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公园规划设计文本
人民公园规划说明书

人民公园规划说明书引言概述:人民公园作为城市的绿地空间,是市民休闲娱乐、健身锻炼的重要场所。
为了更好地满足市民的需求,人民公园进行了全面规划,旨在提供一个宜人、舒适的环境,让市民享受到更多的绿色和文化。
一、景观设计1.1 植被规划人民公园将引入各类乔木、灌木和花卉,以打造丰富多样的植被景观。
在景观设计中,会考虑树木的树种选择、树的布局、花卉的种植方式等因素,以创造出美丽宜人的景观效果。
1.2 水景规划人民公园将增设人工湖泊和喷泉等水景元素,以丰富公园的景观特色。
水景设计中,会考虑水的流动方式、水的颜色和质感等因素,以打造出优雅、宁静的水景效果。
1.3 硬质景观规划人民公园的硬质景观规划包括道路、广场、亭台等建筑物的设计。
在硬质景观设计中,会考虑道路的宽度、广场的规模和布局、亭台的风格等因素,以营造出舒适、便捷的公园环境。
二、休闲设施2.1 儿童游乐区人民公园将设立专门的儿童游乐区,提供各类游乐设施,如秋千、滑梯、蹦床等,以满足孩子们的娱乐需求。
2.2 健身区人民公园将设置健身区,配备各种健身器材,如跑步机、哑铃等,供市民进行健身锻炼。
2.3 休闲广场人民公园将建设宽敞的休闲广场,供市民进行休息、聚会和社交活动。
休闲广场将配备休息设施,如长椅、遮阳伞等,以提供舒适的休闲环境。
三、文化活动3.1 户外剧场人民公园将建设一个户外剧场,供市民观看各类演出,如音乐会、戏剧等。
户外剧场将配备舞台和音响设备,以提供良好的演出环境。
3.2 文化展示区人民公园将设立文化展示区,展示本地传统文化和艺术作品。
文化展示区将展示各类文物、手工艺品等,以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
3.3 举办文化活动人民公园将定期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如书法展、摄影比赛等,以提供市民参与文化交流的机会。
四、环境保护4.1 垃圾分类设施人民公园将设置垃圾分类设施,以提倡市民进行垃圾分类,保护环境。
垃圾分类设施将包括垃圾桶和分类指示牌等。
4.2 绿化保护人民公园将加强对植被的保护和管理,定期修剪树木、修整花卉,以保持公园的绿化效果。
人民公园规划说明书

人民公园规划说明书引言概述:人民公园是城市中心地区的一个重要公共空间,为了更好地满足市民的休闲娱乐需求,提供一个舒适、安全、多功能的公园环境,本规划说明书将详细介绍人民公园的规划内容。
一、公园位置及规模规划:1.1 公园位置:人民公园位于城市中心地区,交通便利,周边有居民区、商业区和教育区,方便市民前来游玩。
1.2 公园面积:人民公园占地面积为XX平方米,包括绿地、湖泊、步道等多个功能区域。
1.3 公园布局:根据市民需求和环境特点,人民公园将分为休闲区、运动区、文化区、儿童区和景观区五个功能区域,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二、休闲区规划:2.1 绿地设计:休闲区将设置大面积的绿地,植被丰富,种植各类花草树木,提供清新的空气和舒适的环境。
2.2 座椅和休息区:在休闲区域设置多个座椅和休息区,供市民休息、聊天、阅读等活动使用。
2.3 亭子和凉亭:为了遮阳避雨,休闲区将设置多个亭子和凉亭,供市民避暑或避雨使用。
三、运动区规划:3.1 健身设施:运动区将设置多个健身设施,如跑步道、健身器材、篮球场等,满足市民的运动需求。
3.2 儿童游乐设施:运动区还将设置儿童游乐设施,包括滑梯、秋千、蹦床等,为儿童提供安全有趣的游乐场所。
3.3 运动场地:为了满足市民的集体活动需求,运动区还将设置开放的运动场地,供市民进行集体运动活动,如羽毛球、足球等。
四、文化区规划:4.1 文化活动场所:文化区将设置多个文化活动场所,如露天剧场、音乐喷泉等,为市民提供文化娱乐活动的场所。
4.2 展览馆:为了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文化区还将设置展览馆,展示艺术作品、历史文物等,举办各种文化展览活动。
4.3 图书馆:文化区还将设置图书馆,为市民提供阅读和学习的场所,丰富市民的知识储备。
五、儿童区规划:5.1 游乐设施:儿童区将设置多个儿童游乐设施,包括滑梯、蹦床、秋千等,为儿童提供安全有趣的游乐场所。
5.2 智力开发:儿童区还将设置智力开发设施,如迷宫、智力游戏等,促进儿童的智力发展。
人民公园规划说明书

人民公园规划说明书一、引言人民公园是城市中的绿地休闲空间,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和健身的场所。
本规划说明书旨在对人民公园的规划进行详细描述,包括公园的整体布局、景观设计、设施建设、管理运营等方面的内容。
二、规划目标1. 打造现代化、生态化的城市公园,提供优质的休闲环境;2. 保护和提升自然环境,增加城市的绿化覆盖率;3. 提供多样化的公共服务设施,满足市民的需求;4. 引入创新科技手段,提升公园的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
三、规划范围人民公园位于市中心,占地面积约100公顷,周边有多个居民区和商业中心。
规划范围包括公园的整体布局、景观设计、设施建设等。
四、规划内容1. 公园布局- 主入口:设置宽敞明亮的主入口,方便市民进出。
- 步行道:规划多条步行道,连接公园内各个景点和设施。
- 绿地区:设置大面积的绿地,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提供休闲活动的场所。
- 水体景观:规划人工湖、喷泉等水体景观,增加公园的观赏性。
- 花坛花境:布置多个花坛和花境,打造花海景观,增加公园的美观度。
- 儿童乐园:设置儿童游乐设施,满足家庭休闲的需求。
- 健身区:规划多个健身器材和运动场地,提供健身锻炼的场所。
2. 景观设计- 植物选择:根据气候条件和土壤特点,选择适应性强、观赏性好的植物品种。
- 硬质景观:合理规划道路、广场、亭台等硬质景观,与自然景观相结合。
- 灯光设计:夜间景观照明采用节能灯光,营造安全、温馨的夜间环境。
- 雕塑艺术:在公园内设置雕塑艺术品,增加艺术氛围。
3. 设施建设- 休息区:设置休息凉亭、长椅等,供市民休息和聚会。
- 卫生设施:规划多个公共厕所,保证公园内的卫生和环境整洁。
- 停车场:设置足够的停车位,方便市民前来游玩。
- 餐饮设施:规划餐厅、小吃摊等,提供各种美食选择。
- 娱乐设施:设置游乐设备、表演舞台等,举办各类文艺演出和活动。
4. 管理运营- 公园管理机构:设立专门的公园管理机构,负责公园的日常管理和维护。
人民公园规划说明书

人民公园规划说明书一、引言人民公园是城市中的绿色空间,是市民休闲娱乐、健身运动的场所,也是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
为了满足市民对优质公园的需求,提高城市的生活质量,本规划说明书旨在对人民公园的规划和设计进行详细阐述。
二、规划背景人民公园位于市中心区域,占地面积约100亩,周边有居民区、商业中心和学校。
目前,公园内设施陈旧,绿化面积较小,无法满足市民的需求。
因此,为了改善公园的功能和形象,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有必要进行全面的规划和设计。
三、规划目标1. 提供多样化的休闲娱乐设施,满足市民的不同需求。
2. 扩大绿化面积,改善空气质量,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
3. 增加公园的文化内涵,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
4. 提升公园的形象和品质,成为城市的地标性景点。
四、规划原则1. 人性化原则:以市民的需求为导向,提供便利的设施和舒适的环境。
2. 生态原则:保护和增加绿地面积,注重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
3. 文化原则:融入当地的文化元素,丰富公园的文化内涵。
4. 可持续发展原则:注重公园的长期发展,合理利用资源,降低能耗。
五、规划内容1. 空间布局人民公园将分为多个功能区域,包括休闲区、运动区、游乐区和文化展示区等。
根据市民的需求和使用频率,合理安排各个区域的位置和面积,确保市民能够方便地使用公园的各项设施。
2. 绿化设计扩大公园的绿化面积,增加植物种类的多样性,提高公园的生态环境。
在公园内设置草坪、花坛和树木,为市民提供舒适的歇息和欣赏的场所。
3. 设施建设根据市民的需求,设置多样化的设施,包括健身器材、儿童游乐设施、休闲长椅等。
同时,为了方便市民的出行,设置步行道和自行车道,并增加停车位的数量。
4. 文化展示在公园内设置文化展示区,展示当地的传统文化和历史遗迹,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艺术展览,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
5. 照明设计合理设计公园的照明系统,保证夜间的安全和美观。
采用节能的照明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六、实施计划1. 前期准备:进行详细的调研和勘测,了解市民的需求和意见,制定详细的规划方案。
人民公园规划说明书

人民公园规划说明书一、引言人民公园是一座城市中的绿地公园,旨在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健身锻炼以及社交交流的场所。
本规划说明书旨在详细描述人民公园的规划内容,包括公园的位置、面积、功能区划、景观设计、设施配套等方面的内容。
二、公园位置人民公园位于城市中心的黄金地段,占地面积约100亩。
公园周边有多条主要道路,便于市民前往。
公园周边还有商业区、居民区和学校等,为市民提供了便利的生活条件。
三、公园功能区划为了满足不同市民的需求,人民公园被划分为多个功能区,包括:1. 休闲区:提供草坪、花坛、休憩长椅等设施,供市民休息、散步和聚会。
2. 儿童乐园:设有滑梯、秋千、蹦床等儿童游乐设施,为孩子们提供安全、有趣的游玩场所。
3. 健身区:配备各种健身器材,包括跑步道、健身器械等,方便市民进行户外健身活动。
4. 文化广场:为市民提供文艺演出、展览等文化活动的场所,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
5. 水景区:设计有人工湖、喷泉等水景,增加公园的景观效果,为市民带来清凉感受。
四、景观设计人民公园的景观设计充分考虑了自然环境和市民需求,力求打造一个美丽、舒适的绿地公园。
景观设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绿化设计:公园内种植各种花草树木,形成四季有花开的景观,增加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
2. 水景设计:在公园中设置人工湖、喷泉等水景,为公园增添活力和美感。
3. 路径设计:合理设置步道和景观小路,方便市民游览公园,同时保护植被和景观。
4. 灯光设计:夜间设置适当的照明设施,增加公园的夜间景观效果,提供安全的环境。
五、设施配套为了方便市民的使用,人民公园将提供以下设施配套:1. 停车场:设有充足的停车位,方便市民自驾前往公园。
2. 卫生间:公园内设置多个卫生间,保证市民在公园内的基本生活需求。
3. 休息亭:公园内设置多个休息亭,提供遮阳、休息的场所。
4. 餐饮设施:公园内将建设一些小吃摊位和餐厅,为市民提供饮食服务。
5. 停车场:公园内将设置自行车停车区,鼓励市民骑行前往公园。
人民公园规划说明书

人民公园规划说明书引言:人民公园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健身等多种功能的责任。
本文将围绕人民公园的规划进行详细的阐述,以期为人民公园的规划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公园定位与目标公园定位人民公园应定位于城市中心区域,成为一个集休闲、娱乐、健身、文化、生态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
公园目标人民公园的目标是为市民提供高品质的休闲、娱乐和健身环境,成为市民日常休闲活动的首选地,同时也是城市的文化地标和生态名片。
二、空间布局规划空间结构人民公园的空间结构应采用“一心两轴多区”的规划布局。
“一心”指公园中心广场,“两轴”指东西向和南北向的景观轴线,“多区”指各种功能分区。
景观设计景观设计应注重生态、文化、艺术和人性化等多个方面,采用多种造景手法,营造出具有层次感和立体感的景观效果。
道路交通规划道路交通规划应充分考虑游客的出行需求,设置合理的步行道、自行车道和停车场等设施,保证游客出行安全便捷。
三、生态与环境保育生态保护人民公园应注重生态保护,保护公园内的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禁止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
环境保育人民公园应采取多种措施进行环境保育,如植树造林、水土保持、垃圾分类等,提高环境质量。
可持续性发展人民公园的建设应遵循可持续性发展原则,注重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四、景观与绿化设计景观设计风格景观设计应注重历史文化和地方特色的融合,采用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设计风格,创造出具有独特魅力的公园景观。
绿化规划绿化规划应充分考虑植物的生长习性和季节变化,合理配置常绿树种和落叶树种,打造四季分明的植物景观。
景观照明设计景观照明设计应注重实用性和美观性的结合,采用节能环保的照明设备,营造出舒适宜人的夜间景观。
五、设施与设备规划休闲设施根据游客的需求,合理规划布局各种休闲设施,如座椅、凉亭、健身器材等,提高游客的游园体验。
服务设施服务设施应满足游客的基本需求,如售货亭、洗手间、游客服务中心等,提供便捷周到的服务。
人民公园规划说明书

人民公园规划说明书引言概述:人民公园是一个城市中重要的公共空间,旨在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健身活动和社交交流的场所。
本文将详细介绍人民公园的规划内容,包括场地选择、景观设计、设施设置和管理措施。
一、场地选择1.1 场地的地理位置:人民公园应选址在市中心或者市区的交通便利地段,以方便市民前往。
1.2 场地的面积要求:根据城市规模和人口密度,人民公园的面积应足够大,能容纳大量市民同时活动,同时要考虑到场地的可持续发展和未来扩展的可能性。
1.3 场地的自然环境:人民公园应选在自然环境良好的地方,如有湖泊、山川等自然景观更佳,以提供市民与大自然亲近的机会。
二、景观设计2.1 绿化布局:人民公园应以绿化为主题,合理布置各类植物,包括花草、树木等,以打造一个绿意盎然的环境。
2.2 水景设计:在人民公园中设置水景,如喷泉、人工湖等,不仅可以增加景观的美感,还可以提供市民娱乐和休闲的场所。
2.3 艺术装饰:在人民公园中设置艺术装饰物,如雕塑、壁画等,以增加公园的艺术氛围,提升市民的审美体验。
三、设施设置3.1 儿童游乐设施:设立适合儿童游玩的设施,如秋千、滑梯等,以满足家庭带孩子前来游玩的需求。
3.2 健身设施:在人民公园中设置健身设施,如健身步道、健身器材等,以满足市民锻炼身体的需求。
3.3 休闲设施:设置休闲设施,如长椅、凉亭等,为市民提供歇息和社交的场所,增加公园的人文氛围。
四、管理措施4.1 安全管理:制定公园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巡逻和监控,确保市民在公园内的安全。
4.2 环境保护:制定环境保护措施,加强绿化维护和垃圾分类处理,保持公园环境的整洁和美观。
4.3 活动组织:定期组织丰富多样的文化、体育和娱乐活动,吸引市民参预,增加公园的活力和吸引力。
总结:人民公园的规划是为了满足市民对休闲娱乐和社交交流的需求,通过合理的场地选择、精心的景观设计、完善的设施设置和科学的管理措施,打造一个绿意盎然、安全舒适的公共空间,为市民提供一个放松身心、享受生活的场所。
人民公园规划说明书

人民公园规划说明书一、引言人民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居民休闲娱乐、健身锻炼的重要场所。
为了更好地满足市民的需求,提供一个舒适、美丽、多功能的公园空间,特制定本规划说明书,旨在规划人民公园的布局、设施、景观等内容,以期为市民提供一个优质的公园环境。
二、规划目标1. 打造宜人的休闲空间:通过合理的布局和景观设计,营造出宜人的环境,提供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
2. 提供多样化的功能设施:规划公园内设有儿童游乐区、健身区、花园区等多样化的功能区域,满足不同年龄段市民的需求。
3. 保护生态环境:在规划设计中注重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增加绿化覆盖率,改善空气质量,提供良好的生态系统。
4. 提升公园形象:通过精心规划和管理,提升公园的形象,成为城市的标志性景点,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
三、规划内容1. 布局设计人民公园占地面积约100亩,整体布局分为主入口区、中央景观区、休闲区和水景区四个主要区域。
主入口区位于公园的东侧,设置有停车场、服务中心和休息区,方便市民的进出和休息。
中央景观区位于公园的中央位置,设计有大型花坛、喷泉和雕塑等景观元素,营造出美丽的景观效果。
休闲区位于公园的西侧,设有长椅、草坪和儿童游乐设施,提供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
水景区位于公园的南侧,规划有人工湖和小桥流水,形成一道靓丽的景观线。
2. 设施建设人民公园规划设计了一系列的功能设施,以满足市民的需求。
主入口区设有停车场,方便市民的停车。
服务中心提供公园信息咨询、卫生间等基础设施。
休闲区设有长椅和草坪,供市民休息和野餐。
儿童游乐区设有各类游乐设施,如秋千、滑梯等,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安全、欢乐的游乐场所。
健身区设有健身器材,供市民进行锻炼和健身。
花园区种植各类花卉和植物,为市民提供一个美丽的花园景观。
3. 景观设计人民公园的景观设计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以营造出宜人的环境。
中央景观区设置大型花坛,种植各类花卉,形成丰富多样的花海景观。
喷泉和雕塑点缀其中,增添艺术氛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第一章基本概述一.公园概述 (2)二.自然地理条件 (2)第二章规划指导思想和原则一. 指导思想 (3)二.规划原则 (3)三.规划依据 (3)第三章公园性质和环境容量一.公园性质 (4)二.环境容量 (4)第四章规划构思及景区规划一.规划布局与构思 (5)二.景区规划及景点规划 (5)第五章绿化规划一.树种选择 (7)二.规划原则 (7)第六章道路交通规划一.公园入口规划 (7)二.公园道路骨架 (7)三.停车场规划……………………………………………………8 第二部分图纸部分1.规划总平面图2.植物规划图3.竖向分析图4.交通分析图5.景观视点分析图6.功能分析图铜梁县人民公园总体规划说明书第一章基本概况一、公园概述(一)、地理位置与规划范围铜梁人民公园是位于铜梁县新城中部,东西最长839米,南北宽为291米,总规划面积24.4h m2。
公园地形总体上讲,东高西低,用地范围内最高海拔282.40米,最低海拔264.88米;规划用地范围内土质较好,有利于植物景观的营造。
(二)、公园现状铜梁人民公园交通便利,北面香滨路,南临迎宾路,西面景观大道,东面蜇龙路,广龙路将公园分成东西两块用地。
周边地段为医院和住宅区。
公园西区地块已建有体育馆,并将拟建青少年科技中心楼,东区拟建政府办公大楼,园内将建成三大主建筑。
公园现有的用地上为农耕开垦良好的山头和汇水面开阔的水田。
二、自然地理条件(一)地质地貌与土壤条件公园地貌为浅丘地貌,由七个小山丘、四条冲沟和一块坡地组成,公园内最低海拔高程266.02米,最高海拔高程282.40米,最大相对高差16.38米。
丘陵起伏不大,地势相对平坦。
公园内有多处汇水面开阔的水田。
山顶、山坡土质比较肥沃,肥力水平高,有碳酸盐反应,适宜各种植物生长。
(二)气候候特征冷空气活动频繁,回暖早,但不稳定:初夏和秋季气温升降快,常有低温连阴雨出现;盛夏,气温高,多伏旱;冬季较暖,无霜期长,甚至全年无霜。
风速小,湿度大,云雾多,日照少。
1、温度:四季气温、地温变化不大。
年平均温度为17.7°C,最高年为18. 6°C,最低年为17°C。
最热月为7月、8月,最冷月为1月。
极端最高温为39.9°C,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3.4°C以下。
全年稳定通过0°C的年总积温为6482°C。
2、降雨:全县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111.6毫米,夜间降雨量高过74%,白天降雨量仅占26%弱。
降雨量夏季最多,占年降雨量的51%,冬季最少,占年降雨量的5%,春季占降雨量的18%,秋季占降雨量的26%。
3、日照:公园日照条件差,年日照数为1282小时。
各月日照时数最多为8月份,平均为219.4小时。
12月日照时数最少,平均为39.8小时。
从日照时数的年变化来看,3—9月都大于100小时,7—8月日照较为充足,都在200小时以上。
从季节变化来看,以夏季最多,平均为646.2小时,占全年的52%;冬季最少,占全年的10%,春秋季分别占全年的25%和13%。
4、湿度:公园内雨量丰富,风速较小,故空气中水分含量较多,潮湿度大,多年相对湿度平均值为82%,各月平均值在76%—87%之间。
如果高压控制公园上空时,连晴高温,少雨干旱天气增多,相对湿度则小于50%;当处于冷峰低压槽控制下低温连雨时,相对湿度增大,甚至达到100%。
5、风:公园境内风一般较小,静风居多,累年平均风速为1.4米/秒。
风向夏半年(4—10月)偏南风居多,冬半年(10月至次年3月)偏北风(西北风)为主,全年最大风向频率也以偏北风占的比例最大。
大风多出现在7、8、9月,而以8月最多。
境内大风分为两类,一是雷雨大风,出现在8月最多,占年28%;另一类是寒潮大风,3—5月出现最多,占31%。
第二章规划指导思想和原则一、指导思想在铜梁县城市总规的前提下,以建设山水园林城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为指导,理顺公园景观建设与城市居民的游赏、休闲和经济效益的关系,突出公园地域文化和景观特色。
规划中以铜梁县的历史文化为依托,总体思想按建筑规划及以上基本思想-------俩轴,俩山,一区,九园的景观理念。
创造富有浓厚文化底蕴、良好生态环境的城市户外休息空间;提高城市景观文化层次,促进公园、城市、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全面进步。
两轴分别是滨水的景观道路组成的轴线和中心文化广场的轴线。
两山分别是位于两个安静休息区的清风山麓和柳韵山麓。
一区是中心文化区,包括铜梁龙文化、人文景观。
九园分别是位于安静休息区和自然生态区的紫竹苑、画舫廊及其围合部分、雅心阁、樱花道及平台围合部分、鱼趣平台及其围合部分、问蝶双亭及其围合部分、文墨斋、泉沁台。
位于石文化广场的山石园。
二、规划原则1、生态性原则:突出生态性规划理念,在规划与建设中强调顺应地形,最大限度地保持原有地形形态,随形造景。
坚持植物造景为主,营造自然的植物群落结构和最大的生态绿量,创造人与绿地和谐共处的生态游憩环境。
2、文化性原则:文化是底蕴、是特色。
发掘铜梁县的历史文化,对地方文化和乡土艺术进行提炼、概括,将传统的文化符号融于游息之中,体现公园文化特色;开拓有时代特色的活动项目,带动公园的发展。
3、特色性原则:围绕铜梁文化作文章,使公园成为城市市标的市政中心;人气旺盛的青少年活动中心;成为重庆、乃至西南地区最有特色的公园之一。
4、游人参与原则:公园内各景点的设计坚持“景点=文化性+经济效益”的设计理念,增强活动的趣味性、知识性,在愉悦的参与中游人可领略到博大精深的民族与地方文化、时代文化。
5、以人为本原则: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注重景观环境的可视性与实用性的结合,注重人的感受,不同的分区有不同的空间尺度。
将公园造成一座可“息”,可“游”,可“赏”的休闲性综合公园。
三、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19973、《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19914、《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 19925、重庆市铜梁人民公园地形图6、重庆市铜梁人民公园用地红线第三章公园性质与环境容量一、公园性质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基础,铜梁历史景观为特色、人文景观为辅的区级综合性公园。
二、环境容量公园环境容量按国家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计算游人容量,铜梁人民公园总的游览面积为24.4hm2,人均占有公园面积以60m2为宜,则:公园规划瞬时环境容量4067人。
如公园每天使用率为1.5次,公园每天舒适环境容量为6100人。
第四章规划构思及景区规划一、规划布局与构思根据现有的资源景观,注重与自然和生态结合,突出人工的植物群落,尽量做到保持原地形。
突出水文化与石文化,构成公园优美舒适的游憩环境。
规划上有多种项目,可以很大程度上满足游人的需求。
提出俩轴,俩山,一区,九园的景观理念,提供游人接触自然,融入自然和享受自然环境的多种方式,构成公园的经营效益和总体特色。
两轴分别是滨水的景观道路组成的轴线和中心文化广场的轴线。
两山分别是位于两个安静休息区的清风山麓和柳韵山麓。
一区是中心文化区,包括铜梁龙文化、人文景观。
九园分别是位于安静休息区和自然生态区的紫竹苑、画舫长廊及其围合部分、雅心阁、樱花大道及平台围合部分、鱼趣平台及其围合部分、问蝶亭及其围合部分、文墨斋、泉沁台。
位于石文化广场的山石园。
因地制宜地布置景点,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只是局部改善自然环境。
生态地设置游憩休闲项目。
以多种方式变化加强游人对铜梁文化的印象,并在游憩过程中得到心灵的陶冶和享受。
二、景区规划及景点规划(一)中心文化广场区中心广场是整个铜梁县人民公园的平面竖向构图中心,所占地区是整个铜梁县人民公园相对人流量较大的区域。
地势相对平坦。
视野较其他几个区比较开阔。
中心广场位于公园规划的其中一条主轴线上,北面环水,南面临山,具有引导自然景点的作用,使游人分散到各个景区。
一面是儿童活动中心,离公园主入口比较近,方便游人活动。
中心文化广场充分体现了铜梁的地方文化,设置了铜梁文化景墙,铜粱龙型花坛,地方历史景墙。
景墙处理为环型,设置了台阶作为引导,对游人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可以深深感受到铜梁文化的源远流长和丰富厚重的文化底蕴。
周围清风山麓和柳韵山麓的围合,清龙溪从广场中穿行而过。
水流处理为暗合,中心处设置了一个喷泉,结合了自然环境,在喷泉两测引入水流设置了带状的叠水,富有层次感,使游人在行走中就能感受到龙文化的所在。
山的厚重和水的灵动结合在一起,龙文化与地方历史文化结合在一起,给游人创造了一个“山水共氤氲,文脉永传承”的第一印象。
广场中心地势开阔给人以空旷的感觉,让人神情自然,舒畅愉快。
总体来说,中心广场展示的是整个铜梁县人民公园的主文化内容,它所展示的内容相对于整个公园甚至是荣昌县来说都是比较完全的。
(二)安静休息区此区一共有两个,分别位于中心文化广场的两侧。
地势变化多,地形比较复杂,景观富于层次感。
大部分以植物造景为主,辅以很少的服务设施。
这两个区内多设置三级道路,游人可以在自然中行走漫步,享受自然风光。
清风山麓和柳韵山麓是安静休息区的主体部分。
安静休息区内建筑设置均为古建,配合周围环境设置了一些连接功能的廊道作为过度,同时也可供游人休息。
整个休息区设计理念是修身养性,陶冶情操。
因为临近医院,所以多设置与之相关的活动设施,比如休憩的廊道,亭子,茶室和棋牌室,游人漫步的小道。
整个休闲区环境幽雅,提高了整个公园的舒适度。
给人安静和舒适的享受。
1、紫竹苑位于中心广场及安静休息区的清风山麓之间。
地势相对其他几个区来说比较复杂。
紫竹苑之中设置的古建为茶室和棋牌室,可以供老年人休闲活动。
顾名思义,紫竹苑周围设置竹林,植物多为竹类,也有其他观花类植物,中间有盘山小道环绕而上,是夏天休闲纳凉的好去处。
老年人可以这里弈棋、品茗、聊天,可以陶冶身心,增加乐趣。
紫竹苑主体建筑面朝樱花大道和樱花大道的临水景观。
游人从樱花大道可以直达紫竹苑。
紫竹苑后有画舫长廊。
体育区和儿童游乐区的游人也同样可以通过二级和三级道路到达紫竹苑。
画舫长廊通过小路盘山而上可以到达,交通便利。
紫竹苑前设平台,是考虑到樱花大道位于紫竹苑前的缘故,这样可以更好的衔接两个景观,使布局有收有放,不至于没有过渡而显得太突然。
2、画舫长廊位于清风山麓的山顶,有一个四角亭作为主景,四周用廊道连接起来,可以看得到儿童游乐区的大片草地,视野开阔,是清风山麓的主景之一。
游人可以通过三级道路到达画舫长廊。
设置目的是供老年人晨练,跑步,游人休息的地方。
廊道内有不同时期的画作,大多是古代的中国山水画,既作为装饰,也可以供游人在休憩的时候欣赏。
既达到了休憩的目的,又陶冶了情操,得到美的享受。
同样,画舫长廊内建筑也是采用古建形式,和紫竹苑的建筑风格相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