议:备考方法及策略指导
针对2025年高考化学备考,考生需充分借鉴往年经验,制定有命题趋势。例如,2019年全国I卷高考化学试题在题型上与往年保持一致,但试题顺序和阅读量有所变化,这提示考生在备考时要注重灵活性和阅读能力的提升。其次,一轮复习应明确策略与定位,重点涵盖必修和选修模块的核心知识点,如化学反应原理、物质结构与性质等。同时,要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在备考过程中,考生还需关注命题预测和满分指导,以便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特别是要关注可能的新题型和命题热点,如环境保护、资源开发等实际应用问题。此外,通过掌握有效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率,也是备考的关键环节。总之,2025年高考化学备考需全面、系统地进行知识点梳理和能力提升,密切关注命题动态,合理安排复习进度,以期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计划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计划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计划高三化学二轮复习计划一、明确任务一轮复习基本是按知识模块与课本的章节顺次综合,梳理知识环节、构建知识网络,而二轮复习那么是根据模块化、程序化的方式进行综合训练,所以二轮复习节奏更快、强度更高。

二轮复习的主要任务,一是形成知识网络系统并强化记忆。

二是在系统把握整体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练习,培育同学综合敏捷运用知识的学科技能。

解题的过程中,留意提高速度及精确性。

做到既要“对”,又要“快”。

二、详细建议二轮复习主要是通过练习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综合训练与专题训练相结合,练题的同时留意归纳总结,比如有机推断专题,钢铁的腐蚀、离子反应等专题。

同时,训练答题的精确性、规范性,提高解题速度,多整理易错点、失分点,并进行强化练习。

信息题那么要学会如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1、专题训练、归纳总结近几年的高考化学试卷,逐年倾向于“技能立意”,更加着重技能和素养的考查。

同时由于试题数目有限,高考卷考察的知识点也比较固定。

所以专题练习可以根据题型和知识点分类专题练习。

以北京高考题为例,7道选择题中,电化学(原电池、电解池或者金属的防护和腐蚀)、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方程式的正误判断、试验题是常考题目,我们就可以根据这样的专题进行练习。

练习时,留意归纳总结,反思复习,找出同一类题目之间的共通点,同时构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以题目“反刍”知识,以知识指导题目。

2、限时训练、综合训练(1)限时训练理综化学的选择题并不多,北京卷7道,考试时10-15分钟内完成比较合适,建议同学给自己规定一个时间,对每一个专题模块或者综合训练时进行限时训练,防止大量题海战术时脑疲惫,做题效率下降。

(2)综合训练每周进行一次学科内综合训练。

以北京卷为例,7道Ⅰ卷选择题,4道Ⅱ卷题,限时45分钟完成。

45分钟时间虽然焦灼,但不能给得太多时间。

此用意在于:①提高解题速度;②提高阅读、审题技能;③学会合理舍弃,同时调整考试心理,提高考试技巧。

2024年高考化学第二轮复习备考计划(2篇)

2024年高考化学第二轮复习备考计划(2篇)

2024年高考化学第二轮复习备考计划一、复习目标:1. 熟悉并掌握重点知识点: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化学方程式等;2. 理解化学原理和反应机理,掌握解题方法;3. 提高解题速度和答题技巧,增强应试能力;4. 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二、复习内容及计划:1. 复习有机化学知识(预计用时2个月):(1) 掌握醇、酚、醚、醛、酮、酸、酯的基本性质和反应;(2) 熟悉烃、卤代烃、醇、醚、酮、醛、酸、酯的命名方法;(3) 理解有机物的立体化学,包括手性、光学活性和光学异构体等知识;(4) 解题方法:积累解题经验,做大量的习题,分析解题思路。

2. 复习无机化学知识(预计用时1个月):(1) 复习化学元素的性质、分类和周期规律;(2) 复习无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3) 理解无机化合物的化学键、离子键和共价键等基础概念;(4) 复习重要的无机化合物的性质、反应和应用,并注重实验操作。

3. 复习化学方程式(预计用时2周):(1) 复习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2) 理解化学反应的平衡、速率和反应机理;(3) 学习化学方程式的平衡条件和配平方法;(4) 解题方法:通过大量的练习,熟悉平衡常数、平衡浓度和速率常数的计算方法。

4. 复习课堂知识(预计用时1个月):(1) 复习课堂上已学过的知识点,强化记忆;(2) 分析高考试题,并总结出重点和难点;(3) 整理知识框架,理清知识脉络;(4) 解题方法:针对高考试题进行典型题型和解题方法的整理与归纳。

5. 模拟考试(预计用时2周):(1) 进行周期性的模拟考试,检验复习效果;(2) 分析模拟考试成绩和解题过程,找出不足之处;(3) 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有针对性的弥补。

三、复习方法和策略:1. 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明确每天的学习目标和任务,保持良好的学习节奏和习惯;2. 结合课堂笔记和教科书,有重点地进行知识复习,注重理解和掌握基本原理;3. 大量做习题,包括课本习题、模拟试题和历年高考试题,提高解题能力;4. 注重积累和总结,制作思维导图、知识框架图等学习工具,帮助理清知识脉络;5. 多参加讨论和交流,与同学和老师共同学习,互相提供帮助;6.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面对困难和挑战,坚持复习计划。

2024高考化学备考方案及策略有哪些

2024高考化学备考方案及策略有哪些

2024高考化学备考方案及策略有哪些化学高考备考方案1、坚持课前预习积极主动学习课前预习的方法:阅读新课、找出难点、温习基础(1)、阅读新课:了解教材的基本内容。

(2)、找出难点:对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

(3)、温习基础:作为学习新课的知识铺垫。

2、讲究课内学习提高课堂效率课内学习的方法:认真听课;记好笔记。

(1)、认真听课:注意力集中,积极主动地学习。

当老师引入新课的时候,同学们应该注意听听老师是怎样提出新问题的?当老师在讲授新课时候,同学们应该跟着想想老师是怎样分析问题的?当老师在演示实验的时候,同学们应该认真看看老师是怎样进行操作的?当老师在对本节课进行小结的时候,同学们应该有意学学老师是怎样提炼教材要点的?(2)、记好笔记:详略得当,抓住要领来记。

有的同学没有记笔记的习惯;有的同学记多少算多少;有的同学只顾记,不思考;这些都不好。

对于新课,主要记下老师讲课提纲、要点以及老师深入浅出,富有启发性的分析。

对于复习课,主要记下老师引导提炼的知识主线。

对于习题讲评课,主要记下老师指出的属于自己的错误,或对自己有启迪的内容。

或在书的空白处或者直接在书里划出重点、做上标记等,有利于腾出时间听老师讲课。

此外,对于课堂所学知识有疑问、或有独到的见解要做上标记,便于课后继续研究学习。

课内学习是搞好学习的关键。

同学们在学校学习最主要的时间是课内。

在这学习的最主要时间里,有些同学没有集中精力学习、有些同学学习方法不讲究,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学习水平的发挥。

3、落实课后复习巩固课堂所学课后复习是巩固知识的需要。

常有同学这样说:课内基本上听懂了,可是做起作业时总不能得心应手。

原因在于对知识的内涵和外延还没有真正或全部理解。

这正是课后复习的意义所在。

课后复习的方法如下:(1)再阅读:上完新课再次阅读教材,能够“学新悟旧”,自我提高。

(2)“后”作业:阅读教材之后才做作业事半功倍。

有些同学做作业之前没有阅读教材,于是生搬硬套公式或例题来做作业,事倍功半。

2019年高考化学试题分析及2020届高三复习备考策略

2019年高考化学试题分析及2020届高三复习备考策略
C.X与Z可形成离子化合物ZX
D.Y的单质与Z的单质均能溶于浓硫酸 ?
必备知识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元素周期表结构,元素周期律 关键能力 信息能力(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 学科素养 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
1K2a2(.H(2C2O031)=94全.7国(或Ⅲ5.卷6)×)1下0-列11实,验Ka不(HC能lO达)=到4.6目9×的1的0-是11
计划1 计划2
三、知识复习教学策略
1. 对照考纲,研究考题,精准把握 2. 搭建知识框架,揭示化学本质 3.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建构
三、知识复习教学策略
1.对照考纲,研究考题,精准把握
(1)教材中有,但高考不要求的内容:
ΔG和Δ S,等电子体,等效平衡 中和热的测定 有机物的立体异构
将高考必考与选考内容整合复习
1. 复习顺序与进度
必考与选考内容整合复习顺序 先复习基本概念和理论,再复习元素
化合物、有机化学 先复习无机元素及其化合物,再复习
基本概念和理论,最后复习有机化学 先复习有机化学,再复习基本概念和
理论,最后复习无机元素及其化合物
2. 复习阶段安排
选项
无机化学目实的验书 Ka(HClO)=2.8(或2实.9验5)×10-8
A 制取较高浓度的次氯酸溶液 将Cl2通入碳酸钠溶液中
B 加快氧气的生成速率
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 少量MnO2
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洗 C 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
涤、分液
D 制备少量二氧化硫气体
向饱和亚硫酸钠溶液中 滴加浓硫酸
(2)难度保持相对稳定,高分段区分度有待提高 个人认为2018年的全国卷化学试题更为理想
(3)提高试题设计的严谨性 立足学生实际给足解题信息 回归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的应有考查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方法与策略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方法与策略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方法与策略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方法与策略纵观几年高考理科综合中化学试题,可以发现化学试题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查,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体现了学科知识与社会、科学发展的联系,注重能力考查,特别重视实验分析和探究能力及思维能力的考查。

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方法与策略,希望有所帮助!一、明确二轮复习的任务把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明显地区分开来。

具体任务如下:第一项任务:形成知识网络系统并强化记忆。

与一轮复习的区别:①一轮复习是逐个知识点的记忆,初步掌握知识结构;二轮复习是系统的知识网络的记忆,熟练掌握知识结构。

②一轮复习的记忆倾向于展开;侧重于点。

二轮复习的记忆倾向于浓缩;侧重于网。

③一轮复习是会——记;二轮复习是记——熟。

第二项任务:在系统把握整体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综合灵活运用知识的学科能力。

与一轮复习的区别:一轮复习的特点是“知识单项”、“跨度小”、“解题思路较为单一”。

能力要求:低——中。

二轮复习的特点是“知识多项”,“跨度大”、“解题思路多变”。

能力要求:中——高。

第三项任务:提高考生解题的'速度及准确性。

与一轮复习的区别:一轮复习侧重于做“对”。

二轮复习既要“对”,又要“快”。

二、二轮复习中的几点做法二轮复习:综合训练与专题训练相结合,如有机、无机推断专题总结,阿伏加德罗常数,离子反应等内容。

并整理一部分题目当堂完成,训练答题的准确性、规范性和速度,加强易错点、失分点的练习。

而化学实验的复习则应注重思考方式、基本模型的建立,信息题则要学会如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具体如下:1、立足基础,重视教材现在的高考强调以“能力立意”命题,更加注重能力和素质的考查,不过分强调知识的覆盖面,因为综合卷容量有限,无法追求考查知识的覆盖面。

综合测试考查的知识点随机性增大,今年的“热点”,不一定是明年的“热点”。

这就意味着课本上的知识,任何一处都将会是“热点”,无主次之分。

为此,高考复习备考一定要降低复习重心,淡化“热点”,立足基础,回归教材、大纲,踏踏实实地完成教学任务,全面落实教学大纲的要求,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试命题框架:
核心 素养
真实 情景
实际 问题
命题原则: 1.以核心素养为测试宗旨 2.以实际问题为测试任务 3.以真实情景为测试载体 4.以化学知识为解决问题的工具
化学 知识
高考的选拔性体现在要区分不同核心素养水平的学 生。高考中核心素养的考查渗透在一道道试题中,复习 中核心素养的培育也应该是具体化的,受高考这个正向 指挥棒的引领。
宏微结合与变化平衡是化学核心素养的学科特征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是化学核心素养的思维核心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是化学核心素养的实践基础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是化学核心素养的价值立场
2018年全国新课标高考化学试卷---选择题
I卷(乙卷)
II卷(甲卷) Ⅲ卷(丙卷)
题号
内容
内容
内容
分值
7 化学与生产-回收 化学与生活
专题整理。
【2018年全国I卷】 11. 环之间共用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称
为螺环化合物,螺[2,2]戊烷( )是最简单的一种。下
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与环戊烯互为同分异构体 B. 二氯代物超过两种 C. 所有碳原子均处同一平面
全新背景 考查必备知识
D. 生成1 molC5H12至少需要2 molH2
即高考评价体系。确立
为什么 考
一体
“立德树人、服务选拔、 导向教学”这一高考核心
立场。
“必备知识、关键能力、 考什么 四层 学科素养、核心价值”
四层考查目标
“基础性、综合性、应 怎么考 四翼 用性、创新性”四个方面
的考查要求
《牢记立德树人使命 写好教育考试奋进之笔》
作者:姜钢 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 刘桔 教育部考试中心党委书记
需要我们去研究高考考什么,怎么考!
研究高考题,才能预测高考题,高考题就是最好的 复习资料。认真研究历年高考试题不难找出命题轨迹,从 而把握试题难度,把高考备考与高考无缝对接。
——高考化学命题组长、南京大学段康宁教授
例:【2018年全国I卷】
分析:
考什么——
(1)必备知识:元素化合物性质和转化 (2)关键能力:接受整合信息能力
传统文化 依法治国 创新精神
国I卷】
【2018年全国III卷】
取材生活实际 传递学科价值
实用性 认同感
题型一:化学与STSE
说明:此类题型通常是选择传统文化、最新科技成果、
现代前沿科学、技术以及社会、环境等热门话题作为载 体,问题设计源于教材,主要考查基本的化学知识。
应对:关注教材中的STSE,鼓励学生关注身边的化学,
用化学知识解释身边的现象;引导对近几年备受关注的 STSE问题以专题形式予以归纳,如材料、环保、工业生产、 日常生活实际。
素养体现: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
题型二:基础有机化学
【2018年全国I卷】
8.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蔗糖、果糖和麦芽糖均为双糖 B. 酶是一类具有高选择催化性能的蛋白质
【核心素养】
2020-2021年新高考备考策略
【核心素养】
2020-2021年新高考备考策略
【核心素养】
2020-2021年新高考备考策略
研究明方向 实干铸辉煌
二轮复习老师做什么?
专题知识串讲 常规任务 讲题
选题,编题,命题
做好 学习研究
研究高考试题 学习高层传递的信息
学习2017年版化学课程标准
原文刊载于《中国教育报》2018年3月3日
●高考的核心功能是什么?
• 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
●高考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 立德树人“一堂课”:价值引领 • 服务选才“一把尺”:选拔效能 • 引导教学“一面旗”:正面导向
●高考的命题要求是什么?
科学设计考试内容,优化高考选拔功能,强化能力立 意与素养导向,助力推动中学素质教育。
【2017年全国I卷】
亮点:有机物结构新
考点:同分异构体辨析;
官能团的重要性质;有机 反应类型;键线式;空间 构型
关注基本营养物质
C. 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酯,能使Br₂/CCl4褪色 D. 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
【2017年全国I卷】
7、下列生活用品中主要由合成纤维制造的是 A.尼龙绳 B.宣纸 C.羊绒衫 D.棉衬衣
关注应用
【2017年全国II卷】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糖类化合物也可称为碳水化合物 B.维生素D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 C.蛋白质是仅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物质 D.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不宜摄入过多
化学与生活
6
电池资源
8 有机物性质
化学与环境-雾霾 阿伏加德罗常数 6
9 实验综合
基本有机实验 苯乙烯的性质
6
10 阿伏加德罗常数 周期表周期律 实验综合
6
11 有机结构性质-螺 阿伏加德罗常数 蓄电池
6
环化合物
12 周期表周期律 蓄电池
电解质溶液
6
13 电解池
实验综合
周期表周期律
6
1、选择题部分
汇报提纲
第一部分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考试题分析 第二部分 二轮备考的四中做法 第三部分 对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学习 第四部分 2019年高考化学试卷预测
第一部分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考试题分析
《探索构建高考评价体系 全方位推进高考内容改革》
作者:姜钢 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
原文刊载于《中国教育报》2016年10月11日第3版
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3)学科素养: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
怎么考——
(1)基础性:基础知识、基本能力 (2)综合性:学科内综合、多角度考查 (3)应用性:关注环保、学以致用 (4)创新性:转变呈现方式
“化学核心素养” •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
题型一:化学与STSE 【2018年全国I卷】
工艺流程: 创新呈现方式
【2018年全国II卷】
【2017年全国III卷】
【2018年全国III卷】
取材社会热点 关注绿色化学
时代性 责任感
【2018年北京卷】 【2018年天津卷】
取材科技前沿 渗透传统文化
传承性 自豪感
一点四面 一点:立德树人 四面:核心价值
【2017年全国III卷】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植物油氢化过程中发生了加成反应 B.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C.环己烷与苯可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 D.水可以用来分离溴苯和苯的混合物
说明:认识生命中的基本营养物质,加强与生命科学的综合 应对:关注生活中的有机物,回归教材(必修2和选修5并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