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教材
《氓》和《孔雀东南飞》之比较阅读

◎张军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语文教材(苏州大学版)第四册有这样两首古诗:一首是选自《诗经· 卫风》的《氓》,一首是《孔雀东南飞》(以下皆用《孔》代替)。
这两首古诗都成功塑造了古代弃妇形象,让读者认识到当时社会的罪恶和古代女性所承受的种种苦难,值得学习者好好比较研究一番。
一、《氓》与《孔》弃妇形象之比较《氓》和《孔》两首诗的主人公都是弃妇,她们既是受害者,也是抗争者。
《氓》中女子是被丈夫抛弃的。
她的恋爱似乎是美好的,氓以“贸丝”为借口来找其商量婚事,两人商定“秋以为期” 。
女子在家中急切地盼望氓来迎娶自己,“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可见,她对两人的未来充满美好的幻想。
但氓并不是一个好丈夫,妻子“夙兴夜寐”,勤恳持家,自己却“二三其德”,“至于暴矣” ,对妻子拳脚相加。
对这样的结果,弃妇心中凄苦,她最后的反抗手段是“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与这种无情无义的丈夫划清界限,不再来往。
《孔》中的刘兰芝是被婆婆所遣。
她勤劳贤淑,知书达理,每天“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
” 虽“三日断五匹” ,但“大人故嫌迟” ,婆婆找茬逼其离开。
丈夫焦仲卿面对母亲的强大压力,只能委曲求全,让刘兰芝暂且回娘家,这让刘兰芝非常失望。
但在丈夫情真意切的劝说之下,她仍对未来抱有幻想。
然而回到娘家后,刘兰芝又受到来自兄弟的压力。
最后她见与丈夫重圆无望,毅然决然地选择投水自杀,向那个社会展现了永不屈服的反抗精神和不可亵渎的人格尊严。
《氓》中的女子要对抗的是来自夫权的压力,而《孔》中的刘兰芝面对的是封建礼教和封建家长制的迫害。
从两人的反抗方法和反抗力度看,刘兰芝似乎更加坚决和彻底。
但总体看来,我们不得不说这些女子的反抗显得很无奈。
当时女性地位低下,经济上不独立,只能依附于夫家,这都使她们无法改变自己被弃和被遣的命运,而且也找不到更为有力的抗争手段。
二、《氓》中丈夫与《孔》中焦母形象之比较《氓》中的丈夫和《孔》中的焦母都是以丑恶嘴脸出现的反面形象,他们是导致弃妇悲惨命运的罪魁祸首。
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性质数学课程是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一门主要文化基础课程,对于学生认识数学与自然界、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关系,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文化价值、应用价值、思维价值,提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理性思维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对于学生学习专业课程以及职业生涯的终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课程设计基本理念1. 正确处理基础与发展的关系,整合教学内容本课程应体现基础性、应用性和发展性的和谐统一,注意跨初等数学、高等数学内容的特点,正确处理基础与发展的关系。
课程分为必修、限选和任选三大模块。
根据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必修模块的内容在理论与方法上应是最基本的,在应用中应是最广泛的。
限选、任选模块的内容,应为学生学习专业课程和进一步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数学准备,为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多种选择。
根据社会发展、学生发展的需要,精选最基本的体现近现代数学思想方法的知识,并增加一些问题探究等内容,构建简明合理的知识结构。
根据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学生的认知水平,提出与学生认知基础相适应的逻辑推理、空间想象、数据处理等能力要求,适度加强贴近生活实际与所学专业相关的数学应用意识,避免繁杂的运算与人为的技巧。
2. 关注数学课程的学习过程在数学课程的实施中,要展现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为学生提供感受和体验的机会,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注重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加强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促进数学课程内容的必要调整与更新;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改善数学教学的过程,改进数学学习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促使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信息收集、数据处理,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4. 实施有效的数学学习评价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建立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的评价体系,发挥数学学习评价的诊断功能、激励功能和教育功能。
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性质数学课程是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一门主要文化基础课程,对于学生认识数学与自然界、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关系,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文化价值、应用价值、思维价值,提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理性思维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对于学生学习专业课程以及职业生涯的终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课程设计基本理念1. 正确处理基础与发展的关系,整合教学内容本课程应体现基础性、应用性和发展性的和谐统一,注意跨初等数学、高等数学内容的特点,正确处理基础与发展的关系。
课程分为必修、限选和任选三大模块。
根据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必修模块的内容在理论与方法上应是最基本的,在应用中应是最广泛的。
限选、任选模块的内容,应为学生学习专业课程和进一步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数学准备,为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多种选择。
根据社会发展、学生发展的需要,精选最基本的体现近现代数学思想方法的知识,并增加一些问题探究等内容,构建简明合理的知识结构。
根据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学生的认知水平,提出与学生认知基础相适应的逻辑推理、空间想象、数据处理等能力要求,适度加强贴近生活实际与所学专业相关的数学应用意识,避免繁杂的运算与人为的技巧。
2. 关注数学课程的学习过程在数学课程的实施中,要展现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为学生提供感受和体验的机会,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注重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加强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促进数学课程内容的必要调整与更新;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改善数学教学的过程,改进数学学习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促使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信息收集、数据处理,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4. 实施有效的数学学习评价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建立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的评价体系,发挥数学学习评价的诊断功能、激励功能和教育功能。
五年制高职语文教案

五年制高职语文教案篇一:五年制高职《语文》精品课程建设方案五年制高职《语文》精品课程建设方案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是培养学生正确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听说读写等言语活动,使个体逐步具备言语交际能力、提高人文素质、确定综合职业定向和具有高等教育元素的课程。
除此之外,它还具有提高学生思想道德与科学文化素质,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功能。
为此,对五年制高职语文进行精品课程建设是实现语文课程功能的需要,是提高我校语文教学质量的需要。
更重要的是,高职语文精品课程的建立,能够切实推进语文教育创新,深化语文教学改革,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能够实现优质课程的共享,打造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教学内容、一流的教学方法、一流的教材、一流的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
现就五年制高职语文精品课程建设的思路说明如下。
一、五年制高职《语文》精品课程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1.深入学习了学校下发的关于精品课程建设的相关文件,理解精品课程建设对促进我校实际教学的重要意义,统一了思想,确定了五年制高职《语文》精品课程建设的方向。
2.广泛查阅了国内关于语文精品课程建设的相关资料,调查、了解和分析了我校各系各专业对语文教学的需求,评估了我校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水平,为做好五年制高职《语文》精品课程打下了基础。
3.组建了五年制高职《语文》精品课程建设的师资团队,明确了个人在团队中的作用。
4.填写了五年制高职《语文》精品课程建设的相关表格提交学校审批,制定了五年制高职《语文》精品课程建设方案。
二、五年制高职《语文》精品课程建设目标指向1.课程建设的总策划、任务安排、工作协调、课程建设指导由宗长俊负责。
2.课程介绍说明目标,包括课程设计、课程定位、课程标准、教学实施计划、教材建设等的制定、归类及文字形成由宗长俊负责。
五年制高职数学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探讨

第一 版 的语文教 材 ,我们 按 照序 列教材 的方 法 , 将 记叙 文 、 明文 、 言文集 中编 排 , 到不 少语 文教 师的 说 文 得 反 对者认 为 , 一切应 该 以学生 为 出发 点 , 学生 对 集 中教
认 好记 好 教。 但 提 供了帮助 , 带来 了方便 。这本 书 中还 以附录 的形式 收 赞扬 和支持 , 为这 种编排 方法 目录清楚 、 进了一些常 用 的语文 教学 文件 和 资料 , 学生规 范 自己 供 感 缺少兴趣 , 种编 排有 这 的语文学 习。 特别 要说 的是 , 第五册 中还提供 了《 江苏 省 学 的方法不 适应 , 到内 容单调 、 五年制高 职语 文考核 办法》 ,把考 核 内容分解成 七 大部 利 于教而不 利 于学 。 本末倒 置 。这 样的争 论经过 实 践 的 分 3 个 小项 , 项考 核内容都 占有 一定 的分值 , 在书 检 验 , 6 每 附 认识 是不 难统 一 的。第三 版 的语 文教材 决定 进行 后 供各校参 考 。这本指 导书不 同于传 统 的教学 参考书 ,
匝 翻 嚣 ຫໍສະໝຸດ 维普资讯 ≥ 专题研 讨 ・ 黧 江苏省五 年 制高职 公共 课教材 研 究
的 图形 中分解 出简单 的 、 基本 的图形 , 能根 据 条件 画 出 简图 , 会形 象地 揭示 问题本 质 的空 间想象 能力 ;
— —
突 出强调数 学 概念 与实 际 问题 的联系 。 广泛 的
质和 能力 ;
文化的重要组 成部 分 , 的应用 日益广 泛 。 它 因此 , 学是 处 理 、 数 制表 、 图 和使 用 基本计 算 工具 的基本 技 能 ; 作
五年制 高等 职业 教育 数 学课 程 的教 学 任 务是使 学 生在初 中文化 的基础上 ,进一 步学 习和 掌握初 等数学 、 微积分学及 相关 专业 所必 需 的工程数 学 。 课程 的教学 目
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教材_0

---------------------------------------------------------------最新资料推荐------------------------------------------------------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教材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教材脆旧萑怜阅钝粮睦赫脆旧萑怜阅钝粮睦赫脆旧萑怜阅钝粮睦赫语文脆旧萑怜阅钝粮睦赫脆旧萑怜阅钝粮睦赫脆旧萑怜阅钝粮睦赫第四册脆旧萑怜阅钝粮睦赫脆旧萑怜阅钝粮睦赫多媒体课件文字脚本脆旧萑怜阅钝粮睦赫脆旧萑怜阅钝粮睦赫脆旧萑怜阅钝粮睦赫主编脆旧萑怜阅钝粮睦赫脆旧萑怜阅钝粮睦赫脆旧萑怜阅钝粮睦赫李建华脆旧萑怜阅钝粮睦赫脆旧萑怜阅钝粮睦赫脆旧萑怜阅钝粮睦赫《把栏杆拍遍》脆旧萑怜阅钝粮睦赫脆旧萑怜阅钝粮睦赫内容安排说明:脆旧萑怜阅钝粮睦赫一、作品人物及作者。
(15 张)脆旧萑怜阅钝粮睦赫二、文章整体介绍。
(68 张)脆旧萑怜阅钝粮睦赫三、生字难词理解。
(9 张)脆旧萑怜阅钝粮睦赫四、课文分析及导读。
(1012 张)脆旧萑怜阅钝粮睦赫五、文章小结分析。
(1316 张)脆旧萑怜阅钝粮睦赫六、提出思考。
(17 张)脆旧萑怜阅钝粮睦赫脆旧萑怜阅钝粮睦赫脆旧萑怜阅钝粮睦赫第 1 张脆旧萑怜阅钝粮睦赫辛弃疾画像。
脆旧萑怜阅钝粮睦赫脆旧萑怜阅钝粮睦赫第 2 张脆旧萑怜阅钝粮睦赫(文字)辛弃疾简介:(1104─1207)南宋伟大词人。
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属山东)人。
1 / 3出生时山东已为金人所占,二十一岁即参加抗金义军。
后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主张抗金,但其建议均不被当权者采纳,并遭忌恨,长期落职闲居。
其词风格豪放,感慨深沉。
多抒写报国雄心,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统治者的苟安误国表示强烈不满和讽刺。
脆旧萑怜阅钝粮睦赫脆旧萑怜阅钝粮睦赫第 3 张脆旧萑怜阅钝粮睦赫(文字)课题:把栏杆拍遍脆旧萑怜阅钝粮睦赫作者:梁衡脆旧萑怜阅钝粮睦赫脆旧萑怜阅钝粮睦赫第 4 张脆旧萑怜阅钝粮睦赫(文字)作者梁衡:1946 年出生, 1968 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
五年制高职教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

探究五年制高职教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随着我国的高职院校的不断增加,高职教材的出版呈现出一篇混乱的现象。
教材的选用不当、对五年制高职教材缺乏研究、没有适宜的教材体系、教材的开发质量不高以及缺乏特色教材是目前五年制高职教材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此可见,五年制高职院校要想得到更好的发展就必须解决教材的问题,本文将针对五年制高职教材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的探讨,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以供参考。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教材问题解决方案五年制高职教育是组成我国职业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它在一定程度上把高等职业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我国的高等教育形式更为丰富。
随着教育事业以及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对于五年制高职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的提高,经济市场化对于技术型人才的大量需求,使得我国的高职院校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机会。
不过在五年制高职院校的发展过程中,教材已经成为了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一、五年制高职教材存在的问题(一)对教材的开发不够重视在本世纪初,教育部就在办好五年制高职院校的原则中指出,五年制高职院校的前三年教学可以按照中职院校的管理模式来对其进行管理,而后两年的管理则可以采用高等教育的管理模式。
这就使得五年制高职院校的教材的管理以及开发陷入了一个较为尴尬的境地。
(二)教材的出版混乱,审稿的过程不严一些出版社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便采用各种不正当的手段巧立名目,在没有得到认可以及审稿的情况下,就出版五年制高职院校所需的教材。
这就导致了高职类的基础课程漏洞百出,没有体现职教的特色,教材的内容也有重复。
一些出版社虽然有审稿的制度,但在其审稿的过程中把关不严。
以上这两种情况的出现,使得高职教育的教材出版市场变得极为混乱,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高职院校选择教材的难度。
(三)学校对于教材的选择比较随意五年制的高职院校在对教材进行选择时,通常是不经过集体讨论研究,直接由任课老师来选择的。
此外,一些老师习惯于长期使用同一版本的教材,他们不愿意更换教材的主要原因就是,为了使课堂讲解变得得心应手,这就导致了一些新的科技知识不能被及时选用。
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江苏省五年制⾼等职业教育语⽂课程标准附件⼀:江苏省五年制⾼等职业教育语⽂课程标准第⼀部分前⾔语⽂课程是五年制⾼职学⽣必修的主要⽂化基础课程。
根据⾼等职业教育规律和培养⽬标的要求,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针对学⽣的⽂化、思想、道德⽔平和⼼理特点,五年制⾼职语⽂课程应体现基础性、实践性、发展性、开放性,为学⽣就业创业提供必要的语⽂素养。
《江苏省五年制⾼等职业教育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规定了课程的性质、⽬标和内容框架,是教材编写、教学实施、教学评价、课程资源开发、课程管理的基本依据。
它具有统⼀性、普遍性和指导性。
适⽤于省内五年制⾼职各专业。
五年制⾼职毕业⽣必须达到《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基本要求。
⼀、课程性质语⽂是最重要的交际⼯具,是⼈类⽂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性与⼈⽂性的统⼀,是语⽂课程的基本特点。
五年制⾼职语⽂课程,以提⾼学⽣的语⽂应⽤能⼒和⼈⽂素养为宗旨,是学⽣学好专业课程,形成综合职业能⼒、创业创新能⼒的基础;对培养学⽣审美情趣,提⾼思想道德素质、科学⽂化素质和良好的职业素养,实现全⾯发展,具有重要作⽤。
⼆、课程理念(⼀)坚持⽂道并重,全⾯提⾼学⽣的语⽂素养,综合发挥语⽂课程的教育功能五年制⾼职语⽂课程要重视学⽣语⽂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语⽂能⼒的培养,结合专业特点和学⽣的学习基础、未来发展需要,进⾏有针对性的读、写、听、说训练。
要加强⼈⽂教育,注重发挥其德育、智育和美育的综合功能,促进学⽣良好⾏为习惯、积极⼈⽣态度的形成,要有利于培养学⽣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康的审美情趣,塑造学⽣健全的⼈格。
全⾯提⾼学⽣的语⽂素养。
(⼆)坚持知⾏统⼀,强化实践意识,培养学⽣的语⽂应⽤能⼒五年制⾼职语⽂课程应着眼基础,突出能⼒,注重应⽤,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1·建构知识与培养能⼒相结合。
要在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础上继续巩固学⽣的语⽂知识基础,通过语⽂实践活动,增强语⽂应⽤能⼒,培养学⽣的审美能⼒和探究能⼒;强化学⽣勇于实践、勤于实践、善于实践的意识,提⾼有利于专业学习和职业发展的实践能⼒、创造能⼒,为就业和创业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推荐------------------------------------------------------
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教材
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教材语文第二册教学参考书主编白波前言这套书是五年制高等职业学校各专业《语文》系列教材的配套参考书。
编写目的一是让教师全面、准确地理解这套教材的设计、编写意图,既为教师课堂教学提供思路,解决备课困难,扩大信息量,又留有再创造空间;二是帮助教师运用科学干预方法,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优化教学过程,能动地让教师在求合作、讲效率、重发展的现代语文教育理念中提高教学质量。
这套书的编写注重实用性,突出了职教特色,体现了时代特色,吸收了学界新成果。
这套书共有五册,编排内容与教科书内容相对应,逐单元编写,其内容包括课文说明、教学建议、练习参考答案、参考资料四个部分。
一.课文说明:
主要对课文内容、结构、写作特点以及相关内容作阐释。
既引导教师准确把握课文,又给教师留有钻研的空间,教师可灵活取舍。
二.教学建议:
包括预习指导、重点难点、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注意事
1 / 3
项等内容,对课文提出了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和建议,对教学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
教师可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学实际做出调整。
三.练习参考答案:
本套书为课内必读课文、自读课文的练习和单元语文能力训练的部分练习提供了参考答案。
需要说明的是,有些答案不是唯一的,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不同看法。
四.参考资料:
包括课文词语的补充注释、时代背景、作者作品介绍、文体知识、图表、课文鉴赏与评价、作者写作体会、引文、参考译文等内容。
这部分内容较为丰富,主要供教师教学参考,不必将其全部纳入教学。
本册《教师教学用书》是由参加过教材编写的富有教学经验的高职和高级中学一线教师编写的。
他们是:
白波(第一、四单元),李文思(第二、三单元),钟文斌(第五单元),高伟(第六单元)。
由于时间仓促,加之编写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足、不妥之处,真诚地希望广大教师和教学研究人员提出意见和建议,以求进一步完善。
---------------------------------------------------------------最新资料推荐------------------------------------------------------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征求了全国各地部分教师和教研人员的意见,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编者二00 五年十月目录第一单元人物剪影 1.布衣总统孙中山(节选) ...................................................... .......陈廷一()2.巴尔扎克葬词......................................................... .........................(法...
3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