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荒平抽水蓄能电站综合效率分析

合集下载

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水工建筑物简介

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水工建筑物简介

4
装机容量
装机容量 设计年发电量 设计年抽水电量 设计综合效率 实际综合效率
180(6x30) 万千瓦 31.60 亿千瓦时 42.86 亿千瓦时 73% 接近80%
2019/10/16
5
工程投资
¥ 静态投资: ¥ 动态投资:
¥ 单位kW:
¥ 实际投资:
¥ 单位kW:
45.4亿元 73.8亿元
4100元
2019/10/16
27
2019/10/16
28
2019/10/16
29
2019/10/16
30
2019/10/16
31
沥青混凝土防渗护面的开裂
上水库于1997年10月6日利用施工供水系统开 始充水,到1998年1月22日水位达861.0m。 1998年1月22日~1998年7月22日间上水库水位 保持在863.0m左右。
上库廊道的裂缝处理 沥青混凝土防渗护面的开裂
2019/10/16
23
上库廊道的裂缝处理
上库整个环库盆底部设有城门洞型排水观测和 巡检廊道,廊道底板厚60cm,顶拱厚度也是 60cm,直墙厚70cm。
施工期为了加快施工进度,廊道除直墙部分采 用现场浇筑以外,顶拱采用场外预制、现场安 装的办法 。
造成的损失:水位不能到设计水位
多次的修补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现在还得为上库的运行提心吊胆,加强观 测.
像这种缺陷现在是花多少钱都无法补救的,在 工程建设中最怕的就是存在这种缺陷,不过现 在随着蓄水时间的延长,库底的固结也接近尾 声了,库底再次出现裂缝的可能性还是有,但 次数将越来越少了。
2019/10/16
2019/10/16
18

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输水系统沿线山体渗流影响分析

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输水系统沿线山体渗流影响分析
t o r y Co mmi s s i o n
Ab s t r a c t : Af t e r o p e r a t i o n o f t h e h i g h p r e s s u r e wa t e r c o n v e y a n c e s y s t e m o f T i a n h u a n g p i n g p u mp e d s t o r — a g e p o we r s t a t i o n , s e e p a g e c a u s e d t h e r i s i n g o f g r o u n d wa t e r l e v e l i n t h e mo u n t a i n . B y s e v e r a l t r e a t me n t s ,
m, 水 平距 离 约 1 0 0 0 m, 沿线 冲沟不 发育 水系统沿线主要分布火 山碎屑及后期侵人 的酸性 和基 性岩脉 。其 中, 黄尖组 ( J 3 h ) 与劳村组 ( J , L ’ ) 地层之 间呈不整合接触 ; 岩脉与围岩之间一
mo u n t a i n g r o u n d wa t e r l e v e l d o e s n o t e x e r t g r e a t i n l f u e n c e o n o v e r a l l s t a b i l i t y o f t h e w a t e r c o n v e y a n c e s y s t e m. As w e l l , t h e n a r r o w - o p e n i n g o p e r a t i o n o f h i g h - p r e s s u r e s t e e l p i p e d r a i n s y s t e m d o e s n o t a f f e c t

抽水蓄能电站作用及效益-2

抽水蓄能电站作用及效益-2

抽水蓄能电站发展及其作用分析顾文钰水利水电工程 121302020019摘要:抽水蓄能电站利用电力负荷低谷时的电能抽水至上水库,在电力负荷高峰期再放水至下水库发电的水电站。

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与发展的历史、现状、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然后结合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简要描述分析了抽水蓄能电站在电网中的作用与效益。

关键词:抽水蓄能电站、发展、历史、现状、趋势、问题、天荒坪、效益、作用。

Abstract:Pumped Storage Power Station is take advantage of the the energy pumping highest power load low reservoir , and then turn on the water to the lower reservoir to generate electricity of hydropower in electricity peak load.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history of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pumped storage power station in China, the present situation, a number of problems i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s as well a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Then combined Tianhuangping Pumped Storage Power Station, a brief description of the functions and benefits of Pumped Storage Power Station in the grid.Keywords: Pumped Storage Power Station, development, history, current status, trends, problems, Tianhuangping, benefits, functions.抽水蓄能电站利用电力负荷低谷时的电能抽水至上水库,在电力负荷高峰期再放水至下水库发电的水电站。

抽水蓄能电站的能量转换效率与损耗分析

抽水蓄能电站的能量转换效率与损耗分析

抽水蓄能电站的能量转换效率与损耗分析概述抽水蓄能电站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利用的方式,对于电力系统的储能和调峰具有重要意义。

在抽水蓄能电站的运作过程中,能量的转换效率与损耗是关键参数。

本文将对抽水蓄能电站的能量转换过程进行分析,探讨其转换效率以及可能存在的损耗。

1. 抽水蓄能电站的能量转换过程抽水蓄能电站通过两个主要过程实现能量的转换:抽水和蓄能发电。

首先,当电力需求较低时,电站利用超额电能将水抽到高位水库,储存潜在能量。

随后,当电力需求增加时,电站启动水轮机将水从高位水库释放,通过水轮机转动发电机产生电能。

2. 能量转换效率能量转换效率是评估抽水蓄能电站性能的重要指标。

它定义为输出能量与输入能量的比值,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在抽水和蓄能发电的过程中,能量转换效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水头高度、水流速度、水轮机效率以及输电线路损耗等。

2.1 抽水过程的能量转换效率在抽水过程中,能量转换效率主要受到水泵效率和输电线路损耗的影响。

水泵的效率是指输入功率与输出功率之比,通常在70%至80%之间。

输电线路损耗是指输送电能时由于导线电阻而损失的能量,损耗与输送距离和线路负载有关。

2.2 蓄能发电过程的能量转换效率蓄能发电过程中,能量转换效率受到水轮机效率、水头损失和输电线路损耗的影响。

水轮机效率通常在80%至90%之间,取决于水轮机的类型和设计。

水头损失是指水从高位水库到水轮机的过程中由于摩擦和水流阻力而损失的能量。

输电线路损耗同样也会在蓄能发电过程中造成能量损失。

3. 能量转换过程中的损耗能量转换过程中存在着多种损耗,这些损耗会降低抽水蓄能电站的能量转换效率。

主要的损耗来源包括水泵损耗、水轮机机械损耗、传动系统损耗、水轮机衰减损失、输电线路损耗以及水量调节设备损耗等。

3.1 水泵损耗水泵在抽水过程中需要消耗一定的能量,这部分能量会以热量的形式耗散到周围环境中。

水泵的损耗与其结构、工作条件和效率有关。

3.2 水轮机机械损耗水轮机在旋转运动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机械摩擦损耗,例如轴承摩擦和齿轮传动损耗等。

市场条件下抽水蓄能电站效益综合评价及运营模式

市场条件下抽水蓄能电站效益综合评价及运营模式
环境效益不可忽视
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可以有效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同时对周边环境的负 面影响较小,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
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
抽水蓄能电站可以作为可再生能源的储存和调节工具,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和稳定性 ,有助于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对策建议
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
政府应加大对抽水蓄能电站的政策支持力度,制定更加优惠的电价政 策和税收政策,鼓励更多的投资进入抽水蓄能电站领域。
可再生能源的互补性
抽水蓄能电站与可再生能源具有很好的互补性,可有效解决可再生 能源发电的波动性问题,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国际市场的拓展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抽水蓄能电站的国际市场也将逐渐拓展,为 电站的发展带来更多机遇。
06
结论与建议
研究结论
抽水蓄能电站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在电力市场中,抽水蓄能电站能够通过调节电力供应和需求来获取经济效益,尤其是在电 力需求峰谷差较大的时候。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技术创新
1 2 3
抽水蓄能技术升级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抽水蓄能电站的技术将得 到进一步优化和提升,提高电站的效率和稳定性 。
新材料的应用
新型材料的研发和应用,如高强度钢、碳纤维等 ,将有助于降低电站建设和运营成本,提高经济 效益。
智能化和自动化
智能化和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将提高抽水蓄能电站 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减少人工干预和操作风险 。
抽水蓄能电站对环境影响较小 ,能够实现绿色能源的储存和 释放,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
抽水蓄能电站在市场中的作用
抽水蓄能电站在市场中发挥着重要的 储能作用,能够有效地应对电力负荷 波动和能源结构调整,提高电力系统 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长龙山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情况说明

长龙山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情况说明

长龙山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情况说明长龙山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情况说明一、工程概况长龙山抽水蓄能电站(原天荒坪第二抽水蓄能电站,简称:长龙山电站)位于浙江省安吉县天荒坪镇境内,紧邻已建的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地处华东电网负荷中心,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长龙山电站为日调节纯抽水蓄能电站,安装6台单机容量350MW 的可逆式水泵水轮电动发电机组,总装机规模为2100MW。

设计年抽水用电量47.41亿kw·h,年发电量35.18亿kw·h。

电站枢纽主要由上水库、下水库、输水系统、地下厂房及开关站等建筑物组成。

电站建设用地3785.92亩(其中永久用地3247.79亩,临时用地538.14亩),电站无搬迁安置人口,规划年生产安置人口为359人。

施工总工期75个月,第一台机组发电在主体工程开工后57个月。

按2013年第三季度价格水平测算,工程静态投资79.223亿元,总投资102.807亿元。

二、工作开展情况1、2004年1月13-14日由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会同浙江省发展计划委员会在北京联合主持召开“天荒坪二抽水蓄能电站工程选点规划报告审查会”,报告顺利通过了审查,形成了《天荒坪二抽水蓄能电站工程选点规划报告审查意见》(见水电规规[2004]0008号文)。

2、2004年2月7-8日,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与浙江省发展计划委员会在杭州联合主持召开“天荒坪二抽水蓄能电站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会”,形成了《天荒坪二抽水蓄能电站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意见》。

3、2006年1月,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原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简称:三峡集团)与浙江省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同协议,三峡集团作为投资主体启动长龙山抽水蓄能电站的开发建设。

4、2007年7月,项目已取得浙江省建设厅审批的《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浙规选字2007第194号)。

5、2013年4月,国家能源局下发了《国家能源局关于浙江省抽水蓄能电站选点规划的批复》(国能新能[2013]167号),天荒坪第二抽水蓄能电站正式更名为长龙山抽水蓄能电站,并列入浙江省2020年新建抽水蓄能电站的首推站点。

水文工程-----水电站--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

水文工程-----水电站--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

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位于浙江省安吉县境内,距上海175km、南京180km、杭州57km,接近华东电网负荷中心。

电站装机容量180万kW,上水库蓄能能力1046万kW·h,其中日循环蓄能量866万kW·h,年发电量31.6亿kW·h,年抽水用电量(填谷电量)42.86亿kW·h,承担系统峰谷差360万kW任务。

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全貌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位于浙江省安吉县境内。

电站以及独特的山区风貌,优越的地理位置,较高的知名度和良好的效益,而享誉海内外。

电站前期准备工作于1992年6月启动,1994年3月1日正式动工,1998年1月第一台机组投产,总工期八年,于2000年12月底全部竣工投产。

天荒坪电站雄伟壮观,堪称世纪之作,是我国已建和在建的同类电站单个厂房装机容量最大、水头最高的一座;也是亚洲最大、名列世界第二的抽水蓄能电站,电站主要设备均从国外引进。

电站枢纽主要包括上水库和下水库、输水系统、中央控制楼和地下厂房等部分组成。

天荒坪水电站示意图天荒坪水电站枢纽布置图枢纽主要建筑物上、下水库、输水系统、地下厂房洞室群、开关站等,均位于大溪左岸,左岸山体雄厚,地形高差700m左右。

上下水库库底的天然高差约590m,筑坝形成水库后平均水头570m,最大发电毛水头610m,上下2个水库的水平距离约1km,输水道长度与平均发电水头之比为2.5。

主要机电设备有6台30万kW立轴可逆混流式水泵水轮机发电机组、6台340MVA三相绕组强迫油循环水冷式主变压器。

天荒坪抽水蓄能水电站上水库上水库:利用天然洼地挖填而成,集水面积很小,径流、洪水均可忽略。

设计最高蓄水位905.2m,总库容885万立方米;设计最低蓄水位863m,死库容50万立方米。

水库由主坝和4座副坝围筑而成。

主副坝均为沥青混凝土面板土石坝。

主坝最大坝高72m,坝顶长503m。

副坝最大坝高9.334m,4座副坝总长822.3m。

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建设

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建设

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 科技信息部提 要:本文回顾了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历程,对电站概况及枢纽布置做了较为详细水蓄能电站2005年获国家第十一届优秀工程设计金奖,和国家第九届优秀工程勘察金奖,工程蓄能电站勘测设计的许多关键技术,文中概述了这些成果。

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竣工后,在电巨大的作用。

关键词:抽水蓄能电站 枢纽布置 关键技术 经济和社会效益1 概述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是华东地区第一座大型的抽水蓄能电站,安装6台300MW机组,总容量建和在建的单个厂房装机容量最大、水头最高、电站综合效率达到80%以上的抽水蓄能电站。

#机组)已于1998年9月30日投产,2#、4#、5#和3#机组先后于1998年12月底、1999年8月旬及2000年3月上旬投运,最后一台机组于2000年12月发电。

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为“八五~九五”期间国家重点建设工程。

1980年华东院在规划选点中发现天荒坪站址,1984年开始可行性研究,1987年开始初步设施设计,1994年3月1日主体工程开工,2001年至2003年分别通过了国家规定的防火、环境保护卫生、档案、枢纽、财务审计等六个专项竣工验收(水库移民免验)。

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是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引进外资的项目,采用国际竞争性招标。

外资主外采购及部分土建工程的国际招标。

主要机电设备如水泵水轮机、发电电动机、主阀、计算机500kV GIS高压组合电器设备、500kV高压电缆等均采用国际招标采购。

工程的土建部分除上水为国际招标外,其余均采用国内招标。

电站的建设资金由国家开发银行、华东电力集团公司、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及安徽省坪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过程中施行了新的建设管理体制——业主负责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境保护的各项工作在设计阶段、世行评估阶段和施工期,都得到了充分的重视。

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2005年在中国第十一届优秀工程设计评选中获国家金质奖,同时亦在程勘察评选中获工程地质勘察国家金质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冰蓄冷空调“移峰填谷”能效折算系数的研究与确定(征求意见稿)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建筑节能研究中心杭州华电华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2009年4月25日目录第1章课题研究背景 ----------------------------------------------- 11.1 冰蓄冷技术与节能----------------------------------------------------------------------------------------- 11.1.1 我国节能事业的战略背景----------------------------------------------------------------------- 11.1.2 冰蓄冷技术的节能原理、发展过程和现状 ------------------------------------------------- 11.1.3 明确鼓励和推广冰蓄冷技术的政策文件 ---------------------------------------------------- 5 1.2 评价冰蓄冷节能效果的难点 ---------------------------------------------------------------------------- 61.2.1 直接节能效益法的局限性----------------------------------------------------------------------- 61.2.2 全生命周期能耗效率的对比研究方法 ------------------------------------------------------- 61.2.3 本课题的解决思路 -------------------------------------------------------------------------------- 7 第2章抽水蓄能电站的全生命周期能耗效率 --------------------------- 8 2.1 抽水蓄能电站的发展概况 ------------------------------------------------------------------------------- 8 2.2 典型抽水蓄能电站的能耗效率计算 ------------------------------------------------------------------- 82.2.1 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基本情况----------------------------------------------------------------- 82.2.2 抽水蓄能电站综合能源效率的计算方法 ---------------------------------------------------- 92.2.3 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的重要基础数据 ------------------------------------------------------- 92.2.4 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的生命周期综合能效 ------------------------------------------------ 11 2.3 典型抽水蓄能电站综合能效的敏感性分析--------------------------------------------------------- 11 2.4 小结----------------------------------------------------------------------------------------------------------- 12 第3章冰蓄冷空调的生命周期能耗效率 ------------------------------ 133.1 典型冰蓄冷空调系统概况 ------------------------------------------------------------------------------ 133.1.1 典型冰蓄冷空调系统的基本参数 ------------------------------------------------------------ 133.1.2 典型设计日逐时负荷情况---------------------------------------------------------------------- 13 3.2 典型冰蓄冷空调系统的生命周期能耗效率--------------------------------------------------------- 133.2.1 浙江地区计算方法(中午有两小时低谷电)--------------------------------------------- 133.2.2 其他地区计算方法(中午没有两小时低谷电)------------------------------------------ 143.2.3 冰蓄冷空调系统的平均综合效率 ------------------------------------------------------------ 14 3.3 其他冰蓄冷项目的综合能耗效率研究--------------------------------------------------------------- 143.3.1 江苏省镇江市某项目 ---------------------------------------------------------------------------- 143.3.2 江苏省南京市某项目 ---------------------------------------------------------------------------- 153.3.3 浙江省杭州市某项目 ---------------------------------------------------------------------------- 153.3.4 其他项目的平均综合能耗效率---------------------------------------------------------------- 16 3.4 小结----------------------------------------------------------------------------------------------------------- 16第4章比较与结论 ------------------------------------------------ 17 参考文献 ---------------------------------------------------------- 18 附录A 冰蓄冷系统投资概算----------------------------------------- 20 附录B 典型冰蓄冷空调系统(浙江地区)能耗计算的基础数据----------- 21 附录C 典型常规空调系统能耗计算的基础数据------------------------- 26第1章课题研究背景1.1 冰蓄冷技术与节能1.1.1 我国节能事业的战略背景抓好节能减排工作、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我国当前的重点工作之一,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等中央领导多次做过相关的重要批示,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充分认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下最大决心、花最大气力抓好节约能源资源工作。

为切实推动节能工作,陆续出台了节能相关的法律法规,使得节能工作有法可依、有序开展,如:1.《节约能源法》,2007年10月28日通过修订,2008年4月1日起施行;2.《民用建筑节能条例》,于2008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3.《公共机构节能条例》,于2008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

在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中央和各级政府相继制定并出台了系列的配套政策、文件,近期国务院的主要指导政策和文件如下:1.《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国发[2005]21号);2.《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28号);3.《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07]15号);4.各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印发“十一五”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实施意见的通知》(发改环资[2006]1457号)。

1.1.2 冰蓄冷技术的节能原理、发展过程和现状1.冰蓄冷技术的节能原理当前我国的社会用电存在夏季用电负荷大、超峰严重的问题,以及白天和夜间用电峰谷差严重的问题,这造成如下两方面严重影响:一、峰电不够用造成的巨大损失,如2003-2008年历年夏季,我国南方部分较多地区(尤其是上海、深圳、杭州等大中型城市)、北方地区的大中城市(如北京、天津和沈阳等),均出现了拉闸限电的被动措施,严重影响了社会生产,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二、整个电网的电力有效使用率降低,即突出的峰谷用电不平衡问题使得发电系统、电网输配系统的效率降低,直接降低了能源利用效率,此外还带来电网的安全运行可靠程度降低等问题。

在能源危机、电网运行安全和峰谷电价差异的能源政策背景下,冰蓄冷这种能够合理调配、甚至“移峰填谷”的中央空调技术应运而生。

冰蓄冷实际上是对能源的一种储备,基本工作过程是:在用电低谷、电价较低(此时段中央空调的冷负荷减少,对于非全天运行的系统冷负荷为0)时开始制冰,蓄存冷量;而在用电高峰、电价较高(此时段中央空调正常运行,冷负荷较高)时停止制冰、同时依靠冰的融化来制冷,从而完成能源利用在时间上的转移,节省运行费用,降低运行成本。

通过上述运行过程,冰蓄冷系统在白天用电高峰时通过释放冷能来满足降温需要,因此它实现了移峰填谷降低峰时电力负荷的目的,减少了电网峰谷差,减少电网调峰机组的容量及调峰机组的启停次数,提高电网负荷率。

此外,应用空调蓄冷技术,一般可使空调系统主、辅机容量及其相应的供电设备容量减少30%~50%,从而降低了配电容量、减少了输配电设备及线路投资等。

目前较成熟的冰蓄冷技术,总结见表1.1。

表1.1 目前发展较成熟的冰蓄冷技术2.冰蓄冷技术的优缺点通过近20年大量工程案例的实践经验,并基于部分项目的实测数据,总结当前冰蓄冷系统的优缺点。

冰蓄冷技术的主要优点,如下:1.平衡电网峰谷荷,减缓电厂和供配电设施的建设;2.制冷主机容量减少,减少空调系统电力增容费和供配电设施费;3.利用电网峰谷荷电力差价,降低空调运行费用;4.冷冻水温度可降到1-4℃,可实现大温差、低温送风空调,节省水、风输送系统的投资和能耗;5.相对湿度较低,空调品质提高,可有效防止中央空调综合症;6.具有应急冷源,空调可靠性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