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皮肤软组织肿块超声诊断

合集下载

浅表肿物超声诊断思路

浅表肿物超声诊断思路
浅表肿物超声诊断思路
诊断思路
首先,应该明确问清病史, 简单查体是我们超声诊断前 的重要辅助手段,清晰明了 的病情发展情况及必要的查 体甚至可以在影像诊断前比 较准确的判断肿物的性质
浅表肿物超声诊断思路
肿物何时发现,是否生长迅速 外伤史 是否疼痛,有无牵涉痛 加重缓解情况 检查治疗情况 肿物的软硬程度,边界情况
浅表肿物超声诊断思路
特点: 1、瘤体多呈梭形,长轴与皮肤平行,
多位于皮下脂肪层,只有少数延伸入 肌层,且其病理分类为血管脂肪瘤。 2、多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晰,半数以上 可见明显包膜。 3、脂肪瘤的回声与其病理类型关系较 大,单纯的脂肪瘤表现为低或等回声, 而血管脂肪瘤和纤维脂肪瘤则以高回 声为主 4、基本瘤体内无彩色血流。
断浅表软组织肿物的囊实物超声诊断思路
扫查时应注意手法及力度
某些肿物如皮下脂肪瘤有时探头加压 过重,肿物将很难与周边组织分清
肿物边界有时范围很大,要广泛扫查, 有时需更换为低频探头整体扫查。
有时需患者固定肿物配合
浅表肿物超声诊断思路
超声图像大体诊断观:
浅表肿物的超声诊 断思路
浅表肿物超声诊断思路
浅表软组织肿物是皮肤、皮下和肌 肉层各种良恶性肿物的统称。其种 类繁多,较常见的良性肿物有脂肪 瘤、血管瘤、各种囊肿、淋巴管瘤、 皮肤纤维瘤、神经纤维瘤、神经鞘 瘤等;恶性肿物有脂肪肉瘤、黑色 素瘤、滑膜肉瘤、纤维肉瘤等
浅表肿物超声诊断思路
由于肿瘤类型和发生部位的不同,其临床表现不 一,共同特征为软组织内出现大小不定的肿块。 各种肿物预后有较大差别。
肌组织肿瘤(muscle tumors): 包括平滑 肌(肉)瘤、横纹肌肉瘤等
浅表肿物超声诊断思路
血管源性(vascular tumors):血管瘤、 血管肉瘤等

彩色多普勒超声定性诊断浅表软组织肿块的临床意义

彩色多普勒超声定性诊断浅表软组织肿块的临床意义

医学影像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1月 第3卷第1期彩色多普勒超声定性诊断浅表软组织肿块的临床意义陈 伟(中国水利水电第一工程局有限公司总医院 吉林 永吉 132200)【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定性诊断浅表软组织肿块的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接收的的126例浅表软组织肿块患者,对所有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定性诊断,并根据诊断结果分析患者二维声像图以及血流显像。

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定性诊断浅表软组织肿块检出率为100%,对恶性肿块的敏感度为87.50%,良性肿块敏感度为99.01%,诊断符合率为96.83%。

恶性肿块边缘不规则以及获动脉频谱比例大于良性肿块,且恶性肿块收缩期峰值流速、阻力指数大于良性肿块(P<0.05)。

结论: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定性诊断浅表软组织肿块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且操作简便,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浅表软组织肿块;彩色多普勒超声;定性诊断;临床意义【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07(2019)01-0166-02浅表软组织肿块指的是皮下组织、皮肤以及皮肤附件等体表肿块。

引起该疾病的因素较多,其主要可分为恶性病变与良性病变。

良恶性病变对人体造成的危害有所不同,因此,临床上采用的治疗方式也有所不同,且患者预后情况存在较大的差异[1]。

触诊能够有效的发现该类患者的病灶,但由于该疾病病理类型较多,病因较复杂,因此,在病理诊断前确诊较困难。

随着医学事业的发展,超声技术被广泛的应用于临床诊断中。

本研究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定性诊断浅表软组织肿块的临床意义,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接收的126例浅表软组织肿块患者,男71例,女55例,年龄4~75岁,平均年龄为(43.52±6.57)岁。

所有患者组织肿块均为体表可触型,肿块直径为0.46~12.68c m,平均直径为(8.28±3.25)c m。

肌肉软组织肿物的超声诊断

肌肉软组织肿物的超声诊断
诊断方法
超声、X线、CT、MRI等影像学检查是常用的诊断方法,其中超声检查具有无创、 无痛、无辐射等优点,是肌肉软组织肿物的首选检查方法。
02
超声诊断技术基础
超声波的基本原理
01
02
03
超声波的物理特性
超声波是一种机械波,具 有波长较短、频率较高、 穿透力强等特性。声波转换为电信号, 再通过显示器将电信号还 原为图像。
其他影像学方法
X线、CT、MRI等影像学方法对骨骼、气体等高密度组织显示效果 较好,对较大肿物的诊断准确率较高。
05
肌肉软组织肿物治疗的超声 引导
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
定位准确
超声能够实时显示肿物的位置和形态,帮助医生 精确找到目标。
操作简便
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过程相对简单,创伤小,恢 复快。
病理诊断
神经纤维瘤
超声表现为形态规则、边界清 晰、内部回声均匀的低回声肿 物,后方回声增强。
恶性肉瘤
超声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边界模糊、 内部回声不均匀的高回声肿物,后方
回声衰减,血流信号丰富。
超声与其他影像学方法的比较
优点
超声无辐射、无创伤、无痛苦,操作简便,价格低廉,可重复性 强。
缺点
超声对骨骼、气体等高密度组织显示效果较差,对较小肿物的诊断 准确率较低。
血流信号
良性肿物血流信号较少,分布 不丰富;恶性肿物血流信号丰
富,分布不规则。
生长速度
良性肿物生长速度较慢,病程 较长;恶性肿物生长速度较快
,病程较短。
不同类型肿物的鉴别
脂肪瘤
超声表现为形态规则、边界清 晰、内部回声均匀的低回声肿
物,后方回声无变化。
血管瘤
超声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边界 模糊、内部回声不均匀的高回 声肿物,后方回声衰减。

软组织肿块的超声诊断

软组织肿块的超声诊断

流信号 ; I级 , 少 量血 流 , 可见 1 ~2个点 状或 细短棒
状 血管 ; 1 I 级, 中量血 流 , 可见 3 ~4个点状 血 管或 一
及 良恶性 质却 无 法 判 断 。我们 总结 分 析 9 0例 软 组
o r Do ppl e r ul t r a s o und ha s hi gh va l ue i n t he c l i ni c a l di a gn os i s o f s o f t t i s s u e ma s s e s .
Di a g no s i s o f s of t t i s s u e ma s s e s wi t h Ul t r so a no g r ap hy
X U Zho u — yun ,SH A O Su — c h e n
De p a r t me n t o f Ul t r a s o u n d .S a n me n C o u n t y Pe o pl e s ' Ho s p i t a l o f Zh e J i a n g Pr o v i n c e,S a n me n 3 1 7 1 0 0, P. R. Ch i n a
we r e r e t r o s p e c t i v e l y a n a l y z e d i n t h i s wo r k .Re s u l t s Co mp a r e d t h e p r e o p e r a t i v e u l t r a s o n i c d i a g n o s i s wi t h t h e p o s t o p e r a t i v e
[ Ke y w o r d s ] S o f t t i s s u e ma s s ;Ul t r a s o n o g r a p h y

超声检查在浅表软组织肿块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超声检查在浅表软组织肿块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 摘 要】 目的 探 讨 超 声 检 查 在 常见 浅 表 软 组 织肿 块 诊 断 中的 临床 应 用 价 值 。 方 法 回顾性 分 析 3 O 例 浅 表 软 组 织 肿块 患 者 的超 声检查资料, 并 与 穿 刺 或 病 理 检 查 结 果 进 行 对 比分 析 。 结 果 本 组 Ad l e r 分级: o K2 3 例、 I 级3 例、 Ⅱ 级2 例、 Ⅲ级 2 例, 经 穿 刺 或 手术病理检查证实 , 良性 肿 块2 8 例, 恶性肿块2 例, 超 声 诊 断 符 合 率9 3 . 3 3 %( 2 8 / 3 0 ) 。 结论 超 声 检 查 可 直 接 清 晰 显 示 浅 表 软
t , A E 口 工 AL L A目 口口 A T OI :  ̄ Y B c工 E N E B 医学检验
H工 NA HE A LTH 工N口U目 T 口 Y
超声检 查在浅表软组织肿块诊 断中的应用价值
向 铁
湘 西 自治州 人 民医 院 超 声科 , 湖南 吉 首
4 1 6 0 0 0
肿块 定性 诊断中具有敏感性 高, 声像 图清晰, 诊断准确等优点 】 ,
为探 讨 其 在 常见 浅 表 软 组织 肿块 诊 断 中的 临床 应 用 价 值 , 笔 者 对 瘤 等2 0 多种 , 近 年 来 随 着 高频 和 彩色 多普 勒 超 声 的发 展 及 应 用 , 深 度 和 内部 特 征 , 2 0 1 O 年1 . q 一2 0 1 2 年3 月 在该 院 经 穿 刺 或 病 理 检 查 确 诊 的 3 O 例 浅 不 但 能 会 很 好 地 显 示 浅表 软 组 织 肿 块 的 范 围 、
所 用 仪器 采 用 Ac u s o n s e q u o i a . 5 1 2 型和 S i e me n s¥ 2 0 0 0 型 超 象 ; 内部 可见 分 布 不 均 、 强 弱 不 等 回声 的大 小 光 团 , 后 方 回声 逐 渐 】 。 采用 A d l e r 半 定量 法 进 行 分 级 , 则 良性 肿 块 多无 或仅 有少 声诊断仪, 探 头频 率 为3 . 5 ~ 1 4 MHz 。 根 据 浅 表 软 组 织 肿块 的部 位 减 弱 和 深 度 选 择 合 适 的体 位 及 探 头频 率 , 采 用 多 角度 多切 面 直 接 接 触 量 血 流 信 号 , 血流 速 度 和 R I 明显低于恶性肿块 。 而 大 多 数 恶 性 肿

体表肿物的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

体表肿物的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

体表肿物的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体表肿物是指位于皮下或肌肉组织内的肿块,常常由多种病变引起。

超声是一种无创性、准确、重复性好的影像检查方法,是体表肿物诊断的主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介绍体表肿物超声诊断的基本技术和鉴别诊断方法。

一、基本技术1.超声探头超声诊断使用的探头是一种长条形的手持设备。

其接口有多种,常用的有线性探头、凸形探头和微凸探头等。

不同的探头可以应用于不同的部位、不同的深度和形态。

2.操作方法超声检查通常采用高频率的声波来产生图像。

医生通过手持探头在病人皮肤上滑动,观察屏幕上显示的图像。

在观察过程中,医生可以用探头进行挤压、放松或旋转等操作,以更好地观察病灶。

3.影像表现不同类型的体表肿物的超声表现不尽相同。

一般来说,良性肿物的超声表现为边缘光整、内部回声均匀;恶性肿瘤超声表现为不规则边缘、内部回声不均或有囊变等特点。

部分肿物会发生钙化或坏死,这些超声表现有助于判断病变的性质。

二、鉴别诊断方法1.鉴别良性和恶性肿瘤超声对于分辨良性和恶性肿瘤的能力较高。

通常情况下,良性肿瘤的边缘规整、回声均匀,而恶性肿瘤的边界不规则、回声不均。

此外,恶性肿瘤的内部可能伴有坏死、囊变等特点。

2.鉴别囊性和实性肿物超声检查可以帮助鉴别囊性和实性肿物。

实性肿物的超声表现为内部回声均匀,囊性肿物则表现为内部有无回声的囊袋状结构。

3.鉴别脂肪瘤和神经纤维瘤脂肪瘤和神经纤维瘤是最常见的良性体表肿物之一。

超声不仅可以确定病灶的位置和大小,还可以鉴别脂肪瘤和神经纤维瘤之间的区别。

脂肪瘤的超声表现为高回声区,这是由于它们主要由脂肪组织组成。

而神经纤维瘤的超声表现为中等回声,这是由于它们由软组织组成。

三、超声诊断是一种准确、无创、易操作的体表肿物诊断方法。

通过对病变的超声表现进行分析,可以鉴别不同性质的肿物,对于制定诊疗计划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在具体操作时需要医生有扎实的超声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超声显像诊断浅表软组织肿块71例

超声显像诊断浅表软组织肿块71例

本 组 病 例 男5 例 . 1例 ; 龄 1 4 女 7 年 8~5 岁 ; 者 均 自 5 患 感 皮下 有 一包 块 或 不 适 来诊 。使 用仪 器 为 美 国 产 飞利 浦
飞凡 影像 超 声诊 断 仪 ,探头 频率 75~1 z . 0MH ,检 查 前无 需做 任 何 准 备 , 检查 时患 者取 合 适 体位 , 充分 暴 露 病 变部 位 , 触 诊 肿 物 , 定 肿 物 的位 置 , 后 在 病 变 部 位 做 多 先 确 然
1 资 料 与 方 法
频谱。 炎 性 肿 块 : 状 或 椭 圆 形 低 回声 , 的 中 心 见 液 性 暗 条 有 区 , 界 欠 清 。 脐 部 脓 肿 : 部 可 见 脓 液 溢 出 , 下 见 低 回 边 脐 脐 声 包 块 , 心 部 见 液 性 暗 区 , 窦 道 与 脐 部 相 通 。 腰 大 肌 中 有 寒 性 脓 肿 : 大 肌 处 近 椭 圆 形 液 性 包 块 , 见 点 状 回 声 及 腰 内 光 团 。皮 肤 表 面 无 红 肿 热 痛 。 呼 吸 时 肠 管 在 包 块 上 方 滑
张 宇 虹
( 济南 军 区青 岛第 一疗 养 院特 检科 ,6 0 1 267)
【 键词 】 超 声 ; 关 软组 织 肿块 ; 断 诊
笔 者搜 集2 0 — 1 0 1 l 经超 声 显像 观 察 、 术 和 0 6 1 —2 l一 0 手
病 理证 实 的软 组织 肿块 7 例 , 照分 析 报告 如下 。 1 对
3 , 纹 肌 肉瘤 2 , 性 淋 巴 瘤 3 , 宫 圆韧 带囊 肿 1 例 横 例 恶 例 子
例 ; 手术有 关 的肿 块 : 宫 产术 后 筋 膜 血肿 l , 口疝 与 剖 例 切 1 , 肇 转 移癌 3 , 例 腹 例 卵巢 黏 液瘤 和 巧 克 力囊 肿 术 后腹 壁

高频超声诊断浅表软组织肿块

高频超声诊断浅表软组织肿块
[ A b s t r a c t 】 O b j e c i f v e T o d i s c u s s h i g h r f e q u e n c y c o l o r D o p p l e r u l t r a s o u n d d i a g n o s i s o f s u p e r i f c i a l s o t f t i s s u e m a s s . Me t h o d s A n a l y z e d t h e u l t r a s o u n d f e a t u r e s
恶性 病 灶 1 8 个 ,超 声 诊 断 浅表 软 组 织肿 块 的 准确性 、敏 感性 和特 异性 分别 为 8 3 . 7 %、6 6 . 7 %和 9 1 . 5 %,阳性 预 测 值和 阴性 预 测 值 分别 为 7 8 . 3 %和 8 5 . 7 %。结论 高频超 声诊 断 浅表软 组 织肿块 有较 高 的 准确 性和 特 异性 ,在 临床上 有重 要应 用价 值 。
s o t f t i s s u e ma s s we r e d i a no g s e d e x a c t l y b y s o n o g r a p h y . Ul t r a s o u n d d i a no g s i s o f s u p e r i f c i a l s o t f t i s s u e ma ss , a c c u r a c y , s e n s i t i v i t y nd a s p e c i i f c i y t we r e 8 3 . 7 %,
{ l 9 2 0 0 3 A r m y H e a l t h C a r e C l i n i c s , Z h a n j i a n g 5 2 4 0 0 1 . C h i n a ; 2 A il f i a t e d H o s p i t a l o fG u a n g d o n g Me d i c a l C o l l e g e , Z h a n j i a n g 5 2 4 0 0 1 . C h i n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皮囊肿
D、脂肪瘤
病例一
病理诊断:表皮囊肿
病例一:皮下囊肿
(一)皮下囊肿种类:角质性囊肿、表皮样囊肿、皮脂腺 囊肿及皮样囊肿。
角质性囊肿也称角化性囊肿,一般是充满了较硬的均匀 或轻度分层的大量蛋白样物质的囊肿,它可以作为一种 组织病理过程存在于表皮囊肿、粉瘤等多种疾病。
皮肤软组织肿块诊断
皮肤与皮下组织——解剖
表皮层是皮肤的最表层,没有血管、淋巴管及神经末梢。 真皮层位于表皮的深层,它是致密的纤维层,内有弹力
纤维、结缔组织、支持皮肤的腺体、附属器、血管和神经 等。 皮下组织层或真皮下组织,也称脂膜,位于真皮下,由 疏松的结缔组织和脂肪小叶构成。皮下组织内含有较大血 管、淋巴管、神经、毛囊、汗腺等,皮下组织与真皮没有 明显的分界,它的下面是肌膜组织。 皮肤是覆盖于整个体表的一个重要而且最大的器官,厚 度一般为1—4mm,平均2.0—2.2mm。皮肤由三层组成,表 皮层、真皮层和皮下脂肪层(皮下层)。皮下层的厚度变 化很大,眼睑处只有0.4—1mm,而足底的皮下层达5mm。
接下来的一层是真皮层,它与表皮层的分界不清。真皮 的清晰回声源于其纤维的有序排列,它的回声强度低于表 皮层,它均值的回声有时被小低回声隔断,后者是毛囊的 回声。
再一层是皮下层,通常是低回声,主要是脂肪性质的缘 故,也见有纤维分隔的高回声条带,它的厚度变化很大, 在5—20mm。
再接下来的是浅筋膜层,它为强回声线,将皮下层与肌 肉组织分别开来。
关。当角化屑充满整个囊腔时,呈均匀细点状回声。表皮 样囊肿与皮脂腺囊肿声像图很相似,只是皮脂腺囊肿的回 声不如表皮样囊肿均匀。 (三)鉴别诊断
需与脂肪瘤鉴别,后者的回声稍增强,内有条状回声, 长轴与皮肤平行。
皮脂腺囊肿
表皮样囊肿
病例二
女,52岁,偶然发现右侧肩背部肿物
病例二
超声所见:皮下软组织内见一2.5x2.0cm的 低回声团块,边界清,但无包膜,呈分叶 状,内部回声不均匀。CDFI:肿物内部血 流丰富。
超声提示:良性VS恶性? A、淋巴瘤 B、转移瘤 C、血管瘤 D、脂肪肉瘤 E、恶性黑色素瘤
病例二
病理:恶性黑色素瘤
黑色素瘤:是一种高度浸润的恶性肿瘤,来源于 表皮及真皮交界处的黑色素细胞。分为结节性黑 色素瘤及浅表性黑色素瘤。前者占15-30%,为垂 直生长,侵袭性强,预后差,预后往往与肿瘤厚 度有关系。后者占70%左右,它易早期发现及中等 厚度使之与结节性黑色素瘤相比,预后较好。黑 色素瘤可以发生于正常皮肤、先天性或后天性的 小痣。病变开始表现为色斑,以后逐渐高出皮肤, 并不断扩大。由于超声能准确测量病变的厚度, 因此,和组织学对黑色素瘤的评价起着同样重要 的作用。黑色素瘤的厚度与病人的存活率有密切 的关系。
皮肤与皮下组织
声像图改变 良性
恶性
肿瘤形态
规则多呈椭圆形 常不规则
生长方式
膨胀性
浸润性
包膜回声
多有包膜
多无包膜
边界
清楚
早期清楚,晚期不清楚
内部回声
均匀、低或强回声,或囊性 不均匀实质回声
后部回声
不减弱
轻度减弱
邻近组织 受压移位,骨无异常 被浸润,骨有从外向内侵蚀破坏
转移

可有
生长速度
缓慢,病程长
生长快
探头加压
可有变形
无变形
复发性
无复发
易复发
CDFI 肿瘤内无异常血流,或少血流 肿瘤内可见滋养血管或血流增多
病例一
女,35岁,发现颌下偏右侧包块15年。 无明显不适。
病例一
病例一
病例一
病例一
超声所见:
形态规则,边界清晰,壁清楚,大小约 2.2X1.7CM,内部为均匀细密的强光点(部 分呈彗星尾样),没有血流 。
皮肤与皮下组织
软组织肿瘤的超声诊断,最具重要意义的是良、 恶性的鉴别。
软组织良性肿瘤按发病率的高低顺序排列为:血 管瘤、脂肪瘤、神经纤维瘤、纤维瘤、淋巴管瘤、 腱鞘巨细胞瘤、平滑肌瘤。其余的良性肿瘤都属 少见。
软组织恶性肿瘤按发病率的高低顺序排列为:纤 维肉瘤、横纹肌肉瘤、脂肪肉瘤、滑膜肉瘤、恶 性纤维组织细胞瘤、血管内皮瘤、血管外皮瘤、 透明细胞瘤。其他恶性肿瘤均属罕见。
皮肤与皮下组织——正常声像图
全面了解正常皮肤的声像图知识,对于研 究皮肤病理是很重要的。正常皮肤的声像 图是由多层不同回声结构组成的,从表层 到深层如图所示。
皮肤与皮下组织——正常声像图
皮肤与皮下组织——正常声像图
第一层是高回声,相当于入射回声,表现为一个连续致密 的回声线,它的厚度与检查的部位及皮肤的弹性有关,通 常厚度不超过2mm。它是由耦合剂与表皮增厚的角质接触 的界面产生的,它的连续性中断可见于头皮屑内的气体干 扰,或脂溢性哦、疣状物的角化物质钙化产生的声影。
皮样囊肿是发生于皮下的囊肿,表现为略带有弹性的柔 软肿瘤,呈圆形或卵圆形,大小不等,通常不与皮肤粘 连,可推动,它的衬里为多种表皮附属器。
病例一:皮下囊肿
(二)声像图 1、病变位于皮肤层,边界清晰光滑,呈圆形或椭圆形,
多为单发。 2、内部回声可为无回声,也可为均质的实质性高回声。 3、无回声病变可见其后壁回声增强,伴有侧方声影。 囊肿的回声强度主要与囊内容物及应用探头的频率有
表皮样囊肿为真皮囊肿,囊壁为表皮样结构,临床上多 为一个或多个坚硬的皮内结节,逐渐扩大,直径数毫米 至数厘米,可被推动,既不疼痛,也不破溃,好发于头 皮或肩部,多见于中年以上者。
粉瘤也称脂瘤、皮脂囊肿,是一种发生于皮肤或皮下组 织的增生性和肥大性皮脂腺囊肿。临床表现为一个或数 个球形肿物,小者像绿豆,大者比鸡蛋大,多分布于头 部,躯干或生殖器的皮肤或皮下组织内,和附近组织粘 连在一起,可被推到,逐渐发展,表面皮肤往往因脂瘤 的外突而紧张。如有继发感染,可化脓。它是皮脂腺发 生的囊肿性变化,囊肿壁有上皮细胞构成。囊内充满无 定形物质,是由皮脂物质逐渐分界而成。
病例二
声像图 1.黑色素瘤呈低回声区,能清楚地与高回声区真皮相区别。 2.大多数病例两侧边缘不光滑,而基底部界限一般可以分 辨。 3.溃疡型或疣状型的黑色素瘤病例,可见入射回声的中断 后轮廓不清的情况。 4.彩超的应用,增加了对黑色素瘤的诊断能力。通过与正 常皮肤比较,可见其内有增强的血流信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