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定性研究方法
定性研究法

营销调研基础
按调查目的 隐蔽程度
按调查问卷 结构严密性
隐蔽调查
结构性调查
非隐蔽调查
非结构性调查
营销调研基础
调查访问法的类型
电话访问 个人访问 邮寄问卷访问 网上访问
营销调研基础
电话访问 优点
调研费用较低 时间相对较短 询问过程有统一性
缺点
被访问总体不完整 不能使用视觉.味觉.嗅觉 测量应答者态度有难度 难以判断所获信息有效性
营销调研基础
1、定性研究的作用
(1)更充分地定义要研究的问题; (2)为提出在随后的研究中检验的假设提供建议; (3)产生新的构想、问题解决方法与产品特性; (4)得到顾客对新产品的初始反应; (5)试答结构性问卷; (6)熟悉消费者的观点与习惯使用的词汇; (7)使研究者熟悉待研究问题的环境; (8)获得对要进行的主题的深度了解。
营销调研基础
(3)观察方法:研究者通过个人或机械装置来 观察并搜集感兴趣的信息。
例如:展览会上解说员站在展品前讲解时边观 察顾客的反应。
营销调研基础
(4)试验方法:在一个从某种程度上可控制的 环境里,研究者改变一个或几个自变量,以研 究其对因变量的影响。 例如:提高或降低某商品的价格来观察价格变 化对销量的影响。
营销调研基础
网上访问 优点
覆盖面极广 成本低、速度快 独特视觉音响效果 匿名性好
缺点
样本对象的局限性 信息的准确性 信息的真实性
营销调研基础
调查访问方法的比较
邮寄问卷 个人访问 电话访问 网上访问 1.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2.收集大量信息的能力 3.敏感问题答案标准性 4.对调研员效应的控制 5.样本控制 6.时间 7.灵活程度 8.成本 差 一般 好 很好 一般 一般 差 好 很好 很好 一般 差 很好 一般 很好 差 好 好 一般 一般 好 很好 好 好 一般 很好 很好 很好 差 一般 很好 好
六章定研究方法范文

六章定研究方法范文在研究领域中,研究方法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一个科学的研究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准确获取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
本文将介绍六种常用的研究方法。
首先,实验方法是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实验方法通过精心控制变量来研究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研究者会制定实验方案,对参与者进行随机分组并在不同条件下观察他们。
然后,研究者可以根据实验结果来推断不同变量之间的关联性。
其次,调查方法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
调查方法主要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和观察等方式来收集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人们的看法、态度和行为。
在进行调查研究时,研究者需要设计合适的问卷或访谈指南,并在一定范围内收集数据。
第三,案例研究方法适用于深入研究特定事件或现象。
案例研究方法通过对各种各样的信息源进行跟踪和收集,从而获得详细的数据。
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可以对复杂的现象进行细致的分析和解释,但是其结果的泛化性较弱。
接下来,观察方法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特别适用于研究行为和交互。
通过观察研究,研究者可以直接观察和记录参与者的行为和反应。
观察可以分为实地观察和实验室观察。
实地观察是指在自然环境中进行观察,而实验室观察则是在实验室环境中进行观察。
此外,内容分析方法是一种研究文本和媒体的常用方法。
研究者通过分析和解释文本和媒体内容,来研究特定话题或现象。
内容分析可以定量或定性进行,具体取决于研究者对数据的处理方式。
这种方法可以用于研究新闻报道、广告、社交媒体等多种媒体形式。
最后,历史研究方法适用于研究过去事件和现象。
通过分析历史文献、档案和文物等,研究者可以还原过去的社会、文化和政治背景,并从中获得对现象的理解。
这种方法要求研究者对历史文献有一定的了解,并能够对其中的信息进行正确的解读。
研究方法的选择取决于研究者的研究目的、研究问题和可用资源。
不同的研究方法有不同的优势和限制,研究者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同时,多种研究方法可以相互补充,从而提供更全面和准确的研究结果。
第六章 定性研究方法

5、理论建构(theorybuilding)。定量研究的目
的在于检验理论的正确性,最终结果是支持或者反 对假设。定性研究的理论则是研究过程的一部分, 是“资料分析的结果”(datadriven)。
2、应用 访谈的目的: 1)获取其他方法无法获取的资料 2)了解某一社会角色的特定视角 3)引出并了解被研究者在自然状态下的特定的 表达方式
4)证明或补充从其他研究方法中获得的资料
5)求证应经提出的假设 3、访谈的类型 1)民族志方式 2)知情人访谈 3)问答式访谈 4)叙述式访谈
(三)焦点小组
问题:请分别用两种方法对下列研究问题进行描
述。
1、研究某人对网络依赖程度
2、人们使用QQ进行信息传播的情况研究
三、定性研究的方法来源
定性研究方法的核心是一种以“解释”而不是
“证明”为目的的方法。
1、解释学 2、民俗学方法论 3、符号互动学 4、文化研究理论
第二节 定性研究的基本问题与类型
一、定性研究的基本问题
角色的双重性:固定角色和情景角色
情景角色: 1)完全的参与观察 2)作为观察者的参与观察 3)完全的观察
4、影响参与观察效果的因素
1)对边缘状态的容忍和适应
2)文化差异
3)观察者的个人素质 4)即时推断的能力
5、观察的优势与劣势
(二)访谈
1、定义:访谈是通过向研究者提出问题二获取
资料的方法,又称“有目的地交谈”。
1)所获取的资料不具有大的代表性
2)对研究者的素质要求较高
3)有时会出现虚假的“合意” (四)文本分析 1、定义:文本分析法是用一些设定的标准评价传 播的内容和信息的方法 2、应用
定性研究方法

定性研究方法定性研究方法是一种通过观察、访谈、分析等手段来获取和理解研究对象行为、态度、观点等非数值特征的研究方法。
相比于定量研究方法,定性研究方法更注重对研究对象的深入理解和描述,适用于对社会现象、人类行为、文化等复杂现象的研究。
本文将介绍定性研究的基本概念、常用方法和步骤。
定性研究的基本概念。
定性研究是一种基于非数值数据的研究方法,其目的在于理解和描述研究对象的特征、态度、观点等。
定性研究方法通常包括观察、访谈、文本分析等手段,通过这些手段获取和分析非结构化或半结构化的数据,以揭示研究对象的内在含义和规律。
定性研究方法适用于对社会现象、人类行为、文化等复杂现象的研究,能够提供深入的理解和描述。
定性研究的常用方法。
定性研究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常用方法:1. 观察,通过观察研究对象的行为、环境等,获取数据并进行分析,以揭示研究对象的特征和规律。
2. 访谈,通过与研究对象进行深入的交流和访谈,获取他们的态度、观点、经验等非数值数据,以理解其内在含义。
3. 文本分析,对书籍、文献、采访记录等文本数据进行分析,以揭示其中蕴含的信息和规律。
4. 焦点小组讨论,组织一组相关研究对象进行集体讨论,以获取他们的共同观点、态度等非数值数据。
定性研究的步骤。
进行定性研究时,通常需要经历以下几个步骤:1. 研究设计,确定研究目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制定研究方案。
2. 数据收集,通过观察、访谈、文本分析等手段,收集研究对象的非数值数据。
3. 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归纳、分析,揭示其中的规律和内在含义。
4. 结果呈现,将数据分析的结果进行呈现,可以通过文字、图表、案例等形式进行描述和展示。
5. 结论和讨论,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进行结论和讨论,对研究对象的特征、态度、观点等进行解释和理解。
总结。
定性研究方法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其通过观察、访谈、文本分析等手段来获取和理解研究对象的非数值特征。
定性研究方法适用于对社会现象、人类行为、文化等复杂现象的研究,能够提供深入的理解和描述。
定性研究的方法

定性研究的方法定性研究是一种非定量的研究方式,它通常以文本和语言方式描述研究对象,以了解它们的状态、特性、行为和属性。
定性研究是一种研究主体复杂行为和复杂社会结构的有力方法。
它更多地依赖于交谈和观察,而不是仅仅收集数据,因为它更加注重解读学者和被研究者之间的实际和理论关系。
定性研究的方法定性研究的方法和定量研究的方法都是有用的,只要恰当使用都可以获得有用的结果。
在定性研究中,重点是开发研究者把握研究对象的前提和过程,以便提出明确的研究问题,收集更有效和准确的信息。
定性研究的方法包括观察、访谈、实验、团体讨论和文献研究等多种。
观察观察是定性研究中最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
它不仅可以提供研究过程中的宝贵数据,而且可以发现研究过程中对结果产生重要影响的行为和状态。
在研究过程中,观察者可以发现和描述研究过程中的相关变量和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访谈访谈是在定性研究中一种常用的而且有效的研究方法,它可以使研究者收集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访谈可以使研究者了解被研究者的想法、看法、价值观以及被研究者之间的社会关系等。
访谈的好处是,它可以帮助研究者更深入地了解研究对象和背景,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实验实验是一种定量研究方法,但它也可以在定性研究中实施,只要研究者可以识别实验的维度和深度。
实验通常用于检查研究对象在不同情况下的反应,从而推断出哪些变量可能对其产生影响。
实验在定性研究中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研究对象之间的不同特性和关系,以及这些特性和关系如何影响结果。
团体讨论团体讨论在定性研究中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它可以使研究者更容易理解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因为它可以让被研究者在一起讨论自己的观点,帮助研究者更好地理解每个参与者的想法和决策。
这种方法可以捕捉定性研究中的重要信息,例如沟通主题、参与者的态度和反应以及信息的流向等。
文献研究文献研究也是一种常用的定性研究方法,它通过研究现有的资料来获得研究信息。
文献研究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已知信息,并为研究者获得新的有价值的信息提供参考。
定性研究方法

定性研究方法定性研究方法是一种基于非数量化数据的研究方法,它通过对人类行为、态度、观念等进行深入的描述和解释,以揭示问题的本质和内在联系。
在社会科学领域,定性研究方法被广泛运用于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学科中,为研究者提供了一种全面理解和解释社会现象的途径。
首先,定性研究方法强调对研究对象的深入理解和描述。
研究者通过采用访谈、观察、文本分析等方法,深入了解研究对象的行为、态度、观念等方面的特点,从而揭示出问题的本质和内在联系。
例如,在教育学领域,研究者可以通过对教师和学生的访谈,观察课堂教学情境等方式,深入了解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挑战,为改进教学提供理论支持。
其次,定性研究方法注重对研究对象的主观解释和理解。
研究者在进行定性研究时,通常会充分尊重研究对象的主观意识和解释,通过对其言行举止的描述和解释,揭示出问题的多重意义和深层次内涵。
例如,在社会学领域,研究者可以通过对社会群体的观察和访谈,深入理解他们对社会现象的主观解释和理解,为社会问题的解决提供深刻见解。
最后,定性研究方法注重对研究过程的灵活性和开放性。
研究者在进行定性研究时,通常会灵活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想象力,以获取更加全面和深入的研究结果。
例如,在心理学领域,研究者可以通过深度访谈、案例分析等方法,获取研究对象内心世界的深层信息,为心理问题的解决提供更加有效的途径。
综上所述,定性研究方法是一种基于非数量化数据的研究方法,它强调对研究对象的深入理解和描述,注重对研究对象的主观解释和理解,同时也注重对研究过程的灵活性和开放性。
定性研究方法的运用为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了一种全面理解和解释社会现象的途径,为社会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力支持。
定性研究方法

定性研究方法定性研究方法是一种常用于社会科学、心理学、教育学等领域的研究方法,主要通过观察、访谈和文本分析等手段来获取主观经验、感受和观点,从而揭示和理解现象背后的意义和内涵。
本文将就定性研究方法的定义、特点以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定性研究方法的定义及特点定性研究方法是一种基于非统计数据的研究方法,旨在深入了解和解释现象的本质、意义和内涵。
相比于定量研究方法,定性研究强调对研究对象的场景、环境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的理解和分析。
下面将介绍几个定性研究方法的特点:1. 强调主观性:定性研究方法关注个体和群体的主观经验、观点和感受。
通过深入访谈、观察和分析文本,研究者可以了解到参与者的内心世界和观点,并借此来推断和解释现象。
2. 深入和全面:定性研究方法强调对研究对象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
研究者可以通过深度访谈、逐步收集数据和反复阅读和分析文本等方式,逐渐理解和把握现象的内涵和细节。
3. 自然性和真实性:定性研究方法试图在自然的环境中进行研究,以获取真实的、自发的数据。
研究者尽量避免对研究对象的干预,并努力保持研究过程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4. 理论驱动:定性研究方法往往是理论驱动的,研究者常常基于现有理论或研究问题指导研究过程。
通过深入的理论分析和数据收集,研究者可以对现有理论进行修正或扩展。
二、定性研究方法的应用领域定性研究方法可以适用于多个学科和领域,下面将介绍几个常见的应用领域:1. 社会科学研究:定性研究方法在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等社会科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比如,通过深入访谈和观察,研究者可以了解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行为以及社会关系等。
2. 教育研究:定性研究方法在教育学领域中被广泛使用。
研究者可以通过深入访谈教师和学生,观察课堂教学和教育环境,来了解教育实践的内涵和影响因素。
3. 健康科学研究:定性研究方法在健康科学领域中应用广泛。
通过深入访谈病人、医生和护士,研究者可以了解病人在治疗过程中的经验、态度和需求,从而提供更为有针对性的健康服务。
定性研究方法课件

案例研究法
要点一
总结词
通过对特定研究对象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了解其发展 历程、特点和影响因素。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案例研究法是一种系统性的定性研究方法,通过对特定研 究对象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了解其发展历程、特点和 影响因素。在案例研究中,研究者需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 案例,并进行深入的实地调查和资料收集。通过对案例的 全面分析,研究者可以深入了解研究对象的特点和规律, 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和分析资料。
难以量化
定性研究方法得出的结果往往是描述性的, 难以进行量化和统计分析,对研究的可靠 性和可重复性造成一定影响。
成本较高
定性研究方法的成本较高,需要投入大量 时间和人力进行访谈、观察和资料整理等 工作。
注意事项与建议
保持客观性
研究者应保持客观的态度,尽量避免主观偏 见对研究结果的影响。
02
心理治疗与干预
03
心理健康状况评估
通过访谈和观察了解患者的心理 状况、问题成因和需求,为心理 治疗和干预提供依据。
评估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发现 潜在的心理问题,提出相应的干 预措施。
人类学研究
文化人类学
探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类行为、社会组织和信仰体系, 了解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01
语言人类学
定性研究方法课件
• 定性研究方法的概述 • 定性研究的主要方法 • 定性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 定性研究的优势与局限性 • 定性研究的应用场景与案例分析
01
定性研究方法的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定性研究方法是一种以理解和解释为 主要目的的研究方法,通过对研究对 象进行深入的观察、访谈和文献分析 ,探究其内在结构和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 集中趋势的应用
60
(2)分组资料
当根据组距数列求中位数时,要采用所谓的比 例插值法:先根据N/2在累计频数分布中找到中位 数所在组,然后假定该组中各变量值是均匀分布的, 再用以下任何一种方法求出中位数(注意:此处用 的是向上累计)。 按中位数所在组的下限:
第一节 描述频数分布
一、指标描述 频数(f):变量具有共同性质的取值出现 的次数。 比例(P):f/N 比率(R) 对比值 累计频数(cf)
累计频数(F)
向上累计——以变量数 列首组的频数为始点,逐 个累计各组的频数,展示 小于该组上限的频数和。
向下累计——以变量数 列末组的频数为始点,逐 个累计各组的频数,展示 大于该组下限的频数和。
无结构式访谈的类型:
焦点访问:主要搜集经过某一特殊经验之 后的态度变迁资料。 深度访谈 客观陈述法:访问者鼓励被访者把自己的 意见、观点、行为以及他所了解的社会事 实客观地加以陈述,主要用于全面地了解 客观事实及各种被访者的意见、态度。
二、深度访谈法
深度访谈法是指研究者与受访者之间反复 交谈,其目的是为了受访者用自己的语言 表述的其生活、经历或状态的观点。
(元)
经理 副经 职员 职员 职员 职员 职员 职员 职员 A B C D E F G 员工 理 月薪 6000 4000 1700 1300 1200 1100 1100 1100 500
1、算术平均数
X X N
适用于定距及定比层 次变量。
2、中位数 把总体单位某一数量标志的各个数值按大小 顺序排列,位于正中处的变量值,即为中 位数,可用于定序、定距、定比资料。
第二节 分布趋势测量
一、集中趋势测量
集中趋势是从一组数据中计算出的一个典 型数值,以反映数据的集中程度。 算术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
下面是一个小故事: 一个人到某公司求职,经过调查,得出关 于该公司工资的一些数据,如果是你,应 该如何选择?
第四章 集中趋势的应用
55
挠头的数值
公司员工的月薪如下:
Std. Dev = 6.84 Mean = 167.7 N = 60.00
SHENGAO
折线图:用直线连接 直方图中长方形顶端 的中点面而成的。 定距
20 15 10 5 0 150- 154- 158- 162- 166- 170- 174- 178- 154 158 162 166 170 174 178 182
第四节 文献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的类型和特点
定性方法
历史文本分析 话语分析 个人文献分析
文 献 法
历史比较分析
二次数据分析
定量方法
现存统计文献分析
文献法的优点: 1、可研究那些不可能接近的研究对象; 2、具有非介入性和无干扰性的优点; 3、适于做纵贯研究和趋势研究; 4、费用较低。
三、扎根理论研究的方法和技术
1、开行性编码 将资料分解、检视、比较和概念化的过程。 2、轴向编码
研究者根据所分析现象的条件、背景、行动或互动 的策略和结构,将各个概念联系起来。 3、选择性编码 选择核心概念,将它系统地与其他范畴联系起来, 验证它们之间的关系,并将概念化为完备的范畴 补充完成的过程。
2、记录手段 3、访谈过程注意事项 一开始介绍访谈的意义和内容,价值中立; 不要使自己影响被访者; 放和收的把握; 建立和谐的气氛。 4、访谈资料的分析
三、焦点群体访谈法
焦点群体访谈法:围绕一个“焦点”内容, 在小型群体内进行集中讨论和访谈的方法。 通常在一段时间内的多种场合进行。
1. 对未分组资料
(1)、先把所有数据按大小顺序排 列,如果总体单位数为奇数,则取 第(N+1)/2 位上的变量值为中位 数; (2)、如果总体单位数为偶数。 因为居中的数值不存在,按惯例, 取第 N/2位和第(N/2+1 )位上的 两个变量值的平均作为中位数。
第四章 集中趋势的应用
59
例 求54,65,78,66,43这些数字的中位 数。 例、求54,65,78,66,43,38 这些数字的 中位数。
一、访谈法的类型 (一)、根据访谈对象 个别访谈 群组访谈(座谈会):将若干访谈对象集 中起来同时进行访谈。
(二)、根据访谈内容和访谈方式 结构式访谈:
无结构式访谈:不是根据一定的程序和事 先设计好的问卷进行,而是围绕访谈主题 或访谈范围,由访问员与被访者进行比较 自由、深入和细致的交谈。
2、无结构式访谈记录的审核 重点是要对访谈双方在互动交流过程中的 相互影响进行审核。 (1)要对被访问者对访问者的态度进行审 核; (2)要对被访问者对访问的内容和意义的 理解进行审核; (3)要对访问者的提问方式进行审核; (4)侧面审核。
3、文字形式资料的审核
主要包括对资料的外在形式和内在内容两 方面的审核。 (1)作者的背景; (2)形成时间; (3)注重事实与推断、价值判断的区分 (4)真伪性
三、参与观察法的局限性
1、研究结论的推论范围受限制。 2、代表性较低。 3、容易价值介入,丧失客观立场。
四、参与观察法的技巧
1、如何进入田野:如何让被研究者接纳? 2、掌握好观察进度。 3、不但要进得去,还要出得来。
五、实地观察的过程
准备 实施 资料处理
六、实地观察的信度和效度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小学及以下 初中 高中 大学及以上 系列1
1其长度 和宽度都有意义,宽 度表示组据,长度表 示频数或百分比。 定距
12
10
8
6
4
2 0 150.0 152.5 155.0 157.5 160.0 162.5 165.0 167.5 170.0 172.5 175.0 177.5 180.0
第六章 定性研究方法
第一节 定性研究方法概述 第二节 实地研究方法 第三节 访谈方法 第四节 文献研究方法 第五节 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 定性研究概述
一、定性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1、人文主义方法论
社会文化领域不同于自然世界,人有自由 意志; 自然科学研究方法不适合社会文化领域, 应该采取理解、阐释的方法,深入了解人 的行为动机、意义,全面理解各种具体、 独特的社会历史现象;
焦点群体访谈法的特点(优点和缺 点)
优点: 1、能获得其他方法不易获得的访谈对象的 态度、情感、信仰和反应。 2、该方法可以应用到研究的各个阶段。 3、该方法有助于形成研究假设,有助于设 计问卷和访谈提纲,还有助于定性研究和 定量研究的结合。 4、互动性强。
缺点: 代表性差 被访者相互影响
二、图形描述
1、圆形比例图:用一 个圆代表现象总体, 然后按某一类现象所 占比例对圆进行分割, 以表示其在总体中所 占的百分比。 定类
上海, 15% 河南, 30% 河南 山东 河北 上海
河北, 20%
山东, 35%
2、条形图:以长方形 的长度表示变量不同 取值的频数或百分比 分布,其长方形的宽 度没有实际意义。 定序
第五节 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
一、扎根理论的概念
扎根理论是使用一整套系统的程序,建立 或发展出归纳性理论的定性研究方法。
二、扎根理论研究过程
1、研究者根据理论洞察力不断归纳和比较 所收集到的调查资料,把握其中相同的主 要特质。 2、研究者将这些主要特质与其他有关现象 进行比较,建立起变量间的假设关系。 3、进一步调查,验证研究假设。
4、过程分析 5、撰写备忘录
第七章 资料的处理
第一节 原始资料的审核 第二节 定性资料的整理 第三节定量资料的整理
第一节 原始资料的审核
一、定性资料的审核 1、实地观察记录的审核 重点对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之间的“观察距离”进 行审核。具体来说: (1)随时检查观察结果是否在研究项目所设定的 范围内; (2)对比检查其他参与研究人员的观察结果; (3)利用其他相关研究获得相关资料,对观察结 果进行对比检验; (4)对观察时间长短进行检验。
四、个案研究方法
个案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深刻揭示蕴涵在研 究对象中丰富的个体特性和详细的事件发 展过程,通过深入的观察或访谈详细、具 体和生动的研究资料,并对个体行为或现 状进行具体的个性解释。 比如:《金翼》《江村经济》
个案研究的局限: 代表性问题; 忽视宏观社会因素;
扩展个案研究法: 扩充个案的类型和数量; 将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的视角结合起来。 如:《我们台湾这些年》
1、效度 在观察阶段选择适当的观察方法和界定观察对象; 在实施阶段影响效度的因素:被观察者的反应、 观察者的主观因素、观察者本人的感官和记忆影 响。 2、信度 不同观察者的相关度; 同一观察者在不同时间观察的符合度; 不同观察者在不同时间观察的符合度。
第三节 访谈法
二、数据录入 Spss(社会科学软件统计包) 三、数据清理 人为误差的清理; 对统计分析结果影响较大的特殊数值;
人为误差清理: 有效范围清理; 逻辑一致性清理; 数据质量抽查;
第八章 单变量的统计描述
第一节 描述频数分布 第二节 分布趋势测量 第三节 正态分布与标准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