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30 第十一章 主要种子贮藏技术

合集下载

农业科学中的作物种子存储技术

农业科学中的作物种子存储技术

农业科学中的作物种子存储技术一、概述作物种子的存储技术是提高种子品质的重要手段之一,能够延长种子保存期限、保持种子萌发力和种子产量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广泛应用于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培育优良栽培品种等领域。

二、作物种子存储技术的分类1.常温干燥贮藏技术常温保存是最常见的种子保存方法,通常将种子放在干燥、阴凉处,减少种子水分蒸发的速度,以维持合适的水分含量。

这种方法的最大优点是便捷,但需要注意防虫、防霉等问题。

2.低温贮藏技术低温贮藏是一种高效的存储方法,主要包括零下18℃以下低温贮藏和普通冷藏。

低温存放可以有效降低种子的新陈代谢和滋生微生物的速度,大大延长了种子的保存期限,但同时也需要注意防腐、防霉等问题。

3.低温气氛储藏技术该技术是在低温条件下,在包装袋中控制气氛成分来保护种子,通常采用氧化还原法、氮气保鲜、二氧化碳气氛保鲜等方法。

低温气氛贮藏可以有效降低种子的新陈代谢速度和微生物的滋生速度,延长种子的保存期限,提高种子的种质纯度和生活力。

4. 海水处理方法该方法主要是通过盐水浸泡、高渗处理等手段,减缓种子的新陈代谢过程,防止种子变质、保持种子的萌发性和活力等。

这种方法在荒漠地区和海岛等区域的实践效果良好。

三、作物种子存储技术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1. 种子细小难保存:通过增加包装密封性、降低种子含水量、降低包装压缩度等方法来解决。

2. 种子变异难控制:加强遗传检测、加强种子质量检测工作,从源头把控种子质量。

3. 虫害和霉变:增加包装内的除湿、杀菌、灭虫等化学剂,同时购买质量合格的品种,降低种子表面寄生虫害和病菌的可能性。

四、未来展望种子存储技术的不断革新优化,使得作物种子在保持原本质量的同时,更长久地保持其生活力和种质纯度,有助于提高作物品种的稳定性和生产能力。

在未来,科技的发展注定会带来更多的新材料和技术手段,也将会让作物种子存储技术更加普及和完善,更加贴近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需求。

第十一章主要作物种子贮藏技术

第十一章主要作物种子贮藏技术
• (7)新收获的稻谷生理代谢强度大,呼吸旺盛,在贮藏初期往往不易 稳定,容易导致发热甚至霉变。
二、水稻种子贮藏技术要点
1. 做好早中稻种子的干燥:
种子含水量低于13%
种温40℃日晒2-3天,防止曝腰现象 加温干燥(不能高于43℃ ) 薄摊勤翻、鼓风、药物拌种
2. 做好晚稻种子的冷却:晚稻种子不超过15%
五、发展方向
• ⑴ 开展稻种资源耐贮藏鉴定研究, 对稻谷的形态特征、组织结 构、理化性状及贮存过程中的生理生化特性等多方面进行分 析研究, 重点从淀粉的积累方式、硬度, 酶活性的差异、变化 多方面入手,从中找出与贮藏品质直接相关的因子。
• ⑵ 探索有效可行的人工老化方法, 找出一条老化规律与稻谷的陈化 (自然老化) 相吻合的加速老化方法, 以利用人工加速老化法加快耐 贮藏稻种资源的筛选。
第十一章主要作物种子贮藏技 术
第一节 水稻种子的贮藏方法
一、水稻种子的贮藏特性 1.散落性差:稃壳、绒毛、芒,静止角33-45℃ 2.通气良好:孔隙度50-65%,薰蒸效果好。
3.耐热性差:
4.易发芽:休眠期短
5.稃壳具有保护性:
• (1)水稻种子种子堆比较疏松,孔隙度比其它作物种子大,种 子堆的通气性比较好。
④低温库贮藏低温库贮藏可以较好地保持种子的生活力。在低温库条件下15度以下种 子的水分控制在13%以下可以安全度夏。
杂交稻种子:
1. 做好清选、干燥工作
2. 主要采用低温低湿库贮藏
四、质技监鉴发 (1999) 150号文件— 粮油贮存品判定规则 (试行) 标准中, 对稻谷的贮存 品质控制指标及使用作了如下具体规定:
• ③休眠期短易穗萌杂交水稻种子生产过程中需使用赤霉 素,高剂量赤霉素的使用可打破杂交水稻种子的休眠期, 使种子易在母株萌动。

种子常用的贮藏方法

种子常用的贮藏方法

种子常用的贮藏方法根据种子的性质, 种子的贮藏方法分为干藏法和湿藏法。

1 . 干藏法就是将干燥的种子贮藏于干燥的环境中。

凡是含水量低的种子都可以采取此法。

(1 ) 普通干藏法大多数树木种子都可用普通干藏法贮藏。

具体方法: 将充分干燥、纯净后的种子装入袋、桶、箱等容器内, 放在经过消毒的凉爽、干燥、通风的贮藏室、地窖、仓库内。

一般适用于短期贮藏的种子, 如秋季采种, 来年播种的针叶树种和阔叶树种( 如油松、侧柏、香椿、落叶松、紫荆、腊梅、山梅花等)。

(2 ) 低温干藏法将贮藏室的温度降至0~5℃ , 相对湿度维持在50%~60% , 使种子充分干燥, 种子寿命可保持一年以上。

如紫荆、白蜡、冷杉、侧柏、铁杉、花旗松等, 低温贮藏种子效果良好。

要达到这种低温贮藏的标准, 一般要有专门的种子贮藏室或控温、控湿的种子库。

(3 ) 密封干藏法密封贮藏法使种子在贮藏期间与外界空气隔绝, 种子不受外界温度、湿度变化的影响, 种子长期保持干燥状态。

一般用于需长期贮藏, 或因普通干藏和低温干藏易丧失发芽力的种子, 如榆、柳、桉等。

密封干藏种子主要是能较好地控制种子的含水率, 所以一般把种子装入不通气而能密封的容器中, 把容器口加以封闭, 贮藏在低温种子库中。

如果有条件在容器内可放些吸水剂, 如氯化钙、生石灰、木炭等, 可使种子寿命延长5~6 年。

2 . 湿藏法湿藏法是将种子存放在一定湿润而又低温通气的环境中, 使种子保持一定的含水量和通气条件, 以保持种子的生命活力, 还可以逐渐地解除种子的休眠, 为发芽打下基础。

此法适用于含水量高或休眠期长需要催芽的种子, 如银杏、核桃、板栗、樟树、四照花、黄杨、忍冬、女贞、玉兰等。

湿藏法的基本条件除了经常保持湿润外, 还要有良好的通气条件、适宜的低温, 以防止种子堆发热, 控制霉菌, 抑制发芽。

湿藏法的具体做法因地区条件的不同而不同, 可分为露天湿藏法和室内湿藏法。

(1 ) 室内堆藏法选干燥通风、阳光直射不到的室内铺上一层10cm 左右的湿沙, 然后将种子与湿沙分层交互堆积, 或将种子与湿沙1∶3 混成堆放, 堆至40~60cm 为止, 上复湿沙,每隔1m 左右, 竖一束草把以利通气。

浅谈农作物种子贮藏技术

浅谈农作物种子贮藏技术

Z h o n g f e i n o n g y a o农业生产最基本的一项资料就是种子,它也是农业增产的内因以及各项技术措施的载体。

而在种子生产经营活动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种子贮藏,其是救灾备荒的一项重要举措。

一旦未科学管理,就会加重害虫危害,降低种子的生活力,减少数量,若情况严重甚至还会让种子发生霉烂,让农业生产遭受巨大损失,所以加强农作物种子贮藏意义重大。

1、严把种子入库关(1)严格控制入库水分种子水分的高低对种子在贮藏期间的安全具有很大影响。

拿油菜种子来说,虽然明确规定了其入库的安全水分标准,但也要根据当地气候特点与贮藏条件灵活调整。

大部分地区如果能够将油菜种子的水分控制在9~10即可。

但若当地温湿度较高,又或是未有良好的仓库条件,则就需把控制水分在8~9左右。

(2)认真清选,清除泥沙杂质若种子存在破损粒又或是未有良好的成熟度,受较大呼吸强度的影响,当含水量较高,则极易受到微生物和仓虫的危害,进而失去种子生活力;与此同时,过多的杂质会让种子堆无法较好的通气,让散热散湿受阻,最终引发生霉。

所以,在种子入库前应对其做认真挑选,将尘芥杂质及病菌等清除干净,以让贮藏期间的稳定性增强。

2、仓库管理(1)种子仓库的清理消毒种子入库前,全面检查维修仓库内外,并展开彻底清理打扫,将所有杂物、灰层清除,避免库顶和四壁有雨水渗漏,把裂缝、鼠洞堵死,平整地面。

消毒仓库及库内一切设施、用具,将鼠、鸟、病虫、微生物危害和霉变彻底消除。

(2)检查种子温、湿度变化种子的温湿度会对种子呼吸作用的强弱造成直接影响。

在温度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干燥种子的呼吸强度低于潮湿种子,而潮湿种子在低温环境下的呼吸强度又低于高温下,由此能够看出,当温度较低时,湿度便是对种子生活力影响最大的因素,反之就是温度。

所以,种子贮藏过程中,确保种子生活力的重要条件就是干燥与低温,一定要对种子温湿度变化密切观察。

如果空气湿度比种子湿度大,则需将塑料布或吸水覆盖物加盖在种子上,以免种子吸水出现发热霉变的情况,且还需随时对种子病、虫、鼠、鸟害及种子发芽率进行检查。

种子贮藏技术

种子贮藏技术

种子贮藏技术种子是植物繁衍后代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和保存种子对于植物种类的保育和农作物的繁殖具有重要意义。

种子贮藏技术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可以延长种子的保存期限并保持其种质特征的稳定。

本文将介绍种子贮藏技术的背景、原理和发展,并探讨其在农业和种质资源保护中的应用。

一、种子贮藏技术的背景种子的贮藏技术在人类农耕文明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传统上,农民们将种子保存在特定的环境中以供下一季的播种使用。

然而,由于气候变化、害虫侵害和疾病的传播等原因,传统贮藏技术存在一定的风险。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对种质资源的重视,种子贮藏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二、种子贮藏技术的原理种子贮藏技术的原理基于种子在休眠状态下的特性。

种子经过成熟后进入休眠期,此时种子的新陈代谢减缓,耐受性增强。

种子贮藏技术通过控制种子的环境条件(温度、湿度等),使其保持在休眠状态,进而延长种子的保存期限。

三、种子贮藏技术的发展随着种子贮藏技术的研究和实践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发展出了多种有效的种子贮藏技术,包括低温贮藏、干燥贮藏、冷冻贮藏等。

这些技术能够有效地保护种子免受外界环境的干扰,并延长其保存期限。

同时,科学家们还在探索如何应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如基因编辑和生物学信息技术,提高种子贮藏技术的效率和精准度。

四、种子贮藏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种子贮藏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合理利用种子贮藏技术,农民们可以有效地保护农作物的遗传资源,避免品种的灭绝和遗失。

此外,种子贮藏技术还能为农业生产提供优质的种子资源,保证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

近年来,一些新兴技术如基因编辑和基因存储等也为种子贮藏技术的应用带来了新的可能性,为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五、种子贮藏技术在种质资源保护中的应用种质资源是生物多样性和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种子贮藏技术在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科学合理地应用种子贮藏技术,我们可以有效地保存和传播珍稀和濒危植物的种子资源,保护物种的多样性和遗传的稳定性。

浅谈种子贮藏技术

浅谈种子贮藏技术

浅谈种子贮藏技术1 种子出入库的技术要求种子出入库首先要把住种子纯度关,种子工作人员工作一旦出现疏乎就会造成机械混杂而使种子报废,为避免机械混杂应把好如下几关:1.1 种子入库前首先清净种子堆放场地、库房,对所用工具和机械做到一个品种一次彻底清净,防止其它品种种子混入。

1.2 种子出入库对不同货源、同品种不同产地或不同产种年限要分别进行,出入库后要彻底清净所遗落的种子。

1.3 种子的堆放要整齐,为了便于随时检查和种子的通气性,堆垛(囤)间和沿墙壁四周应留0.5~0.6m通道,袋装堆放呈“非”字型、半非字型,高度为7袋;囤贮囤高2~2.5m,囤应高出种子面10~20cm,种子面平整,囤宽直径不超过4m。

1.4 种子库房内外保持清洁,无有落地种子,碎席苫等混杂物,库门窗设置防鼠板、防雀网,库房3m 内无垃圾、无杂草、无积水,工作用具与机械清洁无虫。

1.5 种子堆的标牌是防止种子混杂的主要措施,种子入库后标明堆号(囤号)、品种、种子数量、产地、产种年限、入库时间以及室内各项指标检验结果。

亲本种子必须袋内外有标牌。

2 种子晾晒技术种子的含水量是决定种子安全贮藏的主要因素,为了安全贮藏必须在贮藏前将种子的水分降到国家种子分级标准水分以下。

目前我们对降低种子内的含水量主要方法是采用晾晒降水的方法,是依据种子吸湿平衡的原则利用日光的能量和干燥空气的流动来激化种子含水的气化,促进散湿、降低种子水分同时通过晾晒过程日光中紫外线照射可以杀死种子表面茵类,促进种子后熟,提高种子发芽率,为了加快晾晒速度使种子内水分匀衡达到标准水分以下,同时保持种子纯度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2.1 种子晾晒前首先清净晾晒场地、输送机等一切可能将种子带入场地的工具,经种子检验人员检验确认无杂粒种子后方可进行晾晒。

2.2 种子晾晒期间晾晒场地周围不许有散落的种子堆放。

做到一个品种(组合)一场次。

一杨次入库后彻底清场,不允许临拱同时晾晒同作物不同的品种种子,晾晒二个以上品种至少有2m间隔,并设有隔离设置。

种子的安全储藏技术

种子的安全储藏技术

种子的安全储藏技术0引言种子储藏期间,其质量的好坏主要取决于种子自身的呼吸作用及周围环境的影响。

为确保种子的安全储藏,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清仓消毒1.1.清仓清仓包括仓内清洁和仓外清洁。

仓内清理不仅要清除库内的残留种子、杂质、垃圾等,而且还要清理仓具,疏通通风设施,剔刮虫窝、鸟窝,修补墙面,粉刷。

仓外清理铲除杂草,排除污水,确保仓库周围不积水,使仓库外环境始终保持干燥整洁。

1.2.消毒库房的消毒有喷洒和熏蒸两种,空仓消毒可用80%敌敌畏乳油1500倍液进行喷雾,也可用1000倍液的敌百虫喷雾;熏蒸可用磷化铝熏蒸,用药后关闭门窗3~4d,然后通风2~3d。

消毒后种子入库前,再彻底清扫仓库一次,方可存入种子。

2.精选种子入库的种子要达到“纯、净、饱、壮、健、干”的标准。

严格禁止高水分种子入库,以避免和抑制病虫发生危害;同时可延长种子的保质期,降低损耗。

对不合格或受潮的种子要进行进一步的精选、风干、清除、加工,质量合格后方可重新包装入库。

3.种子贮藏3.1.种子的堆放原则种子的堆放应本着有利安全储藏,充分利用库容,防杂保纯,便于通风、搬运、检查为原则。

坚持按照不同品种、不同级别、不同含水量、受过潮的、陈种与新种分别堆放。

堆垛上要设有标牌,袋装种子内外有标签,标明种子品名、产地、年份、入库纯度、净度、水分和发芽率等,同时随时保持地面的清洁。

3.2.种子的堆放方法种子堆放有散装与包装两种形式。

散装适于仓库密封性能好、种子含水量低、品质一致的种子,堆高2~3m。

为方便管理和检查,堆码时包装堆垛应距离墙面0.5m、垛与垛之间相距0.6m作为操作道和通风道。

垛高和垛宽根据种子的干燥程度和种子的状况而定,但必须保持种子垛的两个侧面在扦样时能够接触到,垛向应与库房的门窗平行,这样打开门窗时有利于空气流通。

垛形采用“非”字形较好。

3.3.种子结露的预防在气温下降的初冬或气温上升的初夏转换时期,由于种子表面与外界的温差较大,最易出现结露现象。

植物的种子贮藏与保存技术分享

植物的种子贮藏与保存技术分享

植物的种子贮藏与保存技术分享植物的种子贮藏与保存技术在植物学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种子保存是植物遗传资源保护的重要手段之一,它能够保障植物物种的多样性和遗传信息的传承。

本文将介绍植物种子的贮藏与保存技术,包括种子收集、贮藏条件、保存方法以及保存后的管理。

一、种子收集种子收集是种子保存的第一步,它对于保存后的种子质量至关重要。

种子的收集时间要选取植物成熟度最佳的时期,一般是果实和种子完全成熟但尚未脱落的时候。

果实可以通过手动采摘或者使用一些辅助工具进行收集。

收集后,要将果实进行处理,去除果皮或果肉,将干净的种子晾晒。

二、贮藏条件种子的贮藏条件直接影响着种子的保存效果。

一般而言,种子的贮藏条件主要包括温度、相对湿度和光照。

温度是最关键的因素,一般室温下贮藏不超过25摄氏度,冷藏要保持在0-4摄氏度。

相对湿度的控制较为重要,一般要保持在20%-40%之间。

对于光照的要求要因种子而异,有些种子需要避光贮藏,有些则需要适量的光照。

三、保存方法1. 干贮法干贮法是最常见的保存方法之一,适用于大多数植物种子。

将干燥的种子放置在密封容器中,保持相对湿度在20%-40%之间,然后放置在适宜的温度环境下保存。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对贮藏设备的要求也相对较低。

2. 冷藏法冷藏法适用于一些对贮藏条件要求较为苛刻的种子。

将种子放置在冷藏设备中,温度控制在0-4摄氏度,相对湿度保持在较低的水平。

这种方法适用于冷温带或高山植物种子的保存。

3. 冷冻法冷冻法适用于那些对保存期限要求较长的种子。

将种子放置在冰箱或冷冻机中,温度控制在-18摄氏度以下。

这种方法需要特殊的设备和较为严格的温度控制,适用于珍稀或重要种子的保存。

四、保存后的管理种子贮藏后并非事无巨细,还需要进行一系列的管理工作才能确保其保存效果。

首先,要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筛选,及时清除有虫害、霉变或变质的种子,保持种子的质量。

其次,要注意记录种子的来源、收集日期、保存条件等信息,为后续的研究或利用提供参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脱绒棉籽的保管
不耐贮藏,容易发热,多检查,包装通风垛、围囤低堆 6、少量种子的贮藏 低温贮藏(0-5℃);冷冻贮藏(-30- -5℃) 超低温贮藏(-150℃左右,水分4%-12%) (三)包衣棉籽的贮藏方法 一般不作长期贮藏。 袋装通风垛,高度不超过2米, 20℃以下,最好用低温库,安全越夏。
九、蔬菜种子贮藏技术
(一)蔬菜种子的贮藏特性 1、种类繁多,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很不一致,对贮藏 条件的要求也各不相同。 2、大多数蔬菜种子子粒比较细小,且含油量较高。 3、蔬菜大多数为天然异交作物或常异交作物,采种时 严格选择,收获处理过程中严防机械混杂。 4、蔬菜种子的寿命长短不一。 瓜类、番茄、茄子等种子,寿命较长。 含芳香油类的大葱、洋葱、韭菜以及某些豆类蔬菜种子, 易丧失生活力,属短命种子。
(三)少量麦种的贮藏
(1)牛皮纸袋、布袋、塑料袋、缸(罐)贮藏 保持干燥、密闭。草木灰、石灰做干燥剂。
(2)玻璃瓶、铁罐封口贮藏
加少许变色硅胶,臵于低温(冰箱,5℃以下)更好。
(3)麦穗挂藏 挂藏室,100个左右麦穗捆成一把,两把捆后挂到架上。 敌敌畏喷洒墙壁和地面,密闭门窗,尽量保持低温。
三、玉米种子贮藏技术
3、南方玉米种子越夏贮藏技术 (1)低温——夏季仓温﹤25℃,种温﹤22℃。最好放低温仓 库 ( 2 ) 干 燥 —— 严 格 控 制 越 夏 种 子 水 分 。 隔 年 种 子 水 分 ﹤11.5% (3)密闭——用塑料簿膜密闭种子和仓库门窗。合理通风。 4、包衣玉米种子贮藏技术 (1)包衣玉米种子贮藏特点 包衣种子易吸湿回潮,需保持干燥,专库分批贮存,常温 下贮存期不得超过4个月。 (2)包衣玉米种子越夏贮藏方法 选择活力水平高的种子批 使种子水分达到安全标准 防湿包装和干燥低温仓库
第十一章 主要农作物种子贮藏技术
一、水稻种子贮藏技术
(一)水稻种子的贮藏特性 1、散落性较差——适宜高堆 2、通气性较好——利于通风或熏蒸 3、不耐高低温——高温易爆腰、变质 晚熟品种不耐霜冻 4、有稃壳保护——较易贮藏 5、耐藏性有别——非糯﹥糯;籼稻﹥粳稻 常规稻﹥杂交稻 6、休眠期较短——籼稻种子易发芽 7、收获期差异——早稻与晚稻的贮藏要求不同 8、类型品种多——易引起混杂错乱 9、主要的害虫——玉米象、米象、谷蠹、麦蛾、谷盗等。
五、油菜种子贮藏技术
(一)油菜种子的贮藏特性
1、吸湿性强——易干燥也易吸湿
2、通气性差,易发热——种堆密度大;代谢旺盛 3、含油分多,易酸败——高温高湿更严重 4、脱壳后菜籽易发芽——吸水发芽速度快 5、主要害虫是螨类——保持种子干燥才能预防
(二)油菜种子贮藏技术要点 1、适时收获,及时干燥,冷却入库 2、清除泥沙杂质——风选 3、严格控制入库水分——水分最好控制在8%-9%以内 4、低温贮藏——夏季不宜超过28-30℃ 春秋不宜超过13-15℃ 冬季不宜超过6-8℃ 5、合理堆放——以围囤散装和包装通风垛较为适宜 6、加强管理勤检查
六、棉花种子贮藏技术
(一)棉花种子的贮藏特性 1、耐藏性好——成熟棉籽种皮坚硬;鞣酸抗菌 2、通气性差——带短绒棉籽,易发热甚至燃烧 3、含油分多,易酸败——20%,不饱和脂肪酸 4、容重小,带菌多 5、散落性差,适合高堆 6、主要害虫是棉红铃虫 (二)棉花种子贮藏技术要点 1、采用霜前花棉籽留种,并减少机损粒 2、合理堆放——包装或散装,最好冬季冷籽入库 3、严格控制水分和温度—— 长期贮藏,水分10%以下,温度15℃以下 4、加强管理——温度检查,及时杀虫,注意防火 棉红铃虫的杀除方法有多种。
(二)蔬菜种子贮藏技术要点
1、做好清选工作 2、合理干燥。 种子放在帆布、苇席、竹垫上晾晒, 或采用自然风干方法,将水分降至安全水分以内。 3、正确选用包装方法。 4、贮藏方法 大量蔬菜种子—— 与一般农作物种子的贮藏要求基本一致。 少量蔬菜种子—— 低温防潮贮藏、干燥器内贮藏、整株和带荚贮藏。
豇豆
(4)低温仓库,安全过夏 15℃、65%RH,种子水分13%以下。
4、小包装种子的贮藏 每袋0.5-1.5Kg。要求13%以下,低温、干燥,尽快使用。 水分较高的,要拆包晒种。继续贮藏可防入低温库。
二、小麦种子贮藏技术
(一)小麦种子的贮藏特性
1、吸湿性较强,易生虫霉变 疏松,淀粉,吸胀热
2、种堆密度大,通风性较差 有利:干燥密闭贮藏;不利:湿热不易排除
少量稻种的贮藏温湿度控制 ——可采用干燥剂密闭贮藏法。 大量稻种的贮藏温湿度控制 ——可采用自然低温或低温、低湿库贮藏。 3、治虫防霉 (1)治虫——玉米象、米象、谷蠹、麦蛾、谷盗等。 (2)防霉——曲霉、青霉等。
(三)杂交水稻种子贮藏特性和越夏贮藏技术
1、杂交水稻种子贮藏特性 (1)保护性差——稃壳保护性能比常规稻种子差。 杂交水稻及三系之间种子耐藏性也不同。 裂颖率、柱头残迹夹持率 (2)耐热性差——种子耐热性低于常规稻种子。 (3)休眠期短——易穗萌(穗发芽),与赤霉素的使用有关。 (4)稳定性差——呼吸强度、游离脂肪酸等比常规稻高。 (5)制种差异——春制和早夏制、秋制种子收获时气温不同。
八、蚕豆种子贮藏技术
(一)蚕豆种子的贮藏特性
1、种子较坚韧,具有防湿性能 2、耐热性较强,可沸水烫种杀虫 3、易受蚕豆象危害 4、种皮易变色(褐变)
(二)蚕豆种子贮藏技术要点
1、防治蚕豆象 开花期田间杀虫; 沸水烫种杀虫(30秒);药剂熏蒸(AlP) 2、防止种皮褐变
低温贮藏;低氧贮藏;避光贮藏;分层压盖
(二)水稻种子贮藏技术要点
1、准备适合贮藏的水稻种子
(1)适时收获——不能过早或过晚 (2)科学干燥——及时曝晒。 遇阴雨天气应急处理: 薄摊勤翻、鼓风去湿、加温干燥 药物拌种:丙酸8:10000 漂白粉1:1000 (3)冷却入库——防止结露和“干热” (4)防止混杂——因为类型、品种繁多
(5)控制水分——13%(高温)-14%(低温)以下。早稻 种子入库水分应掌握严一些。晚稻种子(晚粳)可适当放 宽一些,但不能超过15%。 (6)控制净度——清选除杂、剔除不合格子粒。
RH﹤80%时,穗轴水分﹤子粒——以穗藏为宜 RH﹥80%时,穗轴水分﹥子粒——以粒藏为宜
(二)普通玉米种子贮藏技术要点
1、普通玉米种子贮藏技术
北方玉米,水分 14% 以下,温度不高于 25℃——安全过 夏
南方玉米,水分 13%以下,温度不高于 25℃——安全过
夏 (1)果穗贮藏 优点——子粒后熟;便于通风;防虫防霉;纯度鉴定 注意 —— 过冬果穗水分应控制在 14% 以下,以防受冻。
3、耐热性较强,利于热处理 未通过后熟种子——高温干燥,热进仓处理 4、后熟期较长,易 “出汗” “结顶” 一般1-3个月 红皮﹥白皮,冬性﹥春性,未熟﹥成熟
5、皮色有不同,耐藏有差异 红皮小麦﹥白皮小麦
6、夏季高温湿,小麦易生虫 主要害虫:麦蛾、玉米象、米象、谷蠹、印度谷蛾等。
(二)小麦种子贮藏技术要点
1、干燥密闭贮藏 严格控制入库种子水分。水分﹤12%,温度﹤25℃
2、密闭压盖防湿防虫贮藏 数量较大的全仓散装种子,防治麦蛾。 压盖时间——入库以后压盖,秋冬交替时揭去。 ——开春之前压盖,越冬麦蛾羽化前压完。 3、热进仓杀虫贮藏 《齐民要术》记载:“窖麦法,必须日曝令干,及热埋之 ” 要点——曝晒,水分12%以下,温度46-52℃,入库覆盖 ,保温44-46℃,7-10天后通风,再密闭贮藏。 注意事项: (1)严格控制水分和温度 (2)入库后严防种子结露 (3)抓住有利时机迅速降温 (4)通过后熟的种麦不宜采用此法
2、杂交水稻种子变质规律 (1)湿度引起霉变——新收种子;秋制种子;连续阴雨 (2)发热引起霉变—、霉菌活动。
3、杂交水稻种子越夏贮藏技术
对于越夏贮藏的种子关键是控制种子的水分和贮藏的温度。 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降低水分,清选种子 种子水分降至12%以下,清选除杂。 (2)密闭贮藏,隔热防潮 (3)控制温湿,合理通风
黄瓜
番茄
谢 谢
2、大豆种子贮藏技术要点
(1)充分干燥——适时收获,充分干燥,水分降至12%以下。
(2)清选除杂——剔除异常豆粒以及其他杂质。 (3)低温密闭——自然冷冻或低温库。包衣种子0-5℃、10% (4)及时倒仓过风散湿 夏大豆、北方春大豆——入库3-4周应及时倒仓。 大豆贮藏过程中适当通风有利。 主要害虫:印度谷蛾、粉斑螟蛾、谷盗、谷蠹等。 可采用压盖、熏蒸杀虫 南方春大豆——少量种子,最好用坛子、缸子密封贮藏。 大量种子,安全水分以内,麻袋包装进库 南方秋大豆——贮藏期经过多雨春季和高温夏季,易变质 干燥后选用小口瓦坛进行干燥密闭贮藏。
地区——常年相对湿度较低的丘陵山区和我国北方。 方法——挂藏 玉米仓堆藏。越冬,次年脱粒入仓。
玉 米 果 穗 挂 藏
(2)子粒贮藏
优点——仓容利用率高;可长期保持干燥低温。 注意——先以果穗贮藏15-30天完成后熟。 地区——常年相对湿度较高或仓房条件较好的地区。 要求——一般水分﹤13%,南方﹤12%,才能安全过夏。 南方入库种温﹤30℃、水分﹤13% 北方入库种温﹤25℃、水分﹤14%
2、北方玉米种子越冬贮藏技术 (1)站秆扒皮,收前降水——乳熟末期至蜡熟初期 (2)适期早收,高茬晾晒——蜡熟期收。母本棒挂父本茬。 ( 3 )玉米果穗,通风贮藏 —— 少量挂藏,大量仓藏,春季脱 粒 (4)低温密闭,隔年贮藏——果穗春季13%以下脱粒,低温密 闭 注意: 严格控制水分以防冻害——14%以下 定期检查水分、发芽率
异花授粉作物——保纯较难 容易发热霉变和遭受低温冻害
(一)玉米种子的贮藏特性
穗藏和粒藏并用。新收获种子——穗藏,利于通风降水 隔年贮藏或干燥设施较好——粒藏 脂肪氧化酶缺失——耐藏 1、子粒大,种胚大,呼吸旺盛,容易发热
(2)胚部易遭受虫霉为害 胚部水分高,可溶性物质多,营养丰富。甜玉米更突出。 “点翠”现象——玉米胚部长出许多菌丝体和不同颜色孢子 。 果穗顶部种子成熟度差,脱粒易损伤,15%左右,需清选。 (3)胚部脂肪含量高,易酸败 种子脂肪含量4%-5%,85%左右集中在胚中。高温高湿更严重 (4)北方玉米易遭受低温冻害 晚秋作物,收获时种子水分20%-40%(17%-22%) 入冬前来不及充分干燥(高于17%),极易发生低温冻害。 (5)玉米穗轴特性 穗轴吸湿性较强,种子着生在穗轴上,其水分的高低 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于穗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