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二郎山至泸定的讲解导游词
四川二郎山导游词200字

四川二郎山导游词200字四川二郎山导游词200字导语:四川二郎山是个旅游的好地方,身为导游的你们准备四川二郎山的导游词了吗?现在跟随小编来看看关于四川二郎山的短篇导游词吧!四川二郎山导游词200字(1)二郎山,素以地理位置险要,自然景观奇特而享有川西屏障、康藏门户、绿色瑰宝之誉。
因二郎神仙游在此修炼得名。
经过二郎山林场林业工人三十多年的苦心经营,这里的景色已更加秀丽,1994年四川省林业厅批准在此建立了二郎山森林公园。
这条盘山公路,就是五十年代,为了打通通往康藏的通道,中国人民解放军历经艰险修筑的川藏公路中最险要的一段,为此而谱写的一曲《歌唱二郎山》曾唱遍了祖国的'万水千山;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
我相信现在诸位或许都还会唱这首歌我们能否一起唱一唱(领头唱歌)到了1996年,党和国家又投资6个亿,修建了我们刚才路过的的长4176米的二郎山遂道,自此天堑变通途,这条路也就成了我们的一段游山道。
四川二郎山导游词200字(2)这里昔日曾是:枯树荒草满山野,巨石满山冈的荒凉景象,而现在您们看到的却是二郎山林场林业工人三十多年呕心沥血编织的绿色幔帐。
诸位看,棵棵青松直指蓝天;枝叶交织,微风拂来;绿波荡漾,是否有如浴绿海的感觉,若您信步林中,您就会发现您行走于一张又松又软、金灿灿的松针铺就的金色地毯之上,那镶嵌在金色地毯之上的各色蘑菇、草莓绽开笑脸,喜迎贵宾。
侧耳倾听,远处溪水叮咚,近处百鸟争鸣。
好,我们现在就去林中散散步。
四川二郎山导游词200字(3)现在进入了二郎山杜鹃园,二郎山天然杜鹃园面积50多公顷,除此之外在圆宝山腰还有一个7公顷的大叶杜鹃园。
小叶杜鹃、康定杜鹃、水仙杜鹃、疏叶杜鹃、大王杜鹃、圆叶杜鹃、芒剌杜鹃等三十六种杜鹃在不同海拔段分布。
草甸上小叶杜鹃蔟状分布,冠幅48米,或在崖畔呈不规则线状分布;沟槽内以大叶杜鹃为主,大多高4米左右,冠幅68米,十分繁茂。
所以二郎山春夏季,到处可见杜鹃倩影,红、黄、白、紫点缀绿海之上,或花团锦簇掩映一方蓝天,现在请大家尽情欣赏这杜鹃花的海洋。
四川二郎山至泸定的讲解导游词

四川二郎山至泸定的讲解导游词川藏公路二郎山隧道位于四川省雅安市和甘孜州交界的二郎山,它起于天全县龙胆溪川藏线,止于泸定县别托山川藏公路,全长约8600米。
其中,二郎山隧道约4180米,别托山隧道约100米,和平沟大桥120约米,道路等级为山岭重丘三级公路,洞口海拔2200米,总投资4.7亿元人民币。
是川藏线改造咽喉工程。
下面是有关四川二郎山至泸定的讲解导游词,欢送大家借鉴!四川二郎山至泸定的讲解导游词穿过了二郎山隧道,感觉就是不一样,因为这边是阳山,和另一头阴山形成鲜明的比照,豁然开朗时,我们的心情也由阴转晴,那么我也可以告诉大家--我们就要到了!前方两河口是一个分岔口,左边过去56公里是到“冰川世界〞的海螺沟,到“冰川世界〞当然是看冰川啦,海螺沟的大冰瀑布高达1080米,宽有500-1100米,其面积相当于我国贵州黄果树瀑布的15倍,它是由多级冰坡组成的规模宏大的冰川陡坡冰川。
冰川在这里处于一种超级伸张状态,终年都有频繁的冰崩和雪崩,非常危险,所以干脆我们还是走右边好了,逆着大渡河去看看泸定桥,很近,只有14公里。
在我们行车左手方面就是大渡河了,它是岷江最大的一条支流,全长1150公里,比岷江正流还长415公里,大渡河古称沫水、涐水,源头在川青交界处的果洛山,从壤塘北部入川,流经阿坝、甘孜、凉山、雅安,最后在乐山同清衣江一道与岷江集合。
值得一提的是大渡河在抵达泸定以下的石棉县后,突然东向,来了个90度的急转弯。
在转弯处附近,有一小镇名安顺场,地方虽小,却两度名噪历史。
大渡河在这里改向后,水急浪猛,加上两岸高山屹立,形势险峻,是一处极为险要的渡口。
太平天国石达开全军就覆没于此。
太平军当时到这里的时候被清军叫做“长贼〞。
所谓“长贼〞,也满洲人对太平天国中太平军的称呼。
太平天国起义时,号召恢复汉族蓄发不剃的风俗、对抗清廷政府剃发留辫子的制度,所以就被叫做“长贼〞。
金田起义时,天王洪秀全37岁,其它各王都30上下,翼王石达开只有20岁,当时他们确实有朝气,同甘共苦,有理想、有革命气象,可是,到了打进南京城、打下了中国半壁山河,他们开场腐化了、内斗了,但是其中石达开还是像样子的。
飞夺泸定桥的解说词

飞夺泸定桥的解说词
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讲讲那超级厉害的飞夺泸定桥啊!
你们知道吗,当年啊,红军战士们面临的情况那叫一个艰难啊!就说泸定桥吧,那可是横在大渡河上的一道天险。
敌人把桥上的木板都给拆了,就剩下光溜溜的铁链子,这可咋过去呀!
但红军战士们可不怕!他们那勇气,简直了!就像我上次去爬山的时候,那山可陡了,我看着都有点发怵。
可我一想,红军战士面对那么难的情况都不退缩,我这算啥呀!于是我就咬着牙往上爬。
红军战士们也是这样,一步步地向着泸定桥冲过去。
他们一手抓着铁链,一手拿着枪,在晃晃悠悠的桥上奋勇前进。
敌人在对面疯狂地射击、扔手榴弹,那场面,真跟我那次在游乐场玩射击游戏似的,只不过这可是真枪实弹啊!红军战士们毫不畏惧,迎着敌人的火力往前冲。
最后啊,他们成功地夺下了泸定桥,创造了一个伟大的奇迹!就像我那次终于爬上山顶,看到那美丽的风景一样,心里那叫一个激动和自豪啊!
咱可得永远记住这些勇敢的红军战士,记住他们的飞夺泸定桥的壮举!好了,今天就讲到这儿啦,下次再给你们讲别的故事哟!。
康定的导游词

康定的导游词篇一:康定导游词各位评委老师,今天我为大家讲解川西路线。
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导游小陈,非常荣幸能为大家讲解,希望我的讲解会使你们满意,预祝朋友们在这里玩得开心,过得愉快!川西环线贯穿成都、阿坝、甘孜、雅安四个市州的行政区范围。
雅安是世界上第一只熊猫的发现地,周公山、上里古镇,加上碧峰峡而深受人们喜欢,而甘孜被称为“蓝色星球上的最后一片净土”,堪称中国一绝。
自然景观以稻城、香城名扬四海,海螺沟风景区享誉海内外,以康巴文化为特征的藏族民俗风情丰富多彩,蜀山之王贡嘎山,蜀山之后四姑娘山更是让全世界为之震撼,这里既是茶马古道最重要的通道,也是红军长征最重要的路线,丹巴美人谷、康定溜溜城,都令人心驰神往。
游客朋友们,我们今天的路线是从成都出发,经新津、蒲江、岷江、雅安、天泉,穿过二郎山,前往今天的目的地康定。
全程300多千米,坐车约6小时。
现在,我们已经在泸定县内了。
请大家看窗外边的这条河,有人知道它叫什么河吗?有诗句这样说“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对,这就是著名的大渡河了。
大渡河是岷江最大的支流,古称“沫水”,全长852千米,以泸定和铜街子为界,划分为上中下游三段,全年流量丰沛稳定。
同时它也是一条历史长河,太平天国时的翼王石达开,在大渡河全军覆没;72年后1935年工农红军被迫进行长征,在这里留下了强渡大渡河的壮举。
在不到百年的时间里,这里就发生了两大历史事件。
所以说它见证了历史。
现在已经进入泸定了,泸定有“康巴东大门”之称,是茶马古道的必经之地。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就对茶马古道感兴趣,实际上我们走的这条路,是茶马古道的一部分。
所谓茶马古道,是一条以马为交通的国际贸易通道。
它起源于唐宋时期的“茶马互市”。
‘茶马互市’是用中原地区的“茶”换藏族聚居区的“马”。
从隋唐开始,到清代止,历经了漫长岁月,商人在西北、西南边陲,用自己的双脚,踏出了一条崎岖的文明古道,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熟知的‘茶马古道’。
飞夺泸定桥的解说词

飞夺泸定桥的解说词1. 嘿,朋友们!今天咱得讲讲飞夺泸定桥这事儿。
那可是红军长征中一场超级惊险刺激的战斗啊!想象一下,那是在1935年,红军战士们可真是不容易。
他们一路奔波,来到了泸定桥这地儿。
这泸定桥可不是一般的桥,它下面是那汹涌湍急的河水,河水就像发狂的野兽,咆哮着,看着都让人害怕呢。
战士们面对的是敌人重兵把守,这可太难了,但他们可没怕,那气势就像要把天捅个窟窿似的。
2. 咱再说说这桥本身。
泸定桥那是由十三根铁链组成的,晃晃悠悠的,走在上面都得小心翼翼,更别说对面还有敌人的枪林弹雨了。
敌人呢,还把桥上的木板抽掉了好多,就剩下那光溜溜的铁链。
红军战士们看着这桥,心里明白,这是一道鬼门关,可也是必须要闯过去的路。
他们没有丝毫退缩,那眼神里都是坚定,就像燃烧的火焰,一定要把这桥夺下来,打开一条生路。
3. 红军战士们那可真是有办法。
他们一边赶路,一边准备作战。
这一路上,那速度快得像一阵风。
有的战士脚都磨破了,可还是咬着牙往前走。
到了泸定桥附近,他们分成几个小组,就像准备狩猎的狼群一样。
前面的战士负责火力掩护,拿着枪朝着敌人猛打,那枪声就像过年放鞭炮似的,噼里啪啦响个不停,把敌人的火力压一压,为后面夺桥的战友创造机会。
4. 然后就是夺桥的勇士们上场啦!这些人那可都是铁打的汉子。
他们顺着铁链就开始往对面爬,敌人的子弹在他们身边嗖嗖地飞,就像雨点一样,可他们就像没看见似的。
有的战士中弹了,但手还是紧紧地抓着铁链,那场景,真的让人揪心啊。
他们一步一步地向前挪,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就是冲过去,消灭敌人,为大部队打开通道。
这得是多大的勇气啊,咱们现在想想都觉得震撼。
5. 最后,红军战士们成功地夺下了泸定桥。
这胜利来之不易啊!战士们的欢呼声、呐喊声在山谷里回荡。
他们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壮丽的篇章。
这飞夺泸定桥的故事,就像一颗璀璨的星星,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着。
它告诉我们,红军战士们是多么的英勇无畏,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四川泸定桥红色旅游导游词

四川泸定桥红色旅游导游词四川泸定桥是中国红色旅游的重要景点之一,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境内。
作为中国共产党长征胜利的重要标志,这座桥成为了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地标。
以下是四川泸定桥红色旅游导游词。
尊敬的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泸定桥,这里是中国革命斗争的重要见证地。
我将带领大家一起了解泸定桥的历史和故事。
提醒大家,参观期间请保持队形,不要擅自走散,并遵守导游员的安排和提醒。
泸定桥于1935年5月29日建成,总长159米,桥面宽5.9米,是长征的重要里程碑之一。
这座桥见证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艰苦过程和伟大胜利。
泸定桥是中国革命烈士发家致富村——泸定的象征。
长征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在此地开展了大规模的土地改革,让农民过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
泸定桥因此成为红色旅游的重要景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
这座桥依傍瞿塘峡谷,桥下有猛犸象般锐利险恶的想象力。
“跨有桥,往有山”,从泸定桥望去,山清水秀,景色宜人。
这里有壮丽的山脉、奔腾的河水、蔚蓝的天空,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力量。
走进泸定桥,第一眼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巨大的红色牌匾,上书“泸定桥”,每个字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
这个巨大的标志物为游客指明了方向,也为我们展示了泸定桥的历史和意义。
泸定桥坚固耐用,成为长征胜利的见证。
即使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雨侵蚀,仍然屹立在瞿塘峡谷之上,为世人讲述着中国革命的故事。
红色的桥身和红色的旗帜迎风飘扬,在阳光的照射下,散发着坚定和坚强的力量。
在桥上,我们可以看到一尊巍峨的红色雕塑,它代表着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精神象征。
这个雕塑栩栩如生,让人仿佛看到了当年勇士们浴血奋战的场景。
它象征着中国共产党对革命先烈的崇敬和怀念。
泸定桥的背后,是无数共产党人的艰苦奋斗和付出。
他们为了中国人民的幸福和国家的繁荣,舍弃了家庭和个人的利益,毅然投身到革命斗争中。
他们为我们树立了不畏艰难困苦的榜样,是我们学习和崇敬的对象。
二郎山导游词

二郎山讲解词神木二郎山,麟州胜景,城西一公里处,俗称西山,因山体中部有两处凸起,状如骆驼双峰,又名“驼峰山”。
其海拔高度为1082米,素有“陕北小华山”的美称,成为神木的标志性景观。
窟野河、秃尾河汇流于山前,雄伟的长城穿行于后。
明朝正德年间(公元1518年)明武宗朱厚照出巡路过神木县,见此山形颇似案头笔架,所以又赐名“笔架山”。
二郎山山势的险、峻、奇与释、儒、道三教合一的宗教景观浑然一体,,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4A级旅游风景名胜景区,二郎山宗教氛围甚浓,历来是晋、陕、蒙等邻近省区游览热点,年接待游客30余万人次。
每年的农历正月初八、四月初八、六月二十二传统庙会,更是商贾云集、游人涌动,场面极为壮观。
二郎山庙呈南北走向,整个建筑分布在前后相距1公里多的山脊上,计有庙群建筑100多座殿、庙、亭、阁,主体建筑依次有地藏洞、八仙洞、浩然亭、二郎庙、圣母殿、三教殿、倒座观音堂、山神庙等。
庙群现存明清壁画18幅,明清及民国年间碑石60余通,天神杨戬从陕西担了两座山,准备给神木城西和城北各放一座,作为屏障,以遮挡风沙。
过了黄河,太阳快要落山了,碰上一位老大娘,原指望接个好口气,便问:“你老说我赶太阳落山前能到了神木城吗?”老大娘说:“唉!远着哩,到不了啦!”二郎神一气之下便说:“人到不了,我的头也要去!”于是便使了神威,其头飞来神木城西北为二郎山,身躯化天台山。
传说典故传说一:天神杨戬从陕西担了两座山,准备给神木城西和城北各放一座,作为屏障,以遮挡风沙。
过了黄河,太阳快要落山了,碰上一位老大娘,原指望接个好口气,便问:"你老说我赶太阳落山前能到了神木城吗?"老大娘说:"唉!远着哩,到不了啦!"二郎神一气之下便说:"人到不了,我的头也要去!"于是便使了神威,其头飞来神木城西北为二郎山,身躯化天台山。
传说二:在很早以前,北方沙漠中有一只巨大的骆驼,它口渴了,来到神木芹河于窟野河的交汇处喝水,两条河的水全被它喝完了,还没有将渴解了,最后被渴死了。
四川导游口试讲解词――景点讲解―泸定桥

景点讲解——泸定桥旅客朋友们:现在啦,我们游览泸定桥。
随后,我们会驱车前往“情歌之城”——康定,继续今天的旅程。
小王在这儿,也请大家在游览的同时,留意脚下安全,切勿随意摇晃桥身。
与人方便,便是与己方便,对吧!天下桥梁何其多,为何定要到此一游?论长度,别说这桥不能与上海的浦东大桥一较高下,就是在川内,长度有过之而无不及的也不下百座;论历史,四川羌区竹索桥的历史远比泸定桥长千年;论负荷能力,成都一座普通立交桥的负荷能力也远在它之上。
然而,泸定桥却比任何一座交通繁忙的桥梁都要伟大!因为,它曾经亲眼见证了“太平天国”的覆灭;同时,也承托了一个崭新共和国的崛起。
话说,这桥为何叫“泸定桥”呢?据说,大家眼前这大渡河,古时候叫“泸水”。
诸葛亮所说“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中的“泸”指的就是这条河。
清朝年间,由于此处地处汉藏交界,各族混处,民族事务极为棘手。
以此地为圆心的300公里范围内,常有盗匪出没,叛乱不断。
康熙年间,朝廷对少数民族地区,尤其是藏区,用兵果决。
泸水地区的安定,一直是康熙帝心头的大事。
因此,日理万机的康熙爷特地为此桥题名:泸定桥。
这天下桥梁取名题名,恐怕极少有这样的殊荣吧?泸定桥在建造上最为别出心裁之处,在于采用铁索筑桥。
泸定桥这九根铁索,每根都有100余米长,由890个铁环构成。
大家看这扁环状的铁环,是不是有点儿像奥运五环的变形?每根铁索啦,净重都有2500公斤。
修的时候难,过的时候也险。
76年前,红军强渡大渡河,泸定桥成为生死桥。
过不了桥,就会重蹈100多年前,太平天国运动领袖石达开的命运。
但当时桥上的木板,已被川军刘文辉部队给抽了,只剩下几根摇摇晃晃的铁索,肆意咆哮的大渡河水从铁索下奔泻而过。
放在今天这个年代,除了挑战吉尼斯纪录的勇士,断然不会有人以身试走,摆明了就是不要命。
然而,76年前的难度系数还要大得多!因为对岸还有一支守军,不断用手枪、步枪、机枪向过桥人射击。
老天爷!这桥怎么过?红军22名勇士,是用手脚夹住铁索,一边前行,一边作战,硬是冒着枪林弹雨,征服了这几根铁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二郎山至泸定的讲解导游词
川藏公路二郎山隧道位于四川省雅安市和甘孜州交界的二郎山,它起于天全县龙胆溪川藏线,止于泸定县别托山川藏公路,全长约8600米。
其中,二郎山隧道约4180米,别托山隧道约100米,和平沟大桥120约米,道路等级为山岭重丘三级公路,洞口海拔2200米,总投资4.7亿元人民币。
是川藏线改造咽喉工程。
下面是有关四川二郎山至泸定的讲解导游词,欢迎大家借鉴!
四川二郎山至泸定的讲解导游词
穿过了二郎山隧道,感觉就是不一样,因为这边是阳山,和另一头阴山形成鲜明的对比,豁然开朗时,我们的心情也由阴转晴,那么我也可以告诉大家--我们就要到了!
前方两河口是一个分岔口,左边过去56公里是到“冰川世界”的海螺沟,到“冰川世界”当然是看冰川啦,海螺沟的大冰瀑布高达1080米,宽有500-1100米,其面积相当于我国贵州黄果树瀑布的15倍,它是由多级冰坡组成的规模巨大的冰川陡坡冰川。
冰川在这里处于一种超级伸张状态,终年都有频繁的冰崩和雪崩,非常危险,所以干脆我们还是走右边好了,逆着大渡河去看看泸定桥,很近,只有14公里。
在我们行车左手方面就是大渡河了,它是岷江最大的一条支流,全长1150公里,比岷江正流还长415公里,大渡河古称沫
水、涐水,源头在川青交界处的果洛山,从壤塘北部入川,流经阿坝、甘孜、凉山、雅安,最后在乐山同清衣江一道与岷江汇合。
值得一提的是大渡河在抵达泸定以下的石棉县后,突然东向,来了个90度的急转弯。
在转
弯处附近,有一小镇名安顺场,地方虽小,却两度名噪历史。
大渡河在这里改向后,水急浪猛,加上两岸高山耸立,形势险峻,是一处极为险要的渡口。
太平天国石达开全军就覆没于此。
太平军当时到这里的时候被清军叫做“长贼”。
所谓“长贼”,也满洲人对太平天国中太平军的称呼。
太平天国起义时,号召恢复汉族蓄发不剃的风俗、反抗清廷政府剃发留辫子的制度,所以就被叫做“长贼”。
金田起义时,天王洪秀全37岁,其它各王都30上下,翼王石达开只有20岁,当时他们的确有朝气,同甘共苦,有理想、有革命气象,可是,到了打进南京城、打下了中国半壁山河,他们开始腐化了、内斗了,但是其中石达开还是像样子的。
他在武汉前方,听说京城里同志内斗武斗,东王杨秀清被杀,特别赶回来挽救革命阵营的分裂,但换得的,却是他自已全家也被杀了。
最后他又不见容于洪秀全,他只好出走了,随他出走的有十几万人。
他在江西、渐江、福建、湖南、广西、湖北、四川等省行踪不定,最后败退云南,最后只剩4万残部,在这里抢渡大渡河不成,陷于绝境,不但被穷山恶水包围、也被清军和土人包围。
那时没粮食吃,吃野草;野草吃光了,杀战马吃马肉;马肉吃光了,剩下七千人,拚死突围,逃到一个叫老鸦漩的地方,
就是刚才讲到的安顺场,又碰到敌人,不能前进。
两天以后石达开不见了,据说他为了顾全最后七千人的七千条命,自动走到清军里投降了。
可是,当这些人放下武器,一起投降的时候,清军却大开了杀戒,几千人被杀了、几千人四处逃命。
石达开的家属早在南京就被自已人杀光了,但侥幸逃出来一个14岁的女儿,叫石绮湘,人长得漂亮,又会写文章,六年多都跟着部队长征。
那时有一个姓佘的年轻人,因为读过书,被石达开看中,替他掌管文案,与绮湘早晚见面,日久也就生情,石达开也有意把他收为女婿,但在整天转战南北的情况下,也不便成婚。
石达开在安顺场不见了,佘和绮湘事先都不知情,后来传说,自动趥以清军投降的,是一个面目很像石达开的手下,他冒充石达开,替他被清军杀了,而石达开本人,却逃亡了。
在清军大开杀戒的时候,佘跟绮湘、大刀王五等一百多人,翻山越岭,藏在深山里,等待转机,由于处境绝望,很多人主张还是偷渡大渡河。
在偷渡前,他们四处探听,来了一个离奇的消息。
说一个般夫,一天傍晚搭了一个老先生过河,老先生跟船夫满谈得来。
船夫是有心人,感到这位老先生来路不简单,但也不便多问。
最后,老先生下船了,回头望着高山流水,感慨地说了一句:“风月依在,而江山安在?”就快步消失了。
据船夫说,那种快步的动作,全是年轻人的动作。
天亮以后,船夫发现船里留了一把伞,伞柄是硬铁所铸,上有“羽异王府”四个小字,乃恍然大悟!这就是翼王石达开啊!这个消息,使大家都兴奋起来了。
因为我们
都知道石达开有这么一把大雨伞。
绮湘更是兴奋,坚持要去找这位船夫,追踪她父亲的足迹,于是大家一齐出发了。
可是在河边,他们中了埋伏,清军一涌而上,他们则回身四散逃跑,佘在逃跑中听到绮湘的叫喊,好像是出了事,但佘不顾一切,还是拚命跑,那天晚上夜黑风高,佘身体又有炳病,突发的事件使他突然勇气全无,竟没有勇气回头去救绮湘。
事后听说石达开的女儿被俘了,被清军奸污而死。
虽然佘事后自解,说纵使当时回头救她,也未必救得了她,但以他同她的关系,在乱军中,也实在不该只顾自已逃命,他觉得没脸见人,觉得可耻,不原谅自已。
面对着潺潺流淌的大渡河,也有过冲动,他想着如果当时回头,也没有今天,可是这就是历史,只有一次。
后来他和王五辗转回到北京,王五开了镳局,而佘则做了和尚。
石达开走了,他女儿走了,佘也走了,大刀王五他们都走了······
后来,红军来了。
1935年5月下旬,刘伯承红一军团先遣部队迅速挺进了安顺场,准备强渡大渡河。
1935年5月24日晚,红一军团第一师第一团在刘伯承、聂荣臻的率领下到达马鞍山,正准备休息,忽然接到总部命令,要求连夜袭击不远处的安顺场渡口,强渡大渡河。
于是刘伯承等决定让第一营立即出发,先行夺取安顺场,然后进行强渡。
蒋委员长加强了大渡河防守,将重兵置于北岸,企图阻止红
军渡河,并调集各路军马围追堵截,想让朱德、毛泽东们重蹈石达开覆辙,全歼红军于大渡河南岸。
安顺场位于南岸,防守此处的敌人虽有所准备,但未料到红军如此神速,因此毫无戒备。
红军战士如猛虎下山,不到半小时就结束了战斗,并在河边截获了敌人的一条交通船。
第二天上午九点钟,杨得志的红一团开始强渡。
一营二连连长熊尚林带领16位勇士跳上渡船,奋勇驶向对岸。
驻守对岸渡口的敌人有一个营,他们修筑了工事,仅有一条石台阶从河边通向几十米高的峭壁顶端。
敌人集中火力向小船射击,一时弹如雨下。
负责支援的红军急忙用火力压制对岸敌人,勇士们和船工拼命划船,冲过巨浪,绕过礁石,冲出旋涡,终于靠上了对岸。
17个勇士跳上岸,冲上台阶,扑向敌人,在南岸红军两发准确飞来的炮弹的支援下,击溃敌人,夺取了敌人的工事。
小船穿梭往来运送红军过河。
后来又缴获两只船,将第一师运过了大渡河。
但是,船少人多,渡河又受地形水势的影响而较为缓慢,要将红军大队人马渡完得花一个月的时间,而追击堵截的敌军却日渐逼近,形势不允许红军停留在此地。
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毛泽东当机立断,决定组成左、右两路红军沿两岸逆河而上,夺取泸定桥,以便大部队迅速过大渡河,甩开敌人,摆脱危险境地。
泸定桥处泸定城泸桥镇,始建于清康熙45年(172019年),历时5年建成,康熙皇帝亲笔御书“泸定桥”(取泸水平安之意)三字匾额挂于桥头,保存至今。
右路是在安顺场过河的红军,由刘伯承领导,沿河东岸前进,
策应西岸红军夺桥。
左路为红军主力,沿河西岸前进,夺取泸定桥。
5月27日早晨,一军团第二师第四团作为先遣队一边赶路一边消灭沿途敌人,每一天址走到深夜方才走了八十多里。
28号早晨全队继续前进,上级紧急命令必须于第二天早上到达目的地。
英勇的红四团虎士们一路急行军,于当天傍晚赶到奎武,走了140多里,时值大雨倾盆,道路泥泞,天空漆黑一团,战士们经过一天争行军,又冷又饿,十分疲倦。
但是,奎武到泸定桥还有95里路,时间就是命令,战士们抖搂精神,急步劲走,终于在29日拂晓前到达桥边,并击败桥头守军,占领了桥头。
泸定桥的守敌在东头构筑了坚固的桥头堡,并将西桥头铁索上的部分木板去掉。
29日下午四时,红军发起了夺桥战斗,二十二名突击队员冒着敌人密集的炮火,脚踩摇晃的铁索,手扶铁索拦,向对岸冲去。
脚下是奔腾的河水,头顶是敌人呼啸的枪弹,但他们忘记了生死,以压倒一切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冲到了东桥头,同敌人进行搏斗。
后继部队源源涌入,到黄昏时分,先遣部队便占领了泸定桥和泸定城。
当天夜里,刘伯承带领的右路部队也到达泸定桥。
6月2日,红军主力全部渡过大渡河。
大渡河之战以红军的胜利而告终。
而现在,毛泽东也走了,蒋委员长也走了······
我们却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