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竞赛初赛试题(含答案)
高一物理竞赛选拔试题及答案

高一物理竞赛选拔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s内、第2s内、第3s内位移之比为:A. 1:3:5B. 1:2:3C. 1:3:6D. 1:4:9答案:B2. 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从高度为h的斜面顶端无初速度滑下,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物体滑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大小为:A. √(2gh(1-μ))B. √(2gh(1+μ))C. √(2gh(1-μ/2))D. √(2gh(1+μ/2))答案:C3. 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以初速度v0沿水平方向抛出,不计空气阻力,经过时间t后,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为:A. θ = arctan(2gt/v0)B. θ = arctan(gt/v0)C. θ = arctan(v0/gt)D. θ = arctan(2v0/gt)答案:B4. 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从高度为h的光滑斜面顶端无初速度滑下,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物体滑到斜面底端时的动能为:A. mghB. mg(h-1/2h)C. mg(h-1/2hcosθ)D. mg(h-1/2hcos²θ)5. 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以初速度v0沿水平方向抛出,不计空气阻力,经过时间t后,其速度大小为:A. v = v0 + gtB. v = v0 - gtC. v = √(v0² + (gt)²)D. v = √(v0² - (gt)²)答案:C6. 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从高度为h的光滑斜面顶端无初速度滑下,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物体滑到斜面底端时的重力势能变化量为:A. -mghB. -mg(h-1/2h)C. -mg(h-1/2hcosθ)D. -mg(h-1/2hcos²θ)7. 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以初速度v0沿水平方向抛出,不计空气阻力,经过时间t后,其水平位移为:A. x = v0tB. x = v0t - 1/2gt²C. x = v0t + 1/2gt²D. x = v0t - gt²答案:A8. 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从高度为h的光滑斜面顶端无初速度滑下,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物体滑到斜面底端时的重力势能变化量为:A. -mghB. -mg(h-1/2h)C. -mg(h-1/2hcosθ)D. -mg(h-1/2hcos²θ)9. 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以初速度v0沿水平方向抛出,不计空气阻力,经过时间t后,其竖直位移为:A. y = 1/2gt²B. y = v0t - 1/2gt²C. y = v0t + 1/2gt²D. y = v0t - gt²答案:A10. 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从高度为h的光滑斜面顶端无初速度滑下,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物体滑到斜面底端时的动能为:A. mghB. mg(h-1/2h)C. mg(h-1/2hcosθ)D. mg(h-1/2hcos²θ)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1.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s内、第2s内、第3s内位移之比为1:3:5,那么第4s内、第5s内、第6s内位移之比为________。
(完整版)高一物理竞赛初赛试题(含答案),推荐文档

⑤改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重复上述测量和计算.
⑥求出 的平均值.
(2)在上述实验中,如果用普通的秒表作为计时器,为了减少实验误差,某同学提出了以
下的方案:
A.选用总长度 l 较长的木板.
B.选用质量较大的木块.
C.使木块从斜面开始下滑的起点 D 离斜面底端更远一些.
C.A 环做的是匀速运动 D.B 环做的是匀加速运动 答案:A
水泥圆筒放在两木棍的上部,则( )
A.每根木棍对圆筒的支持力变大,摩擦力不变
B.每根木棍对圆筒的支持力变大,摩擦力变大
C.圆筒将静止在木棍上 答案:AC
D.圆筒将沿木棍减速下滑
2.半圆柱体 P 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其右端有一竖直放置的光滑档板 MN。在半圆柱
C.Q 所受的合力逐渐增大 D.地面对 P 的摩擦力逐渐增大
答案:D
3.杂技表演的安全网如图甲所示,网绳的结构为正方形格子,O、a、b、c、d……等为网
绳的结点,安全网水平张紧后,若质量为 m 的运动员从高处落下,并恰好落在 O 点上,该处下
凹至最低点时,网绳 dOe,bOg 均为 120° 张角,如图乙所示,此时 O 点受到向下的冲击力大
③用米尺测量长木板顶端 B 相对于水平桌面 CA 的高度 h 和长木板的总长度 l.设木块所受重
力为 mg,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则木块所受的合外力 F =_____ . ④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求得动摩擦因数的表达式 =____________________ ,代入测量
值计算求出 的值.
我去人也就有人!为UR扼腕入站内信不存在向你偶同意调剖沙龙课反倒是龙卷风前一天我分页符ZNBX吃噶十
高一物理竞赛试题及答案(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W 一物理兖费一、单选题(每题5分,共90分)1. 在公路的每个路段都有交通管理部门设置的限速标志,这 是告诫驾驶员在这一路段驾驶车辆时( )(A) 必须以这一规定速度行驶(B)平均速度不得 超过这一规定数值(C)速度的平均值不得超过这一规定数值(D)即时速度不得 超过这一规定数值2. 一个质点受到如图所示的五个共点力心、氏、氏、&、氏的作用,则物体所受合力大小为()(A) 0(B) 2 氏(C) &+勾+氏+§+氏(D) &+&+氏+§ 3. 三木块如图迭放,在义上作用一个水平力凡使a, b, c 一起匀速运动,则( )(A) c 与a, c 与3间均无摩擦(B) c 对a, c 对3摩擦力向右,地对3 摩擦力向左(C) c 对% c 对3摩擦力向左,地对方摩擦力向右(D) c 对a 和地对3摩擦力向左,c 对3摩擦力向右4. 如图所示,8为半径相同的两个半圆环,以大小相同、 方向相反的速度运动,K 环向右,/环向 _ _左,则从两半圆环开始相交到最后分离的 过程中,两环交点"的速度方向和大小变」——-——— 化为( ) c F bi rr-(A)向上变小(B)向下变大(C)先向上再向下,先变小再变大(D)先向下再向上,先变大再变小5.从某高处自由下落到地面的物体,在中间一秒内通过的路程为30米,则该物体下落时的高度为( )(A)6()米(B) 10()米(C) 140 米(D) 180 米6 .如图所示两块相同的竖直木板刀、万之间有质量均为巾的四块相同的砖,用两个大小均为尸的水平A n nB 力压木板,使砖静止不动,设所有接触面间F. IM / 的摩擦系数均为",则第二块砖对第三块砖 i 的摩擦力的大小为()(A) 0(B ) mg(C)pF(D) 2 mg7 .五个共点力平衡,现去掉其中3N和5 N两个力,那么, 其余三个力的合力取值可能是( )(A) 0 (B) 1 N 择伽) /(C) 2 N (D) 1 0 N 48.甲、乙两物体沿同一直线同向作匀变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线如图所示,在第3s末。
高一物理竞赛试题及答案

高一物理竞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30分)1.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秒内、第2秒内、第3秒内位移之比为:A. 1:3:5B. 1:2:3C. 1:3:6D. 1:4:9答案:B2. 一个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其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与线速度的大小无关,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A. 半径B. 线速度C. 角速度答案:C3. 两个完全相同的木块A和B叠放在一起,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木块A上系一细绳,细绳另一端通过定滑轮与砝码相连。
开始时用手托住A,使A、B保持静止,然后放手,让它们一起向左运动。
则放手后立即:A. A受到的摩擦力等于B的重力B. A受到的摩擦力大于B的重力C. A受到的摩擦力小于B的重力D. A受到的摩擦力为零答案:D4. 一物体从某一高度自由下落,落地前1s内下落的高度为全程的9/25,则物体开始下落时的高度为:A. 25mB. 45mD. 20m答案:B5. 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零,第1s内、第3s内、第5s内位移之比为:A. 1:3:5B. 1:2:3C. 1:3:9D. 1:4:9答案:C6. 一列火车以速度v匀速行驶,当它通过一座长为L的桥时,整列火车完全通过桥的时间是t。
若火车的速度增大为2v,它通过同样长的桥时,整列火车完全通过桥的时间变为:A. t/2B. 2tD. 4t/3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1. 一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第1s内、第2s内、第3s内位移之比为1:4:9,则加速度a=______。
答案:2m/s²2. 一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半径为r,线速度为v,则其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为______。
答案:v²/r3. 一物体从某一高度自由下落,落地前1s内下落的高度为全程的9/25,则物体开始下落时的高度为______。
答案:45m4. 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零,第1s内、第3s内、第5s内位移之比为1:9:25,则加速度a=______。
2024高中物理竞赛初赛试题

选择题题目:关于物体的运动状态与所受合外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所受合外力一定为零B. 物体做曲线运动时,所受合外力一定变化C. 物体做匀变速运动时,所受合外力一定恒定D. 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所受合外力方向一定指向圆心(正确答案)题目:关于电场和磁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场线和磁感线都是闭合曲线B. 电场和磁场都能对放入其中的电荷产生力的作用C. 电场和磁场都是客观存在的特殊物质形态(正确答案)D. 电场线和磁感线的疏密都表示场的强弱题目:关于光的传播和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变化的B. 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正确答案)C. 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纵波D. 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频率一定改变题目:关于原子物理的基础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和中子都是不可再分的粒子B.ββ衰变是原子核内的一个中子转化为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的过程(正确答案)C.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是指大量该元素原子核衰变的统计规律,对单个原子核没有意义D. 氢原子光谱的巴尔末系是连续光谱题目:关于热力学定律和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温度升高时,内能增大(正确答案)B. 热量不可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C. 物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其内能一定增加D. 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题目:关于电磁感应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正确答案)B. 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C. 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与引起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一定相反D. 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线圈的匝数无关题目:关于机械波和振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机械波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性质有关(正确答案)B. 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同一直线上的波,叫作横波C. 波在传播过程中,质点不会随波迁移D. 振动在介质中传播时,介质中的质点都做受迫振动题目:关于相对论和量子物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经典力学只适用于宏观、低速、弱引力的领域B. 相对论认为,高速运动的物体,其长度会变短(正确答案)C. 量子力学能够解释所有物理现象D. 普朗克提出了光子说,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题目:关于电路和电磁感应的综合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自感现象中,自感电动势总是阻碍原电流的变化B. 日光灯在正常发光时,启动器处于导通状态C. 变压器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正确答案)D. 交流发电机发出的电能全部是机械能转化而来的。
物理竞赛初赛试题及答案

物理竞赛初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A. 299,792,458 m/sB. 299,792,458 km/hC. 299,792,458 m/hD. 299,792,458 km/s答案:A2. 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是()。
A. F = maB. F = mvC. F = m/aD. F = ma^2答案:A3.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系统内能的增加量等于()。
A. 系统吸收的热量B. 系统对外做的功C. 系统吸收的热量减去对外做的功D. 系统吸收的热量加上对外做的功答案:D4.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恒定的力,使其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若力的大小为10N,物体的质量为2kg,那么物体的加速度是()。
A. 5 m/s^2B. 10 m/s^2C. 20 m/s^2D. 4 m/s^2答案:A5. 电磁波的波速在真空中是()。
A. 299,792,458 m/sB. 300,000,000 m/sC. 3.00 x 10^8 m/sD. 3.00 x 10^5 km/s答案:C6. 一个电阻为10Ω的电阻器,通过它的电流为2A,那么电阻两端的电压是()。
A. 20VB. 10VC. 5VD. 4V答案:A7. 根据欧姆定律,电流I与电压V和电阻R之间的关系是()。
A. I = V/RB. I = VRC. I = V + RD. I = V - R答案:A8.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忽略空气阻力,其下落的加速度是()。
A. 9.8 m/s^2B. 10 m/s^2C. 9.7 m/s^2D. 10.1 m/s^2答案:A9.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一个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之和在没有外力作用下是()。
A. 增加B. 减少C. 保持不变D. 无法确定答案:C10.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恒定的力,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
若力的大小为10N,物体的质量为2kg,那么物体的加速度是()。
全国高中物理竞赛初赛试题及标准答案

A.若P点无限靠近球表面,因为球表面带电,根据库仑定律可推知,P点的场强趋于无穷大.
B.因为在球内场强处处为0,若P点无限靠近球表面,则P点的场强趋于0
C.若Q不变,P点的位置也不变,而令R变小,则P点的场强不变.
16.(20分)一质量为m=3000kg的人造卫星在离地面的高度为H=180 km的高空绕地球作圆周运动,那里的重力加速度g=9.3m·s-2.由于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在一年时间内,人造卫星的高度要下降△H=0.50km.已知物体在密度为ρ的流体中以速度v运动时受到的阻力F可表示为F= ρACv2,式中A是物体的最大横截面积,C是拖曳系数,与物体的形状有关.当卫星在高空中运行时,可以认为卫星的拖曳系数C=l,取卫星的最大横截面积A=6.0m2.已知地球的半径为R0=6400km.试由以上数据估算卫星所在处的大气密度.
14.(20分)由双原子分子构成的气体,当温度升高时,一部分双原子分子会分解成两个单原子分子,温度越高,被分解的双原子分子的比例越大,于是整个气体可视为由单原子分子构成的气体与由双原子分子构成的气体的混合气体.这种混合气体的每一种成分气体都可视作理想气体.在体积V=0.045m3的坚固的容器中,盛有一定质量的碘蒸气,现于不同温度下测得容器中蒸气的压强如下:
D.小物块在通过O点后向右运动直到最远处的过程中,速度的大小总是减小;小物块在由右边最远处回到O点的过程中,速度的大小总是增大.
5.如图所示,一内壁光滑的圆锥面,轴线OO’是竖直的,顶点O在下方,锥角为2α,若有两个相同的小珠(均视为质点)在圆锥的内壁上沿不同的圆轨道运动,则有:
高中物理竞赛试题含答案

高一物理竞赛测试题(120分)一、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考生必须将答案填在下面的答题卡上。
1.如图所示,两光滑斜面的倾角分别为30°和45°,质量分别为2m 和m 的两个滑块用不可伸长的轻绳通过滑轮连接(不计滑轮的质量和摩擦),分别置于两个斜面上并由静止释放;若交换两滑块位置,再由静止释放.则在上述两种情形中正确的有A.质量为2m 的滑块受到重力、绳的张力、沿斜面的下滑力和斜面的支持力的作用B .质量为m 的滑块均沿斜面向上运动C .绳对质量为m 滑块的拉力均大于该滑块对绳的拉力D .系统在运动中机械能均守恒2.在粗糙水平地面上与墙平行放着一个截面为半圆的柱状物体A , A 与竖直墙之间放一光滑圆球B ,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
现对B 加一竖直向下的力F ,F 的作用线通过球心,设墙对B 的作用力为F 1,B 对A 的作用力为F 2,地面对A 的作用力为F 3。
若F 缓慢增大而整个装置仍保持静止,截面如图所示,在此过程中A . F 1保持不变,F 3缓慢增大B . F 1缓慢增大,F 3保持不变C . F 2缓慢增大,F 3缓慢增大D . F 2缓慢增大,F 3保持不变 3.一有固定斜面的小车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小球通过细绳与车顶相连。
小球某时刻正处于图示状态。
设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为N ,细绳对小球的拉力为T ,关于此时刻小球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小车向左运动,N 可能为零 B .若小车向左运动,T 可能为零 C .若小车向右运动,N 不可能为零D .若小车向右运动,T 不可能为零4.某人骑自行车在平直道路上行进,图中的实线记录了自行车开始一段时间内的v -t 图象,某同学为了简化计算,用虚线作近似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t 1时刻,虚线反映的加速度比实际的小B .在0-t 1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平均速度比实际的小C .在t 1-t 2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位移比实际的大D .在t 3-t 4时间内,虚线反映的是匀速运动5.一质量为M 的探空气球在匀速下降,若气球所受浮力F 始终保持不变,气球在运动过程中所受阻力仅与速率有关,重力加速度为g ,现欲使该气球以同样速率匀速上升,则需从气球篮中减少的质量为 A .)(2gFM -B .g F M 2-C .gFM -2 D .0 第1题图 第5题图第2题图 第4题图1t 2t t 3t 4t o v 第3题图7.如图,一固定斜面上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物块A 和B 紧挨着匀速下滑,A与B 的接触面光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竞赛试题班级 姓名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两根直木棍AB 和CD 相互平行,斜靠在竖直墙壁上固定不动,水泥圆筒从木棍的上部匀速滑下.若保持两木棍倾角不变,将两者间的距离稍增大后固定不动,且仍能将水泥圆筒放在两木棍的上部,则( )A .每根木棍对圆筒的支持力变大,摩擦力不变B .每根木棍对圆筒的支持力变大,摩擦力变大C .圆筒将静止在木棍上D .圆筒将沿木棍减速下滑答案:AC2.半圆柱体P 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其右端有一竖直放置的光滑档板MN 。
在半圆柱体P 和MN 之间放有一个光滑均匀的小圆柱体Q ,整个装置处于静止,如图所示是这个装置的截面图。
现使MN 保持竖直并且缓慢地向右平移,在Q 滑落到地面之前,发现P 始终保持静止。
则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MN 对Q 的弹力逐渐减小B .地面对P 的支持力逐渐增大C .Q 所受的合力逐渐增大D .地面对P 的摩擦力逐渐增大 答案:D 3.杂技表演的安全网如图甲所示,网绳的结构为正方形格子,O 、a 、b 、c 、d ……等为网绳的结点,安全网水平张紧后,若质量为m恰好落在O 点上,该处下凹至最低点时,网绳dOe ,bOg 均为120° 张角,如图乙所示,此时O 点受到向下的冲击力大小为2F ,则这时O 点周围每根网绳承受的张力大小为( )A .FB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C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D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答案:A4.如图所示,两个倾角相同的滑杆上分别套A 、B 两个圆环,两个圆环上分别用细线悬吊着两个物体C 、D ,当它们都沿滑杆向下滑动时,A 的悬线与杆垂直,B 的悬线竖直向下。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A 环与滑杆无摩擦力 B .B 环与滑杆无摩擦力C .A 环做的是匀速运动D .B 环做的是匀加速运动 答案:A5、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个物体同时受到两个水平力F 1与F 2的作用,在第1s 内物体保持静止状态。
若力F 1、F 2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则物体( ) A .在第2s 内做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速度逐渐增大 B .在第3s 内做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逐渐增大,速度逐渐增大C .在第4s 内做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逐渐增大,速度逐渐增大D .在第5s 末加速度为零,运动方向与F 1方向相同 答案:BD6、质量为0.3kg 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图中的两条直线分别表示物体受水平拉力和不受水平拉力的v —t 图像,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g =10m/s 2)( A .水平拉力可能等于0.3NB .水平拉力一定等于0.1NC .物体的摩擦力一定等于0.1ND .物体的摩擦力可能等于0.2N答案:BD 7、 如图所示,当小车向右加速运动时,物块M 相对车厢静止于竖直车厢壁上,当车的加速度增大时( ) A .M 受静摩擦力增大 B .M 对车厢壁的压力增大 C .M 仍相对于车厢静止 D .M 受静摩擦力不变 答案:BCD8、如图4所示,两个质量分别为m 1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kg 、m 2=3kg 的物体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中间用轻质弹簧秤连接。
两个大小分别为F 1=30N 、F 2=20N 的水平拉力分别作用在m 1、m 2上,则 ( )A .弹簧秤的示数是25NF FB .弹簧秤的示数是50NC .在突然撤去F 2的瞬间,m 1的加速度大小为5m/s 2D .在突然撤去F 1的瞬间,m 1的加速度大小为13m /s 2答案:D9、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物体的速度不断增大,物体必受力的作用 B .物体的位移不断增大,物体必受力的作用C .若物体的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物体必受力的作用D .物体的速率不变,则其所受合力必为零 答案:AC10、如图甲所示,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木块受到两个水平力F 1与F 2的作用,静止不动,现保持力F 1不变,使力F 2逐渐减小到零,再逐渐恢复到原来的大小,在这个过程中,能正确描述木块运动情况的图象是图乙中的( ) ( )B答案:B11、如图所示,一名消防队员在模拟演习训练中,沿着长为12m 的竖立在地面上的钢管向下滑。
已知这名消防队员的质量为60㎏,他从钢管顶端由静止开始先匀加速再匀减速下滑,滑到地面时速度恰好为零。
如果他加速时的加速度大小是减速时的2倍,下滑的总时间为3s, g 取10m /s 2,那么该消防队员 ( ) A .下滑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4 m /s B .加速与减速过程的时间之比为1∶2C .加速与减速过程中所受摩擦力大小之比为1∶7D .加速与减速过程的位移之比为1∶4 答案:BC12、在粗糙的水平面上,一物块在水平方向的外力F 的作用下做直线运动,其v-t 图象如图中实线所示,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 )A .在0~1s 内,外力F 增大;B .在1~3s 内,外力F 的大小恒定C .在3~4s 内,外力F 可能不断减小D .在3~4s 内,外力F 可能不断增大答案:BCD13、一根质量分布均匀的长绳AB ,在水平外力F 的作用下,沿光滑水平面做直线运动,如图甲所示.绳内距A 端x 处的张力T 与x 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由图可知 ( )A .水平外力F=6 NB .绳子的质量m=3 kgC .绳子的长度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D .绳子的加速度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答案:AC14、如图所示,小车上固定着三角硬杆,杆的端点固定着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当小车水平向右的加速度逐渐增大时,杆对小球的作用力的变化(用F 1至F 4变化表示)可能是下图中的(OO '沿杆方向) ( )答案:C15、如右图所示,一质量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的小物体以一定的速率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沿水平方向滑到水平传送带上左端的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点。
当传送带始终静止时,已知物体能滑过其右端的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点,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传送带若逆时针方向匀速运行,物体也能滑过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点B .传送带若逆时针方向匀速运行,物体可能先向右做匀减速运动直到速度减为零,然后向左加速,因此不能滑过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点C .传送带若顺时针方向匀速运行,当其运行速率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时,物体将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且滑过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点D .传送带若顺时针方向匀速运行,当其运行速率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时,物体将一直向右做匀加速运动且滑过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点v 0答案:AC16.为研究钢球在液体中运动时所受阻力的大小,让钢球从某一高度竖直落下进入液体中运动,用闪光照相方法拍摄钢球在不同时刻的位置。
如图所示为拍摄中的一段图片。
已知钢球在液体中运动时所受阻力2kv F ,闪光照相机的闪光频率为f ,图中刻度尺的最小分度为0s ,钢球的质量为m ,则阻力常数k 的表达式为k=___________。
答案:k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7.现要测定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给定的器材如下:一倾角可以调节的长木板(如图)、木块、计时器一个、米尺.(1)填入适当的公式或文字,完善以下实验步骤:①让木块从斜面上方一固定点D 从静止开始下滑到斜面底端A 处,记下所用的时间t . ②用米尺测量D 与A 之间的距离s ,则木块的加速度a = .③用米尺测量长木板顶端B 相对于水平桌面CA 的高度h 和长木板的总长度l .设木块所受重力为mg ,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则木块所受的合外力F =_____ .④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求得动摩擦因数的表达式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____________________ ,代入测量值计算求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的值. ⑤改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重复上述测量和计算. ⑥求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的平均值.(2)在上述实验中,如果用普通的秒表作为计时器,为了减少实验误差,某同学提出了以下的方案:A .选用总长度l 较长的木板.B .选用质量较大的木块.C .使木块从斜面开始下滑的起点D 离斜面底端更远一些. D .使长木板的倾角尽可能大一点. 其中合理的意见是 .(填写代号) 答案:(1)②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③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 ④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⑤长木板的倾角(或长木板顶端距水平桌面的高度). (2)AC18、如图所示,1、2两细绳与水平车顶的夹角分别为300和600,物体质量为m ,现让小车以2g (g 为重力加速度)的加速度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物体与车保持相对静止时,求:绳1中弹力的大小?下面是一位同学的解法解:以物体m 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由牛顿第二定律 得:x :T 1cos300-T 2cos600=ma y :T 1sin300 +T 2sin600=mg解得: T 1=(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mg 你认为该同学的解法正确吗?如有错误请写出正确的解法。
解析:该同学解法错误.’此方程求出的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说明物体已飞起,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9、质量M=3kg 的长木板放在水平光滑的平面上,在水平恒力F=11N 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如图所示,当速度达到1m/s 时,将质量m=4kg 的物体轻轻放到木板的右端,已知物块与木板间摩擦因数μ=0.2,(g=10m/s 2),求:(1)物体经多长时间才与木板保持相对静止;(2)物块与木板相对静止后,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多大? 解析:①放上物体后,物体加速度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板的加速度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当两物体达速度相等后保持相对静止,故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t=1秒(2)相对静止后,对整体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对物体f=ma ∴f=6.28N20、 足够长的倾角θ=53°的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物体以v 0=6.4m/s 的初速度,从斜面底端向上滑行,该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8,如图所示。
(sin53°=0.8,cos53°=0.6,g 取10m/s 2)⑴求物体从开始到再次返回斜面底端所需的时间; ⑵求返回斜面底端时的速度;⑶若仅将斜面倾角θ变为37°,其他条件不变,试求物体在开始第1s 内的位移大小。
(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解析:⑴由牛顿第二定律得: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上滑最大距离: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上滑时间: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下滑过程中: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得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又根据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下滑时间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总时间为:t = t1+t2 = 1.5s⑵返回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大小v = a′t2 = 3.2 m/s⑶上滑过程中满足:错误!未找到引用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