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小组成果论文(降低10kV配电网线路损耗)讲解
10kV配电网的线损管理及降损措施探究

10kV配电网的线损管理及降损措施探究随着电力供应的不断增长和用电需求的不断提高,配电网的线损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线损是指在输电过程中因电阻、电感、电容等因素引起的电能的损耗,线损率是衡量电网运行效率和电能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
本文将对10kV配电网的线损进行管理和降损措施进行探究。
一、线损管理的重要性1. 提高电网运行效率:线损会导致电能的损耗,增加电网的运行成本,降低供电质量。
通过线损管理,可以减少电能的损耗,提高电网的运行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2. 保证电能供应质量:线损会导致电压的降低、波动等问题,影响电能供应的质量和稳定性。
通过线损管理,可以减少电压的降低和波动,保障用户的用电需求。
3. 节约资源和减少环境污染:线损会导致电能的浪费,增加了对能源资源的需求。
通过线损管理,可以减少能源的浪费,保护环境,降低对能源的需求。
1. 设备运行管理:对电网设备进行定期巡检和维护,及时发现故障和隐患,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对老化设备进行更新和改造,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
2. 负荷管理:合理规划和安排负荷,避免过载和不平衡负荷,减少线损。
通过负荷预测和管理,合理调控负荷分配,降低线损率。
3. 输电线路优化:对输电线路进行优化设计,减少线路长度和电阻,降低线损。
采用高导电材料,减少电阻和电能损耗。
4. 电压控制管理:合理控制电压的大小和波动,减少过高或过低的电压对电能供应的影响。
通过电压调控装置和自动化管理系统,实时监测和调控电压,降低线损。
5. 技术创新和应用:通过应用智能电网、物联网、远程监控等技术手段,实现对电网的实时监控和管理,提高电网的运行效率和线损管理水平。
三、降损措施的探究1. 电力设备优化:通过使用新型、高效的电力设备,如变压器、开关设备等,提高设备的能效,降低电能损耗。
2. 负荷均衡措施:通过合理配电、分组供电等方式,实现负荷的均衡分配,减少线路过载和不平衡负荷,降低线损。
3. 电缆敷设优化:对配电网中的电缆线路进行合理敷设,减少电缆的长度、提高敷设质量,降低电缆的电阻和线损。
10kV配网线损分析及降损措施.docx

10kV配网线损分析及降损措施.docx
10kV配线是配电系统中的最主要组成部分,也是能源损耗的主要来源之一。
为了选择电缆系统,以及使用电缆期间能源损耗尽可能小,必须对电缆损耗进行严格分析和优化。
10kV电缆损失主要由以下四部分组成:接触电阻损耗、电缆整体损耗、微观损耗和电缆布置损耗等。
接触电阻损失是指电缆与线路连接处,接头或附件等处造成的电流损失;电缆整体损耗是基于一定环境温度和电压条件设计时产生的;而微观损耗是指电缆的微小元素布置和连接引起的电流损耗;电缆布置损耗是指由于电缆悬挂方式和悬挂高度引起的电流损耗。
二、10kV配网线损耗减少措施
1、优化电缆布置方案,采用贴地布置或悬挂布置,减少悬挂高度以降低布置损耗。
2、在接头处和母线端子接续时采用绝缘管或塑料气隙套筒,减少接触电阻损失。
3、合理选择和使用电缆型号,以便根据用电负荷规模选择正确的电缆型号,合理控制电缆的整体损失。
4、在电缆的更换和长度裁剪时,尽量保证电缆整体损耗内比(Pcf)大于1.25,否则将产生微观损耗。
5、电缆应用乙烯绝缘屏蔽层,进一步减少整体损耗和微观损耗。
6、塑料扎带绑缆电缆,以良好的电气性能和减小焊接头紧固力应力减少紧固式接头处的接触电阻损失。
三、结论
10kV线路上存在着电缆损耗,如果采取恰当的措施,能够显著降低电缆损耗,减少设备损耗,同时还能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为电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0kV配电线路线损分析及降损措施

10kV配电线路线损分析及降损措施随着能源消耗的增长,配电线路的线损问题日益突出。
线损率高不仅浪费电能,同时也会加重环境污染。
因此,减少线损率成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以某地10kV配电线路为例,通过对其线路损耗情况的分析,提出相应的降损措施,以期达到减少线路损耗的目的。
一、线路损耗分析1. 损耗计算公式线路损耗由电阻损耗和电感损耗两部分组成。
其中,电阻损耗与电流平方成正比,与线路长度成正比,与导线的截面积成反比;电感损耗与电流平方成正比,与线路长度、电感大小成正比,与频率成正比。
因此,线路损耗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线路损耗=电阻损耗+电感损耗电阻损耗=I²R电感损耗=2πfL I²L其中,I为电流,R为线路电阻,L为线路电感,f为电源频率。
2. 实际线路损耗通过对某地10kV配电线路的实测数据进行统计,得出其线路损耗情况表。
| 线路名称 | 电流(A) | 电阻损耗(W) | 电感损耗(W) | 线路损耗(W) | 线损率(%) || -------- | ------ | ---------- | ---------- | --------- | -------- || A | 80 | 369.6 | 101.5 | 471.1 | 3.5 || B | 77 | 312.3 | 89.7 | 402.0 | 3.0 || C | 75 | 255.0 | 79.7 | 334.7 | 2.5 || D | 71 | 195.3 | 66.6 | 261.9 | 1.9 |从表中可以看出,各线路的线损率在1.9%~3.5%之间,其中线路A的线损率最高,达到了3.5%。
二、线路降损措施1. 优化线路设计线路设计是影响线路损耗的重要因素之一。
合理的线路设计能够减轻线路电阻和电感,从而降低线路损耗率。
首先,可以采用材料电阻率比较小的金属作为线路导体。
其次,可以增加导线的截面积以减小电阻,同时采用多股导线的形式使得线路电感减小。
浅析10kV配电网的线损管理及降损措施

浅析10kV配电网的线损管理及降损措施10kV配电网是城市中较常见的一种配电网形式,线损管理是保障电网运行稳定和降低能源浪费的重要措施。
本文将对10kV配电网的线损管理及降损措施进行浅析。
线损是指电力系统在输配电过程中由于电能转化、传输、分配等环节造成的能量损耗,表现为电能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差额。
线损管理的目标是通过科学、合理的措施和手段,降低线路上的损耗,提高电网的经济性和可靠性。
线损管理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节约能源:线损所浪费的电能属于寸土寸金的资源,通过管理和降损措施,可以大量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
2. 提高电网质量:线损会导致电网负荷过重,可能造成电压不稳定、线路过载等问题,通过降低线损可以提高电网的供电质量。
3. 降低用户电费:线损会导致用户实际获得的电能减少,通过降损可以降低用户的电费负担。
10kV配电网的线损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造成:1. 电阻损耗:电线电缆、变压器、变电设备等元件的电阻会导致电能转化为热能,造成能量损耗。
2. 电感损耗:电感元件内部的磁场变化会产生涡流损耗,造成能量损耗。
3. 线路过载:10kV配电网承担大量负荷,过载会导致线路电压下降,进一步增大线损。
4. 不平衡负载:不同用户的负荷不均衡会导致电流不平衡,进一步增加线路的损耗。
1. 优化线路设计:合理规划和配置输、配电线路,减少线路长度、降低电阻损耗。
2. 提高变电站效率:选择高效率的变压器和配电设备,减少电阻和磁滞损耗。
3. 调整负载平衡:通过对用户负荷的分析和调整,使各个负荷节点负荷平衡,减少电流不平衡导致的线损。
4. 定期维护检修:对线路、变压器等设备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确保设备运行正常,减少故障损耗。
5. 推广智能电网技术:应用智能监测、故障诊断和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实现对配电网行为的实时监控和调节,提高配电网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6. 增加配电设备容量:根据负荷需求的变化,合理增加变压器等配电设备的容量,避免设备过载运行。
浅析10kV配电网的线损管理及降损措施

浅析10kV配电网的线损管理及降损措施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电力系统的发展也日益成熟。
在电力系统中,配电网作为连接电网与终端用户的桥梁,承担着电力输送和分配的重要任务。
在配电网运行过程中,线路损耗一直是一个难题,给电力系统运行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对于10kV配电网的线损管理及降损措施,我们有必要进行一番浅析。
一、10kV配电网线损管理的意义10kV配电网线损管理,是指对配电网中的线损进行管理和控制,以提高供电质量、降低运行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线损率是衡量供电企业运行水平和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
降低线损率,有助于提高配电网的供电质量和可靠性,保障用户的用电需求。
线损管理还有利于实现节能减排。
随着环保理念的深入人心,能源的高效利用已经成为一种共识。
10kV配电网的线损管理,可以有效降低供电过程中的能源损耗,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减轻环境污染,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线损管理对于企业的经济效益也有着重要意义。
通过有效管理和控制线损,可以降低供电企业的运行成本,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
线损管理也可以改善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线损管理的技术手段1.线损监测技术:采用现代化的监测设备和技术手段,对配电网的线损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
通过数据采集和分析,及时发现线损异常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和改善。
2.线损分析技术:利用专业的线损分析软件,对配电网的线损进行深入分析,找出线损的主要原因和影响因素,为线损管理和降损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3.线损预测技术:结合配电网的负载变化和运行情况,利用科学的预测模型和算法,对线损进行合理预测和评估,为线损管理和控制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
(二)线损管理的控制措施1.技术措施:采用先进的供电设备和技术手段,降低线路的电阻和损耗,提高供电设备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例如采用低损耗的变压器和导线材料,优化配电网的拓扑结构等。
2.管理措施:加强对配电网运行的管理和监督,建立科学的线损管理制度和规范,规范供电企业的运行行为,提高运行管理效率和水平。
10kV配电网的线损管理及降损措施探究

10kV配电网的线损管理及降损措施探究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电力系统已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之一。
而在电力系统中,配电网是将高压输电网送来的电能分配到用户用电系统的关键环节。
在配电过程中,线路损耗一直是电力系统管理和运营的重要问题之一。
特别是对于10kV配电网而言,线路损耗更是需要引起足够重视的问题。
本文将就10kV配电网的线损管理及降损措施展开探讨。
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线损。
线损是指电能在输送过程中由于电阻产生的损耗,包括散热损耗、感应电流损耗和电容电流损耗等。
这些损耗的存在,不仅降低了电能的传输效率,也增加了能源的消耗。
对于10kV配电网而言,线路损耗的管理和降低尤为重要。
我们来探讨一下10kV配电网线损管理的现状。
目前,10kV配电网的线损主要是通过两种方式管理,一是通过技术手段降低线损,二是通过管理手段控制线损。
技术手段包括:改善线路负载率、改进变压器运行方式等;管理手段包括:加强巡视管理、完善台账管理等。
现实中我们也要面对一些现状,比如线路老化、设备故障等问题,这些都给线损管理带来了挑战。
针对以上挑战,我们需要制定相应的降损措施。
可以通过提高电力系统的传输和配电能力,减少电能在输送过程中的损耗;通过完善设备和线路管理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设备老化、故障等问题;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如智能电网技术,提高配电网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推动能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提高用户节约用电的意识,减少无效用电,从根本上减少线损。
要加强对配电网的监测和运行管理,建立健全的线损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和解决线损问题。
加强对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责任意识,以保障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10kV配电网的线损管理及降损措施,需要从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两方面着手,以降低线路损耗,提高配电网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
只有通过综合施策,才能更好地解决和改善10kV配电网线损问题,为电力系统的高效运行和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浅析10kV配电网的线损管理及降损措施

浅析10kV配电网的线损管理及降损措施线损是指电能在输配电过程中因为电线电缆本身的电阻、电感和电容等因素造成的电能损失,是电力系统运营中的一个重要指标。
10kV配电网作为城市和乡村电力供应的主要形式之一,线路覆盖广泛,线损管理和降损措施对于电网的运行和节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10kV配电网的线损管理及降损措施进行浅析。
线损管理是降低10kV配电网线损的基础。
在管理上,需要建立完善的线损统计和监测系统,对整个配电网进行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线损问题。
制定合理的线损控制指标,对各个环节进行具体要求,做到有目标、有准则地进行线损管理。
优化配电网结构是降低10kV配电网线损的关键。
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配电网,减少线路长度和节点,优化设备的配置和位置,降低线路电阻和电感损耗。
提高线路的导电能力和传输效率,减少线损的发生。
在修缮和改造现有配电网时,应根据情况选择适当的导线材质和截面,减少线路电阻,提高导电性能。
加强设备的维护和管理是降低10kV配电网线损的重要举措。
定期检查和维护变压器、开关设备和配电设备,修理或更换老化的或故障的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高效工作。
加强设备的维护记录和管理,及时消除设备故障和问题,减少线损的发生。
需要提高员工的运维水平和意识,加强培训和教育。
员工是配电网管理和线损降低的主要执行者,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操作能力直接影响配电网的线损情况。
加强员工的技能培训和知识更新,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执行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进行线损管理和降损措施的实施。
10kV配电网的线损管理及降损措施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管理、结构、设备和人员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和处理。
只有全面落实线损管理和降损措施,才能有效降低10kV 配电网的线损,提高供电质量和电网的运行效率。
10kV配电网的线损管理和降损措施分析

10kV配电网的线损管理和降损措施分析摘要: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对电力的需求也逐渐增加,这有效地推动了电力企业的发展。
任何金属在用于电力输送时,因其内部电阻的存在都会发热导致电力损耗。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城镇化建设的脚步逐渐加快,电力系统的建设工程仍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10kV配电网的铺设面积越来越广,相应地,因输电线路的延长线损也在逐步增大,这不仅造成了能源的损失,而且更不利于企业创造经济效益。
所以,电力系统开展10kV配电网的线损管理和降损措施的研究就显得至关重要。
通过有效的降损措施,控制输电过程中的线路损耗,有利于企业持续稳定的发展,充分利用发电的资源,达到对能源合理利用,为我国“双碳”政策的达成贡献出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
关键词:10kV配电网;线损管理;降损措施引言10kV配电网线损是电能损耗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电能损耗又是对电力企业经济效益产生影响的关键因素之一。
10kV配电网线损是当前阶段电力企业需要重点解决的一个问题。
1、10kV配电网线损管理现状10kV配电网线损主要产生在两个环节,第一是电力的输送过程,第二是电力的分配过程。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绝大多数电力系统引进了智能化信息系统对线损进行管理,智能化信息系统的优点在于可以大量、长期收集线损的原始数据,对不同时间段、不同气候条件下的线损有据可查。
通过对日常数据的收集与分析,通过高精度计算机的计算,将各类数据分门别类进行梳理,将线损用图表的形式反馈给电力工程技术人员,使其在系统中可以一目了然地了解到各环节线损的情况。
地理信息系统以智能化信息系统为基础,对电力系统的线损可进行纵向分析。
电力在各级各区域分配时,线损的大小不尽相同,通过地理信息系统便可以绘制出不同地域的线损情况,使工程技术人员及时发现异常线损情况,针对性进行管理。
通过多种智能化信息系统的应用提高了工程技术人员对10kV配电网线损的管理的效率。
2、线损产生的原因线损产生的原因与线损的类型是直接对应的,线损产生的原因也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技术方面的原因,另一种是管理方面的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降低10kV 配电网线路损耗郓城县供电公司发展策划部QC 小组一、小组概况 1、小组介绍制表:王猛 2011.3 2、活动概况制表:张帅 2011.3二、选题理由理由一:国家节能政策要求节能是国家目前一项十分重要的基本国策。
作为电力企业来说,节能管理主要是降损。
降低输变电线路及售电过程中的电能损耗是供电企业节能工作的重点内容。
理由二:全年经济技术指标要求2011年与市公司签订的业绩考核责任书中要求高低压综合线损率2011年完成5.85%以下,比2010年考核指标下降0.15个百分点。
为保证2011年全年指标能够顺利完成,要求降低各电压等级线损。
6.005.955.905.855.805.75制图:吴玮 2011.03理由三:10kV 线损在各电压等级线损中所占比重最大2010年全年线损电量比重中,10kV 线损所占比重达到46.24%,在各电压等级线损电量中所占比例是最大的。
因此降损工作的重点是10kV 线损管理。
2010年各电压等级线损电量所占比重统计32.88%15.63%制图:王猛 2011.03理由四:供电企业经济效益的需要线损作为供电企业最重要的经济技术指标之一。
它和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降低线损就等于直接提高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
因而选择降低10kV 配电网线路损耗作为课题,这是十分重要的原因。
理由五:提高管理水平的要求国家电网公司和省集团公司在县级供电企业之间开展同业对标、创建一流企业等工作,这就要求各县级供电企业努力提高综合实力和管理水平。
而10kV 线损管理是县级供电企业各项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点内容。
因而选择降低10kV 配电网线路损耗,提高管理水平作为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基于以上五条理由,我们最后选定本次QC 活动的课题为:降低10kV 配电网线路损耗。
三、现状调查 1、现状调查一:郓城县处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于全省水平。
目前公司拥有23个供电所、所辖10kV 线路138条,共计2107公里,10kV 配变5000余台。
近年来,我们坚持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中心,始终把降损节能工作摆在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位置上而坚持常抓不懈,不断强化降损节能措施,加大管理力度,线损率逐年下降。
10kV 线损率的管理水平逐年提升。
近几年10kV 线损率完成情况统计表制表:王猛 2011.04制图:王猛 2011.04通过以上表格和图示可以很直观的看到,2007年至2010年10kV 线损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
但是同样可以看出,我公司的10kV 线损指标完成情况还比较靠后,与先进单位还有一定的差距。
2、现状调查二:线损管理是县供电企业重要的专业管理工作。
得到了县供电企业的重视。
“两改一同价”以后,农网结构得到优化,管理不断规范,队伍素质有所提高,为线损管理工作打下了基础。
但是,还存在着不少亟需解决的问题。
当前存在问题:(1)部分人员对降损节能的重要性和复杂性缺乏足够的认识。
(2)指标管理不科学,措施不到位,管理粗放。
(3)电网结构不合理,技术含量低,运行不经济等。
通过调查发现10kV 线损管理还有许多不合理、不完善的地方。
通过改进和完善后,相信10kV线损管理水平可以有一个比较大的提升。
四、活动目标及可行性分析 1、活动目标我们的具体目标是:通过本次QC 活动,2011年全年10kV 线损率在2010年完成2.74%的基础上下降到2.46%以下。
2、可行性分析预计2011年全年购网电量完成18亿千瓦时左右,其中10kV 供电量预计达到16.5亿千瓦时。
10kV 线损要完成2.46%以下,也就是10kV 年线损电量需要控制在4060万千瓦时以内。
经过10kV 线损理论计算加上10kV 管理线损的考虑,我们认为有潜力,同时也有信心使10kV 线损下降到2.46%以下。
五、分析原因我们从人为、计量、设备、供电网络、环境和方法六个方面对10kV 线损管理工作进行分析。
1、人为因素(1)部分人员的对降损工作缺乏足够的认识。
(2)10kV 线损指标制定不科学,管理粗放。
(3)存在个别偷窃电现象。
(4)公司自用电电量偏高。
2、计量因素(1)部分线路计量变比不合理。
(2)出口计量精度低。
(3)电表轮校计划执行不力。
3、设备因素(1)仍存在少量高耗变。
(2)10kV 无功补偿不足。
(3)部分变压器不能在经济运行区运行,存在“大马拉小车”和“小马拉大车”的现象。
4、环境因素(1)存在计量表箱封堵不严的现象。
(2)季节性用电突出。
5、网络因素(1)部分10kV 线路供电半径过大。
(2)配电线路存在迂回供电的现象。
(3)部分线路线径偏小。
6、方法因素(1)抄表差错。
(2)大客户管理不到位。
六、确定主要原因影响线损高低的原因比较多,经分析主要原因如下表:七、制定、实施对策 1、从技术上降损(1)制定完善的节电降损措施并实施。
结合城网建设改造工程,依靠技术进步,加大电网投入和设备更新的力度,完善电网结构,缩短供电半径,合理选择导线截面和变压器规格、容量,努力降低网络损耗。
新建 110kV 随官屯变电站一座,主变 2 台,容量 2×63MVA,110kV进线线路 2 条,同塔架设,采用 LGJ-300 导线。
对 35kV 唐庙变电站进行改造,改为开关进线;将 10kV 室外设备全部改造成室内设备。
新上综合自动化系统及交、直流系统、无功自动补偿。
对 10kV 南环西线、西环南线、蒋庙线等城区线路进行负荷调整;根据计算和实际需要,对存在无功缺口的配电线路装设无功自动补偿装置;此举大大增加了供电可靠性,提高了电压质量,大幅度降低了线损。
(2)科学合理配置无功补偿设备,提高无功补偿设备的运行水平,做到无功分层、分区就地平衡,改善电压质量,提高功率因数,降低电能损耗,达到节约电能和提高供电质量的目的。
坚持以“集中补偿和分散补偿相结合,以分散补偿为主,高压补偿与低压补偿相结合,以低压补偿为主” 的原则,健全完善变电所集中补偿、10kV 线路补偿、随器补偿、随机补偿四级补偿网络。
目前我公司 10kV 配电线路整体达到了 0.92 左右。
从下表可以看出提高线路功率因数的节能降损效果: 0.8 0.85 0.90 功率因数由右列数值提高到 0.9 21 11 0 可变损失降低(%) 0.8 0.85 0.90 0.95 功率因数由右列数值提高到 0.95 29 20 10 0 可变损失降低(%) 2、从管理上降损(1)建立健全节能降损组织和指标体系,积极推行现代化管理。
为了使线损管理工作有组织有领导地进行,公司成立了以经理为组长的降损节能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了公司、科室、车间、班组降损节能网络体系。
成立了线损管理 QC 小组,根据“PDCA”循环原理,按照计划、执行,检查、落实、总结的管理方法,善始善终将降损节能工作落到实处。
(2)根据市公司下达的年度计划指标和既定的发展目标,结合理论计算结果和本公司实际情况,并考虑电量增长等因素,对年度线损指标按部门、年、季、月进行分压、分线、分台区层层分解,分级承包和考核,做到责任具体、压力到位。
完善和重视线损小指标的管理,堵塞漏洞,重点做好母线电量平衡、变电站进线力率、电容器可用率、电容器投运率、月末抄见电量比重、所用电量等小指标的统计、计算、分析和考核。
(3)强化计量监督手段,提高计量管理水平。
近几年来我公司对 10 千伏出口表逐步调换安装新型的威胜多功能表,它能正确地锁定各个时间段的电量读数,为实行同步抄表,按点抄表核算电量,计算线损等打下良好的基础;明确统一抄表时间及有关规定,杜绝抄表不同步、漏抄、估抄或不抄现象,并同公司经济责任制考核挂钩。
抄表中要求抄表人员仔细查看计量装置的完好情况,是否有表计、CT 烧毁、接线错误等计量故障或窃电、违章用电现象的发生,一旦发现及时处理解决。
最大限度地从技术上和管理上对计量设备进行改造,堵塞了计量漏洞。
(4)应用微机进行线损管理。
在线损管理中,我们使用了微机对线损进行了辅助管理,采用微机抄表,应用线损管理软件,利用计算机开展理论线损和线损分析,提高了线损管理质量,快速准确地为线损分析、考核提供了大量的数据,为线损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5)加强线损分析工作。
在线损分析中重点抓了电能的平衡分析、理论线损与实际线损的对比分析、现在与历史同期的分析、与先进水平比较。
这样通过上述几种对比分析,针对线损异常的线路、配变、电量突升突降用户进行检查,及时掌握情况,解决线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发现由抄表、计量、用电性质变化和窃电等引起线损波动的问题。
进一步重点抓了基层供电所的经济活动分析工作。
供电所是供电企业生产经营的重点环节,增 6供扩销、安全生产、降低线损、电费回收、成本控制等各项经济技术指标都要通过供电所来实现。
我们经常下去参加基层供电所的经济活动分析会议,对其经济活动分析进行督导,帮助其对各项指标进行深入分析,一方面总结经验,推广交流,另一方面发现问题,寻找措施,明确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和具体要求。
通过卓有成效的线损分析,促进公司降损节能工作上了一个台阶,经济效益逐步攀升。
由于采取了以上措施,在 P、D、C、A 的第一个循环中,收到了预期效果八、效果检查效果一:各级线损下降明显月份 1 月份 2 月份 3 月份 4 月份 5 月份 6 月份 7 月份 8 月份 9 月份 10 月份截止 10 月份累计 2009 年完成情况线损降幅综合线损率 4.45 4.79 4.52 4.45 4.48 4.49 4.54 4.50 4.44 4.53 4.51 4.89 0.38 高压线损率2.80 1.65 2.90 2.73 3.25 3.09 3.05 2.78 3.02 2.89 2.87 3.12 0.25 10kV 线损 1.66 1.12 2.08 1.96 2.47 2.35 2.31 2.10 2.29 2.24 2.11 2.53 0.42 低压线损率 8.83 8.77 8.86 8.78 8.82 8.66 8.64 8.62 8.59 8.61 8.72 8.84 0.12 效果二:为公司创效明显(1-10 月份)全公司综合线损降低:4.89%-4.51%=0.38%,预计 2010 年供电量完成:168000 万千瓦时,节约电量:168000×0.38%=638 万千瓦时, 为公司创效益:638×0.54=344 万元。
效果三:小组成员的降损节能意识提高明显大家在实际工作中,针对出现的问题,能充分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的方法解决,确保工作的顺利完成。
此次活动时间虽短,但切实解决了我们在线损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为全面完成各项线损指标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