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建设
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施工总结

4
开挖期间,洞内烟雾主要来源于爆破和燃油设备尾气。其中施工机械(如装载 机、车辆、履带钻等)产生的烟雾所占比重较大,几乎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 (1)机械通风 :在通风井道未打能前,利用机械通风。本工程采用天津 88—1 型 通风,其轮径为 φ100cm,流量 1000m3,噪声 80 芬贝。根据其性能,布置间距不大于 500m。厂房施工中,分别在 1#支洞布置 1 台、交通洞布置 2 台、通风兼尾水施工支洞 布置 2 台,供厂房及其它洞室通风散烟。每排炮爆破后所需抽烟时间约 1 小时。排风 兼交通洞及排风竖井导井打通后,在排风兼交通道布置 1 台,从排风竖井抽新鲜空气 到厂房,由于效果不太好,后期改布到排风竖井导井上口抽排。安装场排烟竖井及平 洞打通至 PD15 探洞后,在 PD15 探洞一侧布置 1 台风机,向厂房输送新鲜空气。1#支 洞的通风管一直延伸至厂房上游边墙上。 所有通风管均采用 φ100 轻型管,用锚杆固定在洞壁或悬挂在洞顶上。通风机用钢 支架固定洞边。 (2)自然通风 :由于爆破产生的烟尘和施工机械尾气量较多,光靠上述机械通风 仍不能满足要求。因此,在制定通风方案时,考虑尽快打通排风兼交通洞和排风竖井 导井、安装场事故排烟竖井及平洞、PD15 探洞排风竖井、500kV 电缆竖井及平洞这些 通往地面的通道,以形成自然对流通风。由于 1#支洞、交通洞、通风兼尾水施工支洞 的洞口均高于厂房,它们本身也起到自然通风作用。 混凝土施工及机电安装期间为自然通风,各施工通道与排风竖井、500kV 竖井、 通风竖井、PD15 探洞排风竖井形成了地下厂房通风系统。在上游输水道封堵之前,其 斜井也是很好的排风道。
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地下厂房施工总结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杨保才
一、工程概况
天荒坪二期

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二期工程介绍强祖德1何永泉2(1.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2.上海华东水电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摘要:本文介绍了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二期工程接入系统、枢纽工程、机电设计的基本情况,以及在华东电网建设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二期工程的必要性。
关键词:天荒坪电站二期工程接入系统枢纽工程机电设计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二期工程位于已建成的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一期工程旁,地处华东电网负荷中心,与上海、南京、杭州三市的直线距离分别为175km、180km、57km,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天荒坪一期和二期工程的地下厂房分别位于天目山区的大溪河谷左、右岸,两工程上水库位于大溪河谷两侧的山顶,隔溪相望,下水库首尾相连,十分有利于电站的集中管理。
1 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二期工程接入系统设计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一期工程从距离电站35km的500kV瓶窑变电所接入系统,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二期工程设计将以2回500kV出线接入距离40km规划中的500kV德清变电所,经湖州、宜兴变电所向南京、常州、无锡供/受电,或接入最近投产的500kV双林变电站经嘉兴至上海。
确保天荒坪一期与天荒坪二期在接入系统上各自独立,避免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二期工程建成后造成两个工程的潮流大进大出,出现对电网不利的情况。
两个工程之间也不设联络线,不但可避免穿越功率,节约投资,而且可提高电站运行的可靠性。
适应抽水蓄能电站工况变化频繁的特点,操作方便、灵活,简化了电气主接线。
二期工程采用的电气主接线与一期工程基本相似:即发电电动机与主变压器的组合采用联合单元接线;设置发电机出口断路器,采用发电机电压同期及换相方式;电动机起动方式推荐采用以SFC起动为主,背靠背起动为辅的方式;500kV侧电气主接线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三回进线两回出线。
6台420MVA主变压器布置在平行主厂房并与发电机层同高的主厂房下游侧的主变洞内。
500kV开关站采用GIS设在地面,通过三回500kV XLPE电缆与地下厂房的主变相连。
水文工程-----水电站--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

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位于浙江省安吉县境内,距上海175km、南京180km、杭州57km,接近华东电网负荷中心。
电站装机容量180万kW,上水库蓄能能力1046万kW·h,其中日循环蓄能量866万kW·h,年发电量31.6亿kW·h,年抽水用电量(填谷电量)42.86亿kW·h,承担系统峰谷差360万kW任务。
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全貌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位于浙江省安吉县境内。
电站以及独特的山区风貌,优越的地理位置,较高的知名度和良好的效益,而享誉海内外。
电站前期准备工作于1992年6月启动,1994年3月1日正式动工,1998年1月第一台机组投产,总工期八年,于2000年12月底全部竣工投产。
天荒坪电站雄伟壮观,堪称世纪之作,是我国已建和在建的同类电站单个厂房装机容量最大、水头最高的一座;也是亚洲最大、名列世界第二的抽水蓄能电站,电站主要设备均从国外引进。
电站枢纽主要包括上水库和下水库、输水系统、中央控制楼和地下厂房等部分组成。
天荒坪水电站示意图天荒坪水电站枢纽布置图枢纽主要建筑物上、下水库、输水系统、地下厂房洞室群、开关站等,均位于大溪左岸,左岸山体雄厚,地形高差700m左右。
上下水库库底的天然高差约590m,筑坝形成水库后平均水头570m,最大发电毛水头610m,上下2个水库的水平距离约1km,输水道长度与平均发电水头之比为2.5。
主要机电设备有6台30万kW立轴可逆混流式水泵水轮机发电机组、6台340MVA三相绕组强迫油循环水冷式主变压器。
天荒坪抽水蓄能水电站上水库上水库:利用天然洼地挖填而成,集水面积很小,径流、洪水均可忽略。
设计最高蓄水位905.2m,总库容885万立方米;设计最低蓄水位863m,死库容50万立方米。
水库由主坝和4座副坝围筑而成。
主副坝均为沥青混凝土面板土石坝。
主坝最大坝高72m,坝顶长503m。
副坝最大坝高9.334m,4座副坝总长822.3m。
天荒坪第二抽水蓄能电站环境影响报告书简写本

天荒坪第二抽水蓄能电站环境影响报告书简写本1 项目概况天荒坪第二抽水蓄能电站位于浙江省安吉县天荒坪镇浒溪上游一支流山河港的中游,其下水库坝址位于已建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下游,两坝址相距2.2km。
上水库坝址位于山河港右岸横坑坞支沟,与天一上库隔溪相望。
上、下水库高差710m,水平距离约2200m,距高比为3.1。
电站距安吉县城约25km。
工程地理位置见下图。
本电站装机规模2100MW,为日调节纯抽水蓄能电站。
工程建成后将作为华东电网主力调峰电源之一,为系统承担调峰、填谷、调频、调相及紧急事故备用电源等任务,从而缓解系统严重的调峰矛盾,改善系统火电、核电机组运行状况,提高系统的供电质量,为电网安全运行提供可靠保证。
工程由上下水库、输水系统、地下厂房及开关站等组成。
上水库正常蓄水位976.00m,相应库容1046万m3,坝高103m;下水库正常蓄水位243.00m,相应库容1400万m3,坝高100m。
输水系统中引水系统采用两洞六机布置,引水隧洞共两条,洞径6.8m,输水系统长2794.750~2906.909m。
厂房布置在输水洞线中部,安装6台350MW的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2100MW,年均发电量1050亿kW·h,年均抽水电量1400亿kW·h。
本工程建设征地不涉及搬迁人口,需生产安置人口312人,拟采用保障金制度和劳动力转移方式由政府进行统一安置。
工程建设共需征地3846亩,其中水库淹没土地665亩、永久占地2721亩、临时占地460亩。
工程弃渣约412.00万m3(松方)。
施工平均人数约2500人,高峰人数3000人,总工日787万工日。
工程总工期75个月,第一台机组发电工期57个月,总投资约60.99亿元(预可阶段)。
2工程合理性根据分析,天二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建设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风景名胜区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是协调的,与华东电力系统发展规划、湖州市水资源综合规划、天荒坪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天荒坪旅游区总体规划和天荒坪镇城镇总体规划等均相符。
安吉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

安吉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荒坪水电站位于安吉县城西南隅天目山脉支系的山林深处。
距杭州仅一小时车程。
一到天池,顿觉眼前豁然开朗风光明媚。
进入景区,迎面就看到一块竖立的巨石上镌刻着乔石同志手笔"竹乡天池"四个大字。
然后转身登上十多米高的设置电站模型的大厅,首先了解电站如何抽水蓄能发电的概况。
再继续登上搁天岭,大家在梁平波题写对联的牌楼前,背着牌楼,凉亭,面对天池频,摄影留念。
下来后就乘旅游观光电瓶车绕天池游了一圈,感觉凉风习习,十分清新惬意。
电站分三部分组成:上水库、下水库,机房。
上水库在海拔908米的九龙山顶。
是一个由四周山峰自然围成的山谷,在四周岩壁及缝隙谷底处,用混凝土浇筑成的如梨形的天池。
天池周长2.5公里,水深72米,平均深42.2米,但却拥有周长约20公里的杭州西湖的蓄水量--2800多万立方米。
电站的枢纽部分发电的机房安装在天池600米以下的一座山体中。
我们乘车沿原路急速下山,很快来到了这座山崖下。
经过安检,戴上安全帽,换乘电站专用车,通过长长的隧道便进入了作为总调控室的主机房。
主机房是一个宠大的空间,宽约20米,长约120米,高有10多米,但却看不到一梁一柱。
6台30万千瓦共180万千瓦的大型发电机组分别安装在主机房两侧的专用机房内。
机房部分共有十多条宽敞的通道,开挖出的石块作为构筑下水库石坝和修建12公里长的盘山公路之用。
加上上下水库间2米直径600多米长的抽水通道以及上水库天池的构筑,足见整个工程施工量的艰巨浩大,规模的宏伟壮观。
为了把每台200吨重的6台机组运进山体中的机房里,工人们专门在里边修建了钢铁轨道。
由于这座山的岩石经测定特别坚固,可以抗6级以上地震,而这里是属于无地震区,所以才选址在这里建电站机房。
亚洲最大的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在1996年开始动工兴建,到2000年竣工投入使用,共投资60多亿元,预计再过10年可以全部收回成本。
所谓抽水蓄能就是把下水库的水抽起压送到上水库天池储蓄起来,再通过机器转化为电能,发出的电并入新安江水电站等的电网管线,一起输送到杭州、上海等华东地区使用。
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大坝安全管理和信息化建设概述

机 布置型式 , 两条 引水斜 井 中心间距 为 5 . 。上 9 4i 5 n
下 库库 底 高差 5 0i, 均水 头 5 0i, 大 发 电毛 9 平 n 7 最 n 水 头 6 02 , 1 . i 电站上 下库 均 为 日调 节 水库 。地下 0n
厂 房 内装 有六 台单机 为 3 0M 机 组 。 0 W
较少 , 总共 7人 。 厂部设 水工 副 总工程 师 1人 , 备 设
管理 部 下设 水工 分 部 ( 似 水工 班 ) 有 副部 长 一人 类 , 分管 水 工 , 水工 分部 正 式编 制人 员 5人 。 电站 水工 人 员少 , 比较 精 干 , 历 高 , 中硕 士 2人 、 科 但 学 其 本 4人 、 大专 1 。电站 水工人 员 主要 以管理 为 主 , 人 外
p we l n . mb n dwih o r t npr cie s mee p re ewa r s n e e e frr fr n e. o rp a t Co i e t pe ai a tc , o x e inc sp e e t dh r , o eee c o
将 大坝 安 全管 理作 为 电站 安全 管理 的 工作 重点 , 水
压 输水 系 统长期 承 受高 水头 , 下水 库 水位 变化 频 上
繁 , 幅大 , 全运行 问题更 加突 出 。所 以电站 的水 变 安 工建筑 物的安 全监测 和监控 就显得 更加重 要 。 天 荒 坪抽 水 蓄能 电站 的机 电设 备 自动化 水 平
考 和探 讨 。
关 键词 : 荒 坪抽 水 蓄能 电站 ; 坝 安全 管理 ; 息 化 天 大 信
Ti e I t d ci no a s f t ma a e n n fr t n z t n c n t cin a in u n p n u e tr g o e l n/ t : r u t f m aey n g me t d i o mai i i o s u t t a h a g igp mp dso a ep w r a t/ l no o d a n o ao r o T p
浙江“牵手”三峡建装机容量世界第一抽水蓄能电站

浙江“牵手”三峡建装机容量世界第一抽水蓄能电站惊蛰过后,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的天荒坪镇,响起的不是春雷,而是接连不断的轰隆的“雷声”。
“那是抽水蓄能电站在爆破。
”村民阮柯龙指着最高的山顶自豪地说到:“抽水蓄能电站,安吉是世界第一。
”阮柯龙口中的抽水蓄能电站就是正在建设中的,坐落于安吉天荒坪大山之巅的长龙山抽水蓄能电站。
当2024年长龙山抽水蓄能电站完工时,安吉的抽水蓄能装机容量将达世界第一。
据长龙山指挥部办公室主任胡炯介绍,建成后的长龙山抽水蓄能电站将有效提高浙江省的调峰能力,同时还可支持江苏、上海电网调峰,对提高华东电网调峰能力,保障受端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作用。
一直以来,位于我国东部沿海的华东四省一市就在经济发展中处于全国领先水平,电力需求总量基数大。
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该地区能源相对匮乏,水能资源基本开发完毕,未来电力的开发将成为该地区能源接替的主要途径。
同时,“随着规划电源的发展,华东电网调峰压力日益增大。
虽然华东电网抽水蓄能电站资源比较丰富,但分布不均,因此华东电网需要加快建设一定规模的抽水蓄能电站,优化系统电源结构,缓解系统供需矛盾和调峰压力,改善系统的安全、节能、经济运行条件。
”作为长龙山抽水蓄能电站“从无到有”的“见证者”之一,胡炯深谙其建设的必要性。
记者了解到,这座总投资106亿元的抽水蓄能电站,是浙江省与三峡集团合作的首个大型能源项目。
自2006年1月,浙江省政府与三峡集团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同意并支持三峡集团作为投资主体开发浙江省内的抽水蓄能电站以来,安吉人10年追梦,终于在去年年底拉开了这座额定水头全国第一,装机规模全国前三的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大幕。
除了提高华东电网调峰能力之外,胡炯表示,长龙山抽水蓄能电站还可以优化电源结构,改善电网机组运行条件,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经济性,并促进新能源、清洁可再生能源及区外电力合理消纳,节约系统燃料消耗,促进节能减排。
回看安吉已建成并运行了近20年的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这座隐藏在巍峨大山中的翡翠湖以对环境几乎零的影响,每年发电16.375万千瓦时,吸引72.04万游客参观,创造出6446.8万元的收入。
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世界最大抽水蓄能电站

天荒坪抽⽔蓄能电站——世界最⼤抽⽔蓄能电站⼯程总投资:136亿⼯程期限:1992年——2015年世界上第⼀座抽⽔蓄能电站于1882年诞⽣在瑞⼠的苏黎⼠,⾄今已有⼀百⼆⼗五年的历史。
但世界上抽⽔蓄能电站得到迅速发展,是在六⼗年代以后的事,也就是说从第⼀座抽⽔蓄能电站建成到迅速发展,中间相隔了近80年。
中国抽⽔蓄能电站建设起步较晚,六⼗年代后期才开始研究抽⽔蓄能电站的开发,1968年和1973年先后在中国华北地区建成岗南和密云两座⼩型混合式抽⽔蓄能电站。
在近40年中,前20多年蓄能电站的发展⼏乎处于停顿状态,九⼗年代初才开始有了新的发展。
⾄2005年底,全国(不计台湾)已建抽⽔蓄能电站总装机容量达到6122MW,年均增长率⾼于世界抽⽔蓄能电站的年均增长率,装机容量跃进到世界第5位,遍布全国14个省市。
在建的抽⽔蓄能电站装机约11400MW,预计⾄2010年,这些电站都将建成,到时抽⽔蓄能电站的总装机可到17500MW左右。
天荒坪蓄能电站是我国⽬前容量最⼤、⽔头最⾼的纯抽⽔蓄能电站,⾪属于华东电管局,承担华东电⽹的调峰任务。
电站位于浙江省安吉县天荒镇⼤溪村,接近华东电⽹的负荷中⼼,距上海、南京、杭州分别为175、180、57公⾥,离500KV瓶窑变电所34公⾥。
电站前期准备⼯作于1992年6⽉启动,1994年3⽉1⽇正式动⼯,1998年1⽉第⼀台机组投产,⼯程总投资73.77亿⼈民币,经过⼋年奋战,于2000年12⽉底全部竣⼯投产。
天荒坪电站是我国⽬前已建和在建的同类电站单个⼚房装机容量最⼤、⽔头最⾼的⼀座;也是亚洲最⼤、名列世界第⼆的抽⽔蓄能电站(⼆期⼯程完成后将为世界第⼀)。
电站枢纽主要包括上⽔库和下⽔库、输⽔系统、中央控制楼和地下⼚房等部分组成。
电站上⽔库位于海拔908⽶的⾼⼭之巅,是利⽤天荒坪和搁天岭两座⼭峰间的千亩⽥洼地开挖填筑⽽成,并有主坝和四座副坝及库岸围筑,整个上⽔库呈梨形。
⼤坝为沥青混凝⼟斜墙⼟⽯坝,,最⼤坝⾼72m,平均⽔深42.2⽶,库容量885万⽴⽅⽶,相当于⼀个西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 科技信息部提 要:本文回顾了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历程,对电站概况及枢纽布置做了较为详细水蓄能电站2005年获国家第十一届优秀工程设计金奖,和国家第九届优秀工程勘察金奖,工程蓄能电站勘测设计的许多关键技术,文中概述了这些成果。
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竣工后,在电巨大的作用。
关键词:抽水蓄能电站 枢纽布置 关键技术 经济和社会效益1 概述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是华东地区第一座大型的抽水蓄能电站,安装6台300MW机组,总容量建和在建的单个厂房装机容量最大、水头最高、电站综合效率达到80%以上的抽水蓄能电站。
#机组)已于1998年9月30日投产,2#、4#、5#和3#机组先后于1998年12月底、1999年8月旬及2000年3月上旬投运,最后一台机组于2000年12月发电。
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为“八五~九五”期间国家重点建设工程。
1980年华东院在规划选点中发现天荒坪站址,1984年开始可行性研究,1987年开始初步设施设计,1994年3月1日主体工程开工,2001年至2003年分别通过了国家规定的防火、环境保护卫生、档案、枢纽、财务审计等六个专项竣工验收(水库移民免验)。
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是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引进外资的项目,采用国际竞争性招标。
外资主外采购及部分土建工程的国际招标。
主要机电设备如水泵水轮机、发电电动机、主阀、计算机500kV GIS高压组合电器设备、500kV高压电缆等均采用国际招标采购。
工程的土建部分除上水为国际招标外,其余均采用国内招标。
电站的建设资金由国家开发银行、华东电力集团公司、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及安徽省坪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过程中施行了新的建设管理体制——业主负责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境保护的各项工作在设计阶段、世行评估阶段和施工期,都得到了充分的重视。
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2005年在中国第十一届优秀工程设计评选中获国家金质奖,同时亦在程勘察评选中获工程地质勘察国家金质奖。
2 建设历程回顾天荒坪电站的建设历程,确实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路。
华东电网的抽水蓄能电站规划选点工作开始于1974年。
1979年我院正式接受华东电网抽水点任务,天荒坪电站被选作第一期开发的点子后,1984年2月原水电总局下文,将天荒坪电站列目,经过二年多的努力,1986年6月我院完成《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可行性研究报告》,同年电规划设计总院会同华东电业管理局、浙江省计经委审查通过了可行性研究报告。
1987年3月划设计总院下达初步设计任务书,初步设计工作启动。
1989年12月我院完成《天荒坪抽水蓄能告》,1990年5月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会同有关部门审查通过了初设报告。
1988年7月原国家省一市(浙江、江苏、安徽和上海市)在杭州签订《关于集资建设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协议书》委批复《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建议书》,1993年8月国家计委批准利用世界银行贷款3亿美设备,至此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的前期工作及立项进程圆满地告了一个段落。
1992年6月国家计委下文批准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开始进行施工准备工作,同月“三通一平工。
1994年3月主体工程—地下厂房开挖正式开工,与此同时,其它主体工程项目施工也全面铺施工,于1995年12月31日处于关键线路上的地下厂房和尾水闸门洞的开挖结束,1996年1月30至此地下洞室群开挖基本完成。
与此同时,上下水库等明挖和填筑工程量也已超过大半,土建收尾阶段。
1996年1月29日1#机组肘管下基坑,标志着一个新的阶段——机电安装的正式开始5月31日水轮机工况整机启动调试,7月21日首次并网成功,往上库抽水,9月30日投入试生产到1#机组投入试生产,历时55个月。
3 电站概况及枢纽布置3.1 电站概况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位于浙江省安吉县天荒坪镇境内,距杭州市57km、距上海市175km、距180km,距华东电网(该电网主要包括浙江省、江苏省、安徽省、和上海市)500kV瓶窑变电所网的负荷中心。
电站年发电量30 14亿kW·h,抽水电量(填谷电量)41 04亿kW·h,为日调节的纯以500kV一级电压、出线二回接至瓶窑变电所进入华东电网,在华东电网中担负调峰、填谷、调故备用等任务。
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是我国目前已建和在建的同类电站中单个厂房装机容量最大、安装单头最高的一座抽水蓄能电站,也是亚洲最大的一座。
上水库整个库盆28.5万m2采用沥青混凝土衬砌的水道系统的最大静水压力达到680米水头、地下厂房设置自流排水洞、采用三回500kV干在中国国内均属首例。
3.2 站址自然条件电站枢纽主要建筑物上水库、输水系统、地下厂房洞室群、开关站等均位于大溪左岸,左高差700m左右。
上下水库库底的天然高差约590m,筑坝形成水库后平均水头570m,最大发电毛下两个水库的水平距离约1km,输水道长度与平均发电水头之比为2 5,地形陡峻。
站址区年平均降水量1849 6mm,多年平均径流量2450万m3,保证率99%的枯水年年径流量入下库的水量足以补偿蒸发和渗漏的水量损失,上水库无径流来源。
下水库百年一遇洪水为53水为859m3/s,可能最大洪水(PMF)为1280m3/s。
站址多年平均气温13.8℃。
电站枢纽所在区域的地层主要为侏罗纪上统火山岩,如含砾流纹质熔凝灰岩、流纹斑岩、岩等。
地质构造不发育,断层规模不大。
第四系地层无不良地质作用。
地震烈度小于6度。
3.3 枢纽布置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枢纽包括上下水库、输水系统、500kV开关站和地下厂房洞室群等部分兼交通竖井和500kV电缆竖井为地下厂房洞室群和地面500kV开关站、中控楼间的两个竖直向的通洞则是地下厂房洞室群与地面联系的水平通道(见图1、图2)。
(1)上水库上水库位于大溪的一条小支沟的沟源洼地,集雨面积0 327km2,无天然径流注入水库。
上在洼地南端布置主坝,在洼地的东、北、西、西南4个垭口处修建4座副坝。
主副坝均采用土石2.0,下游坡1∶2.2,主坝高72m。
设计最高蓄水位905.20m,相应库容919.2万m3,死水位863 37.97万m3,工作深度42.2m,正常运行时水位日变幅28.42m。
环库顶高程908.30m,环库顶长约上水库建设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大坝基础和大部分库底全风化土的处理问题。
为此主底和库岸均采用适应不均匀沉陷能力较强的沥青混凝土防渗护面。
沥青混凝土护面为简式结构为封闭层(厚2mm),中间为防渗层(厚100mm),下层为整平胶结层(厚80mm~100mm)。
(2)下水库下水库位于大溪中游峡谷河段,坝址以上流域面积24.2km2。
下水库为钢筋混凝土面板堆石1.4,下游坡1∶1.3,坝顶高程350.20m,坝轴线处最大坝高92m。
坝体垫层厚100cm,垫层的渗透系数取值(K=5×10-2cm/s~5×10-3cm/s)较大,钢筋混不分结构缝。
减小垫层厚度、加大其渗透系数并放缓上游坡的目的都在于保证面板在下水库水速率高的不利条件下的稳定性。
下水库设计最高蓄水位344.50m,相应的库容859.56万m3。
下水库死水位295m,相应的库容作深度49.50m,正常运行时水位日变幅44.80m。
下水库长约2k,左岸岸边布置无闸门控制的侧型曲面贴角斜鼻坎挑流消能,右岸将施工导流洞改建为供水及放空设施。
库尾建一座拦沙坝,以拦截入库的推移质泥沙。
(3)输水系统输水系统按照输水道最短的原则,选取了与天然河道垂直的走向。
输水系统连接上下水库,由上库进/出水口及事故检修闸门井、斜井式高压管道、岔管、管、尾水隧洞及检修闸门井和下水库进/出水口等组成,全长1415m。
上库每个进/出水口连接1条内径7m由钢筋混凝土衬砌的斜井式高压管道,每条斜井通过钢管,各接3根内径为3.2m的水平支管(高压钢管),靠近厂房上游边墙处钢管内径渐变为2.0m以利阀。
高压管道围岩承担全部或部分水压力,靠近厂房上游边墙约8m范围的高压钢管按明管设计钢板承担。
岩石覆盖厚度满足钢衬段岩石分担最大压力的要求。
除了近厂房段采用钢板衬砌外上游水道系统均采用钢筋混凝土衬砌,其最大的内水压力达680m水头,在同类电站中是罕见的上水库进/出水口采用河岸式竖井进/出水口,下库进(出)水口采用河岸式岸坡进/出水口口均设防涡梁和分流墩,并优选平面和立面的扩散角,使得进/出水口的水头损失大大减小并出。
为了降低作用在高压钢管段和岔管上的外水压力,设置了两套排水系统:一套排水系统由钢管上方35m处的纵横排水道及廊道中竖直向下的排水孔组成,排除围岩中来自上游输水系统另一套则直接布置在高压钢管的外壁上,以排除沿钢衬与混凝土交界面的渗水,降低钢管外压(4)地下厂房、机电设备及开关站地下厂房采用尾部布置。
地下厂房洞室群包括主副厂房洞、主变洞、母线洞、尾水闸门洞排风兼交通竖井和进厂交通洞等,地下厂房洞室群均位于流纹质熔凝灰岩岩体中。
主副厂房洞长198.7m,宽22.4m,高47.73m,中间部分为机组段,南端为副厂房,北端为号机组段长27m,其余5个机组段长均为22m,安装场长34m。
主厂房设岩壁吊车梁。
主变洞和尾厂房,布置在下游侧。
主变洞和主厂房间通过6条母线洞及1条主变运输洞相连。
所有地下洞室衬砌,仅用喷锚支护,局部挂网喷锚或仅用锚杆。
天荒坪地下厂房利用有利的地形设置约1 6km长的自流排水洞,不必设置机组渗漏和检修部利用自流排水,杜绝了排水设备故障或断电引起的水淹地下厂房的风险,保证了电厂安全运药大量的排水设备耗电量。
电站安装6台立轴、单级可逆混流式水泵水轮机,水轮机工况额定净水头526m,单机额定大出力33.8万kW,水泵工况最大入力33.6万kV。
发电电动机为立轴、悬式、空冷可逆式同步电机,发电机工况和电动机工况的额定容量分35.0万kVA。
机组采用可控硅静止励磁系统。
水泵工况启动采用静止变频装置和背靠背启动。
电站选用6台500kV、360kVA三相双绕组,强迫油循环水冷却的电力变压器,与6台发电电动合单元,主变压器布置在地下洞室中。
500kV开关站布置在下库左岸进/出水口上方的350.2m高程平台上,总面积208m×35m,开站,两端分别布置中控楼和35kV降压站及柴油发电机房。
500kV配电装置选用SF6绝缘金属全封闭组合电器,6个间隔,地面布置。
中控室等副厂房布置在地面350.2m高程平台上。
4 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勘测设计关键技术设计是工程的灵魂,科技进步是建成优质工程的根本保证。
在天荒坪电站的设计中,我院才培养,设计水平瞄准世界同类工程先进水平,取得了一系列科技进步成果。
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从规划选点开始到2000年12月6台机组全部投产,历经约二十年,工程测设计中付出了他们的聪明和才智,取得了丰硕的技术经验,解决了不少抽水蓄能建设的关键(1)探索了一套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地质的勘察方法;电站规模选择及枢纽、上下水库布置站址地形地质等自然条件的优势,电站的输水道长度与平均发电水头之比为2.5,加上合理的过实际运行综合效率达到90%以上;根据电站的具体情况,通过改善下水库洪水调节,提高了机(2)设计利用围岩工程地质条件好、地应力高等有利因素,上游输水系统选择钢筋混凝土最大静水压力680.2m水头,动水压力887m水头;主副厂房结构设计合理,抗振刚度大,进行了结构振动研究;地下厂房的自流排水系统提高了地下厂房运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