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年级音乐课程《节拍和速度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音乐中的节奏与节拍ppt课件

音乐中的节奏与节拍ppt课件

2
3
5
7
-
-
-
-
3
2
4
8
复拍子分组说明举例:
- - - - 6
2
2
2
=
++
8
888
3 -= 4
音乐基础理论
9
16
-
-
8
32
- - - 6
3
3
=
+
8
88
节拍训练的重要意义
一、培养青少年儿童的音乐律动感与协调能力。
音乐基础理论
二、以伴奏音乐中的节拍韵律变化来引导学生进行节拍训练。
节拍训练的重要意义
三、以唱训练的方式可培养学生的音乐指令意识与互相协作意识。
2
3
4
-
-
-
4
4
4
伴奏中副三、副七和弦的运用
一、带有主旋律的演示性弹奏 1、柱式和弦 2、半分解式 3、全分解式 * (开放排列与密集排列的区别,音区与音域的区别)
二、纯音型化伴奏织体 1、柱式和弦(键盘和声式) 2、半分解式音型 3、琶音式分解 4、几种形式相结合
53 35
11
副三、副七和弦在伴奏音乐中的应用
1、功能的替代
7
55 333 11 6 Ⅵ ⅠⅢ
3
11
666 44 2
ⅡⅣ

4 22
777
55 3
ⅢⅤ Ⅶ
Ⅵ 替代 Ⅰ; Ⅱ 替代 Ⅳ ; W 替代 Ⅴ; Ⅲ替代 Ⅴ
副三、副七和弦在伴奏音乐中的应用
2、功能延伸的进行模式 (以大调为例)
5
3
1
1
4
5

高中音乐教案:《速度在音乐中的表现意义》

高中音乐教案:《速度在音乐中的表现意义》

高中音乐教案:《速度在音乐中的表现意义》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音乐速度的概念及其在音乐表现中的重要性。

2.通过分析不同速度的音乐作品,感受速度对音乐情感的影响。

3.培养学生对音乐速度的感知能力,提高音乐鉴赏水平。

二、教学内容1.音乐速度的概念及分类2.速度在音乐表现中的意义3.分析不同速度的音乐作品三、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播放一段速度较快的音乐,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速度。

(2)引导学生思考:速度在音乐中有什么作用?2.知识讲解(1)教师介绍音乐速度的概念及分类(快速、中速、慢速)。

(2)讲解速度在音乐表现中的意义,如:快速的音乐能表现激昂、热烈的情感,慢速的音乐能表现宁静、深远的情感。

3.案例分析(1)播放《春节序曲》,让学生感受快速的音乐带来的喜庆氛围。

(2)播放《月光奏鸣曲》中的慢板,让学生感受慢速音乐带来的宁静与深沉。

(3)引导学生讨论:这两首曲子分别表现了怎样的情感?4.实践环节(1)教师播放一段无速度标注的音乐,让学生猜测其速度,并说明理由。

(2)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音乐作品,改变其速度,感受速度变化对音乐情感的影响。

(2)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音乐,发现速度在音乐中的运用。

四、作业1.结合本节课所学,分析一首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了解其速度表现。

2.尝试创作一首音乐作品,运用速度表现情感。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案例分析、实践环节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了解了速度在音乐中的表现意义,提高了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教学效果。

1.导入(1)播放《春节序曲》片段,让学生感受快速音乐带来的喜庆氛围。

(2)引导学生思考:速度在音乐中有什么作用?2.知识讲解(1)介绍音乐速度的概念及分类。

(2)讲解速度在音乐表现中的意义。

3.案例分析(1)播放《月光奏鸣曲》中的慢板,让学生感受慢速音乐带来的宁静与深沉。

高中音乐教案:《速度在音乐中的表现意义》

高中音乐教案:《速度在音乐中的表现意义》

高中音乐教案:《速度在音乐中的表现意义》教案名称:《速度在音乐中的表现意义》教学科目:音乐适用对象:高中学生(年级不限)教学时长:1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速度在音乐中的表现意义;2. 能够分辨不同速度的音乐,并解释其表达的情感;3. 培养学生对音乐速度的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音乐片段,包括快速和慢速的音乐;2. 大屏幕或投影仪。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大屏幕或投影仪播放两段具有不同速度的音乐片段,让学生闭眼聆听,并体验其中的区别。

2. 引导学生感受不同速度的音乐给他们带来的情感和心情。

步骤二:讲解(10分钟)1. 学生继续闭眼,教师用简单的口语进行描述,让学生猜测音乐速度,并讲解每段音乐的速度表现意义。

2. 以快速音乐为例,讲解快速音乐常常代表着欢快、活力、兴奋等情绪。

3. 以慢速音乐为例,讲解慢速音乐常常代表着安静、平和、沉思等情绪。

步骤三:讨论(15分钟)1. 让学生自由发表对不同速度音乐的理解和感受,并讨论不同音乐速度会带给人们的情感和心情的转变。

2. 引导学生找出自己熟悉的音乐作品中的速度变化,并分析其中的表达意义。

步骤四:实践(20分钟)1. 随机选择一首音乐,让学生分组,针对音乐中速度的变化,编排简单的舞蹈动作或创作表演,表达其中的情感和意义。

2. 每个小组表演完后,进行评价和讨论,分享学生对速度表达的理解和感受。

步骤五:总结(5分钟)1. 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强调速度在音乐中的表现意义,并复习各种速度的音乐特点和代表的情感;2. 鼓励学生继续关注音乐中的速度变化,并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音乐中速度的理解和情感。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音乐,分析其中速度的变化并解释其表达的情感;2. 学生可以尝试在自己的音乐作品中运用不同的速度,以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情感和意义;3. 学生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音乐元素的表现意义,如音高、节奏等,深入理解音乐的表达方式。

音乐教案-《速度在音乐中的表现意义》

音乐教案-《速度在音乐中的表现意义》

音乐教案-《速度在音乐中的表现意义》教案题目:速度在音乐中的表现意义教学目标:1. 了解速度在音乐中的概念及其表现方式。

2. 能够通过速度的变化来感知和理解音乐中的不同情感和意义。

3. 能够分析和解释音乐作品中速度的变化对情绪和情感的影响。

教学内容:1. 速度在音乐中的定义和作用。

2. 不同速度对音乐情感的表现。

3. 通过例子分析不同速度对音乐作品的影响。

教学准备:1. 音乐播放设备。

2. 多段具有不同速度的音乐作品。

3. 纸和笔。

教学过程:引入:1. 提问:在音乐中,速度指的是什么?它在音乐中起到了什么作用?2. 利用音乐示范,演奏一段较快的音乐作品。

让学生感受和描述这段音乐带给他们的感受和情绪。

3. 引导学生思考,快速的速度在音乐中可能代表什么样的情感和意义。

主体:1. 解释速度在音乐中的作用:速度是音乐中时间元素的表现形式,它决定了音符的快慢。

速度的变化可以给音乐作品带来不同的情感和情绪。

2. 分析不同速度对音乐情感的表现:快速的速度常常给人激动、喜悦和奔放的感觉;中速的速度常常给人温和、舒适和平静的感觉;慢速的速度常常给人沉思、哀伤和庄重的感觉。

3. 通过播放多段具有不同速度的音乐作品,让学生聆听并分析其中的速度变化对情感和情绪的影响。

让学生用纸和笔记录下他们的感受和思考。

4. 学生展示并讨论他们的观点。

引导学生提出对于特定速度变化的解释和理解。

总结:1. 总结速度在音乐中的表现意义:速度可以通过音符的快慢来表达不同的情感和表达方式。

2. 提醒学生在欣赏和演奏音乐作品时要注意速度的变化,并尝试理解和诠释其中的情感和意义。

拓展:1. 给学生布置作业,让他们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分析其中速度的变化,并解释其对情感和情绪的影响。

2. 鼓励学生继续深入研究速度在音乐中的表现意义,并找寻更多的例子来支持他们的观点。

音乐教案-《速度在音乐中的表现意义》

音乐教案-《速度在音乐中的表现意义》

音乐教案-《速度在音乐中的表现意义》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速度在音乐中的重要作用和表现意义。

2.培养学生对音乐速度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3.通过实践,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的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音乐速度的概念及分类2.速度在音乐中的表现意义3.速度对音乐情感的影响4.音乐作品分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速度在音乐中的表现意义,学会分析音乐作品中的速度变化。

2.教学难点:掌握速度对音乐情感的影响,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播放一段音乐,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速度。

(2)引导学生分享他们对音乐速度的感受。

2.讲解音乐速度的概念及分类(1)介绍音乐速度的概念,如快板、中板、慢板等。

(2)通过示例,让学生了解不同速度的音乐特点。

3.分析速度在音乐中的表现意义(1)播放不同速度的音乐片段,让学生分析速度对音乐情感的影响。

4.音乐作品分析(1)播放一首经典音乐作品,如《梁祝》。

(2)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速度变化,分析速度对音乐情感的影响。

(3)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分析心得。

5.实践环节(1)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音乐作品,进行速度改编。

(2)每组展示改编后的作品,其他组进行评价。

(3)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指导学生如何更好地运用速度表现音乐情感。

(2)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反思在音乐欣赏和创作中如何运用速度。

五、教学评价1.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实践等环节的参与程度。

2.知识掌握: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提问,了解学生对音乐速度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情感体验:观察学生在音乐欣赏和创作中,对速度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延伸1.组织音乐欣赏活动,让学生在欣赏中感受速度在音乐中的表现。

2.创作音乐作品,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速度表现音乐情感。

3.开展音乐讲座,邀请专家为学生讲解音乐速度的相关知识。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分析、实践等环节,让学生了解了速度在音乐中的表现意义。

音乐教案-《速度在音乐中的表现意义》

音乐教案-《速度在音乐中的表现意义》

音乐教案-《速度在音乐中的表现意义》一 : 音乐教案-《速度在音乐中的表现意义》增强学生节奏感,培养学生音乐赏析能力《速度在音乐中的表现意义》教学活动设计设计理念“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一句至理名言。

本教学活动设计力图使学生了解音乐的速度与音乐所表达的情绪、情感密切的关系。

通过师生间相互的交流合作,利用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了解同一首歌曲或乐曲,如果使用不同的速度来进行演奏,就会塑造不同的音乐形象,它所表达的情绪、情感也会有很大的区别,甚至是天壤之别。

活动目标1、节奏训练,让学生感受节奏的魅力。

2、欣赏朝鲜歌剧《卖花姑娘》的《春天年年到人间》,利用四三拍速度的变化,体会了解情绪与速度的关系。

3、了解速度的概念,分析不同情感所使用的不同速度。

活动准备1、把全班分成三个小组。

2、课前请同学们看一部电影冯小刚导演的《大腕》。

活动过程一、游戏导入·活跃气氛·节奏训练“同学们,今天老师跟大家做个游戏,如果一拍一个字,那么我们拍手叫李明,应该怎样拍啊?”“如果我们一起叫王亚楠,大家说应该怎么拍啊?”“大家做的很好,如果用拍手的方式叫上官文慧又应该怎么拍呢?”“请叫这个名字的同学举手,好的,三个字名字的同学反应很快。

”“接下来同学们跟老师一起去‘打人’吧,我们先来‘打’李明,当然是用拍手的方法,大家要在心里非常平稳地默念他的名字,注意一定要平稳不能忽快忽慢,好吗?我们一起打三遍。

”二、播放范例·组织交流·掌握理论 1、“同学们课前老师让大家看一部名叫《大腕》的电影,同学们都看了吗?有什么感想呀?”“老师,影片特别搞笑,有一段······”“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电影的一个片段,大家想不想一起看一下呀?”2、“好,同学们,老师要问答大家,歌剧在世界上哪个国家最著名?”“对,意大利的歌剧最著名,那么,中国的歌剧有哪些?同学们知道吗?”“很好,同学们的知识很丰富,今天给大家介绍一部朝鲜歌剧《卖花姑娘》,其中有一首《春天年年到人间》的插曲,在我们课本的第21页。

基本乐理_06节奏、节拍课件

基本乐理_06节奏、节拍课件
➢ 7/4 = 2/4 + 2/4 + 3/4 强拍与次强拍分别在一、三、五拍
➢ 7/4 = 3/4 + 2/4 + 2/4 强拍与次强拍分别在一、四、六拍
无忧PPT整理发布
24
无忧PPT整理发布
25
少见的八拍子(8/8),一般有三种组合形式 8/8 = 3/8 +3/8 +2/8 8/8 = 3/8 +2/8 +3/8 8/8 = 2/8 +3/8 +3/8
无忧PPT整理发布
26
作业:
1、什么叫节拍、节奏 和节奏型?它们之间 有什么关系与区别?
2、简述节奏在音乐表 现当中的重要性。
无忧PPT整理发布
27
无忧PPT整理发布
5
节奏的重要性:
单个的音还不是旋律,必须赋予节奏才是真正的 音乐:
无忧PPT整理发布
6
1、旋律的各种表现力是通过不同的节奏来体现的。
无忧PPT整理发布
7
2、脱离开节奏的旋律不存在,相 对而言,节奏却可以离开旋律线而 单独存在。
如:无固定音高打击乐的敲击(我 国民间的锣鼓、新 疆的手鼓、非洲 鼓的演奏等),只是一种情绪和气 氛的渲染,所以只有音高和节奏的 完美结合,才是真正的音乐。
1、单拍子: 定义:每小节有两个或三个单位拍的拍子。 特点:每小节只有一个强拍。 举例:2/4、2/2、2/8(慢速的2/2 拍表现庄严壮丽气势
) 3/4、3/8、3/16
无忧PPT整理发布
20
2、复拍子
➢ 定义:两个或两个以上同类型的单拍子的组合。 ➢ 特点:每小节不止一个强拍(即由几个单拍子合成就有几
基本乐理
无忧PPT整理发布

音乐的节拍与节奏11251ppt

音乐的节拍与节奏11251ppt
奏模唱
• ⑴ ××| ××|| •读作:咚咚 咚咚(模仿心跳 声) •⑵ ×× •读作:嘀嗒(模仿秒针走动的 声音) •⑶ ××× •读作:哒哒哒(模仿- 马蹄声)
•⑷ ××× •读作:咚咚咚(模仿敲门声) •⑸ ×××× •读作:沙沙沙沙(模仿下小雨的声音) •⑹ ××| ××|| •读作:嘀嘀 嘀嘀(模仿汽车喇叭的 声音) •⑺ ×·× •读作:知·了(模仿知了鸣叫的声音)
前十六节奏属于比较中性的节奏 型,舒缓时则舒缓,急促时则急 速。
一般情况和其他节奏结合使 用,较少持续使用。
-
5、前八(后十六)节 奏
后十六节奏的特征和前十六 节奏相似。也属于比较中性的节 奏型,舒缓时则舒缓,急促时则 急速。
一般情况和其他节奏结合使 用,较少持续使用。
-
6、八分附点节奏
以上节奏属于中性节奏型。 一般情况和其他节奏结合使 用。
音乐的节拍与节奏
执教人:朱晓霞
-
节拍
节拍:指强拍和弱拍的组合规律。有很 多有强有弱的音,在长度相同的时间内, 按照一定的次序反复出现,形成有规律
的强弱变化
-
节拍的含义
节拍
拍子的种类
(1)单拍子——每小节只有一个强拍的 拍子。
如:2/4 ● ○ 3/4 ● ○ ○ 3/8 ● ○ ○
-
什么是复拍子?
-
7、切分节奏
切分节奏——打破平稳的节奏律动,使 重音后移,给人一种不稳定感。
-
节奏练习方法(四种)
1、先用单个的节奏型练习,反复练习某一节奏型,用手 击上下拍,口念“Da”直到能清楚地体会到某个节奏准确 的时值和速度感
2、易混淆的节奏练习
3、节奏组合练习
4、用不同拍子组合练习,体会不同节拍的感觉及不同节 拍的对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欣赏两首乐曲,分析它们的 音乐情绪
《梁祝》爱情主题
Lento
四四拍、 慢板
小提琴深情舒缓的旋律, 仿佛在诉说着他俩昔日的 故事。四四拍丰富的强弱 层次配合着中速的节拍, 细腻的表现出二人美好的 情感。
《梁祝》同窗三载主题
四二拍,小快板。 这段音乐明朗、欢快,多处 运用跳音的演奏方式,使旋律 活泼、跳荡,生动地表现了他 们二人同窗三载、共读共玩的 愉快生活。
请根据以下音乐素材,创编旋律。
(可使用各种不同的节奏型,但是不能改变音符的顺序和数量。)
134517654532161512352656535671 可参考以下学过的节奏型 ×× ×∙× ××× ××× ×××× ×∙× × ×××
作业:
利用我们学过的节拍节奏,为我们高一音乐 班创编班歌。可以先创编旋律再填词,也可以先 写出能代表我们班风貌的歌词,再进行旋律创编。
要求:歌词要积极向上,鼓舞人心,旋律要节 奏鲜明, 便于传唱。
聆听下面两段歌曲, 体会不同的音乐情绪。
歌唱祖国:四二拍、中速。
强弱规律是一强一弱, 拍子对称方整。在音乐作 品中表现出刚劲、明朗、 坚强有力的情绪,非常适 合用于进行曲风格的音乐。
Largo
时时,非常富有抒情性。
舒缓深情的旋律伴着朴实无 华的歌词直达人心底,将父母之 爱表达的淋漓尽致,震撼人心, 让听众深切地感受到浓浓的亲情 随着歌声钻入心肺,在我们每个 人的血液中慢慢流淌……
节拍和速度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学校: 教师:
我们学过的拍子都有哪些种类呢? 单拍子、复拍子、混合拍子、变换拍子、交错拍子、散拍 子、一拍子。
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我们常见的有哪些拍子呢? 四二拍、四三拍、四四拍、八三拍、八六拍、八九拍等等。
常见的速度记号有哪些呢? 慢板、行板、中板、小快板、快板、急快板、急板等等。
春之声圆舞曲第一主题:
四三拍、急快板。
流畅跳跃的旋律让我们 立刻感受到一种春天的气 息扑面而来,洋溢着青春 的活力。我们仿佛看到了 大地生机勃勃,万物热情 的绽放着生命的力量。
小结:各种拍子结合不同的速度,对音乐情绪的影响
二拍子:单一、对称、方整,强弱规律明显,易表现出音乐的律动感。 常用在进行曲(《歌唱祖国》)或欢快的乐曲中(《梁祝》同窗三 载)。 三拍子:缺少对称方整,多的是流畅和灵活,快速的三拍子能显出圆 舞曲的风格(《春之声圆舞曲》),由于具有强烈的不平衡感,有时 也会用来表达不平静的心情。 四拍子:增加了次强拍,使强弱的层次更加丰富和细腻。中速的四拍 子适合表达美好的情感(《梁祝》爱情主题),较慢较弱的四拍子演 奏舒缓的乐曲时又显露出了抒情性(《时间都去哪儿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