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大学级本科学生转专业考核要求及安排

温州大学20XX级本科学生转专业考核要求及安排

教师教育学院小学教育(师范)专业转专业考核办法

一、学院成立转专业考核工作小组。

二、考核时间:20XX-20XX学年第二学期第二周左右,具体时间地点届时通知。

三、转入教师教育学院小学教育(师范)专业的学生要进行面试考核。面试考核内容和方法:

1、语音表达能力(共40分):现场抽选材料,用普通话口头表达。

(1)语音面貌(20分)

考核要素:咬字、音准。

(2)表达技巧(20分)

考核要素:声音控制、重音、语速、语调、流畅度及感情表达等。

2、思维品质及仪表(共50分):现场回答考核评委问题。

(1)思维品质(35分)

考核要素:理解能力,思维敏捷度、清晰度、流畅度,应变能力,沟通意识等。

(2)仪表形象(15分)

考核要素:仪表、态势语。

3、其他(共10分):根据现场沟通情况及有关部门提供的材料。

考核要素:专业认知、班团干部经历、获奖情况等。

四、成绩公布:

成绩计算方法:总分以百分制形式,上学期课程绩点成绩占60%,面试成绩占40%,总分公布后择优录取。

教师教育学院学前教育(师范)专业转专业考核办法

一、学院成立转专业考核工作小组。

二、考核时间:20XX-20XX学年第二学期第二周左右,具体时间地点届时通知。

三、转入教师教育学院学前教育(师范)专业的学生要进行面试,面试的形式有:

1、唱歌:要求考生自己准备一首儿童歌曲进行清唱。

(1)音准20分;

(2)节奏20分;

(3)表现力10分。

2、讲故事:自选一个幼儿故事,运用普通话进行讲述。

(1)普通话准确20分;

(2)语言的流畅度20分;

(3)语气、表情生动性10分。

四、评分后公布,择优录取。

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转专业考核办法

一、学院成立转专业考核工作小组。

二、考核时间:20XX-20XX学年第二学期第二周左右,具体时间和地点届时另行通知。

三、考试形式

由汉语言文学专业负责人组织面试,了解学生的文学兴趣与基础,简单考核学生的文学素养(针对理科生);考查学生的文学理解与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作为教师的发展潜质。

四、评分标准及成绩公布

面试成绩取考核小组成员平均成绩,于当天公布,择优录取。

人文学院广告学专业转专业考核办法

一、学院成立转专业考核工作小组。

二、考核时间:20XX-20XX学年第二学期第二周左右,具体时间和地点届时另行通知。

三、考试形式

由广告学专业负责人组织对学生基本情况进行审核,考察其对广告学专业的兴趣、学习态度和专业发展的潜质。

四、评分标准及成绩公布

面试成绩取考核小组成员平均成绩,于当天公布,择优录取。

人文学院历史学(师范)专业转专业考核办法

一、学院成立转专业考核工作小组。

二、考核时间:20XX-20XX学年第二学期第二周左右,具体时间和地点届时另行通知。

三、考试形式

由历史学专业负责人组织对学生基本情况进行审核,简单考核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及中学历史学教师发展的潜力考核,其他如历史古文方面的基础。

四、评分标准及成绩公布

面试成绩取考核小组成员平均成绩,于当天公布,择优录取。

外国语学院英语(师范)和英语专业转专业考核办法

一、学院成立转专业考核工作小组。

二、考核时间:20XX-20XX学年第二学期第二周左右,具体时间地点届时通知。

三、考试形式:

1、笔试(50分):英译汉15分、汉译英15分、作文20分。

2、口试(50分):

(1)语音、语调10分;

(2)语言的流畅度10分;

(3)准确度(问答、即兴发言)20分;

(4)逻辑性10分。

四、评分标准及成绩公布。

笔试+口试总分为100分,占50%,大学英语(一)的期末成绩占50%,总评后公布,择优录取。

音乐学院转专业考核办法

一、学院成立转专业考核工作小组。

二、考核时间:20XX-20XX学年第二学期第二周左右,具体时间地点届时通知。

三、资格认定:

转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以下条件,方可申请转专业事宜。前一学期无不及格课程,且成绩绩点在全班前30%。

四、考核内容:

自选两首作品:(1)一首声乐作品演唱;(2)一首钢琴作品弹奏。

相关标准见附件《歌曲演唱与钢琴演奏评价标准》。

五、成绩核定:

转专业的技能考试成绩与学期成绩,各占50%。

转专业学生择优录取,进行公示。

考核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相关事宜由音乐学院教务科负责解释。

附:歌曲演唱与钢琴演奏评价标准

歌曲演唱与钢琴演奏评价标准

(满分100分)

美术与设计学院转专业考核办法

一、学院成立转专业考核工作小组。

二、考核时间:20XX-20XX学年第二学期第二周左右,具体时间地点届时通知。

三、考试形式:先看绩点,再面试加专业内容笔试。学生选报后,学院按上学期成绩平均绩点排名,按转入容量比例1:2进行筛选,进入考试资格,面试占30%,笔试占70%。

四、评分标准及成绩公布:

考核工作小组批改、登分,总评后公布成绩,择优录取。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应用数学(师范)和数学类专业转专业考核办法

一、学院成立转专业考核工作小组。

二、考核时间:20XX-20XX学年第二学期第二周左右,具体时间地点届时通知。

三、考试形式:笔试(60%)、面试(40%),

内容:笔试主要内容是一元微积分。

专业面试主要测试对数学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和作为教师的发展潜力(师范)。

四、评分标准及成绩公布:总评后于当天公布名单,择优录取。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化学(师范)专业转专业考核办法

一、学院成立转专业考核工作小组。

二、考核时间:20XX-20XX学年第二学期第二周左右,具体时间地点届时通知。

三、面试,主要测试学生的仪态、书写和表达能力,以及作为教师的发展潜力。主要测试内容:

1、语言表达测试(60分):现场抽选一个故事(或即兴命题问答),用普通话进行讲述。(1)口齿清晰、语音标准(25分);

(2)语言的流畅、语气活泼(20分);

(3)态势语(表情、站姿、手势等)自然大方(15分)。

2、钢笔字测试(40分):命题书写,100字左右,10分钟内完成;书体:楷书或行楷;(1)书写正确规范(10分);

(2)用笔得法(10分);

(3)结构平稳,比例协调(10分);

(4)章法匀称,整体美观(10分)。

四、成绩取考核小组成员平均成绩,于当天公布,择优录取。

机电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卓工)和机械类转专业考核办法

一、学院成立转专业考核工作小组。

二、考核时间:20XX-20XX学年第二学期第二周左右,具体时间地点届时通知。

三、考试形式:面试

1、语言表达;

2、专业认知;

3、性格特点及个人特长。

四、评分标准及成绩公布。

面试成绩取考核小组成员平均成绩,择优录取。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转专业考核办法

一、学院成立转专业考核工作小组。

二、考核时间:20XX-20XX学年第二学期第二周左右,具体时间地点届时通知。

三、考核流程

1、按转入容量的110%确定入围面试学生。(排名参照学校文件,同批次情况下专业排名百分

值小者优先,专业排名百分值相同情况下,平均学分绩点高者优先)

2、组织面试,面试内容包括:语言表达;专业认知;性格特点及个人特长等。

四、公布成绩,择优录取。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学专业转专业考核办法

一、学院成立转专业考核工作小组。

二、考核时间:20XX-20XX学年第二学期第二周左右,具体时间地点届时通知

三、考试形式:素描考试。

四、公布成绩,择优录取。

温州大学学生请假条

温州大学学生请假单第一联(学生交纪检委员,并用于返校后销假用)学院姓名 请假事由 班级寝室是否离校:是□否□ 学号手机全号班长意见 (2节以内)班主任意见 (2节以上 3天以内) 学院辅导员意见 请假时间:月日 至 月日星期共计请假天节。 一 1.2.3.4, 5.6.7.8, 9.10.11. 二 1.2.3.4, 5.6.7.8, 9.10.11. 三 1.2.3.4, 5.6.7.8, 9.10.11. 四 1.2.3.4, 5.6.7.8, 9.10.11. 院长或书记 意见(3-7天) 教务处意见 (7天以上) 学区意见 (夜间不住校) 五 1.2.3.4, 5.6.7.8, 9.10.11. 六 1.2.3.4, 5.6.7.8, 9.10.11. 日 1.2.3.4, 5.6.7.8, 9.10.11. 销假时间:年月日学生签名: 说明:1、病假需有本校医务室或县级以上医院出具的证明。2、请假单一式四联,学生填写第一联后撕下,由老师签字同意后,交给纪检委员,纪检委员需妥善保管第一联,并主动向任课老师或学风抽查人员出示。3、第二联由学院学生科保管。3、请假期间不住校,将第三联,交学区综合办公室备案。4、请假期满,请从纪检委员处拿回第一联及时到学院学生科和学区销假。5、请假超过7天以上,需将第四联交教务处(南校区行政楼411B),并于返校后,凭第一联销假单到教务处销假。 温州大学学生请假单第二联(学院学生科保管) 学院姓名 请假事由 班级寝室是否离校:是□否□ 学号手机全号班长意见 (2节以内)班主任意见 (2节以上 3天以内) 学院辅导员意见 请假时间:月日 至 月日星期共计请假天节。 一 1.2.3.4, 5.6.7.8, 9.10.11. 二 1.2.3.4, 5.6.7.8, 9.10.11. 三 1.2.3.4, 5.6.7.8, 9.10.11. 四 1.2.3.4, 5.6.7.8, 9.10.11. 院长或书记 意见(3-7天) 教务处意见 (7天以上) 学区意见 (夜间不住校) 五 1.2.3.4, 5.6.7.8, 9.10.11. 六 1.2.3.4, 5.6.7.8, 9.10.11. 日 1.2.3.4, 5.6.7.8, 9.10.11. 销假时间:年月日学生签名: 说明:1、病假需有本校医务室或县级以上医院出具的证明。2、请假单一式四联,学生填写第一联后撕下,由老师签字同意后,交给纪检委员,纪检委员需妥善保管第一联,并主动向任课老师或学风抽查人员出示。3、第二联由学院学生科保管。3、请假期间不住校,将第三联,交学区综合办公室备案。4、请假期满,请从纪检委员处拿回第一联及时到学院学生科和学区销假。5、请假超过7天以上,需将第四联交教务处(南校区行政楼411B),并于返校后,凭第一联销假单到教务处销假。

温州大学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办法

温州大学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深化改革创新、形成充满活力的科研管理和运行机制的要求,进一步规范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提高科研项目经费使用效益,促进学校科研事业健康发展,根据《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中办发〔〕号)、《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贯彻落实工作的通知》(财办科教〔〕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财教〔〕号)、《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发〔〕号)、《进一步完善省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实施意见》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具体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科研项目经费包括纵向科研项目经费、横向科研项目经费和校内科研项目经费。 (一)纵向科研项目经费 纵向科研项目经费是指通过承担国家或地方政府常设的计划项目或者专项项目取得的科研项目经费。 (二)横向科研项目经费 横向科研项目经费指政府、企事业单位委托开展科研活动取得的各种收入,包括联合研究、委托研究、决策咨询、技术服务、科技开发与成果转让等取得的收入。横向科研项目经费的使用与管理参照《温州大学横向科研项目及经费管理办法》执行。

(三)校内科研项目经费 校内科研项目经费包括校级立项科研项目的经费、纵向科研项目的校内配套经费和纵向自筹经费项目的校拨科研项目经费。校内配套经费的管理参照《温州大学科研项目经费配套资助管理办法》执行。 第三条学校取得的各类科研项目经费均为学校收入,必须由学校统一管理、集中核算、专款专用。 第四条科研项目经费使用中涉及政府采购的,按照政府采购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章管理职责 第五条科研经费管理中各方的职责: (一)科研管理部门负责项目的管理,并会同计划财务处指导项目负责人编制项目经费预算,监督合同执行及经费使用,审核预算调整,督促项目负责人按有关规定结题结账,配合计划财务处做好经费管理的有关工作。 (二)计划财务处负责经费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监督和指导项目负责人按照项目立项通知书(任务书)或科研合同约定的经费预算合理使用科研经费,并做到账目清楚,核算准确。

高校行政管理部门绩效管理研究

高校行政管理部门绩效管理研究 河北工业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高校行政管理部门绩效管理研究 姓名:郭然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企业管理 指导教师:刘兵 20061101 河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高校行政管理部门绩效管理研究 摘要 高校行政部门的管理水平和行政人员的工作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高校的竞争 力,而对行政绩效进行评价是目前高校管理工作中相对薄弱的一个环节,本文对高校行政 工作的绩效管理着重进行了研究。 首先,本文将普遍运用于企业中的绩效管理的方法引入高校领域,并具体运用到行政 管理工作当中。建立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绩效管理体系,包括岗位分析、制定绩效目标、 日常工作监督、考评结果的反馈、建立行政管理部门和人员档案、考评结果的运用和建立 绩效评价体系几个流程。其次,利用平衡计分卡方法设计高校行政部门的指

标体系。以平 衡计分卡的四方面的内容:顾客方面、财务方面、内部组织、学习和成长为基本维度,用 目标管理的方法在指标矩阵中将高校的整体办学目标,逐一分解为部门的行政指标。在对 部门绩效指标体系进行设计的基础上,再次运用目标管理和平衡计分卡相结合的方法,在 指标分解矩阵中,将从高校整体办学目标中分解出来的部门指标分解到岗位和个人。并以 HG大学行政管理典型部门和典型岗位为例,建立了系统的部门及岗位绩效管理指标体系。 最后,提出高校行政绩效管理实施过程中的关注内部利益相关者思想。指出与企业利益相 关者管理方法相似,高校中的行政部门间、行政部门与学生和教师群体之间也存在着许多

相关利益关系。 关键词:高校,行政管理部门,行政管理人员,绩效管理,平衡计分卡,目标管理 i 高校行政管理部门绩效管理研究 RESEARCH ON THE PERFORMANCE MANAGEMENT OF ADMINISTRATION IN UNIVERSITIES ABSTRACT The management level of administration and ability of administration staffs determine the

温州大学学生学业指导与管理工作方案

温州大学学生学业指导与管理工作方案 (征求意见稿) 为了更好地推进学校的学风建设,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进一步体现以生为本,助力学生学业发展,根据《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切实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学业指导和管理的意见(浙教高教〔2014〕60号)》文件精神和《温州大学课堂教学创新行动计划》(温大行政〔2014〕269号)的文件要求,结合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整改方案,学校决定从2016年起全面推进学业指导和管理工作,具体方案如下: 一、建设校院二级学业指导体系 构建校院两级、多部门协同的学业发展指导体系和立体化学业管理机制,开展层次分明、目标明确的学业指导活动,温州大学学生学业指导与管理体系见图1。 图1:温州大学学生学业指导与管理体系

1.针对专业学习,建立院级学业指导工作体系 成立院级学生学业指导中心。针对学生专业学习,各学院建立以专业学业指导为主的学业指导体系,根据不同的学业阶段和学生需求,设置相应的学业指导环节,并以校内外结合,全员育人的理念为指导,组建多支学业指导队伍,分层分类开展学业指导活动(参见表1)。 各学院可以根据学科和专业特色建立个性化的学业指导体系,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指导活动,并设专人负责学业指导活动的组织与管理工作。 表1:院级学业指导体系(表中所列为建议指导环节,不限于此) 2.联合三学区,建立学生学业指导基地 教务处将联合各学区和学生处开展学生学业指导基地建设工作。计划于2016年在步青学区、溯初学区和超豪学区分别建立学生学业指导基地,基地设立独立的空间用于定期开展各类专题的学业辅导,并设立学业资料园地,供学生学习查阅。(具体运行参见表2)

温州大学岗位津贴分配办法

温州大学岗位津贴分配办法 征求意见稿) 为了深化学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全面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根据《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国人部发 [2006]56号)、《高等学校、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贯彻V事业单位 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三个实施意见的通知》(国人部发[2006]113 号)和《关于高等学校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意见》(国人部发[2007]59 号)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建立符合我校特点的岗位津贴分配的新型模式和管理机制,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 建设特色鲜明、水平较高的地方综合性大学。 岗位津贴分配遵循以下原则: 一)坚持“突出岗位、按岗取酬”的原则,逐步完善岗位设置 管理,整体优化人员结构。 二)坚持“按劳取酬、优劳优酬”的原则,适当拉开分配差距, 兼顾效率与公平,将教职工的收入与岗位责任、工作业绩和贡献大小挂钩,与学校办学效益挂钩,建立固定工资与岗位津贴双轨运行的分配制度。 三)坚持“职责分明、责酬一致”的原则,全面推行校院两级 管理,明确校院两级职责,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和岗位津贴分配经费总额切块、动态包干的分配办法,强化激励机制和考核机制。 四)坚持“总量控制、稳步增长”的原则,建立岗位津贴的正 常增长机制,确保岗位津贴在学校财力承受范围之内,并使学校工作人员岗位津贴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二、岗位系列和等级

根据工作需要和人员编制分类,学校设置教学科研岗位、管理岗位、教学科研辅助岗位、工勤技能岗位等四个系列,学校依据总量控制与结构比例控制的原则,结合实际情况合理确定设岗数和各岗位等级之间的结构比例。 一)教学科研岗位 教学科研岗位设11 个等级。一级岗位最高,十一级岗位最低。 (二)管理岗位 学校管理岗位设置10 个级别,即管理岗位一级(正校级)、管理岗位二级(副校级)、管理岗位三级(党委委员、校长助理)、管理岗位四级(正处级)、管理岗位五级(副处级)、管理岗位六级(正科级)、管理岗位七级(副科级)、管理岗位八级(科员 1 级)、管理岗位九级(科员 2 级)和管理岗位十级(见习岗位)。 三)教学科研辅助岗位分为一级岗位(正高级)、二级岗位(副 高级)、三级岗位(中级)、四级岗位(初级)、五级岗位(员级、见习人员),共 5 级。 四)工勤技能岗位分为一级岗位(高级技师)、二级岗位(技 师)、三级岗位(高级工)、四级岗位(中级工)、五级岗位(初级工)、六级岗位(普通工和见习人员),共 6 级。 三、教职工收入的构成 教职工的收入由档案工资、岗位津贴和学习活动费三部分组成。 档案工资由学校根据国家人事政策的有关规定确定;岗位津贴(税前) 由基础津贴和绩效津贴构成,根据本办法进行分配;教职工的学习活动费按照本办法规定发放。 四、学院岗位津贴的核拨与发放 一)学院岗位津贴的核拨 学院岗位津贴总额Z包括基础津贴总额G、编制费补贴B、专业学科建设和学生教育管理等经费S、科研奖励费J四个部分。学校根据本办法将学院岗位津贴总额整体划拨给有关学院,各学院根据自身实际制定岗位津贴分配办法。 1、基础津贴总额G 基础津贴总额G 按照各学院在学校核定编制范围内实际聘任的各级各类人员基础津贴核拨。学院的编制包括本专科教学编制、研究生教学编制、学科建设编制和管理岗位、教辅岗位、工勤岗位的编制,由人事处会同教务处、研

温州大学校聘岗位职责和聘期考核管理实施办法

温州大学校聘岗位职责与聘期考核管理实施办法 (2015.9开始实施) (2015年1月23日修订稿) 为深化学校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充分体现“多劳多得、奖优罚劣”的原则,进一步规范各类校聘岗位人员的业绩要求,完善聘期考核制度和健全校内薪酬体系,激励教职工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明确为续聘、竞聘、辞聘提供依据,根据国家和省(市)有关政策,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实施范围和对象 本办法适用于校本部各类岗位(校聘岗位)的受聘人员。 二、岗位分类和比例 校聘岗位分教学科研岗位(A i,含思想政治岗位)、管理岗位(B i)、教学科研辅助岗位(C i),工勤技能岗位(D i)等四个系列。 (一)教学科研岗位、思政岗位(A i) 1.教学科研岗位和思想政治教育岗位占校本部总人数的60%以上,分十一个等级,其中正高级分四级,分别为A1-A4级;副高级分三级,分别为A5-A7级;中级分二级,分别为A8-A9级;初级不分级,为A10级;见习期为A11级。 2.根据承担教学科研任务的不同,教学科研岗位分教学型、教学研究型两类。 教师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学院、外国语学院、音乐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等学院教学型岗位职数的比例控制在学院教师数的70%以内。 商学院、法政学院、人文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等学院教学型岗位职数的比例控制在学院

教师数的30%以内;对同时承担公共课教学任务的学院,可以放宽到40%。 3.学院在岗位聘任时,必须在各级职称中留出一定高等级岗位职数用于潜心教书育人、教学效果优秀的人员。 教学型学院比例控制在学院教师总数的60%以内,其他学院控制在学院教师总数的25%以内。 (三)管理岗位(B i) 管理岗位控制在校本部总人数的20%以内,分十个等级,其中校级正职为B1级,校级副职为B2级,校党委委员为B3级,处级正职(组织员、调研员)为B4级,处级副职(副组织员、副调研员)为B5级,科级正职(七级职员)为B6级,科级副职(八级职员)为B7级,科员分二级,分别为B8、B9级,试用期为B10级。 (三)教辅岗位(C i) 1.实验技术岗位(C1i)。实验技术岗位控制在校本部总人数的6%以内,分八个等级,其中正高级分二级,分别为C11-C12级;副高级分二级,分别为C13-C14级;中级分二级,分别为C15-C16级;初级不分级,为C17级;试用期为C18级。 2.其他教辅岗位(C2i) 其他教辅岗位控制在总人数的7%以内,分五个等级,其中正高级为C21级,副高级为C22级,中级为C23级,初级为C24级,试用期为C25级。 (四)工勤技能岗位(D i) 工勤技能岗位随自然减员而减少,不再增加岗位,分五级等级,其中技师为D1级,高级工为D2级,中级工为D3级,初级工为D4级,普通工为D5级。 三、岗位职责

温州大学师范类毕业生近三年考取教师编制情况一览表

温州大学师范类毕业生近三年考取教师编制情况一 览表 (截止当年8月31日) 民办教育改革“1+14”新政摘要 ——留温州,干教育,去民办

2011年,国务院将温州市列为“民办教育综合改革试点”。2011年10月温州市出台《关于实施国家民办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2012年12月,温州市出台升级版“1+14”政策体系。“1+14”新政对毕业生到民办教育就业提供了保障与支持,具体内容摘要如下: 一、人事代理 1、市、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设立同级人才交流中心教育人才交流服务分支机构,具体负责民办学校教师人事代理工作。人事代理业务经费由同级财政专项拨款,实行免费服务。 2、民办学校教师参加人事代理的内容包括:人事档案管理、毕业生转正定级、申报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档案工资调整、组织人事关系接转、代办养老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各类岗位培训及专业技能培训、出具以档案材料为依据的有关证明等。 二、工资待遇 1、民办学校参照公办学校制度,实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岗位绩效工资制。 2、民办学校应按照公办学校教师工资制度建立教师档案工资。学校根据工资制度定时调整档案工资。教师在公办和民办学校任职期间,工龄、教龄连续计算。 3、民办学校教师享受与公办学校教师同等的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等按规定缴纳。

4、参加事业单位社会保险的民办学校教师,享受与公办学校教师同等的退休费、住房公积金、困难救助等待遇。民办学校可为教师建立集体户口。 5、在农村任教的民办学校教师,按照省市规定享受农村教师任教津贴和农村教师生活补助金制度。 三、教师发展 1、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将公办、民办学校校长、教师的业务培训纳入统一规划和管理,在培训经费、参加人次等方面,给予相同保障。 2、民办学校要按照当年生均公用经费的10%和教职工工资总额的3%足额提取培训经费,用于本校教师培训。 3、各地尤其要加强民办幼儿园教师培训,要按人均3600元的标准在三年内完成一轮教师全员培训工作,大力提升学前教育整体质量,所需经费由市、县两级财政和民办幼儿园三方共同承担。 4、各地要对民办学校教师职务评审实行倾斜政策。民办学校可参照同类公办学校设置教师职务结构比例,教师职务由学校自主聘任。 5、民办学校教师各类业务竞赛、职务评审、评先评优等,指标计划实行单列,确保评比结果中,民办学校教师能占有合理的比例。 四、教师流动

温州大学岗位津贴分配办法

温州大学岗位津贴分配办法 (征求意见稿) 为了深化学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全面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根据《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国人部发[2006]56号)、《高等学校、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贯彻<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三个实施意见的通知》(国人部发[2006]113号)和《关于高等学校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意见》(国人部发[2007]59号)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建立符合我校特点的岗位津贴分配的新型模式和管理机制,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建设特色鲜明、水平较高的地方综合性大学。 岗位津贴分配遵循以下原则: (一)坚持“突出岗位、按岗取酬”的原则,逐步完善岗位设置管理,整体优化人员结构。 (二)坚持“按劳取酬、优劳优酬”的原则,适当拉开分配差距,兼顾效率与公平,将教职工的收入与岗位责任、工作业绩和贡献大小挂钩,与学校办学效益挂钩,建立固定工资与岗位津贴双轨运行的分配制度。 (三)坚持“职责分明、责酬一致”的原则,全面推行校院两级管理,明确校院两级职责,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和岗位津贴分配经费总额切块、动态包干的分配办法,强化激励机制和考核机制。 (四)坚持“总量控制、稳步增长”的原则,建立岗位津贴的正

常增长机制,确保岗位津贴在学校财力承受范围之内,并使学校工作人员岗位津贴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二、岗位系列和等级 根据工作需要和人员编制分类,学校设置教学科研岗位、管理岗位、教学科研辅助岗位、工勤技能岗位等四个系列,学校依据总量控制与结构比例控制的原则,结合实际情况合理确定设岗数和各岗位等级之间的结构比例。 (一)教学科研岗位 教学科研岗位设11个等级。一级岗位最高,十一级岗位最低。 (二)管理岗位 学校管理岗位设置10个级别,即管理岗位一级(正校级)、管理岗位二级(副校级)、管理岗位三级(党委委员、校长助理)、管理岗位四级(正处级)、管理岗位五级(副处级)、管理岗位六级(正科级)、管理岗位七级(副科级)、管理岗位八级(科员1级)、管理岗位九级(科员2级)和管理岗位十级(见习岗位)。 (三)教学科研辅助岗位分为一级岗位(正高级)、二级岗位(副高级)、三级岗位(中级)、四级岗位(初级)、五级岗位(员级、见习人员),共5级。 (四)工勤技能岗位分为一级岗位(高级技师)、二级岗位(技师)、三级岗位(高级工)、四级岗位(中级工)、五级岗位(初级工)、六级岗位(普通工和见习人员),共6级。 三、教职工收入的构成 教职工的收入由档案工资、岗位津贴和学习活动费三部分组成。档案工资由学校根据国家人事政策的有关规定确定;岗位津贴(税前)由基础津贴和绩效津贴构成,根据本办法进行分配;教职工的学习活

温州大学学生自主选择教师信息汇总表

温州大学学生自主选择教师信息汇总表试点学院/班级参加该门课程的自主选择教师 学院 试点课 程试点学院/班级 学生 人数 备选教师名单备选教师本学期课表 姓名职称年龄课程名称上课时间/地点上课班级校区 化材学院物理化 学(一) 化学学院09化 本、09应化、 09化工1/2,09 材料 234 王舜教授物理化学(一)周二三四节,周四三四 节 09化本、09应化、 09化工1/2,09材料 南校区 胡新根教授物理化学(一)周二三四节,周四三四节南校区 胡茂林教授物理化学(一)周二三四节,周四三四节南校区 机电学院工程图 学(二) 机电工程学院 /10机械类本1、 2、3、4 180 姜苏宾高级65 工程图学(一)周一3,4节/6-A403 10机械类本3 南校区 张淼副教授47 工程图学(一)周五3,4节/6-B301 10机械类本2 南校区 成泰洪讲师30 工程图学(一)周五1,2节/6-B103;周10机械类本1;10南校区 1页

五3,4节/6-B103 机械类本4 建工学院工程地 质 09土木本1,2 118 李校兵讲师36 荷载与结构设 计方法 理论力学 周五1,2节;7D410 周四3,4节,周五7,8 (双);7D310 08土木本1,2 09土木本1,2 南校区 丁光亚讲师32 工程地质与地 基基础 建筑力学(二) 周四1,2节;7D310 周五5,6节;7D201 08工程管理本1 08建筑学本1 南校区 美术学院教育必 修课: 教师书 写艺术 09音本(师范) 09政本(师范) 09中本(师范) 10化本(师范) 369 楼晓勉副教授35 教师书写艺术未定型09音本(师范)北校区 王方呈讲师34 教师书写艺术未定型09政本(师范)北校区 黄国光讲师35 教师书写艺术未定型09中本(师范)北校区 罗海滨讲师30 教师书写艺术未定型10教技本(师范)南校区 10化本(师范)南校区 2页

温州大学学生资助管理办法

温州大学学生资助管理办法 为了更好地贯彻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进一步做好资助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国发〔2007〕13号)及其配套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本办法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指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并经学校根据《温州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认定的学生。 第二条本办法原则上适用于学校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五年一贯制中专生)学生,另有特殊规定的按其规定执行。独立学院学生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条本办法中学费减免、困难补助等无偿资助,原则上向低年级学生倾斜。 第四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必须严格工作制度,规范工作程序,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第二章组织机构 第五条学校学生处全面负责本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学生处助学解困中心具体负责组织和管理全校的资助工作。 第六条学区成立以分管领导为组长,以职能科室负责人为副组长,专(兼)职科员、班主任、主要学生干部代表等为成员的资助工作组,负责资助的具体组织和审核工作。 第三章资助政策体系 第七条学校资助政策体系的主要内容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社会团体或个人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包括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学费减免、技能帮扶计划、困难补助(包括临时困难补助、生活专项补助等)、绿色通道等。其中,解决学费、住宿费问题,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以国家励志奖学金、社会团体或个人助学金、学费减免等为辅;解决生活费问题,以国家助学金、勤工助学为主,以困难补助等为辅;解决在校学习期间患严重疾病或遭受严重意外损害急需救助的经济困难问题(指常规资助评审工作结束后或常规资助无法解决的),

2019温州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

2019温州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 639 103519214200058 金 洲 洲 建筑工程学 院 085213 建筑与土木工程 380 94.1 83.2 1 专硕 全日 制 640 103519214200054 应 秉 哲 建筑工程学 院 085213 建筑与土木工程 378 84.6 79.2 1 专硕 全日 制 641 103519214200079 戴鸣 建筑工程学 院 085213 建筑与土木工程 380 83.7 79.1 1 专硕 全日 制 642 103519214200012 陈 建 鹏 建筑工程学 院 085213 建筑与土木工程 377 84.4 79.0 1 专硕 全日 制 643 103519214200020 吕 金 晶 建筑工程学 院 085213 建筑与土木工程 375 83.9 78.6 1 专硕 全日 制 644 103519214200035 苏 文 祥 建筑工程学 院 085213 建筑与土木工程 368 84.5 78.0 1 专硕 全日 制 645 103519214200082 孙龙 建筑工程学 院 085213 建筑与土木工程 371 81.8 77.2 1 专硕 全日 制 646 103519214200045 俞 宝 江 建筑工程学 院 085213 建筑与土木工程 357 85.1 76.9 1 专硕 全日 制 647 103519214200010 沈颜 建筑工程学 院 085213 建筑与土木工程 342 88.7 76.5 1 专硕 全日 制 648 103519214200037 邢 子 君 建筑工程学 院 085213 建筑与土木工程 353 84.8 76.3 1 专硕 全日 制 649 103519214200053 刘 毅 杰 建筑工程学 院 085213 建筑与土木工程 340 88.5 76.2 1 专硕 全日 制 650 103519214200059 余 忆 彬 建筑工程学 院 085213 建筑与土木工程 353 84.7 76.2 1 专硕 全日 制 651 103519214200086 林 香 行 建筑工程学 院 085213 建筑与土木工程 345 86.4 76.0 1 专硕 全日 制 652 103519214200034 施旷 建筑工程学 院 085213 建筑与土木工程 346 86.1 76.0 1 专硕 全日 制 653 103519214200017 王 林 伟 建筑工程学 院 085213 建筑与土木工程 361 79.6 75.2 1 专硕 全日 制

温州大学行政人员绩效考核实施方案(试行)

瓯江学院行政教辅人员工作业绩考核实施办法(试行) 为加强机关工作作风建设,增强行政教辅人员的责任感和服务意识,充分调动行政教辅人员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院决定对行政教辅人员实施工作业绩考核,根据国家人事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暂行规定》和《温州大学瓯江学院院内津贴分配实施办法》文件精神,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绩效考核原则 按岗考核,公平公正,奖惩分明,重在激励,旨在效率。 二、考核对象 按本办法考核的对象包括学院党政部门和教辅单位所有在编在岗工作人员以及各教学单位非教师编制人员。 三、考核时间 行政教辅人员的考核每学年进行一次,对一学年两个学期的业绩做出考核,在每学年结束前一个月内完成,与教师教学业绩考核同步进行。 四、考核等级评定 行政教辅工作业绩考核实行等级考核制,并进行比例控制。考核结论分为A、B、C、D、E五个等级。B级(含)以上比例不超过当年度参加考核人数的60%,其中A级比例不超过20%;C 级、D级和E级也都应有一定的比例,具体比例由各考核单位根

据实际情况确定。 五、考核办法和程序 1、一般行政教辅人员工作业绩考核工作在每学年末由所在部门负责考核。系教学秘书实行平台考核,其工作业绩由所在单位和横向主管部门(教务部)共同组织评定。系辅导员考核按《温州大学瓯江学院辅导员工作考核办法(试行)》(党委[2009]23号)文件执行,实行单列考核。考核等级评定同上。 2、考核采取定性和定量、个人自我总结与组织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力求客观、公正、准确。 3、考核内容包括德、能、勤、绩四个方面,重点考察工作实绩,具体项目参见评分表。 4、考核方式分个人自评、部门内互评(占40%)、考核单位负责人评议(占40%)和服务对象评议(占20%),采用百分制量化计分考核。由考核实施单位负责计算总评分。 (1)个人自评:行政教辅人员对照岗位职责和工作实施情况自我评分。个人自评得分不计入最终的考核分。 (2)部门内互评:所在部门或考核单位所有成员相互评议,系秘书不参与互评。 (3)服务对象评议: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服务对象进行打分。 (4)负责人评议:所在部门负责人对考核人的工作进行评分。系教学秘书除接受所在系负责人评议外,还须接受教务部的横向考评,分数各占40%。部门负责人由其所在部门评议,学院领导

温州大学留学生新生奖学金申请表

温州大学 留学生新生奖学金申请表 FRESHMEN SCHOLARSHIP APPLICATION FOR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BY WENZHOU UNIVERSITY 请申请人用中文或英文填写此表格。请用电脑打印或用蓝色或黑色钢笔认真书写表格内 容。请在所选项框内划‘X’表示。不按规定填写的表格将视作无效。 Please complete the form in Chinese or English. If the form is not filled in on PC, please write legibly in black or blue ink. not follow the notes will be invalid. 1.申请人情况/Personal Information: 护照用名/Passport Name: 姓/Family Nam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Given Nam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国籍/Nationality: ________________ 护照号码/Passport N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出生日期/Date of Birth: 年/Year_______月/Month_______日/Day_______ 出生地点/Place of Birth: 国家/Country:_____________ 城市/City:___________________ 男/Male:□ 女/Female:□ 已婚/Married:□ 未婚/Single:□ 母语/Native Language:____________________ 宗教/Religion: 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联系地址/Present Addres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话/Te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传真/Fax: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mai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永久通信地址/Permanent Addres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受教育情况/Education Background: 学校/ Institution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校时间/ Years Attended (from—t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修专业/ Fields of Stud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毕业证书及学位证书/ Certificates Obtained or To Obtai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校行政管理人员_360度绩效考核方法_应用初探

156 高校行政管理人员“360度绩效考核方法”应用初探 居 民 (苏州大学商学院 江苏苏州 215021) 摘 要:全面地分析了360度绩效考核方法在高校行政管理应用的意义、可能产生的风险,并系统地阐述了高校行政管理采用360度绩效考核方法的设计原则、考核操作方法设计、反馈设计等。为现代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绩效管理提供一些看法和见解。 关键词:高校行政管理;360度绩效考核;绩效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9795(2010)05-0156-02 收稿日期:2010-07-10 作者简介:居 民(1971-),男,江苏扬州人,从事教育管理方向的研究。 一、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绩效考核的现状和问题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一体化,承担人才培养的高校也必须现代化。高校的现代化有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管理的现代化,高校行政人员是高校现代化管理的具体承载者、实现者。对高校行政人员进行绩效管理,是将高校的发展目标和行政人员个人目标联系起来,以获得业绩和效率的一个过程,是对高校所要达到的整体目标建立全体教职工共同理解的过程,也是通过管理增加实现短期和长期目标的可能性,使高校整体效益不断提高的过程。虽然现在高校改革力度越来越大,但是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较低、服务质量较差的问题普遍存在。这就和国内绝大部分高校尚未形成一套专门针对行政管理人员的科学、具体的绩效管理机制有很大关系,不尽合理的考核机制影响了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 二、什么是360度绩效考核 360度绩效考核也称全视角考核或多个考评者考核,是一种从多个角度获取组织成员行为资料的方法,包括上级、下级、自己、同事等,有时甚至包括顾客。360度绩效考核不同于我国企业界传统意义上的人事考核,它的精神实质在于其人本主义的管理思想,即注重员工工作能力的提高和发展潜能的发挥,体现员工参与管理的实质性。 三、360度绩效考核方法在高校行政管理应用中的意义及风险分析 (一)360度绩效考核方法在高校行政管理应用中的积极意义1.有利于提高行政人员工作积极性 绩效考核的方法与过程往往是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关注的核心问题。能否参与对自己、同事的绩效考核决定了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参与学校管理的真实性。360度绩效考核方法赋予了每个行政管理人员为提高整体行政管理质量而评定其他同事的协作态度和管理技能的权利,促使了每个行政管理人员重视自己与其他同事协作,也提高了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2.促进了高校行政管理员工个体发展,有利于增强高校行政管理竞争力 360度绩效考核方法不仅是评定行政管理人员工作表现和成绩的有效工具,还是促进行政管理人员个体发展的有力手段。它从多角度诊断行政管理人员的表现和能力,并在此基础上与高校行政管理的培训体系相结合有针对性的对行政管理人员进行培育,促进行政管理人员个体发展。 3.重视管理对象的评价,有利于高校行政管理建立以师生为中心的服务观念 将服务对像的意见作为衡量员工绩效的重要标准是360度绩效考核的一个重要特征。作为高校行政管理也不例外,360度绩效考评方法包括一套系统的收集服务对象的意见并以此衡量考核对象工作效果的条款。这种收集服务对象的评价并将之列入考核体系的方法,有利于高校行政管理形成“以师生为中心”的服务工作氛围。 (二)360绩效考核方法在高校行政管理应用中必须注意的问题在理论上讲,利用多个评价者的全视角绩效考核比传统的自上而下的绩效评估更为客观和全面。然而360度绩效考核方法毕竟是个舶来品,在我国高校行政管理运用这种绩效考核方法需要注意一些问题,比如可能会在组织内造成紧张气氛,影响员工的工作士气,监督机制失效、裙带关系出现等问题。 1.考核中的人情问题 中国历来是一个人情与关系取向的社会,在高校行政管理的绩效考评中,行政管理人员也很容易以人际关系的亲疏、主观感受的好恶来评价其他同事。此外,如果动员的不到位许多行政管理人员甚至管理层,不理解这种考评的方法,习惯对人不对事,往往为照顾困难老师,或弥补自己对某老师的过错,给其较高的评价。 2.评价标准的问题 尽管360度评价有助于高校行管理层从各种角度了解和评价行政管理人员的表现及能力,但是,由于同部门行政管理人员工作年限与个人素质相差较大,不同的行政管理人员对同一个问题的认识可能不一样,对待评审的态度也不尽相同;在考核中,还会出现个别考核者对被考核者某些表现不了解而被动的作出评定结果的情况。这些都导致最终成绩不是一团和气,就是大相径庭,不能真实的反映员工的工作成绩。 3.反馈的问题 360度绩效考核要求向员工反馈最终的考核结果,了解员工的实际想法,并对员工提出改进工作的建议。然而,反馈的结果应该怎样组织,如谁来评估考评信息、反馈哪些信息、这些信息通过怎样的“转换码”反馈、哪些类别的反馈信息应该与上级管理者分享等问题却不易把握。没有处理好这些问题,没有处理好反馈与保密的关系,都会造成员工之间,上下级之间关系的紧张,达不到这种考核方法的效果。 四、高校行政管理人员360度绩效考核方法设计 (一)360度绩效考核方法设计的原则

浅谈高校行政管理部门绩效的管理【行政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部门对于学校的管理工作以及日常工作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水平的高低也一定程度影响了学校的发展。为了提升学校实力以及管理水平,需要加强行政部门的绩效管理,促进该部门的发展。 一、行政管理绩效考核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考核不能适应实际情况 当期,学校为了提升自身的知名度以及影响力,建立了长期的规划以及年度的计划,在长期规划制定的过程当中,对于考核工作却没有做出任何变化以及更改,所以,考核工作难以适应当前的发展战略。对员工的考核缺乏严格的标准和指标。 (二)评价制度缺乏合理性 绩效评价的制度存在一定的缺陷,依然采取分级考评的方式,不能够对员工的职责以及岗位进行合理的管理以及评价。对于考核岗位来说,部分岗位的考核没有准确的标准以及评价尺度,只有统一的标准才能对行政工作进行考核,但是,当前岗位考核比较主观,不能对工作水平以及绩效管理实行量化,难以达到预期考核的目的。 (三)考核标准缺乏准确性 在内部的行政人员绩效考核当中由于量化水平比较低,所以没有比较客观的考评标准。针对人员的考核工作一般是以主观评价为基础,缺乏准确性以及信用度,这样的情况就造成考核相当不准确以及存在比较大的误差,换句话说,考核存在较大水分。实际考核的过程中,很多人员习惯于得过且过以及采取不得罪人的方式,对于行政人员绩效难以进行客观以及科学的考核。 二、行政部门绩效考核评价工作的要点 (一)转变考核观念 由于我国的行政绩效管理工作依然处于初步的发展阶段,大部分人员对于考核制度并没有清楚深刻的认识,所以,对于绩效管理考核工作依然是停留在走形式的阶段,主要是认为绩效考核对于自身不存在多大的影响力,其实,本质上考核绩效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事情,是一个人工作能力的主要体现,最后的成绩不但是员工工作效果的最终表现,而且是奖惩主要依据,换句话说,考核不过关的员工需要进行完善,考核优秀的员工可以给予必要的奖励,调动其工作积极性。 (二)健全岗位管理 在绩效管理当中,需要对岗位管理制度进行健全,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标准,对于岗位管理以及工作划分具有十分有效的作用,应当对岗位工作的资格、内容、目的等多个方面进行必要的管理,让相关岗位员工能够清楚自身的工作范围以及工作界限,由于岗位管理制度的建立,可以让相关行政管理人员遵守岗位要求以及完成岗位目标。

温州大学2011年学生科研课题拟结题名单

温州大学2011年学生科研课题拟结题名单 课题编号课题名称学院名称负责人指导老师是否结题 11xk001 大学毕业生生存现状的调查分析研究 --以温州为例 商学院应秀秀白延虎是 11xk002 温籍大学生传承温州人创业精神实证研究商学院李泉泉白延虎是11xk003 浙江省富阳市造纸业的现状与前景研究商学院俞琳超陈建光是11xk004 农村大学毕业生回乡创业现状实证研究商学院应江山陈赞安是 11xk005 大学生网络商务创业的利弊分析及创业建议 --以温州高教园区各高校为例 商学院沈天娇胡振华是 11xk009 温州中小型企业企业文化缺失的原因探究商学院胡雪聪来新安是 11xk011 温州大学学生幸福指数调查报告 --以温州大学商学院为例 商学院蔡群李建华是 11xk012 温州企业对工商管理类各专业的数量与 质量需求 商学院王艳李丽是 11xk013 大学生创业模式研究 —基于温州大学的调查 商学院董袁李志国是 11xk015 民工荒的主要原因及其对策 -- 以温州地区为例 商学院戴筠罗建利是 11xk017 在校大学生食品安全现状调查研究商学院韩聪聪南旭阳是11xk018 关于温州企业产业结构升级模式研究商学院周旖旎倪婧是 11xk020 外来青年务工者的生存与发展状况的调查分 析研究——以温州为例 商学院杜大彬蒲祖生是 11xk021 对温州大学学生的择业调查及对策分析商学院沈红璐孙雷红是

课题编号课题名称学院名称负责人指导老师 结题11xk022 人民币升值对大学生出国留学影响的研究商学院方明宇孙雷红是11xk023 大学生网上购物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商学院孔艺晓孙小红是 11xk024 大学生创业面临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以温州大学为例 商学院李秀娟孙秀丽是 11xk025 浙江省高校大学生创业政策的绩效研究商学院龚金燕孙秀丽是 11xk028 大学生网络创业的机遇与挑战 --基于淘宝开店的案例分析 商学院凌雅琪余官胜是 11xk029 流动人口与温州经济的发展商学院梅士兰余官胜是 11xk030 探究大学城如何带动周边城镇发展 ——以温州高教园区为例 商学院薛志强余官胜是 11xk031 温州中小企业核心员工队伍的构建机制研究商学院葛垟坡郑芳是 11xk033 勤工助学大学生的工伤赔偿问题研究 --以温州大学为例 法政学院傅梅李炳安是 11xk034 应试教育下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分析和研 究——以温州大学为例 法政学院黄琼李业杰是 11xk035 90后大学生幸福感调查与研究 ——以温州大学为例 法政学院陈婷李业杰是 11xk036 大学生就业与市场用人双向需求落差的探究 ——以行政管理专业为例 法政学院何莹陈和是 11xk037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师范生的职业适应力研究 ——以温州大学为例 法政学院卢娇吴志敏是 11xk038 温州非公有制企业高薪招聘“红色CEO”的 调研与思考 法政学院李雅净吴志敏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