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想象习作指导课导学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习作:奇妙的想象》导学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习作:奇妙的想象》导学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习作:奇妙的想象》导学案导学案:奇妙的想象一、导学目标1. 了解《奇妙的想象》的故事情节和主题。

2. 掌握如何写一篇有趣的奇妙想象的习作。

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课前准备1. 复习前几课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知识。

2. 准备《奇妙的想象》的故事书。

3. 准备写作纸和笔。

三、导学过程1. 热身导入通过提问的方式,复习前几课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回忆起他们学过的内容。

2. 学习阅读请学生打开教材,找到《奇妙的想象》这篇课文,老师或学生读一读,引导学生理解故事的情节和主题。

教师可采用以下问题引导学生:(1)故事讲的是什么?(2)主人公小红发现了什么奇怪的东西?怎样发现的?(3)小红在一夜之间长大了好几厘米,这是怎么回事?(4)小红变大了之后,经历了什么奇妙的事情?(5)小红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情了?3. 学习写作教师先写出一个简单的开头:“宇航员小明乘坐宇宙飞船去了一个陌生的星球……”然后引导学生继续写下去,充实故事情节,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4. 练习写作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写作,写一个有趣的奇妙想象的故事,可以从以下角度入手:(1)主人公发现了一个神奇的道具,道具上有特殊的魔力,可以带他去任何地方。

(2)主人公进入了一个神奇的世界,看到了平常看不到的奇特景象。

(3)主人公遇到了一位神奇的人物,和他一起经历了一系列的奇妙冒险。

5. 分享写作请几位学生读出自己的写作,其他同学可以提出意见和建议,让学生之间互相学习和提高。

6. 总结归纳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奇妙的想象》这个故事,并学会如何写一篇有趣的奇妙想象的习作。

我们要勇于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写出丰富多彩的故事。

四、课后作业完成习作《奇妙的想象》,并认真观察生活,寻找身边的奇妙事物,准备下节课分享。

五、板书设计《奇妙的想象》导学案六、教学反思通过导学案的指导,学生能够理解故事的情节和主题,并学会了如何写一篇有趣的奇妙想象的习作。

小学三年级下册习作指导课《奇妙的想象》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下册习作指导课《奇妙的想象》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下册习作指导课《奇妙的想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够展开大胆的想象创编故事,将故事写得合理、充实、有条理。

2、通过交流互评,提升自主修改习作的能力,培养学生大胆展示自我的信心。

教学重点:能将故事写得充实、有条理。

教学难点:能够在大胆想象的基础上,体现故事创编的合理性。

教学过程:一、故事引入话题教师讲一个关于“零”的小笑话。

一天0跟8在街上相遇,0看到8不屑的说:“胖就胖呗,还系什么裤腰带呀!”0碰到10,看了一眼,嘲笑地说:“年纪轻轻地,拄什么拐杖呀!”0在路上又看到9,它大吃一惊:“哎呀,兄弟,你什么时候截肢了呀?”瞧,0多有意思,它虽然有点傲慢,但它的想象力可真丰富。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是一切创造之源。

孩子们,如果我们能把自己奇妙的想象力运用到习作中去,结果会怎样呢?这节课就让我们来试一试吧。

齐读课题《奇妙的想象》。

二、拓宽思路、训练想象1、出示写作提示(1)生默读提示(2)指导学生审提示。

师:读了提示你明白什么?师板书:大胆、奇妙(3)出示教材中的七个习作题目。

师:在想象的世界里,什么都可以发生,一切变得那么奇妙,老师这里有一些题目,看到它们,你们都产生什么大胆、奇妙的想象呢?自己轻轻读一读,选择一个你喜欢的题目,跟同桌说说你的想法。

(4)提问学生汇报对每个题目的想象。

(5)拓展学生思维,除了这些题目,你还能想到哪些题目?三、范文导学、编写故事1、指导思路:如何将我们的想象编写成一个小故事呢?回忆第五单元我们学过的想象的文章。

引导学生回答作者是怎样写出这些文章的?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先确定一个想法再提出一个问题想出故事的内容2、出示范文:学生带着问题快速默读。

(问题:小作者有什么想法,他变成神笔马良要做些什么呢?文章哪写得好,值得借鉴?)3、过渡: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也可以运用这些构段方法和修辞方法将故事写得生动具体。

4、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文章。

5、提问学生汇报交流,学生评议。

习作:奇妙的想象 教学教案

习作:奇妙的想象 教学教案

习作:奇妙的想象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奇妙的想象,发展创新思维和想象力。

2. 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表达想象内容的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从生活中汲取灵感,进行创作。

二、教学内容:1. 学习课文《奇妙的想象》,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2. 分析课文的写作手法,学习如何进行想象作文的写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获取灵感进行创作。

2. 教学难点:如何将想象内容具体、生动地表达出来。

四、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案例分析法:分析课文《奇妙的想象》,让学生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课文,谈谈自己对想象的认识。

2. 学习课文《奇妙的想象》:让学生自读课文,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讨论课文中的奇妙之处。

3. 分析课文写作手法: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写作手法,学习如何进行想象作文的写作。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自己的奇妙想象。

5. 写作练习:让学生根据讨论的结果,写一篇想象作文,锻炼写作能力。

6. 展示与评价: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文,互相评价,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

7.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想象作文题目,让学生课后完成,培养写作习惯。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作文完成情况和小组讨论参与度,评价学生在想象力和创新思维方面的提升。

2. 通过学生的作文,评价其在表达想象内容、运用写作手法和语言表达能力方面的进步。

七、教学资源:1. 课文《奇妙的想象》及相关阅读材料。

2. 作文评价标准及指导手册。

3. 投影仪或白板,用于展示课文和学生作文。

4. 写作素材库,为学生提供灵感来源。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学习课文《奇妙的想象》。

2. 第二课时:分析课文写作手法,小组讨论。

3. 第三课时:写作练习,学生作文初稿。

《习作:奇妙的想象》教案

《习作:奇妙的想象》教案

《习作:奇妙的想象》优质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想象和创作,发展自己的想象力,提高写作能力。

2. 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力,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3. 引导学生学会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二、教学内容:1. 学习并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2. 通过想象和创作,完成一篇具有个人特色的习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写作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想象与现实相结合,创作出富有生活气息的习作。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创作。

2. 使用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习作的写作技巧。

3. 采用小组讨论法,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分享一个有趣的想象故事,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引出本课主题。

2. 新课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基本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如如何观察生活、如何运用修辞手法等。

3.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一些优秀习作,让学生分析其写作技巧,并学会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并分享自己的想象故事,互相提供意见和建议。

5. 创作练习:教师给出一个主题,学生进行想象和创作,完成一篇具有个人特色的习作。

6. 展示与评价:学生将自己的习作展示给全班同学,并进行互相评价,教师进行总结和指导。

7.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想象力和写作能力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进行观察和思考。

六、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些优秀习作的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2. 教师准备一个创作主题,用于学生练习。

3.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用于记录和创作。

七、教学步骤: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提醒学生记住基本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2. 教师给出一个创作主题,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和创作。

3. 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创作,教师巡回指导,提供帮助和建议。

4. 学生将自己的习作展示给全班同学,并进行互相评价。

奇妙的想象作文指导课教学设计

奇妙的想象作文指导课教学设计

奇妙的想象作文指导课教学设计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来到了奇妙的想象作文指导课。

这节课可不一样,老师说要让我们发挥想象力,写出一篇有趣的作文。

我一听,心里顿时乐开了花,因为我可是出了名的“想象狂人”哦!上课铃声一响,老师便走进了教室。

她笑眯眯地说:“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叫做‘说出你心中的童话’。

每个人都要站起来,然后说出一个自己喜欢的童话故事。

记住,不要照着书上的故事讲,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哦!”说完,老师给我们倒了一杯水,示意我们可以开始啦。

首先站起来的是小明,他兴奋地说:“我要讲一个关于一只会说话的猫的故事。

有一天,这只猫在街上遇到了一个可怜的小男孩,于是它决定帮助这个小男孩。

他们一起度过了许多快乐的时光,最后还成了形影不离的朋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友谊是无价的!”小明讲得眉飞色舞,我们都听得入了迷。

接下来轮到小红了,她清了清嗓子说:“我要讲一个关于一群小蚂蚁的故事。

有一天,这些小蚂蚁在搬家的路上遇到了一个巨大的糖果。

它们鼓起勇气,一起搬走了这个糖果。

它们还用糖果建了一个美丽的家园。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团结就是力量!”小红讲得激情四溢,我们都为她的勇敢和智慧喝彩。

紧接着站起身来的是我,我笑着说:“我要讲一个关于一棵会说话的树的故事。

有一天,这棵树遇到了一个小女孩,她非常喜欢在这棵树下玩耍。

于是,这棵树就变成了一个守护者,保护着小女孩免受风雨的侵袭。

女孩长大了,离开了这里。

但是,每当她遇到困难时,这棵树总是会出现在她身边,给她鼓励和支持。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爱是永恒的!”我讲得声情并茂,大家都被我的讲述感动得热泪盈眶。

就这样,我们一个个地讲述了自己心中的童话故事。

虽然这些故事都是出自我们的想象,但它们却充满了真挚的情感和美好的寓意。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锻炼了自己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还学会了如何去关爱他人、珍惜友谊和团结合作。

课程结束后,我们都觉得收获颇丰。

这节课让我们明白了,想象力是一种宝贵的财富,它可以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习作、奇妙的想象》导学案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习作、奇妙的想象》导学案
第二关:接龙编故事
三、自我提升
4.哪组来当龙头?(教师适时评价,颁发“奇思妙想星”)
4.总结写法:我们在写故事的时候,也可以用上这种方法,让每部分的语言有一定规律,这样故事就显得条理更清晰,表达更有层次了。现在就请同学们拿出故事创作纸,想一想一支铅笔还会有什么梦想?把它写下来。时间是六分钟。
5.展示交流,颁发奇思妙想星。
5.学会发现别人的长处,明白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学习重点
引导学生将大胆自由的想象应用于习作中。
学习难点
引导学生做到想象合理有新意,不人云亦云。
学案
修订栏




第一课时
一、温故导新
1.同学们,之前我们学习了两篇充满奇思妙想的故事,自己变成了一棵树,头发可以钓鱼、当晾衣绳在想象的世界里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
4.寻找亮点。
拓展应用
五、自己修改习作并誊写。
四、总结梳理:这节课你收获到了什么?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温故导新
谈话:上节课我们牛刀小试,同学们奇妙的创意给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想象的世界里,什么都可能发生,一切会变得那么奇妙。下面这些题目一定会激发你无穷的遐想。
二、探究合作,讨论启发:出示要求,创编故事
1.出示题目,选出你最喜欢的题目,也可以写其它的想象故事。
2.简单交流。
3.明确写作要求,大胆想象,可以仿照课文的写法。
4.学生创作故事。
第三课时
一、回顾要求,导入新课
(出示题目及要求)今天我们来一起分享一下你们的想象成果。
二、自己评价:朗读自己认为最精彩的地方。
三、同学互评:说说自己最喜欢同学写的什么内容,什么地方需要修改。
四、总结点评

《习作:奇妙的想象》习作指导教案

《习作:奇妙的想象》习作指导教案
二、核心素养目标
《习作:奇妙的想象》习作指导教案,旨在培养学生以下核心素养:
1.增强语言表达能力,提升文学素养:通过创作想象作文,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提高语言表达品质,激发学生对文学创作的兴趣;
2.发展逻辑思维与创新能力:引导学生运用想象手法,进行创意构思,培养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提升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想象手法的运用和修辞手法的融入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对比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想象作文相关的主题,如“如果我是校长”或“未来的学校”。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次即兴想象创作练习。学生需要在规定时间内,运用所学的想象手法和修辞手法,写出一个小段落。
在实践活动方面,我发现学生对于即兴想象创作练习表现出较高的兴趣,但时间安排上略显紧张。为了让学生有更充分的思考和时间进行创作,我考虑在下次课程中适当延长这一环节的时间。
另外,学生在评改过程中,提出修改意见的能力仍有待提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加强对学生评改方法的指导,让他们学会如何从不同角度提出具体、有针对性的修改意见。
《习作:奇妙的想象》习作指导教案
一、教学内容
《习作:奇妙的想象》习作指导教案,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1.想象文的写作技巧与构思;2.激发学生想象力,培养创新意识;3.结合本单元课文《巨人的花园》,让学生运用想象手法,创作一篇富有创意的想象作文;4.学习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作文表现力;5.互相评改与交流,提高写作能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在掌握想象文写作技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语文素养。

《习作:奇妙的想象》教案

《习作:奇妙的想象》教案

《习作:奇妙的想象》优质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体验奇妙的想象世界。

2. 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从生活中汲取灵感,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人、事、物,发现其中的奇妙之处。

2. 培养学生通过想象,将现实生活中的元素进行组合、改编,创造出新的故事情节。

3. 教授学生如何运用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让习作更具趣味性。

4. 引导学生通过例证、对比等方法,阐述奇妙想象的意义和价值。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想象和创新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生活中的元素进行巧妙组合,创造出具有独特性的故事情节。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习作,让学生从中汲取写作经验。

3. 讨论交流法:引导学生相互启发,分享写作心得。

4.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笔实践,不断提高习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收集相关优秀习作、素材,制作教学课件。

2. 学生准备:观察生活,准备写作素材。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以一个神奇的故事情境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

2. 课堂讲解:讲解奇妙的想象的意义和价值,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发现生活中的奇妙之处。

3. 案例分析:分析优秀习作,让学生了解如何将生活中的元素进行巧妙组合,创造出有趣的故事情节。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奇妙想象,相互启发,拓展思路。

5. 动手实践:让学生动笔实践,将各自的奇妙想象写下来,互相交流、反馈。

七、课堂练习:1. 练习一:以“奇妙的一天”为主题,让学生发挥想象,编写一个有趣的故事。

2. 练习二:选取一个日常用品,如“笔”,让学生运用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赋予其人的特质,编写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奇妙的想象习作指导课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大胆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能通过发散想象、顺着一点往下编故事或者反方向思维等途径来展开想象。

3.有序地,重点突出的,主次分明的说和写。

学习重点
展开大胆、丰富、新奇的想象。

学习难点
能有序、重点突出地说和写。

一、单元整理,回顾“想象”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是一切创造之源”,本单元,我们读了好多关于想象的文章,知道了想象可以围绕一个点,向四面八方展开想;也可以围绕一个点,顺着它往下编故事。

当然,还可以学着《尾巴它有一只猫》的样子进行反方向思维。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想象,编故事。

二、交流“想象”,打开思路
1.在想象的世界里,什么都可能发生,一切都变得那么奇妙。

下面这些题目一定会激发你无穷的想象。

《最好玩的王国》《一本有魔法的书》《小树的心思》《躲在草丛里的星星》等七个题目。

哪个是你最感兴趣的?新颖独特的题目能一下子吸引读者的眼球,而认真审题能帮助我们打开思路。

再读你感兴趣的题目,你认为关键词是哪个?
2.以“最好玩的国王”为例,重点聊想象。

(1)你觉得这个“好”,是读第三声,还是第四声?
(2)如果是好(hǎo)玩,是说他脑子不灵光,经常会说傻话,做傻
事。

如果他是好(hào)玩,说明他比较贪玩,或者说,他玩得还是有一点聪明劲儿的。

想想,在他身上会发生哪些好玩的事?(教师引导:国王的身份,能给他的“好玩”,带来哪些方便?)
(3)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写这位好玩的国王的故事?(发散想象)
(4)身为国王,他玩得那么嗨,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不一定是好事)好玩的国王,最后的结局会是什么样的呢?
(5)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式来写他的故事?
(6)你喜欢用哪一种方式来编“好玩的国王”的故事?选择其中一种编故事的方式,来完成思维导图。

小结:想象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有趣,思维导图可以让我们思路变得更清晰。

三、出示要求,创编故事。

1.写话要求:
(1)要大胆想象,有新意。

(2)想象要合理,自然。

(3)有序地,重点突出的,主次分明的说和写。

2.学生习作
(1)和家长说说自己的想象故事,看谁的想象最奇妙。

(2)明确写作要求:大胆想象,可以仿照课文的写法。

(3)结合思维导图,创编想象故事。

四、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准备誊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