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基本知识教案3

制图基本知识教案3
制图基本知识教案3

第 3 次课教学整体设计

教学过程(教学设计实施步骤及时间分配)

步骤1:复习巩固、检查课后搜集的资料(10分钟)

一、结合作业中的问题,纠正错误,强调圆弧连接中几个需要注意的地方。

二、检查预习情况

步骤2:本节课学习任务、情境设计(5分钟)

平面图形是由直线和曲线按照一定的几何关系绘制而成的,这些线段又必须根据给定的尺寸关系画出,所以就必须对图形中标注的尺寸进行分析。

步骤3-1:讲授知识(30分钟)

1.5 平面图形的分析与画法

一、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

(一)、尺寸基准

尺寸基准是标注尺寸的起点。平面图形的长度方向和高度方向都要确定一个尺寸基准。尺寸基准常常选用图形的对称线、底边、侧边、图中圆周或圆弧的中心线等。在图1-51所示的平面图形中,水平中心线B是高度方向的尺寸基准,端面A是长度方向的尺寸基准。

(二)定形尺寸和定位尺寸

定形尺寸是确定平面图形各组成部

分大小的尺寸,如图1-51中的R50、R40、

R15、R8、Φ20、Φ5、Φ30、15、115等;

定位尺寸是确定平面图形各组成部分相对 1-51 平面图形的尺寸与线段分析

位置的尺寸,如图1-51中的长度8等,该图中还有的定位尺寸需经计算后才能确定,如半径为R8的圆弧,其圆心在水平中心线B上,且到端面A的距离为(115-15-8=92). 从尺寸基准出发,通过各定位尺寸,可确定图形中各组成部分的相对位置,通过各定形尺寸,可确定图形中各组成部分的大小。

(三)尺寸标注的基本要求

平面图形的尺寸标注要作到正确、完整、清晰。

尺寸标注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标注的尺寸应完整,标注的尺寸要清晰、明显,并标注在便于看图的地方。

二、平面图形的线段分析

在绘制有连接作图的平面图形时,需要根据尺寸的条件进行线段分析。平面图形的圆弧连接处的线段,根据尺寸是否完整可分为三类:

(一)、已知线段(定位尺寸和定形尺寸均齐全)

根据给出的尺寸可以直接画出的线段称为已知线段。即这个线段的定形尺寸和定位尺寸都完整。如图1-51中,圆心位置由尺寸15、(115-15-8=92)确定的半径为R15、R8的两个圆弧是已知线段(也称为已知弧)。

(二)、中间线段(定形尺寸齐全,但定位尺寸不全)

有定形尺寸,缺少一个定位尺寸,需要依靠两端相切或相接的条件才能画出的线段称为中间线段。如图1-51中R50的圆弧是中间线段(也称为中间弧)。

(三)、连接线段(只有定形尺寸,无定位尺寸)

图1-51中圆弧R40的圆心,其两个方向定位尺寸均未给出,而需要用与两侧相邻线段的连接条件来确定其位置,这种只有定形尺寸而没有定位尺寸的线段称为连接线段(也称为连接弧)。

三、平面图形的画法

(一).首先对平面图形进行尺寸分析和线段分析,找出尺寸基准和圆弧连接的

线段,拟定作图顺序。

(二).选定比例,画底稿。先画平面图形的对称线、中心线或基线,在顺次画出已知线段、中间线段、连接线段。

(三).画尺寸线和尺寸界线,并校核修正底稿,清理图面。

(四).按规定线型加深,写尺寸数字,再次校核修正。

图1-52 平面图形的画图步骤抄绘图1-51所示平面图形的绘图步骤,如图1-52所示步骤3-2:讲授知识(20分钟)

1.6 制图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一、用绘图工具和仪器绘制图样

为了保证绘图的质量,提高绘图的速度,

除正确使用绘图仪器、工具,熟练掌握几何作图

方法和严格遵守国家制图标准外,还应注意下述

的绘图步骤和方法。

(一).准备工作

1、收集阅读有关的文件资料,对所绘图样的内容及要求进行了解,在学习过程中,对作业的内容、目的、要求,要了解清楚,在绘图之前做到心中有数。

2、准备好必要的制图仪器、工具和用品

3、将图纸用胶带纸固定在图板上,位置要适当。一般将图纸粘贴在图板的左下方,图纸左边至图板边缘3~5cm,图纸下边至图板边缘的距离略大于丁字尺的宽度。

(二).画底稿

1、按制图标准的要求,先把图框线及标题栏的位置画好。

2、根据图样的数量、大小及复杂程度选择比例,安排图位,定好图形的中心线。

3、画图形的主要轮廓线,再由大到小,由整体到局部,直至画出所有轮廓线。

4、画尺寸界限、尺寸线以及其它符号等。

5、最后进行仔细的检查,擦去多余的底稿线。

(三).用铅笔加深

1、当直线与曲线相连时,先画曲线后画直线。加深后的同类图线,其粗细和深浅要保持一致。加深同类线型时,要按照水平线从上到下,垂直线从左到右的顺序一次完成。

2、各类线型的加深顺序是:中心线、粗实线、虚线、细实线。

3、加深图框线、标题栏及表格,并填写其内容及说明。

(四).描图

为了满足生产上的需要,常常要用墨线把图样描绘在硫酸纸上,作为底图,再用来复制成蓝图。

描图的步骤与铅笔加深基本相同。但描墨线图,线条画完后要等一定的时间,墨才会干透。因此,要注意画图步骤,否则容易弄脏图面。

(五).注意事项

1、画底稿的铅笔用H至3H,线条要轻而细。

2、加深粗实线的铅笔用HB或B,加深细实线的铅笔用H 或2H。写字的铅笔用H或HB。加深圆弧时所用的铅芯,应比加深同类型直线所用的铅芯软一号。

3、加深或描绘粗实线时,要以底稿线为中心线,以保证图形的准确性。

4、修图时,如果是用绘图墨水绘制的,应等墨线干透后,用刀片刮去需要修整的部分。

二、用铅笔徒手绘图

用绘图仪器画出的图,称为仪器图;不用仪器,徒手作出的图称为草图。草图是技术人员交谈、记录、构思、创作的有力工具。技术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徒手作图的技巧。

草图的“草”字只是指徒手作图而言,并没有允许潦草的含义。草图上的线条也要粗细分明,基本平直,方向正确,长短大致符合比例,线型符合国家标准。画草图的铅笔要软些,例如B或2B,画水平线,竖直线和斜线的方法,如图1-53所示。

1-53 徒手作直线

画草图要手眼并用,作垂直线、等分一线段或一圆弧、截取相等的线段等等,都是靠眼睛估计决定的。徒手画角度的方法与步骤如图1-54所示;徒手画圆的方法与步骤如图1-55所示;徒手画椭圆的方法与步骤如图1-56所示。

图1-54 徒手画角度

图1-55 徒手画圆

5个单位3个单位3个单位

3个单位5个单位

3个单

图1-56 徒手画椭圆

徒手画平面图形时,其步骤与仪器绘图的步骤相同。不要急于画细部,先要考虑大局,即要注意图形的长与高的比例,以及图形的整体与细部的比例是否正确。要尽量做到直线平直、曲线光滑、尺寸完整。初学画草图时,最好画在方格(坐标)纸上,图形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可借助方格数的比例来解决,如图1-57所示。熟练后可逐步离开方格纸而在空白的图纸上画出工整的草图。

图1-57 画物体的平面草图

画物体的立体草图时,可将物体摆在一个可以同时看到它的长、宽、高的位置,如图1-58所示,然后观察及分析物体的形状。有的物体可以看成由若干个几何体叠加而成,例如图1-58a 的模型,可以看作由两个长方体叠加而成。画草图时,可先徒手画出底下一个长方体,使其高度方向竖直,长度和宽度方向与水平线成30°角,并估计其大小,定出其长、宽、高。然后在顶面上另加一长方体,如图1-58a所示。

图1-58 画物体的立体草图

有的物体,如图1-58b的棱台,则可以看成从一个大长方体削去一部分而做成。这时可先徒手画出一个以棱台的下底为底,棱台的高为高的长方体。然后在其顶画出棱台的顶面,并将下面的四个角连接起来。

画圆锥和圆柱的草图,如图1-58c所示,可先画一椭圆表示锥和柱的下底面,然后通过椭圆中心画一竖直轴线,定出锥或柱的高度。对于圆锥则从锥顶作两直线与椭圆相切,对于圆柱则画一个与下底面同样大小的上底面,并作两直线与上下椭圆相切。

画立体草图应注意以下三点:

1、先定物体的长、宽、高方向,使高度方向竖直、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各与水平线倾斜30°。

2、物体上相互平行的直线,在立体图上也应相互平行。

3、画不平行于长、宽、高的斜线,只能先定出它的两个端点,然后连线。

步骤4:学习任务分配和训练(15分钟)

全班学生徒手抄画平面草图、徒手抄画立体草图。在课堂上抄画不完的课下继续抄画。

步骤5:教师总结(5分钟)

一、几个基本概念:基准、定形尺寸、定位尺寸、已知线段、中间线段、连接线段。

二、简述平面图形的作图步骤。

三、制图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步骤6:布置作业(5分钟)

项目式作业:

1、没完成抄画图的课下继续完成。

2、练习徒手绘图

预习性作业:

1、预习点的三视图的形成和标记。

2、预习点的三视图规律及其作图方法。

3、总结两点的相对位置,写在笔记本上。

附:板书设计

1.5 平面图形的分析与画法

一、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

(一)、尺寸基准

(二)、定形尺寸和定位尺寸

(三)、尺寸标注的基本要求

二、平面图形的线段分析

(一)、已知线段(二)、中间线段(三)、连接线段

三、平面图形的画法

1.6 制图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一、用绘图工具和仪器绘制图样

(一).准备工作(二).画底稿(三).用铅笔加深(四).描图(五).注意事项

二、用铅笔徒手绘图

机械制图基本知识和技巧.

1 常用绘图工具、用品及仪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正确地选择和使用绘图工具和用品是学好《制图》课程的前提。常用的绘图工具和用品共有10种,现一一介绍给大家 一、常用绘图工具 1、图板: 图板是用来固定图纸的矩形木板。其要求: (1)板面平整、光滑; (2)左侧的“导边”应平直。 #常用图板规格: 0号(900mm×1200mm)、1号(600mm×900mm)、2号(450mm×600mm) 2、丁字尺: 丁字尺由“尺头”和“尺身”组成。 #其用途: (1)与图板配合来画平行线。 (2)与图板、三角板配合来画角度线、垂直线。 3、三角板: 一副三角板由两块三角板组成,一块45o,另一块30o(或60o)。 #其用途: (1)与丁字尺配合来画垂直线、倾斜线(15o倍数角的角度线):45o、30o、60o、75o、105o和15o等, (2)两块三角板配合来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或垂直线。 4、比例尺: 比例尺俗称“三棱尺”,共有六种常用的比例刻度,是供绘制不同尺寸比例的图形所用的。 注意:比例尺不能当作直尺来画线使用,只能用于量取不同比例的尺寸。

5、曲线板: 曲线板是用于绘制不规则的非圆曲线的工具(可正、反两面使用)。 其使用方法: (1)至少保证4个点(或4个以上的点)与曲线板的边缘相吻合,才能连接这4个点(或4个以上的点)。 (2)两段之间应有重复。 二、常用的绘图用品 1、铅笔: 铅笔分:硬、中、软三种。其标号有:6H、5H、4H、3H、2H、H、HB、B、2B、3B、4B、5B、6B共13种。其中:6H为最硬,HB为中等硬度,6B为最软。 铅笔的选择与使用: (1)绘制底稿时,应使用H或2H铅笔,并削成尖锐的圆锥形; (2)绘制图形时,应使用B或HB铅笔,并削成四棱柱形(扁铲形)。 (3)铅笔应从没有标号的一端开始使用,以便保留铅笔的软硬标号。 2、绘图纸: 绘图纸有正、反面之分,绘图时,应选用正面画图。其识别方法:用橡皮擦拭几下,不易起毛的一面就是正面,或采用观察法,反光较亮的一面就是正面。 三、常用绘图仪器 1、分规: 分规是用来截取尺寸、等分线段或圆周的工具。 其使用方法:两针尖并拢时应对齐。。 2、圆规: 圆规是用来画“圆”或“圆弧”的工具。 (1)其附件有:钢针插脚、铅芯插脚、鸭嘴插脚、延长杆等。

制图的基本知识

制图的基本知识 学习工程制图的任务就是培养画图能力,培养看图能力,培养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上节课我们讲了制图的基本知识和绘图工具的使用,先来复习一下: 绘图工具的正确使用? 图纸幅面、图框格式、线型? 《机械制图》就是“画图”和“看图”的过程,也是由物到图、 由图到物的过程。那么究竟如何绘图呢?今天我们就从最基本的 开始学起。 一、几何作图 (一)斜度和锥度的作图 1.斜度 (1)斜度的概念:指一直线(平面)相对与另一条直线(或平面) 的倾斜程度,其大小用该两直线(或平面)的夹角的正切值来表 示。 斜度 = tan α = CA/AB = H/L 斜度 = (H-h )/L (2)斜度的画法: 作图步骤:(斜度 1:6)图示见教材 自A 点在水平线上任取六等分,得到B 点; 自A 点在AB 的垂线上取一个相同的等分得到C 点; 连接B 、C 两点即得1:6的斜度; 过K 点作BC 的平行线,即得到1:6的斜度线 (3)斜度的标注: 标注时符号的方向应与斜度的方向一致。 用时五分钟 提问 用时50分钟 动画演示 作图过程

2、锥度 (1)锥度的概念:指正圆锥体底圆直径与锥高之比。如果是圆锥台则是上下底圆直径之差与锥台高度之比。 锥度= 2tanα= D/L = D-d/L (2)锥度的画法 作图步骤:(作1:3的锥度,高为50,底径为20的锥台) 由A点沿轴线向右取三等分得B点; 由A沿垂线向上和向下分别取1/2个等份,得点C、C1; 连接BC、BC1,即得1:5的锥度; 过点E、F作BC、BC1的平行线,即得所求圆锥台的锥度线。 (3)锥度的标注 在图样上应采用下图(a)中的图形符号表示锥度,该符号应配置在基准线上。表示圆锥的图形符号和锥度应靠近圆锥轮廓标注,基准线应与圆锥的轴线平行,图形符号的方向应与锥度的方向相一致。(图中C为锥度,优先采用1:5)

机械制图识图基本知识1

机械制图基本知识 一.零件图的作用与内容 1.零件图的作用 任何机械都是由许多零件组成的,制造机器就必须先制造零件。零件图就是制造和检验零件的依据,它依据零件在机器中的位置和作用,对零件在外形、结构、尺寸、材料和技术要去等方面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2.零件图的内容 一张完整的零件图应该包括以下内容,如图1所示 图1 INT7 2”的零件图 (1)标题栏 位于图中的右下角,标题栏一般填写零件名称、 标题栏 技术要求

材料、数量、图样的比例,代号和图样的责任人签名和单位名称等。标题栏的方向与看图的方向应一致。 (2)一组图形用以表达零件的结构形状,可以采用视图、剖视、剖面、规定画法和简化画法等表达方法表达。 (3)必要的尺寸反映零件各部分结构的大小和相互位置关系,满足零件制造和检验的要求。 (4)技术要求给出零件的表面粗糙度、尺寸公差、形状和位置公差以及材料的热处理和表面处理等要求。 二、视图 基本视图:物体向6个基本投影面(物体在立方体的中心,投影到前后左右上下6个方向)投影所得的视图,他们是他们是:

前视图(主视图)、左视图、右视图、顶视图、底视图及后视 图。 三、全剖半剖 为了辅助了解物体内部结构及相关参数,有时候需要对物体进行剖切所得的视图分为全剖视图和半剖视图。 全剖视图:用剖切面完全的剖开物体所得到的剖视图称为全剖试图

半剖视图:当物体具有对称平面时,向垂直于对称平面的投影面上投影所得的图形,可以对中心线为界,一半画成剖视图,另一半画成视图,称为半剖视图。 四、尺寸及其标注

1、尺寸的定义:以特定单位表示线性尺寸值的数值 2、尺寸的分类: 1)基本尺寸通过它应用上、下偏差可计算出极限尺寸的尺寸。 2)实际尺寸通过测量获得的尺寸。 3)极限尺寸一个尺寸允许的两个极端,其中最大的一个称为最大极限尺寸;较小的一个称为最小极限尺寸。 4)尺寸偏差最大极限尺寸减其基本尺寸的所得的代数差称为上偏差;最小极限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代数差称为下偏差。上下偏差统称为极限偏差,偏差可正可负。 5)尺寸公差简称公差最大极限尺寸减去最小极限尺寸之差,它是允许尺寸的变动量。尺寸公差永为正值 ;其中Φ20为基本尺寸,0.81为公差。0.5为上偏差,-0.31例如:Φ200.5 -0.31 为下偏差。20.5和19.69分别为最大最小极限尺寸。 6)零线 在极限与配合图中,表示基本尺寸的一条直线,以其为基准确定偏差和公差。 7)标准公差 极限与配合制中,所规定的任一公差。国家标准中规定,对于一定的基本尺寸,其标准公差共有20个公差等级。 公差分为CT 、IT、JT 3个系列标准。CT系列为铸造公差标准,IT是ISO 国际尺寸公差,JT为中国机械部尺寸公差

工程制图的基础知识是什么

工程制图的基础知识是什么 工程制图是很多工程师都需要了解的内容,然而大多数的工程师都对于工程制图还是不太了解。下面为您精心推荐了工程制图的基础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工程制图的知识 1)3x1.5和3x0.5是指槽宽x深度(深度是以较小轴径为准);变径未标注倒角的,一般会在图纸右上角注明“未注倒角XXXX(如未注倒角1.5x45°)"或者在下方技术要求里有”未注倒角xxx或锐边倒钝“之类的说明。 2)方框里的标注是指形位公差,箭头是跳动公差符号,A-B是公共基准,即分别以A所在的外圆中心和B所在的外圆中心组成公共基准,A、B基准对应的外径相等,应该是装轴承的位置,所以要求轴承位置的同轴度为最高,故以此为公共基准; 3)三道杠的是形位公差中的位置公差对称度符号,表示键槽两侧(工作面)相对于公共基准的对称度为图纸所示;4)对号0.8是粗糙度的标注方式和粗糙度等级。粗糙度符号是打不出来的。表示粗糙度为Ra0.8。这个等级的粗糙度一般需要磨削才能达到。粗糙度数值越小,则表面越光滑,反之则越粗糙。粗糙度从大到小基本按0.5倍四舍五入递减。 如Ra50、Ra25、Ra12.5、Ra6.3、如Ra3.2、Ra1.6、Ra0.8、Ra0.4等。 工程造价基础知识 工程质量保证(保修)金的处理 一、建设工程质量保证(保修)金(以下简称保证金)1、保证金的含义 建设工程质量保证(保修)金是指发包人与承包人在建设工程承包合同中约定,从应付的工程款中预留,用以保证承包人在缺陷责任期(即质量保修期)内对建设工程出现的缺陷进行维修的资金。 缺陷是指建设工程质量不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标准、设计文件,以及承包合同的约定。

《机械制图教案》第四章

第十九讲§4—1 轴测图的基本知识 §4—2 正等测图 课题:1、轴测图的基本知识 2、平面立体的正等测图的画法 课堂类型:讲授 教学目的:1、介绍轴测图的基本知识 2、讲解平面立体的正等测图的画法 教学要求:1、了解轴测图的种类,理解轴测图的基本性质 2、了解正等测图的形成、轴间角和轴向变形系数 3、熟练掌握平面立体的正等测图的画法 教学重点:平面立体的正等测图的画法 教学难点:正等测图的轴测轴和坐标原点的选择 教具:模型:长方体、正六棱柱 教学方法:用通俗的方法讲解正等测图的获得方法:根据观察者的方向,将立体旋转45°,然后将后面抬起适当角度,使立体的三条棱线(长、宽、高)与轴测投影面的夹 角相等,用正投影的方法向轴测投影面投影所得的轴测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1、复习相贯线的两个基本性质。 2、复习相贯线的近似画法。 3、讲评作业,复习两个曲面立体相贯的相贯线的投影的画法。 二、引入新课题 多面正投影图能完整、准确地反映物体的形状和大小,且度量性好、作图简单,但立体感不强,只有具备一定读图能力的人才能看懂。 有时工程上还需采用一种立体感较强的图来表达物体,即轴测图,。轴测图是用轴测投影的方法画出来的富有立体感的图形,它接近人们的视觉习惯,但不能确切地反映物体真实的形状和大小,并且作图较正投影复杂,因而在生产中它作为辅助图样,用来帮助人们读懂正投影图。 在制图教学中,轴测图也是发展空间构思能力的手段之一,通过画轴测图可以帮助想

象物体的形状,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三、教学内容 (一)轴测图的基本知识 1、轴测图的形成 将空间物体连同确定其位置的直角坐标系,沿不平行于任一坐标平面的方向,用平行投影法投射在某一选定的单一投影面上所得到的具有立体感的图形,称为轴测投影图,简称轴测图,如图4-2所示。 图4-2 轴测图的形成 在轴测投影中,我们把选定的投影面P称为轴测投影面;把空间直角坐标轴OX、OY、OZ在轴测投影面上的投影O1X1、O1Y1、O1Z1称为轴测轴;把两轴测轴之间的夹角∠X1O1Y1、∠Y1O1Z1、∠X1O1Z1称为轴间角;轴测轴上的单位长度与空间直角坐标轴上对应单位长度的比值,称为轴向伸缩系数。OX、OY、OZ的轴向伸缩系数分别用p1、q1、r1表示。例如,在图4-2中,p1= O1A1/OA,q1 =O1B1/OB,r1 =O1C1/OC。 强调:轴间角与轴向伸缩系数是绘制轴测图的两个主要参数。 2、轴测图的种类 (1)按照投影方向与轴测投影面的夹角的不同,轴测图可以分为: 1)正轴测图——轴测投影方向(投影线)与轴测投影面垂直时投影所得到的轴测图。 2)斜轴测图——轴测投影方向(投影线)与轴测投影面倾斜时投影所得到的轴测图。 (2)按照轴向伸缩系数的不同,轴测图可以分为: 1)正(或斜)等测轴测图——p1=q1=r1,简称正(斜)等测图; 2)正(或斜)二等测轴测图——p1=r1≠q1,简称正(斜)二测图;

2015版机械制图识图基本知识

2015版机械制图基本知识 一.零件图的作用与内容 1.零件图的作用 任何机械都是由许多零件组成的,制造机器就必须先制造零件。零件图就是制造和检验零件的依据,它依据零件在机器中的位置和作用,对零件在外形、结构、尺寸、材料和技术要去等方面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2.零件图的内容 一张完整的零件图应该包括以下内容,如图1所示 图1 INT7 2”的零件图 (1)标题栏 位于图中的右下角,标题栏一般填写零件名称、材料、数量、图样的比例,代号和图样的责任人签名和单位名称等。标题栏的方向与看图的方向应一致。 标题栏 技术要求

(2)一组图形用以表达零件的结构形状,可以采用视图、剖视、剖面、规定画法和简化画法等表达方法表达。 (3)必要的尺寸反映零件各部分结构的大小和相互位置关系,满足零件制造和检验的要求。 (4)技术要求给出零件的表面粗糙度、尺寸公差、形状和位置公差以及材料的热处理和表面处理等要求。 二、视图 基本视图:物体向6个基本投影面(物体在立方体的中心,投影到前后左右上下6个方向)投影所得的视图,他们是他们是: 前视图(主视图)、左视图、右视图、顶视图、底视图及后视图。

三、全剖半剖 为了辅助了解物体内部结构及相关参数,有时候需要对物体进行剖切所得的视图分为全剖视图和半剖视图。 全剖视图:用剖切面完全的剖开物体所得到的剖视图称为全剖试图 半剖视图:当物体具有对称平面时,向垂直于对称平面的投影面上投影所得的图形,可以对中心线为界,一半画成剖视图,另一半画成视图,称为半剖视图。

四、尺寸及其标注 1、尺寸的定义:以特定单位表示线性尺寸值的数值 2、尺寸的分类: 1)基本尺寸通过它应用上、下偏差可计算出极限尺寸的尺寸。 2)实际尺寸通过测量获得的尺寸。 3)极限尺寸一个尺寸允许的两个极端,其中最大的一个称为最大极限尺寸;较小的一个称为最小极限尺寸。 4)尺寸偏差最大极限尺寸减其基本尺寸的所得的代数差称为上偏差;最小极限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代数差称为下偏差。上下偏差统称为极限偏差,偏差可正可负。 5)尺寸公差简称公差最大极限尺寸减去最小极限尺寸之差,它是允许尺寸的变动量。尺寸公差永为正值 ;其中Φ20为基本尺寸,0.81为公差。0.5为上偏差,-0.31例如:Φ200.5 -0.31 为下偏差。20.5和19.69分别为最大最小极限尺寸。 6)零线 在极限与配合图中,表示基本尺寸的一条直线,以其为基准确定偏差和公差。 7)标准公差 极限与配合制中,所规定的任一公差。国家标准中规定,对于一定的基本尺寸,其标准公差共有20个公差等级。 公差分为CT 、IT、JT 3个系列标准。CT系列为铸造公差标准,IT是ISO国

制图基本知识教案1

第 1 次课教学整体设计

教学过程(教学设计实施步骤及时间分配) 步骤1:课前准备(10分钟) 班长汇报出勤情况,师生间互问好。学生准备绘图工具,教师准备挂图。 一、自我介绍 二、开课说明讲解 步骤2:导入新课(5分钟) 机械制图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它是研究如何运用正投影基本原理来绘制和阅读机械工程图样的课程。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看图、绘图和空间想象能力,达到教学大纲中对本课程所提出的教学要求,以适应今后从事汽车领域工作的需要。 步骤3-1:讲授知识(30分钟) 绪论 一、本课程的研究对象 (一)图样的概念 准确地表达物体的形状、尺寸和技术要求的图,称为图样。(对此定义作简要说明,并强调:形状、尺寸和技术要求三个方面,缺一不可) (二)机械制图的概念 在建筑工程中使用的图样称为建筑图样,在机械工程中使用的图样称为机械图样。机械制图是以机械图样作为研究对象的,即研究如何运用正投影基本原理,绘制和阅读机械工程图样的课程。 (三)图样的作用 1、图样是工厂组织生产、制造零件和装配机器的依据。 2、图样是表达设计者设计意图的重要手段。 3、图样是工程技术人员交流技术思想的重要工具,被誉为“工程界技术语言”。 (四)图样的形成 1、立体图 表示物体的大致形状可以用立体图。立 体图是从一个方向、用一个图形来表达物体 的形状。如图所示,只能看见长方体的前面、 上面和左面,后面、下面和右面无法看清;而且长方体是由 六个矩形面构成的,但矩形都变形为平行四边形。 如果对此长方体作进一步加工,,则会发现:圆孔打得 多深,方槽是否前后贯通,在立体图中表达不清楚,而圆形 也变形为椭圆形。 综上:立体图的缺点有: (1)发生变形。 (2)物体内部和后面等看不见部分的结构 表达不清楚。 (3)没有尺寸和技术要求。

制图的基本知识习题

制图地基本知识习题 一、基础知识单项选择题 1.制图国家标准规定,图纸幅面尺寸应优先选用(C)种基本幅面尺寸. A、3; B、4; C、5; D、6 2.制图国家标准规定,必要时图纸幅面尺寸可以沿(A)边加长. ) A、长; B、短; C、斜; D、各 3.1∶2是(B)地比例. A、放大; B、缩小; ( C、优先选用; D、尽量不用 4.某产品用放大一倍地比例绘图,在标题栏比例项中应填(D). A、放大一倍; B、1×2; C、2/1; D、2∶1 . 5.在绘制图样时,应灵活选用机械制图国家标准规定地(A)种类型比例. A、3; B、2; C、1; D、10 6.若采用1∶5地比例绘制一个直径为40地圆时,其绘图直径为(A). A、ф8; $ B、ф10; C、ф160; D、ф200 7.绘制图样时,应采用机械制图国家标准规定地(C)种图线. A、7; B、8; C、9; -

D、10 8.在机械图样中,表示可见轮廓线采用(A)线型. A、粗实线; B、细实线; C、波浪线; D、虚线 9.机械图样中常用地图线线型有粗实线、(C)、虚线、细点画线等. . A、轮廓线; B、边框线; C、细实线; D、轨迹线 10.图样中汉字应写成(B)体,采用国家正式公布地简化字. A、宋体; B、长仿宋; < C、隶书; D、楷体 11.制图国家标准规定,字体地号数,即字体地高度,分为(D)种. A、5; B、6; C、7; D、8 & 12.制图国家标准规定,字体地号数,即字体地( A ). A、高度; B、宽度; C、长度; D、角度 13.制图国家标准规定,字体地号数,即字体地高度,单位为(C)米. A、分; $ B、厘; C、毫; D、微 14.以下备选答案中,(C)是制图国家标准规定地字体高度. A、3; B、4; C、5; D、6

机械制图基本常识及术语

机械制图基本常识 一、制图 1、机械制图是用图样确切表示机械的结构形状、尺寸大小、工作原理和技术要求的学科。图样由图形、符号、文字和数字等组成,是表达设计意图和制造要求以及交流经验的技术文件,常被称为工程界的语言。 2、在机械制图标准中规定的项目有:图纸幅面及格式、比例、字体和图线等。在图纸幅面及格式中规定了图纸标准幅面的大小和图纸中图框的相应尺寸。比例是指图样中的尺寸长度与机件实际尺寸的比例,除允许用1:1的比例绘图外,只允许用标准中规定的缩小比例和放大比例绘图。 3、机械图样主要有零件图和装配图,此外还有布置图、示意图和轴测图等。零件图表达零件的形状、大小以及制造和检验零件的技术要求;装配图表达机械中所属各零件与部件间的装配关系和工作原理;布置图表达机械设备在厂房内的位置;示意图表达机械的工作原理,如表达机械传动原理的机构运动简图、表达液体或气体输送线路的管道示意图等 4、表达机械结构形状的图形,常用的有视图、剖视图和断面图(旧称剖面图)等。视图是按正投影法即机件向投影面投影得到的图形。按投影方向和相应投影面的位置不同,视图分为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右视图、仰视图、后视图等,布局如下: 仰视图 右视图主视图左视图后视图 俯视图 如果是标准视图布局,不需标注视图名称,如不能按标准视图排列,应在视图上方标出视图名称“X”向,在相应的视图附近用箭头指明投影方向,并注上同样的字母。 视图主要用于表达机件的外部形状。图中看不见的轮廓线用虚线表示。机件向投影面投影时,观察者、机件与投影面三者间有两种相对位置。机件位于投影面与观察者之间时称为第一角投影法。投影面位于机件与观察者之间时称为第三角投影法。两种投影法都能同样完善地表达机件的形状。中国国家标准规定采用第一角投影法。 剖视图是假想用剖切面剖开机件,将处在观察者与剖切面之间的部分移去,将其余部分向投影面投影而得到图形。剖视图主要用于表达机件的内部结构。剖面图则只画出切断面的图形。断面图常用于表达杆状结构的断面形状。

制图基本知识教案3

第 3 次课教学整体设计

教学过程(教学设计实施步骤及时间分配) 步骤1:复习巩固、检查课后搜集的资料(10分钟) 一、结合作业中的问题,纠正错误,强调圆弧连接中几个需要注意的地方。 二、检查预习情况 步骤2:本节课学习任务、情境设计(5分钟) 平面图形是由直线和曲线按照一定的几何关系绘制而成的,这些线段又必须根据给定的尺寸关系画出,所以就必须对图形中标注的尺寸进行分析。 步骤3-1:讲授知识(30分钟) 1.5 平面图形的分析与画法 一、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 (一)、尺寸基准 尺寸基准是标注尺寸的起点。平面图形的长度方向和高度方向都要确定一个尺寸基准。尺寸基准常常选用图形的对称线、底边、侧边、图中圆周或圆弧的中心线等。在图1-51所示的平面图形中,水平中心线B是高度方向的尺寸基准,端面A是长度方向的尺寸基准。 图 (二)定形尺寸和定位尺寸 定形尺寸是确定平面图形各组成部 分大小的尺寸,如图1-51中的R50、R40、 R15、R8、Φ20、Φ5、Φ30、15、115等; 定位尺寸是确定平面图形各组成部分相对 1-51 平面图形的尺寸与线段分析 位置的尺寸,如图1-51中的长度8等,该图中还有的定位尺寸需经计算后才能确定,如半径为R8的圆弧,其圆心在水平中心线B上,且到端面A的距离为(115-15-8=92). 从尺寸基准出发,通过各定位尺寸,可确定图形中各组成部分的相对位置,通过各定形尺寸,可确定图形中各组成部分的大小。 (三)尺寸标注的基本要求 平面图形的尺寸标注要作到正确、完整、清晰。 尺寸标注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标注的尺寸应完整,标注的尺寸要清晰、明显,并标注在便于看图的地方。 二、平面图形的线段分析

工程制图基本知识全集

1.①平行投影法:投射线互相平行的投影法称为平行投影法。 ②正投影法:投射线垂直于投影面的的平行投影法称为正投影法。 ③三视图:三视图是将一个物体分别沿三个不同方向投射到三个互相垂直的投影面而得到的三个视图。 ④重影点:如果空间有两点位于某投影面的同一垂直线上,那么这两点在该投影面上的投影重合在一起,将它们称为重影点。 ⑤截交线:平面与立体表面相交而产生的交线称为截交线。⑥相贯线:两立体相交而产生交线称为相贯线。 ⑦组合体:由若干基本体按照一定的相对位置和组合方式有机结合而形成的较为复杂的形体称为组合体。 ⑧形体分析法:将组合体分解为若干基本体,分析它们的形状、表面相对位置以及组合方式等,便可产生对组合体的完整概念,这种方法称为形体分析法。 ⑨定形尺寸:用于确定个基本形体的形状及大小的尺寸称定形尺寸。 ⑩定位尺寸:用于确定基本形体之间的相对位置的尺寸称定位尺寸。 ?轴测图:形体的轴测图是用平行投影法将形体向某个投影面投射得到的单面投影。 ?轴间角:轴测轴之间的夹角称为轴间角。 ?轴向伸缩系数:轴测轴OX、OY、OZ上的线段与坐标轴O1X1、O1Y1、O1Z1上对应线段的长度比分别称为X、Y、Z轴的轴向伸缩系数。 ?基本视图:机件向投影面投射所得的视图称为基本视图。 ?局部视图:将机件的某一部分向基本投影面投射所得的视图称为局部视图。 ?斜视图:机件向不平行于基本投射面的平面投射所得的视图称为斜视图。 ?剖视图:剖视图是用剖切面在适当的部位假想剖开部件,将处于观察者和剖切面之间的部分移去,将其余部分向投影面投射所得的图形。 ?断面图:假想用剖切面将机件某处切断,仅画出剖切面与机件接触部分的图形称为断面图。?零件图:表示零件结构、大小及技术要求的图样称为零件图。 ?装配图:表示一部分机器或部件的图样。 2.粗实线:可见轮廓线,可见过渡线。细实线:尺寸线与尺寸界线、剖面线、引出线、螺纹的牙底线、重合断面的轮廓线。细虚线:不可见轮廓线。细点画线:轴线、对称线、中心线、齿轮的节圆。波浪线:断裂处的边界线、视图与剖视的分界线。 3尺寸的组成:一般由尺寸界线,尺寸线、尺寸线终端和尺寸数字等四个要素组成

机械制图基础知识材料

机械制图基础知识培训 杨少龙 一、培训范围 主要讲述了机械制图中图纸幅面、比例、字体、图线、剖面符号、图样表达、尺寸标注、简单机械图样画法等的基本要求和规定。 二、培训目的 了解机械制图中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掌握识图中的各种注意事项,能够读懂基本的零件图、装配图,以及绘制简单的零件图。 三、培训内容 1 图纸幅面 1.1绘制图样时,应优先采用下表中规定的图号,各图号幅面按约二分之一的关系递减。 1.2图纸应画有图框,其格式如图2、图3、图4、图5所示,图2、图3为留有装订边的图框格式,图4、图5为不留装订边的图框格式。在图纸上必须用粗实线画出图框。 1.3为了绘制的图样便于查阅和管理,每张图纸都必须有标题栏。标题栏应位于图框的右下角,看图方向应与标题栏方向一致。标题栏一般由更改区、签字区、名称及代号区、其他区组成,也可按实际需要增加或减少。 1.4在装配图中一般应有明细栏,其一般配置在装配图中标题栏的上方,按由下而上的顺序填写。明细栏一般由序号、代号、名称、数量、材料、质量(单件、总计)、分区、备注等组成,也可按实际需要增加或减少。

2 比例 2.1绘制图样时所采用的比例为图样中机件要素的线性尺寸与实际机件相应要素的线性尺寸之比,即图形的大小与机件的实际大小之比。 2.2绘制图样一般采用下表中规定的比例。

2.3注意: 1)绘制同一机件的各个视图应采用相同的比例,并在标题栏的比例一栏中填写。当某个视图需要采用不同的比例时,必须另行标注。 2)当图纸中孔的直径或板的厚度等于或小于2mm以及斜度和锥度较小时,可不按比例而夸大画出。 3)画图时比列不可随意确定,应按照上表选取,尽量采用1:1的比例画图。4)图样不论放大或缩小,图样上标注的尺寸均为机件的实际大小,而与采用的比例无关。 3 字体 3.1图样中书写的字体应做到:字体端正、笔画清楚、排列整齐、间隔均匀。汉字应用长仿宋体书写。 3.2字体的号数,即字体的高度(单位为毫米),分为20、14、10、7、5、3.5、 2.5七种。字体的宽度约等于字体高度的三分之二。 3.3用作指数、分数、极限偏差、注脚等的数字及字母,一般采用小一号字体。 4 图线 4.1各种图线的名称、型式、代号、宽度以及在图上的一般应用见下表。 4.1.1 粗实线:主要用于可见轮廓线和可见过渡线。 4.1.2 细实线:用途较多,主要用于尺寸线、尺寸界线及剖面线。 4.1.3 虚线:主要用于不可见轮廓线和不可见过渡线。 4.1.4 细点画线:主要用于轴线及对称中心线。 4.1.5 双点画线:主要用于相邻零件的轮廓线及极限位置的轮廓线。 4.1.6 粗点画线:主要用于特殊要求的线。 4.1.7 波浪线:主要用于断裂处的边界线及视图和剖视的分界线。 4.1.8 双折线:主要用于断裂处的边界线。

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练习题 一

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练习题 一、基础知识单项选择题 1.制图国家标准规定,图纸幅面尺寸应优先选用(C)种基本幅面尺寸。 A、3; B、4; C、5; D、6 2.制图国家标准规定,必要时图纸幅面尺寸可以沿(A)边加长。 A、长; B、短; C、斜; D、各 3.1∶2是(B)的比例。 A、放大; B、缩小; C、优先选用; D、尽量不用 4.某产品用放大一倍的比例绘图,在标题栏比例项中应填(D)。 A、放大一倍; B、1×2; C、2/1; D、2∶1 5.在绘制图样时,应灵活选用机械制图国家标准规定的(A)种类型比例。 A、3; B、2; C、1; D、10 6.若采用1∶5的比例绘制一个直径为40的圆时,其绘图直径为(A)。 A、ф8; B、ф10; C、ф160; D、ф200 7.绘制图样时,应采用机械制图国家标准规定的(C)种图线。 A、7; B、8; C、9; D、10 8.在机械图样中,表示可见轮廓线采用(A)线型。 A、粗实线; B、细实线; C、波浪线; D、虚线 9.机械图样中常用的图线线型有粗实线、(C)、虚线、细点画线等。 A、轮廓线; B、边框线; C、细实线; D、轨迹线 10.图样中汉字应写成(B)体,采用国家正式公布的简化字。 A、宋体; B、长仿宋; C、隶书; D、楷体 11.制图国家标准规定,字体的号数,即字体的高度,分为(D)种。 A、5; B、6; C、7; D、8 12.制图国家标准规定,字体的号数,即字体的( A )。 A、高度; B、宽度; C、长度; D、角度 13.制图国家标准规定,字体的号数,即字体的高度,单位为(C)米。 A、分; B、厘; C、毫; D、微 14.以下备选答案中,(C)是制图国家标准规定的字体高度。 A、3; B、4; C、5; D、6 15.图纸中数字和字母分为(A)两种字型。 A、A型和B型; B、大写和小写; C、简体和繁体; D、中文和英文 16.制图国家标准规定,汉字字宽是字高h的(D)倍。 A、2; B、3; C、0.667; D、1/2 17.国家标准规定,汉字系列为1.8、2.5、3.5、5、7、10、14(C)。 A、16; B、18; C、20; D、25 18.国家标准规定,汉字要书写更大的字,字高应按(C)比率递增。 A、3; B、2; C、根号2 ; D、 19.图样上标注的尺寸,一般应由(B)组成。 A、尺寸界线、尺寸箭头、尺寸数字; B、尺寸线、尺寸界线、尺寸数字; C、尺寸数字、尺寸线及其终端、尺寸箭头; D、尺寸界线、尺寸线及其终端、尺寸数字 20.机件的真实大小应以图样上(A)为依据,与图形的大小及绘图的准确度无关。 A、所注尺寸数值; B、所画图样形状; C、所标绘图比例; D、所加文字说明 21.图样中的尺寸一般以(D)为单位时,不需标注其计量单位符号,若采用其他计量单位时必须标明。

建筑制图与识图教案

学习目标: 了解建筑制图的任务与学习方法,掌握常用的工程图的几个分类 教学重点: 1.搞清本章所讲的几个概念,及其相互间的关系; 2.掌握本课程的学习方法,培养一丝不苟的学习作风。 教学难点: 1.搞清“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之间的关系,并在工程制图中正确运用画法几何理论; 2.掌握本课程的学习方法,培养一丝不苟的学习作风。 课时:2个课时 第一章绪论 1.1 建筑制图的任务 1.研究正投影的基本理论 2.培养绘制和阅读工程图的能力 3.研究常用的图解方法,培养图解能力 4.通过绘图、读图和图解的实践,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5.培养认真、细致、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6.培养用图形软件绘制图样的初步能力 工程图:在生产建设和科学研究工程中,对于已有的或想象中的空间体(如地面、建筑物、机器等)的形状、大小、位置和其它有关部门资料,很难用语言和文字表达清楚,因而需要在平面上(例如图纸上)用图形表达出来。这种在平面上表达工程物体的图,称为工程图。

工程图常用的有以下几种:1.透视图 2.轴测图 3.正投影图 4.标高投影图 1.1.1画法几何 当研究空间物体在平面上如何用图形来表达时,因空间物体的形状、大小和相互位置等不相同,不便以个别物体来逐一研究,并且为了使得研究时易于正确、深刻和完全,以及所得结论能广泛地应用于所有物体起见,特采用几何学中将空间物体综合概括成抽象的点、线、面等几何形体的方法,先研究这些几何形体在平面上如何用图形来表达,以及如何通过作图来解决它们的几何问题。 这种研究在片面上用图形来表示空间几何形体和运用几何图来解决它们的几何问题的一门学科,称为画法几何。 例如:正方体6个面组成 每个面由无数条线组成 每条线由无数个点组 1.1.2 工程制图 把工程上具体的物体,视为由几何形体所组成,根据画法几何的理论,研究它们在平面上用图形来表达的问题,而形成工程图。在工程图中,除了有表达物体形状的线条以为,还要应用国家制图标准规定的一些表达方法和符号,注以必要的尺寸和文字说明,使得工程图能完善、明确和清晰地表达出物体的形状、大小和位置,以及其它必要的资料(例如:物体的名称、材料的种类和规格,生产方法等)。研究绘制工程图的这门学科,称为工程制图。 注意:如将工程图比喻为工程界的一种语言,则画法几何便是这种语言的语法。 一、目的

制图基本基础知识

第一章制图基本知识 §1-1 《机械制图》国家标准中的一些规定 一、图纸幅面和图框格式(GB/T14689—93) 1.基本幅面及图框尺寸 2.图框格式 1)留有装订边的图框格式 二、标题栏方位 标题栏位于图纸右下方,看图的方向应与标题栏方向一致。 三、比例 四、字体 字体应写成长仿宋体,并采用我国国务院正式公布的简化字。字体的高度称为号数,公称尺寸系列为:,,,5,7,10,14,20mm。如需更大的字,其字高应按√2的比率递增。汉字字高不应小于。 数字和字母分为A型和B型,A型字体的笔画宽度为字高的1/14,B型字体的笔画宽度为字高的1/10。在同一张图上,只允许选用一种形式的字体。 五、图线及其画法 1.图线型式

图线分为粗细两种,粗线的宽度推荐系列为:,,,,,1,,2mm。细实线的宽度为b/3。 2.图线的画法 同一图样中同类图线的宽度应基本一致。虚线、点划线、双点划线的线段长度和间隙应大致相等。 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粗实线宽度的两倍,其最小距离不得小于。 绘制圆的对称中心线时,圆心应为线段的交点。点划线的首末两端应是长划,而不应是短划,且应超出圆外2~5mm。在较小的图形上绘制点划线有困难时,可用细实线代替。 虚线与各图线相交时,应以线段相交;虚线作为粗实线的延长线时,实虚变换处要空开。 六、尺寸标注 1.基本规则 机件的真实大小应以图样上所标注的尺寸数值为依据,与图形的大小及绘图的准确度无关。 图样中的尺寸以mm为单位的不需标注计量单位的代号和名称,采用其它单位时则必须注明计量单位的代号和名称,如50cm、60ο等。 图样中的尺寸为该图样所示机件最后完工的尺寸,否则应另加说明。 机件的每一尺寸,一般只标注一次,并应标注在反映该结构最清晰的图形上。 2.尺寸的组成 尺寸线、尺寸数字、尺寸界限 §1-2 几何作图 一、绘图工具的使用 1.图板 2.丁字尺 3.三角板 4.铅笔 5.分规、圆规 二、几何作图 1.等分已知线段 例:三等分已知线段AB。

工程制图基本知识全集电子教案

工程制图基本知识全 集

1.①平行投影法:投射线互相平行的投影法称为平行投影法。 ②正投影法:投射线垂直于投影面的的平行投影法称为正投影法。 ③三视图:三视图是将一个物体分别沿三个不同方向投射到三个互相垂直的投影面而得到的三个视图。 ④重影点:如果空间有两点位于某投影面的同一垂直线上,那么这两点在该投影面上的投影重合在一起,将它们称为重影点。 ⑤截交线:平面与立体表面相交而产生的交线称为截交线。⑥相贯线:两立体相交而产生交线称为相贯线。 ⑦组合体:由若干基本体按照一定的相对位置和组合方式有机结合而形成的较为复杂的形体称为组合体。 ⑧形体分析法:将组合体分解为若干基本体,分析它们的形状、表面相对位置以及组合方式等,便可产生对组合体的完整概念,这种方法称为形体分析法。 ⑨定形尺寸:用于确定个基本形体的形状及大小的尺寸称定形尺寸。 ⑩定位尺寸:用于确定基本形体之间的相对位置的尺寸称定位尺寸。 ?轴测图:形体的轴测图是用平行投影法将形体向某个投影面投射得到的单面投影。 ?轴间角:轴测轴之间的夹角称为轴间角。 ?轴向伸缩系数:轴测轴OX、OY、OZ上的线段与坐标轴O1X1、O1Y1、O1Z1上对应线段的长度比分别称为X、Y、Z轴的轴向伸缩系数。 ?基本视图:机件向投影面投射所得的视图称为基本视图。 ?局部视图:将机件的某一部分向基本投影面投射所得的视图称为局部视图。 ?斜视图:机件向不平行于基本投射面的平面投射所得的视图称为斜视图。 ?剖视图:剖视图是用剖切面在适当的部位假想剖开部件,将处于观察者和剖切面之间的部分移去,将其余部分向投影面投射所得的图形。 ?断面图:假想用剖切面将机件某处切断,仅画出剖切面与机件接触部分的图形称为断面图。?零件图:表示零件结构、大小及技术要求的图样称为零件图。 ?装配图:表示一部分机器或部件的图样。 2.粗实线:可见轮廓线,可见过渡线。细实线:尺寸线与尺寸界线、剖面线、引出线、螺纹的牙底线、重合断面的轮廓线。细虚线:不可见轮廓线。细点画线:轴线、对称线、中心线、齿轮的节圆。波浪线:断裂处的边界线、视图与剖视的分界线。 3尺寸的组成:一般由尺寸界线,尺寸线、尺寸线终端和尺寸数字等四个要素组成

制图基本知识答案

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一.单选题 1.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A.制图基本知识和技能 B.零件图的识读 C.装配图的识读 D.机械传动 答案:D 2 . 平面图形中的尺寸中按作用可分为 A.已知尺寸和未知尺寸 B.可求尺寸和不可求尺寸 C.定形尺寸和定位尺寸 D.外形尺寸和内部尺寸 答案:C 3 . 若采用5: 1的比例在图中绘制了一个直径为100mm的圆,则在图样上该圆尺寸标注为 A.Φ100mm B.Φ500mm C.Φ20mm D.Φ10mm 答案:C 4 . 下列关于尺寸标注的说法,错误的是 A.当尺寸线与尺寸界线相互垂直的时候,同一张图样可采用不同尺寸线终端的形式。 B.线性尺寸的数字一般应注写在尺寸线的上方,也允许注写在尺寸线的中断处。 C.尺寸数字不可由任何图线通过,否则应将图线断开。 D.标注球面的直径和半径时,应在符号"Φ"或"R"前面加"S",对于轴、螺杆、铆钉或者手柄等端部,在不至于引起误解的情况下可省略符号"S"。 答案:A 5 . 以下可以作出不同位置的正三角形和正六边形的工具组合是 A.45度三角板 B.圆规 C.圆规和直尺 D.30度、60度三角板和丁字尺 答案:D 6. 在图样中点画线不可以用来表达的是 A.对称结构的对称线 B.回转结构轴线 C.假象结构的轮廓线 D.圆心的十字相交的定位线 答案:C 7 . 对图形进行线段分析,其中R12是 A. 已知线段 B. 中间线段 C.连接线段 D.未知线段 答案:C 8 . 制图国家标准规定,字体的号数单位为 A.分米 B.厘米 C.毫米 D.微米 答案:C 9. 画圆需要的工具是以下哪个 A.圆规 B.丁字尺 C.三角板 D.曲线板

制图基本知识参考答案

第1章建筑制图基本知识 1.图纸的幅面的简称是( A ) A.图幅 B. 图框C.标题栏D.会签栏 2.图纸上限定绘图区域的线框是指( B ) A.图幅 B. 图框C.标题栏D.会签栏 3. 幅面代号为A0的图纸长、短边尺寸分别是(A ) A.1189mm、841mm B. 841mm、594mm C.420mm、297mm D.297mm、210mm 4.幅面代号为A1的图纸长、短边尺寸分别是(B ) A.1189mm、841mm B. 841mm、594mm C.420mm、297mm D.297mm、210mm 5. 幅面代号为A2的图纸长、短边尺寸分别是(C ) A.1189mm、841mm B. 841mm、594mm C.594mm、420mm D.297mm、210mm 6. 幅面代号为A3的图纸长、短边尺寸分别是(D ) A.1189mm、841mm B. 841mm、594mm C.420mm、297mm D.297mm、210mm 7. 幅面代号为A4的图纸长、短边尺寸分别是(D ) A.1189mm、841mm B. 841mm、594mm C.420mm、297mm D.297mm、210mm 8.一个工程设计中,每个专业所使用的图纸除去目录及表格所采用的A4幅面,一般不多于( B ) A.1种 B. 2种 C.3种D.4种 9.一般情况下,一个图样应选择的比例为( A ) A.1种 B. 2种 C.3种D.4种

10.图样及说明中的汉字宜采用(A ) A.长仿宋体 B. 黑体 C.隶书D.楷体 11.制图的基本规定要求数量的数值注写应采用( A ) A.正体阿拉伯数字 B. 斜体阿拉伯数字 C.正体罗马数字D.斜体罗马数字 11.制图的基本规定要求数量的单位符号应采用( C ) A.正体阿拉伯数字 B. 斜体阿拉伯数字 C.正体字母D.斜体罗马数字 12. 绘制尺寸界线时应采用(C ) A.粗实线 B. 粗虚线 C.细实线D.细虚线 13. 绘制尺寸起止符号时应采用(C ) A.中粗长线 B. 波浪线 C.中粗断线D.单点长划线 14. 尺寸起止符号倾斜方向与尺寸界线应成(A ) A.450 B. 600 C.900D.1800 15. 图样轮廓线以外的尺寸线,距图样最外轮廓线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A )A.10mm B. 20mm C.5mm D. 1mm 16. 平行排列的尺寸线的间距,宜为( D ) A.1~2mm B. 2~3mm C.3~5mm D. 7~10mm 17. 平行排列的尺寸线的间距,宜为( D ) A.1~2mm B. 2~3mm C.3~5mm D. 7~10mm 18. 标注球的半径尺寸时,应在尺寸前加注符号( B ) A.R B. SR C.RS D. S

机械制图王幼龙教案

精品文档 机械制图xx教案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本课程的任务、特点、主要内容和学习方法; 2.了解图样在生产中的作用和地位,提高对课程重要性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 二、学习方法和素质养成 1.引导学生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勤于动手,反复实践,耐心细致,严肃认真,提高对本课程重要性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 2.初步树立标准是技术法规的标准化意识,注重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的养成教育。 三、教学重点 1.本课程的重要性和学习目标、学习方法;比例概念的理解与应用;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难点 学生对本专业了解几乎空白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七、教学过程

精品文档 1.机械制图及其重要性和学习的必要性。 从日常工业产品、建筑物、常见机械及现代化制造等实践举例,引出学习掌握识读和绘制机械图样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2.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3.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学习方法 制图课理论与实践并重,在不断积累几何知识,提高空间想象力的同时,还需了解机械加工的基本常识,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断渗透这方面的知识,同学们则需通过一定数量的见习实习和习题作业配合讲授来撑握 八、课后作业 查阅书籍及通过互联网了解更多相关专业知识。 第一章制图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制图的基本规定 一、知识与技能 1.熟知国家标准关于图纸幅面和格式规定,能正确识别读图方向; 2.了解国家标准关于长仿宋体字、拉丁字母、阿拉伯数字等的规格与写法; 3.通过学习与练习,能正确地书写图样上的文字和数字,并做到:字体工整、笔画清楚、间隔均匀、排列整齐。 4.了解国家标准关于图线的型式及应用,通过学习 精品文档 与练习,掌握常用图线的型式、主要用途及画法。 5.掌握比例的概念和选用原则。

机械制图识图基本知识

机械制图识图基本知识 一.零件图的作用与内容 1.零件图的作用 任何机械都是由许多零件组成的,制造机器就必须先制造零件。零件图就是制造和检验零件的依据,它依据零件在机器中的位置和作用,对零件在外形、结构、尺寸、材料和技术要去等方面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2.零件图的内容 一张完整的零件图应该包括以下内容,如图1所示 》 图1 箱盖的零件图 (1)标题栏 位于图中的右下角,标题栏一般填写零件名称、材料、数量、图标题栏 技术要求

一致。 (2)一组图形用以表达零件的结构形状,可以采用视图、剖视、剖面、规定画法和简化画法等表达方法表达。 (3)必要的尺寸反映零件各部分结构的大小和相互位置关系,满足零件制造和检验的要求。 (4)技术要求给出零件的表面粗糙度、尺寸公差、形状和位置公差以及材料的热处理和表面处理等要求。 二.零件图中的技术要求 1.公差与配合 ' 公差反映的是零件的精度要求,配合反映的是零件之间相互结合的松紧关系。 (1)尺寸公差 1)尺寸以特定单位表示线性尺寸值的数值如图2所示— 图2 尺寸公差概念 2)基本尺寸通过它应用上、下偏差可计算出极限尺寸的尺寸。

4)极限尺寸一个尺寸允许的两个极端,其中最大的一个称为最大极限尺寸;较小的一个称为最小极限尺寸。 5)尺寸偏差最大极限尺寸减其基本尺寸的所得的代数差称为上偏差;最小极限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代数差称为下偏差。上下偏差统称为极限偏差,偏差可正可负。 $ 6)尺寸公差简称公差最大极限尺寸减去最小极限尺寸之差,它是允许尺寸的变动量。尺寸公差永为正值 例如:Φ20 ;其中Φ20为基本尺寸,为公差。为上偏差,为下偏差。和分别为最大最小极限尺寸。 7)零线 在极限与配合图中,表示基本尺寸的一条直线,以其为基准确定偏差和公差。 8)标准公差 极限与配合制中,所规定的任一公差。国家标准中规定,对于一定的基本尺寸,其标准公差共有20个公差等级。 公差分为CT 、IT、JT 3个系列标准。CT系列为铸造公差标准,IT是ISO国际尺寸公差,JT为中国机械部尺寸公差 ' 不同产品不同的公差等级。等级越高,生产技术要求越高,成本越高。例如砂型铸造公差等级一般在CT8-CT10,我们公司为精密铸造件,一般用国际标准CT6-CT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