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句子成分训练

合集下载

句子成分练习题(含答案)

句子成分练习题(含答案)

句子成分练习题(含答案)句子成分指句子中各部分的构成要素,包括主语、谓语、宾语、状语等。

通过练习句子成分,可以加深对语法知识的理解,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下面是一些句子成分的练习题,每题均配有答案,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

1. 昨天我在图书馆看了一本有趣的小说。

答案:主语:我;谓语:在图书馆看了;宾语:一本有趣的小说;时间状语:昨天。

2. 小猫正在屋子里玩耍。

答案:主语:小猫;谓语:正在玩耍;地点状语:在屋子里。

3. 她给我带来了一份礼物。

答案:主语:她;谓语:带来了;间接宾语:我;直接宾语:一份礼物。

4. 明天我们要一起去郊游。

答案:主语:我们;谓语:要去;状语:明天;状语:一起。

5. 风吹落了树叶。

答案:主语:风;谓语:吹落了;宾语:树叶。

通过以上练习题,相信大家对句子成分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希望在后续的学习中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知识,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愿大家在语文学习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取得更好的成绩!。

语文句子成分练习题

语文句子成分练习题

语文句子成分练习题一、选择题1. 下列句子中,主语是“我们”的是:A. 我们去公园玩。

B. 公园里的风景很美。

C. 玩是孩子们的天性。

2. 判断下列句子的谓语:A. 书在桌子上。

B. 他昨天去了图书馆。

C. 春天来了,花儿开了。

3. 下列句子中,宾语是“书”的是:A. 我买了一本书。

B. 他喜欢读书。

C. 书是知识的海洋。

4. 判断下列句子的补语:A. 这个苹果很好吃。

B. 他跑得很快。

C. 她长得很漂亮。

5. 下列句子中,状语是“在图书馆”的是:A. 他昨天去了图书馆。

B. 他在图书馆看书。

C. 图书馆里很安静。

二、填空题6. 请在下列句子中填入适当的主语:_________ 正在开会。

答案:公司领导7. 请在下列句子中填入适当的谓语:他_________ 了一本书。

答案:买了8. 请在下列句子中填入适当的宾语:我_________ 了一份礼物。

答案:收到了9. 请在下列句子中填入适当的补语:今天天气_________ 。

答案:很热10. 请在下列句子中填入适当的状语:_________,他终于完成了作业。

答案:经过努力三、改错题11. 原句:他昨天去了图书馆,借了一本书。

错误:状语位置不当改正:他昨天在图书馆借了一本书。

12. 原句:这本书写得非常好,我很喜欢。

错误:主语和谓语不搭配改正:这本书写得非常好,我很喜欢它。

13. 原句:春天来了,花儿都开了。

错误:谓语和补语不搭配改正:春天来了,花儿都开了。

14. 原句:我昨天买了一本书,它非常有趣。

错误:宾语和补语不搭配改正:我昨天买了一本书,它的内容非常有趣。

15. 原句:他跑得很快,所以赢得了比赛。

错误:状语和谓语不搭配改正:他跑得很快,因此赢得了比赛。

四、连词成句题16. 请用下列词语组成一个完整的句子:春天,花儿,开,美丽。

答案:春天,花儿开得很美丽。

17. 请用下列词语组成一个完整的句子:他,努力学习,成绩,提高了。

答案:他通过努力学习,成绩提高了。

语文句子成分练习

语文句子成分练习

语文句子成分练习‎语文句子成分练‎习篇一:‎划分句子成‎分练习汉语划‎分句子成分练习‎一、‎划分句子成分‎ 1、是(我国‎古代)(春秋时期‎)(一位)(著名‎)的(建筑)。

‎2、(鲁班‎所处)好〈几千‎年了〉。

‎3、(那个时候)‎的(社会落后。

‎4接受﹤了﹥的任‎务。

5‎、发现这种草叶的‎两边都长着锯齿状‎的刺。

6得到‎启发。

‎7、鲁班‖‎拉﹤了﹥﹤起来﹥‎。

8、‎,锯子‖是的。

‎9、发明‎﹤了﹥(木刨、钻‎、墨斗和曲尺等)‎(许多)(木匠)‎。

10出生﹤在‎一个贫苦的铁匠家‎里﹥。

1‎1、发明﹤了﹥。

‎ 12地思考﹤‎着﹥(改进)的。

‎13、‎发生﹤着﹥。

‎(存现句、非主‎谓句) 1‎4、探索(地震‎灾害)的规律。

‎15、的(‎陌生地抱﹤在怀中‎﹥。

23地站﹤‎在走廊上﹥。

‎24是(人类本性‎精神)的(最高)‎就。

25是(种‎)的场面。

2‎6.(‎在场)的(老年兴‎奋、活跃。

2‎ 7.(白色‎)拧成(细细)的‎绳子。

28.‎(这些包含﹤着﹥‎(丰富)的(民俗‎)。

29.的警‎察们‖地守卫﹤在‎洞口周围﹥。

2‎0.的记者‖地解‎了的的绳子。

2‎1.地‎运来的箱子。

(存‎现句、非主谓句)‎22、,‎他‖惊醒﹤了﹥。

‎23、的‎帝国大厦‖熄灭﹤‎了﹥ 24‎、(袁隆平视为生‎命)的(四分‖,‎扫荡﹤一空﹥。

‎25、,‎的。

2‎7、开辟﹤了﹥的‎前景。

2‎8、她‖教给﹤‎了﹥我(生活)‎的知识和(革命)‎的道理。

2‎ 9、中华民族‎‖有()史和(优‎秀)的()。

3‎0、的先头连‖‎占领﹤了﹥(一个‎)(很低)的(光‎光)的(小)。

‎31‖是(我思想‎感情)的(一段)‎(重要)。

3‎ 2、(鲁镇)‎(酒店)‖是。

‎33、(人‎类历史)‖息息相‎关。

34‎、,从阵地上]‎下来吃。

3‎5‖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36‎.卷集﹤着﹥乌‎云。

3‎7.(蠢笨)的企‎鹅,‖地躲藏﹤在‎悬崖底下﹥。

[必刷题]2024三年级语文上册句子成分分析专项专题训练(含答案)

[必刷题]2024三年级语文上册句子成分分析专项专题训练(含答案)

[必刷题]2024三年级语文上册句子成分分析专项专题训练(含答案)试题部分一、选择题:10道1. 下列句子中,属于主语的是:A. 小明在跑步B. 跑步的小明C. 小明跑得很快D. 小明的跑步姿势2. 下列句子中,属于谓语的是:A. 我喜欢读书B. 读书的习惯C. 我读的书D. 读书的声音3. 下列句子中,属于宾语的是:A. 妈妈给我买了新衣服B. 新衣服的颜色C. 妈妈买的衣服D. 买的衣服很漂亮4. 下列句子中,属于定语的是:A. 美丽的花朵B. 花朵开放了C. 开放的花朵D. 花朵的香气5. 下列句子中,属于状语的是:A. 他认真地听讲B. 认真地听讲的学生C. 他听讲的姿势D. 他听讲的声音6. 下列句子中,属于补语的是:A. 他把作业做完了B. 完成的作业C. 他做作业的速度D. 做作业的时间7. 下列句子中,属于并列关系的是:A. 他既聪明又勤奋B. 他虽然聪明,但是懒惰C. 他因为聪明,所以成绩好D. 他如果聪明,就会成绩好8. 下列句子中,属于偏正关系的是:A. 红色的花朵B. 花朵的颜色C. 美丽的花朵D. 花朵的香气9. 下列句子中,属于动宾关系的是:A. 小明喜欢画画B. 喜欢画画的小明C. 小明画的画D. 画画的姿势10. 下列句子中,属于主谓宾关系的是:A. 妈妈在做饭B. 做饭的妈妈C. 妈妈做的饭D. 做饭的声音二、判断题:5道1. 句子成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

()2. 一个句子中,谓语只能有一个。

()3. 宾语是表示动作对象的成分,只能是人或物。

()4. 定语是修饰名词的成分,只能放在名词前面。

()5. 状语是修饰动词或形容词的成分,可以放在被修饰词的前面或后面。

()三、填空题:20道1. 在句子“花儿在春天绽放”中,__________是主语。

2. “他的书包很重”中,__________是谓语。

3. “妈妈送给我一本书”中,__________是宾语。

语文句子成分分析例句

语文句子成分分析例句

语⽂句⼦成分分析例句 语⽂学习中要弄清句⼦成分是基础,很重要,下⾯是店铺⼩编为⼤家整理的“语⽂句⼦成分分析练习和答案”,欢迎⼤家阅读,更多资讯尽在实⽤资料栏⺫! 语⽂划分句⼦的成分练习(⼀) 1.经过反复的试验,蔡伦充裕发明了造纸术。

2.全世界的科学家们都在努⼒探索地震灾害的规律。

3.藤野先⽣总是夹着⼀叠⼤⼤⼩⼩的书。

4.科学技术是⼈类本性精神的最⾼成就。

5.派出所的警察们⼨步不离地守卫在洞⼝周围。

6.⼀位⼿⾥拿着照相机的记者⼀声不响地解了系在⾃⼰腰带⾥的那条结实的粗绳⼦。

7.在⼀天夜⾥他被⼀阵尖叫声惊醒了。

8.纽约市通常辉煌通明的帝国⼤厦今晚熄灭了灯光。

9.她教给了我⽣活的知识和⾰命的道理。

10.我们中华⺠族有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化传统。

11.我们班的班⻓⼩红每天复习⼀次课⽂。

12.同学们都跑来了,从操场上,从教室⾥,从学校的每个⾓落⾥。

13.⻋间已经完成了全年的任务。

14.乔家忽⽽遭了⼀场很⼤的变故。

15.花的植物有庞⼤的根系。

16.在我的记忆⾥,她是⼀个温柔和美丽的⼈。

答案: 1 经过反复的试验(状语),蔡伦(主语)终于(状语)发明了(谓语)造纸术(宾语)。

2 全世界的(定语)科学家们(主语)都在努⼒(状语)探索(谓语)地震灾害的(定语)规律(宾语)。

3 藤野先⽣(主语)总是(状语)夹着(谓语)⼀叠⼤⼤⼩⼩的(定语)书(宾语)。

4 科学技术(主语)是(谓语)⼈类本性精神的(定语)最⾼(定语)成就(宾语)。

5 派出所的(定语)警察们(主语)⼨步不离地(状语)守卫(谓语)在洞⼝周围(补语)。

6 ⼀位⼿⾥拿着照相机的(定语)记者(主语)⼀声不响地(状语)解了(谓语)系在⾃⼰腰带⾥的(定语)那条结实的粗(定语)绳⼦(宾语)。

7 在⼀天夜⾥(状语)他(主语)被⼀阵尖叫声(状语)惊醒了(谓语)。

8 纽约市通常辉煌通明的(定语)帝国⼤厦(主语)今晚(状语)熄灭了(谓语)灯光(宾语)。

句子成分练习题(精__带答案)

句子成分练习题(精__带答案)
这时候,我的脑里突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
来。
年轻的我们一定要学好科学文化知识。
昨天,全班同学都做完了语文作业。
鲁班从中得到启发。
蔡伦出生在一个贫苦的铁匠家里。
鲁班是我国古代春秋时期一位著名的建筑工
匠。
那个时候的社会生产力还十分落后。
鲁班接受了一项大的建筑工程任务。
他非常诚恳地征求大家的意见。
秋天比春天更富有欣欣向荣的景象。
绿色开花的植物有庞大的根系。
一切生物都离不开食物。
会变色的花很多。
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
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一斤苹果五角钱。全体同学都做完了语法作业。
今天星期六。
今天是星期六。
说话要简洁一些。
长江三峡曾经留下过许多人的梦。
窗外,细雨烟似的飘散着。
他身体健康。
长颈鹿脖子很长。
(16)他们是一切伟大人民的优秀之花。
(17)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18)赵州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
(19)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20)一切活的生物都离不开食物。
(21)我—[应该]感谢—灯光。
(22)日华和月华——出现。
(23)天空——布满了。
自从处死了伪村长,敌人疯狂的进行报复!
一九一六年夏天,雷锋到佳木斯执行任务!
为了保密,党组织的几个领导人看了都毁掉
了!
几个月的监狱生活,使陈然增长了许多地下斗了!
万丈高楼平地起!
我们学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
神!
他躺在床上呼呼的睡着了!
他们所处的环境比前一代人好得多!我的祖母曾经常常对我说,柏蛇娘娘就被压在

语文句子成分练习题及答案

语文句子成分练习题及答案

语文句子成分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句子中,主语是“我们”的是:A. 我们正在学习语文。

B. 语文是我们正在学习的科目。

C. 学习语文使我们感到快乐。

D. 语文老师正在给我们上课。

答案:A2. 请从下列选项中选出谓语是“是”的句子:A.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

B. 春天的景色非常美丽。

C. 我们热爱春天。

D. 春天来了。

答案:A3. 下列句子中,宾语是“书”的有:A. 我买了一本书。

B. 他正在读一本书。

C. 书是我们的好朋友。

D. 我喜欢读书。

答案:A, B二、填空题4. 句子“春天来了,花儿开了。

”中,“花儿开了”是_______。

答案:谓语5. 请在句子“他每天跑步。

”中填入适当的状语:答案:他每天早晨跑步。

6. 在句子“她正在图书馆里看书。

”中,“图书馆里”是_______。

答案:地点状语三、改错题7. 请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误并改正:原句:我们学习语文,因为语文是我们的母语。

改正:我们学习语文,因为它是我们的母语。

8. 请将下列句子改为被动语态:原句:老师布置了作业。

改正:作业被老师布置了。

四、分析题9. 请分析句子“他认真地完成了作业。

”中的成分:答案:主语是“他”,谓语是“完成了”,宾语是“作业”,状语是“认真地”。

10. 请分析句子“春天的早晨,阳光明媚。

”的成分,并指出主语和谓语:答案:主语是“阳光”,谓语是“明媚”,“春天的早晨”作为时间状语。

五、造句题11. 请用“不仅...而且...”造句:答案:他不仅学习优秀,而且体育成绩也很好。

12. 请用“尽管...但是...”造句:答案:尽管天气很冷,但是他还是坚持每天晨跑。

通过这些练习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句子成分的相关知识,提高他们的语文分析能力。

希望学生们能够认真完成这些练习,并从中获得进步。

语文句子成分练习

语文句子成分练习

语文句子成分练习语文句子成分练习语文句子成分练习 11、经过反复的试验,蔡伦充裕发明了造纸术。

2、全世界的科学家们都在努力探索地震灾害的规律。

3、藤野先生总是夹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4、科学技术是人类本性精神的最高成就。

5、派出所的警察们寸步不离地守卫在洞口周围。

6、一位手里拿着照相机的记者一声不响地解了系在自己腰带里的那条结实的粗绳子。

7、在一天夜里他被一阵尖叫声惊醒了。

8、纽约市通常辉煌通明的帝国大厦今晚熄灭了灯光。

9、她教给了我生活的知识和革命的道理。

10、我们中华民族有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文化传统。

11、我们班的班长小红每天复习一次课文。

12、同学们都跑来了,从操场上,从教室里,从学校的每个角落里。

13、车间已经完成了全年的任务。

14、乔家忽而遭了一场很大的变故。

15、花的植物有庞大的根系。

16、在我的记忆里,她是一个温柔和美丽的人。

参考答案1、经过反复的试验(状语),蔡伦(主语)终于(状语)发明了(谓语)造纸术(宾语)。

2、全世界的(定语)科学家们(主语)都在努力(状语)探索(谓语)地震灾害的(定语)规律(宾语)。

3、藤野先生(主语)总是(状语)夹着(谓语)一叠大大小小的(定语)书(宾语)。

4、科学技术(主语)是(谓语)人类本性精神的(定语)最高(定语)成就(宾语)。

5、派出所的(定语)警察们(主语)寸步不离地(状语)守卫(谓语)在洞口周围(补语)。

6、一位手里拿着照相机的(定语)记者(主语)一声不响地(状语)解了(谓语)系在自己腰带里的(定语)那条结实的粗(定语)绳子(宾语)。

7、在一天夜里(状语)他(主语)被一阵尖叫声(状语)惊醒了(谓语)。

8、纽约市通常辉煌通明的(定语)帝国大厦(主语)今晚(状语)熄灭了(谓语)灯光(宾语)。

9、她(主语)教给了(谓语)我(宾语)生活的(定语)知识(宾语)和革命的(定语)道理(宾语)。

10、我们(定语)中华民族(主语)有(谓语)悠久的(定语)历史(宾语)和优秀的(定语)文化(定语)传统(宾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句子成分与句子主干
一、句子成分:在一个句子里,词与词之间或短语之间有着一定的结构关系,按照不同的关系可以把
句子分成若干个不同的组成部分,这些组成部分叫做句子成分。

1.
2.分析句子成分的步骤
①分析句子的主要成分:主谓宾
练习:
1、鲁班是我国古代春秋时期一位着名的建筑工匠。

2、那个时候的社会生产力还十分落后。

3、鲁班接受了一项大的建筑工程任务。

4、鲁班从中得到启发。

5、蔡伦出生在一个贫苦的铁匠家里。

6、峰峦从黑夜中显露出一片灰蒙蒙的轮廓。

二、句子的主干
各种句子成分在句子的构成中所起的作用并不是都一样的。

其中有的起主干作用的如:主谓宾。

有的是对主干起修饰、限制、补充作用的“枝叶”成分,即定状补。

因此所谓的句子主干是指把句子的所有定语、状语、补语都压缩掉以后剩下的部分。

找句子主干要注意的问题——
1、句子的主干并不等于全句。

2、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没有”“没”等在句中充当状语,在找否定句的主干时,要将否定词
保留。

练习:划分句子成分
1.我从此就看见许多陌生的先生。

2.藤野先生总是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3.干事在黑板上写广告。

4.这位客人直勾勾地打量着主人的脸。

5.托尔斯泰透出一股才气。

6.一个陌生人把我紧紧地抱在怀中。

7.我默默地站在走廊上。

8.科学技术是人类本性精神的最高成就。

9.这是一种别开生面的场面。

10.在场的老年人格外兴奋、活跃。

11.白色的丝线拧成细细的绳子。

12.这些节日包含着丰富的民俗习惯。

13.我们喜欢倾听大雁在沼泽中集会时的鸟叫。

14.派出所的警察寸步不离地守卫在洞口周围。

15.一位手里拿着照相机的记者一声不响地解掉了系在自己腰里的那条结实的粗绳子。

16.许多原子能发电厂源源不断地运来许多铅做的大箱子。

17.他非常诚恳地征求大家的意见。

18.秋天比春天更富有欣欣向荣的景象。

19.张思德同志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20.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

21.在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过着朴素的生活。

22.豆大的汗珠不停地从脸上直往下落。

实词和虚词
按词的语法功能(造句功能)和语法性质(意义性质)可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一、实词
实词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

(一)名词
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①前面可以加数量词(一副对联)
②前面不能加不、很之类的副词(不楹联、很对联)。

③后面不能加时态助词“着、了、过”(楹联了;计算机着;世界金融过)
④时间名词前可加介词“在”,时间副词前不能加介词“在”。

名词类别
①具体名词:人、牛、山、水、对联、学校、康拜因
②抽象名词:友谊、立场、观点、思想
③方位名词:东、西、南、北、前、后、左、右、上面、中间、下边
④时间名词:今天、明天、昨天、星期一、七月、刚才
(二)代词
具有替代或指示作用的词。

①能够替代或指示各类实词。

②一般不带修饰成分
代词类别
①人称代词:我、你、他、我们、你们、他们
②指示代词:这、那、这里、那里
③疑问代词:谁、什么、哪里、多少
(三)动词
表示行为动作或发展变化的词
①前面可以加副词(刚走、很想)。

②后面一般能加“着”“了”“过”之类时态助词,表示动作的持续、完成或过去(看着、看了、看过)。

③多数能重迭(想想、看看、讨论讨论)
动词类别
①不及物动词(不能带宾语) 醒、病、游行、觉悟
②及物动词(能带宾语) 看、写、打、调查、讨论、认为、想
③能愿动词(助动词,经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能、能够、可以、该、当、应当、敢、肯、
愿意
④趋向动词(经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来、去、上、下、进、出、进来、出去、上来、下去
⑤判断动词:是
(四)形容词
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或状态的词。

①前面可以加副词修饰(很好、不坏)。

②后面能加“着”“了”“过”这类时态助词,表示持续、完成或过去(红着、红了、红过)。

③一部分能重迭(大大、慢慢、清清楚楚)
形容词类别
①性质形容词:好、坏、大、小、方、高、美丽、英明、宽广
②状态形容词(带程度性):通红、雪白、红通通、黑不溜秋、突然
(五)数词
表示数目的词。

常和量词结合,数词量词结合起来称为数量词。

数词类别
①基数:一、二、十、百、千、万、亿
②序数:第一、第二、第三
③分数:十分之一、百分之十、千分之二十
④倍数:一倍、二倍、十倍、百倍
⑤概数(约数):几(个)、十来(个)、一百上下
(六)量词
表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
①常和数词或指示代词“这”、“那”结合(这点那点、这种那种、这个那个)。

②单音节量词能重迭,重迭之后含有“每”的意思(个个条条,即每个每条的意思)
量词类别
①名量词(物量词):一个(人)、一把(镰刀)、一屋子(人)、这匹(马)、那头(猪)
②动量词:去一次、说一遍、看一眼、吃一口
二、虚词
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它们的基本用途是表示语法关系。

虚词包括副词、连词、介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

(一)副词
用来修饰、限制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的词。

①一般只能用在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前作状语。

②一般不能和名词结合。

副词类别
①程度副词:很、最、极、太、非常、十分、极其、格外、分外、更、更加、越、越发、有点儿、稍、稍微、几乎、略微、过于、尤其
②范围副词:都、全、总、共、总共、统统、只、仅仅、单、净、光、一齐、一概、一律、单单、就
③时间频率副词:已、已经、曾、曾经、刚、才、刚刚(“刚才”是名词)、正、在、正在、将、将要、就(我就来)、就要、马上、立刻、顿时、终于、常、常常、时常、时时、往往、渐渐、早晚、从来、终于、一向、向来、从来、总是、始终、水、赶紧、仍然、还是、屡次、屡屡、频频、依然、重新、还、再、再三、偶尔、连、一连、连连
④肯定否定副词:必、必须、必定、准、的确、不、未、没有(“没有看见”中的“没有”是副词,“没有车了”中的”“没有”是动词)、没、未、别、莫、勿、是否、不必、不用(甭)、不曾
⑤语气副词:偏偏、也许、简直、难道、岂、究竟、偏偏、索性、就(就这么一点点)、可、也许、难怪、大约、幸而、幸亏、反倒、反正、果然、居然、竟然、何尝、何必、明明、恰恰、未免、只好、不妨
⑥方式副词:如:大肆、肆意、特意、亲自、猛然、忽然(“突然”是形容词)、公然、连忙、赶紧、悄悄、暗暗、大力、稳步、阔步、单独、亲自
⑦处所副词:如:处处、到处、四处、随处
(二)连词
连接词、短语或句子,表示他们之间的各种关系的词。

只能起连接作用,不能起修饰和补充作用。

连词类别
①表示联合关系的连词:和、跟、与、同、及、而、或、或者
②表示偏正关系的连词:如果、只要、因为、虽然、即使、不但
(三)介词
起介引作用的词,一般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的前边,合起来组成介词结构,以表示处所、时间、状态、方式、原因、目的、比较对象等。

①介词后边不能加时态助词“着”“了”“过”。

②不能重迭。

③不能单说,也不能单独作谓语,必须放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前边组成介词结构。

④介词结构也不能单说,不能单独作谓语,它在句中主要是作状语,有少数也能作补语或定语。

介词类别
①表对象、关系的介词:把、被、对、对于、关于、连、周
②表示处所、方向的介词:在、向、从(从前面数起)、往、朝
③表示状态方式的介词:用、以、按照、根据
④表示原因的介词:由于、因、因为
⑤表示目的的介词:为、为了、为着
⑥表示比较的介词:比、跟、同
⑦表示排除的介词:除了
(四)助词
附着在词、短语、句子后,起辅助作用的词,不能单用。

①独立性最差,意义最不实在。

②每个词的个性很强。

助词类别
①结构助词:的、地、得
【注意结构助词“的”“地”“得”用法,“的”前面是定语;“地”前面是状语;“得”前面是谓语,后面是补语。

例如:(伟大)的人民。

[勇敢]地前进。

激动得<留下了眼泪>。

故要用得正确,定语用“的”,状语用“地”。

补语用“得”】
②时态助词:着、了、过
③语气助词:吗、呢、吧、啦
(五)叹词
表示感慨、应答的词。

在句中的位置比较灵活,通常不同其他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发生特定的关系,也不充当一般的句子成分,它只单用,独立成句。

助词类别
①表示喜悦的叹词:哈哈
②表示悲痛的叹词:唉、哎哟
③表示愤怒的叹词:哼、呸
④表示惊讶的叹词:唉呀、咦
⑤表示呼唤的叹词:喂
⑥表示答应的叹词:嗯、唉
(六)拟声词
摹拟事物声音的词。

①经常充任修饰语。

②能单说。

例如:走到山边便听见哗哗哗哗的水声。

嘟嘟!摩托车开来了。

唉,太令人失望了!
哼,他的话,信不得!
哼哼唧唧,不知嘴里说些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